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
浅谈审美距离和移情说
浅谈审美距离和移情说自19世纪以来,人们对美的研究,逐渐将侧重点从对美的本质的追求转移到了美感的体验和制造美感的因素上。
美学的研究重点也从研究美发展成研究美感。
而在对美的感受探索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了审美距离以及人的情感对美的体验的影响。
不同的审美距离,不同的审美对象以及不同的审美心情都会对最终的美感造成影响。
因此,很多人都将审美距离和移情说作为审美的重要手段。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
”这便是说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等的审美过程中,必须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
而这里的距离,则是指事物和人的实际利害之间的分离。
审美距离分为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三种。
时间距离指与审美主体的接触时间。
有诗云:“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过于长久的接触会造成人们对审美主体的审美疲劳,从而使得美的东西也失去了他的美感。
更通俗的说,人是喜新厌旧的动物,看久了的东西总是要腻烦的。
空间距离则是指与审美主体处在不同的不同地点,不同空间从而产生的审美情感对审美主体的美化作用。
正如对于要远行的朋友我们总会从心底生出依依不舍的情绪。
诗人李白也曾在诗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空间距离的相隔总是会牵扯人内心的牵挂,从而在不经意间美化了审美的主体。
而一般来说,这样的美感总是带有淡淡的惆怅和忧伤,是一种蓝色的忧郁的情趣。
此外,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布洛提出了心理距离。
他认为心理距离是介于我们自身和那些作为我们感动的根源或媒介的对象之间的距离。
我们观赏者对于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由于消除我们对作品的实用态度而使美感有利于快感,因而使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
人们在欣赏美的时候,经审美主体牵引起内心的情感。
心理距离一般表现为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他们所引起的美感体验与审美者的内心感受、对审美主体怀有的关心、怜惜、鄙夷等相呼应,从而形成了更深层次的美感,甚至是快感。
美感与移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美感与移情摘要:移情会影响到审美主体对美感的判断,虽说移情不一定都产生美感,但美感却必定伴有移情。
移情有助于对美感的增色,同时它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审美活动、审美主体、联想、移情说何为美感“美感”就是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
什么又是美呢?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曾经对“什么是美”进行过一次深入的讨论,他们讨论了“美是有用的”、“美是有益的”、“美是视觉和听觉所产生的快感”等等,他们似乎隐约感觉到这些概念与美有密切的关联,但说来说去,“美本身是什么”这个问题终无着落。
最后苏格拉底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是无能的,感慨的说“美是难的”。
1我认为:美是真正打动、感染审美主体灵魂深处最脆弱最敏感的神经的东西。
美对于我们是客观的存在,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也就是,我们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感觉、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美,那么,也就是说,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那么审美主体的情感、思想自然会影响到我们对美的感受。
“移情说”1、“移情说”的创立及其影响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美学界最大的流派是以费肖尔父子和利普斯为首的新黑格尔派,他们最大的成就在于对移情作用的研究和讨论,有人把美学中的移情说比作生物学中的进化论,把立普斯比作达尔文,仿佛这个学说是近代德国美学界的一个重大的新发现。
这种估计当然是夸大的,但是移情说在近代美学思想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却是无可否认的。
2、以立普斯为代表的“移情说”的主要内容立普斯原是一位心理学家,在慕尼黑大学当过二十年的心理学系主任。
他研究美学。
主要是从心理学出发的。
他翻译过英国休谟的《人性论》,他的移情说可能受到休谟的同情说的影响。
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几何形体所生的错觉,他的移情说大半以这方面的观察实验为论证。
“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心理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
朱光潜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
朱光潜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
朱光潜(1903-1999)是中国现代文学和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不仅提出了“移情作用”这一重要美学概念,还深入探讨了美感经
