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家谱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二十四姓家谱”(一)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二十四姓家谱”(一)
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帝王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
即:序号书名作者今本卷数1史记西汉·司马迁1302汉书东汉·班固1003后汉书南朝·范晔1204三国志西晋·陈寿655晋书唐·房玄龄等1306宋书梁·沈约1007南齐书梁·萧子显598梁书唐·姚思廉569陈书唐·姚思廉3610魏书北齐·魏收11411北齐书唐·李百药5012周书唐·令狐德棻等5013隋书唐·魏徵等8514南史唐·李延寿8015北史唐·李延寿1001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20017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22518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15019新五代史宋·欧阳修7420宋史元·脱脱等49621辽史元·脱脱等11622金史元·脱脱等13523元史明·宋濂、王袆等21024明史清·张廷玉等332。
谷氏家谱字辈排行汇编
谷氏家谱字辈排行汇编从18世—到67世如下:“长守传家训,年来占吉祥,兴联增绪广,富贵庆繁昌,建新令钦体,德高源永春,法宏芳承兆,学忠玉应存,天远认云动,地厚平奇升”以上是山东菏泽谷氏字辈。
一.谷姓起源参考之一黄帝的后裔,传至舜的时候,被赐姓为嬴。
嬴氏的后代有叫非子的,被周王封于秦谷,后来成为秦国和谷国(在今天的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秦为公爵,谷是伯爵。
春秋时谷国的后代开始以谷为氏。
谷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八。
谷姓来源有四:1、出自嬴姓,伯益之后。
据《通志氏族略》和《谷郎碑》所载,伯益之后非子(号秦嬴,为秦国之始封之祖),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西南,一说在今陕西泾阳西北),其后以地为氏。
2、战国时,齐公子尾孙,封于夹谷,其后有谷姓。
3、他姓改姓而来。
据《鼠璞》所载,古代谷姓去掉邑旁为谷姓。
4、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代北鲜卑复姓谷会氏,入中原后改为单姓谷;据《唐书》所载,唐时东夷人谷那氏,后改单姓谷;今彝、土家、满、蒙古、回、锡伯、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伯益。
一作伯翳、大费。
颛顼玄孙,父亲为皋陶,系夏朝东夷族首领。
长于畜牧、狩猎。
舜时被任为虞(掌管山泽之官)。
后又助禹治水,立下大功,因功赐姓嬴。
后被选为禹的继位人。
禹死后,在夺权斗争中,被启攻杀。
西周时,其裔孙非子善于养马,被周孝王封于秦地(今甘肃清水东北),因非子最先住的地方叫秦谷,所以他的子孙中,有一支就以地为氏,称谷姓。
并尊伯益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谷姓发祥于今陕甘一带,其得姓之后,在一段时间内基本繁衍于关中之地。
秦统一天下后不久亡于汉,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陕地之谷姓因仕宦、游学、谋生等原因进入该地者甚多。
两汉之际,谷姓还播迁到了其它地方,除北方的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外,连位于长江南岸的湖南和江、浙一带,也从汉末开始,有了谷姓人家。
谱牒文化
谱牒文化近十几年来在学习研究、探讨姓氏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读史、学史,特别是在河洛地区进行社会调查过程中,接触并拜读过不少姓氏的家(族)谱和谱牒研究方面的一些资料。
本世纪之初,由上海图书馆牵头编纂《中国家谱总目》工程启动后,本人又积极主动与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联系,将陆续收集到散藏于民间的家谱127种,涉及姓氏43个,按要求填好《著录表》通过省图书馆或直接寄往上海图书馆编目组。
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对谱牒及谱牒文化方面的一些认识,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一谱牒,俗称家谱、家乘、族谱,又称统谱、世谱、宗谱、房谱、支谱等,各地叫法不同,但本质内容一样。
《辞海》释义是: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
它是中华先民血缘相亲、守望相助的实录;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按辈份排列的血缘宗族内的人际关系网;是记载以父系为主体的家族的族源、繁衍生息的图集;是家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谱牒属于史学的范畴,是我国历史典籍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和方志、正史共同构成了中国史学大厦,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正史”即国史,是专门记载国家大事,“方志”是地方史籍,只记载一方水土、人文及经济等资料,“谱牒”则是记载一个家族的历史等情况。
