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学计划[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专科)教学计划]
《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专业名称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代码540510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
学制与学历三年制,专科。
就业面向一、主要就业部门煤化工生产及相关企业的生产车间、维修车间、技术部、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等。
二、可从事的工作岗位初始岗位群:煤化工工艺运行控制、煤化工生产装置操作与维护、煤化工产品质量检验、原材料采购验收、煤化工生产管理及化工环境监测等。
发展岗位群:车间班组长(预计2-3年),生产一线初级技术人员(预计1-3年),中级技术人员(7-8年,必须进修深造并取得本科以上文凭),车间主任(预计8-10年)等。
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生产第一线,在煤化工生产企业从事工艺运行控制、生产装置操作与维护、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工作,以及原材料验收、采购和管理,车间、班组基层部门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表1 典型工作岗位分析与职业能力要求二、培养规格(一)知识结构1.掌握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
5.掌握化工设备、化工仪表的基本知识。
6.掌握化工原理、化工工艺的基本知识。
7.掌握炼焦工艺技术的基本知识。
8.掌握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加工等基本知识。
9.了解炼焦工艺的前沿理论、最新成果及发展动态。
10.掌握从事生产一线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结构1.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团结协作和环境适应能力。
3.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具有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能力,并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书考试。
5.具有较熟练的英文资料阅读、翻译能力,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煤矿专业学习计划

煤矿专业学习计划一、引言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煤矿工程专业是以煤矿工业为背景的专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煤矿工程专业学习中,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数学、物理、地质、矿山开采、安全生产等相关知识,掌握各种矿山工程技术和管理技能。
本文将介绍煤矿工程专业的学习计划,希望对将要学习或正在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有所帮助。
二、学习目标1. 掌握煤矿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
2. 熟练掌握煤矿资源勘查、开采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3. 具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技能,能够独立进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4. 具备严谨的工程思维,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5.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学习计划1. 重视基础课程学习作为煤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重视数学、物理、地质等基础课程的学习。
这些基础课程对于学习和从事煤矿工程专业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地质学课程,地质是煤矿资源勘查和开采的基础,学生必须在地质学方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扎实的掌握数学、物理、地质等基础课程的知识,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2. 学习煤矿工程专业课程煤矿工程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包括煤矿资源勘查、煤炭地质学、矿山开采理论与技术、矿山安全工程、煤矿井下保障与支持技术等。
在学习这些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积极参加实验课和实践实习,深入了解煤矿工程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技术要求。
3. 参与实习和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参与实习和实践。
煤矿工程专业涉及大量的实际操作和工程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技能和知识。
学生可以参与煤矿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活动,亲身参与煤矿工程的各个环节,积累宝贵的工程实践经验。
4. 提高综合能力煤矿工程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煤化工专业学习计划

煤化工专业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煤化工工艺及装置的基础原理和工艺流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工程问题。
2. 全面了解煤化工工艺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掌握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动态。
3. 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煤化工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技术工作做好准备。
二、学习内容1. 基础课程-《化学原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煤化学》-《工程热力学》-《化工原理》2. 专业课程-《煤化工工艺学》-《煤化工设备》-《煤炭制油工艺》-《煤制气及气化工艺》-《煤液化及加氢裂解工艺》-《煤炭化学改性与炭素材料》-《煤炭气化与清洁能源》-《煤炭气化废水处理》-《煤炭气化工程安全与环保》3. 实践环节- 实验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的能力。
- 实习到煤化工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生产管理和实际工程操作的流程,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过程1. 善用课堂学习时间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 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和讨论关注学院及相关领域的学术讲座、煤化工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和趋势,积极参与相关的学术论坛和交流活动。
3. 多做实践性作业和课外阅读多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等实践性作业,加强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
并阅读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和期刊,了解最新动态。
4. 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等渠道多方位获取信息,了解最新的煤化工发展动态,积累前沿知识。
5. 实习实训积极参与实习环节,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评价1. 平时表现课堂学习情况、实验操作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
3. 实习实训实习报告、实训成绩等。
4. 综合评价校内外学术交流、科技竞赛、学术论文等综合评价。
五、结业目标1. 取得学士学位证书成功学有所成,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化工专科工作计划范文大全

化工专科工作计划范文大全一、工作目标作为一名化工专科生,我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做到以下几点:1. 掌握扎实的化工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原理、化工原理、化工设备和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2. 学习并掌握化工相关的实验技能,包括实验操作、实验设计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3. 在实习和工作中学习并掌握化工工程项目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4. 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二、个人发展规划1. 学习计划在化工专业的学习中,我将注重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包括常见的化学、化工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课程,以及化工原理、化工设备、化工工艺等专业课程。
