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务犯罪条例
江苏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
江苏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6.04.04•【字号】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4号•【施行日期】2006.06.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4号)《江苏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已由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6年3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2006年4月4日江苏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职务犯罪,推进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行政区域内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职务犯罪,是指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犯罪。
第三条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都有预防职务犯罪的义务,每个公民都有参与预防职务犯罪的权利。
第四条预防职务犯罪应当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坚持单位内部预防、职能机关专门预防和社会预防相结合。
第五条建立健全预防职务犯罪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省、设区的市、县(市、区)预防职务犯罪协调机构负责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负责预防职务犯罪协调机构的日常工作。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第六条预防职务犯罪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管理、生产和经营秩序。
第七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以属地管理为主,级别管理为辅。
第八条预防职务犯罪专项经费列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军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若干规定
军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若干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军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切实保证军人依法履行职责,纯洁巩固部队和提高战斗力,根据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犯罪工作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职务犯罪,是指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和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实施的贪污贿赂犯罪、读职犯罪、侵权犯罪、军人违反职责犯罪和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其他犯罪。
第三条军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各级党委、机关围绕部队全面建设,领导、组织实施治理和防范职务犯罪的活动,是加强廉政勤政建设的一项经常性、综合性、基础性工作。
第四条军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当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反腐倡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依法从严治军的重要指示,紧紧围绕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着眼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紧密结合战备训练、政治教育、国防施工、行政管理和部门业务等工作,立足从源头抓起,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实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惩治与预防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对军人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进行有效预防,减少一般职务犯罪案件,遏制大案要案。
第五条各单位应当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机关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官兵共同参与的预防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一)团以上党委领导本单位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工一名常委具体负责。
(1)领导、组织部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2)传达学习上级关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指示,提出贯彻落实意见。
(3)检查分析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4)领导和支持政法机关依法查处职务犯罪案件。
(二)各级政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2004年7月29日自治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责任第三章教育第四章制度第五章监督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职务犯罪,加强和规范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保证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务,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指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和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以及其他犯罪。
第四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职务犯罪体系。
第五条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社会各界参与,共同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第二章责任第六条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负责本单位、本系统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制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计划,健全工作机制,并组织实施;(二)执行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三)建立健全人事、财务等内部管理制度,对多发、易发职务犯罪的岗位和环节加强监督和管理;(四)对本单位、本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五)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信息资料;(六)对下级单位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七)依法查处违纪行为,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的,及时报案、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处理;(八)预防职务犯罪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人民检察院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履行下列职责:(一)依法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活动、行政诉讼和行政执法机关不移交刑事案件的行为实行监督,提出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意见;(二)对有关单位、行业、系统发生的职务犯罪的原因、特点及规律进行调查,提出预防对策和措施;(三)会同有关单位、部门共同开展个案预防、系统预防、专项预防活动;(四)结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和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宣传、教育、咨询活动;(五)对有关单位、部门履行预防职责,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检查,提出建议和意见;(六)制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计划,总结、推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经验;(七)预防职务犯罪的其他职责。
江苏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4015811545.doc
江苏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2006年3月31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职务犯罪,推进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行政区域内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职务犯罪,是指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犯罪。
第三条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都有预防职务犯罪的义务,每个公民都有参与预防职务犯罪的权利。
第四条预防职务犯罪应当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坚持单位内部预防、职能机关专门预防和社会预防相结合。
第五条建立健全预防职务犯罪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省、设区的市、县(市、区)预防职务犯罪协调机构负责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负责预防职务犯罪协调机构的日常工作。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第六条预防职务犯罪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管理、生产和经营秩序。
