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0.螳螂捕蝉(含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课后反思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课后反思10、《螳螂捕蝉》《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非准他人来劝阻。
千钧一发之际,一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警戒人们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少年劝阻之“妙”,激发学生的探讨意识,从而深切感受课文内容。
一、引发疑趣,发现其“妙”教学时,我抓住课文的“因”与“果”,请同窗们读读课文,看看吴王想攻打楚国,开始态度如何?最后怎么样了?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以引导。
这里,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疑点以引发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探讨事物的兴趣。
二、转换角色,感受其“妙”在激起学生探讨少年劝阻“妙在何处”时,我再让学生读课文,感到少年讲的故事很妙,并启发学生通过生生朗诵、师生朗诵、分角色演出等方式把故事表现出来。
学生以演促读,以读促理解,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彼此协作的气氛。
从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到了解少年是如何一个人,以至后来理解寓言的寓意,层层深切。
三、复述故事,表现其“妙”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朗诵内化“理解”,通过复述表现“感受”。
我在作业部份就布置了这样一题,让学生通过内化吸收,进行行动的复述,把少年劝的妙处表现出来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也是一种“运动”。
既帮忙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可之内化文中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综合的言语表达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课后反思10、《螳螂捕蝉》《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非准他人来劝阻。
千钧一发之际,一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警戒人们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少年劝阻之“妙”,激发学生的探讨意识,从而深切感受课文内容。
一、引发疑趣,发现其“妙”教学时,我抓住课文的“因”与“果”,请同窗们读读课文,看看吴王想攻打楚国,开始态度如何?最后怎么样了?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以引导。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3篇)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3篇)一、放下负担,轻装上阵教师上公开课会很紧急,不管是多么有阅历的教师,这次在上课前,我就在想,当一个人被众人围观时,就会产生特别大的压力。
以前上公开课时绷得很紧,早早的就背好了“台词”,但到了一个生疏的环境,遇到生疏的教师,自己预备的东西总是难以很好的使用,致使课堂效果不能令人满足。
反思缘由:自己太紧急了,你的紧急会传递给孩子,让他们也莫名紧急起来。
现在,许多教师都说我公开课时看不出任何紧急,我外表上的确也没有以前那么紧急了,虽然刚开头会有一点儿紧急,但根本五分钟后就遗忘有人在听我的课,而完全投入与文本,与孩子们的对话中。
放下沉重的心理负担,或许才能更好地呈现自我。
二、小组学习中要突显小组长的作用。
要更注意表达小组合作的价值。
既然要合作就要求大家在同一目标上进展分工,合作学习需要小组长把一项任务分成份,每个人去细心完成其中的一局部,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合理的组织分工和协调,需要组长去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的作用就被突显了出来,教师要协调要自己与组长的关系,不要越厨代庖。
本节课的教学时,我有意表达组长的价值,如:让小组选代表回答下列问题,小组推举发言,小组长带着本组组员练习分角色朗读,组长点评等,小组长汪恩泽点评分角色对话的精彩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各个合作学习环节是在组长的带着下有序进展的,忙而不乱,多而不散,小组长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学的欢乐,教师教的轻松。
三、追随内心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教育观点。
我说这话是不是有些夸大了?一点也不,我们可以调查自己的学生,学生知道那个教师好,喜爱那个教师,不喜爱某个教师,孩子们各自有各自的观点,只是他们没有和教育这个很大的词联系起来罢了。
我们小时候也一样,工作经受,生活阅历,连续学习,以及每个人在独特的环境教书育人,这些外在的方方面面无一不在影响塑造着我们,几年甚至几十年下来,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观点,有的人只是缺乏对个人教育理念的总结和思索,当个人的理念形成时候,就要去唤醒内心深处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或许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是最好的,但只要是最适合自己的,并且在教学中实践好,操作好,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螳螂捕蝉》教学反思篇一《螳螂捕蝉》是一篇文言文的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诫吴王大笑了工打出国的念头的故事。
全文分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
全文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对于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
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
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并结合故事背景资料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理解成语的含义,领悟文章告诉人们的道理。
在这节课中怎样才能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自己质疑自己解疑中学习课文,明白道理呢?在教学中我尝试以朗读贯穿始终,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主线进行教学。
一、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找准生长点。
学生已经进行了初读课文,结合书下注解将文言文译成了白话文。
并且了解文章大意。
在此基础上,我将教学目标定为理解文本蕴含的道理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并且在分析课文的同时渗透扩写点。
