意识流作家 弗吉尼亚·伍尔芙22页PPT
伍尔芙

•
伍尔芙女士,容貌秀美,身材苗条,戴一副眼 镜,穿一袭黑色的长裙,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 表情镇定,举止雍容,给人以一种大将之风的感 觉,完全是一副美女教授的形象,谁也不会想到 这样一位作家竟然会患上不可治愈的精神病,好 在他的身边有过一位理解她的前夫,为她找到了 照顾她一生,给她帮助,给他鼓励,爱护她并且 保护她的丈夫,伦纳德先生,其实正是由于伦纳 德先生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爱,为我们后代留 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让我们受用终身。
• 伍尔芙苛刻的精确的分析天才不仅仅在阅读上有充分的体现,而且她 对自己的创作同样一点也不宽容。最多,她会无奈而又沮丧地唠叨: 随它去吧,我管了那么多了。实际上,她一刻也不放松对外界的关注, 尤其是那些与她作品有关的评论。伍尔芙是个女人,女人都是渴望赞 誉的。一点点赞誉都会使她欣喜若狂,一点点伤害都能让她沮丧万分。 那不能怪她,因为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探索和尝试的结果,她就像是 破壳而出的蝉一样,不断地向上飞翔,她看不清自己的高度,色彩和 声音,所以她需要别人来确认和提醒。 伍尔芙的一生是幸福的。她有己的房间;自己的爱人;有那些书、 纸张和笔。因此,她骄傲。然而这种自豪和骄傲仅仅是昙花一现,她 不能长久保留它们。她拒绝了大学颁发给她的荣誉,但她不能拒绝去 那儿演讲,不能拒绝想念那儿的朋友。更要命的是,她不能拒绝头痛。 她的病是与生俱来的,但在福斯特那里(伍尔芙亲切地叫他摩根,他 们是朋友,)却被称为“在伍尔芙的书中,正如在她自己的私生活问 题一样,她总是既有教养又清醒地关注着发疯这一题目。她锋利地解 剖这一特殊病,受这一题目的困扰,自己也患上了这种病。”这是朋 友之间体贴的理解。
• 弗吉尼亚· 伍尔芙(Virginia Woolf 882年1月25日—1941 1 年3月28日)。 英国女作家,批判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 人物之一。《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在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芙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她 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 的成员 ) 之一。其最知名的小说包括《戴洛维夫人》(Mrs. Dalloway 、《灯塔行》(To the Lighthouse 、《雅各 ) ) 的房间》(Jakob's Room 。复杂的家庭背景,这个9口 ) 之家、两群年龄与性格不合的子女经常发生一些矛盾与冲 突。而伍尔芙同母异父的两位兄长对她的伤害给她留下了 永久的精神创伤。 1895年母亲去林 弗吉尼亚•伍尔芙世界女性作家中最杰出的一位,如果有人想看 看女人写的小说(假如他的心灵还是一块处女地的话),那么我会热切地向 他推荐:从伍尔芙开始吧。从伍尔芙开始就意味着我们的视角发生了根本性 的变化:我们是站在月桂树上俯瞰草尖上的萤火,而不是站在草尖上仰望星 空。 伍尔芙是不确定的,流动的,复杂的,任何理论和批评都不能给我们提 供有益的帮助。她是一个例外,例外就意味着不合常规,不合常规就意味着 业已形成的种种判断标准和解读方式对她都是不适用的。我们只能用伍尔芙 式的批评方式来解读她。既然她本人在这方面堪称天才,而且这也是她本人 开创的充满活力的批评方法。 伍尔芙天生就是一个作家,她是作家的作家。那些不喜欢她的人除了嫉 妒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她是无法模仿的。她是一株风中的独叶草,每时 每刻都在摇摆不已,颤栗不已。她敏感而又细致的地感受着周围的变化,而 且还那样痛苦而又狂喜地关注内心的变化。这株独特的植物并没有模仿谁也 没有抄袭谁,她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摇曳和绽放。
最新Virginia Woolf 伍尔夫ppt