正史极难囊括地方特有的内容,方志也不可能包揽一族一家的具体情况。
正史不足才修方志;家谱的有些资料亦可弥补正史、方志之不足。
从史料的角度看,“家谱犹国史也。
”由于家谱资料内容极为丰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它的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
中国的谱牒产生极早,可以说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殷墟出土的记载姓氏世系甲骨专片,被史学界称为“甲骨家谱”。
商代设有掌管谱牒的官员,并建立了谱牒档案。
战国时史官编写的《世本》,就是一本自黄帝以迄春秋时诸侯之氏姓、世系、居地的谱牒合编,被史学界称为我国第一部谱牒专著。
谱牒文献的最初记载始于西汉刘向的《别录》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社会、婚姻等方面注重门第,强调血缘关系的尊卑,修谱之风十分盛行。
家谱部分名词解释
家谱部分名词解释家庭形式——长辈高寿,子孙满堂是中国古代理想的家庭形式。
但是越人丁兴旺的大门大户,家庭关系越是复杂。
所以。
古人立下了种种规矩,控制家庭成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了男尊女卑,长幼有序的家庭次序,并逐渐与儒家的[忠、孝、仁、义]互相交融,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家庭理论观念。
家训——一个家庭为了维护必要的宗法制度,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族训中最早起源,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
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仰慕的治家良策。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次序的力量。
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规家训,家谱中的家训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注重家法、国法;( 2)和睦家族乡里。
( 3)孝顺父母,敬长辈。
(4)合乎礼教,正名份。
(5)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家谱——家谱或族谱,系对诸如家乘、家喋、宗谱、世谱、房谱、支谱等的泛称。
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任务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史、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
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任务传记及地方史的资料。
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咖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图腾——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做本氏族的标志。
图腾是古代氏族的族徽。
字辈——字辈是为区分一族众人之间的在长幼、尊卑,记录族里世系、血缘顺序,专门选用全族共行的辈分文字,它是一个家庭传代的字凭,是族的核心。
字辈,起源于宋朝,是人们按伦理道德取名的一个规则往往能为家族立派、续派起依据作用,也有皇帝赐封的。
行传——行是排列,按照辈分,以出生时间先后编排同代人的长幼次序,辈分用[字]代表,代表辈分的字母就是排行字母,长幼次序用序数固定。
这种代字与数序就是排行号码,人的名讳往往有雷同情况,排行号码绝不会与他人重复:因此排行号码就为人的专用名,往后则是子孙对祖先的代称。
西汉宗室简介
西汉宗室简介
高皇帝八男:吕后生孝惠帝,曹夫人生齐悼惠王肥,薄姬生孝文帝,戚夫人生赵隐王如意,赵姬生淮南厉王长,诸姬生赵幽王友、赵共王恢、燕灵王建。
孝文皇帝四男:窦皇后生孝景帝、梁孝王武,诸姬生代孝王参、梁怀王揖。
孝景皇帝十四男。
王皇后生孝武皇帝。
栗姬生临江闵王荣、河间献王德、临江哀王阏。
程姬生鲁共王馀、江都易王非、胶西于王端。
贾夫人生赵敬肃王彭祖、中山靖王胜。
唐姬生长沙定王发。
王夫人生广川惠王越、胶东康王寄、清河哀王乘、常山宪王舜。
孝武皇帝六男。
卫皇后生戾太子,赵婕妤生孝昭帝,王夫人生齐怀王闳,李姬生燕刺王旦、广陵厉王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髆。
孝昭帝武帝曾孙,戾太子孙也史皇孙子
孝宣皇帝五男。
许皇后生孝元帝,张婕妤生淮阳宪王钦,卫婕妤生楚孝王嚣,公孙婕妤生东平思王宇,戎婕妤生中山哀王竟。
孝元皇帝三男。
王皇后生孝成帝,傅昭仪生定陶共王康,冯昭仪生中山孝王兴。
孝成皇帝
孝哀皇帝定陶恭王子
孝平皇帝中山孝王子。
范阳世家的来历
范阳世家的来历范阳世家,又称范阳门第,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宗族。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其兴盛则始于西汉。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范阳世家以其显赫的家族成员和卓越的贡献著称。