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能够有新的收获。
二、读书贯穿自始至终,并且体现层次。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作为学习文言文的开始,坚持了以读为本的理念,把指导学生的朗读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首先,让学生自渎,为读通、读懂古文奠定了基础。
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理解读,通过仿照榜样读,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
最后,在理解古文的基础上,指导读出语气。
这样,把读贯穿于学习本课的始终,既培养了学生诵读古文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读中自读自悟。
三、理解文章深意,不脱离语言环境。
我在读这篇文章时就很想弄明白这样两个问题1、吴王为什么非攻打楚国不可?2、那位少年为什么讲了这个故事后,吴王就放弃攻打楚囯?要弄明白这两个问题,了解当时春秋时期的每个国家都有吞并对方,使国家更强盛的野心,但倘若轻易出兵就有可能被第三方吞噬的危险这一社会背景是关键。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
2.熟悉《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内涵。
3.学习运用良好的修辞手法,进一步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讲解和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通过学习《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广阔的生活知识。
2.难点:学习修辞手法并学会灵活运用这些手法。
三、教学方法1.导入新课:通过课件、画图、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对《螳螂捕蝉》的情节和主要人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基础知识讲解:讲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其中的语言艺术手法。
3.进一步学习:让学生自己阅读或听读故事,并分析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4.合作学习: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个性化学习:给学生不同的修辞手法,让他们在实际的写作中自主选择使用,提高个性化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画图、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对《螳螂捕蝉》的情节和主要人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提问学生: - 你们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 - 为什么会喜欢这个故事?(3)引导学生认识寓言故事,提问: - 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故事吗? - 寓言故事有什么作用?2. 基础知识讲解(1)讲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提出问题: - 你能列举几个著名的寓言故事吗? - 寓言故事的作用是什么?(2)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语言艺术手法(比如对比、排比、夸张、反问等)。
3. 进一步学习(1)让学生自己阅读或听读《螳螂捕蝉》,并分析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2)引导学生寻找故事中使用的语言艺术手法,并思考这些手法为什么会被使用。
4. 合作学习(1)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语言艺术手法,给予他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鼓励他们不断尝试和实验。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一、引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是一句广为人知的成语,意味着眼高手低、着眼眼前利益而忽视了未来的危险。
然而,在教育中,螳螂捕蝉也经常出现。
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以螳螂捕蝉教学为例,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和思考。
二、教育困境的背后螳螂捕蝉教学模式源于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追求。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讲授考试重点内容上,逼迫学生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常常是一种剥夺,剥夺了他们自我发展和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
三、教师角色的反思在螳螂捕蝉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一位传道者。
他们只关注教学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因此,教师的角色需要进行反思。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咨询者,他们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学生主体性的重视螳螂捕蝉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变成了被动的接收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没有兴趣和动力去学习。
因此,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
五、改革教育模式的思考要改变螳螂捕蝉的教育模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需要改变教育评价体系。
目前的教育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考虑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更全面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
其次,我们需要改变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咨询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我们需要改变学校组织结构。
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建立一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
六、结论螳螂捕蝉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螳螂捕蝉》有感沙河子镇中心小学张莉霞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把握新课程的特点进行高效教学,这是我们处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问题。
