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代谢病第六章营养代谢有关的其他疾病(精)
动物营养与代谢疾病
![动物营养与代谢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14793aa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61.png)
动物营养与代谢疾病动物的营养与代谢疾病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话题。
动物的身体需要一系列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当动物摄入的营养物质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或摄入不合理时,就会引发代谢疾病。
本文将就动物的营养需求、常见的代谢疾病和其预防进行阐述。
一、动物的营养需求动物的营养需求包括基本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两类。
基本营养素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它们是构成动物体内各种组织和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
微量营养素则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它们在动物体内虽然所需量较少,但对于正常的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动物体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能被迅速吸收和利用。
主要包括简单糖、复杂糖和纤维素。
在动物食谱的设计中,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对于动物的能量供给和消化功能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2. 脂肪脂肪是一种高能量的物质,是动物体内能量储备的主要形式。
动物可以从饮食中摄入脂肪,同时体内也有脂肪合成的能力。
但过量的脂肪摄入会导致肥胖和相关的代谢疾病,因此在动物的饲养管理中应注意对脂肪的合理控制。
3. 蛋白质蛋白质是动物体内细胞组织的主要构成物质,也是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重要参与者。
蛋白质的营养需求与动物的生长阶段、品种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饲养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计饲料,并保证动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4.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动物体内参与多种酶反应和生理过程,对于维持正常的身体功能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常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C,常见的矿物质包括铁、钙、锌等。
动物在食谱中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预防维生素缺乏和矿物质缺乏引起的代谢疾病。
二、常见的代谢疾病及其预防1. 肥胖和糖尿病肥胖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引起的体重增加和脂肪堆积。
肥胖可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等。
而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胰岛素抵抗增加导致血糖升高的疾病。
预防肥胖和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合理的饮食管理,控制能量供给和营养均衡。
第六章 营养代谢疾病
![第六章 营养代谢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759152cc0975f46527d3e120.png)
24h 内死亡。
诊
断
• 1、本病根据病畜表现脱水,瘤胃胀满,卧地不起, 具有蹄叶炎和神经症状,结合过食豆类、谷类或含丰 富碳水化合物饲料的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 瘤胃液pH 值下降至4.5~5.0,血液pH 值降至6.9 以 下,血液乳酸升高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论证,可作出 诊断。
• 2、此外,在兽医临床上,应注意与瘤胃积食、皱胃
第六章
•概 论
营养代谢性疾病
• 营养代谢性疾病:是营养性疾病和代谢障碍性疾病 的总称。 • 1、前者是指动物所需的某类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 (包括绝对性的和相对性的)所致的疾病; • 2、后者是指因机体内的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 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而引起的疾病。
概
• 畜禽营养代谢性疾病包括:
论
• 1、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 • 2、矿物质和水、盐代谢紊乱; • 3、维生素缺乏症及微量元素缺乏症或过多症等四个 主要部分。
能彻底地洗去乳酸。然后,向瘤胃内放置适量轻泻剂和优质
干草,条件允许时可给予正常瘤胃内容物。并静脉注射钙制
剂和补液。若发生酸/碱或电解质平衡失调,应补充碳酸氢钠。
治
疗
• 4、若病畜临床症状不太严重或病畜数量大,不能全部进行瘤 胃切开术时,可采取洗胃治疗,即使用大口径胃管以1%~3% 碳酸氢钠液或5%氧化镁液,温水反复冲洗瘤胃,通常需要 30~80L 的量分数次洗涤,排液应充分,以保证效果。 • 5、为防止继发瘤胃炎、急性腹膜炎或蹄叶炎,消除过敏反应, 可静脉注射扑敏宁(牛300~500mg,羊50~80mg),肌肉 注射盐酸异丙嗪或苯海拉明等药物。
状
• 1、最急性病例,往往在采食谷类饲料后3~5h 内无 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有的仅见精神沉郁、昏迷,而 后很快死亡。
动物营养与代谢疾病关系研究
