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案例分享(七)GDP核算绿色理念与国际实践

合集下载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案例分享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案例分享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案例分享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思政教育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重视。

思政教学要帮助学生发展出基本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社会意识、国际视野,以及具有价值取向的个人发展等能力。

在实践思政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提高思政教学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能力。

一、以学习为中心的思政教学实践在实践思政教学中,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师通过组织多种活动,例如实验反思、小组分练、角色扮演、检索报告等,帮助学生培养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增强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实现学习的目的。

二、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思政教学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参与活动,而且要求学生自觉认识主题,从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收获。

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发言,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并对学生的表达给予鼓励和评价。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借鉴案例,积极分享情绪游戏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有趣、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教师可以引入当前青少年面临的社会问题,让学生分析和探讨,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借鉴案例的方式,分享学习成果,让学生了解到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习的重要性。

四、思政教学实践的意义思政教学实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思政素养,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载体。

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培养身心健康、社会意识、国际视野,以及具有价值取向的个人发展等能力,并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思政教学实践只有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才能让学生充分学习,获得有效的知识掌握。

因此,教师在设计思政教学实践活动时,应从团队协作、学习认知、思考反思等多方面去考虑,使学生能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社会及自我的正确认知。

绿色GDP核算理论及与政策分析冯洁

绿色GDP核算理论及与政策分析冯洁

绿色GDP核算理论及与政策分析冯洁发布时间:2022-04-29T15:59:46.300Z 来源:《城市建设》2022年1月中2期作者:冯洁[导读] 绿色GDP核算的兴起源于人类对经济发展观与环境发展观的变化。

宜宾三江新区工业和服务业局冯洁四川省宜宾市 644000摘要:绿色GDP核算的兴起源于人类对经济发展观与环境发展观的变化,该核算理论与核算方法能够体现经济活动对现有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情况与成本。

本文首先论述了绿色GDP的概念与内涵,然后指出了传统GDP核算工作的缺陷并分析了推行绿色GDP核算工作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几条推行绿色GDP核算的思路与建议,旨在进一步提高绿色GDP核算工作的水平,推动社会、环境、经济这三大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GDP;绿色GDP;核算;政策分析前言: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出一种高速的发展状态,但是经济的质量并不是很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延续传统的、较为粗放型的样式。

现代社会中公众对环境的问题日益关注,因为环境质量的高低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人们注意到了传统GDP指标与GDP核算工作中存在很多缺陷,所以开始关注并大力推行一种新的能够对环境保护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的绿色GDP核算工作方法,对该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已经在国内达成了一致的共识。

一、绿色GDP的内涵GDP的增长是经济衡量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也同样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人们加大了对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GDP概念应运而生,同时其重要性与意义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绿色GDP的计算应该在原有GDP中进行一定的成本扣除,这一成本具体来说就是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与环境资源成本,换句话说,绿色GDP是在去除了环境与自然资源因素之后的总生产活动成果,是对传统GDP指标所进行的一种调整。

二、推行绿色GDP核算中的原因传统GDP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还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与经济的总体规模,这些信息是国家对本国内部进行产业调整与升级的重要依据,能够据此制定出相对合理的政策与发展目标。

44个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44个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44个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以下是44个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观众可以通过以下案例来了解如何用教育、思政课程以及社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案例一:共同关注社会问题在社会问题研究课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并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鼓励学生主动关注社会问题,加深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和思考。

案例二:思想引导的公益活动思政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感受到乐于助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案例三:实践教学与思政课程的结合将实践教学与思政课程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

案例四:课堂讨论与思辨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思辨性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案例五:思政教育与文化艺术通过引入文化艺术资源,如电影、音乐、绘画等,使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和创作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和思想品质。

案例六:思政教育与科技创新结合科技创新与思政教育,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前沿发展和社会影响,并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案例七:跨学科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案例八: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社会问题,并通过实践行动改善社会现状。

案例九: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思政课程将注意力放在就业指导上,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培养他们的就业观念和职业素养。