要谈高效,须先做到有效。
什么叫有效呢?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规定的教学内容的教学叫有效教学。
而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叫有效课堂,即高效课堂。
也就是说,在单位时间内,即一节课,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了协调地发展。
这样的课堂我们才能将其称为高效课堂。
现结合我个人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和点滴心得与奋战在一线的同行们进行交流,以求共勉。
一、精心备课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学也是一样的,只有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深入地钻研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恰当地确定要求,灵活地选择教法,认真地编写教案,反复地熟悉教案,才能在课堂上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就拿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这一课来说吧,在上课前,我先认真地研究教材,了解了这一故事选自西汉末年文学家刘向的《说苑•正谏》。
并且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故事发生于春秋时期,而这一时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是主要的社会特点之一。
这也就为吴王想攻打楚国的举动找到了社会依据。
在了解了这一故事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我又调查了孩子们的知识积累,了解了大部分同学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一寓言故事耳熟能详。
如果课堂教学单纯地以历史故事为切入点,会显得很生硬,同时与孩子们的故事积累有很大的出入,孩子们在惯性认识上不容易接受。
因此,我决定以寓言故事作为着手点,孩子们既感兴趣,又能很自然地引入对课文内容的研读。
在整个课堂环节的总体布局上,我设计了两条线:一是“少年T黄雀T 螳螂T蝉”;二是“……T诸侯国T吴王T楚国”。
我的目的是由第一条线入手引入第二条线,再通过对课文的研读使两条线合二为一,最终做到一一对应:少年(……)、黄雀(诸侯国)、吴王(螳螂)、楚国(蝉)。
6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3.与课后反思第3单元10.螳螂捕蝉(含反思)
10.螳螂捕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联系实践和语言环境理解运用“乘虚而入”“不堪设想”“恍然大悟”“自由自在”“毫不介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3.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4.借助语言文字,体会少年劝谏之巧妙与智慧。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螳螂捕蝉》这篇课文,请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板书课题)2.螳螂是什么?(昆虫、益虫——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
)螳螂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比如:蜻蜓、蚂蚁、蝴蝶、蚂蚱。
有些动物的名称中有虫旁,但不是昆虫。
(举例:青蛙、蛇、蚯蚓。
)3.大家一起齐读课题。
4.“螳螂捕蝉”这个成语有时也写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都有一个特点——借一则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那么,课文中的这则寓言想借螳螂捕蝉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就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扫除障碍,学好字词1.课文中有几个难读的词语,大家能读准确吗?出示:诸侯国祸患不堪设想固执劝阻侍奉恍然大悟候。
请大家观察它们的字禀报隐伏毫不介意2.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遍,再互读一遍,互相提醒纠正。
3.再看两个形近字,出示:侯形有什么不同,如何区分呢?4.引导组词。
5.文中还有一些多音字,你能读准吗?出示:处死露水举起前爪6.指名读。
三、初读课文,了解梗概1.分段开火车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2.《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劝阻。
苏教版《螳螂捕蝉》教学反思6篇
苏教版《螳螂捕蝉》教学反思6篇苏教版《螳螂捕蝉》教学反思篇1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内容并不复杂,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
“螳螂捕蝉”和“吴王攻楚”之间的联系,学生也能够轻而易举地理解。
学生一读就能明白的课文,如何激发他们继续求知的兴趣呢?我认为,关键就是要实现对教材的重组。
结合本课独特的“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框架结构。
我采取“整体→局部→整体”的方式,先对故事整体有个初步的认识,再深入到对小故事内容的剖析、寓意的理解,穿越回故事的起因对比体会少年的劝说之巧妙,最后对人物、故事情节、寓意都有了全面的把握。
教学时,首先,利用概括提示引领学生初快速地抓住事件梗概,同时进行板书,学生对文章的整体也就一目了然了。
倘若进一步要求学生仅根据板书的三个词语“少年”、“吴王”和“螳螂捕蝉”再进一步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以达到让学生归纳出对叙事性作品主要内容的概括方式的目的。
但考虑时间的关系,这一环节并没有付诸实践。
随后,在学生对文章整体有了清晰认识的前提下,打破故事前因后果的顺序,直奔中心。
让孩子们自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从遣词造句中发现蝉、螳螂、黄雀的共同点,提出质疑,在小组讨论中合作解决发现的问题。
扣住三者“一心”的不同表现,教师提问,孩子们扮演角色答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趣味问答中进一步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寓教于乐。
上完课后细想,这些问题及答案都很简单,如果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就有目的地让孩子们自己分角色来进行创造性的问答表演,是否更有利于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呢?对“恍然大悟”、“固执”和“死”等词的解读,注重发展孩子们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还有哪些词语也含有突然明白的意思呢?”让孩子们明白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两句话里面的‘死’意思一样吗?”又体会到同样的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又有所改变,对其理解不能断章取义。
苏教版《螳螂捕蝉》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