![动物营养与代谢疾病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41ed1b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0.png)
动物营养与代谢疾病关系研究动物营养是动物健康的基础,营养不良会导致动物身体健康受损,甚至引起代谢疾病。
因此,对动物营养与代谢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动物代谢疾病种类动物代谢疾病是指动物体内代谢物质的异常与紊乱。
常见的动物代谢疾病包括糖尿病、脂代谢异常、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动物的身体健康,而且可能导致生殖障碍、生产能力下降、新陈代谢比率降低和终生发育延迟等不良后果。
二、动物营养与代谢疾病的关系动物营养不良是导致动物代谢疾病的原因之一。
例如,动物长期摄入高糖、高脂食物会导致脂肪堆积,引发脂代谢异常和肥胖症;动物营养不良也可能造成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等疾病。
此外,营养缺乏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使得动物更容易感染疾病。
三、动物营养调节对代谢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动物营养对于预防和治疗代谢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恰当的营养调节可以通过控制食物摄入,供给适宜的营养成分,提高动物身体免疫能力,降低代谢疾病的风险。
例如,在预防并治疗糖尿病方面,适当控制动物食品摄入,如水果、淀粉类食物等,降低血糖值,减少胰岛素分泌,预防糖和病理代谢的发生;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适量营养物质,可有针对性地提升动物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和保健作用。
四、动物营养调节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当前,动物营养调节的研究主要包括饲料成分设计、营养物质配比设计、代谢疾病治疗等方面。
未来,动物营养调节的研究方向还将扩展到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组等方向。
目的是探究生物营养的分子机制、调节代谢和健康的细胞信号通路和其他分子机制的前沿研究问题,探索营养调节及其信号分子的作用机制和调节机制,为在动物体内调节代谢疾病发展机制和营养调节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动物营养是保障动物健康的基础,营养不良是致使动物代谢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通过动物营养调节的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代谢疾病,为养殖业提供健康、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支撑。
犬猫营养及代谢性疾病(其他代谢病)-宠医课件
![犬猫营养及代谢性疾病(其他代谢病)-宠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1766dacfc789eb162dc80d.png)
目 录
contents
肥胖症
异嗜
高脂血症
淀粉样变性
黏液水肿
吸收不良综合征
脑积水
巴洛氏病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
痛风
肥胖症
前 言
本病是一种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特征 是皮下和腹膜下积聚大量过剩的脂肪。致使 体重增加、体型改变,并影响运动和其他生 理功能。
对有心律不齐,心力衰竭者,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 量,以减少副作用。二者也可合用,按3:1或4:1配制。长 期用药以左旋甲状腺素钠为好。中药治疗,用甲状腺素控制 不理想时,可用黄芷、党参、仙灵脾、仙茅、补骨脂等治疗。
脑积水
前 言
脑积水是脑脊液在颅腔内贮留过多的病症。 根据产生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水头症。 根据积液部位可分为脑外水头症、脑内水头 症及贯通性水头症。
【病因】
外源性肥胖病是指获得的营养物质超过营养需求,加之宠物 运动不足,致使脂肪在全身均匀大量沉积而发病,为单纯性 肥胖症。长期在室内喂养、黏液质气质的老龄宠物,易患肥 胖病。
内源性肥胖病主要起因是中枢神经系统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发 生紊乱的脑型肥胖病,或内分泌器官活动紊乱的内分泌型肥 胖病。常见的病因有脑下垂体、甲状腺、松果体、生殖腺等 功能减退,或者胰岛素分泌过剩。以上因素都可使体内脂肪 氧化过程大为降低,从而导致脂肪大量积聚。
病犬生长缓慢,容易疲劳,可视黏膜苍白或黄白,心动过速, 心区听诊有缩期杂音。腹部触诊可摸到肝、脾明显肿大。后 期病犬颅骨及长骨骨密质层增厚,骨松质层模糊,骨髓腔内 呈不均匀的矿物密度。
【诊断】
依据本病有家族发生史,急性或慢性溶血性贫血的各种体征 及末期的骨髓纤维化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可建立初步诊断。 为确诊和与其他贫血性疾病相鉴别,应进行红细胞PK活性测 定。因正常白细胞的PK活性10倍于红细胞,检测时必须彻底 清除样本中混杂的白细胞。
动物营养代谢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动物营养代谢疾病的预防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cc7644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7.png)
动物营养代谢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动物健康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动物营养代谢疾病是指由于动物营养摄入或代谢出现问题导致的疾病。
这类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动物福利产生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讨论动物营养代谢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旨在提供给养殖业者和兽医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预防营养代谢疾病的重要性预防是治疗的上策。