同时,我还将注重实验课程的学习,通过实验来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2. 实习计划在学习之外,我将积极参加化工相关的实习活动,争取在企业或科研单位进行实习,通过实习来了解行业内的工作和实际操作情况,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3. 专业技能我将积极学习和掌握化工相关的专业技能,包括化工实验技能、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熟练掌握常用的化工设备和工艺技术。
同时,我还将学习和掌握化工工程项目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4. 综合素质在学习和实习之外,我还将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争取全面发展自己,成为一个综合素质优秀的化工专业人才。
三、工作计划1. 学习计划针对化工专业的学习,我将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和实验课程学习,保证每门必修课程都认真学习,并且主动参加选修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学习。
2. 实习计划我将积极寻找化工实习机会,争取在大型化工企业或科研单位进行实习,尽可能多地了解行业内的工作和实际操作情况,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且学会化工工程项目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专业技能我将学习并熟练掌握化工实验技能,包括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技能,研究并了解化工设备和工艺技术,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化工设备和工艺技术。
煤矿技术专业(采煤方向)教学计划

煤矿技术专业(采煤方向)教学计划(三年制)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型职业能力的中级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从事井下炮采、普通机械化采煤的中级技术工人。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具有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煤矿地质、矿井测量、生产和采掘区队管理、矿井安全生产和矿井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
具有采掘工作面采煤、掘进等工种施工的基本操作,采掘工作面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简单维护、发现事故预兆、处理煤矿事故、采取安全措施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1.政治(1) 职业道德与法律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2) 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3)经济政治与社会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体育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3.语文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专科)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职业技术学院(专科)2011年8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必要的化学、化工工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及应用技能的,适应化工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人才培养规格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在掌握基础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学习化工单元操作、化工工艺过程、化学反应工程、工业分析检测及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化学工业过程的基本操作及工业分析检测的基本技能。
(二)知识结构1.初步掌握数学、物理、英语、化学、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化工工艺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工业分析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及其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3.掌握化工工艺过程的原理及操作方法;(三)能力结构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下列能力:1.基础能力(1)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2)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3)具有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4)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以及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2. 专业基本技能(1)具有化工原料及产品检验的基本操作技能;(2)具备化工生产原理及相关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3)具有娴熟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3.专业能力(1)具备从事化工生产、生产管理(含质量管理)的能力;(2)具备从事工业分析(含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能力;(3)具备一定的化工工艺操作能力;(4)具备使用和简单的维护、保养设备、仪器的能力;(5)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6)具备应用已学到知识的能力和在实践中自行获得知识的能力;(7)具备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基本意识。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设计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化工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能够分析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化工生产技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掌握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和质量控制要求。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工艺设计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工行业的兴趣和认同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化工生产技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如反应器设计、流程优化、催化剂应用等;3.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和质量控制要求;4.典型化工工艺案例分析。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介绍化工生产技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第二课时:讲解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3.第三课时:分析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和质量控制要求;4.第四课时: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化工工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化工生产技术》及相关辅助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方便学生课后拓展;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化工生产过程;4.实验设备:安排实验室,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科教学计划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1。
培养目标:本专业在初、高中或中专、技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三年的业余学习,进一步掌握化学化工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基本实验技能,以便适应化学化工类各种专业的需要,能从事有关化学化工方面的研究和操作中级技术人才。