第七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以属地管理为主,级别管理为辅。
第八条预防职务犯罪专项经费列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二章预防职责第九条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制定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二)在职责范围内查处违法行为,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三)对下级单位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四)接受有关国家机关的监督、指导,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五)预防职务犯罪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预防职务犯罪实行领导责任制。
预防职务犯罪制度(通用7篇)
预防职务犯罪制度预防职务犯罪制度一、职务犯罪常见类型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枉法追诉裁判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
二、预防职务犯罪制度(通用7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
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预防职务犯罪制度(通用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预防职务犯罪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公正、廉洁履行职务,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和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及其他犯罪。
第四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和内部预防、专门预防、社会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责任人,其他负责人根据分工承担相应领导责任。
第六条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监督、指导,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第二章职责和措施第七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应当履行下列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责:(一)制定、实施内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措施,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廉政建设责任制;(二)开展内部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加强对隶属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指导、监督;(三)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共采购等重点岗位、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四)建立、完善任职和公务回避、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五)实行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六)按职责查处职务违法违纪行为,发现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检察机关依法处理;(七)其他预防职务犯罪职责。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日期】1999.01.29•【文号】•【施行日期】1999.01.29•【效力等级】司法指导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检察机关正文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九日)近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反腐败要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和“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的指示精神,在不断加大查办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力度的同时,重视做好预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推进依法治国和廉政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1、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新时期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结合检察职能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有关反腐败问题一系列重要讲话的具体体现,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案件的实践表明: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发生主要是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放松主观世界的改造,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和权力的考验,法制观念淡漠。
一些单位权力过分集中,监督不力,制度不严,管理松弛,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以及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些方面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遏制职务犯罪,必须加强预防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通过检察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广大检察干警要高度重视预防工作,充分认识职务犯罪预防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牢固树立标本兼治的思想,以对党、对人民、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积极主动的态度,切实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力度,积极探索结合办案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最佳实现形式。
云南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
云南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2013年5月30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通过 2013年5月30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号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遏制职务犯罪,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公正、廉洁履行职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职务犯罪,是指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及其他重大犯罪。
本条例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第四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纳入反腐败工作格局,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原则,采取专门预防、内部预防、社会预防相结合的方式。
第五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各负其责,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六条省、州(市)、县(市、区)应当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设在同级检察机关。
第七条检察机关、监察机关(预防腐败机构)和审计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专门预防,依照本条例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履行监督、指导职责,并加强协作配合。
第八条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应当加强内部预防,有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相适应的机构或者人员。
第九条鼓励和支持开展社会预防。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
山西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
学习《山西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心得体会近期,矿政工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学习《山西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活动,通过学习,对什么是职务犯罪、如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的方针、原则和主体是等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体会颇深。
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是一个浅显明了的道理。