预防动物营养代谢疾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饲料配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动物罹患代谢疾病的风险。
为了提高预防动物营养代谢疾病的效果,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二、饲养管理的重要性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预防动物营养代谢疾病的基础。
首先,为动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
其次,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除虫工作,保证动物的免疫力和健康状态。
此外,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和饲喂时间,确保动物的正常行为发挥和摄食行为。
最后,定期检查动物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
三、科学的饲料配方科学的饲料配方是预防营养代谢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根据动物的种类、品种、年龄和生理状态,合理地配置饲料,确保动物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同时,要注重饲料品质的保证,尽量减少饲料的污染和质量波动。
此外,根据动物的生长和发育需求,适时调整饲料配方,确保动物在不同阶段都能够获得合适的营养供给。
四、饲料添加剂的应用饲料添加剂在预防和治疗动物营养代谢疾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维生素D3可以帮助动物吸收和利用钙和磷,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另外,抗氧化剂能够减少氧自由基对生物体的损害,提高免疫力。
还有抗生素等,可以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繁殖。
但是,在使用饲料添加剂时,应该严格遵循使用规程,以避免药物滥用和药物残留问题的产生。
五、合理的兽医监测兽医监测是及时发现和治疗动物营养代谢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检查动物体温、体重、粪便等指标,可以监测动物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寻找异常。
营养代谢疾病如何诊断和治疗宠物代谢问题
![营养代谢疾病如何诊断和治疗宠物代谢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2ebba4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7.png)
营养代谢疾病如何诊断和治疗宠物代谢问题营养代谢疾病是指由于宠物的代谢失调而导致的疾病,包括营养过剩或缺乏所致的一系列问题。
宠物的代谢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它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营养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帮助宠物主人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此类问题。
一、诊断方法1. 体格检查:宠物主人可以通过观察宠物的体型和体重变化来初步判断其是否存在代谢问题。
例如,宠物明显的肥胖或消瘦可能是营养代谢疾病的表现。
2.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诊断宠物代谢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检查血糖、胆固醇、肾功能等指标,可以评估宠物的营养状况和代谢水平。
3.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可以提供更多关于宠物代谢状况的信息。
例如,尿液中出现异常的葡萄糖、蛋白质或酮体含量可能表明代谢问题的存在。
4. 影像学检查: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X射线、超声波或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宠物是否存在器官病变或其他与代谢相关的问题。
二、治疗方法1. 营养调整:根据宠物的具体情况,饲养专家或兽医可能会制定特殊的饮食计划。
例如,对于肥胖猫狗,可能建议减少热量摄入或选择低脂肪食物。
对于营养不良的宠物,可能需要增加摄入营养素的量。
由于每只宠物的情况不同,所以在制定饮食计划时应该咨询专业人士,并确保提供均衡而完整的营养。
2. 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特定的药物来调节宠物的代谢。
例如,对于糖尿病或甲状腺问题,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来帮助控制代谢水平。
3. 依从性管理:宠物主人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管理非常重要。
按时给宠物服药、进行复查,恰当地控制饮食等都能帮助宠物更好地管理代谢问题。
因此,宠物主人需要与兽医保持良好的沟通,遵循给定的药物和饮食计划。
4. 定期检查:治疗结束后,定期检查和复查也是维持宠物代谢健康的重要因素。
兽医会根据宠物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复查计划,以确保代谢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结语营养代谢疾病会对宠物的健康和幸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宠物主人需要重视并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06第六章-营养代谢性疾病检测技术
![06第六章-营养代谢性疾病检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3a01efc7c1cfad6195fa756.png)
