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实力对比

合集下载

甲午战争中日力量对比

甲午战争中日力量对比

总之中国军事工业的规模、生
产能力应大于日本。不过中国的军事工业仍如军队一样,缺乏统筹规划,生产的武器规格也不统一。
财政收入:据日本官方公布的数字,日本1893年预算收入为8804.5万日元,决算为11376.9万日元。中国1893年为8867万库平两。若以一两白银约等于1.5日元计算,中国财政收意识。事实上采用的是守势战略消极防御战略。日本则在开战前就按海军胜利、僵持和失败三种情况制定陆海军作战战略,明确争夺制海权。因此中国海军处处被动。
人、武器、组织制度是军队战斗力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只偏重武器的更新、偏重军事技术,而忽视了制度和人的改变,这成为清军的基本弱点。
装备方面,大体上是日军优于中军,但并不是像许多人想像的那样相差悬殊。一方面,日军的装备还远远比不上西方列强;另一方面,中国在30年的洋务新政中武器装备也有很大改进。中国陆军武器装备的最大弱点是武器的种类、规格过于混杂,给后勤供应和实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其他方面,中国军队确实较日
甲午之鉴:专家解析甲午战争
导读:今年7月25日,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的纪念日。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意义重大,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的失败,又激发了知识界变革政体的要求。同时它也改变了东亚格局,乃至刺激了日本走向扩张道路。甲午战争,可以称之为近代中国的重大议题。新浪特邀请各领域专家,从国际、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解析甲午败局的成因,品评甲午战争影响。以史为鉴,启迪未来。本文为历史学家迟云飞先生撰写的论文,从国情、国力、军力等方面论证甲午战争双方实力对比。
我们再看海军。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有军舰32艘,鱼雷艇37艘,总吨位59000余吨;北洋海军有军舰22艘,鱼雷艇12艘,总吨位41200吨;另外北洋战舰的功率、航速、舰龄、火炮等均劣于日本,只有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可对日军造成较大威胁。海军的编制、军官教育程度比陆军较为近代化,与日本差别不大,但与日本相比,尚有几个不可忽视的弱点。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对比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对比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对比通过在日本的访问、考察、接触和了解,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对日本发展的看法和评价不能简单地被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表象所掩盖。

总体上,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高度发达文明的程度。

与此相对照,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与日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中国发展的定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高度重视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的深刻教训,更加重视生态环保和社会发展,全面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近期,我们组团到日本进行21天的考察调研,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到有关政府部门、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访问交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到东京、大阪、福冈等地参观考察。

总的感受是,虽然日本经历了20多年的经济低迷,被称为“失去的20年”,但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到高度发达文明的阶段,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与日本还有巨大的差距。

我们必须时刻自省自警自励,学习借鉴日本的长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

正视中国与日本发展的巨大差距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和野村综合研究所是两家知名的民间智库。

我们访问交流时,学者们都对日本的经济发展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

横井正配是野村综合研究所的中国区域担当部长,他一半时间在中国,一半时间在日本,他说感觉两边落差非常大,中国的发展是朝气蓬勃,日本则是死气沉沉。

中原丰是三菱综合研究所的副社长,他比喻说,日本是一个“日出的国家”,但现在却是太阳下山的国家,而中国则是太阳当空的国家。

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日本许多有识之士都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在研究日本面临的问题症结,并寻找着重振日本雄风的未来。

访日之前,我们研究了中日经济发展的对比,可以说中日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彼消此长的过程。

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此后进入了长期的经济低迷时期,被称为“失去的20年”,深陷经济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过去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10.5%,而日本只有1.1%。

1987年,日本GDP超过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日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对比分析

中日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对比分析

中曰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对比分析严慧雯摘要: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亚洲范围内,中国与日本作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发挥着巨 大的作用,其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对比也备受重视。

中日之间的服务贸易产业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从整体上来说,日本的服务贸 易竞争力要强于我国。

本文对双方发展现状和竞争力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总结启示和提出适当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服务贸易 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国;日本;服务贸易;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识码:A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一、 发展现状对于我国来说,服务贸易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 速。

“十二五”以来,国家重视服务贸易发展,服务贸易进出口 总额年均增长15.7%,世界排名也由“十一五”末的第四位上 升至第二位。

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国总出口额 的10.3%,2016年上涨为18%。

2017年上半年,我国的服务 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为2287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

针对改革开放新起点的现状,我国进一步加 强服务贸易的开放发展,促进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体系。

服务 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与农业和制造业相互融合 渗透;国际分工加深,外包情况增多;其创造的出口价值量逐 渐超过制造业。

在现在的中国,服务贸易成为新的经济增长 点,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也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巩固了自己的经济大国地位。

对于日本来说,服务贸易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形成 了较成熟的体系与结构。

日本作为贸易大国,服务贸易也较 为发达,其出口额一直位居于世界前列。

在日本的国民经济 中,服务贸易占了很大的比重,服务产业已经占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

2000年,其服务贸易总额就已经达到了 1858.5亿 美元,之后也以迅猛的态势不断发展,2007年的进出口额与 1999年相比分别增长了 30.55%和111.91%。