苏教版《螳螂捕蝉》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螳螂捕蝉》公开课教案1第一课时师:板书课题:23 螳螂捕蝉今天我们学习————齐读课题。
师: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生: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师:什么是寓言?生:通过一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导入中复习什么是寓言,我们已经学过的寓言有哪些。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
我们先来学习课题中的两个生字:螳螂。
生:齐读。
师:螳螂是什么?生:昆虫、益虫。
师:螳螂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生:形声字。
都是虫字旁。
师: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举例:蜻蜓。
你们也找找看?生:蚂蚁、蝴蝶、蚂蚱、蚱蜢。
师:有些动物的名称中有虫旁,但不是昆虫,举例:青蛙生:蛇、蚯蚓。
大局部昆虫的名称中带“虫”字旁,但不是名称中带有“虫”旁的动物就是昆虫,这个练习让同学明白了这个知识。
师:螳螂的作用可不小。
甚至改变了一段历史。
下面来学习课文。
听录音,发现生字把它画下来。
师:自身去读一读,注意课文里的生字和一些多音字该怎么读?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及时纠正同学读错的字音:乘机趁机与乘机比较衣裳读轻声。
爪:zhua 一般动物的脚。
zhao鸟兽的脚,如鹰爪。
生自由读课文。
师:出示三个句子1假如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可思议。
师:指名读成语。
同学字:“侯”与“候”比较,有什么不同?分别组一个词。
生:侯比候少一竖,侯(诸侯)候(时候)师:不的变调,这里读第几声?生:第四声。
师:什么时候读第四声?生:“不”在非去声前读第四声。
师: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会有什么后果?生:事情的后果很危险,很难想象。
师:不可思议的意思就是不能想象最后的结果,那“堪”什么意思?生:“堪”的意思是能。
读一读2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师:指名读成语。
师:“自由自在”什么意思?句中哪一个词可用来理解。
生:悠闲。
师:指名读句子。
师:用自由自在说一句话,模仿第二句,前半句写样子,后半句写怎么做。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引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而语文螳螂捕蝉教学法是一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它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本文就我在语文螳螂捕蝉教学中的经历和反思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语文教学的改进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一、知识背景的准备不足在准备语文螳螂捕蝉教学之前,我并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水平,而是盲目地进行了教学。
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对螳螂捕蝉故事的理解有所困难,无法将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真正融会贯通。
这说明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和教学设计。
二、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在教学过程中,我过分强调了故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导致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思维锻炼和提升。
这说明在语文螳螂捕蝉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三、教学评价不完善在语文螳螂捕蝉教学中,我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反馈,只是简单地进行了一些口头评价和得分。
这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无法真正了解和把握。
这说明在语文螳螂捕蝉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提升方向。
四、教学过程中缺乏巩固和拓展在语文螳螂捕蝉教学中,我只注重了故事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拓展。
导致学生学完之后,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应用能力不强。
这说明在语文螳螂捕蝉教学中,应该注重巩固和拓展,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题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并能灵活运用。
五、教学环境创设不足在语文螳螂捕蝉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注意力不集中、散漫等情况,这给我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螳螂捕蝉》一课是六下第三单元第10课的内容,讲述的是吴王不听大臣们的劝阻执意要攻打楚国,一个侍奉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弄清楚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围绕中心小学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我是这样突破重、难点的:首先,学习寓言,明白寓意文章故事性较强,螳螂捕蝉的故事说得清楚明白,又配有插图,学生一读就能读明白,重点是弄清楚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
所以教学时我就让学生先读一读这个故事,并结合文言文的叙述帮助学生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请学生用简单的示意图说说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并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藏的祸患哪。
吴王从这个故事中悟到了什么其次,读文质疑,明确重点课文的难点是感悟少年的足智多谋和他巧妙的劝说方式。
吴王通过寓言故事领悟到的其实就是大臣们劝说的道理。
问题就有了“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和少年都进行了劝阻,同样是劝,少年的劝阻成功了!由此,我们会想到什么问题呢?”第三,思考问题,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先读读大臣们是怎么劝阻吴王的,再读读少年又是怎么劝说的,比较起来思考,你认为少年为什么能劝说成功,最终让吴王想明白了不能攻打楚国这个道理。