• 2 Woolf: She uses her own poetic medium • Joyce: letting characters to express themselves in their own idiom.
To the Lighthouse (1927)
• time of the action is short, allowing space for much detail. • Mr. Ramsay’s truth: truth of facts; • Mrs. Ramsay’s truth: truth that lies below the facts
Mrs. Dalloway
• Use of imagery to evoke some significant moments of chraracters and to create certain mood • Use of background of the rhythm of the waves(mood of serenity and resignation) • in Mrs Dalloway, To the Lighthouse and The Waves • • “Fears no more”says the heart, commiting its burden to some sea, which sighs collectively for all the sorrows, and renews, begins, collects, lets fall(Mrs. Dalloway)
Mrs. Dalloway
•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 2.a web of thoughts of different characters • 3.from one mind to another;Βιβλιοθήκη Mrs. Dalloway
意识流文学ppt课件

精选ppt
12
普鲁斯特与《追忆似水年华》
精选ppt
13
马赛尔•普鲁斯特 (1871—1922)。
长篇不世出”的小说
法国作家莫洛亚为《追忆似水年华》作序:“对于 一九○○年到一九五○年这一历史时期而言, 没有比《追忆似水年华》更值得纪念的长篇小说杰 作了。 ”
精选ppt
18
20岁那年,普鲁斯特去海滨城市巴尔贝克度假, 结识了阿尔贝蒂娜。回到巴黎,他们陆陆续续 地交往着,期间,普鲁斯特正热恋着盖尔芒特 夫人。随后,因为一些偶然事件,普鲁斯特对 阿尔贝蒂娜的纯洁起了疑心,突如其来的占有 欲使得普鲁斯特的爱情急剧升温,最终,阿尔 贝蒂娜顺从地做了普鲁斯特的未婚妻。
自由联几点过一刻啦可真不是时候我猜想在中国人们这会儿准正在起来梳辫子哪好开始当天的生活喏修女们快要敲晨祷钟啦没有人会进去吵醒她们除非有个把修士去做夜课啦要么就是隔壁人家的闹钟就像鸡叫似的嗒咔嗒咔地响都快把自个儿的脑子震出来啦看看能不能打个盹儿一二三四五他们设计的算是啥花啊就像星星一样龙巴德街的墙纸可好看多啦他给我的那条围裙上的花样儿就有点像47几点过一刻啦可真不是时候这两句写什么地方的钟声提醒莫莉时间已经很晚了我猜想在中国人们这会儿准正在起来梳辫子哪好开始当天的生活她的思绪跑到了中国但任然与时间的意识相关喏修女们快要敲晨祷钟啦没有人会进去吵醒她们除非有个把修士去做夜课啦从中国人起床联想到修女们不会有人打扰她们的睡眠而莫莉自己却被深更半夜才刚刚回到家的布鲁姆吵醒要么就是隔壁人家的闹钟就像鸡叫似的嗒咔嗒咔地响都快把自个儿的脑子震出来啦即是没有布鲁姆吵醒她也同样有邻居的闹钟会打扰看看能不能打个盹儿一二三四五她试图用数数的方式是自己快睡他们设计的算是啥花啊就像星星一样龙巴德街的墙纸可好看多啦她却又注意到了糊墙纸的花他给我的那条围裙上的花样儿就有点像又联想到布鲁姆送给她围裙上的花与糊墙纸的话有点像483尤利西斯的意识流技巧
弗吉尼亚·伍尔芙