本文将为您介绍范阳世家的来历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范阳世家的起源范阳世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赵国。
据史书记载,范阳世家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的晋国范氏后裔。
当时,晋国被分裂成三个分支,其中之一是范阳分支。
范阳分支后来迁徙至赵国,成为赵国重要的宗族之一。
二、范阳世家在西汉时期的崛起范阳世家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显赫的时期是在西汉时期。
当时,范阳世家拥有众多杰出的家族成员,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了西汉朝廷的重要官员。
范阳世家的成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
范阳世家的名人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范增。
范增是西汉初年的一位重要官员,他以忠诚和智慧著称。
范增的谏言被西汉景帝所重视,他的政治智慧和卓越才干为西汉的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此外,范阳世家的其他成员也都是才华横溢、声名远扬的人物。
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中国历史增添了光彩。
三、范阳世家的辉煌时期范阳世家在西汉之后的历史时期也表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
他们在东汉、魏晋、南北朝等时期都有家族成员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
他们通过世袭官职、聚财兴业等手段,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权势和财富。
范阳世家在文化领域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他们在音乐、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范阳世家的衰落范阳世家在民国时期逐渐走向衰落。
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和社会变革的进程,范阳世家逐渐失去了其昔日的优势和权势。
许多家族成员逐渐远离政治舞台,苦心经营家族的产业和学问。
五、范阳世家的影响及其传承尽管范阳世家在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逐渐消退,但他们的贡献和影响力在中国历史上永远不能被忘记。
他们的家族文化、艺术成就和家族价值观的传承,至今依然在中国社会中有所影响。
家谱序言40篇范文欣赏
家谱序言40篇范文欣赏(上)转华夏谱志联盟网来源: 未知作者:未知陈氏家谱旧序(朱熹撰写)家法之建,仿于诸侯别子,而士庶之宗,则惟其所始焉。
或姓或氏,或地域或谥,爵则称宗,宗之于族也,有本姓以合庶姓,有缀食以系群情,孙之于祖也,有植祫以省大事,有齐衰以服三月,百世而婚姻不通,周道然也。
上溯夏殷,何莫不然,故其迹泯(未混),末季七族九宗,犹资周王封国之重,及王辙东,世臣沦丧,乐却降在皂隶(穿黑衣的官差衙役),从五皆为圭筚,宗法始荡然也。
所赖以维持者,独周官莫繁世(一作独国官系世系),辨昭穆之制存焉尔,此谱帙所从出也。
谱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
颖川陈氏,出先妫姓侯爵(侯国),自帝舜之后,传于有虞,虞幕裔孙阏父为周武陶王,能利器用,王赖之,以元女太姬下嫁其子满,而封诸陈,使奉虞祀(祭),满谥胡,公生申公犀,犀而下传十世,子孙散处,遂以国为氏,敦读书,说礼乐,绶若若而印累累,匪朝伊夕矣。
但世历既久,从迁不定,或移家于八闽,或筑室于三吴,或寄迹于浙东,或寓居于古歙,椒聊远条,几不知有原本矣,然千流万派,归一原,叶茂枝蘩,不离一本。
其名之最著者,莫如太邱先生实(即东汉陈实)其子元方、季方,世称二雄,凤毛麟角,岂虚岂虚语哉,元方子群美才懿,历仕魏帝,清节驰声。
传霸先,梁祚下移,生民涂炭,相机观变,应天顺人,非择而取之也。
厥后王(一作伯宣)为海内文宗,奉公为教子令范,天下已任。
擅著作之奇才者,非古灵先生欤!与义河目海口,所赋梅诗,徽宗有见晚之叹。
建(见)炎人恭大政,其出处气节,翰墨文章,为中与大臣之冠。
协赞大议,社稷之勋臣者,非鲁公、文正公康伯欤,盖一世芳躅,千古播扬,一叶云礽,景行靡替。
但人情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经疏(流)远,视若途人。
然昭穆既明,本原自辨,后有作者,果能追念前由,无忘厥祖,披图按籍,孝思勃生,则勉旃不怠,庶兴前业矣。
陈氏族谱源流序--王阳明自五宗九族之礼不行于天下,后世凡通能都大邑之间,号称巨室(族),而能仅谱其家者,不多得矣,若进而能谱其族者,则尤鲜焉!况推及天下同源异流者哉!能推及天下同源异游流,必其心之仁,志之远,力之徤、而学问之充博也。
孔氏家族家谱
孔子子孔鲤孙孔伋曾孙孔白玄孙孔求六代孙孔箕七代孙孔穿八代孙孔谦九代孙孔鲋、孔树、孔腾,汉高祖刘邦封孔腾为“奉祀君”十代孙孔忠十一代孙孔武十二代孙孔延年十三代孙孔霸,汉元帝封为“褒成侯”,赐食邑八百户。