案例十:思政课程与人生规划通过思政课程的教育引导,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并制定合理的人生规划,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案例十一: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道德教育中,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经济学原理》:强化思政教育,激发爱国情怀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经济学原理》:强化思政教育,激发爱国情怀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经济学原理》:强化思政教育,激发爱国情怀一、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授课对象:经济管理学院2021级全体本科生课程性质:大类基础课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基石。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分层教学的初级课程,致力于使学生掌握并学会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思维方法与分析工具,从而为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经济学基础。

本课程由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构成。

微观经济学部分主要讲授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消费者选择理论,企业的生产和成本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厂商行为,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讲授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AD-AS模型,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政策协调等。

案例简介:本案例处于经济学原理中宏观经济学关于经济政策的学习阶段。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政策目的,识别政策条件,运用政策手段。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过程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理论中的宏观政策手段,经历了应用这些手段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单一政策到政策组合,从对经济的影响波动剧烈到逐渐走向平稳。

将这些具体实践用视频播放、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小组专题研究报告等方式加以体现,强调西方国家与中国在政策制定与使用上的不同前提条件、政策目标、政策效果,尤其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等特点,使学生立足我国国情,理解政府政策初衷,激发学习兴趣,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在新时代宏观调控体系发生了哪些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西方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不同作用机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局观,进一步完善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应用文-绿色GDP核算体系与发展循环经济

应用文-绿色GDP核算体系与发展循环经济

绿色GDP核算体系与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绿色GDP,核算体系,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是将过去传统经济体制下的非成本要素一生态环境从经济系统之外独立出来,进入经济系统内部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从而改变企业获得利润而要大众承担生态环境成本的不对称的经济运行机制,它是一种生态经济。

绿色GDP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它克服了现行GDP的缺陷,为构架循环经济新体制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保证经济增长不会过度消耗能源,不对环境造成损害的有效途径;它是我国发展路径和模式的根本变革,是21世纪中国的必然选择。

1、经济全球化催生绿色GDP。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本全球化流动的加剧、以及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通过商品、服务及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导致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现代经济发展道路也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主要为GDP、人均产值和人均收入等,主要围绕资本、技术、劳动效率等因素展开经济理论研究并指导经济发展,客观上鼓励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甚至不考虑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负面影响。

而当代经济将知识、环境、自然资源纳入经济理论研究范畴,将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三者协调发展作为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使工业经济时代朝着以追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知识经济时代转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上的一些有识之士、西方一些国家政府和国际为了适应这种潮流的变化,先后开展了以绿色GDP为代表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探索和研究。

从1997年开始,世界银行采用“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重新衡量各国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环境)损失之后的真实国民财富。

与此同时,欧洲局开发了“欧洲环境经济信息收集体系”即SERIEE体系,开展环境支出核算工作,扩展了SNA。

荷兰建立了“包括环境账户的国民核算矩阵”(NAMEA),全面考察一定时期内经济与环境指标的变化状况。

2023年度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

2023年度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

2023年度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一、《人工智能与社会》该课程以人工智能为主题,通过讲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应用场景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案例引入了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以及相关伦理和法律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

二、《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该课程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题,通过学习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保护政策和实践案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案例引入了国内外环境保护成功案例,如北极保护、水资源管理等,以及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如农村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等,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行动。

三、《社会公平与公正》该课程以社会公平和公正为主题,通过讲解社会结构、社会不平等现象和公正原则,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公平问题的根源和解决之道。

案例引入了国内外社会公平和公正的案例,如教育公平、就业歧视等,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的讨论,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公平和公正的现状和挑战。

四、《创新与创业》该课程以创新和创业为主题,通过学习创新理论、创业案例和创新创业政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案例引入了国内外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如科技企业的创新模式、创业者的创业经历等,以及创新创业政策的讨论,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热情。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代发展》该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发展为主题,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案例引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如公民道德建设、青年成长教育等,以及相关政策和实践案例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

六、《法治与公民权益保障》该课程以法治和公民权益保障为主题,通过学习法治理论、法律法规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案例引入了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如反腐败斗争、司法改革等,以及公民权益保障的案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者权益保障等,激发学生对法治和公民权益保障的思考和行动。

