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说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论存在移情说之质疑

中国古代文论存在移情说之质疑
其 次 ,从 移情 说 的 内容 来看 , 中 国的学 说呈 现 出主 客融 合 、 物 我 合一 的 审美 境界 ,而 西 方移 情 说则 强调 主体 的 “ 移入” “ 投 射 ”。这 与二 者形 成 所建 立 的思 维方 式 或是 思想 基础 也 是息 息相 关 的。正 是在 “ 天 人 感应 ”的思 维关 照 下 ,形成 了类 似 于 “ 观山 则情 满于 山”这 样 的思想 ,所表 现 的 的是一 种 主客 融合 、物 我 合 的审美 境 界 。西方 移情 说 则 是在 这种 逻辑 思辨 下 的主 客分 离 的 基 础上 产 生的 ,主体 情感 对客 体 的投射 或移 入 。 由 于 中 国 的传 统 认 为 物 是 有 生 命 的 , 《 乐记》 “ 乐 者 … … 其本 在 人心 之感 于物 也 ” ,人 心能 “ 感 于物 而动 ”是 因为 “ 天 之 与人 有 以相通 也,… …万物 有 以相连 ,精浸 以相荡也 ”。 (《 淮 南 子》泰族 训 )所 以精神 能与万物 相感 。正是 因为物 有生命 、精神 , 所 以才 能与 人相 互感 应 。又 如 《 文 心雕 龙 ・ 物色 》 篇 中 “ 春 秋 代 序 ,阴阳舒惨 ,物色之动 心亦摇 焉…… ”表 明了不 同季节 的变化 同 人 的情 感变化有 一种对应 关系 ,呈现 出主客融 合、物我 合一 的审美 境界 ,这一点在 王 国维 的 《 人 间词语 》中有 了进 一步 的发展 : “ 有 有我之 境 ,有无 我之境 , 泪 眼 问花花 不语 ,乱红飞过秋 千去 ’。 有我之 境也 。 ‘ 采菊 东篱下 ,悠 然见南 山 。’无 我之境 也 。” “ 有 我之境 ”是物 我交汇 的初级阶 段 ,而 “ 无我之 境”则是 物我交汇 的 高级 阶段 ,物 与我 已达到 了一种物我 两忘 、浑 然一体 的状态 。我们 可 以看 出中 国传 统 的发展 始终 强调 人 与物 的双 向交流 。 而 西方 移情 说 的前 提是 物 本无 情 ,所 以才 需要 主体 的移 入 。 费 肖尔 “ 人 把 自己外射 或感 入 自然 界事 物 里去 ” ,立普 斯 “ 把 亲 身 经历 到 的东 西 ,我们 的力量 ,感 觉 ” …・ 移置 到外 在 于我 们 的事 物 里去 ”。 巴希 的 “ 灌 注 生命 给无 生命 的事物 ,把 它们 人 格化 , 使 它变 成活 的” ,都有 一种 明显 的 “ 单 向动 态 性 , ”即都 是人 对 物 的单 向活 动 。 因此 ,西方 移 情说 呈现 出由人 到物 ,人 凸现 于 物 的特 点 。在 这 里 ,主观 主 义 的色彩 非 常浓 ,这 与 古代 文论 中 表述 的“ 登 山则情 满 于 山” 的学说所 说 的主体 消融 是迥 乎不 同 的。 由是观 之 , 中 国古 代文 论 里根 本不 存 在西 方所 谓 的移 情 说 , 与 其称 这种 学说 为移情 说 毋宁称 之 为感情 说更 为恰 当 。

移情说对李白诗词创作的影响

移情说对李白诗词创作的影响

移情说对李白诗词创作的影响作者:夏友巍来源:《语文天地》2023年第11期移情说,一个不可或缺的美学范畴,自古以来在中西方美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立普斯,一个在西方美学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对其情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阐释,并认为移情说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因素。

基于这一理论,他成功地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美学体系,对后世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虽未明确提出此理论,但其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在文人的诗歌创作中已经被广泛使用。

在人类的艺术思维过程中,移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学家们通过对人物和情境的塑造,将思想和生活体验融入其中,使作品更加丰富、立体。

在创造艺术形象和作品时,艺术家们也巧妙地融入了移情现象。

这一理论在现代美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审美活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通过移情理论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审美活动的本质和特点,探究人类审美体验的内在机制,为我们更好地欣赏理解艺术作品提供指导。

一、中西方移情说概述所谓移情是指人们在欣赏外部事物时,能够设身处地地体验事物所处的环境,将原本没有生命的物体看成是有生命的,这种感知错觉让我们似乎感受到没有生命的物体也具备着人类独有的思想情感等独特的活动。

这种错觉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与事物产生共鸣。

这种共鸣可感受与事物的联系,仿佛没有生命的物体有着与我们一样的情感体验。

如古人常谓竹为君,取其高风亮节。

文人高士多爱竹,多以溢美之词咏赞之。

竹本身仅为一个不具有情感的客观物体,但后人将正直、清廉的情感赋予竹,使其逐渐演变为高风亮节、清雅的代名词。

中西方文艺美学都有极为丰富的移情理论,但亦有其不同。

西方强调审美主体作用,将移情归于人的生物本能。

我们国家的这一理论是从物到人,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充满着辩证性。

(一)西方移情说概述德国美学家劳伯特·费肖尔首次使用了“移情作用”这个词,意思是把情感渗透、融入进审美对象中去。

他认为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審美对象中去,把原本没有生命的物体看成了有生命的物体,似乎也具备了人类独有的思想情感等独特的活动。

美感与移情

美感与移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美感与移情摘要:移情会影响到审美主体对美感的判断,虽说移情不一定都产生美感,但美感却必定伴有移情。

移情有助于对美感的增色,同时它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审美活动、审美主体、联想、移情说何为美感“美感”就是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