验的本质和意义。
通过对朱光潜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美感的形成
过程及其对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的重要性。
朱光潜还提出了“美的交流”这一概念,意味着美感体验不仅仅是个
人的主观感受,更是通过美的作品和形象传递给他人的一种价值和情感。
美感的体验不仅仅是观看者对作品的感受,更重要的是作品通过一种审美
的语言和形象来传递给他人一种美的价值和情感。
这种美的交流使得美感
体验具有了一种社会性和文化性。
最后,朱光潜强调了美感的功能和价值。
他认为,美感体验不仅仅是
一种情感的愉悦和享受,更重要的是具有一种精神上的启迪和激发的作用。
通过美感的体验,人们能够获得一种审美的思考和体验,使得他们的精神
得到一种提升和丰富。
美感体验的价值不仅在于个体的情感愉悦,更在于
整个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朱光潜的“移情作用”和美感经验的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美感
的形成过程和其对人们的生活与文化的意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通过对他
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到美感体验的内在机制和价值,进而推动
美学理论研究和美感体验在人类社会和文化中的应用和发展。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好像自己欢喜时,所看到景物都像在微笑, 悲伤时,景物也像在叹气。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在诗歌创作中往往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行动性格,生命及思想感情,使自然景物反映出人和社会生活的美。
这就是美学所称的诗歌创作的“移情作用”。
“移情手法“的运用,使得诗中的客观物景充溢着感性生命形态的颤动和美丽,使得诗人眼前景与心中意融为一体,超感性而又不离感性。
诗歌之所以会长时期焕发出强有力的艺术魅力,“移情手法”的巧妙运用功不可没。
绘画艺术由于其多重功能,如记录历史、宗教崇拜、肖像流传、旅游留念等的影响,绘画少有脱离真实形象而存在,线条、色彩等形式是藏在具象的形象里。
19世纪后半叶,摄影艺术兴起之后,取代了绘画的一部分功能,绘画艺术便开始摆脱具象的影响,开始自觉地探索形式的各种变化,形成了20世纪中叶异彩纷呈的现代流派。
现代艺术强调本身的形式语言和材料自有的特性形成的意味,挖掘形式自身的生命力、表现张力和感染力。
形式自身的审美价值是通过移情来实现的。
相似形态带来相同认知感,并将我们的意识投射到这种指代物上,形成情感体验。
我们称之为移情。
以原始艺术为例,我们不了解的土著的纹身,不会觉得它有多么美,但对土著来说,纹身指代了勇敢繁衍等有意义的内涵,在审美过程中,真挚的情感是艺术的灵魂。
对于原始社会的人类来说,艺术形象的创造活动是一件非常严肃而又神圣的工作。
所以,他们也就必然怀着极大的热情,花费许多心血,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地去从事图像的制作工作,这种态度必然提高形象本身的感染力。
原始人类在形象的创造活动中,必然把对形象的神秘力量和原型生命力的恐惧、敬畏等真实情感注入图像之中,从而使它们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正如真实打动人的原因是让人能真切感受到作品内蕴藏的情感,所谓感同身受。
能让人感动或打动,进入到情感领域,便也进入了审美的范畴。
这就是移情带来的审美意义。
好的艺术作品会构建一个让我们的思维能顺畅流动的线索,我们称之为“势”,都说绘画艺术是静止的艺术,实际上,画面也会有流动的线索,我们在构建画面的时候,构建出的视觉走向,或者说是时间结构,将画面因素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节奏韵律变化的画面整体。
《谈美》读书笔记
美学初探——《谈美》读书笔记杜鹃1090100084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这部文艺理论的著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循善诱的启发,引领我们如何进行“审美”及如何“创造美”,赋予我们另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
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先是告诉我们“美感是什么”,到最后将“美”上升到人生的高度,对最终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对人生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如何欣赏美和”以及“如何创造美”。
前三章主要围绕“美感是什么”进行了回答和探讨;四至六章则针对“一般人将寻常快感、联想以及考据与批评认为美感的经验是一种大误解”这一问题进行说明;第七章和第八章则针对“自然美”这一概念进行阐释;第九章到第十四章则引导读者“如何创造美”;最后一章则约略地探讨了人生与艺术的关系。
从什么是“美感”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先是启发读者“如何欣赏美”,继而“如何创造美”,再到如何“将美与人生意义相结合”,让“零基础”的读者从最浅显的概念开始,一步步深入美学的世界,从对美的“欣赏者”的角度慢慢转变为“创造者”,最后在了解了这最基本的美学知识后开始尝试将所学融入到生活中,上升到“如何做人”这一看似“深奥”的话题。
然而作者轻松的笔触与合理的结构安排,却并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沉重感,将学术与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浑然天成地融合,让刚刚还在沉浸在“美学”的学术熏陶中读者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尽显大师风范。