第四,深入思考,合作探究少年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问什么要这样讲?请你们自己读读课文2—4小节,读读少年的一言一行,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做,能体会到他的智慧,他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么?划出有关的词语,组内交流第五,展示汇报: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个少年最后,总结提升: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自己学寓言说寓意,提出问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老师更多的是引导,体现了“让学”的思想。
《螳螂捕蝉》课后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课后教学反思1、《螳螂捕蝉》课后教学反思首先感谢联校领导为我们搭建了“同课异构”这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感谢评委们的精彩点评,感谢老师们一天的辛劳陪伴,感谢一个个活泼灵动的学生。
上完《螳螂捕蝉》这节课后,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的点评,受到了许多启发和感悟。
本节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归纳如下:挖掘文本不够深入,有些粗枝大叶;缺乏女教师的细致与优雅;关键地方没有适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堂课给人感觉有些随心所欲。
不足之处还有许多,限于个人能力无法一一体会出来,今后还需慢慢感悟。
如果反思就是反省不足之处,那么这篇反思就该结束了,如果讲一节公开课只看到自己的不足,那么公开课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上完这节后,我就一直拿着筛子筛,看看这节课能剩下些什么,有哪些东西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实践改进,想看看除了沙子外有没有金子。
几番纠结,终于擦出几朵火花,拿出来和大家交流。
一、导学案——摸着石头过河。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句网络红语形容导学案有失严谨,冒然用一下吧。
“导学案”对我们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词,熟悉是因为近年来它被各种教育会议无数次强调,在课堂上无数次使用;但大家都无法领悟到它的内涵,在字典中无法查到这个词,像个传说一样陌生。
学案是什么?还需要大家继续研究,先谈谈现阶段我对学案的认识:学案是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所以它肯定了融入了教学目标、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肯定不是一份练习题,但是问题也必不可少,如果没有问题,学生学什么,学案应该呈现哪些问题呢?该有几个问题呢?试想:我们成人在40分钟内能做多少脑力劳动?课堂上再有导入、总结、交流、合作、探究、练习等等环节,所以,在设计学案时应该设计出有代表性,有突破性的问题,不能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泛泛出现把教师和学生搞得焦头烂额,使课堂淹没题海中而毫无生气,失去了语文味、人情味。
最新新课标SJ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语文 下册第二学期春季 第三单元 第10课《螳螂捕蝉》教学反思参考1
最新新课标SJ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春季第三单元第10课《螳螂捕蝉》
10.螳螂捕蝉(教学反思参考1)
我觉得这一课讲述的是一个简单而又特殊的故事。
之所以说它是个特殊的故事,是因为它是以一个大故事中套着小故事的形式出现。
大故事是一位少年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巧劝吴王,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件事,小故事就是少年给吴王讲的那个《螳螂捕蝉》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怎么处理这两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呢?我想,首先这两个故事是相对独立的。
第一,小故事可以从大故事中脱离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大故事也可以略写小故事而不失其完整性。
第二,小故事有其特定的寓意:“不要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潜伏在身后的祸患”,大故事也有其特定的含义:“直劝不如巧劝”。
其次这两个故事的教学是相互关联的,教学小故事是进一步教学大故事的前提条件,教学大故事是教学小故事的必然归宿。
由此,可以看出,小故事的教学是大故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又不能脱离大故事的教学单独进行,必须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才行。
在教学中,我从小故事突破,通过这样三个问题串起全课:
1.蝉、螳螂、黄雀眼前的利益是什么,身后隐伏的祸患是什么?吴国明白了什么?
2.为什么大臣们都没能劝住吴王,而这位少年却做到了?少年的劝妙在哪?
3.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第1 页共1 页。
6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3.与课后反思第3单元10.螳螂捕蝉
10、螳螂捕蝉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资源开发:从生活周围寻找如螳螂一样的人,分析因顾眼前利益而带来的祸患。
媒体使用:生活小故事及相应的图片,配套教材课件。
设计理念:生活处处皆语文,借用生活中的语言材料深化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进行学习。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
(2)指名说,集体讨论。
3.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看看写个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写起因、经过、结果。
2.组成小组想到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讨论。
4.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作业。
1.完成课后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二、指导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精读第一段,注意读好吴王的话。
(2)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3)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吴王考虑问题不太周全?(4)如果你是大臣,会想什么方法劝阻?2.精读课文第二、三段。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0螳螂捕蝉_苏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0螳螂捕蝉_苏教版《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青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立即啄食的故事,警告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到身后隐患是危险的。