十四代孙孔福,汉成帝绥和元年封为“殷绍嘉侯”十五代孙孔房,褒成侯十六代孙孔均,褒成侯十七代孙孔志,褒成侯十八代孙孔损,褒亭侯十九代孙孔曜,奉圣亭侯二十代孙孔完、孔赞,褒成侯二十一代孙孔羡,宗圣侯二十二代孙孔震,奉圣亭侯二十三代孙孔嶷,奉圣亭侯二十四代孙孔抚,奉圣亭侯二十五代孙孔懿,奉圣亭侯二十六代孙孔鲜,奉圣亭侯二十七代孙孔乘,崇圣大夫二十八代孙孔灵珍,崇圣侯二十九代孙孔文泰,崇圣侯三十代孙孔渠,崇圣侯三十一代孙孔长孙,恭圣侯三十二代孙孔嗣悊,绍圣侯三十三代孙孔德伦,褒圣侯三十四代孙孔崇基,褒圣侯三十五代孙孔璲之,褒圣侯、文宣王兼兖州长史三十六代孙孔萱,文宣公三十七代孙孔齐卿,文宣公三十八代孙孔惟晊,文宣公三十九代孙孔策,文宣公四十代孙孔振,文宣公四十一代孙孔昭俭,文宣公四十二代孙孔光嗣,泗水主簿四十三代孙孔仁玉,文宣公兼曲阜县令四十四代孙孔宜,文宣公兼曲阜主簿、赞善大夫四十五代孙孔延世,文宣公兼曲阜县令历代衍圣公:第46代衍圣公孔圣佑,文宣公兼知县事、孔宗愿,宋仁宗改称孔子嫡长孙为衍圣公,第47代衍圣公孔若虚、孔若愚、孔若蒙第48代衍圣公孔端立、孔端操、孔端友(南宗) 第49代衍圣公孔琥、孔璠、孔玠(南宗) 第50代衍圣公孔拂、孔摠、孔晋、孔拯第51代衍圣公孔元用、孔元孝、孔文远(南宗)、孔元措、孔元纮第52代衍圣公孔之厚、孔之全、孔万春、孔之周第53代衍圣公孔浣、孔治、孔贞、孔洙(南宗) 第54代衍圣公孔思晦、孔思诚、孔思许(南宗) 第55代衍圣公孔克坚、孔克忠(南宗)第56代衍圣公孔希学、孔希路(南宗)第57代衍圣公孔讷、孔议(南宗)第58代衍圣公孔公鉴、孔公诚(南宗) 第59代衍圣公孔彦缙、孔彦绳(南宗) 第60代衍圣公孔承庆、孔承美(南宗) 第61代衍圣公孔宏绪、孔宏泰(字永实)、孔弘章(南宗) 第62代衍圣公孔闻韶)、孔闻音(南宗) 第63代衍圣公孔贞干、孔贞宁)、孔贞运(南宗) 第64代衍圣公孔尚贤、孔尚干(南宗)第65代衍圣公孔衍植、孔衍桢(南宗)第66代衍圣公孔兴燮、孔兴燫(南宗) 第67代衍圣公孔毓圻、孔毓垣(南宗)第68代衍圣公孔传铎、孔传锦(南宗) 第69代衍圣公孔继濩、孔继涛(南宗) 第70代衍圣公孔广棨)、孔广杓(南宗) 第71代衍圣公孔昭焕)、孔昭烜(南宗) 第72代衍圣公孔宪培、孔宪坤(南宗) 第73代衍圣公孔庆镕、孔庆仪(南宗) 第74代衍圣公孔繁灏、孔繁豪(南宗) 第75代衍圣公孔祥珂、孔祥楷(南宗) 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字谷孙),1877年(光绪三年)5岁时承袭衍圣公,1919年11月8日病逝于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
秦汉之后,以父系血统为传承的10大家族,南方有8个,北方却只有2个
秦汉之后,以父系血统为传承的10大家族,南方有8个,北方却只有2个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该文论述中国秦汉以来十大家族,是以父系血统作为基本设定。
因此你在该文中,不会看到什么曲阜孔氏,陇西李氏,琅玡王氏这类曾在中国的中古时期,显赫了数百年的家族。
也不会看到家谱上构造出来的,张口就来,号称几千万人口的刘广传,李火德,张化孙等家族。
论述家族,为何以秦汉作为时间截取点呢。
因为这一时期姓氏合一(氏代替姓),姓氏的传承开始进入了较稳定的时期。
在此之前的历史阶段,自殷商而下,已经进入了信史时期,但姓氏还在进行了频繁的嬗变更替(形成阶段)。
难以以姓氏作为基本条件设定,来做家族的论述。
但有一点需要特别阐明,以父系血统论家族,姓氏只是主要参考因素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也出现了大量改姓的情况。
因素无非是过继,领养,入赘,绿帽,被迫改姓,奴仆随主姓等情况。
(家谱中往往会有过继入赘子孙不得入家谱,这多只是编纂家谱的既定陈例,在现实中往往并未严格遵守)。
因此姓氏和父系血统会有不少出现偏差的情况。
对此需要加以注意。
中国秦汉以来十大父系血统家族1:皇室子孙唯刘汉是首,冠绝秦汉以来家族在我们惯常的认知中,皇室,达官贵族具有宗族繁衍上的先天优势。
这一点基本是可信的。
但伴随着时间的流失,帝国的衰灭,曾经兴旺无比的皇室贵胄的境遇,到了现在已大相径庭。
众所周知,在王朝衰灭之际,往往伴随着对宗室的肆意屠杀和剪灭。
唯独刘汉皇室逃此一劫,不论是西汉,还是东汉亡国,皇室子孙基本都得到了保全。
得益于此,刘汉皇室两千余年以来,宗族鼎盛,血脉螽斯。
成为了人口比例占当今中国第一的大宗族。
按《史记》,《汉书》记载,刘邦建立汉朝时,同辈兄弟有六人,分别是刘伯,刘喜,刘邦,刘交,刘贾,刘泽。
其中刘贾绝嗣。
刘伯和刘泽不确定是否有直系男性后代繁衍至今。
综合这些因素来讲,谈到刘汉皇室的时候,以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或是其祖父刘清作为家族的起点。
笼统概括为刘邦家族。
影视剧中的刘邦形象在父系血统上刘邦家族的基因标记被定义为O2-F254类型,时至今日,Y染色体上携带这一遗传标记的中国男性比例为1.95%,大约1409万人(指男性人口,下同)。
大汉王朝400年共29位皇帝,看看家谱刘备到底是谁的后代
大汉王朝400年共29位皇帝,看看家谱刘备到底是谁的后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并且稳定传承下去的国家,大汉王朝从公元前202年由汉高祖刘邦创立,在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手上灭亡,刘家天下总共历时29位皇帝422年。
西汉皇室帝位可排为“高惠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孺子婴”,东汉王朝可排为“光武明章和殇安,顺冲质桓帝灵献”。
汉朝刘家皇帝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由在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中胜出,于公元前202年建国,国号大汉,揭开了汉室天下,史称西汉。
刘邦开国后,恢复礼法,设三公和九卿,任萧何为丞相,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
改封刘氏宗亲为王,订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天下才得以在刘家手里稳定传承下去。
刘邦在位7年,在公元前195年病逝。
