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哲学
哲学的含义
辨析: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是物质的, 辨析: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是物质的,因 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此,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答案 : (1)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物质世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产物。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产物。而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所以意 识是物质的产物。这是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识是物质的产物。这是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2)人脑是物质的,但不能说意识是人脑的产 )人脑是物质的, 因为人脑只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物。因为人脑只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 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不能自行产生意识, 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不能自行产生意识,意识 的内容和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的内容和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2、要明白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重要 、 意义。(教材p31) 。(教材 意义。(教材 ) 3、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反对形式主义、
二、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明白方法论的含义 、 2、正确理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 3、注意要理论联系实际 、
例题: 不定项选择题)从古到今, 例题: (不定项选择题)从古到今,各 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 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 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 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 都是( 学,都是( AB ) A、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系统化、 B、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 C、科学的科学 、 D、正确的学说 、
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决 定意识 意识是客观 事物在人脑 物质和意识 中的反映 的辨证关系 意识具有 能动作用 人脑是产生意识 的物质器官 意识源于客观事物
学哲学用哲学 (2)
学哲学用哲学引言哲学是一门古老而深奥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思考和探讨人类存在、知识、价值和现实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学习哲学似乎是一种纯粹的学术活动,与实际生活相距甚远。
然而,哲学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学习哲学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以及如何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来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
哲学与现实生活学会提问哲学的核心之一是提问。
通过学习哲学,我们可以培养出深入思考的能力,并且学会提出更有意义的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也非常重要。
当我们面临问题或挑战时,通过提问并仔细思考,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哲学的提问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我们遇到的问题,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学会批判思考哲学强调批判思考的重要性。
它鼓励我们不轻易接受他人的观点,而是要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评估。
这种批判性思考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有用,尤其是在面对信息爆炸的时代。
通过哲学的训练,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思考问题,不轻信一切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评估和筛选。
这对于我们做出正确决策,避免受到误导是至关重要的。
学会价值观思考哲学还涉及到关于价值观的讨论。
通过学习哲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选择和行为。
这使我们更加开放和宽容,能够尊重他人的思想和观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道德和伦理的抉择,学会思考和分析不同的价值观,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行为,做出符合我们的人生原则的选择。
哲学与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习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知识进行评估和分析,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假设。
通过哲学的训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并且更好地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这样的思维方式将使我们成为更有深度和广度的学习者。
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哲学强调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哲学,我们可以了解和运用不同的逻辑方法和推理技巧,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哲学第二课1
3.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指(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义 ③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①②
)
②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 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4.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①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⑤存在即被感知 B.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心外无物 A.①②③④ C.①④⑤
考点3
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 的、意志、感觉、经验、心 念、绝对精神等)看做世 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 基本观点 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 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 区 别 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 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 于人的主观精神 现 代表人物及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黑格尔:绝对精神 主要观点 王守仁:心外无物 朱熹:理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 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在先,物质在后,意 联系 识决定物质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判断哲学派别:
1、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
2、水是万物的本源 3、天地合而万物生 4、存在即被感知 5、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谢
[解析]本题以著名哲学家的论断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综合分 析问题的能力。正确解答第(1)问是做好第(2)问的前提。解答第(1)
问,主要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角度进行判断即可。第(2)问在
哲学与文化的知识
哲学与文化的知识1. 哲学的起源(1)本义: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产生:①(本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处理的关系:)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③(起源:)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认识世界)(3)作用: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实践。
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特别提醒】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升华)。