但少数党员干部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放弃了对世界观的改造,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理想信念和法制观念,在权力关、地位关、金钱关和美色关面前丧失原则,置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做出了有悖于共产党员和党性原则的事,把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当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在政治上丧失信念、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堕落腐化,“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金钱,不讲原则”,从而踏上了不归路。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活生生的事例,引人警醒,促人反思。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定要注重学习,不断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面对功名利禄心不动,灯红酒绿眼不迷,不义之财手不伸,污泥浊水身不沾,真正筑牢防腐、防贪、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
清正廉洁,这是每一名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党员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
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切记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干。
三、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尽管目前我们的法制还不健全,监督还难以到位,但作为党员干部应严于自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守。
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时刻想一想,检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及时改进和纠正。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3篇)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制度应包括以下方面:1. 选拔用人制度:建立公平、透明的选拔用人制度,确保选拔和任用人员的公正性,减少朋友关系和私人关系的干扰。
2. 廉政教育培训:加强职务犯罪预防的教育培训,包括廉政、反腐败、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3. 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包括监察机构的设立和职责分工,监察机构对公务人员的监督和调查,以及对职务犯罪行为的处理和惩处。
4. 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的透明性和合规性,防止贪污、侵占行为的发生。
5. 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将公务人员的工作成果、财务状况等重要信息进行公开,增加透明度,减少腐败的空间。
6. 建立举报机制: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和员工对职务犯罪行为进行举报,对举报者进行保护,并及时处理和查处举报对象。
7. 问责制度: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对职务犯罪行为的责任人进行追责,确保对职务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通过以上的工作制度,可以加强对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提高公务人员的廉政意识和法治意识,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加强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的有效实施。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2)工具/原料个人廉洁自律意识方法/步骤1:建立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公示制度。
将领导干部的消费及时进行公示可以让公务消费环节变得更加透明。
方法/步骤2: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度。
将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减少责任不明确造成的____公款行为。
方法/步骤3:建立廉政建设测评制度。
通过廉政建设测评,可以起到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警示作用。
方法/步骤4:建立信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给干部建立廉政建设档案,提高干部对廉政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方法/步骤5:建立专项预防制度。
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专题学习教育、定期进行检查,将职务犯罪扼杀在萌芽状态。
方法/步骤6:建立案件线索移送制度。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第一条为了规范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牞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与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犯罪。
本条例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与其他依照法律规定从事公务的人员。
第四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当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原则,实行内部预防、专门预防、社会预防相结合。
第五条省、设区的市、县(市、区)应当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同级检察机关负责日常工作。
第六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有关单位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公民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七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并列入政风行风评议与各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内容。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要紧负责人为本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第一责任人,其他负责人按其分工负直接领导责任。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负责监察工作的机构或者者部门具体负责本单位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第八条检察机关、监察机关与审计机关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依法履行指导、监督职责。
第九条对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做出突出奉献的单位与个人应当予以表彰。
第二章重点与职责第十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点对象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与重要领域、关键环节与易发、多发职务犯罪岗位的国家工作人员。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管理制度(4篇)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维护国家和单位的安全稳定,制定本工作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工作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等。
第三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职务犯罪早期干预、预防和规范管理的综合工作。
第四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目标是切实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原则是依法依规、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维护权益、公开透明。
第六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任务是建立健全职务犯罪预防体系,提高预防能力和效果。
第七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应当坚持中央和地方相结合、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
第八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组织形式有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协作机构。
第九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领导机构是为加强统一领导、协调指导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而设立的机构。
第十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工作机构是为具体组织和开展职务犯罪预防的工作而设立的机构。
第十一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协作机构是为加强部门之间、地方之间的沟通协作而设立的机构。
第十二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协作机构应当依法依规履行职责。
第十三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协作机构应当密切与综治、公安等部门协作配合。
第二章工作机构的职责第十四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计划、进行职务犯罪预警和风险评估。
第十五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构应当加强与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沟通协作,及时了解职务犯罪案件的最新情况,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第十六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构应当组织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培训和教育,提高各类人员的职务犯罪预防意识和能力。
第十七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构应当开展职务犯罪案件调查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提出建议和措施。