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病逝后,其子刘盈即位,史称汉惠帝(前194-前188),但是在此期间,实际是吕后称制。
汉高后,吕后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为中国皇后专政的第一人。
吕后死后,诸吕之乱被以周勃为领袖的大臣铲除,众臣迎立汉文帝刘恒。
在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的影响下文帝和儿子汉景帝刘启即位期间,继续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恩威并施,恢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得到减轻虽然汉景帝时期发生了此时期唯一的动乱—“七国之乱”,但是仅经历三个月便为周亚夫、栾布所平定,并未对汉朝带来实质影响。
汉景帝死后,其子刘彻即位,即为汉武帝。
刘彻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锐意进取,开疆拓土,奠定了汉朝强盛的局面。
汉武帝刘彻一共做了57年皇帝,他在位时期,汉朝的强盛达到了最强盛的高度。
汉武帝刘彻刘彻死后,年仅7岁的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
汉昭帝登基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和霍光5人共同辅政。
但是在元凤元年(前80年),爆发元凤政变,汉昭帝清醒地诛杀了上官桀等一批阴谋权臣,避免了霍光被冤杀。
霍光得以继续辅佐汉昭帝治国,史称霍光辅政,汉昭帝刘弗陵一共在位12年,于公元前74年病逝。
李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李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姓氏起源关于李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
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
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
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出自他族改姓。
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是为洛阳李氏。
出自他姓改李氏。
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聚集地(迁徙分布)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
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
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
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
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
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龚氏总家谱
一世:遂公,字少卿,西汉南平阳(今山东邹县)人,是见于史籍记载的第一位龚姓名人。
西汉时任渤海太守,敢于谏诤。
渤海临郡饥荒时,曾开仓借粮。
后世把他和作为封建“循吏”代表,称为“龚黄”。
宣帝即位-73年,不久,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
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
时,遂年七十余,可能生于-150年,以上引自二世:谔公,仕参军,妣刘氏,子一,廷。
三世:廷公,妣李氏,子一,林。
四世:林公,妣高氏,子二,讳、旭。
五世:讳公,妣杨氏,旭公,妣练氏,子三,胜、舍、金。
六世:胜公,字君实,哀帝时三,仕,享年79,召不仕,不食而卒。
妣陈氏,子四,仲达、秀达、吉达、志达。
王莽建新朝,公元10年去世,79,可能生于-69年。
舍公,字君清,仕,享年68,与夫人合葬小高山子午向,与胜公合传,妣李氏,子一,著礼。
金公,子三,伯达、显达、叔达。
七世:仲达,子三,轼、辙、辂。
吉达,子一,昌期,妣梁氏。
著礼,妣周氏,子一,昌济。
显达,子二,辅、轺。
八世:轼,子二,云梯、云集。
辙,子一,云技。
昌期,妣张氏,合葬竹庄山,子一,歆。
昌济,妣郗氏,子一,绰。
辅,子三,云栋、云标、云榜。
九世:云梯,子一,珍。
云集,子一,珠。
歆,妣杨氏,子一,虔。
绰,妣杨氏,子一,乘。
云栋,子二,珊、瑚。
云榜,子二,璋、瑜。
十世:珍,子二,德仁、德义。
珠,子一,德忠。
虔,妣伍氏,子一,玉舒。
乘,妣江氏,子二,孟璘,孟夔。
珊,子二,德信、德彰。
瑜,子一,德文。
十一世:德仁,子三,景、旻、昱。
德仪,子一,旦。
德忠,子二,都、郁。
玉舒,妣杨氏,子二,易、直。
德彰,子二,邦郢。
德文,子一,邦礼。
十二世:景公,青州太守,子一,居思。
有此人。
旦公,子一,。
都公,献帝时为汝南侯,子一,居易,沔邑远祖。
《三国演义》有此人。
郁公,竞陵远祖,子一,居士。
易公,妣梁氏,子一,履素。
直公,妣孙氏,子一,履高。
礼公,远祖。
十三世:居思,子二,祖威、祖武。
中国家谱知识简介
中国家谱知识简介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
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家谱中的有关科举名录、人口变迁、乡里教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家规族训、人物传记、碑文墓表、天文气象、诗文著作、水文地理、名胜古迹等都是可以利用的珍贵史料。
