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一表达方式
古诗词赏析常用术语
古诗词赏析常用术语古诗词赏析常用术语一、分析关键字词在古诗词中的作用①动词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②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③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④虚词获得疏通文气,开合互映,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⑤特殊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摹拟声音形态,使诗文生活形象⑥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二、看语句表达1、颠倒语序——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的侧重点2、省略成分——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三、古诗划定类型基本提问方式:诗人是借助什么来表达感情的?运用了什么基本的表现手法?诗歌类型表现手法不借助外物诗直抒胸臆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叙事抒怀诗叙议结合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四、古典诗歌中常见的5种主要情感①忧国伤时A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B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C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D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②人生志向A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B宦海沉浮、仕途失意的苦闷C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D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③人生感受A伤春悲秋之情B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C世事多变,沧海桑田D告慰平生的喜悦④思乡怀人A羁旅愁思B思亲念友C边关思乡D闺中怀人⑤长亭送别A依依不舍的留恋B情深意长的勉励C坦陈心志的告白六、古典诗歌中经常塑造的形象①豪放洒脱的形象②忧国忧民的形象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⑤爱恨情长的形象概括诗歌的公式:这是一首(?)诗,作者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塑造了一个(?)形象。
七、语言特色类——主要对诗歌语言风格的概括,主要有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主要问法: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常见语言特色方面术语集释1、语言风格类①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古代诗歌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二、描写手法主要有:白描、工笔细描、象征、衬托(正衬、反衬)、烘托、渲染、对比、抑扬、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移步换景等。
1.白描:本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
用在文学创作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写作方法。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
2.渲染: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是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
例:(诗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里“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心情的焦急。
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3、烘托:对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环境,使主要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属于侧面描写。
例:(诗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写刘备频繁问计,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孔明的才智。
4.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
例:(诗歌)“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实用)
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 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 “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 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
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
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 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 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 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 弯残月高挂柳梢。
• 今夜鹿中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
•虚实结合:
•虚: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 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 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
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乐景:色彩亮丽,生机盎然之景(花红柳绿、 鸟鸣、日出等)
哀景:色彩暗淡,萧索悲凉之景(日落,花落, 落木,秋风、残阳、猿啼等)
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 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乐景)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 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哀景)
托物言志
蝉
罗敷,脱帽著帩qiào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声衬静”“以 闹衬静”;
更多的是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 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 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 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 寒”),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 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8、联想和想像 多为浪漫主义诗所用。如李白的“小 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 风直到夜郎西”、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等。 9、比喻象征 本是一种把事物比成另一种本质不同的 事物的修辞手法。比喻一般用具体事物比具体事物, 可针对具体句子;象征往往是将具体事物赋予特定 的抽象的意义,应从整首诗上去理解。诗词当中经 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 效果。如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 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 深浅入时无?”张籍《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 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 敌万金。” 王冕的《墨梅》,王安石的《梅》等都 用了象征的手法。
三、修辞手法 1、夸张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比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比拟 可分为拟人和拟物 拟人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 丰富。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 人昼梦年。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拟物 李清照《武陵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 动许多愁” 把无形、无量的愁苦化成有质有量的 东西,并且用船来载,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愁苦写 得淋漓尽致。(这一句也可理解为“化抽象为具体” 的表现手法。) 4、借代 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 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 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白居易的《琵琶行》 “终岁不闻丝竹声”等。