《环境科学基础》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环境科学基础》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环境科学基础》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前言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在此背景下,高校环境科学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肩负起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

《环境科学基础》课程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以及专业素养。

本案例旨在探讨如何在《环境科学基础》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传授:使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 价值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民生、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3. 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分析环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3.1 环境科学基本概念介绍环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等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3.2 环境要素与环境质量讲解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性质、功能和相互关系,探讨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3 环境污染与防治分析各类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强调污染防治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3.4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和路径,探讨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3.5 环境伦理与环境教育介绍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探讨环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运用系统、生动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环境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环境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课外实践:鼓励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我国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及应用_钱程

我国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及应用_钱程
在SEEA的众多指标中, 绿色国内生产总 值( EDP) 是 核 心 指标。它把资源环境成本作为对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的衡量 标准, 并将其从NDP中扣除, 计算公式如下:
EDP= NDP- 资源环境成本 按照SEEA的基本框架, 并结合我国现有统计核算体系, 笔者参照国内一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框架进 行了设计。考虑到数据的支持性和指标的科学性, 资源环境成 本应当由自然资源消耗的价值成本和由环境污染产生的价值 成本组成。其中, 自然资源消耗的价值是指自然资源消耗损失 去除非经济自然资产向经济自然资产转移支出后得到的自然 资源的净损失, 环境降级成本又分为生态环境退化损失和环 境保护支出。具体得出以下绿色GDP核算公式: 绿色GDP= GDP-( 自 然 资 源 消 耗 损 失+ 生 态 环 境 退 化 损 失+环境保护支出- 非经济自然资产向经济自然资产转移支 出) 2. 绿色GDP核算体系中环境成本的评估。在明确了绿色 GDP核算体系之后,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对相关指标 进行评估。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退化的 估计方法, 环境保护支出和非经济自然资产向经济自然资产 转移支出的数据可从相关资料中直接查得。 ( 1) 自然资源消耗损失估计。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损失, 我们主要采用市场法和净价法进行估计。市场法, 是指以自然 资源交易和转让市场中所形成的自然资源价格来推定评估自 然资源的价格, 但应用中要以自然资源市场发展已相当成熟 并有序规范化为前提; 净价法, 是指用自然资源产品的市场价 格减去自然资源开发成本来求得自然资源价格的方法。如果 用净价法计算矿产资源价格, 则公式是: 矿产资源价格=该矿产品市场价格- 矿床勘查费用- 开发 运输费用等相关费用 ( 2) 生态环境退化损失。笔者对于生态环境退化损失的评 估, 主要采用边际机会成本法( MOC) 和收益还原法。 边际机会成本法, 是依据边际机会成本理论, 通过估算资 源产品的边际机会成本来求得资源的价格, 再进一步估计资 源价值总量。边际机会成本由三部分组成: ①边际生产( 私人) 成本mpc; ②边际使用( 消耗) 成本muc; ③边际外部成本( 其中 最为主要的因素为生态环境系统的损害) mec。具体计算公式 为: moc= mpc+ muc+ mec, 则资源价格= mpc+ muc+ mec。

实验教学课程思政创新设计案例

实验教学课程思政创新设计案例

实验教学课程思政创新设计案例
一、案例名称:环保科学实验与绿色发展观念
二、案例目标:
本案例旨在通过环保科学实验,向学生传授环保知识,培养他们的绿色发展观念,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水质检测与净化实验
通过检测不同地区的水质,了解水污染现状,学习水净化原理及技术,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实验二:大气污染物检测实验
通过检测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了解空气质量状况,学习空气净化原理及技术,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提高环保意识。

实验三: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实验
通过实验了解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让学生认识到废物减量、资源循环利用的必要性。

四、思政元素融入点:
1. 环保意识: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 绿色发展观念:在实验过程中强调绿色发展观念,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验过程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 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介绍我国在环保领域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实施方式:
1. 实验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环保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

2. 课堂讨论:结合实验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讨环保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浅谈绿色GDP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文