下面我就对于每一部分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想。
一.美学初探——“美感是什么?”为了使几乎对美学处于“零基础”的读者更好地进入“美学”的世界,朱光潜先生用一棵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一棵古松作例,揭示了人们三种不同的态度,即“实用的态度”之“善”、“科学的态度”之“真”、“美感的态度”之“美”。
可见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实用的态度是来自于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起源于实用的知觉,强调“环境”对于人的作用及如何利用环境。
美学原理
名词解释部分1、美感: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关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引起的满足感、愉悦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束缚后精神上的自由感。
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获得的最高享受,也是人类心灵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2、距离说:在我与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以审美的态度来观赏外物,这时就产生了美。
代表人是英国的爱德华。
布洛。
3、移情:所谓移情,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将自己的知觉、情感外射到外界的事物上,设身处地的把原来无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他也有了感知和情感,从而构成了物我同一,甚至物我两忘的境界。
移情说作为一种正式的审美经验理论形成于19世纪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利普斯。
4、美的规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所谓“美的规律”是指事物之所以具有美的特征,之所以成为美的对象的规律。
美的规律实际上就是美的事物的本质,或者说是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本质。
意思是说任何事物,凡是符合美的规律就是美的不符合就是不美的,换言之,凡是美的事物就是符合美的规律,反之就不符合美的规律。
5、崇高:是审美范畴的一种,又称壮美。
它主要指(1)、崇高的对象通过感性形态体现出粗犷博大的形式,或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或雄伟的气势等;(2)、让人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引起敬仰和赞叹的情怀;(3)、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6、悲剧:也可称之为悲或悲剧性,不同于作为戏剧种类之一的悲剧,它比后者的含义更为广泛,它还包括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和其他艺术种类中的悲剧(2分)。
究其实质来说,所谓悲剧是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信号,是社会生活中新旧力量矛盾冲突的必然产物。
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式,是一种崇高的美。
7、净化:就是通过艺术作品,舒缓、疏通和宣泄过分强烈的情绪,恢复和保持心理平衡,从而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快感,即美感。
8、自然美:所谓自然美,就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物的美,产生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美,即自然事物、自然景观及其关系所呈现出来的美。
浅谈审美体验中的移情
浅谈审美体验中的移情1 审美与移情的关系1.1 形式自身的审美价值通过移情来实现绘画艺术由于其多重功能,如记录历史、宗教崇拜、肖像流传、旅游留念等的影响,绘画少有脱离真实形象而存在,线条、色彩等形式是藏在具象的形象里。
19世纪后半叶,摄影艺术兴起之后,取代了绘画的一部分功能,绘画艺术便开始摆脱具象的影响,开始自觉地探索形式的各种变化,形成了20世纪中叶异彩纷呈的现代流派。
现代艺术强调本身的形式语言和材料自有的特性形成的意味,挖掘形式自身的生命力、表现张力和感染力。
形式自身的审美价值是通过移情来实现的。
1.2 移情能够带来审美意义相似形态带来相同认知感,并将我们的意识投射到这种指代物上,形成情感体验。
我们称之为移情。
以原始艺术为例,我们不了解的土著的纹身,不会觉得它有多么美,但对土著来说,纹身指代了勇敢繁衍等有意义的内涵,在审美过程中,真挚的情感是艺术的灵魂。
对于原始社会的人类来说,艺术形象的创造活动是一件非常严肃而又神圣的工作。
所以,他们也就必然怀着极大的热情,花费许多心血,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地去从事图像的制作工作,这种态度必然提高形象本身的感染力。
原始人类在形象的创造活动中,必然把对形象的神秘力量和原型生命力的恐惧、敬畏等真实情感注入图像之中,从而使它们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正如真实打动人的原因是让人能真切感受到作品内蕴藏的情感,所谓感同身受。
能让人感动或打动,进入到情感领域,便也进入了审美的范畴。
这就是移情带来的审美意义。