4、白描:纯粹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 聂夷中《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5、虚实结合 “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到,却又能从字 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回忆、梦境、联 想想像等)“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如:《题都城南庄》(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长恨 歌》、《雨霖铃》、《梦游天姥吟留别》、《破阵子 醉里 挑灯看剑》、《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等都采用了虚实 结合的手法。
诗歌赏析表达方式
7.工笔: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描写。相对于白描,工
笔也可以称为细描。
王维的《待储光羲不至》:“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 顾,临堂空复情。”
①正面渲染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 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
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 这是渲染的手法。
表现了诗人思乡的悲愁和对前途的迷惘。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这首词全用白描手法,不加任何渲染烘托,
通过纯客观的景物 组成有主观色彩的意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不尚华丽, 务求朴实,却够成了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
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诗人不著一个哀字,但是 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②侧面烘托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 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 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 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 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古诗比较鉴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 步骤一:本文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写作手法。
• 步骤二:作者在文中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用桃李 对比显示梅之高洁守志。
• 步骤三:通过衬托、对比表达了诗人坚持理想操守,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诗古 歌代
比 较 鉴 赏
诗古 歌代
2008年高考说明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 形象、语言和表达技 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 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 态度。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 所谓响者,致力处也” 庐山瀑布 …… 徐凝 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07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表现现手法表达技巧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比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正侧结合虚想象联想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点面结合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点面结合烘托用典欲扬先抑等烘托用典欲扬先抑等点面结合点面结合?提问方式
表达技巧
①表达方式:记叙、抒情、议论、描写。 抒情有的直接(直抒胸臆),有的间接(借物抒情、 融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
②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 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③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象征、比衬、烘托、 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等。
表达技巧
表 现 手 法
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比、 想象联想、照应、正侧结合、虚 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点面结合、 烘托、用典、欲扬先抑等
高考古诗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终极总结
高考古诗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终极总结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例析(一)表达方式及其作用1.抒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2.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直接(正面)、间接(侧面);3.咏物(叙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4.议论(议论往往与抒情结合一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修辞手法及作用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感情)、借代、通感;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针;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花落人亡、忽逝的金戈、铁马,都是古代诗歌中常常出现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意味和深厚的思想内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诗歌鉴赏名词术语:1.典型意象: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典型的,它们代表了一种普遍的意义或象征。
例如,花落人亡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意味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2.抒情:古代诗歌常常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触,通过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抒情是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
3.修辞手法:修辞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使用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象征、拟人等。
4.韵律:古代诗歌通常有一定的韵律规律,通过押韵和平仄的组合,使诗歌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常见的韵律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5.意境:古代诗歌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使读者进入到诗歌所表达的境界中。
6.隐喻:诗歌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使诗歌更加富有隐含和深度。
7.意象:意象是一种具体而鲜明的形象,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出一种抽象的意义。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很美丽,富有感染力。
8.对偶:对偶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相互对应的部分放在一起,以呼应和强调其中的重要内容。
古代诗歌中的这些名词术语,共同构成了诗歌的魅力和风格。
通过对这些名词术语的理解和运用,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鉴赏古代诗歌的美。
在古代诗歌的鉴赏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一些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哲学思想等相关的常用名词术语。
1. 壮丽与壮观:古代诗歌往往以壮丽与壮观的景象为题材,通过以山水画卷等形象来描绘自然景色的壮丽美丽之处,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
壮丽和壮观在古代诗歌中是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描述大自然的磅礴和辽阔,展示出作者对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2. 忧伤与哀怨:古代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痛苦时,常常使用忧伤与哀怨的情感来表达内心的苦闷和痛苦。