中日美俄印军事力量大比拼

中日美俄印军事力量大比拼

俄罗斯
• 图-160战略轰炸机, 俄罗斯 的变后掠翼重型超音速战略轰 炸机。由前苏联共实际生产 35架,约有16架在俄罗斯空 军服役
• 白杨—M导弹是俄罗斯联邦 总统的超级秘密武器。白 杨—M洲际弹道导弹重47吨, 长近23米,安装有固体燃料 发动机,能以疯狂的速度拔 地而起,可以摧毁1万公里以 外的目标。
俄罗斯
• 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 统属俄第四代防空导 弹系统
•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俄 罗斯惟一一艘现役航母, 前苏联在尼古拉耶夫船厂 开工建造第一艘大型航空 母舰
俄罗斯
• 基洛级潜艇采用了前苏联 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装备 • 中国海军一共采购了12艘" 基洛"级潜艇
• 台风级核潜艇
核潜艇中的巨无霸, 冷战时西方的噩梦之 一,采用双艇体结构, 抗破坏性能好。
中国
• 美军总参谋部下属的一个研 究机构将中国陆军列为世界 十大陆军之首 •二炮:捍卫国 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歼系列战斗机是中国完全 独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战斗机
• 中国海军的核 潜艇作为国家 威慑力量的象 征
美国
• F-35“闪电2”
第一款垂直起降的超音速飞机, 具有隐形能力,作战半径为 1000~1300公里,预估市场有 4000架需求意向
各国总体水平
• 俄罗斯:随着经济的复苏,其武装装备 正 在逐步恢复元气。其战斗机,潜艇,弹道 导弹等装备都拥有叫板美国的实力,某些 装备甚至强于美军。
各国总体水平
• 美国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军 费开支达到6300多亿美元,比其他国家加 起来还多。 • 美军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基地和驻军。拥有 12个航母战斗群,以及数量庞大的先进装 备。 • 已完成对常规武器的信息化改造,并对其 核武器进行信息化改造 • 一小时打遍全球

中日两国经济比较

中日两国经济比较

3、中国经济指标与 GDP 之间的关系-----典型变量分析
选取的经济指标如下: 1、中国 GDP(万美元)Y1 2、中国 GDP 增长率 Y2 3、人口(万人)X1 4、就业人员(万人)X2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3 6、货物进出口总额(亿元)X4 7、能源消耗总量(万吨标准煤)X5 8、中央财政收入比重 X6 9、外汇储备(亿美元)X7 10、黄金储备(万盎司)X8 11、科研和开发机构专利申请授权数(件)X9
图 2.1 相关阵的特征值、累计贡献 由图 2.1 可以看出,选取 3 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 76.62%。
5
图 2.2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因此,得出 3 个因子得分函数: F1 =0.97x3 ∗ +0.97x2 ∗ +0.95x10 ∗ +0.81x1 ∗ -0.02x8 ∗ +0.46x9 ∗ -0.31x4 ∗ -0.04x6 ∗ +0.01x7 ∗ +0.48x5 ∗ F2 =-0.07x3 ∗ -0.07x2 ∗ +0.21x10 ∗ -0.03x1 ∗ 0.78x8 ∗ +0.66x9 ∗ +0.53x4 ∗ -0.72x6 ∗ -0.16x7 ∗ -0.37x5 ∗ F3 =-0.15x3 ∗ -0.15x2 ∗ -0.11x10 ∗ +0.08x1 ∗ -0.10x8 ∗ +0.03x9 ∗ +0.26x4 ∗ +0.55x6 ∗ +0.89x7 ∗ -0.60x5 ∗ 第一综合因子为 GDP 综合指标,第二综合因子为贸易综合指标,第三综合指标为资产能源。
(1) 、标准化变量的典型变量系数------------------------------ 3 (2) 、标准化方差被典型变量所解释的比例------------------------3 (3) 、复相关系数平方-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力对比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力对比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力对比二战前夕,斯大林曾经说:中国没有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她。

这种落伍,首先在中国和日本的较量中残酷地展现出来。

当时的中国与日本,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候,因为中日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是非常惊人的。

从经济基础角度看,日本每年的工业产值相当于60亿美元,中国当年的经济产值也就13.6亿美元,日本当年的钢产量是580万吨,而中国当年的钢产量只有4万吨。

日本当年煤的产量是5070万吨,中国是2800万吨。

中国那么多的煤,只有日本的一半多一点。

日本的石油储备169万吨,中国的石油只有1.31万吨。

铜呢,日本是8.7万吨,中国只有700吨。

飞机,日本每年可以造1580架,当年就能造这么多,中国一架也造不了。

大口径的火炮,日本当年生产了744门,中国连一门也造不了。

日本当年造了330辆坦克,中国一辆也造不了。

汽车,日本当年造了9500辆,中国也是一辆造不了。

军舰,日本当年生产的军舰是52400吨,中国一吨也造不了,也就是说当世界进入这个机械化军事时代的时候,中国居然不能生产任何一种机械化时代的主战兵器,坦克、飞机、军舰、大炮都不能造,那么无论是经济形态、技术形态还是军事形态,日本都已经遥遥领先中国一个时代。

[ 转自铁血社区/post_12723504_1.html/ ]具体到双方军事实力的直接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差别就更大。

卢沟桥事变以前,中国海军,中华民国的海军两万五千人,装备舰船是66艘,分为巡洋舰、轻巡洋舰、运输舰、练习舰、鱼雷艇等等,总吨位只有57608吨。

而日本海军截止到1937年,它拥有舰船285艘,总排水量达到115万吨,比中华民国的海军整整多了110万吨,日军的海军编成是12.7万人,当时的编成,有4搜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6.9万吨,将近7万吨。

水上飞机母舰2艘,3.1万吨,战列舰9艘,27万多吨。

重型巡洋舰12艘,轻型巡洋舰21艘,驱逐舰102艘,潜艇59艘,练习舰1艘,一个练习舰就有1万吨排水量。

中日经济实力对比心得体会

中日经济实力对比心得体会

中日经济实力对比心得体会中国与日本在经济方面的惊人对比看完之后不得不沉默中国的经济和日本的经济有高度的依存度。

虽说最近两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但是现在两国经济都遇到了不同的问题。

日本方面主要是由于国内长期的通货紧缩,日元一直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对于外向型经济的日本来说极大的不利于产品的出口,现在日本的老龄化加剧,人口每年都在减少,国内的市场越来越小,加之主要出口地欧洲和美国经济不景气,与中国的领土矛盾,导致最近些年出口一直在下降,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现在经济处于一个停滞的状况,现在日本政府负债累累。