2.业务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系统的文化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对国内外化学的新发展有所了解,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学制、修业年限与学习形式本专业学制3年.学生可在3-4年内修满毕业所要求的课程。
学习形式为业余学习。
在达到相应要求后,可获得专科毕业证书。
三、主要课程与学位课程(一)公共课:政治理论;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二)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三)主要专业课:无机精细化工,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妆品学,食品分析;环境分析;化工工艺学(四)实验课程:化学基础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学专业实验四.教学环节说明1.学时分配总计划学时:2190学时,其中:公共课604学时,占总学时的27.5%;专业课886学时,占总学时的40.5%;选修课700学时,占总学时的32.0%,实验课116学时.2.教学环节说明1)自学时间纳入总教学时数,各位学员必须保证自学时间2)在以上课程中,参加省自考通过课程,凭成绩证明可提出免修,但最多不得超过总课程的1/4。
3)学员必须按各课程要求完成作业和自学内容,实验课程不得免修五、实践教学环节及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是本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工作的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毕业总结。
六、考核方法各课程分别在面授结束后根据教学计划要求进行考试或考查。
化工生产技术整体教学计划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计划根据生产一线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技能岗位人才的要求,化工生产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生产一线的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管理与操作的能力。
化工生产技术的任务和内容主要包括:工艺条件控制;化工产品生产操作;原料消耗分析等,即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管理与操作岗位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基于此,项目组教师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了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设计课程的理念。
明确以下课程设计思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而不是按学科,将知识、技能面向工作重组;●教学和工作有机融合,以能力为基础设计课程,知识、技能,项目做载体;●教学上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练、做一体;●考评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对学生评价包括“知识+技能+态度”;●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真正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一、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表在项目内容选取上,必须围绕培养目标,既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又兼顾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联系,来精选教材内容,并合理配置理论课的讲解内容。
对教材某些章节作适当调整,把联系紧密的一些章节放在了一起,,不仅增强了教材的系统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时的知识迁移。
二、项目一:化工生产过程组织任务一:化学工业概貌检索(0.5学时)一、学习型工作任务在本活动中,通过分组查找相关期刊、书籍、网络资源或进行市场调研,获得化学工业分类、工业地位和发展等的相关信息和知识,然后进行相互交流。
二、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专业书籍查找所需信息;能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2.知识目标:了解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了解化学工业的概况与发展;理解化工生产的生产特点。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三、教学组织设计1.学生角色:资料查找。
2.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室。
3.教学材料:电脑、教材、所查找资料。
4.教学过程:(1)学习型任务导入;(2)预备训练:课前完成按照要求查找所需资料;(3)综合训练: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整理资料并按照自己的思路分析资料,得出结论互相讨论;(4)验证与交流:在老师指导下对所查找资料进行结论分析讲解。
化工专业教学计划样稿

化学工艺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鲁中中等专业学校鲁中中等专业学校化学工艺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化学工艺二、招生对象与学制(一)招生对象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二)学制三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以区域经济内的典型化工产品所需要的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掌握化学工艺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化工总控工(初级及以上)岗位操作能力,面向化工、食品及其相关产业,能胜任化工生产一线的化工工艺操作、工艺控制、设备维护保养与产品质量检验等工作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四、职业能力描述(一)基本知识要求1. 掌握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艺术、人际沟通、社会实践等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
2. 掌握从事化工生产运行过程所必需的基础化学知识。
3. 掌握化工生产岗位主要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4. 掌握化工仪表名称、功能和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5. 掌握化工安全与环保方面的知识。
6. 掌握化工工艺流程叙述、化工工艺控制点设置控制要求、化工工艺物料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7. 掌握DCS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二)职业素质要求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诚信品质、爱岗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章守法意识;廉洁自律,坚持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保守职业秘密。
职业行为:增强学生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吃苦耐劳精神;拥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树立文明生产,团结协作,热爱集体,求新追优。
职业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择业观,拥有健康的择业心态,正确的择业方法、独立分析工作取向决策的能力。
(三)核心技能1. 专业能力简单化工生产工艺和基本设备图的阅读能力。
化工工艺操作能力。
化工生产过程控制能力。
化工设备维护保养能力。
产品质量检验能力。
化工生产过程常见问题的发现能力。
2. 方法能力具有阅读有关技术资料,拓展学习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标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专科)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职业技术学院(专科)2011年8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必要的化学、化工工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及应用技能的,适应化工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人才培养规格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在掌握基础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学习化工单元操作、化工工艺过程、化学反应工程、工业分析检测及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化学工业过程的基本操作及工业分析检测的基本技能。