古诗鉴赏之表达方式
手法七 观察角度变化 【必备知识】
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 内涵 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
看,看到的风景也会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 作用 认识,获得更完美的体验。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 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分析: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 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 举例 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 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 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 美感。描写顺序:由远到近。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 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举例 分析:动静结合,相互映衬。诗中末句大鱼跃出水面的“动”更衬托 出前三句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的“静”, 抒发了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动静结合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动写静,二是以静写动。动静 特别 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相互映衬。赏析时应 提醒 指明诗中的“动”是什么,“静”是什么,二者结合有怎样的效果。
叙述 顺序
叙述
叙述 视角
叙述 特点
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方式
解说 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叙述的视角一般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利于抒 情;第三人称,客观真实。 叙述的方式一般分为客观叙述和夹叙夹议,另外还要 注意叙述的线索,如时间、情感等。
【题型解读】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诗歌中考查叙事方 式,在高考中考查不多,不过 2016~2017 年高考中浙江卷都考查了此考点。 【常见设问】 1.(2017·浙江高考)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 2.(2016·浙江高考)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做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鉴赏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鉴赏一、表现手法【知识卡片】表现手法:为了表现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而使用的手法。
通常也包括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
和艺术手法、写作手法内容交叉,相当部分在现代文文学类中考查。
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人自比、渲染、烘托、衬托、映衬、反衬、正衬、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对比、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多角度写景(多感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象、象征、以小见大(常见于小说)、借古讽今、倒叙、插叙、赋、比、兴、明暗结合、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讽刺、似褒实贬、似贬实褒(贬词褒用反语)、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重章复唱(沓)、铺垫、伏笔、照应、以乐(哀)景写哀(乐)情、动作、肖像、语言、心理1.[商调]黄莺儿·赠燕(清)张渐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
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
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 ①花口:指初开的花。
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问题: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答案: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解析】“携归画栋修花口”“千般诉说”等是拟人。
“王谢堂前”,即王导和谢安,“乌衣巷”,原是三国东吴禁军的驻地,后东晋王谢在此居住,繁华一时,终归衰落,与“花落”“衔花”等实写对照,既是用典又是虚写。
其中掺,取闪音,持握义。
半掺,语出满语口语半掺子,也叫半颤子,就是半半落落的意思。
乌衣半掺,就是乌衣巷已半是破败凋零。
2.余杭四月[元] 白珽tǐng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
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问题: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
答案: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解析】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使用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使用】鉴赏语言1、对诗句的理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结合上下文诗句及已学诗句)2、对词序倒置的句法的理解,对纯用名词组合的句法的理解3、对警句的理解(字面之意、言外之意)鉴赏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双关反语对偶衬托(正衬、反衬)对比通感叠字2、表达方式(1)记叙、议论(2)描写精雕细刻、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粗线条勾勒、不借助比喻、拟人、夸张及手法)(3)抒情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或物)(含蓄温藉)触景生情(先景后情)缘情造景(先情后景)景语情语(句句景句句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怀(即托物言志)3、写作手法渲染衬托(如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象征比兴白描工笔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喻理抑扬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纯用名词卒章显志借古讽今以小见大动静相衬鉴赏形象1、景物或抒情主人公:有何特点?作者用意?2、塑造形象的手法:精雕细刻、细节描写、粗线条勾勒(白描)、侧面衬托、借助联想想象鉴赏风格诗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及艺术特色陶潜诗:朴素自然李白诗:豪放飘逸杜甫诗:沉郁顿挫高适诗:悲壮苍凉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瑰丽神奇陆游诗:悲壮豪放黄庭坚:奇涩险怪词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及艺术特色(苏轼:豪放旷达、辛弃疾:豪放用典、李清照:凄婉)语言特色:清新(自然)、质朴(浅近)、绚丽、明快(晓畅、畅达)、含蓄、简洁、精警(警策)、华艳(艳丽)、诙谐、劲健鉴赏内容A、表达的思想感情方法找出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倾向的词句体会(抓住“诗眼”)找诗歌的线索整体把握善于联想想象设身处地的体验联系诗人身世,思想倾白、写作背景、文化背景注意诗歌题目及关注释、说明文字思想情感眷恋迷恋忧愁惆怅寂寞(落寞)感伤孤独苦闷激情抗争恬淡闲适欢乐热爱赞美感时伤怀凄苦缠绵B、如何评价有无积极意义有无历局限性(阶级局限性)C、意境高远幽峭深邈优美壮美凄美恬淡闲适清新自然空灵清雅雄阔大气-------------------------------------------------------------------------。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诗歌常用的手法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与想象)、衬托(正衬、反衬)、抑扬、用典、借景抒情、渲染、借古讽今、直抒胸臆、多角度描写(感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远近、高低、动静)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评价主旨类咏物言志、怀古伤今、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羁旅生活、深化主旨、意味深长、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含蓄蕴藉、富有哲理、画龙点睛。
意境类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
思想感情类哀怨忧愁、激愤憎恶、欣喜欢快、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情感载体类杨柳——惜别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梅花——傲骨。
抒情方式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缘境生情、状物移情、感情细腻、感情真挚、托物言志。
语言风格类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