最早利用谱牒的资料弥补撰修正史的不足的是司马迁。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第七十载,“诸侯废立分削,谱纪不明”,又“周室衰微,诸侯专政,《春秋》有所不纪,而谱牒经略……”又“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
根据记载,可以认为西汉《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最早利用谱牒资料弥补撰修《史记》不足的第一人。
其后,著名的有宋代的宋祁、欧阳修等,在后晋刘昫撰的《旧唐书》的基础上,重撰《新唐书》。
《新唐书》增加了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采用了不少传状、碑志、家谱等资料,可以看到修撰正史博采谱牒史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
即使现代撰修地方志,仍离不开要向谱碟索寻资料,如湖北省通城县修撰的八五《通城县志》,在《参阅资料要目》中,普查了段、桂、谢、葛、李、罗、汪、金、谭、何、程、皮、胡等十三姓的家谱,可见谱碟常用以弥补正史不足和印证修志之所需。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在1985年回家寻根问祖时,他祖父的坟墓地址,就是在《日照丁氏家乘》中查找到的。
他说:“我还要来的,我还要来的!”家谱基本知识家谱: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先秦重要史籍《世本》为我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其内容系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的记录,其作用在于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等。
魏晋时期,门阀势力盛行,家谱成为门阀豪族势力维持其政治经济特权的重要工具。
陕西华阴杨氏家谱
陕西华阴杨氏家谱
华阴杨氏是弘农杨氏的分支,其家谱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先祖介绍:华阴杨氏的先祖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杨敞,他是华阴杨氏的始祖。
杨敞玄孙杨震官至太尉,号称“关西孔子”,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为高官,形成了“四世三公”的局面。
2. 家族成员:家谱中会记录家族中重要和有影响力的成员,包括他们的生平和成就。
例如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中的杨姓成员,唐太宗杨妃、武则天之母、唐玄宗杨皇后、杨贵妃等都是华阴杨氏的著名成员。
3. 家族谱系:家谱中会详细记录家族的世系,从始祖杨敞开始,每一代的传承都会被详细记录下来。
这部分内容对于了解家族的历史和传承非常重要。
4. 家族文化:家谱中还会记录家族的文化和价值观,例如道德准则、家族规矩、教育理念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家族的传统和文化。
5. 家族事件:家谱中也会记录家族的重要事件和历史变迁,例如家族的兴衰、迁移、战争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家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
总的来说,华阴杨氏家谱是一部全面记录华阴杨氏家族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资料。
通过研究家谱,可以深入了解华阴杨氏的起源、发展、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对于研究历史和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弘农杨氏28个字辈族谱
弘农杨氏28个字辈族谱杨氏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登记在1368年的著名山西贵族。
一共有28个字辈族谱:1. 春秋时代:杨休2. 武王时代:杨辉3. 桓公时代:杨赫4. 项羽时代:杨综5. 吴王时代:杨茂6. 大秦时代:杨伯7. 尧舜时代:杨简8. 周伯仁时代:杨瑞9. 汉章帝时代:杨春10. 光武时代:杨素11. 刘奭时代:杨回12. 东汉时代:杨羽13. 西汉时代:杨书14. 光禄时代:杨建15. 隋唐时代:杨任16. 宋朝时代:杨康17. 南宋时代:杨昂18. 北宋时代:杨谨19. 元朝时代:杨华20. 明朝时代:杨金21. 大明时代:杨瑛22. 清朝时代:杨仁23. 川滇时代:杨昌24. 滇金时代:杨富25. 滇池时代:杨墉26. 洪洞时代:杨正27. 朔州时代:杨桢28. 晋和时代:杨楷杨氏家族的传承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传承历史。
历史上有消息表明,秦始皇及其后汉武帝皆松将杨氏派遣到豫章地区发展,定垒建设山西城池,从而形成了杨氏的山西支系,也是山西最古老的家族之一。
明太祖朱元璋先后改封过百余家杨氏家族,其中一位就是为朱元璋改封的杨瑛,早在杨仁改封是,清朝以前就称为“大杨”,作为大氏家族承载家庭传统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杨氏家族辈以及由杨氏家族族人在各界起到的作用令人瞩目。
包括政治家、文艺大家、官僚宗室、臣子、知识分子、著名道士等多种类型,都有杨氏家族族人发挥良好的影响力。
