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学生)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归纳最全)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结构模式等共四个层面的内容,其知识框架如下:第一节表达方式一、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1)总论——情与景的关系(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基本形式:①触景生情(景→情):②以景结情(情→景):③缘情布景:④寓情于景(有景无情):⑤景略情在:(3)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①以乐景写乐情②以哀景写哀情:③以乐景衬哀情④以哀景写乐情2、借物抒情(1)定义及举例(2)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①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3、借事抒情(用典故)(三)直接与间接抒情的相关范畴1、点染2、曲直3、隐显4、移情二、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一)基本概念:(二)考试重心(三)正面描写命题角度。
1、虚实结合(1)定义(虚实的内涵)(2)“虚”的三类内容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②已逝之景之境。
③设想的未来之境。
(3)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相生”①相反相成②相辅相成(4)“虚”与联想、想象2、动静结合(1)基本概念(2)常用方式——以动衬静3、点面结合4、细节描写5、色彩的渲染6、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7、白描8、疏密9、诗中有画:二、议论三、记叙第二节:修辞手法一、比喻四、借代七、设问二、比拟五、夸张八、反问三、双关六、对偶九、互文十、列锦(一)定义(二)作用(艺术效果)1、凝炼美。
2、简远美。
3、含蓄美。
十一、迭字第三节表现手法一、象征:(一)定义(二)条件与特征(三)作用:1、把抽象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2、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二、联想和想象(一)定义及举例(二)联想、想象与夸张(三)联想、想象与浪漫主义(四)特别提醒——勿泛化使用三、抑扬(一)概念:(二)分类1、欲扬先抑2、欲抑先扬(三)相关范畴——褒贬1、似贬实褒2、似褒实贬四、衬托(一)概念:(二)分类:1、性质分类(1)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2)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抒情方式
6、以乐景写(衬)哀情 利用良辰美景气氛同忧思愁苦的心情之 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
绝句
杜甫
赏析:全诗抒发了羁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
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 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
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 的感伤 , 以乐景写哀情 , 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 别具韵致。 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
2006年高考(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 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①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 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②诗人笔下的“青苔”、“红树”有着浓 厚的主现色彩,似乎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 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营造 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 ③表达了作者滞留异乡的悲愁、孤寂和思 亲的情感。
问:“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 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案】(1)蕴含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凄凉 伤感之情、对友人路途艰险的关切之情以及自 己与友人均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2)寓情于景。 作者翘首远望,先写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 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后写空中之云,乌云挟 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埯埋了一半。情感蕴 含其中,含蓄不露,富有余韵。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问题:诗歌最后一句与前三句写法有何不同?这样写 有什么效果? 答案:(1)前三句叙事抒情(借乐声抒情),最后一 句以景结情。 (2)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 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 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将士们浓浓的愁绪与凄清 的秋夜月光和荒凉的边塞景象融为一体,其深沉、复杂 的感情含蓄无限。
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抒情手法
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 臆。“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 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带尧 民歌· 别情》)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 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 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悄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李白 《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 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 合污的思想感情。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 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 告乃翁。”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 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的叙述、描写或议论, 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 追求含蓄,所以往往是间接抒情,达到情景交融。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这首诗直接议论和抒情,表达了积 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 国建功的思想,也有怀才不遇之苦。
抒情,即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 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008山东卷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 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 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 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 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 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 (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 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
诗歌鉴赏的术语1)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顶针、衬托、反问(赋比兴、象征)2)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3)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4)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语序倒置等。
5)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6)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用典:一般是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想象:更开阔,别出心裁衬托或烘托:又分正衬和反衬,借。
突出。
渲染: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象征:表达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特征抑扬:突出于强调白描:简练的笔墨,刻画鲜明生动的形象8)语言特点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
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
(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清贫乐?村居》,使用的语言就属于清新明丽。
(2)平淡,也称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用平淡的语言,如话家常,写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
李煜后期的词《虞美人》,用语平淡,但感人至深。
(3)绚丽。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踏雪寻梅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第一节表达方式一、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这里仅略举三例,不深入讨论。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析】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例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析】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例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析】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例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关雎》)例5: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卫风·伯兮》)例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析】直露而真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沉重而深广的忧伤;例7: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析】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例8: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关汉卿《[双调]沈醉东风》)【析】这首曲写送别的场面和依依不舍的感情,真挚感人。
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结构技巧-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
写法,重在抒发其家破人亡、举目无亲的悲哀。
3、以乐景写乐情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①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局促。 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 诗的后两句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 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快乐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 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 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以小见大
文章作品中,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反 映深广内容的写作方法。以小见大法的特点就在于抓住一事一物、 一情一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深入发掘,展开联想,为读者 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艺术境界。
抑扬
抑,指压抑,贬低;扬,指褒扬,赞颂。 由于人物性格具有并非单一的复杂多面性,因此,在作品中最常见的 是“抑扬结合”、“抑扬并用”。 其具体手法有“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欲抑先杨”、“欲 扬先抑” 想褒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贬处落笔,而是从相反处落笔。 多用叙事来写人。
直抒胸臆:"涕泪""喜欲狂""白 日放歌"传达出了他的心情。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乐景 乐情
哀景 哀情