2 移情的替代物有几个特性2.1 形似如喜好对称性,是因为健康的生命体都是对称的。
通常对称性在进化生物学上是这么解释的:人的脸和身体的不对称性是由病媒所导致的,而愈能抵抗病媒的个体,即对称性越好的个体,便是择偶的最佳选择。
我们看到的艺术作品喜爱运用这种形式,如器皿,建筑等等,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舒适体验,这是将健康移情到作品中给我们带来的。
再如对食物的喜好,食物是有利于我们生存的,何为美,大羊曰美。
论移情与审美欣赏
论移情与审美欣赏一、本文概述《论移情与审美欣赏》这篇文章旨在探讨移情(Empathy)在审美欣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将首先定义并解释移情的概念,然后分析其在审美体验中的具体应用和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移情如何增强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
文章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移情的概念,包括心理学、哲学和美学等。
我们将回顾历史上的重要理论,并引用相关研究和实验,以支持我们的观点。
文章还将通过具体的艺术作品实例,展示移情如何在实际的审美体验中发挥作用。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移情在审美欣赏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培养和运用这种能力。
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激发读者对审美欣赏的新兴趣,并引导他们以更深入、更富有同情心的态度去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二、移情理论概述移情,源自心理学的概念,后被美学所借鉴,成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移情理论主张,在审美欣赏的过程中,人们会将自己的情感、意愿、思想等投射到审美对象上,使对象仿佛具有了人的情感与生命。
这种情感的投射,使得审美对象变得更为生动、丰富,从而增强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移情理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模仿说”,但真正将移情理论系统化、理论化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
他认为,审美欣赏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人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对象中,使对象呈现出与人相似的情感与生命。
费肖尔的理论为移情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德国美学家立普斯进一步发展了移情理论。
他认为,移情是审美欣赏的核心机制,人们通过移情,将自身的情感、意愿等投射到对象中,使对象具有了人的情感与生命。
这种情感的投射,不仅增强了对象的审美价值,也使人们在欣赏过程中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立普斯的移情理论,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在审美欣赏中,移情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移情使审美对象具有了人的情感与生命,从而增强了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6.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
2020/3/7
1
学习目标
1.了解朱光潜的相关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的重 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的内涵, 把握二者的联系。 3.把握作者的观点,将其运用到欣赏文学作品 的实践中。
2020/3/7
2
题目解说
“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是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 题目,点明了作者要谈论的话题。本文内容正是 围绕“移情作用”“美感经验”这两个概念展开 的。
2020/3/7
3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 代美学家。早年接受美在直觉说、移情说, 后提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美是一种 价值等观点。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 《谈美》《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 等,主要译著有黑格尔《美学》、莱辛 《拉奥孔》、克罗齐《美学原理》等。
2020/3/7
2020/3/7
17
2020/3/7
6
结构脉络
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
与美感经验 美感经验
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 使客观事物具人情、有生气
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 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
关系密切
2020/3/7
7
课文解读
本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分别 讲了什么内容?