第十八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构应当负责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组织实施,推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开展。
第十九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构应当在单位内部建立健全职务犯罪预防制度和机制,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纪律约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do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发文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文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0号发布日期:2005-1-7执行日期:2005-3-1生效日期:1900-1-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贯彻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和内部预防、专门预防、社会预防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检察机关指导、监督,有关部门互相配合,预防单位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三条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工作、生产和经营秩序。
第四条本条例所称预防单位是指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国有公司(含国有控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可能发生职务犯罪的单位。
第五条本条例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规定从事公务的人员。
第六条本条例所称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犯罪、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以及其在履行职务中的其他犯罪。
第二章预防职责第七条预防单位应当依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实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计划和措施;(二)将预防职务犯罪教育纳入教育培训计划,对所属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廉政建设的规定,对容易发生职务犯罪的岗位和环节加强监督;(四)对下级单位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监督;(五)在职责范围内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六)接受有关国家机关的指导、监督,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七)预防职务犯罪的其他职责。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职务犯罪是指在职务活动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非法侵占、受贿等行为,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职务犯罪给社会、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和影响,加强职务犯罪预防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
二、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机制,以提高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防范职务犯罪的发生,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
三、主要措施(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1.加强道德教育,注重从思想、文化、伦理等方面培养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感。
2.加强规矩意识,制定更加严格的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纪律培训和监督,确保其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公职人员的监督制度,定期开展日常纪律检查和专项检查,加大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
(二)加强组织管理1.优化人员配置,严格选拔任用程序,避免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现象的产生,加强人员晋升和调整的管理,确保公职人员的能力和职业素质符合岗位要求。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信息公开和问责机制,加强政务公开和信息披露工作,加大对公职人员的问责力度,让公职人员在工作中心里有数,知晓岗位职责和法律红线。
3.加强风险防控,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措施,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数据监管,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利用,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三)加强宣传教育1.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宣传普及反腐倡廉和法制知识,让公众了解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和求助途径,营造容不得腐败、反腐倡廉的社会氛围。
2.加强公职人员和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反腐倡廉和法律意识,增强其防范职务犯罪的能力和意识,让公职人员成为健康、向上的力量。
(四)加强合作共治1.加强政府间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打造职务犯罪预防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互通,形成整体推进、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
2.加强社区、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参与,让公众通过各种途径参与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形成群防群治的合力。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西藏自治区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公告(16号)西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4年9月29日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4年9月29日西藏自治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2004年9月24日西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防止职务犯罪,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公正、廉洁地履行职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自治区的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以下简称预防单位)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指为防止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犯罪、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以及其他职务犯罪所开展的工作。
第四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当坚持内部预防为主,专门预防、社会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手段,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防止和减少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
第五条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工作、生产、经营秩序。
第六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
预防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单位监察部门或监察人员负责具体工作。
第七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检察机关指导、监督、协调,监察、审计部门协助,各预防单位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第二章预防职责第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廉洁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利用选拔任用国家工作人员之便谋取私利;(二)行使行政许可权或分配使用资金过程中进行权钱交易,为个人或团体谋取私利;(三)违反规定干预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建设工程设计、监理和施工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权的出让、转让,物资采购等经济活动,从中谋取私利;(四)违反规定个人擅自决定经济方面的重大问题、重大项目和较大额度资金的安排使用;(五)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干扰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六)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收受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贵重物品等;(七)利用职权要求有关单位违规给配偶、子女或其他亲友贷款、拨款、借款或者提供担保;(八)纵容、包庇亲友或身边工作人员进行违纪、违法活动;(九)贪污、挪用、私分公共财产;(十)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十一)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私放罪犯;(十二)其他违纪、违法行为。
煤矿领导学习《预防职务犯罪》条例体会