2.借景抒情: 借助于其他景、物、人、事来委婉、含蓄、曲折地表 达感情的都可称间接抒情,感情往往隐藏于诗句的背 后。诗中最常见的,高考常考查的是借景抒情。
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冷寂、清凉的画面传达着离别者内心的凄苦之情。
四、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技巧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 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借古讽 今、托物言志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构思技巧。这些技巧 对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有很大帮助。
9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
第九课时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学习目标:1、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时能从抒情表达方式的角度思考2 、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抒情方式3、通过练习,能规范表述抒情手法及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学习重点: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抒情方式学习难点:通过具体诗歌阅读,区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一、真题再现1、(07年)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11年)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答: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
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二、方法与积累(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具体解析: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教案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教案----28090189-6ebc-11ec-8846-7cb59b590d7d教学目标:1、回顾诗歌的抒情方式部分的基础知识。
2.复习和欣赏诗歌的抒情方式、问题类型和技巧。
3.学习标准化答案的思路和步骤。
教学过程:一、复习基本知识(一)基础知识积累读读记记直接抒情:直接表达对相关人物和事件的爱与恨的态度。
借景抒情: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而是借描述自然风光,表达情感。
抒情方式把情感融入风景:诗人把情感融入风景描写中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用典故抒情:引用历史事实,在诗歌中使用典故抒情或讽喻时政咏史抒情讽今: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的隐喻与规范劝当朝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助某一物象所具有的特征,来表现作家的野心或情感。
叙事抒情因事缘情(二)阅读下面的诗句,思考你使用哪种抒情方式。
(一组两句话。
每组要求一名学生回答,然后老师批改。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十年生死无涯。
不去想,就永远不会忘记。
千里之外,无处谈凄凉。
”苏轼的《江城子》直抒胸臆3.在一年内,平原上的每一棵茂盛的草都会枯萎一次。
野火不能熄灭,春风又吹来。
4.空山上下了新雨之后,秋天就晚了。
明月照松,清泉石上流。
风景抒情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风景中的爱情7》庄生小梦被蝴蝶迷住了,希望皇帝的春天心里能抱着杜鹃。
8.落日、草地和树木、普通的小巷和街道,曾经是人类奴隶居住的地方。
用典抒情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烟笼冷水月笼沙,夜间公园秦淮餐厅附近。
商代妇女不知道亡国的仇恨,在河对岸唱起了《后院花》。
11.莺啼千里,绿河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的480座寺庙被烟雨包围。
用过去代替现在1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托物言志看到洛阳的秋风,作家想要写得有无限的意义。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教案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抒情方式的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和欣赏诗歌抒情技巧的能力。
3.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抒情方式的分类: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2. 直接抒情的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的方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怀古伤今。
3.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抒情方式及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诗歌抒情方式的分类及特点。
2. 难点:分析和欣赏诗歌中的抒情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抒情方式的分类及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中的抒情方式及技巧。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诗歌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2. 新课导入:讲解诗歌抒情方式的分类及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抒情方式及技巧。
4.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进行互动讨论。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诗歌抒情技巧的了解。
六、课后作业1. 选取一首诗歌,分析其抒情方式及技巧。
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诗歌抒情方式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抒情方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析和欣赏诗歌抒情技巧的能力。
3.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互动讨论的情况。
八、教学资源1. 诗歌文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教学。
2. 相关资料:关于诗歌抒情方式的学术论文、书籍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文本和相关资料。
九、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十、教学预案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互动讨论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引导,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六章:直接抒情的技巧与案例分析讲解直抒胸臆的方式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解释下列诗句的大意,体会其结构特点。 秦时明月汉时关 理解: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烟笼寒水月笼沙
理解:烟和月笼着寒水和沙 5、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 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 主人下马客在船 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理解: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主人和客人都在船 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修辞 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4、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愁情是很抽象的,但在李煜
笔下化成了“一江春水”,气势汹涌,不可遏止;在李清照笔下则 变得有体积有重量,“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在贺铸 笔下,则化作“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无处不在,无 时不有。
注: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分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 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 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 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 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 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 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用事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 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3、 陶者 对比
[中吕]卖花声 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 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 一声长叹。
高三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
实战演练(三)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 ,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 ,空悲清夜徂。
(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 什么不同?“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2分)
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 【南宋】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 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题采石蛾眉亭]采石,即采石矾,在今安徽 省当涂县附近,古代历来是防守长江的要地, 南宋时,宋、金交界的军事重地。
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特色,请就这一特色赏析“暮潮 风正急,酒阑闻塞笛”。(3分)
白描手法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 勾画,不用渲染烘托的写法。指用最 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 生动的形象。
田家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 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 民的深刻主题。
动静结合
1、以动显静。 例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 静,鸟鸣山更幽。”就是以声写静,以 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 动写静。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动衬静,用花落、月出、鸟鸣突 出了春涧的幽雅、宁静。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 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 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 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 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 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 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 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 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
[全国卷]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 写出了荷塘雨后幽美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 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 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08年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词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
问题: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 首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借景抒情。诗人描写了燕子频频飞人草堂书 斋, “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 既凸现了 燕子的可爱之态, 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 草堂书斋的喜爱, 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同时也 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 情。