什么又是美呢?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曾经对“什么是美”进行过一次深入的讨论,他们讨论了“美是有用的”、“美是有益的”、“美是视觉和听觉所产生的快感”等等,他们似乎隐约感觉到这些概念与美有密切的关联,但说来说去,“美本身是什么”这个问题终无着落。

最后苏格拉底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是无能的,感慨的说“美是难的”。

1我认为:美是真正打动、感染审美主体灵魂深处最脆弱最敏感的神经的东西。

美对于我们是客观的存在,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也就是,我们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感觉、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美,那么,也就是说,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那么审美主体的情感、思想自然会影响到我们对美的感受。

“移情说”1、“移情说”的创立及其影响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美学界最大的流派是以费肖尔父子和利普斯为首的新黑格尔派,他们最大的成就在于对移情作用的研究和讨论,有人把美学中的移情说比作生物学中的进化论,把立普斯比作达尔文,仿佛这个学说是近代德国美学界的一个重大的新发现。

这种估计当然是夸大的,但是移情说在近代美学思想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却是无可否认的。

2、以立普斯为代表的“移情说”的主要内容立普斯原是一位心理学家,在慕尼黑大学当过二十年的心理学系主任。

他研究美学。

主要是从心理学出发的。

他翻译过英国休谟的《人性论》,他的移情说可能受到休谟的同情说的影响。

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几何形体所生的错觉,他的移情说大半以这方面的观察实验为论证。

“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心理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

论利普斯的移情说

论利普斯的移情说

内在 感受的外射。 利普斯看来 , 在 当别人手膀伸直 时 , 使他 的 假 姿势 是 自由 、 轻松 、 稳定 、 自豪的 , 我就关 照他 的动作 . 时也 感 这 到 自己在活 动 , 在使 力 . 在抵抗 , 客服 , 是通过 模仿而 实现 在 这 的。 利普斯认 为模仿 有两种情况 , 一种是出于意志 的需要 。 即我 模仿 它是 因为感受到那个 人所表现 出来 的 自由、稳定和 自豪 . 这时 自我与对象 的对立还 是有意识 的 ,是一种功利 的模 仿 , 但
移情 的内涵
利普斯 以希腊 建筑 中“ 道芮 式 ” 的石柱 为例来 说 明他 的移
情观 点。道芮 式的石柱是希腊建筑 中最 常见 的石柱之一 , 它下 粗 上细 , 担着 建筑物 的重量 , 承 在其柱 面有 各式各 样的 凹凸型 花纹 。 当我们 看到这种建筑 时 。 们会不约而 同的产生 一种愉 我 悦 的心理 感受 ,缘何 我们看 别的石 头的 时候不会 产生 此般感 受? 当我 们凝神看 石柱时 , 石柱充满 了生气和 力量 , 佛是能活 仿
因为我在 这种模型里再 认识到 自己的一种符 情 说 的 内涵 、 理 机 制 、 心 特征 以及 贡 献 和 缺 点几 个 方 面对 气 的模样起 同情 . 合 自然 的使我 愉快 的仪表 。所 以一切 来 自空 间形 式 的喜悦 , 利普斯移情说作 了简要 的阐述和评价 。 我们还可 以补充说 , 切审美 的喜悦— —都是一种令 人愉 一 【 关键词】 移情; 同情; 内模仿 快 的同情感。[] 2 从 主体 的角度而言 , 任何心 理活动都 必然是在 以往 的心 理 “ 移情 ” 是西方 美学史上一个极其 重要的 美学范畴 , 移情 理 经验 的基础 上进行 的 , 每个人 都是 一个独特 的个体 , 时间万 对 论或者 说是 包含移 情思 想萌芽 的观点 最早 可 以追 溯到 亚里 斯 事万 物的的认知把握 .对 生命 的体验和 感受都是不一样 的 , 即 多德 那里 。不过 亚里斯 多德 时代 关于 移情 的思想 还是很零 散 都是 独特的“ 这一个 我们 了解 和感知这个世界 最普遍 最直接 。 的. 到了唯心 主义 美学 占据主导地 位 之时 , 关于移 情的思 想则 的方 式便是推 己及人 . 己及 物。“ 推 我们把 亲身经历 的东 西 , 我 越来越 丰富 , 如哈 奇生 、 休谟 、 维科 、 文克尔曼 、 康德等人 的美学 们 的力量 、 感觉。我们 的努 力 . 起意志 , 主动 或被 动的感 觉移植 思想 中都有 移情 说 的体 现 ,即使 他们 并没 有提 出移情这 一概 到外 在的事物里去 , 移植到 在这种事物身 上发生的或 和它一起 念 。移 情这一概念 最早是劳伯特 ・ 肖尔 ( o et i h r在 费 R b rVs e ) c 发 生的事件里 去” 】移情现 象的发 生时即是 主体 和客体 达到 [ 3 《 觉的形 式》 视 一文里提 出的, 但我 们通 常提 到“ 移情 ” 时首先 说

移情说

移情说

移情说移情说是审美心理学的早期研究成果,产生、发展于德国,对于审美态度有一定说明作用。

但是,它只是着重于对意识产生人化作用的现象描述,未能揭示出审美中移情现象的实证心理基础和社会历史根源。

移情是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

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时,就会产生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

移情的概念由德国美学家R.菲舍尔(1847~1933)提出,这一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德国美学家T.李普斯(1851~1941)。

“移情”这一术语源于德语einfuhlund,英语对应词由美国心理学家E.铁钦纳(1867~1927)根据sympathy(共鸣、同情)转译为empathy 。

创立及其影响“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在他的《空间美学》一书中对“移情说”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通常人们把立普斯作为移情说的主要代表和创立者。

主要内容“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心理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

它认为,产生美感的根本原因在于“移情”。

所谓“移情”,就是我们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感情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也就是把我们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去,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