煤矿领导学习《预防职务犯罪》条例体会通过对《xx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的学习,使我对职务犯罪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认识到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依法从事公务的国家机关人员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和廉洁性,侵害国家和集体利益或公民人生权利和财产权利,致死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政处罚的不作为行为。
职务犯罪由于其犯罪主体的特殊性是具有一定职务、掌握一定权力而表现出其比一般犯罪更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更大,所以我国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痛恨职务犯罪,要求惩治职务犯罪,消灭职务犯罪,以维护自已的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这就要坚决予以打击和遏制,来达到减少职务犯罪。
然而打击是治标之举,预防才是治本之策。
首先从职务犯罪的形势来看,近几年,新闻煤体报道的案件中,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相当严重,涉案人员越来越多,职务越来越高,给国家造成的危害是越来越大,其次从产生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一是政治素质低,二是法制观念淡薄,三是特思想严重,四是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五是监督制约机制松懈,没有起到干部相互监督,部门相互制约的作用。
再从职务犯罪心理来看,大多侥幸心理,认为自己行动诡秘,手段高明,保险可靠,甚至还存在效仿心理,看到一些人钻改革的空子,利用职务便利,获取了许多不法之财,未爱到惩罚,而逍遥法外,个别领导就效仿,赚取非法收益,再有就是金钱诱惑和攀比之风影响,一些领导干部用不恬当的比较方法,越比越传统作风越少,为了享受生活,利用职权谋取大量非法财物供自己消费。
所以说要想惩治以上腐败现象,改变以上社会风气,就得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制度等措施从宏观上加强规范和引导,同时还需要每个公民、各个单位、部门的直接参与,从我做起,从本单位做起,从小事做起。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一定要注重学习,不断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面对功名利禄心不动,灯红酒绿眼不迷,真正筑牢防腐、防贪、防变的思想。
医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
医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落实监督条例,保证干部依法公正、廉洁的履行职务,不断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由xx政主要领导负全面责任,班子成员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医院纪委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组织协调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二、建立完善医院内部职务犯罪预防制度,健全防范机制,强化监督职能。
把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定期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分析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加强与上级纪检监察部门联系;及时上报工作信息和工作总结。
三、强化监督机制,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增强纪律观念、要把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列为年度述职的一项内容,接受民主评议;干部要模范遵守《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严格遵守xx的各项纪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四、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医院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点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人事变动等重大问题严格实行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主要领导在做出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时,要提交xx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分管领导对职权范围内的重大问题,事前要向主要领导和班子及时沟通,事后及时汇报情况,并对处理结果负责。
五、运用多种形式,宣传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对各级领导的职务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职务犯罪,促进企业管理人员公正廉洁地履行职务,依据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职务犯罪,是指公司各类管理人员的贪污受贿、渎职、利用职权实施的侵害职工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及其他犯罪。
第三条预防职务犯罪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采取专门预防、系统预防、普遍预防等多种方法。
第四条预防职务犯罪实行各单位各负其责,两级纪委指导、监督,全体职工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
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负领导责任,其他分管领导根据分工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二章加强教育第六条各单位要从道德、纪律、法律、案件警示等方面对本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开展廉洁从业教育。
第七条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好民主生活会、纪律教育学习月、填写廉政档案和廉洁从业自查表等手段开展好本单位防工作实际情况,各单位纪委要加强与公司纪委、其他相关单位或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对廉洁风险较高的领域和岗位进行预防调研,有计划地到项目一线举办现场预防职务犯罪法制讲座(课)及座谈,利用典型案例,增强管理人员职务犯罪风险意识、预防意识。
第十一条各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还需履行下列职责:(一)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从业方面的规章制度;(二)认真落实公司人事任免、财务管理、分供采购等内部管理制度,对易发职务犯罪的环节和岗位加强监督制约,对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的领导干部大力推行轮岗交流制度;(三)大力宣传并严格执行公司《问责处罚条例》《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三十条”规定》《项目经理“九个不准”》《领导班子廉洁从业公约》《关键岗位人员廉洁从业公约》等廉洁从业方面的规章制度;(四)实行政务公开、党务公开,接受职工监督;(五)对本单位、片区(事业部)、项目部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六)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发现涉嫌犯罪的,应及时报公司纪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
(2013年7月25日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公正、廉洁履行职责,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犯罪。
本条例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第四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原则。
第五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有关单位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公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六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点对象,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和易发、多发职务犯罪的行业、部门、岗位的国家工作人员。
第七条省、州(市)、县(市、区)应当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指导和督促检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召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有关的问题。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应当确定相关机构或者人员,负责本单位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第二章预防职责
第八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负责本单位、本系统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制定并组织实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制度和措施;
(二)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职务犯罪易发、多发岗位和环节的监督;
(三)按职责查处职务违法违纪行为,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开展法制教育、警示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五)指导、监督隶属单位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六)其他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
第九条检察机关依据法律监督职能,履行下列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
(一)通过依法查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发挥特殊预防作用;
(二)对本行政区域内年度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发案原因以及职务犯罪发展变化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建议;