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女性主义的先锋弗吉尼亚的兄弟在剑桥结识的朋友们不断来家聚会,逐渐形成了一个文艺和学术的中心,也就是著名的布卢姆斯伯里集团,这里面包括了当时文化界的大批精英。
这个团体给予她友谊、智慧和信心,还将自由平等的精神灌输到她的心灵深处。
她的文学创作由此别开生面,更加注重精神含量。
伍尔芙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中,她强调独特的女性意识,宣扬女性独特的价值,要求女性“成为自己”。
它呈现出开放的趋势。
她要建立的女性主体是向社会现实、向历史开放的,当然也是向男性开放的,是紧紧与社会现实、与男性联系在一起的。
她试图打破男女关系二元对立的格局,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以及艺术表现手法书写了女性真实生存状态。
作为才思敏捷文采斐然的女作家,她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痛苦,两位同母异父哥哥性侵犯的经历严重伤害她的身心。
但他此生做得最多的,还是表达自己对自由的愿望,对女性价值的申诉。
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
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义也许永远没有答案,但也要尽情感受这种没有答案的人生。
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衣服在穿我们,而不是我们在穿衣服。
《奥兰多》自由是一汪泉水,所有的意义和价值都来自那里。
它是为生存辩护的原始条件。
这个摆脱了一切身外附属之物的自我可以自由地从事最奇特的冒险。
当生活的活跃程度暂时减低时,体验的领域显得无边无涯。
西蒙娜·德·波伏娃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
《第二性》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意志、智慧的一本书。
《第二性》是人类求索中的女性哲学,向所有的读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提示了当代妇女面临的问题:生命的自由、坠胎、卖淫和两性平等。
既是当代妇女问题的探寻,也是历史与永恒的品味。
意识流(pptx)

Temporal and Spatial Montage
(时间和空间蒙太奇)
Hale Waihona Puke • Montage(蒙太奇) is a series of techniques used to doing things in the movie multiplicity(多样性),author make events and scenarios (情节)in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combine patchwork(拼 凑),which beyond the limits of time and space,showing human consciousness beyond time and space to jump and disorder(混 乱).such as"multiple perspectives"(多视角)."slow motion"(慢镜头), "close-up"(特写镜头),"flashback"(闪回),and so on.Show awareness of flow variability(变化性),complexity(复杂性).The writers including Virginia· William Faulkner (维吉尼亚州。威廉。福 克纳)and Virginia Woolf(弗吉尼亚.伍尔夫).
• Fourthly,Proceeding from Freud's (弗洛伊德) theory,people are full of paradoxical creature(矛盾的生 物),conflict had its origins in the person's desire and contradictions(矛盾) among the people and society.Freud (弗洛伊德) proposed(推荐) a set of theories of psychoanalysis,facilitated (促进)the formation (形成) and development of method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墙上的斑点课件-(共21张PPT)

(3)蒙太奇:改变线形叙述方式,以跳跃、穿插的 方式展现精神世界的复杂性。
(4)视角转换:联想过程中时空视角不断转换。
精选完整ppt课件
14
03
这篇小说为什么写?
主旨、主题?
是不是就是为了弄清
墙上的斑点是什么?
精选完整ppt课件
16
意识流文学
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
派。因直接再现精神生活世界,强调描写人的
精选完整ppt课件
9
对斑点的推测
梳理内容
意识涉及的事、物
确定哪一天看到斑点 好像是钉子的痕迹
冬天炉火、城堡红旗、红色骑士骑马上山坡 贵妇人肖像画、以前房主、铁路郊外别墅
太大太圆,又不像钉 子
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失的东西、 生活的快速、来世
可能是玫瑰花瓣
特洛伊城、莎士比亚、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 本能、伦敦的周日、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 寄予了同情。
• B.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
情节构成《哈姆莱特》中著名的“延宕”,体现了主 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
• C.宋词至苏轼,让人耳目一新,苏轼拓宽了词的题材,
提升了词的格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具有 革新意义的豪放词派。
(2)以内心意识折射现实
(3)显示出作者的女性主义观点以及对 世界既有秩序的挑战
精选完整ppt课件
19
嘲讽现实单调 追求精神自由
精选完整ppt课件
20
04
这篇小说与传统小说 有何不同?
精选完整ppt课件
21
记录意识流程 直面心灵世界 叙述跳跃穿插
取消故事情节 淡化人物形象 打破因果联系
弗吉尼亚 伍尔芙