中国方面的问题主要是长期一直处于国际市场的最底端,几乎所有的核心部件都需要进口,绝大部分的利润都是外国企业创造,近些年来人口不断的老龄化,劳动力开始缺失,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世界各国的工厂开始向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南美洲和东南亚转移。

中国近些年来一直承担着世界各国的加工工厂的角色,产品主要外销各国,由于主要贸易对象经济不景气(和上边的日本一样),出口遇到困难,只能转向国内市场,但是国内贫富差距巨大,上层消费有限,下层不敢消费,房地产吃掉了大量的未来消费力,未来几年可能会迎来一个经济放缓的时期。

对中日两国间的经济实力进行比较非常复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比较将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例如,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城市建设、市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已经接近日本,我国在航天技术等领域以及外汇储备方面甚至超过了日本,但我国在更多领域仍落后于日本。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日本现代经济制度、金融制度、法律体系、现代企业制度等已经相当完善成熟,而且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尽管目前由于财政困难导致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其基础并未动摇。

而我国的现代经济制度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医疗与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要达到覆盖全社会的程度尚需时日。

从发展阶段看,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目前城市化率高达70%以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几乎不存在差距,国内市场处于饱和状态。

论甲午战前的中日实力对比与对峙

论甲午战前的中日实力对比与对峙

论甲午战前的中日实力对比与对峙摘要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日两国的外交角力和对周边地区的争夺开始加剧。

以海外扩张为国策的日本开始冲击着极力维持华夷体系的中国所确立的东亚格局。

而这种传统平衡在70年代以后的20年多年中也在悄然发生转变并最终引发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华夷体系的最终崩溃和日本取代中国成为东亚的领头羊。

然而,中国方面的失败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于战略保守和一味妥协。

本文将试图从两国战前二十余年的实力对比和各自的内外环境入手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华夷秩序军备建设东亚秩序1869年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标榜融入近代文明国家行列,对内清理积弊,进行现代化改革,对外争取同列强修订不平等条约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向外扩张。

而作为日本外部空间的最前沿——东亚,更是日本战略经营的重点。

整个70年代,日本都在中日之间的各个战略要地谋求利益,并开始了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

早在明治维新之后不久的1874年,日本便借口台湾土著杀害漂流民,以保护属地为由发动了针对中国台湾的牡丹社事件。

次年,日本更是有模有样的学起了西方国家,以武力逼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用实际行动来执行所谓的“征韩论”与“海外雄飞论”。

1879年,日本又强行吞并琉球。

与之对应的是中国方面的应对措施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却又不甘心听任日本如此得逞。

牡丹社事件发生后。

日本方面曾质问中国官员台湾生番杀害琉球漂流民中国方面应作何处置,中国方面先是措辞失当,说台湾生番是化外之民,不归中方管辖,让日本有了“保民逞凶”的出兵口实。

而当日军征调海陆军入侵台湾并攻克当地抵抗的土著营地后。

清政府方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立即派出船政大臣沈葆桢主持台防,接着李鸿章又调遣唐定奎率6500名淮军支援,并派遣了以扬武号巡洋舰为首的船政舰队跨海入台,震慑日本舰队。

然而,在当时中日陆海军实力对比清国方面占优、日兵在台湾死伤很多(绝大多数是瘟疫病死)、日方军费不继等诸多有利条件下。

中日对比1937

中日对比1937
与日军比兵
国军的部队兵是抓来的,所以中国有抓壮丁的说词﹔日军士兵是招来的,殖民地籍士兵部分是抓来的。国军的兵很多不明白为何而战,为谁战,部分有爱国的狂热﹔日军的兵大多有为天皇卖命的狂热。国军士兵受中庸的文化的熏淘,明哲保身思想根深地固,大多各方面素质差,至今国人在歹徒面前还畏缩不前,其实国人怕死的程度可能甚于美国人﹔日军有武士文化的熏淘,尽管怕死,但屈辱会使生不如死,逼迫他们为免屈辱而自寻死路。国军不重训练,情急中抓来壮丁套上军装就是兵﹔日军士兵久经训练,而且训练极严酷。
排水量2950吨13000吨1 : 4.3
航速19公里/小时61公里/小时1 : 3.1
火力150mm舰炮3门47mm舰炮4门37cm 4连鱼雷发射管1具舰载机无200mm舰炮10门127mm舰炮16门61cm 4连鱼雷发射管2具25mm高炮52座火箭发射筒8座水上侦察机2架
战绩与归宿1937年九月廿五日,为拦截日本舰队,自沉于江阴,为抗战尽了最后一份力。1942年3月1日,曾与友舰一起击沉泗水海战中败逃的英国重巡洋舰埃克塞特号及两艘驱逐舰。1946年7月8日,被英国海军自沉于马六甲海峡。
石油年产量1.31万吨169万吨1 : 129
铜年产量0.07万吨8.7万吨1: 121
飞机年产量基本无生产能力1580架/
大口径火炮年产量无生产能力744门/
坦克年产量无生产能力330辆/
汽车年产量无生产能力9500辆(设备能力为年产30000辆) /
年造船业能力不详47.32万吨/
年造舰能力仅能生产少量小型舰艇5.3万吨
--------------------------------------------------------------------------------

甲午海战中日军力对比

甲午海战中日军力对比

甲午海战中日军力对比北洋海军在黄海之役还未致一仗而全军覆没,可算是奇迹。

马幼垣教授是《水浒》研究的知名学者,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执教中国文学二十多年。

他的业余爱好是中国近代海军史,最近在大陆出版了《靖海澄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一书。

此书以细密的考证和详实的史料,对我们习见的中日甲午海战的一些看法痛加驳斥。

马幼垣先生指出,北洋水师中的两位管带(舰长)刘步蟾和林泰曾其实是真放洋、假留学,主帅丁汝昌更是骑兵转行且并未悉心求进,而日方司令伊东祐亨在战役中的指挥几乎无懈可击。