2020/3/7
8
第一部分
1、2段:说明说明是移情作用。
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 使客观事物具人情、有生气
15
2.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例如,举不同的人看到同一朵含露的花 时所见不同的例子,论证了“物的形象 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的观点,运用了举 例论证。又如,引用苏东坡的诗句,说 明了美感经验有陶冶性情的功效,运用 了道理论证。
2020/3/7
现代文I篇:庄子游鱼之乐主题阅读理解与答案(2022汕头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庄子游鱼之乐所体现的思维,是一种会通万物的思维,在诗意的心灵中,打通“我”与世界的界限,通世界以为一,这一理论在中国美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鱼乐之辩中,庄子以知游鱼之乐而发出会心的感慨,惠子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诘难之,透露出道、名二家的不同思想指向。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的问难若从理性角度看,是完全合理的:鱼的快乐是鱼的体验,人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
“出游从容”,是鱼游动的样态,并不表示鱼有这样的情绪体验。
庄子与鱼别而为二,二者各为孤立的世界,不存在相通的物质因缘。
因此,从科学角度看,庄子的论断不成立;从逻辑上看,庄子的推论也无根据。
游鱼之乐这个论题的要点之一,就是“知”,惠子认为,鱼之乐不可“知”,但庄子说“我知之濠上也”。
这句话是此论辩的关键。
正像宣颖所解释的:“我游濠上而乐,则知鱼游濠下亦乐也。
”正因“我”来到这河边,徘徊在河的桥梁上,正因“我”心情的“从容”,在这从容游荡中,“我”感到无拘束的快乐,所以“我”“觉得”游鱼是快乐的,山风是快乐的,白云是快乐的,鸣鸟是快乐的。
这是诗意的目光、审美的目光。
惠子中其孤明而不与万物相通之心,而庄子却致力于凿通孤立世界之间的界限,是人与物关系的“绝地天通”。
他以诗意的眼光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以天心穿透世界。
他在桥上看鱼,鱼在桥下优游,在他的感悟中,桥没有了,水没有了,“我”没有了,鱼和“我”的界限也没有了,世界即如一大河流,他和鱼都在这河流中优游。
鱼非“我”眼中所见之鱼,而是在“我”生命中游荡的鱼,“我”也非故常之“我”,而是“丧我”之“我”。
在“遇”而不是“目视”中,二者会通合一。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如果站在人与天分离的角度看,天是天,物是物,我是我;如果站在诗意的立场看,“我”与世界的界限打破了,“我”和世界融为一体,还归于世界的大本。
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意的眼光,就是从生命的角度看世界。
第二美感审美距离与移情
4、实质:主客融合,物我同一
由我及物—把我的感情移注于物 由物及我—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
美感,其实不过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 往复回流而已。(朱光潜)
2、“旁观派”与“分享派”
狄德罗《演员的矛盾》。一方面要淋漓尽 致地表现所扮演的人物的感情,另一方面 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智。
旁观派:保持清醒头脑。 克勒雍,《布里塔尼居斯》,“双重人格”
分享派:听任情感驱遣
莎拉·邦娜《回忆录》:“我痛苦,我流泪, 我哀求,我痛哭,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我 痛苦得难堪,我淌的眼泪是烫人的,辛酸 的。”
第四讲 审美距离和移情
近代美学所侧重 的问题是:
“在美感经验中 我们的心理活动是什 样?”至于一般人所 喜欢问的“什么样的 事物才能算是美”的 问题还在其次。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
对美的本质的探求
美感经验的研究
美
美感
时美 的感 心是 理我 活们 动在
欣 赏 自 然 美 或 艺 术 美
一、距离说
第一,心理距离应保持一种恰到好处的程度。 第二,心理距离具有易变性,它既可根据个人保
持距离的力量大小而变化,也可依据客体特性而 变化。 第三,它有人情但又有距离。距离的内在矛盾是 指:按心理距离本质,要求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 心理距离,但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艺术又以像 现实生活中那样的情感感动着我们。)
婉中李 约国清 派历照 词史, 人上号 的最易 卓杰安 越出居 代的士 表女, 。作济
家南 ,人
。
“欧 庭阳 院修
“陆 垂放 帘翁
宋 人 陈
“王 画勃 栋诗
有 关
深 蝶 不诗 简 朝云 帘
深恋 深花 几中
卷云 留: 香
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 教学设计
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教学目标】1.了解朱光潜的相关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的内涵,把握二者的联系。
3.把握作者的观点,将其运用到欣赏文学作品的实践中。
【教学重难点】理解“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的内涵,把握二者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走近朱光潜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
早年接受美在直觉说、移情说,后提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美是一种价值等观点。
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主要译著有黑格尔《美学》、莱辛《拉奥孔》、克罗齐《美学原理》等。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自学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侪辈】同辈。
【意蕴】内在的意义;含义。
【妙谛】精妙的道理。
谛,道理。
【不知不觉】没有觉察到;没有意识到。
【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想想文章讲了什么?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2.交流汇报。
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即:第一部分(1、2段):说明什么是移情作用。
第二部分(3-6段):说明什么是美感经验。
四、问题探究探究一:“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