1941年2月完成《幕间》写作。1941年3月28日,预感另一次精神崩溃即将开始,伍尔芙担心自己永远不会再 好转,在留下两封分别给丈夫和姐姐温妮莎的短信后,1941年3月28日,她用石头填满口袋,投入了位于罗德麦 尔(Rodmell)她家附近的欧塞河(River Ouse) 。终年59岁。
弗吉尼亚》出版。
1932年10月《普通读者》第二系列出版,1933年10月《爱犬富莱西》出版,拒绝曼彻斯特大学的荣誉学位。 1935年1月亲友们在姐姐文尼莎画室中上演弗吉尼亚的剧本《淡水》。1937年3月完成并出版小说《岁月》。1938 年6月出版长篇散文《三个基尼金币》。拒绝利物浦大学的荣誉学位。1940年7月《罗杰·弗赖伊传》(《Roger Fry: A Bibliography》)出版。1940年,弗吉尼亚夫妇在伦敦的住宅被德国飞机轰炸。夫妇俩商量好,如果英 国战败,两人即相携自尽,免受法西斯统治之辱。
谢谢观看
弗吉尼亚不幸的生活经历,使她如含羞草一般敏感,又如玻璃般的易碎,她是优雅的,又是神经质的,一生 都在优雅和疯癫之间游走。有人这样描述弗吉尼亚,准确地把握住她的精神气质:“她的记忆有着隐秘的两面— —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温热;一面是创造,一面是毁灭;一面铺洒着天堂之光,一面燃烧着地 狱之火。”
伍尔芙和里顿·斯特拉奇,1923年从1906年起,弗吉尼亚的兄弟在剑桥结识的朋友们不断来家聚会,逐渐形 成了一个文艺和学术的中心,也就是著名的布卢姆斯伯里集团,这里面包括了当时文化界的大批精英,包括其核 心成员有:作家伦纳德·伍尔芙(弗吉尼亚的丈夫),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范妮莎的丈夫),传记作家利 顿·斯特雷奇,文学批评家德斯蒙德·麦卡锡,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画家邓肯·格兰特,艺术批评 家罗杰·弗莱,作家福斯特等。除此之外,哲学家罗素、诗人T·S·艾略特、乔伊斯、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和奥 尔都斯·赫胥黎也与布卢姆斯伯里团体过从甚密。 这些“欧洲的金脑”多半是剑桥大学的优秀学子。
选修课课件——弗吉尼亚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 小说的又一特点。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的, 但在具体“回忆”时,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识流小说则不同, 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 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 立体感。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 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
3—4 太大太圆,又不像钉子
5—7 可能是玫瑰花瓣 8—11
凸出在墙上的圆形
13
像大海中抓的一块木板
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 失的东西、生活的快速、来世 特洛伊城、莎士比亚、人类保 护自我形象的本能、伦敦的周 日、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 他的老伴、知识 树、树的生存
雾冬 发日 现里 了隔 斑着 点烟
4.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
伍尔夫认为,小说家应该抓住的重要因素是人性,是人物内心的意 识活动。她说:“把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在普普通通的一天中的内 心活动考察一下吧。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印象:琐屑的、奇异的、 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深深地铭刻在心头的印象,它们来自 四面八方,就像不计其数的原子在不停地簇射。”这就是真正的生 活。文学作品就应该“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 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
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相比有哪些不同?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 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 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 过程。它常常集中笔墨开掘人物的内心世 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
2.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 回忆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一般正常 的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关 系的反映。意识流小说家在运用自由联 想时,却表现出意识流动的跳跃性、随 意性和突兀多变、无规则的特点。
伍尔夫弗吉尼亚·伍尔夫24页PPT

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D
伍尔夫弗吉尼亚·伍尔夫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外国小说欣赏)课件1:第2课 墙上的斑点