②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哲学不等于真正的哲学。
③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①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从本质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④从特点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⑤从作用看: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指导具体科学,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点总结编制:王瑞丽使用说明:1、本单元包括两大部分: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
四个关键词:物质、意识、实践、真理。
2、本单元重点把握唯物论原理、认识论原理(原理包括原理内容及其方法论)一、辩证唯物论(第四课、第五课)(一)物质的含义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注意:1、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二)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物质性原理(必背)(唯物论原理1)【原理内容】: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②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③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不能随心所欲,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否会给人类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2)从存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要素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些要素都是客观的,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唯物论原理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物质是运动的1、运动、静止的含义(1(2化;二是空间位置基本没变。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必背)(唯物论原理3)【原理内容】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第二课 哲学讲义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课哲学讲义百舸争流的思想海口海港中学王建中(海口市拔尖人才,高级教师)框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首先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不同的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框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阵营)1、唯物主义的含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型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的含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源,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5、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6、什么是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辩证法或形而上学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之中,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
辩证法或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共处。
拓展延伸: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谁是本原的问题2、反对二元论的错误观点二元论也没有超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范围,只是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观点混杂在一个哲学体系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二世界物质统一性
“
人
不
能
两
赫次
拉踏
克入
利 特
同 一 条
河
流
”
。
(2)、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物质与运动
A、物质是运动 的物质,脱离运动 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B、物质是一切运动 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 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 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 学与唯心主义的错误
哲学史上,形而上学观点认为,事物在 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
唯物主义 第三阶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 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 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
唯心主义
❖ 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根本否认物质世 界的客观存在,把一切外部世界的事物看作 是我的“感觉”或“感觉的复合”、“观念 的集合”等等,认为“感觉”,“自我意识” 是真实存在的,是本质的东西,世界万物是 我的精神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我” 是万物的创造者。代表人物:孟子、陆九渊、 王阳明、贝克莱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
德谟克利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原子
牛顿
道尔顿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物
元
原
质
素
子
当时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成果
恩格斯指出:“物、 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 总和,而这个概念就 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 出来的”。 “我们就用这种简称 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 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 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宇宙便是吾心,
物是感觉的复合
1.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从具体科学的角度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从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的角度回答什么是哲学)
自然界 世 界 人类社会 思维
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自然科学:遗传规律、能量守衡定律等。
(社会科学知识,如文艺学、伦理学、经济学等) 社会科学:价值规律等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 三 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社会 个 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概 念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 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在世界观的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小结
认识世界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个性)
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 怎么样的根本观点
统一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根本原则 和根本方法
哲 学
方法论
(1)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决 定 ,有什么样的 就有什么样 的 ; 体现和影响 。 (2)哲学是 和 的统一。哲学既 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小结: 三 个 关 系 哲学与世界观 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的含义
D
10.爱因斯坦上段话中的科学指具体科学,那么哲学 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 ) A哲学是一个理论体系,具体科学不是理论体系 B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C哲学是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自然科 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研究整个世界共同性质、共同规律,具体科学 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问题