(二)知识结构1.初步掌握数学、物理、英语、化学、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化工工艺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工业分析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及其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3.掌握化工工艺过程的原理及操作方法;(三)能力结构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下列能力:1.基础能力(1)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2)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3)具有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4)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以及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2. 专业基本技能(1)具有化工原料及产品检验的基本操作技能;(2)具备化工生产原理及相关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3)具有娴熟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3.专业能力(1)具备从事化工生产、生产管理(含质量管理)的能力;(2)具备从事工业分析(含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能力;(3)具备一定的化工工艺操作能力;(4)具备使用和简单的维护、保养设备、仪器的能力;(5)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6)具备应用已学到知识的能力和在实践中自行获得知识的能力;(7)具备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基本意识。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煤化工专业(1)

煤化工技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70212)一、学制、招生对象学制:全日制三年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与创业能力,掌握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能适应煤化工企业生产和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毕业生就业面向与岗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煤炭综合利用、选煤、煤化工等企业,从事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煤质分析、工业分析、煤炭洗选及煤化产品回收、化工安全与环保等工艺操作、设备维护以及技术管理工作。
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要求教学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成才”的原则,科学设置课程,重视育人的工作过程,完善知识学习的环节,强化职业精神与职业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全面成才、人人成才。
(一)综合素质要求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热爱祖国和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能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3.具有良好的劳动技能和工作态度,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4.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核心岗位能力,一专多能,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能认真思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5.具有一定的体育锻炼知识和技能,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胜任本职工作。
(二)知识要求1.掌握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3.掌握化工制图与CAD的基础知识和识图作图方法;4.掌握化工设备、仪表的工作原理、性能和操作的基本知识;5.掌握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及化工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6.掌握炼焦工艺、焦化化学产品回收与利用的基本知识;7.掌握煤炭气化、液化及洁净煤技术的基本知识;8.掌握煤炭洗选的基本知识。
(三)职业能力要求1.具有良好的识图能力和计算机辅助绘图能力;2.具有化工设备安装检修与维修必需的操作能力;3.具有化工设备运行操作、日常维护、检修管理的能力;4.具有编制化工设备运行操作、安全运行、文明生产等技术文件的能力;5.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6.具有技术改造、技术创造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煤化工教学大纲

煤化工教学大纲煤化工教学大纲煤化工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涵盖了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煤炭转化为化工产品的过程以及相关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保证煤化工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煤化工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一、绪论煤化工教学大纲的绪论部分应该包括对煤化工学科的概述,介绍煤炭资源的重要性以及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同时,还应该明确煤化工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要求。
二、课程设置煤化工教学大纲的课程设置部分应该明确各门课程的名称、学时、学分和内容。
煤化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煤化学、煤炭资源与利用、煤炭转化工程、煤化工过程与设备、煤化工产品制备与应用等。
此外,还应该设置一些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
三、教学目标煤化工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部分应该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对于煤化工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煤化工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煤化工产品制备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煤化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部分应该具体明确各门课程的内容和重点。
例如,在煤化学课程中,应该包括煤的组成与结构、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煤的热解和气化过程等内容。
在煤炭转化工程课程中,应该包括煤的洗选和煤的干燥技术、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工艺等内容。
通过明确教学内容,可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方法煤化工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部分应该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煤化工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室实践、工程实习和科研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评价煤化工教学大纲的教学评价部分应该明确教学评价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化学工程与工艺(煤化工方向)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化学工程与工艺(煤化工方向)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徐州学习中心使用)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休全面发展,热爱煤炭事业,具有煤化工生产基础知识和煤化工类产业综合加工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煤焦化、煤炭气化、煤焦油加工等煤炭综合利用领域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具备从事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适用于煤化工生产一线需要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技术人才或管理干部。
二、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煤炭事业,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创业的精神。