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海军在黄海之役还未致一仗而全军覆没可算是奇迹”。

那么,在他眼中甲午海战的中日军力对比,究竟是什么情况呢?甲午海战在世界海军作战史上具有什么意义?马幼垣: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海军经历空前大革新——机动力取代风力、舰壳由木质演为铁制、后装炮淘汰前装炮、来复线炮代替滑膛炮,各款速射炮、机关枪和炮、鱼雷以及鱼雷舰艇竞相争取承认和销路。

种种前所未有的观念和工具涌现。

若非从实际使用去求理解,单凭发明者、厂方、掮客之言必会导致虚浮失实的评价。

究竟此等价格高昂的新玩意,功能是否确如所料?不待实战的考验是无法知道的。

中日海军较劲黄海之前,谈得上够影响力,值得后人研究分析的世界性海战只有1866年7月20日意大利和奥地利之间的利萨(Lissa)海战。

双方所用的硬件设备还是旧多新少,说明不了刚登场的诸多新玩意的价值。

虽则如此,各款新器械还是急速发展下去。

差不多三十年过去了,详究实效的要求就越来越殷切。

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战争是首次有机会细查这几十年的发展。

因此那场拼杀刚过,欧美筹海人士便争相发表评论。

除了新器械的功能得到考察外,还有东亚新局面需要理解。

晚至甲午前夕,中日两国虽尚未被欧美视为平起平坐的海军大国,但两国海军在战前十多年间的发展,早已不时引起国际瞩目,而且战前西方的一般看法多以为中国海军较日本海军强(“定远”、“镇远”两铁甲舰的特受注意是一大原因),岂料中国海军竟逢战必败,终至威海熸师,全军覆没。

甲午时期中日国力对比

甲午时期中日国力对比

中日甲午战争时国力对比人口:中国4亿多,日本4千万,中国为日本的10倍。

国土面积:日本37万多平方公里,中国当时有1千多万平方公里,中国是日本的30余倍。

经济上,由于历史留给我们的资料太少,只能就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但这几个方面尚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铁路:甲午战争时,中国铁路不到400公里。

日本1890年为2733公里,1896年为四千零三十一公里。

日本仅1894年修建的铁路就达423公里。

⑩(转载请注明网络来源:CSSCI学术论文网)轮船航运:1893年,日本有商轮680只,吨位共110205吨;1894年,中国轮船招商局轮船26只,共22900吨,因为清政府的限制政策,民营轮船只有零星几只。

(11)棉纺业:1894年中国机器纱厂4家,纱锭13万多枚;日本1893年轮船航运:1893年,日本有商轮680只,吨位共110205吨;1894年,中国轮船招商局轮船26只,共22900吨,因为清政府的限制政策,民营轮船只有零星几只。

(11)棉纺业:1894年中国机器纱厂4家,纱锭13万多枚;日本1893年有40家纱厂,纱锭38万多枚。

1891年,日本棉纱产量超过进口量,并开始出口,在中国市场上与英国和印度的棉纱竞争。

(12)生丝:明治政府推广机器缫丝,产品精美,出口日益增加,是中国丝的竞争对手。

不过日本丝产量仍远低于中国(日1891-1895年平均年产量3006吨,中为5403吨)。

(13)煤:1894年日本煤产量为426.1万吨。

(14)中国开平煤矿1896年煤产量为近四十九万吨,基隆煤矿年产量最高为5.4万吨。

上海等地大量进口日本煤。

但中国无煤总产量的统计,应较日本少得多。

钢铁:张之洞筹建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已在湖北建立,不过1894年刚投产,未产生重大影响。

日本当时还没有如此规模的钢铁厂(八幡制铁所1901年投产)。

军事工业:甲午战前,日本有4大骨干军工企业,即东京炮兵工厂、大阪炮兵工厂、横须贺海军工厂、筑地海军造兵厂。

中日战前实力对比

中日战前实力对比

中日战前实力对比抗战爆发以前,日本已是二十世纪的军事强国,有着健全的工业化生产基础,陆海空军队所使用的先进武器,全部是由自己设计与生产的,日军又有先进以及完整的军事组织体系与半世纪以上的征兵制度,因之日本的军力,无论是装备还是人员,都是现代化的作战结构。

而中国还是处在十九世纪的落后国家,主要的军事观念还是来自一批前清遗老的领导人物,仍然以复杂的个人关系作为运作的基础,率领一支近乎文盲的军队,刚刚开始知道运用买来的一些二手军火,国家既没有工业化的经济结构来支持战争的后勤需要,就连征兵制度以及全民动员的总体战,还是完全在摸索的阶段。

从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事变)日本开始入侵中国东北的领土起,中日双方就处在不断地对立与危机之中,其中也经过几次局部与激烈的战火冲突,但是中日双方一直没有正式的宣战,中国在近五年又十个月的折冲与忍让下,被日本占领了整个东北,一半的内蒙古,三分之一的河北省,五千多万的中国人成为亡国奴。

日本在中国的境内,事实上取得全部帝国主义宗主国为所欲为的特权,但是日本对于自己能否取得对抗苏联及与美国决战的战略优势,仍然充满着不确定,因此对华的侵略也就逐步地越陷越深,终于在卢沟桥事变的冲突中失控,迫使中国选择了最后关头的全面抗日作战。

中日双方这场全面与持续的历史大决战,总共进行了八年一个月又三天,两军双方总共进行过二十二次的会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十万人以上),一千一百十七次以上的战斗(双方兵力在一万人以上),以及三万八千九百三十一次的小型接战,中国军方伤亡了360万人,日军伤亡了110万,中国平民死亡了三千五百万人,接近六千亿美元的财产以及无数的文物遭到日军的摧毁与劫掠。

以战争规模而言,这场决战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与最为惨烈的战争,虽然最后中国终于与盟国一起战胜了日本,可是结局却是最为奇怪的悲剧:日本这个侵略者、战败国不但能够全身而退,不负责一文钱的赔偿责任,甚至能够保有它所侵略的琉球群岛[1]。