浅谈绿色GDP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文

浅谈绿色GDP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文论文关键词:绿色会计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文摘要:在经济高速增长,能源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国家统计局和环保总局在全国十省市试行了绿色GDP核算,发现存在着核算资料缺乏、环境损耗难以量化等不利因素,既而转向绿色会计、单位GDP能耗等.本文丰要就绿色会计、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内涵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做了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能源与资源的浪费严重,环境问题突出。

以此,中国开展了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试图测算出环境的破坏对经济的影响,在经济增长中计人环境成本,从而提倡更为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2006年,英国《金融时报》发布有关《中国放弃“绿色GDP”计划》的报道,对此,国家统计局则表示先做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实物测算方面,暂时不做价值的估算,作为需要给出一个数字的绿色GDP,现在确实难以实现。

并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绿色会计”作为绿色GDP的替代方式。

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就绿色会计、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做一研究。

1.绿色会计、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内涵1.1绿色会计及主要内容绿色会计的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早期,最为突出的是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政府间专家工作小组在连续几次的会议上讨论过绿色会计问题,并建议各国研究相关的准则。

绿色会计是会计学、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相互结合,运用一定的方法,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表达的形式,反映、报告和考核企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等成本价值,平衡人工资本和自然资本,全面反映自然资本和企业、社会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

绿色会计突出核算企业自然环境成本,在提高企业自身直接效益的同时,更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全面监督反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其基础内容可分为三部分: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污染成本;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及产生的社会环境代价评估,同时包括对国家经济发展宏观决策的评估。

《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案例

《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案例

《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案例一、课程简介《经济学基础》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知识。

同时,本课程也注重思政元素的融入,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思政元素融入方式1. 爱国主义教育在讲解市场机制时,可以引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2. 诚信守法教育在讲解市场规则时,可以引入企业诚信经营和守法合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同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违法违规行为对个人和企业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治观念。

3. 绿色发展理念在讲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时,可以引入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环境问题,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

同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参与环保主题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具体案例1. 课堂讨论: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本案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具体操作如下:(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2)讨论:让各小组围绕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3)分享:让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4)点评: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引导,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形势和政策,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本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一员,应该关注国家经济形势和政策,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案例分析: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性本案例旨在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企业诚信经营和守法合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治观念。

绿色GDP核算体系与发展循环经济

绿色GDP核算体系与发展循环经济

绿色GDP核算体系与发展循环经济一、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发展及意义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定义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必要性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发展历程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局限性及改进方向二、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实践循环经济的概念及意义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及实现方式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循环经济的优势及挑战三、绿色GDP核算体系与循环经济的结合绿色GDP核算体系与循环经济的联系和发展现状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应用及推广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循环经济模式对绿色GDP读数的影响及不足之处四、全球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比较分析全球常用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核算体系的异同点及原因分析优秀核算体系案例的评价及启示五、绿色GDP核算体系与循环经济的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一:中国福州市南平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二:新加坡循环经济的发展案例三:日本佐贺县的包装循环经济案例四:美国西雅图市的零废弃物计划案例五:欧洲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一、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发展及意义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定义绿色GDP核算体系是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进行修正,减去对环境和自然资本的损害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以衡量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性。

绿色GDP核算体系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指标体系之一。

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必要性非绿色GDP数据的失实性和误导性传统GDP核算体系不能真实反映经济的可持续性。

常规GDP的计算方式只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和收益等关键因素,而忽略了诸如环境、资源损害和居民健康等负面外部性损失。

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发展历程80年代初期,中国出现了家喻户晓的“大污染”时代,GDP呈指数级增长,但生态环境严重受损,在经历了一系列工业污染事件的打击后,2006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见》,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

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局限性及改进方向绿色GDP核算体系有较强的主观性和带有一定的政治抵抗力。

其局限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绿色GDP核算范畴不能涵盖全部环境问题;其次,绿色GDP意义不仅在于它的计算方法,更在于相关意识的提升。