”开头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运用问句,引起读者的好奇与思考;举了云飞泉跃、山鸣谷应等容易理解的例子,引出下文,便于读者理解移情作用。
)探究二:请列举两种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方法一:举例论证。
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
(举不同的人看到同一朵含露的花时所见不同的例子,论证了“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的观点。
)方法二:道理论证。
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诗歌的“移情现象”
诗歌的“移情现象”诗歌的“移情现象”所谓移情,就是指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用别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用别人的心来理解这个世界。
移情又叫感情移入,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相应的情绪。
即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去体察其心情。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在诗歌创作中往往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行动性格,生命及思想感情,使自然景物反映出人和社会生活的美。
这就是美学所称的诗歌创作的“移情作用”。
诗歌中的“移情现象”处处可见,尤以中国古典诗歌为最。
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起,我国古代诗歌中处处都可以欣赏到极其丰富而完美的“移情”诗句。
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未及二三里,摧藏马悲哀”、王维在《竹里馆》写到的“深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蝶恋花》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西洲曲》中的“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等等。
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意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能动反映。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诗歌创作中的“移情现象”乃是人的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的结果。
下面从三个方面对诗歌的“移情现象”加以探讨:一、由“联想”而产生的“移情现象”在人类丰富而复杂的思维活动中,那些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联想比起那些单纯的、抽象的理性的联想更能产生“移情作用”。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由时间感悟、空间体验或相似感发而产生的联想,往往能够促使“移情现象”的产生。
(一)所谓时间感悟,是指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凭借时间,化思想与智慧为生命的内在体验,也即是凭借时间,领略生命的诗情与存在的感悟。
“时间感受,可以说是中国诗歌艺术思维的一支极敏感极深思的触角。
深深探入生命的底蕴。
”(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在时间感悟中,诗人往往以时间的统一性的方式把表象联结起来,这就产生了时间顺序的联想,进而促使“移情现象”的产生。
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
李白: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相看兩不厭
宇宙的人情化/宇宙的生命化
• 在物我同一中,物我交感,物的意蘊深淺常和人 的性分深淺成正比例。深人所見於物者深,淺人 所見於物者亦淺。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遊 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 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 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 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 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 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秋水》
固的屬性。如:我覺得花是紅的、我覺得天氣 冷、我覺得石頭太沉重……。
外射作用與移情作用
• 外射作用中,物、我不必同一,外射作用 由我及物,是單方面的。
• 在移情作用中,物我必須同一。移情作用 不但由我及物,有時也由物及我,是雙方 面的。如果我真在凝神觀照,決無暇回想 花和我是兩回事。
花垂淚?
外射作用與移情作用
為什麼喜歡?
小朋友的擬人化思維
小朋友的擬人化思維
偶像的擬人化思維
移情作用與宇宙的人情化
•朱光潛:詩人和藝術家都有「設身處地」和「體 貼入微」的本領。在這種心靈感通中,我們可以 見出宇宙生命的聯貫。詩人和藝術家的心就是一 個小宇宙。
•各人的世界都由人的自我伸張而成。欣賞中帶有 創造性。
•象由心生:萬物唯心所造,山河大地皆由心造
• 見花的凝愁帶恨,自己也陪著花愁恨。 • 知覺的外射大半純是外射作用。 • 情感的外射大半容易變為移情作用。
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擬人作用與移情作用
• 移情作用是一種「感到裡面去」,亦即把我的 情感意志移注到物裡,去分享物的生命。
• 物的生氣化
擬人化
美感由我及物与由物及我——移情美学
美感由我及物与由物及我——移情美学移情现象是原始民族的形象思维中的一个突出的现象,在语言、神话、宗教和艺术的起源里到处可见。
“移情说”诞生于19世纪的德国。
“审美移情说”的概念是19世纪德国美学家劳伯特·费肖尔首先提出来的,尔后李普斯、谷鲁斯建立了完整而严密的审美移情学说,直到19世纪后半叶“移情说”才在美学领域里占据了主导地位。
《抽象与移情》20世纪初,德国的心理学家、美学家李普斯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
有人把美学中的“移情说”比作生物学中的进化论,把李普斯比作达尔文,他被称为“慕尼黑现象学之父”。
李普斯以移情原理为核心,在他的《美学》一书中,对审美经验做了系统的论述。
李普斯图李普斯指出,美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价值感,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
李普斯把移情区分为4种类型:一、一般的统觉移情,给普通对象的形式以生命,使线条转化成一种运动或延伸。
元代赵孟頫《前赤壁赋》行书我们说柳公权的字“劲拔”、赵孟頫的字“秀媚”,这都是把墨涂的痕迹看做有生气、有性格的东西,都是把字在心中所引起的意象移到字的本身上面去。