8.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之间 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不同 C.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 D.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什么?——探究人类思维的本质一、哲学的起源1. 哲学的诞生现代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时的哲学家们开始探究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宇宙的本质。
2. 哲学的历史自古希腊哲学开始之后,哲学一直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
不同哲学学派之间的交锋,以及哲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使得哲学发展越来越丰富。
二、哲学的内涵1. 哲学的定义哲学包含了伦理学、形而上学、逻辑学等众多学科,其定义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升华。
2. 哲学的目的哲学的目的是通过推理和研究思考问题的本质。
只有找到了问题本身的根源才能真正理解问题,防止问题在套娃中无限递归。
三、哲学的应用1.哲学对思考能力的提升哲学创造性的思考方式极具启迪意义,可以提高我们的思考水平。
2.哲学对生活的影响哲学可以使我们更有耐心去思考,更加深入了解生活的本质。
3.哲学对学术研究的启发哲学所涉及的广泛领域,使其对数理学、物理学、文学、生物学等其他学科研究产生重要启示。
四、哲学的挑战1.科学和哲学之争许多科学家抨击哲学,“哲学已死”。
我们对科学有了越来越多的信任,但这是否是一句轻率的评价呢?科学与哲学并不是完全互不侵犯的两个领域,而是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2.现实性和抽象性之间的平衡哲学呈现的精神之美,也许往往与现实脱节。
这就使得哲学所产生的思想难以付诸实践,因此哲学的思考与现实的实践之间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
古今中外,哲学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从古希腊到现在,哲学家们一直在探究人类思维的本质,也在不断探索着人类存在的价值。
哲学所涉及的领域之广,不单单局限于思想的范畴,而与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更全面理解世界。
尽管哲学存在着一些挑战,但是这些并不妨碍哲学的深远贡献。
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及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及哲学的基本派别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爱智慧。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世界观: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一定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
哲学世界观与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的关系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进入自身认识和实践领域的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发展规律,以及人和自然关系等问题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本质、发展规律,以及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目标和意义等问题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2、哲学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部分世界——特殊规律哲学——整个世界——一般规律3、哲学是世界观,同时又是一般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关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哲学是一般方法论——指导——一门科学或具体科学的方法的理论是具体方法论二、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1、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哲学第二课知识点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考纲要求】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5.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6.主观唯心主义7.客观唯心主义【知识梳理】考点一. 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__________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考点二:唯物主义及其形态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_____________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__________是世界的本源,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______是世界的本源,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基本观点: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_________.②优点: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③局限性: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___________依据;它将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__________。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①基本观点:把物质归结为自然意义上的原子,认为_________是世界的本原。
②优点: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
德国· 费尔巴哈: 1804~1872年 德国· 费尔巴哈:(1804~1872年) 德国古典哲学最后的一个伟大代表, 德国古典哲学最后的一个伟大代表,唯 物主义哲学家。 物主义哲学家。他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但在社会 历史观方面是唯心的。 历史观方面是唯心的。
古希腊·柏拉图:世界由“理念世界” 古希腊·柏拉图: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 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 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 永恒不变, 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 共同观点: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共同观点:把客观精神(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 。 )看 世界, 世界, 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1)唯物主义与唯主义的根本观点及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与唯主义的根本观点及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 的根本观点是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根本对立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 的根本观点是 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 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物 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法国·拉美特利: 法国·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人是机器” 人归根结蒂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 爬行的机器而已。人和动物的不同, 爬行的机器而已。人和动物的不同, 只不过是人比动物多几个齿轮、 只不过是人比动物多几个齿轮、多 几条弹簧
(完整版)哲学基本知识点(一二单元)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源于生活)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指导生活)①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1)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2)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3)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6、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部分知识点梳理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部分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哲学第二课复习
课题: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习目标】1.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2.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3.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4.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学习重难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课前预习案【自主梳理】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内容包括哪些?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和根本观点是什么?2的,物质决定意识。