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课文可分三段。
第一段写吴王预备出兵攻打楚国,顽固得不听劝阻。
第二段写一位侍奉吴王的青年讲述“螳螂捕蝉”,巧妙地劝说吴王。
第三段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最能吸引学生的阅读爱好的是课文的第二段——“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教学时,我把重点也放在了这部分。
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明白得课文内容,感受青年的聪慧和聪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课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去引导学生充分的读,充分地明白得,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细节(一)当吴王预备出兵攻打楚国时,大臣们劝阻的理由是“攻打楚国尽管取胜的期望专门大,但假如其他国家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吴王顽固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读这句话,指导学生读出吴王的“顽固”,读出吴王的王权。
然后引导学生摸索,吴王什么缘故如此顽固?他说出了如此的话,还有谁敢冒死凡谏呢?通过朗读,讨论使学生明白,吴王之因此执迷不悟,是因为他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他只觉得胜券在握。
因此下了死命令,如此因此就不再有人敢冒死相谏了。
而这正是故事的起因。
弄明白了这一点,有助于进一步明白得故事的通过。
细节(二)“翌日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
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在意。
就如此,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
指名读这段话,然后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这段话,要注意读好那些词语?什么缘故?引导学生抓住“转来转去”、“毫不在意”、“三个”等词语反复朗读,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读明白了什么?从而使学生明白,青年在王宫花园里,不是为了打鸟,而是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
那么,什么缘故要让吴王注意他呢?一此问题为契机,激发学生阅读的爱好,有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明白得课文内容。
六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10螳螂捕蝉_苏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10螳螂捕蝉_苏教版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能够说是故事中套着故事,结构紧凑、前后照管、生动有味、寓意深刻,配以图画,学生应该专门感爱好。
茅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较生动的课,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一、抓住课文矛盾之处,激发阅读爱好。
在教学中,茅老师没有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进行教学,而是在教学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后,通过抓住关键句品味——吴王的语言,在学生脑海中树立一个顽固的帝王形象,紧接着又抛出一问:面对如此一个顽固己见的吴王,还有谁敢去劝阻吗?随后出示课文最后一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结果,如此顽固的、下了死命令的吴王什么缘故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呢?青年的一番话改变了吴王的主意,这是一位如何样的青年呢?运用课文一前一后两个自然段的教学,引发了认知冲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爱好。
二、抓住要紧段落,把握细节,领会寓意。
课文的2——11自然段是文本的主体,有效把握这段内容,既能专门好地把握故事内容,又能明白寓意,从而感悟人物品行。
既然是寓言,我觉得课文的重点依旧应该把它定位在明白得寓意上。
茅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描写,加以想象它们的心情,并通过填表格明白它们的眼前利益和身后的祸害分别是什么。
到此学生差不多明白了这则故事中的寓意。
但在那个环节的把握上还能够处理得更细一些,因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几个小节是课文的精华之处。
第一,能够指名学生感情读这两小节,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情形,然后请学生描述情形,实为复述故事。
再让学生透过螳螂、蝉、黄雀这些活灵活现的动作,想象一下它们各悠闲想些什么吗?在此基础上指导读好这几句话。
最后引导到明白寓意:多么美好的方法呀,但它们都能如愿吗?蝉、螳螂、黄雀都犯了什么错误呢?出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害呢!它们眼前的利益是什么?(蝉、螳螂、黄雀都觉得自己过一会儿能够享受美食了。
)身后埋伏的祸害是指什么?我想,假如处理得细,学生会对寓意明白得得更深刻。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0螳螂捕蝉苏教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0螳螂捕蝉苏教版()一、“重组”课文,构建板块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笔者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
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
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老师教《螳螂捕蝉》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落实解决:(1)默写四组词语(分别是:①蝉悠闲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然后听老师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并进行复述,最好能用上默写的几组词语;③)完整地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3)课文表演,先练读对话,再每个人就当时情境写台词,两位学生上台做“吴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导演。