微量元素检测
微量元素检测分析技术是动物微量元素营养及代谢紊乱 性疾病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在原有 的检测手段和常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许多新 的高灵敏、超微量和分子水平的研究方法,有力地促进 了微量元素研究跨入生命科学的前沿。 动物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涉及生物无机化学、营养 学、环境科学、卫生学、毒理学、动物医学等不同的学 科领域。 由于机体内微量元素含量低、采样困难、样品量少等特 点,要求分析方法必须快速、准确和灵敏。
第六章 营养代谢性 疾病检测技术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营养代谢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对采集的样品(血液、尿液、乳汁、被毛、组织等) 进行某些营养物质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代谢产物的 测定,不仅可评价动物的营养状况并作为某些营养代 谢病的诊断依据,同时某些指标的测定可反应机体营 养缺乏或代谢紊乱的程度,特别是在疾病的亚临床阶 段进行早期诊断。因此,实验室检查对确定营养代谢 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进行早期诊断、预测预报和防 治均具有重要意义。
蛋臼质检测
一、血清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
【原理】各种氨基酸构成蛋白质时,主要通过一个氨基酸 上-NH2基和另一个氨基酸上-COOH基结合,失去一个 水,形成-CONH2-的(甲酰胺基)肽键。在碱性溶液 中,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复 合物。这个反应与两个尿素分子缩合生成缩二脲,在碱性 条件下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的紫红色反应相似,故称为双缩 脲反应。 该反应与蛋白质的-R基无关,也与其分子量无关, 血浆中各种蛋白质显色程度基本相同,只要严格控制反应 条件(如试剂组分、pH值、反应温度等),是血浆蛋白测 定的理想方法。
三、定量检测法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优点是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灵敏度与常规火焰原 子吸收光谱相近,测定元素的范围比原子吸收光谱宽 得多。测定时组织样品在雾化为等离子体之前需用酸 消化,易受污染和损失,要求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 量保证体系。
动物营养代谢病第六章营养代谢有关的其他疾病(精)
![动物营养代谢病第六章营养代谢有关的其他疾病(精)](https://img.taocdn.com/s3/m/6ce6ba01650e52ea551898c0.png)
营养代谢有关的其他疾病Other Disorder Related to Nutrition Metabolism第六章本章目的:本章要求掌握应激综合征、肉鸡腹水综合征、肉鸡骨骼畸形和奶牛胎衣不下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治疗,了解禽啄食癖、奶牛乳房水肿和奶牛皱胃变位的基本知识。
本章重点:1、奶牛胎衣不下、应激综合征。
2、消化吸收代谢过程本章难点:发病机理和诊断。
第一节应激综合征第二节肉鸡腹水综合征第三节禽啄食癖第四节肉鸡骨骼畸形第五节奶牛乳房水肿第六节奶牛胎衣不下第七节奶牛皱胃变位主要内容第一节应激综合征应激(stress 是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或处于紧张状态时出现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
各种动物均可发生,常见于家禽、猪和牛。
引起应激的刺激称应激原(stressor 。
(Stress Syndrome应激原非损伤性损伤性精神性剌激分群、断奶、捉捕、运输、剪毛、去势、声光刺激、疼痛等和温度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剌激创伤、烧伤、中毒、感染、寄生虫侵袭等区别:是否伴有组织细胞坏死、炎症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急性期反应一、病因温度变化:最适温度 18~24℃, >32℃发病电离辐射精神刺激过度疲劳畜舍通风不良及有害气体的蓄积日粮成分和饲养制度的改变动物分群、断奶、驱赶、捕捉、运输、剪毛、采血、去势、修蹄、检疫、预防接种等。
一、病因猪在保定、运输、配种、兴奋或运动等应激因素的作用下可发生猪肉变性,表现苍白松软渗出性猪肉(pale soft exudative, PSE 、干燥坚硬色暗的猪肉(dry firm dark, DFD 和成年猪背肌坏死(back muscle necrobiosis, BMN 为特征的综合征。
瘦肉型、肌肉发达、生长快的品种最为易感。
另外,吸入麻醉剂(如氟烷、氯仿等和使用去极化肌松药(如琥珀酰胆碱及α-肾上腺素能的激动剂也可诱发本病。
二、发病机理警觉期Alarm stage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反应出现迅速,持续时间短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机体处于“临战状态”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逐渐减弱,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逐渐增多再度出现警告反应期的症状;皮质激素分泌持续增高;出现明显的内环境紊乱。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5c1b96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3.png)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畜禽营养代谢疾病是指因食物中营养元素摄入不平衡,或者因药物滥用、生长加速等因素导致了代谢失调,引发了动物身体内部的一系列疾病。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饱和脂肪酸过多症、高精饲料综合症、尿结石和繁殖性能下降等。