(三)对有关单位、行业、系统发生的职务犯罪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提出改进和防范建议,开展个案预防、类案预防和系统预防;
(四)针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预防;
(五)建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依照规定受理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查询;
(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教育、宣传和咨询等工作。
第十条审判机关依据审判职能,履行下列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
(一)通过依法审理职务犯罪案件,发挥审判活动的教育警示作用;
(二)结合案件审理情况,针对发案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司法建议。
第十一条监察机关依据行政监察职能,履行下列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
(一)依法对监察对象执法、廉政、效能等情况进行监察,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监察建议,督促整改落实;
(二)调查处理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开展廉政法制教育;
(三)对违反行政纪律的案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预防对策建议。
第十二条审计机关依据审计职能,履行下列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
(一)依法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并公开审计结果;
(二)实行单位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三)对发现的职务犯罪隐患,提出预防的对策和建议并督促整改;
(四)指导其他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第十三条司法行政、教育、文化和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结合各自职责,面向社会公众,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
第十四条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机构应当将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列入培训肉容。
第三章预防措施
第十五条行政机关应当采取下列措施,预防职务犯罪:(一)依法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等行政行为,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
(二)依法实行政务公开,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知情权、监督权等各项权利;
(三)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集体决定相结合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
(四)推进政务信息化,加强网上审批、网上招标平台建设;
(五)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药品购销、土地转让、矿业权交易、产权交易等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统一交易,集中监管;
(六)加强财政管理,严格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及时纠正财政违法违纪行为;
(七)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八)严格执行公务员录用、职务任免、职务升降等规定;
(九)其他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
第十六条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采取下列措施,预防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依法实行检务公开、审判和执行公开、警务公开、狱(所)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二)遵守诉讼程序,依法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三)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收集、审查证据,依法排除非法证据;
(四)严格规范监管场所执法活动,防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工作中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五)建立健全案件管理制度,加强对办案期限、办案程序、办案质量的管理、监督和预警;
(六)建立健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第十七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应当采取下列措施,预防职务犯罪:
(一)执行民主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
(二)依法建立和实行公开制度,尊重和保障职工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
(三)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有关经营决策、分配、财务、工程招标投标等方面的规定和制度;
(四)建立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运作、物资采购及其他重要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的监督制约机制。
第十八条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可以依照法定程序采取下列措施:(—)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如实、及时提供与预防职务犯罪事项有关的文件、财务账目和电子资料及数据,进行查阅或者复制;
(二)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就预防职务犯罪事项所涉及的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
(三)建议有关单位暂停有严重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执行职务。
第十九条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发现有关单位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应当提出检察建议、司法建议、监察建议、审计建议。
被建议单位应当自收到建议书之日起在规定的期限内,以书面形式向提出建议机关反馈有关隋况。
第二十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应当建立健全并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任职回避、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定期交流轮岗等制度;对录用人员和拟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应当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教育培训。
第四章监督保障
第二十一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应当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纳入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接受考核评议。
第二十二条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工作的监督,防范行政执法机关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违法行为。
第二十三条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应当建立职务犯罪信息和预防职务犯罪信息通报制度,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第二十四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对涉及公共投资、公共利益、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重大项目,依法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活动,应当向检察机关查询投标人、竞买人以及相关单位和人员行贿犯罪档案。
第二十五条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宣传报道。
有关国家机关和单位对新闻媒体报道和反映的问题,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宣传报道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有权依法对涉嫌职务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控告、举报,收到控告、举报的单位应当依法及时处理或者移送有关机关。
有关单位应当为举报人保密,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泄露举报内容和举报人身份。
对举报有功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第二十七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经费应当列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规定建立并组织实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各项制度和措施的;
(二)明知本单位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职务犯罪,隐瞒不报或者不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
(三)干扰、妨碍或者拒不配合检察机关、判机关、监察机关、审计机关依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
(四)无正当理由不接受预防职务犯罪的检察建议、司法建议、监察建议、审计建议,或者不按要求反馈有关情况的;
(五)打击报复控告人、举报人,或者不依法保护控告人、举报人的;
(六)其他妨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情形。
第二十九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条例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