柳公权书法二、经验的或自然的移情,使自然对象拟人化,如风在咆哮,树叶在低语。
再如古松的形象引起高风亮节的类似想象,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
林旭中国画作品:寿石三千岁,苍松万古春真正的美感经验都是如此,都要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在物我合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因为我们根本就不分辨所产生的情感到底是属于我还是属于物。
三、氛围移情,使色彩富于性格特征,使音乐富于表现力。
观赏者在审美活动中,总是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到审美对象中去,总是被艺术家描绘的情景所感染,这种渗透、感染也就是审美移情。
例如,乐调自身本来只有高低、长短、急缓的分别,而不能有快乐、悲伤的分别,听者心中自起一种节奏和音乐的节奏相平行。
音乐听一曲高而缓的调子,心理也随之做一种高而缓的活动;听一曲低而急的调子,心理也随之做一种低而急的活动。
审美体验,移情创造——浅谈水粉画教学中的审美创造性
1. 问题语言层剥,带动经验移情 经验移情指的是从审美主体的经验出发,从审美 对象中获得的心理体验。如第一次画树的活动,在没 有任何示范、提示的情况下,幼儿凭借已有的经验, 都画出了树的样子。但他们画出来的树非常雷同,大 多是一根直直的咖啡色树干,一团圆圆的绿色树冠, 而且色彩单调。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是我们视知觉 有一个特点:越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知觉越是趋向 于将它们归纳成容易识别的类型。“是不是我们看见 的树都是这样的呢?”我有目的地抛出问题让幼儿讨 论。“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那到底是 什么样的呢?”不同的意见激发了幼儿探究树的外形 的好奇心。幼儿产生了去重新认识树的愿望后,我带 幼儿去观察身边各种树的形状、颜色,通过摸一摸, 抱一抱,体验树皮纹理的不同,感受粗糙与光滑。此 外,我还提供多种姿态、色彩各异的树的照片让他们 欣赏。通过观察、交流,他们发现原来树的树干、树 冠、树叶形态与颜色都是不同的。于是幼儿对树的认 识跳出了原有禁锢的模式,思维空间一下开阔了,他 们创作出不同色彩与形状的树的形象。那“怎样表现 树木的粗糙与光滑呢?”在问题的驱使下,幼儿有了 对树的观察经验,真切的心理体验,当融入水粉画教 学视频的演示后,幼儿自然移情,用“水粉干湿画 法”表现出树干的粗糙和光滑等不同的特征。 2. 情景创设语言,拨动视觉移情 水粉画教学是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结合。根据 教材内容,教师可用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融情感于 其中,以故事为载体,帮助幼儿在审美活动中增强体 验、丰富联想。如在水粉漏印画“花和树”活动中, 我结合大班的情景创设以木偶引入故事:“地球遭到 破坏,小动物的森林不见了,可着急了,你有什么办 法可以帮助它们?”让幼儿产生视觉移情,孩子在倾
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阅读理解
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这是一个极普遍的经验。
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
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
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姑先说欣赏自然美。
比如,我在欣赏一棵古松,古松的形象引起清风亮节的类似联想,我心中便隐约觉到清风亮节所常伴着我的情感。
真正的美感经验都是如此,都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因为我们根本就不分辨所生的情感到底是属于我还是属于物。
再说欣赏艺术美,比如说听音乐。
我们常觉得某种乐调快活,某种乐调悲伤,这也是由于移情作用。
音乐的命脉在节奏,听者心中自起一种节奏和音乐的节奏相平行。
这种或高低或缓急的节奏,于听者心中感觉一种欢欣鼓舞或是抑郁凄恻的情调。
再比如说书法。
移情作用往往带有无意的模仿。
我看赵孟頫的字时,仿佛对着临风荡漾的柳条,不知不觉地展颐摆腰,全身的筋肉都松懈起来,模仿它的秀媚。
从心理学看,这本来不是奇事。
凡是观念都有实现于运动的倾向。
在美感经验之中,注意力都是集中在一个意象上面,所以极容易起模仿的运动。
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
从理智观点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
但是如果把它勾销,不但艺术无由产生,即宗教也无由出现。
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
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
移情作用与同情作用的审美情趣_黎定平
2024年学校内涵自评总结报告一、引言2024年,我校致力于提高学校内涵建设水平,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本报告总结了学校在2024年内涵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评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二、学校内涵建设成果1. 师资力量优化:学校增加了招聘优秀教师的力度,聘请了一批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提高了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
2. 教育理念创新: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积极推行项目制学习和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课程体系优化:学校加强课程改革,更新了教材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特色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4. 培养特色突出: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特长,加强对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组织与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5. 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形成了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1. 师资结构待优化:学校仍有一部分老师在学科教学和教育理念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存在一定的培训机会不足的问题。