下面将从病因和防控措施两个方面介绍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相关知识。
一、病因1、饱和脂肪酸过多症饮食中含有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会导致畜禽肝脏内脂肪沉积,从而引发饱和脂肪酸过多症。
此病病因主要是由于粗饲料摄入过少,饲料中添加的脂肪酸量过多。
2、高精饲料综合症高精饲料综合症是指由于过高的蛋白质和能量,导致动物体内尿素和胆固醇含量升高,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例如皮肤过度光泽,尿液较浓,粪便无臭等。
此病的发生原因是精饲养殖技术不当,饲料中含有过多的蛋白质和能量。
3、尿结石尿结石是因为饮食中钙、磷、镁等矿物元素摄入超标,以及饮水质量不好,造成尿液浓缩,容易形成尿结石。
此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饲料中营养元素配比不适宜,饮水含离子量过高。
4、繁殖性能下降动物的繁殖性能下降是因为受到的生物、化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的生殖脏器疾病,进而引起动物的繁殖能力下降。
此病的病原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未得到合理控制,或者未得到及时治疗。
二、防控措施针对饱和脂肪酸过多症,我们可以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减少精饲料的投喂量,并增加粗饲料的供给量。
同时,可试着减少饲料中脂肪酸的占比,并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
针对高精饲料综合症,我们可以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减少过量饲料的投喂量。
同时,加强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的配比,增加免疫力的提高,从而有效预防高精饲料综合症。
预防尿结石的关键是要控制饲料中钙、磷、镁等矿物元素的摄入,饮用水要保证水质清洁并注重调整水中的矿物元素含量。
同时,增加饲料中的酸度,调整饲料中的pH值等也是有效预防尿结石的措施。
为了保证动物的繁殖性能,我们应该注重对环境的控制和管理,并定期对动物进行体检,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
家畜动物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治方法
![家畜动物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7b9e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b.png)
家畜动物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治方法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直接受到其营养代谢的影响。
然而,在现代家畜养殖业中,营养代谢疾病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动物生产力下降、繁殖问题以及其他健康问题。
为了确保家畜的健康和高效养殖,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家畜动物营养代谢疾病,并探讨其防治方法。
一、低钙血症低钙血症是家畜动物中最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之一。
它通常出现在哺乳期和妊娠期的母畜身上。
低钙血症会导致产后抽搐、无法站立以及其他神经和肌肉问题。
针对低钙血症的防治方法包括增加饲料中的钙含量,提供芒硝或其他钙补充剂以及定期检查家畜的血钙水平。
二、酮症酮症是由于家畜体内脂肪代谢失调引起的。
这种疾病在高产奶牛中较为常见。
患有酮症的家畜可能表现出食欲减退、产后难产以及奶产量减少。
为了预防和治疗酮症,可以通过提供高质量的饲料、控制饲喂量和制定合理的饲喂计划来维持合适的能量平衡。
三、胃溃疡胃溃疡是由于胃酸和消化液长期侵蚀胃黏膜而引起的。
这种疾病在猪、牛和马中较为常见。
家畜患有胃溃疡时可能表现出消化问题、体重减轻以及食欲不振。
为了防治胃溃疡,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饲料和草料、分次饲喂以及减少动物的压力水平来减轻症状。
四、肥胖肥胖是由于动物摄入的能量超过其消耗而导致的。
这种疾病在家畜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家养宠物或伴侣动物中。
肥胖可能导致骨骼负担过重、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健康问题。
为了预防和治疗肥胖,可以通过控制饮食、提供适量的运动和定期体重检查来维持合适的体重。
五、饥饿和营养不良饥饿和营养不良是家畜动物的常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资源匮乏地区。
这种疾病会导致动物的生长受限、生殖问题以及其他健康问题。
为了预防和治疗饥饿和营养不良,需要提供足够的饲料和养分,确保动物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综上所述,家畜动物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增加饲料中的钙含量、提供钙补充剂、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草料、控制饲喂量、定期检查血钙水平、制定合理的饲喂计划、提供适量的运动、减少动物的压力水平、控制饮食、定期体重检查以及提供足够的饲料和养分。
营养代谢病整理版(全)
![营养代谢病整理版(全)](https://img.taocdn.com/s3/m/f60ec97502768e9951e7380c.png)
一:概述部分营养代谢:是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部和外部之间通过一系列同化与异化、合成与分解,实现生命活动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营养代谢疾病:是营养紊乱和代谢紊乱疾病的总称。
前者是因动物所需的某些营养物质的量供给不足或缺乏,或因某些营养物质过量而干扰了另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引起的疾病,“长期”。