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在哲学发展史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之外还有什么之间的斗争?(2)、为什么说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课堂探究案探究1:易错混淆: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的基本派别的依据。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4、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7、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8、凡唯物主义无论在自然史观和社会领域中总是一贯坚持唯物主义的试一试:你能判断出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的哪种形态吗?1、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2、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3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4、王夫之:世界的本原是元气。
气者,理之依也5、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6、费尔巴哈:人不是导源于天,不是导源于神,而是导源于自然界7、霍布斯:物质世界是一个大机器,是各种机械的集合。
8、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公开课教案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内容】1、该教学设计使用人教版教材,属于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该内容是《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的知识起点,对于学生认知哲学问题学习哲学知识是入门课。
2、本框题包括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两个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逻辑顺序是: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含的两方面的内容→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逻辑顺序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它哲学问题的回答。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2)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2比较、分析的能力3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学情分析】1、学习者是高二普通中学的学生。
2、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对世界的本质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和探究。
3、但如何运用所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探究世界的本质问题知识储备不足,无论在智力因素还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都还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开展探究存在相当的难度。
第一课 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探究4.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与 方法论的统一,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 法论,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 1、从字义看: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启发智 慧的学问。
另一方面,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也 是方法论的学说,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所以科学没有哲 学,就是原始混乱的东西。
体
科
①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具体科学知识的
学
概括和总结,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的 联系
关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世界
系
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因此哲学被认为是
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忆一忆) A、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研究对象
具体科学
某一领域
哲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整个世界
揭示规律 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 世界最普遍的规律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 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自然界 物质世界 (客观世界) 人类社会 ①整个世界 精神世界 思维领域
(主观世界)
②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 点”,而不是对某一事物的具体的看法。
1,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 A.闻鸡起舞 B.张三早上5点起床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太阳东升西落
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
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C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 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第二课学案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和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
第二,思维和存在是否有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标准。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原因)(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和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和,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和谁是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认为,是本原的,意识是的,先有后有,决定。
(3)、唯心主义认为,是本原的,依赖于。
不是决定,而是决定。
★(4)正确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4、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和,和“两大阵营”或两大基本派别和【课堂探究案】判断:(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王充)(3)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范缜)(5)水是万物的本原。
(泰勒斯)(6)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王充)(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8) 理生万物,理在事先,理主动静,未有这事,已有此理。
(朱熹)(9)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10)世界统一于“元气”。
(11)原子是“宇宙之砖”。
(12)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王守仁)(13)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贝克莱)(14)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哲学2、3课一轮复习学案
哲学第二、三课复习学案命题人: 徐海霞审核人: 李涛使用时间:10.29 班级学号姓名面批:二次批改时间:【高考考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4.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课前预习案】第二课考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1)含义(2)内容:何为第一性:划分:有无同一性:划分:2.为什么考点二唯物主义及其形态1.根本观点:2.三种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合理之处:局限性:(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之处:局限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点三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1.根本观点2.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3.哲学上两个对子(1)是什么(2)关系第三课考点一哲学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为什么?)考点二哲学的作用(1)首先体现在(2)还体现在(3)总之考点三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2)自然科学基础:(3)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2)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含义、精髓、活的灵魂)(2)邓小平理论(回答的文综之家问题、主题)(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问题、本质)(4)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地位)【体系构建】预习检测(B层)1.(2010·山东文综)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哲学概论
