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家谱小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修族谱小议
当前,各地在编纂地方志的同时,民间正在自发地悄然兴起一股编修族谱的热潮。
那么对当今的族谱热,应如何看待,作为地方修志机构的县(市)地方志办公室又该如何做呢?现就这些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与同行商讨。
一、应肯定编修族谱有其积极作用
编史、修志、续族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传统。
过去,一般家族都有族谱。
而且每间隔5年、10年、多数则在30年(称“进谱”)再在原有基础上重修、增修和续修。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存的旧族谱多是二、三十年代的产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富而思宗,再加上受各地都在修志的影响,民间又渐渐兴起编修族谱的热潮。
这股热潮,就笔者看来,其作用有:
1、可以加强宗族的亲和力,并避免重名现象发生。
编修族谱的目的,按一些旧族谱上的说法,是“为了尊祖敬宗,昭穆不乱,使后代子孙知其木有本,水有源”。
这种说法虽然不够全面,但也确是编修族谱的主要原因。
如上所述,各地现存的族谱,最后的续修多在二、三十年代,这几十年来已繁衍了两三代人,沦海桑田,同族中已有不少人散居天南地北。
迁徒出去之人,特别是在外地出生的一代,虽知祖居何地,但已不知先祖何人,更不明族中情况,就不能不“数典忘祖”了。
同时,由于不明族中情况,孩子出生时各父母凭自己兴趣为孩子命名,致使不少重名的现象发生,给招生、招工、户口管理、邮电通讯等带来不少麻烦。
编修了族谱,便可使人知道其宗族史源,知道同宗之中各支各房情况,可明已之辈份,同宗一家亲,这对增强家族的亲和力,避免重名的现象发生,是有利的。
2、有利于“教化”。
族谱是“一家之史”(章学诚语),是某一家族的历史书。
每本族谱几乎都记载有各代的杰出人物,载有他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事迹,也载有他们清正廉洁、公而忘私的高尚品格和大义凛然、报效国家民族的高风亮节。
在族谱的续修中,毫无疑问也会记载族中当代蛟蛟者创造的业绩及奉献精神。
我们知道,在同一家族中,人虽同宗,但却良翡不齐。
族谱的编修则可以使良者受到鼓舞,继续再接再励,使秀者受到鞭策,使其去恶从善,舍邪就正,弃懒从勤,奋发向上。
这对“教化”是有积极作用的。
3、有利于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我们国家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多种民族杂居的现象比较普遍。
本来不同民族之间通婚,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我国除唐代外,无论其前还是其后,封建统治者都把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都视为大逆不道的事。
尽管如此,但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各族广大人民群众由于共同的遭遇,共同的生存环境,使他们相互依赖、相互支持,不少人还冲破了不准通婚的禁锢,结成佳偶,只不过不敢公开吧了。
解放后,由于实现了各民族政治平等,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则更频繁,相互通婚则更为普遍。
这些既存的事实,在旧族谱中很少有所记载,现在新修族谱理该秉笔直书。
姻亲是一种亲和力,这对消除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对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是有利的。
4、可以增进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同胞亲情,加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广西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据笔者所知许多宗族都有人身居海外。
在编纂地方志时,各地都已注意到了突出侨乡特点,给“侨”和“三胞”以适当的位置,这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疑是起巨大作用的。
但是由于地方志的篇幅有限,不可能对每个身居海外的人士都有所记述,而族谱则正好能弥补这点不足。
族谱是维系家庭、家族乃至民族手足亲情的纽带,是台港澳和海外华侨、华裔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
我们应充分利用宗族“根”的优势,在编修新族谱时按世系逐一将海外的亲人记载下来,并在族谱中的其他篇章中将他们从政、从商、从教等经历及对在居地和对家乡的贡献记载下来,以促进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寻根的热潮,吸引海外炎黄子孙回归投资办实业,并推动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
5、有利于促进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
男女平等,这是数千年来不少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封建宗法观念却根深蒂固,在旧族谱中也表露无讳。
在旧族谱中,有的只记世系男丁,对女性无论是娶回的还是生育的一律不记,有的对娶回的女性虽有所记述,却极其简略,甚至只记·“某氏”,连名字都没有。
当今,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广大妇女的政治和经济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妇女顶起了半边天,不少妇女还成了家庭中的“财政大臣”。
现在要编修族谱,就得向她们要钱,要她们出钱夕不管你乐意还是被迫,都得在族谱中记载她们。