后者是因体内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改变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的疾病,“急性”。
营养代谢病病因:●日粮中营养物质不全、量不足及比例不当●营养物质需要量增加●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饲料中抗营养物质的作用●污染因素●抗生素的影响营养代谢疾病的特点●病的发生缓慢,病程一般较长●发病率高,多为群发,经济损失严重●与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有关●多呈地方性流行●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无接触传染病史,一般体温变化不大,●通过饲料或土壤或水源检验和分析,一般可查明病因●缺乏症时补充某一营养物质或元素,过多症时减少某一物质的供给,能预防或治疗该病。
●具有特征性器官和系统病理变化,有的还有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
营养代谢疾病的诊断:●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首先要排除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中毒性疾病。
由于许多营养代谢疾病呈群发、人兽共患和地方流行等特点。
诊断时应利用一切现有手段排除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亦测不出可疑毒物。
抗菌药物,驱虫药物治疗,收效甚微,或仅对某些并发症有效。
而使用针对性营养缺乏物质有良效时,可提示诊断。
●临床检查:在群养动物中长期存在生长迟缓、发育停滞、繁殖机能低下,屡配不孕,常有流产、死胎、畸胎生成、精子形态异常等;有不明原因的贫血、跛行、脱毛、异嗜等非典型的示病症状。
越是高产(如产乳特别多、产蛋特别多)的越易出现各种临床症状者,可提示诊断。
●剖检变化:多数营养代谢病的剖检没有特征性。
但有些具有特征性,如缺硒:白肌病。
●多呈地域性发生:多数是草食动物,主要以当地的牧草或植物为食,由于地域性某种元素确实,可能导致动物发生地方病。
兽医内科学营养代谢病
![兽医内科学营养代谢病](https://img.taocdn.com/s3/m/aaf555e7172ded630b1cb63a.png)
病理性状况下:慢性寄生虫病、慢性化脓 性疾病、马传染性贫血、鼻疽、牛结核 等慢性疾病对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多。 4.营养物质平衡失调 (1)转化:如糖、脂肪、氨基酸,三大物 质间相互转化 (2)依赖:如钙、磷吸收,需要维生素D (3)拮抗:锌、铁充足可防铜中毒。
5.参予代谢的酶缺乏 一类是获得性缺乏,见于重金属中毒、氢氰 酸中毒、有机磷中毒及一些有毒植物中毒; 另一类是先天性酶缺乏,见于遗传性代射 病。 6.内分泌机能异常 如锌缺乏时血浆胰岛素 和生长激素含量下降。纤维性骨营养不良 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
三、营养代谢病的诊断 1.流行病学调查 着重调查疾病的发生情况,如发 病季节、病死率、主要临床表现及既往病史等; 饲养管理方式,如日粮配合及组成、饲料的种类 及质量、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及数量、饲养方法及 程序等;环境状况,如土壤类型、水源资料及有 无环境污染等。 2.症状识别 如仔猪贫血可能是铁缺乏;被毛退色、 后躯摇摆,可能是铜缺乏;不明原因的跛行、骨 骼异常,可能是钙、磷代谢障碍病。 3.治疗性诊断 4.病理学检查
(1)应激:寒冷、长途运输、惊恐畏惧等 (2)营养因素:硒和维生素E缺乏 (3)肌肉创伤(挤压综合征、严重鞭打伤、 重度烧伤及电灼伤等 );肌肉炎症(如皮 肌炎、多发性肌炎等);肌肉缺氧(如大 动脉血栓栓塞) (4)中毒(如蛇毒、蜂毒、毒蜘蛛毒及重度 酒精中毒等) (5)剧烈痉挛抽搐、恶性高热等。
三、临床特点
第八章 营养代谢性疾病
概 述:畜禽营养代谢病的概念、特点、病因、诊治
一、营养代谢病的一般病因 1.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过剩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饲料营养物质缺乏,食欲降低 或废绝 饲料营养物质过剩: 如干乳期饲以高能饲料,乳牛 过于肥胖;日粮中动物性饲料过多,引发禽痛 风;碘过多,致发甲状腺肿;高钙日粮,造成 锌相对缺乏等。
动物营养代谢病
![动物营养代谢病](https://img.taocdn.com/s3/m/3d0893eda0116c175e0e4837.png)
动物营养代谢病Animal Nutrition Metabolic Disease刘强教授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一、课程性质二、目的要求三、学时分配四、参考资料课程教学安排与要求动科专业学科基础选修课,32学时。
研究动物营养代谢紊乱性疾病的一门学科随着畜牧业生产向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营养代谢病已成为危害动物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直接影响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和安全。
一、课程性质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营养代谢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治和预防措施;通过毕业实习将学到的理论用于临床实践,解决畜牧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了解随着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疾病发生的新特点,特别是要清楚的认识到营养代谢病的特异性诊断和亚临床疾病监测、预报已成为现代畜牧业生产中急需解决问题。
二、目的要求三、学时分配1、刘宗平主编,《现代动物营养代谢病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2、王宗元主编,《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
3、黄有德、刘宗平主编,《动物中毒与营养代谢病学》,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4、王俊东主编,《畜禽营养代谢与中毒病》,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