一、哲学的产生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命和实践。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二、为什么要学哲学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人生,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正确对待生与死、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三、什么是哲学
研究范畴:哲学以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涉及的问题很广泛。
在众多哲学问题中,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其次是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哲学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包括世界是否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如何发展、为何发展等。
特征:第一,思辨性和抽象性;第二,时代性;第三,反思性和批判性。
功能:第一,哲学是生活的艺术,是境界之学;第二,提供思维方式,锻炼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第三,哲学理论思维可以使人们从迷信、盲从中摆脱出来。
1、古希腊哲学
这一时期的哲学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探讨,一般称为自然哲学。
哲学起始于“惊异”或“好奇”。
古希腊哲学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智者”学派、普罗泰哥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泰勒斯最先对我们生存的千姿百态的世界发出惊异之情,第一次开始对自然物、人自身及人的精神进行探索,提出了“水是万物的始基”的著名论断,开创了用自然本身来说明世界的先河。
哲学是从这个命题开始的。
因为在此之前,古希腊最重要的精神形态是神话和宗教,人们都求助于神的动因来解释万物的起源。
泰勒斯之后,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起源于火,德谟克利特则认为是不可分的原子。
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智者”学派兴起,开始把研究的重点从自然界转到社会政治和人的认识方面,实现了哲学的“人本主义”的转向。
普罗泰哥拉明确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口号,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
他的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也动摇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而最终又倒向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柏拉图是古希腊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念世界”是第一性的,具体的感性事物只是对“理念”的“模仿”,知识是对“理念”的回忆。
2、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
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宗教神学一统天下,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
经院哲学成于11、12世纪,13、14世纪发展到了高峰。
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是其主要代表人物。
经院哲学的主要特点:
奉基督教教义为无上权威;用哲学的方法来论证和解释宗教教义;解释的方法极其烦琐,成了一种纯粹抽象的逻辑推理;对一切实际经验、实际知识和科学事实采取极端轻蔑、完全排斥乃至敌视的态度。
3、近代哲学
近代哲学孕育于15世纪的意大利,而形成于16世纪的英国和荷兰。
主要代表人物有荷兰的斯宾诺莎,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法国的狄德罗、拉美特里、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
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也是控欧洲哲学史上向经院哲学进行猛烈冲击的第一个哲学家。
法国唯物主义在自然观和认识论方面继承了17世纪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不同程度地克服了前者的局限性,尤其是其神学不彻底性,公开提出了战斗的无神论。
近代唯物主义在同唯心主度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的作用,把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并为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也在酝酿着资产阶级革命,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二重性反映到哲学上,就出现了唯心主义和辨证法的奇特结合。
从康德、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的辨证法思想,正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革命要求和当时自然科学巨大进步的反映。
康德是近代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奠基者,给僵硬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黑格尔是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的集大成者,他不仅把“绝对观念”产生世界描述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而且提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思想,并详细系统地阐明了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形成了一个唯心主义辩证法的体系。
德国古典哲学在19世纪30年代发生了重大变化,黑格尔哲学体系解体,出现了费尔巴哈哲学。
4、西方哲学的现代发展
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已经占据统治地位。
面对社会的各种矛盾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人们迫切需要理论的解释和哲学的概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此条件下产生的。
尽管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纷层、观点各异,但总的来说是沿着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路线演变发展的。
科学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孔德、马赫、罗素、维特根斯坦、石里克等;
而以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潮则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核心,反对理论,批判科学技术,排斥工业文明,主张哲学应抛弃对外界的认识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注重个体的生存状态、内心体验和自由意志的非理性的发掘,重建“现代性”崩溃后的人类的精神价值,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具有非理性主义的色彩。
小结:哲学的演变特征
古希腊哲学的特征:自然哲学。
最初,当古希腊哲学从原始的宗教和艺术中间分化出来,对自然和宇宙本质探索的兴趣支配着绝大多数古代哲学家的研究热情,被赋予纯理论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早期哲学的特征是自然哲学。
古希腊后期及欧洲中世纪早期:道德的、实践的生活要求成为哲学研究的主流。
哲学在
这一时期被赋予伦理学或道德学说的特征。
在中世纪: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
哲学的特征是以直率的方式来论证神学教义合理性的宗教哲学或经院哲学。
近代哲学的特征:认识论。
由神学向人的复归,寻求从科学的结论中解释世界,是通过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实现的。
现代哲学的特征:支配哲学家理论兴趣和研究热情的重要因素是为这个科学与哲学寻求某种共同的和根本的基础的意愿。
以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为代表。
重新实践并解决传统哲学所遭遇的那些不变的、与人的生存境遇密切相关的存在问题和知识问题。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立成为哲学发展的主流。
(二)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情况
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
它起始于殷商,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发展局面。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先秦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和现代哲学几个阶段。
中国传统哲学是以儒学为核心和主体的兼容佛、道等各派哲学在内的完整体系;
中国哲学致力于“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宇宙观、本体论、知识论、历史观、人生观等方面,都建构了许多
哲学范畴,有众多精湛的思想和有影响的哲学。
中国哲学的特点:
第一,中国哲学主旨是“尚德”,哲学思想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第二,中国哲学强调和谐、统一和联系,主张整体观的思维方式;
第三,中国哲学没有鲜明的逻辑、思辨特征,比较注重直觉。
结语:
哲学教会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学习与思考的姿态,因为我们面对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实在太无知。
我们应该敢想、要避免任何的教条,保持思想和认识的一种开放性。
哲学教会我们一种宽容,一种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