绿色GDP知识点课件

绿色GDP知识点课件
(2) GDP计量过程中只考虑了经济成本,没有考虑资 源环境成本,由此造成了经济成果的偏高估算;
(3) 在GDP基础上扣减资源环境成本,得到经过资源 环境因素调整的GDP,通俗的称呼就是绿色GDP。
6
绿色GDP在我国的发展
如果把绿色GDP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做一个 区分,大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介绍引进和初步估算
27
(3)GDP核算是针对市场经济体制而设计的, 尤其是其中的估价方法,要以市场价格为 基础。现实中大部分资源环境进入经济体 系并非遵循市场交换规则,而是依赖于法 规、税费机制等行政手段。
如何将两种机制下存在的事物和发生的现 象融合在一起?我们能够将市场方法延伸到 资源环境的计量吗?
28
2. 实施绿色GDP面临的困难
38
七、推进绿色GDP核算应该恪守的原则
绿色GDP核算事涉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度 量,在中国目前背景下,必须坚持去做。
39
由于在理论、方法、数据基础等方面还存 在巨大困难,实施绿色GDP核算难以一蹴而 就,尤其难以进行全面的核算。
40
在绿色GDP核算理论方法探索中,无论是国 民经济核算专家还是资源环境经济学专家, 都必须打破原来的思维惯性,着眼于资源环 境与经济的关系,探索不同理论方法体系之 间的契合点。
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面临着技术和观 念上的两大难点。
不论采用任何一种方法,其技术上的核心难 点在于自然资源的货币化,如何将其化为数 值融入到核算模型中,是现实操作中的主要 问题。
30
一旦实施绿色GDP,人们心中的发展内涵 与衡量标准就变了,扣除了环境损失成本, 当然会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大大下 降。一旦实施绿色GDP,必将带来干部考 核体系的重大变革。

课程思政案例分享(七)GDP核算绿色理念与国际实践

课程思政案例分享(七)GDP核算绿色理念与国际实践

课程思政案例分享(七)GDP核算绿色理念与国际实践爱国赤子情怀,践行绿色发展案例说明本案例为宏观经济学核算体系中的思辨学习讨论模块。

力争将思政教育与经济学专业素养提升交融互促。

思政教育目标立足于“志存高远,学以报国”的创新人才培养。

主题为“爱国赤子情怀,践行绿色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弘扬爱国主义,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自己就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进程的建设者和实现者。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使同学不仅掌握宏观经济学GDP核算理念与方法的最新前沿,了解国情,同时激扬爱国爱家乡的赤子情怀、提升参与创新实践热情和自主学习力度。

采取启发式教学和线上线下分组讨论进行。

以政府部门与经济专业网站链接、诺贝尔奖经济学家观点与思辨讨论穿插进行,并与我国绿色经济和高质量发展实践密切契合,带动学生深度思考。

课程基本信息宏观经济学是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平台基础课,授课学生众多,影响面广。

课程从宏观视野出发,分析国民收入、就业等宏观经济总量的决定与变化,探究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与影响机理,了解宏观经济目标与政策制定。

该课程理论与实践性均很强,理论层面关注宏观经济模型演变,实践层面关注宏观政策手段配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核算基础知识,凯恩斯主义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三大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目标与政策有效性分析,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与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问题等,以及当代宏观经济流派,如货币主义、供给学派、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流派主要思想等。

目标该教学内容为《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

主要包括GDP概念、核算方法与发展等知识,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教学目标如下:01夯实基础知识掌握GDP概念、GDP核算方法,了解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不足与进展。

02培养专业能力提高对GDP等经济数据内涵认识与分析能力,对核算体系前沿发展与应用的专业学习能力,及其围绕绿色经济发展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争取为国家绿色发展、家乡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才智。

思政案例或绿色化工案例

思政案例或绿色化工案例

思政案例或绿色化工案例思政案例:一场特殊的“历史穿越”班会。

在一所中学里,有个特别有趣的思政课教学方式。

班主任张老师组织了一场名为“历史穿越”的主题班会。

张老师先把教室简单布置了一下,在教室的一角铺上了一些旧报纸当地毯,还挂了一些写着古代名言的纸条当作古代的幡旗。

然后让同学们都穿上自己制作的简易古装,瞬间教室就有了一种穿越回古代的氛围。

班会开始,张老师说:“今天啊,咱们就像坐上时光机,回到古代去看看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的生活。