5、王小龙主编,《畜禽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
6、刘宗平主编,《动物中毒病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7、王建华主编,《家畜内科学》(第四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
主要参考资料1. 闭卷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2. 识记20%,领会30%,简单应用40%,综合应用10%。
3.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营养代谢病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 of 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order第一章本章目的:要求了解营养代谢病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动物营养代谢病的概念、动物营养代谢病的基本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代谢有关的其他疾病Other Disorder Related to Nutrition Metabolism第六章本章目的:本章要求掌握应激综合征、肉鸡腹水综合征、肉鸡骨骼畸形和奶牛胎衣不下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治疗,了解禽啄食癖、奶牛乳房水肿和奶牛皱胃变位的基本知识。
本章重点:1、奶牛胎衣不下、应激综合征。
2、消化吸收代谢过程本章难点:发病机理和诊断。
第一节应激综合征第二节肉鸡腹水综合征第三节禽啄食癖第四节肉鸡骨骼畸形第五节奶牛乳房水肿第六节奶牛胎衣不下第七节奶牛皱胃变位主要内容第一节应激综合征应激(stress 是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或处于紧张状态时出现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
各种动物均可发生,常见于家禽、猪和牛。
引起应激的刺激称应激原(stressor 。
(Stress Syndrome应激原非损伤性损伤性精神性剌激分群、断奶、捉捕、运输、剪毛、去势、声光刺激、疼痛等和温度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剌激创伤、烧伤、中毒、感染、寄生虫侵袭等区别:是否伴有组织细胞坏死、炎症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急性期反应一、病因温度变化:最适温度 18~24℃, >32℃发病电离辐射精神刺激过度疲劳畜舍通风不良及有害气体的蓄积日粮成分和饲养制度的改变动物分群、断奶、驱赶、捕捉、运输、剪毛、采血、去势、修蹄、检疫、预防接种等。
一、病因猪在保定、运输、配种、兴奋或运动等应激因素的作用下可发生猪肉变性,表现苍白松软渗出性猪肉(pale soft exudative, PSE 、干燥坚硬色暗的猪肉(dry firm dark, DFD 和成年猪背肌坏死(back muscle necrobiosis, BMN 为特征的综合征。
瘦肉型、肌肉发达、生长快的品种最为易感。
另外,吸入麻醉剂(如氟烷、氯仿等和使用去极化肌松药(如琥珀酰胆碱及α-肾上腺素能的激动剂也可诱发本病。
二、发病机理警觉期Alarm stage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反应出现迅速,持续时间短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机体处于“临战状态”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逐渐减弱,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逐渐增多再度出现警告反应期的症状;皮质激素分泌持续增高;出现明显的内环境紊乱。
机体的防御储备能力逐渐被消耗机体抵抗能力耗竭神经内分泌反应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轴(LC-NE 兴奋儿茶酚胺分泌↑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 (HPA 强烈兴奋糖皮质激素分泌↑StressRest hormonal responses to stress三、症状及病理共同症状:免疫力下降,对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易感性增加;机体动员能量对付应激刺激,机体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降低,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畜禽生长停滞,泌乳量减少,饲料转化率降低,运输过程中及候宰期间严重掉膘,幼畜死亡率增加。
动物品种不同临床表现有差异。
三、症状及病理环境应激三、症状及病理病理:血液 pH 降低 (小于 6 , 乳酸盐和丙酮酸盐增加, 乳酸正常小于 100㎎ /dl。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髙, 氧消耗量增加, 血浆儿茶酚胺、钾、磷浓度增加,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超过 100U/ml。
鸡热应激时,血糖、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乳酸脱氢酶(LDH 活性显著升髙。
血清甲状腺素含量降低,醛固酮含量增加。
四、诊断据病史,结合遗传易感性和休克样症状(肌肉震颤,体温快速升高,呼吸急促,强直性痉挛等即可初步诊断。
血液有关指标测定可提供辅助诊断手段。
应与高热环境中强迫运动所致的中暑或剧烈运动后引起的肌红蛋白尿相鉴别。
有些应激综合征有特异症状,多数呈亚临床型。
因此,监测其变化指标,及早发现并消除应激因素,五、监测肾上腺重量增加,皮质与髓质比值变大;血浆皮质酮和 ACTH 含量升高。
血液指标:颗粒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 。
酶活性:血中肌酸磷酸激酶和 GSH-Px 活性是否升高。
氟烷鉴定法:以 3﹪ ~5﹪浓度吸入数分钟,体温升高,急性酸中毒,渐进性肌肉痉挛和强直,死亡率高。
红细胞 -巴比妥反应:取红细胞悬浮液加过氧化氢温育后加三氯醋酸离心, 滤液加巴比妥酸, 535nm 处比色。
松节油注射法:耳区皮内注松节油 24h 后,按注射部位肿胀面积、耳厚度、温度、疼痛及充血程度判定敏感猪。