2. 课程开设不够灵活:学校课程设置还存在一定的僵化,缺乏灵活性,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3. 各类活动管理不够规范:尽管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活动管理方面还缺乏标准规范、流程化的操作,导致一些活动效果不够明显。
四、改进建议1. 加强教师培训:继续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2. 优化课程设置: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提高课程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增加选修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3. 规范活动管理:建立健全活动管理制度,明确活动的组织流程和规范操作,提高活动效果,加强对学生参与度的引导和评估。
五、结论2024年,学校在内涵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优化课程设置和规范活动管理,学校内涵建设将进一步提升,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道理论证。引用苏东坡的诗句,说 明了美感经验有陶冶性情的功效。
主旨归纳
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什么是移 情作用及什么是美感经验,为我们创 作和欣赏文艺作品提供了指导。
写作方法
1.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作者先由人们常说的云飞泉跃、山鸣谷
应引出什么是移情作用,然后由移情作用引 出与之有密切关系的美感经验,并从“物的 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人不但移情于物, 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 模仿物的形象”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美感经 验,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
学习目标
1.了解朱光潜的相关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的重 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的内涵, 把握二者的联系。 3.把握作者的观点,将其运用到欣赏文学作品 的实践中。
题目解说
“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是一个表示并列关 系的题目,点明了作者要谈论的话题。本文内容 正是围绕“移情作用”“美感经验”这两个概念 展开的。
2.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例如,举不同的人看到同一朵含露 的花时所见不同的例子,论证了“物的 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的观点,运用 了举例论证。又如,引用苏东坡的诗句, 说明了美感经验有陶冶性情的功效,运 用了道理论证。
课堂小练
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有什么不同?
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 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移情作用是根据自己的 经验来了解外物。美感经验是人的情趣和物的 姿态的往复回流。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 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 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 态吸收于我。
结构脉络
1.根据自己的经
验来了解外物
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 2.使客观事物具
与美感经验
人情、有生气
美感经验
1.把我的性格和 情感移注于物
2.把物的姿态吸
收于我
关系密切
课文解读
本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分 别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
1、2段:说明什么是移情作用。
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 使客观事物具人情、有生气
探究二: 请列举两种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并说明其 作用。
方法一: 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
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 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
举例论证。举不同的人看到同一朵含露的花 时所见不同的例子,论证了“物的形象是人的情 趣的返照”的观点。
方法二: 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
朱光潜(1897—1986), 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早 年接受美在直觉说、移情说, 后提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美是一种价值等观点。主要作 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 《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 等,主要译著有黑格尔《美 学》、莱辛《拉奥孔》、克罗 齐《美学原理》等。
重点词语解释
【侪辈】 同辈。 【意蕴】 内在的意义;含义。 【妙谛】 精妙的道理。谛,道理。 【不知不觉】 没有觉察到;没有意识到。 【陶冶】 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 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第二部分
3-6段:说明什么是美感经验。
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 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
问题探究
探究一: “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
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 山鸣谷应。”
开头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
运用问句,引起读者的好奇与思考; 举了云飞泉跃、山鸣谷应等容易理解的例 子,引出下文,便于读者理解移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