抗战前夕中日两国之国力军力对比表

抗战前夕中日两国之国力军力对比表

抗战前夕中日两国之国力军力对比表中日两国1937年之国力比较表类别 \ 国别中国日本比率国土总面积1142 万平方公里(外蒙古还未独立) 37 万平方公里(外蒙古还未独立) 31 : 1人口总数 4.6 亿 0.9 亿 5 : 1工业总量 13.6 亿美元 (占GDP 10%) 60 亿美元 (占GDP 80%) 1 : 4钢铁总产量 4 万吨 380 万吨 1 : 145煤年产量 2800 万吨 (其中外资企业占55%) 5070 万吨 1 : 2石油年产量 1.31 万吨 169 万吨 1 : 129铜年产量 0.07 万吨 8.7 万吨 1: 121飞机年产量基本无生产能力 1580 架 /大口径火炮年产量无生产能力 744 门 /坦克年产量无生产能力 330 辆 /汽车年产量无生产能力 9500 辆 (设备能力为年产30000辆) /年造船业能力不详 47.32 万吨 /年造舰能力仅能生产少量小型舰艇 5.3 万吨乱曰: 中国自清末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给日本后,国势大衰。

民国建立之后又是军阀混战,发展缓慢。

至抗战军兴以前,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弱国。

而日本自从在甲午战争中大胜中国,得到了清廷巨额赔款以后,国势大增。

至1937年,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国。

抗战前夕,中日两国国力根本就不是在一个数量级上。

诺大的中国在当时与撮尔倭国的差距之大,今天想来,也令人汗颜。

类别\国别中国日本比率军事工业大口径火炮,坦克,汽车尚不能生产。

飞机和舰艇虽已生产出少量产品,但主要部件仍需进口。

无批量生产能力,按战时标准,实际上等于不能生产。

仅能生产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

工业门类齐全,大口径火炮,坦克,汽车,飞机,舰艇均可生产研发,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等的年生产能力,完全满足进行大规模战争的需要。

差距太大陆军步兵182个师又是6个旅,骑兵9个师又6个旅,炮兵4个旅又二十个独立团极其他少量特种部队(其中40个师是以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黄埔军校生为军官而组建的部队,训练与装备较其它部队为好)。

中日两国主要新兴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日两国主要新兴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产业经济中日两国主要新兴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崔圣伯1党炜2(1.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710065;2.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宝鸡7210013)摘要:据统计,全球266家独角兽企业里,中国独占77家,日本却只有1家。

不仅是新兴产业,在传统产业上中 国企业竞争力也日趋强大。

除了技术引进、市场开发之外,国家强大的产业支持政策对中国产业的进步也起到了促 进作用。

中日两国在各行业的竞争力上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巨大的变化。

本文选取了中日两国的人工智能、电动汽 车、机器人、无人驾驶、互联网平台、科技金融、无人机等新兴产业进行竞争力比较,通过数据分析两国各行业间现状 并展望未来趋势。

关键词:中日两国;新兴产业;竞争力比较中图分类号:F276. 44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 —3157(2020)35 —0112 —04—、引言据全球知名创投机构GBInsight的数据统计,全球266家独角兽企业,中国独占77家,仅次于美国的124家。

但是日本却只有1家公司。

日本的独角兽企业之所以较少,是因为缺乏像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这样的巨大企业的风险投资。

由于缺乏风险投资,技术革新也受到了影响。

通过中日企业的市价总额排序较好地反映了企业间技术革新的差异。

阿里巴巴的总市值是丰田汽车的2倍还多。

阿里和腾讯各自市值都超过4000亿美元,这远远超过了银行、石油、通信等 行业的国有企业。

日本企业进入前十名的企业只有丰田。

表1中日企业总市值序号企业名总市值(亿美元)1阿里巴巴集团4,6102腾讯集团4,3553中国工商银行2,7394中国建设银行2,2155中国石油天然气2,0466丰田汽车1,9937中国移动1,9048中国农业银行1,7969H S B C集团1,76610中国平安保险集团1,67811中国银行1,44612贵州茅台酒1,21913中国石油化工1,15114友邦保险集团1,04515招商银行98616So ft Bank集团97417N T T Docom o95918日本电信电话93119中国人寿保险85420三菱U F J F G830资料来源:日本东洋证券(2018)。

抗战时期中日两国经济实力的生死对垒

抗战时期中日两国经济实力的生死对垒

2017.10.(下)59主持人:曹耀峰文史知识日寇入侵,山河破碎。

中华民族,依旧有着今天也不能忘却的一组数字:抗战期间,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超过3500万人,经济损失超6000亿美元。

抗日战争,是中日两国军队和武器的对垒,更是经济实力的生死较量。

但在全面战争初始,中日经济相距几多悬殊,除了经济差距、军事装备,双方在战争物资、后勤补给实力亦是相去甚远。

那么,在1937年之后,是什么支撑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缩小经济差距,充实前线物资,最终打赢攻坚之战呢?全面抗战伊始:一串冰冷数字对比中日经济中国和日本在国力上的差距,可以追溯到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启了这个东方岛国的近代化进程,它在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强国的道路。

而在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之前,中国,连基本的现代工业体系都不完备。

在1937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为60亿美元,而中国仅13.6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4.4倍;钢铁产量,日本是580万吨,中国是4万吨,日本是中国的145倍;石油,日本为169万吨,中国仅1.31万吨,日本是中国的129倍;铜,日本为8.7万吨,中国为700吨,相差124倍。