六、防治治疗:消除应激原,注射镇静剂,大剂量静脉补液,配合 5﹪碳酸氢钠溶液纠正酸中毒; 用美国的多种维生素制剂“速补14”水溶性饲料添加剂;采取体表降温、输氧等措施预防:消除环境生态应激原:改善饲养管理提高动物抗应激能力:培育抗应激品种和用抗应激剂六、防治改善饲养管理:合理设计养殖场 -隔热、保温、通风、减少太阳辐射避免环境突变,改善环境卫生;应激驯化,营造应激的适应期;饲料营养调控:提髙日粮能量水平降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采用低钙日粮,另外设计钙源,避免磷过高六、防治添加抗应激剂:矿物质 -碳酸氢钠、氯化铵、氯化钾等都有利于恢复体内酸碱平衡;维生素 -B 族维生素、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抗生素类 -杆菌肽锌、黄霉素、维吉尼亚霉素等酸化剂 -柠檬酸和延胡索酸中草药添加剂 -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其他活性成分糖类 -葡萄糖、低聚糖等六、防治选育抗应激品种:应激的敏感性因遗传基因不同而有差异,利用育种方法选育抗应激动物;斯格父系种猪:不含氟烷基因,无应激第二节肉鸡腹水综合征概念:是家禽发生的一种以不愿活动、呼吸困难、发绀和腹部膨大为临床特征的疾病。
生长快速的禽类品系多发,多见于 4~6周龄肉鸡;雄性比雌性多,寒冷季节发病率高,高海拔地区多发(Ascites Syndrome一、病因环境因素:导致缺氧因素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
高海拔:氧少, HGB 氧合不全,携氧下降;寒冷:代谢率增加、需氧增加;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或烟尘过高,引起肺脏病变。
遗传因素:快速生长现代肉鸡品种所致。
生长迅速:代谢快对增加需氧量,雄性比雌性高。
有限的肺容量:禽肺不能扩张、肺损伤和循环虚脱。
一、病因营养因素:颗粒饲料和高能量高蛋白饲料:采食量增加和高能高蛋白提高生长速度, 增加机体对氧需要量。
高钠:导致血容量增加,血浆渗透压、血浆钠离子、钾离子和氯离子均升高。
其他:日粮中维生素 E 、硒、维生素 D 缺乏或钴含量过高等均可诱发本病。
一、病因呼吸障碍: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慢性损伤 (消毒时过度熏蒸、预防传支时滥用喷雾、运输过程低氧应激、孵育期通风不良等和呼吸道急性损伤(肺和气囊损害会影响氧气的运输和摄入。
影响呼吸的疾病:患佝偻病时肋骨变软和变形影响肺扩张,导致肺泡性缺氧。
右心室肺部毛细血管环境日粮等因素代谢缺氧增加肺动脉肌肉壁变厚高压肝脏血管血浆流出AS肾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液粘稠(Julian等 ,2000二、发病机理三、症状生长缓慢, 食欲下降或废绝, 体重下降, 精神倦怠, 羽毛蓬乱, 鸡冠发紫, 腹部下垂、膨大、有波动感,腹部皮肤暗紫色,呼吸困难,步态蹒跚,不愿活动,捕捉时常突然死亡。
血液学检查, 红细胞压积容量、血容量、红细胞数增加, 红细胞变形性下降, 血液黏度增加。
四、病理腹腔内有大量黄色或淡红色液体。
右心衰竭和肥大,右心室和全心室重量之比明显增大,心包积有大量黄色液体,少数发生心包粘连。
肝脏肿大、边缘钝圆,有的肝脏萎缩、表面凹凸不平,多数肝脏表面覆盖一层黄色胶冻样纤维素性渗出物,有的漂浮在腹水中。
肺脏弥漫性充血、水肿,细支气管充血。
肾脏充血、肿大,有时出血。
四、病理组织学变化:心肌纤维轻度紊乱、水肿, 心肌纤维间疏松结缔组织轻度增生, 局灶性出血和异嗜白细胞浸润。
肝窦扩张,肝包膜明显增厚,肝组织常见淋巴细胞和异嗜白细胞聚积。
肺脏充血、出血和水肿, 次级支气管周围的平滑肌肥大; 肺细小动脉血管中膜普遍增厚,弹力纤维增生,内膜增厚,血管管腔狭窄,使阻力段血管延长。
肾小球淤血,基底膜增厚,有散在性淋巴细胞聚积。
五、诊断与防治诊断与治疗据腹部膨大、呼吸困难和发绀等临床症状,结合大量黄色腹水和右心室肥大等病理变化即可确诊。
无特效疗法,目前使用中草药、利尿药、助消化药、抗菌药及饲料添加 VC 、VE 、硒等对症治疗,可减轻症状,但不能完全康复。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通风保温:适当通风提供氧气;注意保温隔离饲养:生长率较快的肉仔鸡隔离,雄性和雌性分开预防传支:传支病毒侵害气管、肺和肾脏。
日粮合理:14日龄前饲喂低蛋白和低能量饲料。
添加 VC 、 VE 、硒、钙、磷等营养物质。
品种选择:尽可能选育抗病的品种。
五、诊断与防治预防 --药物预防0.25㎎ /㎏的β-肾上腺素阻断剂增强心脏机能;亚麻油 -增加红细胞变形性,降低黏度;加 0.015﹪速尿阻止电解质钠、钾的重吸收和舒张肺血管,添加 1﹪精氨酸产生一氧化氮, 扩张肺血管等。
抗氧化剂、血管和支气管扩张剂、强心剂、辅酶 Q 及中草药等。
五、诊断与防治第三节禽啄食癖概念:是在人工饲养下由于禽对人为不完善的群体环境不适或营养物质的缺乏所致的一种用喙啄食肛门、冠、肉垂、脚趾、羽毛、肌肉、蛋等而造成这些部位组织损伤或蛋破损的特殊异嗜或恶癖。
鸡的啄食癖发生率高达 83.5%、死亡率达 52%;雉鸡啄食癖发生率高达 87.3%,死亡率达 53.1%。
(Cannibalism of Poultry一、病因饲养密度过大:拥挤时鸡之间紧密接触逐渐产生厌倦情绪,烦躁不安而引起啄食癖。
争抢饲料、饮水。
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引起鸡体散热障碍,造成过热,鸡只烦躁不安而引起啄食癖。
光照过强、光色不适:强光(黄色或白色或连续长时间光照使鸡兴奋和好斗,引起啄食癖。
啄食癖发生率:黄色光为 52﹪,青色光为 21.5﹪, 白炽光为 15﹪,而红色光或绿色光则不发病。
一、病因饲养设备结构不合理或质量不良:相邻鸡笼鸡相互啄食对方头部和肛门;鸡皮肤损伤、出血激发啄食癖。
不合理的混养:打乱鸡群正常啄食规律易发生啄食癖;大鸡欺凌弱小鸡引起啄食癖;白色鸡与褐色鸡混养、脚上有丛毛的鸡、有冠毛的鸡与没有这些特征的鸡混养、羽毛长得慢的鸡与羽毛长得快的鸡混养。
受伤:健康鸡会啄食脚跛、受伤的鸡和死鸡,很快形成啄食的恶癖。
一、病因环境改变:当环境急剧改变或管理的改变时引起啄食癖,如将育成鸡更换到新地方,对环境和设备不适应。
日粮不平衡:粗纤维太少造成鸡好斗;缺乏含硫氨基酸时易啄食羽毛;日粮中矿物质(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时, 常发生鸡啄食鸡蛋和啄食羽毛的恶癖。
疾病感染:当患鸡白痢、球虫病以及体外寄生虫病(如螨病、羽虱病等时,也常常引起啄食癣。
二、症状啄羽癖:因饲养方式不当及缺乏矿物质和蛋白质引起。
从尾部、翅膀等部位扩展到全身, 皮肤出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