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新颖独特,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像、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综合的板块,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地达到了以简驭繁、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苏教版六下《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下《螳螂捕蝉》教学反思本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读来生动有趣,比较利于教学操作。
我觉得,在教学中要处理好这么几件事:
1.故事的时代背景。
特别是诸侯国(这要与学生交待清楚:什么是诸侯国)与吴国的关系,以便学生真切地理解课文内容。
如果学生对此历史知识一无所知,便很难从更深层面上来理解:为什么说吴王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身后的祸患。
那样,教学结束之后,学生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生硬的大道理上,而不是真实的事件上。
这是背离文本原意的。
2.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打楚国。
如果把这两者各作为一个独立故事分开来理解,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这一点,在教学中一定要引领学生弄个究竟。
在两个相对独立的故事中,找出相对应的点:吴王好比螳螂捕蝉中的什么角色?诸侯国呢?其它呢?读懂了文本内在的对应与勾连m..,才能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切不可逆流而上mdash;mdash;先讲道理后读书。
3.让学生的思维闪起来。
很简单的办法:让学生从吴王的角度及吴国大臣的角度来参政议政(在此不作赘述)。
学生自然能在争议中得出他们的结论mdash;mdash;做事需三思而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忘了身后潜在的危险。
这也就是课文所要揭示的根本思想价值。
我所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简单却极有效。
何乐而不为呢。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螳螂捕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联系实践和语言环境理解运用“乘虚而入”“不堪设想”“恍然大悟”“自由自在”“毫不介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3.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4.借助语言文字,体会少年劝谏之巧妙与智慧。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螳螂捕蝉》这篇课文,请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板书课题)2.螳螂是什么?(昆虫、益虫——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
)螳螂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比如:蜻蜓、蚂蚁、蝴蝶、蚂蚱。
有些动物的名称中有虫旁,但不是昆虫。
(举例:青蛙、蛇、蚯蚓。
)3.大家一起齐读课题。
4.“螳螂捕蝉”这个成语有时也写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都有一个特点——借一则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那么,课文中的这则寓言想借螳螂捕蝉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就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扫除障碍,学好字词1.课文中有几个难读的词语,大家能读准确吗?出示:诸侯国祸患不堪设想固执劝阻侍奉恍然大悟候。
请大家观察它们的字禀报隐伏毫不介意2.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遍,再互读一遍,互相提醒纠正。
3.再看两个形近字,出示:侯形有什么不同,如何区分呢?4.引导组词。
5.文中还有一些多音字,你能读准吗?出示:处死露水举起前爪6.指名读。
三、初读课文,了解梗概1.分段开火车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2.《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劝阻。
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
结果,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4.文中“螳螂捕蝉”的故事是谁讲的?(板书:少年)讲给谁听?(板书:吴王)目的是什么?5.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
(起因:固执攻楚;经过:巧妙劝说;结果:打消念头)四、细读课文,了解起因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吴王想攻打楚国。
课文第一自然段就交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从读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交流:打着鸟转来转去弹弓乘虚而入A.吴王是位暴君相机出示句子: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1 )“固执”是什么意思?找近义词法理解,可以理解为——顽固(2)你能否讲讲吴王怎么样才叫固执?(3)学学这位暴君的样子,表演朗读,然后全班一起来学一学。
B.大臣为国家着想相机出示句子: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C.事情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楚国国力确实较吴国弱,吴王又有称霸的雄心。
看来吴王的固执是有原因的。
可当时的地理位置是吴国南面是越国,西边是楚国,北方还有很多其他的诸侯国。
事实上,攻打楚国对吴国是极为不利的。
五、细读课文,了解结果1.同学们,尽管大臣们极力劝阻,吴王的态度仍是如此坚决,似乎不可更改。
可结果,他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节,边读边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圈画出来,好好体会体会。
2.理解“恍然大悟”。
还有哪些词语也含有突然明白的意思呢?3.吴王恍然大悟,他到底悟出了什么呀?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4.文章开头说吴王固执己见,最后又交代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样的写作上的安排我们称之为——首尾呼应。
5.那么读了这两个自然段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呢?(1)少年说了什么使固执的吴王改变主意呢?(2)吴王说少年讲得太有道理了,到底有什么道理呢?6.这正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重点。
第二课时一、角色体验,读文明理(一)自由读文,小组讨论1.哪位同学能快速地把课文中少年给吴王讲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找出来,读给我们听一听。
2.这就是少年给吴王讲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或是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出示课件)3.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二)角色体验,加深理解1.其实它们三位只要回一回头,完全可以看到身后的危险,这灾难就是可以避免的,但它们为什么不调头呢?我来找三位同学替它们回答。