笔者欣喜地看到,在已印刷成书的新编族谱中,妇女和男子都已平等地得到记载,有的族谱还详细地记载了各代夫人娘家的情况和各位女儿出嫁后夫婿家的简况。
这样上有国家宪法规定男女平等,下有族谱给予妇女与男子同等的地位,男尊女卑的封建宗法观念,就再没有市场了。
二、编修族谱可能出现的负面影晌
如上所述,编修族谱是有积极作用的,但若不加以注意,可能也会有下面这
些影响。
1、族谱在续修时若照搬照抄旧族谱,势必会使封建思想谬种流传。
把旧族谱一概当成“封建糟粕”而给与否定和排斥,未免有失偏颇,但不可否认旧族谱由于编撰于旧社会,确散发着封建主义思想的腐气,有的甚至还把本族中的汉奸、败类以及双手沾满农民起义鲜血的刽子手当作“英雄”来歌烦。
这些如果我们在编修族谱的过程中不把其剔除、不进行一翻正本清源的改写,势必会使其谬种流传,贻害子孙后代。
2、可能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族谱搞违法活动。
编修族谱是为了使人知道木有本、人有宗,既懂和宗睦族,又懂尊老爱幼,既懂先祖创业艰辛,又懂当今幸福来之不易。
每逢年节,人们进行一些纪念祖先活动,应该说是正常的,但是当今一些地方封建沉渣.又浮,建庙宇、建祠堂、联宗祭祖在一些地方已泛滥成灾。
族谱成书后,极有可能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族谱,串联同姓同宗之人搞封建迷信活动。
同时在农村中,常因水源、山林、土地等问题发生纠纷,我们也应警惕一些人会利用族谱拉本族人与外族人争吵,甚至挑动械斗。
3、可能会有人利用族谱搞不正当交易。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已开始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正是由于法律、组织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和约束,才使我们的各项事业和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在我们干部队伍中也存在着一些不正之气。
因此在族谱编写出来后,一些人很可能会受同姓同宗的亲情所困扰,办事不讲原则,对同姓同宗之人凡本留三分情,给予不正当的方便与照顾。
而同姓同宗之人也会利用这个关系去敲后门、拉关系,搞不正当的交易。
三、设想与建议
编修族谱既然有利也有弊,那么我们应如何去扬长避短,使族谱能克服消极因素,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呢?为此,笔者作了思考,先提些抛砖引玉的设想和建议。
1、对族谱编修人员进行培训。
当前在编修族谱的工作中,多数是由该族中退休干部和教师担任。
这些人有长期工作经验,懂政策、熟悉情况,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这是好的方面。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编修族谱对他们来说仍是一项新的工作,他们对史、志、谱的要求还不甚了解。
如果各地县(市)地方志办公室能对他们集中培训一段时间,从资料的搜集、对旧资料整理、拟订篇月、世系表的设置、编写总纂、体例文风等对他们进行辅导。
在辅导中特别强调族谱是家庭的
教材,关系到后代子孙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的大问题,所以就应该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注意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对族中须立传或进行简介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应正确分析其功过,如实记述,防止在族谱中出现颂古非今,掩饰其过,甚至把过或罪当作功来颂扬。
同时要求族谱的编写人员,对旧族谱中的家训、族规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增加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大公无私、团结友爱、好学上进、乐于助人等内容,这样使当代和后代有规可循,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也无技可施。
2、建立族谱的审稿制度,把好质量关。
事实证明,三级评稿制度是把好县(市)志质量关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族谱也这样做,但笔者觉得对编写出来的族谱稿要求须经当地县(市)志办公室审稿和编辑加工还是应该的。
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政治上出偏差,在质量上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各地方志办公室都有一不少人文资料)提高,这是修谱人员乐意接受的。
当然这样做会增加修志同行们的工作量,但是为了使族谱能产生好的社会效益,造福于后代子孙,忙点、累点却也是应该的。
3、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族谱质量的把关工作。
要做好修谱人员的培训、族谱稿的审查验收和编辑加工等工作,单有修志同仁的热心和责任感还不够,还得靠各级领导重视和给予支持。
因此,笔者在此斗胆建议自治区有关单位最好能发一个文件,明确规定:①培训族谱编写人员,审查族谱稿,对族谱稿进行编辑加工是县(市)地方志办公室的职责范畴,在进行这些工作中可以适当收费。
②族谱稿必须经县(市)、地方志办公室审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付印。
③各印刷单位和个体印刷店铺一律不准承印未经审查验收的族谱,违犯者则给予处罚(如罚款、停业整顿等)等等。
以上建议仅仅是笔者的初步设想,现在各地编修族谱之风正方兴未艾,如何指导和应采取何种相应措施使其走上正轨,使其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这是时代赋予我们修志者的责任,也是我们应当探索的新课题:笔者期待同行们都来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