(2)掌握煤炭基本法律、法规知识,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3)具有以下专业能力:掌握化学工程、煤化工生产工艺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煤化工产业综合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炼焦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流程、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煤炭资源综合加工利用的基本能力;掌握煤化工仪器分析、仪表及其自动化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煤化工机械的选型、安装、生产、储备、管理方面的能力。
三、学制:2.5年四、办学形式:网络教育五、学习形式:业余、课件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六、主干课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化工仪表及其自动化、化学反应工程、煤化学、炼焦学、工业催化技术、化工分离过程、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煤气化工艺学、煤矿企业管理。
七、学位课程大学英语、化工原理、煤化学、化学反应工程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九、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煤化工方向)专业专升本教学进程安排表注:备注栏中“*”为学位课程,“△”为主干课程,“※”为有课件教学;▲为教育部统考课程。
煤化工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煤化工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煤化工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煤化工是一门涉及煤炭资源转化为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学科,它在能源和化工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煤化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制定一份合理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煤化工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内容1. 课程目标:明确煤化工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例如,培养学生对煤炭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能力,掌握煤化工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 课程设置:确定煤化工课程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煤炭化学、煤炭加工技术、煤炭气化等;选修课程可以涵盖煤炭液化、煤炭焦化等专业领域。
3. 教学方法:介绍煤化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可以采用讲授、实验、实习、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4. 实践环节:设计煤化工课程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评估方式:确定煤化工课程的评估方式和标准。
可以采用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学生的综合评估。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设置创新项目和实践项目的评估。
二、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结构1. 课程概述:介绍煤化工课程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煤化工学科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2. 课程目标:明确煤化工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习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课程设置:详细介绍煤化工课程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
4. 教学方法:介绍煤化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实验、实习和案例分析等。
5. 实践环节:设计煤化工课程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6. 教材和参考书目:推荐适合的教材和参考书目,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煤化工学科。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与方法——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工 生产所 需要 的专业 基本 技 能 ( 或 通用 技 术 能力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 目
标, 按 照煤化 工行业企 业 职业 岗 位 ( 群) 任 职要 求 , 通 过 岗位 工作过 程及职 业能 力分 析 , 归 纳 出与专业 核心 能力 对应 的能 力点 和 知识 点 , 采用模块化、 层次 化 和 综合 化 等多种课 程 模 式 , 优 化课 程 结 构 , 合理、 科学、
关键词 课程体系 设计 学习领域 对 接
课 程体 系设 计 思 路
教 学 内容 和课程 体 系构 建 坚持 以就业 为导 向 、 以 能 力为本 位 的职业教 育指 导思 想 , 体 现 以职业素 质为 核心 的全 面素 质教 育 培 养 。以 国家 职业 标 准 和煤 化 工行 业企 业技 术规范 为依 据 , 紧 贴煤化 工行 业产 业领
第2 7卷 第 5期 2 0 1 3年 5月
化工 时刊
C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Ti me s
V o 1 . 2 7, No . 5 Ma y . 5. 2 01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1 5 4 X. 2 0 1 3 . 0 5 . 0 1 6
互 渗透 , 实现对 学生 职业综 合能力 的培 养 。
高职 煤化 工生 产技 术 专 业是 在 化 工 类 专业 共 同
的职业素 质课 程体 系平 台课程 基 础上 , 由“ 煤化 工 生 产 工艺操 作 ” 核 心 学 习领 域 和 “ 煤 化 工 分 析 检 验 技 术” 及“ 煤 化 工生 产 设 备 维护 与 维 修 ” 等 职业 技 术 课 程 及相关 的学 习领 域来构 成 。 职业 技术 课程 基 本定 位 于煤 化 工 生 产 专 项 能力
煤化工基础教学设计

煤化工基础教学设计概述煤是我国最丰富的矿藏资源之一,煤化工技术利用这些煤炭资源进行能源转换、物质转化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煤化工基础教学是煤化工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煤化工技术应用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文将从煤化工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学理念在教煤化工基础课程时,应注重学生实际运用技能的培养。
煤化工基础课程包含了化学基础理论、材料性能以及煤化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需要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同时,掌握实验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操作,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鼓励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煤化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我们需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需求,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
这样,学生在实际应用时,才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祖发挥其价值。
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将煤化工基础课程分为两部分,其中包含煤化工物质性能、煤化工基本原理、煤化工反应动力学、煤化工热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进行细化和调整。
课程教学应当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具有实验、实习或访问企业等较为灵活的形式。
通过实际操作,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巩固。
同时,教师应该以学生主体、创新性和实践性为核心,尽可能地提供多样性的实践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如网络或数字教育平台,创新教学形式,加强网络视频课堂,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采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法,让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所学知识,进而逐步提高能力和应用知识的灵活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交互式教学、团队合作式教学、案列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评估在教学评估方面,应该建立多种类型的教学评估机制和方法,以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专科)教学计划