在军事工业上,日本1937年生产的飞机数量达到了1580架、火炮数量达到了744门、坦克330辆、汽车达到了9500辆,而中国在这几项上的生产数量,几乎为零。

中日之间国力上的差距,在战争的一开始,就如此的悬殊,而两个不同量级的对手,却要在战场上展开对决。

在1937年的那个冬天,整个世界都在发出一个疑问,中国人究竟要靠怎样的力量,才能战胜这个强大的侵略者?一个贫瘠的国度,如何在危难之时,凝聚人心,汇聚实力,英勇抗战呢?一个决定扭转一场战争:敌后革命根据地改变抗日进程1937年的8月,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20多位中共领导人,云集陕北洛川县冯家村。

就在这片黄土高坡上,领导人深入分析了中日战争敌强我弱的局面和战争的艰苦性、持久性。

案例5:中日两国各类战略资源与比较优势比较

案例5:中日两国各类战略资源与比较优势比较

中日两国各类战略资源与比较优势比较两国战略资源各有优劣,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为了能够认识中日两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优势与发展劣势,我们需要提出战略资源的分析方法。

我们大体上把与经济贸易关系密切相关的战略资源分为五类: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知识技术资源,国际资源。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几点结论:(1)中国在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本方面要明显强于日本。

中国是世界上人力资本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中国各类战略资源中最具实力的资源。

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国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1982年的61.5%提高到2000年的70.15%;同期15—64岁人口年增长率为1.97%,高于人口年增长率;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由1982年的4.61年提高到2000年的7.11年,增加了54%;总人力资本(指15—64岁人口与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的乘积)由1982年的28.8亿年提高到2000年的63.14亿年,增加了一倍多。

其中人口转变因素(15—64岁人口增长)贡献为45.2%,教育水平提高因素(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增长)贡献为54.8%。

中国总人力资本占世界总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17.6%提高到1999年24.0%,相当于日本的7.3倍,美国的2.8倍。

这表明,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而且也是世界上人力资本总量第一大国,这是中国最大的战略资源优势。

中国是世界上的自然资源大国,实际利用主要自然资源居于世界第二位。

首先电力使用占世界比重明显提高,由1980年的3.15%提高到1998年8.39%,居世界第二位,日本的电力使用占世界比重为7.29%略低于中国;其次中国商业能源占世界比重有所提高,由1980年的8.18%提高到1998年11.8%,居世界第二位。

日本为5.46%,相当于中国的一半左右;中国农业种植面积占世界比重不断下降,由1980年的17.01%下降到1998年13.52%,居世界第二位,低于印度。

甲午海战中日海军实力对比

甲午海战中日海军实力对比

甲午海战中日海军实力对比!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

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

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清政府也因此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

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

1888年以后,舰队经费大幅减少。

时而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之时,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队已多年未置新舰,部份应进行之更新工程如更换新式火炮亦未能进行。

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无论航速、射速皆落后于日本。

“北洋水师世界第九、亚洲第一”。

这句话从小就听到几乎人人这么说,这句话的真实性究竟如何,仔细探究之,原来,这是句不完整的话,却以讹传讹如此之久,使人提到北洋水师就嘲笑当年浴血奋战将士们的无能。

让我们回首当时的情况,仅从武器角度,负责任的来看看当时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究竟谁的实力更强。

一、吨位 甲午海战爆发前,中国海军由北洋、南洋、福建、广东4支舰队组成,共拥有大小舰船78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83,900吨。

日本海军编成常备舰队和西海舰队(甲午海战时合编为联合舰队),共拥有舰船31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61,373吨。

论吨位和舰艇数量,当时的中国海军强于日本,位居当时世界第9位,日本位居第11位。

但从主战舰艇的质量来说,日本则明显优于中国。

请注意,首先这句话中指出,当时从吨位上看,位居世界第9位的是整个中国海军(包括4支舰队),而不仅仅是北洋水师。

而在甲午海战与北洋水师交手的则是日本联合舰队,即全日本海军的所有军力。

再者,这句话指出的是从吨位和舰艇数量上看,中国强过日本,而不是性能上。

吨位大、数量多就意味着实力强吗? 举个简单的例子,全欧洲(除了俄罗斯)所有国家空军的战斗机数量之和还不到中国空军战斗机数量的一半,中国空军有5、6000架第二代战斗机,你会就此认为中国空军强过全欧洲吗? 至于日本联合舰队在当时性能有多好,究竟强过北洋水师多少,请接着看。

当今中日经济实力对比(2003兼容版)

当今中日经济实力对比(2003兼容版)

不管日本有多发达,中国都能在5年内再造一个日本。
GDP
2020年 10.5×37%=14.385
14.385-10.5≈4.2 ≈
2015年中国GDP是10.5万亿美元,日本GDP是不到4.2万 亿美元。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保持6.6%的平均增速, 经济总量会比2016年增长37%左右,增量为大约4.2万亿美 元,相当于在地球上新创造出一个日本这样的国家。
GDP和研发投入冲到世界第二的结果。
我们看看最近五年中日科研成果产出的对比,中国全面压倒日本,就
可以看出,中国GDP超过日本的影响是多么巨大,有钱才能搞好科研。 中国GDP,工业产值,工业利润,研发投入和科技产出全面超过了日
本,但是这还不是让日本人最绝望的,最绝望的是双方的差距还在越拉越
大,而日本永远没有追上的可能。
最近在很多网站、论坛和微信公众号里,疯狂地流传着一篇标题类似
《日本究竟有多强大?强大到让人窒息》的文章。然而,事实真的像那篇
文章中说的那么恐怖吗?日本是不是强大到足以让中国窒息?中国的经济 真的就那么不堪一击?
也许日本在某些细分领域还占据着一席之地,但是在整体的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上,日本与中国已经不是同一个量级的 对手。今天已经是2016年,不是2006年,不是1999年, 更不是1896年,日本已经不是当年的日本,中国也不再是 当年的中国,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看看中日实力的最新对比, 看看窒息的究竟是谁。
1
3
4
……
2005-2014年世界前1%高被引论文数量
2005-2014年,十年间世界前1%高被引论文数量中国世界第四,占全球 比例11.9%,前三位是美国,英国,德国,中国超过了日本。
如果我们再看发表在国际顶级科学刊物上的文章计算,我们只统计 各学科排名第一位的科学刊物。2014年中国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 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为5505篇,排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 国,也超过了日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两国实力对比伤害台右系列之中国绝对强过日本!有台湾和国内哈日愤愤说中日相差了30年,甚至有70年之说?让我倍感震惊~~我不否认中日之间到目前为止在一些尖端领域上是还有些差距的,但从总体实力上看中国强过日本。