使用典故类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古言志。
诗歌风格类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
诗歌的个人风格类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文章结构类自出机杼、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颇具匠心、新颖奇特、浑然天成、层层铺垫、巧埋伏笔、前呼后应、层次分明、曲折有致。
表达技巧类卒章显志、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渲染、起兴寄托、状物移情、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对比描写、虚实相生、以动写静、想象联想、粗笔勾勒、浓墨重彩、诗情画意。
古代诗歌鉴赏的内容分类、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的内容分类、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一)诗歌内容分类爱国题材类,有表现忧国伤时的,揭露统治者腐败的,表现建功报国的理想的,还有表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的。
咏史怀古诗,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今);伤春伤别诗,是借对春光流逝抒发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羁旅行役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托物言志诗,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目的;边塞征战诗,反映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勉励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等等。
(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手法
劣,但此处的哀景是为反衬作者杀敌报国的豪情的。
严酷的环境没有让他消沉,反而意气风发,愿意以身许国,杀敌建功。
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壮志豪情力透纸背这种方法能使诗歌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可以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借景抒情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把情与景分开写。
可以先写景,后抒情;或者先抒情,后写景。
也可以把景和情穿插起来写。
另一种是把景和情糅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种写法不必添加任何词语,我们就可以从作者描绘的景物中看出人物(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2)触景生情,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
诗人本无所谓情感,或者本无强烈的情感,却因身在一定的环境中,或因景的秀丽而欢喜,或因景的萧瑟而忧愁。
这种情是由景激发的,是景决定了情。
如因鸟语花香而怡然,因狂风暴雨而忧伤。
又如:①“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是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自然是触景生情。
②“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这是一位姓秦的游人游西湖时面对岳飞墓很自然地产生的情感。
③再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上阕:“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写的是作者一天之内所做之事,所触之景:清秋季节,独自泛舟,上西楼,见回雁。
但其中也有其所生之情:“谁寄”锦书,自然是无人寄锦书,表达的是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以及盼望其锦书而望断天涯的愁苦之情。
下阕以“花自飘零水自流”承上启下,以花落水流之景喻人生、爱情、离别的无可奈何之感,从而触动作者所有情思。
往后五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转为完全的抒情,最后三句尤其精巧别致,在全篇景物描写的烘托下,只觉其愁思在眉头心间流动荡漾,有了更大的艺术吸引力。
(3)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在结尾处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汇总
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考查的是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
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一、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反问、设问、双关、互文、反复等。
(一)比喻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设问、比喻、夸张)【赏析】若要问我有多愁?就像那遍地迷蒙的衰草那样多,像满天飘舞的柳絮那样乱,像黄梅时节的细雨连绵不绝。
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个比喻,即博喻,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
(二)拟人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通《山园小梅》)(拟人)【赏析】白鹤将要飞下来时,先偷看梅花几眼;粉蝶如果知道梅花这样美,该早就销魂了。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三)借代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借代)【赏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2、“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瑟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借代)【赏析】诗中分别以“丝竹”代音乐,以“鞍马”代客人,以“杜康”代酒。
(四)夸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夸张)【赏析】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营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营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作者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象。
诗中的“千里”使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江南的广阔和春意盎然。
这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诗歌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对偶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对偶)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無,(高话《燕歌行》)(对偶、对比)【赏析】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在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六)反问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同,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乌江亭》)(反问)【赏析】经过多次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评价主旨类咏物言志、怀古伤今、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羁旅生活、深化主旨、意味深长、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含蓄蕴藉、富有哲理、画龙点睛。
意境类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
思想感情类哀怨忧愁、激愤憎恶、欣喜欢快、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情感载体类杨柳——惜别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梅花——傲骨。
抒情方式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缘境生情、状物移情、感情细腻、感情真挚、托物言志。
文章结构类自出机杼、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颇具匠心、新颖奇特、浑然天成、层层铺垫、巧埋伏笔、前呼后应、层次分明、曲折有致。