“移情说”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才会感到这种事物是美的。

简要分析立普斯的“移情说”侧重于对主体心理功能的体验,把主体的感觉、情感等提到了审美对象的地位,揭示了美感中包含了审美主体的心理错觉等美感心理规律。

但是立普斯的“移情说”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

它的最大缺陷就是否定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在强调主体因素的能动作用时,忽视了对客体这一外部因素的分析。

研究与发展指出与研究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J.G.赫尔德(1744~1803)指出:美是在艺术对象和自然对象中生命和人格的表现。

移情说的名词解释

移情说的名词解释

移情说的名词解释移情说(Transference)是心理学中常用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将曾有过的情感与经验投射到他人身上的现象。

这种投射常常是无意识的,发生在人们的情绪、情感和认知层面。

移情在心理学中被广泛研究,对于理解人际关系、治疗和心理咨询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移情说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并且成为了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在儿童时期与父母或主要监护人的关系中,通过情感、期望和欲望的投射,形成了对于他人的移情。

这种移情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成长和自我认同有着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特殊的移情关系,即“恋母情结”,意指男性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对母亲产生的情感投射。

而女性儿童则经历着“恋父情结”,对父亲产生情感投射。

这些移情关系在心理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过程中可以让个体通过理解和认识移情,从而更好地疗愈心理创伤。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移情是一个重要的治疗因素。

患者往往将他们在过去关系中的情感和体验,投射到治疗师身上。

这可以使患者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自己内心的需求和冲突。

治疗师时刻警惕并注意移情的出现,并且通过与患者的互动,协助患者理解和处理这些移情。

通过移情分析,患者可以逐步挖掘出内心深处的情绪困扰,并且更好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因此,移情对于心理治疗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了精神分析理论之外,移情说在其他心理学派别的理论中也有所体现。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移情被视为人际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往往伴随着情感的投射。

人们会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将自己的情感状态投射到对方身上。

这种移情在亲密关系中尤为突出,包括亲密伴侣关系、亲子关系等。

通过理解和认识移情,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情感,从而促进关系的健康和发展。

此外,移情还可以在工作环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领导和员工的互动过程中,移情的存在会显著影响工作效果和员工的情绪状态。

领导者的情感投射会影响部下的动机和工作态度。

06移情说

06移情说

第一层:借景抒情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一层:借景抒情
《春日》(秦观 )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第二层:触景生情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 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二、移情学说的主体与客体
二、移情说的主体与客体
在艺术创作中,这种“移情说” 表现为,人将自己的情感、意志等本 质力量附加于对象之上,使对象具有 人的主观色彩。
在这一过程中,人是带着主观感 受、思想、情感和意志去观察外界事 物的,而对象则被注入人的生命活力, 被人的精神所覆盖,失去了本身固有 的部分真实状态。
《葬花吟》(曹雪芹)Fra bibliotek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 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 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 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 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 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 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 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 洒上空枝见血痕。
第三层:情景交融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只相孤众 有看云鸟 敬两独高 亭不去飞 山厌闲尽 。,。,
李 白
独 坐 敬 亭 山
应料我
如青看
是山青 。看山
我多 、妩
辛 弃 疾
贺 新 郎

移情说运用到教学实践(3篇)

移情说运用到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移情说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强调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对他人的理解和共鸣。

本文从移情说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引言移情说作为一种心理学理论,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冯特。

他认为,移情是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理解和体验他人情感的心理过程。

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移情说逐渐被引入教育教学领域,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移情说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移情说的基本概念1. 移情:移情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对他人的理解和共鸣。

具体表现为:认知上的换位思考、情感上的感同身受、行为上的模仿。

2. 移情的作用:移情有助于个体更好地理解他人,增进人际交往;有助于个体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 移情的类型:根据移情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我移情、他人移情和集体移情。

三、移情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1)换位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需求,以学生的视角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情感共鸣: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关爱去感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3)模仿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的移情能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1)换位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情感。

(2)情感共鸣:学生要学会关注他人的情感需求,学会关爱他人,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

(3)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3. 课堂管理中的应用(1)关注学生情感: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浅谈审美距离和移情说

浅谈审美距离和移情说

浅谈审美距离和移情说自19世纪以来,人们对美的研究,逐渐将侧重点从对美的本质的追求转移到了美感的体验和制造美感的因素上。

美学的研究重点也从研究美发展成研究美感。

而在对美的感受探索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了审美距离以及人的情感对美的体验的影响。

不同的审美距离,不同的审美对象以及不同的审美心情都会对最终的美感造成影响。

因此,很多人都将审美距离和移情说作为审美的重要手段。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

”这便是说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等的审美过程中,必须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

而这里的距离,则是指事物和人的实际利害之间的分离。

审美距离分为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三种。

时间距离指与审美主体的接触时间。

有诗云:“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过于长久的接触会造成人们对审美主体的审美疲劳,从而使得美的东西也失去了他的美感。

更通俗的说,人是喜新厌旧的动物,看久了的东西总是要腻烦的。

空间距离则是指与审美主体处在不同的不同地点,不同空间从而产生的审美情感对审美主体的美化作用。

正如对于要远行的朋友我们总会从心底生出依依不舍的情绪。

诗人李白也曾在诗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空间距离的相隔总是会牵扯人内心的牵挂,从而在不经意间美化了审美的主体。

而一般来说,这样的美感总是带有淡淡的惆怅和忧伤,是一种蓝色的忧郁的情趣。

此外,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布洛提出了心理距离。

他认为心理距离是介于我们自身和那些作为我们感动的根源或媒介的对象之间的距离。

我们观赏者对于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由于消除我们对作品的实用态度而使美感有利于快感,因而使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

人们在欣赏美的时候,经审美主体牵引起内心的情感。

心理距离一般表现为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他们所引起的美感体验与审美者的内心感受、对审美主体怀有的关心、怜惜、鄙夷等相呼应,从而形成了更深层次的美感,甚至是快感。