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例8】 阅读长诗《陌上桑》的开头部分,然后回 答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 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 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 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解答这类手法的思路是:
首先指出实写什么景或事,虚写什么景或事,
然后指出它们如何相互映衬、交织一起表达怎 样的情感。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作者是 怎样写“思
家”的? (全国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析: 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诗 人此时的孤寂,是实。后两句写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 自己这个远行人,是虚。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 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 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
• 判断方法:作为一种委婉含蓄的抒情 手法,诗人往往借助多种手段委婉地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这 样的诗句中往往没有直接表明情感的 词、句。
借景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
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 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 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 情。)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或手法)。 •这首诗无一“情”字,却处处含 “情”,试分析本诗抒情的特色。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 效果? •请从情景角度鉴赏此诗。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1. ①本诗全篇的抒情方式(手法)是以乐景 衬哀情。②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 气象开阔之能事,全然无北国秋之萧瑟。末 一句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对比。他 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慰解思乡之苦, 作者乡思愈浓。③诗歌无一句明言思乡,但 曲致委婉之情,让全诗清新自然,境界全出。 2. ①颔联、颈联借景抒情,承“物候新”展开 描写,借写他乡春色,暗点怀乡之思。②尾联则 直抒胸臆,点明“归思”的主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 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
如:
杜甫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
独破死亦足”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 天下贫寒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抒情方式[1]
考试常出现类型
表达方式(抒情方式) 表达方式(抒情方式) 表现手法(描写手法) 表现手法(描写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 结构技巧
提问方式 提问变体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 术手法,或手法) 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 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借 景 抒 情
托 物 言 志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咏物不是写景。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 是指自然风景 自然风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 是某种物 是某种物。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 可以指感情、 托物言志的“ 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 情的“ 专指热爱、憎恶、赞美、 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 悲伤等感情。 乐、悲伤等感情。
间接抒情
• 1、借景抒情 、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诗中一二两句。 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诗中一二两句。 答:诗中一二两句使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借 诗中一二两句使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 借景抒情的手法 朝雨”之景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 忧伤之情 “朝雨”之景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 杨柳”增添了浓厚的离别、留恋之情。 借“杨柳”增添了浓厚的离别、留恋之情。
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六朝因纵情作乐、 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六朝因纵情作乐、奢 靡浮华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寄托了吊古伤今的 靡浮华而亡国的历史教训,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诗歌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抒情又叫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包括托物言志、咏史抒怀、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叙事抒情、因事缘情以及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
举例: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手法: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直接抒情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借景抒情哀景哀怀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触景生情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直抒胸臆5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因事抒情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寓情于景7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托物言志8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直接抒情9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用典抒情触景抒情10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抒情11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借景抒情乐景写乐情12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13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哀景写哀情14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托物言志15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乐景写哀情16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直接抒情17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咏史抒情18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
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
道路长远慢慢行19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托物言志20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时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学习目标:1、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时能从抒情表达方式的角度思考2 、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抒情方式3、通过练习,能规范表述抒情手法及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学习重点: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抒情方式学习难点:通过具体诗歌阅读,区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一、真题再现1、(07年)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11年)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二、方法与积累(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具体解析: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析】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_________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
“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2、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1)借景抒情(前景后情、后景前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
《如梦令》中李清照对春光的留念惜别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2)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断古典诗歌是否为上乘之作的标志。
)绝句二首(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
(3)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的一些特性,来寄托、传达作者的志向、抱负和操守等。
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4)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台城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5)用典抒情:用典:也叫用事。
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
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例: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贾谊、梁鸿,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6)叙事抒情:在古风作品中比较常见。
如杜甫《兵车行》、白居易的《卖炭翁》等。
【区别几组概念】: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
“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例如:(1)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叙)。
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析)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
(评)(2)滁洲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3)题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司春之神。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2、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借物咏怀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三、当堂演练1、阅读下面二首唐诗,完成相应试题。
(4分)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①。
[注]①徂:消逝,流逝。
(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行 [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3、(广东卷)鹧鸪天 [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螟云低。
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
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
③卖饧:清明前后卖清明前后卖糖粥。
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 杜鹃:又名子规。
‚息机:拜托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5、(江西卷)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 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诗。
‚“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