(1)蝉啊,蝉!你为什么没有回一回头,看看身后的危险呀?(我看你是只想露水不要命呐!)(2 )螳螂,你为什么没调头看看身后的危险呀?(好吃吗?还没吃到就······惨喽!)(3)黄雀,你为什么没把头转一转哪?(吃到螳螂了吗?现在后悔了吗?来不及了!)2.从这三位的回答我们明白了,蝉一心贪恋露水却不知道(身后的螳螂),(书:蝉螳螂)螳螂一心想捕蝉却不知道(身后的黄雀),(板书:黄雀)黄雀一心想啄食螳螂却不知道(少年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
(板书:少年)3.谁能用一句话同时告诫一下它们三位呢?看看文中哪句话最合适?出示:蝉、螳螂、黄雀,你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4.谁来读这句话,真的让它们听到,你是在告诫它们。
先自己练习一下。
(三)领悟寓意,创新复述1.其实,这番话也是少年对吴王讲的,吴王听懂了吗?从哪儿看出来?出示: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2.齐读。
他做了一个什么决定?3.奇怪了!少年这番话并没有提到攻打楚国的事呀,为什么吴王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呢?这两件事儿有什么联系呢?原来吴王攻楚就像螳螂捕蝉一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王攻楚,诸侯在后。
(板书:攻楚谁能把少年所讲的这个既有意思又有(意义、哲理、道理、寓意)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好呢?自己练习一下,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
4.哪位同学当一下少年,给我们这些好奇的吴王讲讲这个故事呢?(课件出示插图)四、推敲字词,体味妙劝(一)联系生活,理解词义1.吴王所悟出来的结论和当初大臣们所劝阻吴王的理由一样吗?2.大臣们是怎么认为的?读来听听。
吴王悟出来的和当初大臣们所劝说的理由是一致的,可是当初大臣们劝说得到的结果是什么?3.你身边有没有固执的人?给我们讲讲他是怎么固执的?能举个例子吗?4.你们劝他了吗?有用吗?他明知自己错了还要坚持自己吴王诸侯)5.少年说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现在看来它不但有意思,而且是一个很要好的意见。
(二)推敲字义,品味巧劝1.可是见过像吴王这么固执的吗?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2.生读。
3.这分明就是下了一道——死命令。
出示: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4.这两句话里面的“死”意思一样吗?说说看,你会哪一个就说哪一个?(处死:死与生相对,表示失去生命。
死命令:死,表示不可更改。
)5.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对字词的理解一定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6.从这两个死你领悟到了什么?(吴王攻打楚国的决心很坚定,吴王很固执。
板书:固执)7.下面我们就分角色来读读这两句,第一句男同学,第二句女同学。
男生注意了,你们现在是固执的吴王啊。
8.大臣们苦苦相劝,那就是个死呀!可是,少年却用一番话就打消了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不但没死,反而得到了吴王的夸奖。
这是什么世道嘛?谁来评评理?究竟是为什么?(巧劝、智劝、拐弯抹角地劝、旁敲侧击地劝)9.从中我们能看出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智勇双全)从哪里看出来?从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中你看出了什么呢?(板书:知错就改)五、拓展延伸1.今天,通过我们的学习,不仅知道了《螳螂捕蝉》的故事,还认识了一位有勇有谋,智劝吴王的少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一定都有很多想说的话,老师就给你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吧!(多媒体出示练习)我从吴王身上体会到了,我从少年身上体会到了,《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少年智劝吴王这件事让我想到了。
2.如果请你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你会换什么题目?(少年智劝吴王)板书设计:10 螳螂捕蝉蝉攻楚螳螂吴王少年:智勇双全吴王:固执教学反思: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内容并不复杂,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
“螳螂捕蝉”和“吴王攻楚”之间的联系,学生也能够轻而易举地理解。
学生一读就能明白的课文,如何激发他们继续求知的兴趣呢?我认为,关键就是要实现对教材的重组。
结合本课独特的“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框架结构。
我采取“整体→局部→整体”的方式,先对故事整体有个初步的认识,再深入到对小故事内容的剖析、寓意的理解,穿越回故事的起因,对比体会少年的劝说之巧妙,最后对人物、故事情节、寓意都有了全面的把握。
教学时,首先,利用概括提示引领学生快速地抓住事件梗概,让学生对文章的整体一目了然。
随后,在学生对文章整体有了清晰认识的前提下,打破故事前因后果的顺序,直奔中心。
让孩子们自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从遣词造句中发现蝉、知错就改黄雀少年诸侯螳螂、黄雀的共同点,提出质疑,在小组讨论中合作解决发现的问题。
扣住三者“一心”的不同表现,教师提问,孩子们扮演角色答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趣味问答中进一步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寓教于乐。
上完课后细想,这些问题及答案都很简单,如果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就有目的地让孩子们自己分角色来进行创造性的问答表演,是否更有利于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呢?对“恍然大悟”“固执”和“死”等词的解读,注重发展孩子们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还有哪些词语也含有突然明白的意思呢?”让孩子们明白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两句话里面的‘死’意思一样吗?”又体会到同样的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又有所改变,对其理解不能断章取义。
既指导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又达到了积累习作素材的目的。
本课最大的遗憾就是拓展延伸的环节设置过于草率。
“从中我们能看出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这个问题限制住了学生思考的角度,前一个问题他们已悟出了少年的机智,因此很多学生被我引进了误区,紧紧抓住“机智”不放,在课文中到处搜罗。
如果将问题改为“你觉得少年还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更有利于孩子们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