附件3: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专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煤化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化工生产、服务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煤化工及其相关行业,从事煤化工技术专业的生产和服务工作,也可从事煤化工技术专业的基层技术管理工作。
二、基本规格1、政治思想素质方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思想政治素养和质量意识。
具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突破陈规、大胆进取的创新意识。
2、知识结构方面(1)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高等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2) 熟练地掌握英语,英语水平应达到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二级或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及以上水平;(3) 掌握计算机应用、操作知识;(4) 掌握化学和化工的基础知识。
(5) 掌握化学和化工实验的基本技能,炼焦化学、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煤焦油的分离与精制等专业知识,熟悉煤化工产品生产工业的基本知识。
(6) 化工生产原理及相关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7) 化工厂常见机电、仪表的基本知识;(8) 掌握化工制图的基本知识;(9)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3、能力结构方面(1)基本能力①自律、自我管理能力;②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能力;③团结协作能力;④计算机应用能力;⑤英语应用能力;⑥发展与创新能力;(2)专业基本技能①娴熟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②化工生产操作的基本技能;③生产技术、设备运行及设计基本技能。
(3)专业能力①从事煤化工生产、生产管理、技术上指导生产的能力;②使用和简单的维护、保养生产设备、仪器的能力;③一定的化工工艺设计能力;④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一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基本意识;⑥应用已学到知识的能力和在实践中自行获得知识的能力;⑦一定的创新和科研能力4、身体素质要求: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2012级煤化工生产技术专科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编号:20121908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煤化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化工生产、服务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煤化工及其相关行业,从事煤化工技术专业的生产和服务工作,也可从事煤化工技术专业的基层技术管理工作。
二、基本培养规格与要求1、政治思想素质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思想政治素养和质量意识。
具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突破陈规、大胆进取的创新意识。
2、知识要求(1)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高等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2) 掌握化学和化工的基础知识;(3) 掌握化学和化工实验的基本技能,炼焦化学、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煤焦油的分离与精制等专业知识,熟悉煤化工产品生产工业的基本知识。
(4) 掌握化工生产原理及相关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化工厂常见机电、仪表的基本知识;掌握化工制图的基本知识;(5) 掌握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3、能力要求(1)基本技能要求①自律、自我管理能力;②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能力;③团结协作能力;④计算机应用能力;⑤英语应用能力;⑥发展与创新能力。
(2)专业技能要求①娴熟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②化工生产操作的基本技能;③生产技术、设备运行及设计基本技能。
(3)专业核心能力要求①从事煤化工生产、生产管理、技术上指导生产的能力;②使用和简单的维护、保养生产设备、仪器的能力;③一定的化工工艺设计能力;④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一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基本意识;4、身体素质要求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教学计划[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专科)教学计
划]
附件3:
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专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煤化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实
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素质劳
动者和化工生产、服务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煤化工及其相关行业,从事煤化工技术专业的生产和服务工作,也可从事煤化工技术专业的基层技术管理工作。
二、基本规格1、政治思想素质方面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思想政治素养和质量意识。
具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敬业
精神;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突破陈规、大胆进取的创新意识。
2、知识结构方面
应用能力考试B级及以上水平;(3)掌握计算机应用、操作知识;
(4)掌握化学和化工的基础知识。
(5)掌握化学和化工实验的基本技能,炼焦化学、炼焦化学产品
回收与加工、煤焦
油的分离与精制等专业知识,熟悉煤化工产品生产工业的基本知识。
(6)化工生产原理及相关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7)化工厂常见
机电、仪表的基本知识;(8)掌握化工制图的基本知识;(9)安全生
产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3、能力结构方面(1)基本能力
①自律、自我管理能力;
②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能力;
③团结协作能力;④计算机应用能力;⑤英语应用能力;⑥发展与
创新能力;(2)专业基本技能
①娴熟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②化工生产操作的基本技能;
③生产技术、设备运行及设计基本技能。
(3)专业能力
①从事煤化工生产、生产管理、技术上指导生产的能力;②使用和简单的维护、保养生产设备、仪器的能力;③一定的化工工艺设
计能力;
④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一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基本意识;
⑥应用已学到知识的能力和在实践中自行获得知识的能力;⑦一定的创新和科研能力4、身体素质要求:
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
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与学时
基本学制为三年,学生可提前或延后毕业,但修业年限不能超过四年。
三年总学时为2255学时,按实际课堂教学周数计算,平均每
周25.6学时。
四、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制图、化工仪表及自
动化、煤化学、化工热力学、炼焦工艺、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精制、焦油的分离与精制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
主要专业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
六、课程结构与学时比例
七、教育教学活动安排表
八、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注:*“形势与政策”课程参照中宣部、教育部(教社政[2004](3号)文件规定执行。
(二)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