移情说结合语文教学实践(3篇)

移情说结合语文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移情说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强调个体在感知和评价事物时,能够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体验他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将移情说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提升教学效果。

本文从移情说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将移情说应用于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移情说的理论基础移情说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铁钦纳提出,他认为移情是指个体在感知和评价事物时,能够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体验他人的情感和思想。

移情说强调个体在认知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客观事物本身,还要关注他人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实现与他人情感的共鸣。

移情说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感共鸣:移情说认为,个体在感知和评价事物时,能够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体验他人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实现情感的共鸣。

2. 社会认知:移情说认为,个体的认知过程是社会化的结果,个体在认知过程中,需要关注他人的情感和思想,以实现社会认知。

3. 人文关怀:移情说强调个体在认知过程中,要关注他人的情感和思想,体现人文关怀。

二、移情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 阅读教学中的移情说应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移情,走进文本,体验文本中的情感和思想。

具体措施如下:(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文本。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心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3)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体验角色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2. 写作教学中的移情说应用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移情,提升写作水平。

具体措施如下:(1)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经历,挖掘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审美距离和移情说

审美距离和移情说

柳公权(778 865), 柳公权(778——865),字诚 865),字诚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 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与颜真卿齐名,人称“ 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筋柳 字体方圆兼施 平正精确, 方圆兼施, 骨”。字体方圆兼施,平正精确, 挺拔清朗,世称‘柳体“ 挺拔清朗,世称‘柳体“。 作品: 玄秘塔碑》 作品:《玄秘塔碑》、《神策军 纪圣功德碑》 纪圣功德碑》。
2、观点:摹仿和游戏是本能,审美活动中 二者联系在一起,摹仿是审美活动的主要 内容。审美的摹仿不同于一般知觉的模仿, 而是一种内模仿。
汤姆生在观照花瓶时 的反应:
“双眼盯着瓶底,双足就 双眼盯着瓶底, 压在地上。 压在地上。接着随着瓶底向 上提起, 上提起,她自己的身体也向 上提起, 上提起,随着瓶体上端展宽 的瓶口的向下压力, 的瓶口的向下压力,自己也 微微感觉到头部的向下压 力,……有一套完整的平均 有一套完整的平均 分布的身体适应活动伴随着 对瓶的观照。 对瓶的观照。” ——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 史》
婉 中 约 派 词 人 的 卓 杰 越 出 代 表 女 。 家 , 作 的 最 上 历 史 国
李 清 照 , 号 易 安 居 士 , 济 南 人 。
“ 庭 院 深 深 深 几 许 杨 柳 堆 烟 , 帘 幕 无 重 数 。 ,
欧 阳 修 蝶 恋 花 中 :
垂 帘 不 卷 留 香 久 , 古 砚 微 凹 聚 墨 多 。 ”
三、格式塔同形同构说
1、格式塔心理学简介
诞生:20世纪初发源于德国,针对构 诞生:20世纪初发源于德国,针对构 造主义心理学提出。格式塔是德语 Gestalt的音译,相当于英文 Gestalt的音译,相当于英文 Configuration,含有“完形” Configuration,含有“完形”、“整 体”、“全境”的意思,所以格式塔 全境” 心理学又称为完形心理学。 创始人物:韦特墨、考夫卡、库洛

移情说的产生以及代表性人物

移情说的产生以及代表性人物

移情说“移情说”诞生于十九世纪的德国。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美学家费舍尔父子。

父亲弗列德里希·费舍尔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说这种作用就是“对象的人化”。

他把这种象征作用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神话和宗教迷信所用的象征作用;第二级是寓言所用的象征作用;第三级是审美活动中的象征作用。

劳伯特·费舍尔把这种“审美的象征作用”改称为“移情作用”,意思为“把情感渗进去”。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这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心灵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它不是感受,而是移情。

外射的动作是紧接着知觉而来的,并且把我们的人格融合到对象中去,因此,它不可能被说成是一种联想或回忆。

在这种情况下,光线和颜色,看起来不是欢快的,就是悲哀的。

当移情完成时,我们自己的人格就与对象完全融合一致了。

”当然,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是活跃于本世纪初德国的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

人们把美学上的移情说比作生物学中的进化论,把立普斯比作达尔文。

在一般德国美学家看,移情说是美学上的最基本的原则,差不多一切美学上的问题都可以拿它来解答。

他从以下三方面界定了审美的移情作用的特征。

第一,审美的对象不是对象的存在或实体而是体现一种受到主体灌注生命的有力量能活动的形象,因此它不是和主体对立的对象。

第二,审美的主体不是日常的“实用的自我”而是“观照的自我”,只在对象里生活着的自我,因此它也不是和对象对立的主体。

第三,就主体和对象的关系来说,它不是一般知觉中对象在主体心中产生一个印象或观念那种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就生活在对象里,对象就从主体受到“生命灌注”那种统一的关系。

因此,对象的形式就表现了人的生命、思想和情感,一个美的事物形式就是一种精神内容的象征。

移情说在其他国家也很流行,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文艺批评家浮龙·李,法国的美学家巴希,中国的朱光潜、童庆炳、黄书雄等。