表达技巧类卒章显志、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渲染、起兴寄托、状物移情、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对比描写、虚实相生、以动写静、想象联想.诗人称号诗祖——陈子昂诗天子——王昌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囚——孟郊、贾岛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诗歌鉴赏常用典故投笔:弃文从武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楼兰:边境之敌瑟瑟: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折腰:屈身事人杜康:酒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尺素:书信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双鲤,鲤鱼,鲤素:书信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五柳:隐者鸿鹄:人有远大志向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牧童:淡泊,田园生活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明月:乡愁青云:高的地位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青紫:高官显爵丁香:愁心或情结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蝉鸣:悲秋青天:清官落花:伤春落叶:秋天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梅雨:悠悠愁绪)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古典诗歌常见意象60例花草类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梧桐:凄苦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风霜雨雪云类:海浪:人生的起伏东风:春天、美好春风:旷达、欢愉、希望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天阴:压抑、愁苦、寂寞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江湖诡谲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惨鱼:自由、惬意鸿鹄:理想、追求猿猴:哀伤、凄厉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器物类:玉:高洁、脱俗簪缨(冠):官位、名望颜色类:白:纯洁、无暇、丧事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绿:希望、活力、和平蓝:高雅、忧郁黄:温暖、平和紫:高贵、利国利民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其它类:英雄:追慕、自愧自叹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破晓:初现希望朝阳:希望、朝气、活力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深夜:愁思怀旧诗词鉴赏中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一、表达方式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古典诗词鉴赏基本知识
古典诗词鉴赏基本知识古典诗词鉴赏基本知识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一)常用的表述方式:这首诗写了(意象或者事情),通过什么方法(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意象或者事情)的什么特征,对于表现(突出)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常见的意象和意境(1)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予着作者情感的物象。
意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如《声声慢》中的“我”),也包含了物象(如“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白鹭”(2)意境是指有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诗歌的整体情境。
常见的诗歌的意境有:孤独凄凉、淡泊闲适、清新自然、优雅飘逸、沉郁顿挫、幽深僻远、安谧美好、华丽壮美、雄浑刚健……(三)常用的表达技巧(四)常见的情感、主旨(1)在古典诗歌中常常表达这样的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持节操等等。
(2)评价主旨类常用术语①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②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③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④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⑤此外还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等等词语(五)常见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六)古典诗歌鉴赏分类大致把古典诗歌分为边塞诗、送别诗、思乡怀人诗、怀古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和即景感怀诗等七大类。
一、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一表达方式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一: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分为: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五种,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一、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练习1: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从表达方式上赏析这首诗。
答:诗的前四句写母爱,是叙事;后两句写子女对母亲的深情,是抒情,两部分结合得紧密完美。
二、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
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
这种画法,不用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①描写角度——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
②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
③描写方法——如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现实与想象、神话,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细描、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声色结合等。
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
直接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环境、气氛进行描绘。
直接描写可以使读者直接感觉到人物的言谈举止、仪表风貌、个性习惯以及环境的状况、事件的气氛等。
侧面描写: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描写来烘托、渲染所要描写的人物、事件或通过别人的评价、议论来描写人物或事物。
练习2:
判断下面这几首诗的描写角度:
1.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汉乐府《陌上桑》)答:侧面描写
2. 咏绣障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答:前两句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写物写人,绣屏风安到花园里,足以乱真,连黄莺都上当了。
黄莺入画这一侧面描写,丰富了诗歌形象,平添了动人的情趣。
三、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练习3:
赏析下面这两首诗歌:
1. 洗儿戏作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答:直接议论之作,苏轼采取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方式来讲究含蓄委婉。
《洗儿》一诗,似乎是说“洗儿”之事,实际上,诗人是在发政治牢骚,是对黑暗现实的激烈批判和揭露。
全诗似乎仅仅是对刚出生的儿子发了几句议论,然而,它却是诗人一生经验的总结。
2. 琴诗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答:这首诗用议论的方式揭示了哲理:主体必须与客体统一。
四、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等。
练习4:
指出下列各句景与情的关系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7.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8.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9.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1.正衬, 2.正衬 3.反衬 4.正衬 5.正衬 6.正衬7.反衬8.反衬9.正衬10.正衬
五、习题演练
练一、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问: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分析】文中问怎样写景,应该从写景(也就是描写)的角度和文章的结构方面回答,联系描写角度的相关知识——远近大小、动静明暗、视听触嗅、声光色态,进行回答即可。
注意一定要结合诗歌解释分析。
【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春日(其一)
注:秦观:北宋著名诗人,先后多次贬官遭徙,一生潦倒失意。
问:(1)请分析“有情芍药含
(2
分析:第二问不仅要答出间接抒情,更要答出属哪种间接抒情方式,如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借事抒情等。
答案(1)“芍药含春泪”“蔷薇卧晓枝”,这是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刻画芍药、蔷薇雨后的娇弱悲愁之态,写得形象鲜明,细腻生动,耐人寻味。
(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诗人仕途坎坷,潦倒失意,胸有郁结,不便直言,只好移情于物,借眼前这“含春泪”的芍药和“无力”的蔷薇形象,来寄寓自己的人生的愁苦情怀。
因而,这首诗也就具有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