”首先“穿越”到了孔子讲学的场景,几个同学扮演孔子的弟子,围坐在扮演孔子的同学周围。

“孔子”开始讲“仁爱”的思想,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比如在食堂打饭的时候,自己不喜欢吃的菜,也不能硬塞给别人。

同学们在欢笑中就理解了这种思想的含义。

接着又“穿越”到了近代的革命时期。

一些同学扮成爱国志士,在讲台上激昂地演讲,诉说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列强侵略的愤慨。

台下的同学都被这种情绪感染了,深刻体会到了当时革命先辈们的热血和为国家独立富强的决心。

这个班会结束后,同学们对思政课的兴趣大增。

以前觉得思政课就是枯燥地背一些理论,现在就像看了一场精彩的戏剧一样,而且这些思想和历史事件都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

这就告诉我们呀,思政课不一定非要板着脸讲课,用这种有趣的、像角色扮演一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接受那些原本可能觉得很生硬的知识。

绿色化工案例:环保塑料的创新之旅。

有这么一家化工小公司,原本和其他化工企业一样,生产着普通的塑料制品。

可是呢,他们的老板王总发现,那些普通塑料扔得到处都是,对环境的污染特别严重,就像一个个白色的小恶魔在破坏地球家园。

于是,王总决定带着他的小团队来一场绿色革命。

他们开始整天在实验室里捣鼓各种原料,像一群疯狂的科学家。

刚开始的时候,那真是状况百出。

有一次,他们尝试把一种植物纤维和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混合,结果发生了奇怪的反应,整个实验室弥漫着一股像臭鸡蛋混合烂菜叶的味道,大家都被熏得跑了出去。

绿色GDP核算

绿色GDP核算

个人消费支出为福利基础, 计算的切入角度为 加入预防性支出、净资本成 个人获益;计算环 长、自然资本及环境损耗等。 境社会成本损失
美、德、英、澳、 新西兰、意、瑞 典、奥地利、智、 中国(其中台湾 对ISEW有较多研
究)
NW与GS SEEA
世界银行 (1997)
联合国统 计处
(1993)
NW包括人造资本、自然资 源、人力资源;
核算模式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起源 OECD
主要内容
编算范围
在GDP基础上核算环保支出、 在GDP基础上考虑
三废处理,水、矿产、土地、 自然资源、环境、
林业、渔业消耗
社会
试编国家/地区
UNCSD、OECD、 UNSD、中国
ISEW与 GPI
世界银行 经济学家
Herman Daly和
John
B.Cobb (1990)
• 世界银行的NW (National Wealth)和GS (Genuine Saving); • 联合国SEEA (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以及以此为指南,被许多国家修改后而产生的适合本 国国情的SEEA; • 欧洲环境信息收集体系(European System for the Collection of Economic Accounting); • 包括环境帐户的国民核算矩阵NAMEA (National Accounting Matrix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Accounts)和包括环境帐户的社会核算矩 阵SAMEA (Social Accounting Matrix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Accounts); • 欧洲环境压力指数项目; • 环境和自然资源账计划ENRAP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s Accounting Project)等核算模式。