比如几个了不起的杨氏家族人物:1. 杨休:春秋时期的名将,公元前7th世纪被称为华夏最早的历史人物之一;2. 杨建:元朝著名官僚家族御史,《大明宣德年间录》著作者;3. 杨云:被誉为“上古伟人”,中国文化建设先驱者,开创“大学”、“战国四策制度”;4. 杨素:明朝实务家,杨氏家族的祖先,被尊为“皇室祖先”;5. 杨敏:明朝政治家,因其在维护国家机关运作及警防大气政策著称;6. 杨瑛:明朝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太祖改封的大名号;7. 杨昂:宋朝御史,被评为当时最独特的人才,为宋朝实务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8. 杨谨:北宋太常卿,他把“谨守官职”作为政治精神传统,弘扬“曲线救国”策略学说;9. 杨元:明朝时期著名画家,曾任艺术常务副主管,《杨元粹》确立了清末时期水墨画艺术的新创意;10. 杨冬: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的父亲,此位皇帝同时也是清代皇帝杨玉环后裔。
胡氏家谱
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并非后来入侵中原的"五胡"后代.胡氏还有两支源于古代的国名.周代有两个胡子国.一个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另一个胡国是归姓,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这两个胡子国亡国之后,王族子孙都以原国名为姓,又形成两支胡氏.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胡母氏这一复姓,得姓于齐宣王之时,距今有两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胡氏复姓,开始也很盛行.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这大概是这一胡母复姓传之不多,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吧.胡姓中,除了源自黄帝后裔的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冲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聚集地:迁徙分布至于胡氏的源地,当然是周初的封地陈国了.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从此之后,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姓望族.再以后,又由新蔡和山西两地的胡姓向其他各地迁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国.胡氏南迁,始于西晋末年.胡氏的后代,从中原渡江南下,先迁到安徽,然后又从安徽再迁至福建.最后由福建迁居入台湾.台湾的胡姓,至今已遍及全省.不过,居住较为集中并且人数最多的,则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三、堂号胡氏堂号主要是"澹安堂".得名是由于宋朝胡诠所著的《谭安集》.历史名人:胡姓始祖,虽然可以追溯到周代的满文公,可谓渊源久远.但是胡氏在早期能够名垂史册的,却并不多见.能数得上的,只有春秋时期的名士胡衍.他以其大义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于世.除此之外,所知甚少.然而到了秦汉,胡氏有极为出色的表现.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七章,称为"秦篆"(即后来所称的小篆);经学家胡母生,著《春秋公羊传》.胡安,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经,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胡烈,则是一位出名的好官,他在担任襄阳太守时,筑堤灌园,曾被老百姓歌颂为"譬春之阳,如冬之日."唐宋时期,是胡姓人氏才华横益、人才辈出的兴盛时期.唐代时有诗人胡曾,宋代教育家胡安定,经学家胡安国,学者胡直等.宋代教育家胡安定,开创宋代理学的先声,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主张,并且把讲学分经义和治事两斋,严立学规,以身示范.至于胡安国,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在王安石施行新法的时候,曾废弃先秦时期最为精辟的智慧结晶"春秋三传",将之摒诸学宫的大门之外.要不是胡安国的矢志"抢救",今天呈现在国人面前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可能就是两样了.胡安国对于整个中华文而言,可谓是功高五岳,难怪他身后会被从祀于孔子庙,千秋万世受人瞻仰.元代之后,史学家胡三省,明时文学家胡应麟、胡震亨,清时经学家、地理学家胡渭,军事家胡林翼等,也是胡氏中名垂千秋的人物.明代在文化领域较有成就的胡姓人物有学者胡居仁、胡直,伊斯兰教学者和经师胡登洲.明末有胡正言,擅治印、绘画,与刻工汪楷等合作,改进了彩色套版印刷术.近现代的胡姓名人主要有:国民党右派首领胡汉民,著名学者胡适,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胡正详,小说家胡也频。
西汉家谱
太子刘据 刘进
汉宣帝 7 刘询 汉元帝 8 刘奭(shì)
燕王刘旦
无后
王政君
汉成帝 9 刘骜
定陶恭王 刘康 汉哀帝 10 刘欣
中山王 刘兴 汉平帝 11 刘衎(kàn)
无后
无后
西汉终
2
西汉家谱
汉高祖 刘邦 1