中西_移情说_试比较

中西_移情说_试比较

西“移情”都是一种感性的过程。就整个 两者有着明显的界限。客体的出现是作 单独存在,更不能撇开其他相关事物单
审美活动来说,它是一种感官的感觉,并 为人的一种思维的产物,不是作为绝对 独讨论某一事物。这种融合、联结的思想
不来自理性分析。人类的审美感受就是 存在的客观事物,因此客体从产生到移 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思想之中。
因此西方“移情说”和中国古典“兴”的 全是起一种统领、掌控作用。
前所述,主客体之间的感情,是由物引起
思想,都是一种有关感性的理论。
二、中西“移情说”差异产生的原因 人的感情,同时,由于人的特殊情感而使
就不同的方面来说,西方强调一种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发现中国传 物也具有了情感,产生移情现象。这是一
“外射”,是人的思想、情感外射于物,而 统“移情说”与西方“移情”理论有着很 种物我合一的境界。感情由物到我,由我
情于两者之间相互渲染,相互推进升华, 拟客体的问题,而且客体对引发主体感 物本源,所有万物都是受“道”支配的。
从而使情感更加深刻,意蕴更加深远,达 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西方“移 因此,万物的最初都是“道”,均是“道”
到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还有一方面,中 情”理论中,人作为主体,物作为客体,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相互联结,不能
同样也强调人与物的融合,更确切地说 用浪漫这一术语时,认为那些不必要的、 自己情感的宣泄,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
是主体与客体的交融“。移情”理论中的 非现实的、过分的、堂吉诃德式的事物就 自己感情流露之上了,而是转移到了周
主体与客体,情游于其中,也因此,主体 是‘浪漫的’。”[3]浪漫主义注重张扬感 围的事物之上,二者同喜同忧。一种人与
20
由此可见,“比”的作用是类比,也 情现象。相比之下,中国古典“兴”的思