绿色GDP概念下国民核算体系-PowerPointPr

绿色GDP概念下国民核算体系-PowerPointPr
以上提到模式的组合:分析已有系统的流,对一个 可利用的开发区域建立使用者之间的网络同时吸引 其他需要的企业 分析一个完全开发工业园的材料与能源流、沟通障 碍和可能的合作,提高工业园的环境绩效,清除过 去的污染,提出改善的可能性和促进沟通与合作 (Lowe et al. 1998)。
开发商
公众实体 开发商 企业 公众实体 开发商 企业 公众实体 企业 园区管理者
基本结论是: 长江三角洲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平均的15.6% 长江三角洲的劳动生产率是欧洲平均的22.1% 长江三角洲的劳动生产率是香港平均的20.2%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G-7国家每创造一美元消耗的能源(1993年不变价)
美 国:16*10(6)焦; 日 本:6*10(6) 焦 德 国:9*10(6) 焦; 法 国:9*10(6) 焦 意大利:8*10(6) 焦; 英 国:13*10(6)焦 加拿大:21*10(6)焦 以上 G-7国家平均创造1美元消耗的能源为11.7*10(6)焦
四、生态赤字计算 应引起中国未来发展
的充分注意
“生态赤字”应当与 “财政赤字”一样,
引起中国未来发展 的充分注意
国家发展的四类成本
一、基础成本 二、运行成本 三、损失成本 四、借用成本
生态赤字
定义:超出资源承载能力和环 境容量临界、借用后代发展机会 的自然资本总和。
生态赤字可以简略地表达为:
生态赤字 = 损为标志 衡量生态赤字的六项标准
1、单位GDP消耗的能源数量 2、单位GDP消耗水资源数量 3、单位GDP消耗原材料数量 4、单位GDP释放污染物数量 5、全员劳动生产率 6、单位国土面积上的经济总量
衡量真实财富的 五大集合指数
1、恩格尔系数 2、基尼系数 3、人文发展指数(HDI) 4、二元结构系数 5、集约化指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思政案例分享(七)GDP核算绿色理念与国际实践
爱国赤子情怀,践行绿色发展
案例说明
本案例为宏观经济学核算体系中的思辨学习讨论模块。

力争将思政教育与经济学专业素养提升交融互促。

思政教育目标立足于“志存高远,学以报国”的创新人才培养。

主题为“爱国赤子情怀,践行绿色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弘扬爱国主义,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自己就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进程的建设者和实现者。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使同学不仅掌握宏观经济学GDP核算理念与方法的最新前沿,了解国情,同时激扬爱国爱家乡的赤子情怀、提升参与创新实践热情和自主学习力度。

采取启发式教学和线上线下分组讨论进行。

以政府部门与经济专业网站链接、诺贝尔奖经济学家观点与思辨讨论穿插进行,并与我国绿色经济和高质量发展实践密切契合,带动学生深度思考。

课程基本信息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平台基础课,授课学生众多,影响面广。

课程从宏观视野出发,分析国民收入、就业等宏观经济总量的决定与变化,探究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与影响机理,了解宏观经济目标与政策制定。

该课程理论与实践性均很强,理论层面关注宏观经济模型演变,实践层面关注宏观政策手段配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核算基础知识,凯恩斯主义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三大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目标与政策有效性分析,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与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问题等,以及当代宏观经济流派,如货币主义、供给学派、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流派主要思想等。

目标
该教学内容为《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

主要包括GDP概念、核算方法与发展等知识,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教学目标如下:
01
夯实基础知识
掌握GDP概念、GDP核算方法,了解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不足与进展。

02培养专业能力
提高对GDP等经济数据内涵认识与分析能力,对核算体系前沿发展与应用的专业学习能力,及其围绕绿色经济发展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争取为国家绿色发展、家乡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才智。

03
提高全面素质
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全面提高社会责任感。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树立爱国主义情怀与宏伟志向;科学素质包括深度掌握绿色经济前沿理论发展、增强科学精神;文化素质包括提升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绿色人文道德修养;身心素质包括知行合一,身体力行。

该课程思政的素质培育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素质培育目标
二教学策略
01
思政理念的课堂融入设计
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块设计
教学案例的教学模块与思路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教学模块与思路设计
(1)理论实践比对,夯实基础知识。

从国家统计公报与国际IMF组织等网站报告链接、权威GDP等数据导入开始,了解中国与国际经济形势、中国人均GDP变化。

复习提问GDP概念、核算方法。

提出“GDP竞赛是否合理”思辨问题,使学生不仅意识到
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增强“道路自信”,而且了解和重视高质量发展。

通过理论实践比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夯实基础理论。

(2)了解国际动态,提升爱国意识。

播放绿色经济动态与中国绿色发展实践的视频,提出思辨问题“GDP与绿色发展关系”,使学生意识到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和地位,以及中国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对国际经济的促进作用,提升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前沿理论思辨,激发创新思维。

包括对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对GDP核算观点解析,介绍我国绿色GDP核算的研究文献思路与国际统计局的制度创新实践。