吕皇后 称制
戚夫人
薄氏
齐王 刘肥
汉文帝 3 刘恒
淮南王 刘长
汉惠帝 2 刘盈
赵王 刘如意
燕王 刘建
淮阳王 刘友
梁王 刘恢
汉景帝 4 刘启
汉前少帝 (傀儡)
汉后少帝 (傀儡)
汉武帝 5 刘彻
无后
无后
1
汉武帝 5 刘彻 汉昭帝 6 刘弗陵
广陵王 刘胥 昌邑王 刘髆(bó)
怀王刘闳
汉高祖刘邦八子刘长宗派谱序
汉高祖刘邦八子刘长宗派谱序汉高祖刘邦八子刘长,这一派的后裔在隋唐时斯形成为刘姓的一大郡望——高唐刘氏。
淮南王家族兴起于汉初,盛于文、景、武三朝,至武帝中期因谋反而衰败。
淮南王刘长的后裔,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一带,是今日刘姓中较小的一个分支。
六朝隋唐时期刘姓二十五郡望中的高平刘氏,就是出自淮南王刘长之子济北贞王刘勃一支。
七十六世祖刘长(刘邦八子),西汉沛人,生于高帝九年癸卯(公元前198年),母为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封为淮南王,文帝即位,刘长骄纵跋扈,自作法令,藏匿亡命。
又撞杀辟阳侯审食其,文帝六年丁卯(公元前174年)图谋叛乱,事泄被拘,谪徙蜀严道,途中绝食而死,谥为淮南厉王。
(当时民间有歌谣:“一尺布,尙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兄弟二人不相容。
”“一尺布”的成语由此所得。
)生五子:l刘安、2刘但、3刘勃、4刘赐、5刘良。
七十七世祖刘安(刘长长子),妣荼氏。
生于汉文帝元年壬戌(公元前179年),封阜陵侯,于汉文帝十六年丁丑(公元前164年)承袭父亲爵位,嗣为淮南王。
吴楚七国反,曾谋响应,因国相反对而未遂。
刘安喜好文学,博学多才,不喜欢骑马打猎之事,而好读书治学,学艺弹琴,交游宾客,炼丹等,善为文辞,才思敏捷,曾奉汉武帝命,在吃早饭时就写成《离骚传》,又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鸿烈》一书,即现在所传的《淮南子》,还发明了豆腐。
豆腐原名为“淮南术”、“黎其”、“耒其”。
五代末期即时称为豆腐,传遍全国,播及世界。
刘安就成了世界豆腐的发明人,淮南即是豆腐的发祥地。
所以联合国得知这一史料后,自1992年起,就在淮南每年召开一次国际豆腐节,相传九月十五日为刘安诞辰,豆腐行业于是日举行大型公祭活动。
晚年时,刘安炼丹炼糊涂了,竟阴谋篡位做皇帝,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阴谋败露,畏罪自杀。
但当地却传说,刘安在捕快到来之前,与八位江湖方士一起服了炼成的仙丹,升天成了仙。
并留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话。
谯姓的起源与家谱
谯姓的起源与家谱谯氏分布地区北海郡:汉朝时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齐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一说营陵,今山东昌乐),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潍坊、烟台一带地区。
隋、唐两朝的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巴郡:亦称巴州,今巴中市巴州区。
巴西郡:即今四川南充。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
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历史来源谯(qiáo)姓源出1.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召公姬奭之子盛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2.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三子姬振峄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3.源于地名,出自远古时期谯明之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得姓始祖召公奭、谯侯盛(姬盛)、姬振峄(曹伯)。
迁徙分布谯氏或是一个古老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七百零八位,望出北海郡、巴郡、巴西郡、谯郡。
谯姓在《百家姓》中,虽不是一个大户人家。
但时下在陕西省西乡县可算得上旺族之一,尤其是西乡的洋河、马家湾两地号称“谯半河”。
还有四川南充、阆中两地算得上人丁兴旺。
从全国范围来说,除陕西、四川之外,安徽、浙江、云南、贵州、新疆和甘肃等都有谯姓的足迹。
谯姓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推到三千年前。
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谯姓是出身于上古周朝时周天子的姬姓王室。
谯姓的始祖是周朝初年与周公旦同负贤名的召公姬奭。
他的子孙世代为曹国大夫,其中有一支的采邑受封于谯地,其后世子孙一部分就以采邑作为姓氏;一部分则以地名谯作为自己的姓氏,就形成了后来的谯姓一族。
谯氏武帝时已为显族,初兴当在秦治巴蜀间(公元前316-公元前206年)。
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南充国县有大姓谯氏。
谯氏主要集中分布在现在的南充及阆中等地,原賨人分布地。
今陕西省的汉中市西乡县,四川省的成都市、宣汉市、南充市、广安市、巴中市、阆中市,甘肃省的庆阳市镇原县,湖北省的麻阳县,贵州省的沿河县等地,均有谯氏族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