相信每个人都有对世界各国国力进行分析与总结过,我的报告将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客观!!!尽量减少理论化的东西,以便让大家不会看的枯燥乏味!孙武说:“了解敌人是战胜敌人的前提嘛!”~~我将把两国的比较分为6大版块:1)综合对比。

2)经济。

3)科技4)政治5)军事6)软实力~ 也就是要比较一下两国的综合实力,下文中所列出的数字是经过引用各种报告是准确的。

中日两国的综合实力对比:中国:国土:1045万平方公里(陆地945万,内陆水域18.4万,内海69万)。

人口:13.3亿人(2010年)自然资源:2010年俄国估值5.8万亿美元。

居世界第三位。

矿产自给率58.3%,粮食自给率95.6%。

GDP:5.879万亿美元。

(2010年)外汇储备:3.2万亿美元海外资产:2458亿美元。

居世界第15位。

外贸额:2.97万亿美元。

(2010年)居世界第二位。

顺差:1831亿美元。

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2010年65家。

人均国民收入:4382美元(PPP:7639美元)日本:国土:37.78万平方公里。

(领海不祥,但远大于中国)人口:1.275亿人。

自然资源:极贫瘠。

煤95.2,铜99.8%,石油99.7%,木材55.1%,天然气96.4%,铁矿石100%,铝土100%,稀土100%需进口。

粮食自给率55.3%。

其中,小麦自给率7.1%,肉类56.7%,豆类2.4%,水产56.3%,稻米100%。

外汇储备:1.12万亿美元(2010年)海外资产:2.5万亿美元。

外贸额:1.131万亿美元。

居世界第四位。

顺差:338亿美元。

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67家(2007年)人均收入:4.2万美元。

两国军力:中国;现役军队:230万人,预备役60个师旅80万人。

武警:66万人。

民兵3900万人。

最大动员兵力6700万人。

军费:780亿美元。

(美估1000亿—1500亿美元)。

战略核力量:10万人。

洲际导弹:79枚(东4东5东31)。

中远程导弹:60多枚(东3)。

中程导弹:116枚(东21/ABD)。

短程导弹:1380枚(东11/15)。

巡航导弹:300枚(长剑10)。

轰炸机:轰六H100架。

核弹头:400—500枚。

太空军:卫星53颗。

其中军用16颗。

天波相控阵预警雷达(面对太空)5座。

地波雷达(面对太平洋)两座。

SC—19反卫星导弹已试2次。

神光地基激光站三座。

陆军:160万人(另有资料146万人)坦克:1.66万辆。

装甲车:6700多辆。

身管火炮:1.5万多门。

火箭炮:2408门。

防空导弹:760—1000部。

直升机:526架。

海军:36万人。

舰只780艘。

其中主力水面舰80艘。

潜艇66艘。

主力两栖登陆舰71艘。

导弹攻击艇193艘。

空军:29万人。

飞机4300多架。

其中第三代机731架。

四代机已试飞28次。

空降军;第15军3.8万人。

日本:现役:26.6万人。

预备役:4.8万人。

最大动员兵力360万人。

军费:461亿美元。

核力量:储备有核武器钚几十吨,可产核弹7000--10000枚。

TR—1A火箭可转为射程为750公里的短程导弹。

M—3S2火箭可转为中程导弹。

新H2火箭可转为洲际导弹。

太空军:卫星:19颗。

军用:5颗。

但已失效1颗。

陆军:14.8万人。

坦克:1070辆。

(有年产2000多辆的工业能力)装甲车:690辆。

大炮:7060多门。

(有年产万门的能力)防空导弹:8个群。

直升机:231架海军:4.26万人。

主力舰只:144艘。

潜艇16艘。

空军:4.42万人。

飞机499架。

其中第三代机373架。

四代机可能买F-35。

驻日美军:4.1万人。

海军陆战队一个师。

航空兵及第七舰队。

两国综合实力最终评价:中国在土地,人口,资源,GDP和外储及军力等项超过日本。

而日本在人均收入,海外资产等项超过中国。

但日本国土狭小,灾害频频,资源贫嵴,且无防域纵深,先天劣势太大!且政军被美国控制,被美军所占领,实是个只有有限主权的半独立的半殖民地!这和中国是一独立的政军强国这点不可同日而语!一)两国经济方对比中国2010年GDP总值达到5.879兆美元。

世界经济排名第二位!超过日本!日本2010年GDP总值达到5.4607兆美元,世界经济第三位。

而同时还要看到中国的2010年增长率为10.7%,日本的增长率大概在1~2%之间,有个别还是负数,中国增长率远高于同期的日本,这就好像中国兔子在追赶日本乌龟,虽然你乌龟因为某种原因比我兔子早走了些时间,但是只要兔子醒过来,冠军非我莫属!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中国经济总量将远超日本。

目前全世界到处都可以买的到中国产品,小到螺丝丁大到豪华轿车,“MADE IN CHINA”已经是价廉物美的代名次深入各国消费者的内心了!中国是高中低端产品全面开花。