艺术心理学_论_移情说_高炬

艺术心理学_论_移情说_高炬

文章编号:1009-4873(2002)04-0051-03艺术心理学)))论/移情说0高 炬(石家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河北石家庄 050801)摘 要:以心理学方法研究美学有4种观点:立普斯移情理论认为审美欣赏实质为移情过程,偏重由我及物;谷鲁斯内摹仿说认为审美核心是/内摹仿0,偏重由物及我;巴希的同情象征主义说认为美存在于心灵与对象发生同情共鸣之际;伏尔盖特移情说认为审美是超越自我的/客观感情0.关键词:移情说美学;移情现象;审美活动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B移情说美学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流行于西方许多国家.它要求冲破狭隘的理性,无限伸张和解放自我,把想象和情感提到首位.这种凭借想象和情感把自我伸张到外在自然的浪漫主义运动的余波,与浪漫主义文艺实践有着密切联系.移情说以审美活动中的移情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与泛神主义思想以及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有着内在联系.移情现象在神话、语言、宗教、艺术以及原始民族的形象思维中到处可见.我国古代著名画家顾恺之就已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迁想妙得0、/妙对通神0的概念加以概括.在西方,古希腊已有人注意到这种现象,比较深入的研究则是由17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家们进行的.但是,只有到了19世纪末以后,移情说美学才形成为一种比较系统的美学理论,产生广泛的影响,并在德国等国美学领域取得主导地位.移情说美学的先驱是洛采和费希尔父子.洛采在5小宇宙论6一书中已指出移情现象的主要特征就是把生命和情感外射到无生命的事物中去,使它们具有意义.弗#费希尔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0,其意义就在于/对象的人化0.他的儿子罗#费希尔在这个基础上,把/审美的象征作用0明确地改称为/移情作用0,认为移情现象中物我相互交融、渗透,构成了审美活动的最完满阶段,从而奠定了移情说美学的基础.下面就不同美学家的/移情说0进行分析:1 立普斯的移情理论立普斯(1851~1914)是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移情说美学的最主要的代表.1877年起,他曾先后在波恩大学、布雷斯劳大学任教.1894年至逝世,他在慕尼黑大学当了20年心理学系主任.立普斯对移情说的研究使他在美学领域获得了极大的声望.他的主要著作有:5心理生活事实6、5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觉6、5论移情作用,内摹仿和器官感觉6、5再论移情作用6、5美学6等.立普斯认为,美学是关于美和审美价值的科学,美学科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描述和阐释审美对象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以及审美对象所形成的条件.美学主要是一门心理学学科.他把审美欣赏问题作为美学研究的重点,提出:审美欣赏是由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相互关系所构成.审美对象总是事物的感性形状,而审美主体在面对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活力旺盛、轻松自由、卷舒自如的情感则是审美欣赏的原因.审美欣赏实质上是一个移情的过程,审美活动中的移情现象是由2个方面构成的.一方面,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和思想投射到对象上去.他曾以希腊建筑中的石柱为例加以说明:在面对石柱时,我们觉得石柱在耸立上腾,这是由于我们向它/灌注生命0的结果.我们在观赏事物时,把/努力0或/倾向0实现于事物中,这就是我们向它/灌注生命0.这种/灌注生命0的活动以独特的方式发生,这时我们把亲自经历的东西,我们的力量感觉,我们的努力和意志,我们的主动或被动的感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去.这种移置活动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因而显得更易理解.另一方面,审美对象并不是事物本身,而只是事物的/空间意象0.当我们在观赏石柱时,耸立上腾的并不是石柱本身,而是石柱所呈现给我们的/空间意象0,也就是说,耸立上腾的是石柱的线、面、形构成的/空间意象0,而不是包含在线、面、形中的物质堆.只有石柱的线、面、形构成的/空间意象0才是审美关照的对象.[1]上述2方面的结合就形成了审美移情现象,这时,审美X 收稿日期:20020924作者简介:高 炬(1969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讲师.2002年12月第14卷第4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 nal of 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 echnolog y Institute Dec.2002V ol.14 No.4主体就获得了美感,对象就成为审美对象.通过审美移情而获得的美感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价值感0.立普斯说:/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它是一种位于人自己身上的直接的价值感觉.0所以在立普斯看来,审美移情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物我同一.这时,使审美主体感到愉快的对象与审美主体密不可分,是同一个自我.所以,审美欣赏的对象与其说是物体,不如说是自我,也就是说,/是对于自我的欣赏,这个自我就其受到审美的欣赏来说,却不是我自己而是客观的自我0.也就是说,这个客观的自我是关照的自我,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立普斯认为,一切审美欣赏都是对于一种具有伦理价值的东西的欣赏.在审美移情中获得的自我价值感是对主体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对美与善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的肯定.立普斯还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移情都是审美的移情.审美的移情不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兴趣和利害感,否则就只是/实用的移情0.审美移情是由于审美主体对过去生活经验的类似联想,这种联想是在对象/空间意象0的基础上下意识发生的.在后来的5美学6一书中,立普斯的观点有所改变,他坚决反对用联想来说明移情现象,同时更细致地分析了审美对象在形式方面的特性是由三大规律,即整一律、多样统一律和主从律所规定的.立普斯的这些观点对于后来的浮龙#李、沃林格等人有直接影响,并对20世纪前30年的各派心理学美学都有广泛影响.2谷鲁斯的/内摹仿0说谷鲁斯(1861~1946)是德国生物学家、美学家和心理学家,曾任基森大学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5美学导论6、5动物的游戏6、5人类的游戏6和5审美的欣赏6等.谷鲁斯提出了著名的/内摹仿0说,这实质上也是一种移情说.他认为,内摹仿是一切审美欣赏活动的核心.所谓内摹仿是审美主体在内心摹仿外界事物精神上或者物质上的特点,在欣赏活动中,总会有一种摹仿性的运动过程产生,由于内摹仿的作用,在审美主体的心灵中会产生一种自觉的和主动的幻觉,即把自我加以变形,投射到外物中去.审美的幻觉有三种,即附加的幻觉、摹仿原物的幻觉和同情的幻觉.这三种审美活动中所特有的幻觉会使审美主体把对象与自身等同起来,因此,内摹仿实际上就是一种移情作用,它偏重的是由物及我,这与立普斯偏重由我及物有所不同.3巴希的/同情的象征主义0说移情说美学在法国的主要代表维克多#巴希(1865~ 1944)是巴黎大学教授,他的美学代表作是5康德美学批判6,此外还著有5戏剧美学研究6、5美学、哲学和文学评论6等书.巴希在对审美的同情和象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把他的移情说归结为/同情的象征主义0.这一基本概念包含了3层意思:第一,在审美活动中,客观的形象总是象征着主观的思想感情;第二,审美情感是一种同情的社会情感,美感经验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同情的象征主义的活动;第三,在审美关照中,感性的因素与理智的或回忆的因素完全融为一体.这种同情的象征主义活动以联想作用为前提,但又不能完全归结为联想作用.同情的象征主义活动所产生的愉悦是审美经验的最本质的特征.[2]巴希的移情说美学实质上是一种主观主义的美学,他把美看成是主观的,只存在于关照的心灵之中,即存在于心灵与对象发生同情的共鸣之际.他的美学观点受到了康德美学的重要影响,对于移情说美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4伏尔盖特的移情说美学德国美学家伏尔盖特(1848~1930)也是移情说美学的重要理论家.他自1879年起,先后在耶拿、巴塞尔、维尔茨堡和莱比锡等大学担任教授.早年受到德国浪漫派和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他的美学代表作是5美学体系6、5悲剧美学6等.伏尔盖特认为,移情作用是美感经验的基本特征.审美移情的特殊性质首先表现在/客观感情0的突然显现上,即主体把这种感情附着于外界的物质对象.他的观点与立普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与立普斯一致的是,都认为移情现象中知觉与感情浑然一体;区别在于,立普斯认为,审美感情是离不开自我的;而伏尔盖特则认为审美感情完全超脱自我.伏尔盖特指出,审美移情有2种类型:/一般的移情0,这是对人的移情;/象征的移情0,这是对物的移情,即赋予无生命的对象以主体的感情,把它们看成是有思想感情和生命的.在这2种类型中,后者更广泛和重要.运动感觉或联系过去经验中取得的知识是移情的中介.他反对把移情看成是联想的一种,认为移情是一种/溶化0,是经过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把对象的知觉与感情的内容自发地融为一体.伏尔盖特的美学理论也推动了移情说美学的进一步发展.综上所述,尽管各派移情说美学在具体论点上有不少分歧,但它们的共同点更令人注目.首先,它们都是一种主观主义的美学理论,都把美看成是由主体思想情感所赋予对象的;其次,都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主体的心理功能对客体的体验方面;第三,都把情感、想象等非理性因素提到首位,认为艺术创造、审美活动取决于审美态度和情感等;第四,都把审美活动的本质归结为超功利、非理性的主客体融合;第五,都采用一种内省的心理学方法研究美学问题.尽管移情说美学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色彩,然而作为一种心理学美学,它与实验美学一起为开辟20世纪西方现代美学的方向作出了重要贡献.参考文献:[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64.[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责任编辑:邢运凯52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4卷Art psychology)))About /emotional alteration 0GAO Ju(Art Department,Shijiazhuang Teachers College,Shijiazhuang 050801,C hi na)Abstract :Studying aethetics in psychological w ay differs in four views:T.Lipps Emotional Alteration Theo -ry thinks that the essence of aesthetic is the period of emotion shifting from persons to objects;Gruce .s 0Inner Imitation Theory 0thinks that the core of aesthetic is 0inner imitating 0from objects to persons;Bussie .s 0Sympa -thetic Symbolism Theory 0thinks that beauty exists when one .s heart echoes the object;Fuergette .s 0Emotional Alteration Theory 0thinks that aethetic is 0the objective emotion 0supasses onself.Key words :emotional alteration theory;emotional alteration phenomenon;aesthetic activity(上接第36页)苯+1)十二烯)y 十二烷基苯十二烷基苯是生产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原料,目前主要采用HF 为催化剂,全世界共有30多套H F 生产装置.HF 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严重腐蚀设备,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污染环境.美国环球油品公司成功开发出固体酸LAB 生产新工艺,固体酸催化剂无毒、无腐蚀,产品可生物降解,是具有生产过程绿色化和产品绿色化双重意义的成就,该催化剂组成目前仍处于严格保密之中.参考文献:[1] 袁履冰,牛瑞珍.有机化学[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2] 闵恩泽,吴巍.绿色化学与化工[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00,195.责任编辑:金 欣Green chemistry education in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ZHANG Wei(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S hiji azhuang Vocational T echnology Institute,S hij iazhuang 050081,China)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green chemistry in organic chem istry is discussed.T his kind of teaching can make students get more know ledge and have the ideas to protect enviroment.And teachers must learn new technolog y to catch up w ith the pace of time.Key words:g reen chem istry;atom economic reaction;biolog y substance;cataly zer53第4期高 炬:艺术心理学)))论/移情说0。