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生发出去的。
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
如此循环往复,好似一朵由多层花瓣围着花蕊的鲜
花。在这里,小说的结构与作者、人物的活动浑然 连成一体,形式与内容难以区分。
图示如下:
2.课文中主人公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 提示:共六次。(1)“红”的联想:为了确定是在哪 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 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 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 坡。(2)看到斑点好像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 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 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第2课 墙上的斑点
弗吉尼亚·伍尔夫
背景助读
《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芙于1919年发表 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在1915年,伍尔芙发表了《论现代小说》一文,开始 阐述意识流的基本观点,表达了她的真实观和艺术 观。她认为,小说创作不应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表 面摹写上,而应追寻生活的内在真实。这种内在真 实就是生活现象在人们内心深处引发的“变化多端、 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小说家的职责,
这个,拒绝那个,换言之,都在选择。”
2.弗吉尼亚•伍尔芙经常借助一种闪烁其词的 风格,努力描绘那些在意识中不断跳跃流动的
物象,使文本具有一种诡谲神秘、散漫不羁的
特征。但由于时时处处流露出来的对生活的
顿悟,却使这些平常而又奇特、琐屑而又稍纵
即逝的无数个意象显出了一种强劲的穿透力。
在弗吉尼亚•伍尔芙的笔下,那些惊人的哲理
——“黑色岩壁”“呈暗黑色”。“红”与“黑” 分属暖冷色调中的两个极致,它们先后出现,形成了 巨大的反差,这预示着作品中涌动着两种对立的情 感:亢奋与压抑,渴望与沉沦,开放与封闭,自由与禁 锢。可以说,开头出现的两种颜色,实际上奠定了本 文的情感基调,接下去出现的幻象,可以说都是这两 种情感形象的展示。
意识流作家 弗吉尼亚伍尔芙

——疯癫下的意识流创作
• 其父是文学家兼评论家莱斯利·斯蒂芬爵士1905年2 月去世。这使她精神崩溃,并试图跳窗自杀。自幼受 其父影响很深。
• 1895 年,她的母亲去世,她遭遇第一次精神崩溃。 • 1905 年,她开始以写作为职业。 • 1912 年,她和雷纳德·伍尔芙 (Leonard Woolf)结婚,
三、时间、空间的蒙太奇
蒙太奇:原本为建筑学术语,其含义为构成、组装,在20世纪初被运用于现代电 影艺术,指把不同时间或地点的各种镜头进行剪辑、组合、穿插、并置或叠化, 以表达主题的流动性。给文学创作带来了深刻影响,因为电影蒙太奇在创作中以 影像或形象进行思维,呈现出一连串不断流动着的形象画面,与人类思维规律具 有本质上的相似性。
《达洛维夫人》,开篇之处就出现一系列的自由联想。将读者直接带入 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克拉丽莎打开窗户,正思考着为 晚上的聚会购买食物。美好的天气使她联想起自己逝去的青春,以及她 年轻时于皮德·沃尔士的热恋情形随后她又思考着自己嫁给可靠的达洛 维而不是捉摸不透的沃尔士是否是正确的决定,在这系列自由联想之中, 从她打开落地窗呼吸到早晨的新鲜的空气,思绪又跳入现实生活中,走 进回忆中,又回到了自我分析。
——赛普蒂默斯史密斯
战争中的替罪羊。他作为一名志愿兵参加战争,但残酷的阵 地战使他患上了弹震性精神病。战后的一天晚上,他突然失 去了感觉,便用婚姻作为避难所,他并不爱妻子卢西娅,却 跟她结了婚,他 “欺骗了她,引诱了她”,他只想在她那 寻求一种安全感。但在战争中死去的好友的亡灵不断地折磨 着他,加上当时社会的冷漠以及对人性的压抑,他子卢西
五、视角转换
视觉转化是指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不是通过直接描述,而是通过自 我的分析及他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
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