通过理论前沿分析,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理论创新思维认知。

(4)实践赛事动员,全面提升素质。

通过资讯链接宣传绿色能源企业实践与国家创新基地实践,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经济学理论,多观察多学习多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鼓励学生关注国家与家乡绿色生态建设。

拳拳爱国心,就要关心国家战略;来自家乡,就要有乡土情怀。

关注绿色电力经济发展动态,切实参与绿色校园文化营建。

教学资讯视频链接说明
(1)教学资讯视频链接时间轴
教学中依次进行如下链接(图3),并穿插讲解、提问、讨论、总结。

内容包括GDP数据、时评与资讯视频、文献和专家观点、电力企业绿色实践与国家绿色发展区域创新基地建设。

图3 教学资讯视频链接时间轴
(2)资讯与视频链接列表
①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
②世界经济展望报告(IMF网站)
③ [第一时间]直击夏季达沃斯论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全球绿色经济发展(央视网)
④ [北京2022] 冬奥筹备贯穿绿色办奥理念(央视网)
⑤ 张东光:环境成本及其对GDP调整问题思考(国家统计局网站-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论文)
⑥ 上海市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国家统计局网站-地方统计调查制度实践)
⑦ 隆基股份李峰: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社会责任(新华网-能源频道)
⑧ 浙江建设打造电网工程绿色生态范本(中国电力新闻网)
(链接地址参见下方附录)
启发式思辨主题
本课堂采取思辨式主题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研讨。

主题主要包括结合GDP核算与中国高质量发展目标与绿色发展实践,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实践与GDP关系,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同学搜集家乡GDP数据资料与其他同学辩论GDP竞赛是否可取,关注家乡经济发展,并形成思辨式学习方法。

思辨主题内容如图4所示。

图4 思辨主题内容
具体问题如下:
(1)宏观经济学为什么以GDP作为主要核算指标,但实践中政府又不能搞GDP崇拜?
(2)思考中国绿色GDP核算、绿色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认识与实践,提出所关注的问题。

(3)关注家乡所在省区的GDP与人均GDP,特别关注家乡绿色经济发展,与其他省份同学做比较并研讨,提出你的想法。

创新赛事方向引导
讨论过程中鼓励大家参与创新实践,并给出方向引导建议。

如图5所示。

图5 创新思维引导方向建议
02教学方法
1.启发式课堂教学。

包括启发式提问、引导提问、知识难点与观点解析。

2.课堂思辨式讨论。

结合PPT课件各类资讯链接与文献观点解析,提出思辨主题,分组讨论总结。

3.课后线上线下讨论。

结合思辨主题,课后按省、宿舍分组进行线上线下交互讨论。

通过宏观经济学微信学习群推送学习强国、经济学专业网站、主流经济媒体等公众号与实践赛事通知等。

三教学成效
01
激励了学生奋发学习与参与实践的热情。

学生课堂发言与课下讨论更加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热情日益高涨,学生以绿色发展、绿色经济、绿色能源电力等选题参与各类创新大赛并得到良好成绩。

02
培养了学生的家国人文情怀,扩展了认识问题的视野,塑造其正确价值观。

03
立德树人,以身作则。

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与学校绿色创新实践和宣传活动相配合,教导学生环保行为的践行,如教室的人走灯灭、生活中的日常节水和食堂就餐节俭等,做到“知行合一”。

将思政教育贯穿在课程教学全过程与师生关系中,持续培育学生良好品德与专业素养。

04
多媒体课件不断适时更新,持续补充新形势、新观点、新材料,丰富充实教学内容。

05
采取多重教材交叉学习,提倡学生结合专业特点与其他课程多交叉学习,相互借鉴,并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思考。

四思考与认识
经济学中的思政教学需要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而不是简单说教。

一定要注重学生特点,让学生角色代入,增加体验感。

结合新时代青年学子特点、时代特征、课程专业知识与理论前沿,将新观点、新思维与新方法不断引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经济伦理、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思维认知和实践能力。

使同学们感受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家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切实坚持“道路自信”,拥有“文化自信”,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