审美与移情说的回归

审美与移情说的回归

审美与移情说的回归高建平美学上的移情说,是认为在审美欣赏时,主体将心理的情感状态移入或投射到对象上,从而形成对于对象的感受。

这种学说曾经在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流行过。

中国学术界对这个学说并不陌生,早在20 世纪30 年代,朱光潜就在《文艺心理学》和其他多部著作中,向国人介绍了这种学说,产生了巨大影响。

到了20 世纪80 年代以后,这一学说在西方有了许多新的发展,不仅从神经科学那里获得了支持,而且在哲学和许多人文学科中有了新的拓展。

因此,有必要温故知新,考察移情说是如何始于美学,推动一种古老而又新颖的方法在各门学科展开,最后又回到美学的。

移情现象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人的物活观念、诗性思维及天人合一观念,都与移情有关。

但是,作为一种对审美经验进行的系统描述的学说,它的形成则是晚近的事。

从词源上说,“ 移情”一词可以追溯到希腊词ἐμπάθεια(empatheia),由ἐν (en) 和πάθος (pathos) 两个词根组成。

最早由德国人赫尔曼·洛兹(Hermann Lotze)和罗伯特·费歇尔(Robert Vischer)创造了德语词Einfühlung ;后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B·铁钦纳在翻译时,创造了英文词Empathy。

有人说,移情在哲学上的根据,可以溯源到康德通过主体的赋予,对象的意义得以形成的主体性哲学模式。

但是,康德并没有谈到过对物的移情,他只是谈到对象的形式同人的理解与想象活动自由地相互作用、相互对应而已。

如果说移情观点在现代的最早发端,与一些受康德影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有关的话,那么当代美学中的移情说,却恰恰与康德的学术路径有着显著的区别。

当代学术界关于移情的系统思考,是从立普斯(Theodor Lipps, 1851—1941) 开始的,立普斯在他的《美学》一书中指出,美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价值感,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

名词解释1移情说

名词解释1移情说

名词解释1移情说移情说是因“移情”概念而得名的美学理论。

“移情”作为美学术语,首先由德国美学家费肖尔用来表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加诸对象,使对象具有一定的情感和审美色彩。

这种理论后来成为德国李普斯的心理学美学的核心内容。

20世纪初得以广泛流传,成为各种形式主义艺术流派(如表现主义等)的理论基础。

移情说是关于美和审美本质的学说,是审美心理学的早期研究成果。

产生并发展于德国,对于审美态度有一定说明作用。

该学说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

移情是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结果,是主体把自己的感受、情感和思想注入对象使之染上主观色彩的结果。

因而美根源于主体的移情活动,美的本质和核心就是移情现象。

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时,就会产生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

移情说最早是由德国费肖尔父子(1847~1933)提出的,F·费肖尔(Friedrich Theodor Vischer)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移情现象,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这种象征作用即通过人化方式将生命灌注于无生命的事物中。

R·费肖尔在《视觉的形式感》中把“审美的象征作用”改称为“移情作用”,他认为审美感受的发生就在于主体与对象之间实现了感觉和情感的共鸣。

费肖尔的移情作用是由我及物和由物及我两个方面的统一,立普斯和谷鲁斯各持一端并予以发挥,分别形成了移情说两个变种:同情说和内模仿说。

这一学说同情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德国心理学家T.立普斯(1851~1941)其代表作为《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觉》(1879年)和《论移情作用》(1903年),他认为美感的产生是由于审美时我们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去,将自身的情感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或者说对于审美对象的一种心领神会的“内模仿”,即“由我及物”或“由物及我”。

文艺美学--中国的“兴”与西方的“移情”有何异同2

文艺美学--中国的“兴”与西方的“移情”有何异同2

中国的“兴”与西方的“移情”有何异同“兴”与“移情”各为东西方美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都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及民族性格的积淀。

对它们的分析与比较,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东西方美学异同的了解,使两种美学体系在交流过程中更好地融合。

“兴”与“移情”有很多相似之处。

更有很多本质的区别。

“兴”的过程不止停留在主体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上,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将垂直上升进入“物我同一”的更深层次。

在这一层次,主体已摆脱了世俗情感,突破了对客体外形式的掌握,而以心灵的味觉去“体味”其内在的意蕴。

这时的主客体之间已没有了界限,彼此之间相互交融、重叠而达到物我不分、情景相契的状态。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有过一段很有名的话:“江馆清秋,晨起看竹。

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

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璺展纸。

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叉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集·题面》他认为绘画意境的创造要经过三个阶段:“眼烟光日影露气里摇曳的茂竹所打动,遂起画意。

“眼中之竹”也随之变为“胸中之竹”,当“眼中之竹”变为中之竹”,“胸中之竹”一“手中之竹”。

“眼中之竹”是对于自然中的竹子的直接观照。

是主体被清晨在“胸中之竹”时,我与竹便统一为一体。

我已非“我”,竹已非“竹”,竹变成“我”胸中的竹的意象,我变成胸中有“竹”的意象的我。

竹与我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然后画家再把意象加以物化成为“手中之竹”。

“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在他的《空间美学》一书中对“移情说”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通常人们把立普斯作为移情说的主要代表和创立者。