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
弗吉尼亚·伍尔芙介绍
中文名:弗吉尼亚·伍尔芙
外文名:Virginia Woolf
星座:水瓶座
出生日期:1882-1-25(英国伦敦)
职业:编剧
去世日期:1941-3-28(英国伦敦苏塞克斯郡刘易斯,自杀)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年1月25日出生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门22号。
其父是文学家兼评论家。
自幼受其父影响很深,她的许多作品与早年经历有关。
在结婚以前,她的名字是艾德琳·弗吉尼亚·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Stephen)。
在1895年,她的母亲去世之后,她也遭遇了第一次的精神崩溃。
她在1905年开始以写作作为职业。
1912年她和雷纳德·伍尔芙结婚,她丈夫是一位公务员、政治理论家。
她的第一部小说《The Voyage Out》在1915年出版。
1941年3月28日,她在自己的口袋里装满了石头,投入了位于罗德麦尔(Rodmell)她家附近的一条河流(欧塞河,River Ouse)。
普遍认为伍尔芙是引导现代主义潮流的先锋;她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和同时也是现代主义者。
她大大地革新了英语语言。
她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里的潜意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件-第一单元-墙上的斑点2

要是拿什么来和生活相比的话,就只能比做一个人以一小时五十英里的速度被射出 地下铁道,从地道口出来的时候头发上一根发针也不剩。光着身子被射到上帝脚下!头 朝下脚朝天地摔倒在开满水仙花的草原上,就像一捆捆棕色纸袋被扔进邮局的输物管 道一样!头发飞扬,就像一匹赛马会上跑马的尾巴。对了,这些比拟可以表达生活的飞 快速度,表达那永不休止的消耗和修理;一切都那么偶然,那么碰巧。
一种普遍的精神状态:飘 忽的追求。
形象的虚幻性 说来也真奇怪,人们总是本能地保护自己的形象,不让偶像崇拜或是什么别
的处理方式使它显得可笑,或者使它变得和原型太不相像以至于人们不相信它 。但是,这个事实也可能并不那么奇怪?这个问题极其重要。假定镜子打碎了, 形象消失了,那个浪漫的形象和周围一片绿色的茂密森林也不复存在,只有其 他的人看见的那个人的外壳——世界会变得多么闷人、多么浮浅、多么光秃、 多么凸出啊!在这样的世界里是不能生活的。
对历史文化及其研究的质 疑
理想的生活境界,关键词 :自由、宁静。
什么是知识?我们的学者不过是那些蹲在洞穴和森林里熬药草、盘问地老鼠或记载星辰的 语言的巫婆和隐士们的后代,要不,他们还能是什么呢?我们的迷信逐渐消失,我们对美 和健康的思想越来越尊重,我们也就不那么崇敬他们了……是的,人们能够想像出一个 十分可爱的世界。这个世界安宁而广阔,旷野里盛开着鲜红的和湛蓝的花朵。这个世界
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 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 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 的头,微笑着说:“跳跳,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 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 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
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 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 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
【高中语文】墙上的斑点ppt精品课件26

作者以“墙上的斑点”为题,在小说
中有什么意义?
1、结构全篇,以斑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
2、作者通过“墙上的斑点”不断猜测意 在表明现实的不可信和无意义。
2、和《桥边的老人》相比,本文的
叙述者在叙述上有什么特色?
(1).《桥》是有限视角,本文是全知视角
(2).《桥》用的是叙述的减法--崇尚简
洁,本文则是叙述的加法--追求繁复。。
伍尔芙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 作。进人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 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 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 的状态。1941年3月,伍尔芙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 《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 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 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 投河自尽。 伍尔芙的主要作品有《墙上的斑点》《海浪》 《到灯塔去》《雅格布的房间》《达罗卫夫人》,散 文集《普通读者》、《一间自己的房间》,后者被认 为是女性主义思想的代表作。
意识流小说与心理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小说
的绝对主体。《墙上的斑点》突破传统小说的套路,没有情节, 没有环境,也没有结局,作者只抓住人物瞬间的没有行动的印 象感觉和沉思冥想,将我们引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小说的叙述 者面目模糊,从文中内容推测,可能是一位女性,一位妻子,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看到墙上的斑点以后所引发的内心 活动。这内心活动主要是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于 是我们看到在作者的遐想中,既有迅即更迭的生活速写,又有
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
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