反观日本出口极度依赖高科技产品,如果没有高科技产品这棵救命稻草为日本创造最后一线生机,日本就真的没有什么出口的空间了!连日本人都承认最近的经济复苏得益于中国的经济增长的拉动,显然中国已经是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了!中国资源丰富,几乎要啥有啥!可以应付经济的发展需要,反观日本:煤炭需要进口中国的,木材需要进口中国的,甚至在日本国内来说从中国进口的白菜,大葱也是高档的食材!你小日有个屁啊?为什么?日本土地狭小,人口众多,虽然靠科技化,机械化作业使得亩产量很大,但是还是无法养活1亿多的日本人~其实这个问题对于日本政府也难呀!前些年日本与中国因为中国山东的大蒜打起了贸易战,中日两国频频出招:先是日本放弃进口中国山东大蒜,仅接着中国政府宣布:加大煤炭出口监管力度,中国进行环境保护减少木材砍伐出口数量,中国进口俄罗斯的石油,修建通往大庆的石油管道,并反对俄修建通到日本的石油管线,东海油气田大力开发,减少进口日本的汽车电器,转而进口欧美的~即而对日本的某种产品加征了30%的惩罚性关税......招招致命,直掏黄龙~~日本政府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主动要求与中国和解~~日本真的很倒霉,中日关系每每紧张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到两种日本产品被中国政府作为政治牺牲者:从朝日啤酒到东风日产,到前些日子的SK-II!我当然知道这个是中国政府的谋略,但是那段时间我却写文章大骂SK-II,还故意谎称自己身边的人也使用这个,最后得了牛皮癣云云~呵呵~虚虚实实,兵不厌诈,只要是为了中国好的我都愿意说!~综上所述:本回合经济方面比较我认为得分应该是:中国:75日本70(美国100 欧洲85:德国65 英国55 法国53)科技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不但要求量的突破,还要追求质的飞跃,经济总量的高低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但是没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是不可能有高科技技术的~没有投资就没有回报吧!据报道中国的科研经费的投入2006年首次超越了日本的科技经费(民用科技)的投入~日本的科技水平总体比中国先进。

但近年中国也在快步追赶。

在很多方面已和日本各有千秋。

[ 转自铁血社区/ ]日本在机器人和数控机床领先。

但中国近年在这两项都有突破!如日本核事故,自已的机器人用不上,而中国却能提供防辐射机器人。

且已开发出五轴数控机床。

在核武领域中比日本先进。

在太空领域,日本的火箭比中国火箭载重大但中国火箭比日本发射成功率高很多。

所以各有千秋。

日本卫星比中国先进一些但中国发射数量及成功率都比日本多和高。

在航空方面,中国不但能自产第三代机,第四代机也已试飞。

而日本只能买美国的。

在军舰和潜艇领域两国各有千秋。

日本因有美援在技术上有领先。

但中也在快速进步。

总体上看,中国比较全面,能提供几乎所有产品,自主性强。

而日本在个别领域技术很先进,但不全面,且自主性不高。

综上所述:本回合科技方面比较我认为得分应该是中国70日本80 (美国100 欧洲85 )三)政治方面谈到政治方面我不得不说的是这是一个引以为豪的优势,众所周知的是中国是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一票否决权,日本混的最好的时候也只是当个非常任理事国。

影响无疑要小的多的多~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使得中国在世界政治版图格局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几乎可以与美,欧,俄并称世界的“四大天王”。

其影响力遍及全球:远到南美洲的智利,委内瑞拉。

中到非洲47个睦邻友好国家,近到巴基斯坦,朝鲜,越南,哪个不是对中国马首是瞻,称兄道弟的。

看看日本这个国家,由于先天不足:人口多,土地贫瘠,资源少,还是个岛国,周边尽是强国大国的林立,日本人能没有忧患意识吗!日本人能塌实的了吗!再拜近年来日本领导人英明的“不开眼”政策,使得日本被空前孤立,进一步被边缘化,我们可喜的发现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实力的不断增长,边缘化日本对于中国来说却是越发的简单容易了~!由于日本实行对美国步步跟随的政策,必然会被美国费掉武功,听命与己。

但是日本的性格是不甘寂寞,他们总是仗者自己经济上还算有那么点的优势在美国爸爸的肩膀下为虎作伥!为了世界和谐稳定,同时也为了中国的长远发展,中国必须要进行反制,因此你们大家就都到了这样的情况:美国牵着日本,中国牵着朝鲜。

两个主人都很强壮不敢相互来打,因此都将手一放,两条恶犬开始进行厮杀,直到目前为止胜负还是个未知数!请问:你日本还是人家的殖民地还没独立自主!不过是老美所养的条恶犬而已?你怎和中国比啊世界政治斗争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利益”使然,大国相互指责,相互出手斗法,彼此靠的是实力和谋略,作为小国则免不了作为大国斗争的工具和代言人的可悲下场,对于那些不甘心做小国的有野心的小国来说就只有用导弹来另其醒悟了~~~正所谓:“螳臂挡车,轧为肉泥。

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综上所述:本回合政治方面比较我认为得分应该是中国80 日本50 (美国100 俄国80 欧洲80)四)军事方面在这部分要介绍的多点儿,因为军事实力毕竟决定着一个国家说话的分量!军事比的是总体战争实力和谁的后劲足,而不是简单的“唯武器论”进行比较。

在军事方面大家都喜欢拿日本来和中国进行对比的,因为双方的常规军事实力在伯仲之间。

1)海军方面日本的海军技术高是得益于美国大量援助的必然结果,你看日本制造的战舰都很“美国味”不是吗?美国不论从硬件到软件的水平都很发达尽人皆知,因此日本海军受益匪浅。

我知道日本的海军整体实力真的很强。

但是个人认为中日海军实力水平是“五五开”,为什么呢?日本的优势在于防空实力和反潜实力,“金刚级”上的“标准-II”防空飞弹的确很厉害,不过我们的“海红旗”也不是吃素的!反潜水平一直是中国海军的传统弱项,小日本的P-3C有很多,战斗力也已经形成了,而中国反潜就只能靠舰载武装直升机来进行反潜任务!中国海军的优势在于有大量的潜艇编队,战斗力不弱,战时进行狼群突击,敌人必然惊慌失措,反舰导弹的射程和战斗部威力也都强于日本的鱼叉,捕鲸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