移情是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结果,是主体把自己的感受、情感和思想注入对象使之染上主观色彩的结果。

因而美根源于主体的移情活动,美的本质和核心就是移情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情说
移情的概念
移情对应的英文单词为transference,来源于精神分析学说。

移情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

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

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过程。

形成移情的基础,是幼儿期在与双亲或其他人际关系中的关键人物之间存在的未能处理妥当的问题。

这一转移分为正转移和负转移。

正转移,如表白爱情及希望从治疗者身上获得爱恋情感的欲望。

负转移,如对治疗者产生厌恶感、憎恨、敌意及想加以控诉的欲望等。

前者又称为阳性转移,后者又称为阴性转移。

发生移情时,来访者过去未曾解决的问题会使他们对咨询者的知觉和反应方式产生变形。

这些未解决的问题根源于来访者过去的人际关系,而现在又直接指向了咨询者。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会说刚一见那人就感觉很亲切或者感觉很厌恶的原因。

移情在不同背景的咨询者身上都可能发生。

当来访者的情感达到一定的强度时,他们可能会失去理性的客观判断力,移情至咨询者,就好像咨询者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一样。

无论咨询者的性别怎样,移情都有可能发生。

因为咨询者的出现,使得来访者过去未被满足的要求重新浮现。

不管是正转移还是负转移,常常是来访者所熟悉的旧有的交往模式重新浮现的一种形式。

移情可以帮助发现来访者早些时候受到某种特殊的对待时,他们是如何感受的。

移情通常发生在当咨询者(无意中)做了或说了些什么,从而触动了来访者心中未得到解决的问题之时,这些问题多出在来访者与其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或其他重要人物之间。

移情问题常发生于咨询的开始阶段,并且随着咨询的进行变得越来越强烈。

有些学者把移情看作是实现一定的咨询价值的东西。

他们认为只有帮助来访者解决由于移情而产生的对咨询者的曲解,双方的关系才会获得极大的改善,这种改善会使来访者和咨询者建立更紧密的信任关系。

更进一步说,通过解决移情问题,来访者会对自己的过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对于移情这一心理反应,尽管有正面的积极评价,但就其客观效果来讲,
不论是哪一种移情,由于它很容易促使其对人或物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势,从而造成判断失误并可能产生成见或偏袒。

同时,由于这一感情的产生强化了来访者对心理咨询的自我防御机制,也就阻碍了来访者与咨询者真诚的、自然的沟通,从而扰乱了心理咨询过程中本该建立起来的理性的人际关系。

关于移情目标的阐述,人会对于那些在孩提时代最先在心理给予他们爱的人的感情进行移情,正向转移和负向转移,移情作用是必然发生的,正向转移的目标会选择那些能带给他们和最开始爱的人一样的行为或感受的人身上(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认为正向转移是先发生的,负向转移是后来才发生的,当被给予正向感情的人,被动受到伤害或主动伤害移情者时,负向移情才会开始,而且还会泛化并且选择更多类似目标,也就是所谓的爱得多,恨得更多。

这里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内向转移,负向转移也受挫时,感情会移向自己。

当代大学生移情能力培养的途径
从众多中外学者对移情定义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移情是在个人认知和理解了他人的情绪的基础上发生的,也就是说,移情的发生是有条件,是需要情境的。

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个人移情能力的大小与其道德认知水平和角色采择能力有莫大的关系。

1.活化道德认知,以道德认知能力唤起移情能力。

道德移情是靠一定的认知能力唤醒的。

个体最初的移情性情感的唤起是自动的、非随意性的,所以也是非道德意义的。

随着个体的成长,移情性情感的唤起可以通过语言的使用、情境的联想及设身处地的思考之类的认知活动而激发。

要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移情能力,必须活化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以道德认知能力唤起移情能力。

所谓活化道德认知,就是道德知识的活化,即把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认知的能力,如道德信息的采集能力、道德判断与评价能力和道德推理能力等等。

2.强化角色采择能力。

角色采择是一种高级水平的认知加工,它是使自己处在他人的位置上,想象他人的感受。

想象自己处在受害者的位置比集中注意受害者表情动作能更多地唤起移情;想象自己处在受害者的位置比直接注意受害者的感受能更多地唤起移情。

个体的角色采择能力越强,他就越能设身处地地
替他人着想,也就越能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感受。

换句话说,个体的角色采择能力越强,就越能唤起个人的道德移情。

所以,当代高校德育教育者要在德育过程中创造和利用一定的情境,让大学生在一定的情境氛围中,进行角色互换,来相互交流、感受体验,以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角色采择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社会上发生的道德事件作为教学的素材,让学生就某一道德道德事件从不同的立场,以不同的角色身份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使他们学会怎样“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而不是仅仅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看问题。

3.进行情境教学,在道德情境中训练大学生的移情能力。

我们知道,移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情境场是诱发移情的重要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道德情境场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移情发生的频率。

所以,在德育过程中,进行情境教学,训练学生对道德情境场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对当代大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对学校特定的德育条件和环境以及一些校园教室突发事件要有一定的敏感性,要善于捕捉和利用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道德事件,充分利用高校里的德育资源,创设和利用特定的道德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话、讨论等活动,激发和诱导大学生进行道德移情,对大学生加以设身处地等的情感引导,让他们学会以关爱和体谅的心态来面对他人的困境,培养学生移情的心理能力。

现在大学生自杀事件或者是杀害室友事件都体现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如果在大学教育中能够及时的把大学生心中存在的不满或者委屈之类的感情及时的通过一定的方式释放出来,也许也就不会造成那么多悲剧了。

所以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一下“移情”,让我们都做一个身心都健康,积极乐观的当代大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