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市建设规划情况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成都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成都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成都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为全面掌握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政协根据今年重点工作安排,成立专门调研组,于今年上半年对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先后到环保、水务、城管、畜牧等部门和部分镇街、有关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调研,专题召开座谈会,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剖析原因,寻求对策。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我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全省减排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一)生态经济初具规模。

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

工业化集群化程度不断提高,培植形成了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等支柱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旅游业提档升级,干杂海货等专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7.6%,我市被列入全省50个服务业重点城区。

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生态保护扎实推进。

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全市林地面积达到5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4%。

加强流域治理和水保生态建设,治理塌陷地1.2万亩、水土面积168平方公里,治理区域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有力促进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恢复保护了自然生态。

(三)治污减排成效明显。

全面关停拆除机立窑水泥生产线,淘汰水泥产能490万吨。

万元gdp能耗、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XX 年下降21.4%、29.2%、12.5%,圆满完成“xx”节能减排任务。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调查报告结论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调查报告结论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调查报告结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广东省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探究广东省的生态建设现状,本调查以绿美广东为主导,对广东省的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

经过多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本报告得出以下结论:一、广东省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工业基地。

然而,由于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广东省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损害。

本次调查发现,广东省各地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指标均超过了国家标准,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二、广东省生态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尽管生态环境状况不佳,但是广东省的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次调查发现,广东省各地政府和社会组织纷纷加大了生态建设的投入和力度,特别是在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同时,广东省也出台了多项生态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三、广东省生态建设仍存在不足之处尽管广东省的生态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本次调查发现,广东省的生态建设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生态保护意识不足。

很多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缺乏具体的环保行动。

2.资源浪费严重。

广东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浪费资源的现象十分普遍。

3.环境治理能力有限。

尽管广东省政府加强了环境治理的力度,但是仍然存在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生态建设应加强科技创新为了进一步加强广东省的生态建设,我们建议加强科技创新,推广环保技术和绿色生产方式。

同时,可以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此外,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环保的投入和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广东省的生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也有取得进展的希望。

只有广大公众和政府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生态建设,才能让广东省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邯郸市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邯郸市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邯郸市生态建设调研报告邯郸市生态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邯郸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是河北省的地级市,也是河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邯郸市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破坏的问题。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邯郸市生态建设的现状、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邯郸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内容与方法本次调研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状况、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土地利用与保护、森林资源保护、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和数据统计分析。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深入了解了邯郸市的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对邯郸市的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客观的评估。

三、调研结果1. 生态环境状况:调研显示,邯郸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较差,大气污染严重,城市垃圾处理不当,土地退化加剧,水资源严重缺乏。

2.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邯郸市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不够到位,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水污染问题突出。

建议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推广使用高效节水设备。

3. 土地利用与保护:邯郸市土地利用率较高,但土地过度开垦现象严重,土壤退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

建议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严禁非法占用耕地。

4. 森林资源保护:邯郸市森林覆盖率较低,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普遍较弱,森林火灾发生频率较高。

建议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加大对森林防火力度,严厉打击森林违法行为。

5. 大气污染治理:邯郸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不明显,空气质量较差。

建议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加强企业污染物排放监管,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大气污染源的排放。

四、调研建议1. 加强政府管理和监督,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

2. 加大经济投入力度,提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与效益。

3.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教育,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4.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与合作,建立跨界环保合作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4篇近年来,我旗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大力开展全年禁牧、春季休牧、划区轮牧工作,通过合理利用草牧场,加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力度。

经过不懈地努力,全旗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

一、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XX年以来,我旗累计投入资金34961.7万元,治理面积1112.39万亩,其中飞播造林61万亩,封山育林70.56万亩,农田防护林0.5万亩,林木种苗1.01万亩,人工种草0.4万亩,人工造林31.03万亩,围栏封育656.53万亩,划区轮牧271.68万亩,基本草牧场1.31万亩,飞播牧草12.5万亩,暖棚16.67万平方米,饲料机械1700台,水源工程758处,节水灌溉489处,小流域治理5.87万亩,生态移民864户4130人;XX年开始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每年投入资金1亿元,在10个嘎查实施禁牧416万亩,在61个嘎查实施草畜平衡3709万亩,政策涉及全旗7个苏木镇、71个嘎查、5300个牧户1.8万余人;通过围栏封育、“三区四带五个基点”建设,全旗打草场面积达到732万亩,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18%,正常年景打贮草总量超过2亿公斤;加强草牧场制度化管理力度,全旗围栏化草场面积达到3848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95%,其中实施划区轮牧面积达到2802万亩,占全旗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9.1%,划区轮牧和季节性轮牧工作已成为我旗投入成本最低,保护成效最好的亮点工程。

坚持不懈地抓好牧区“两项基本制度”的落实,着力改变传统草牧场利用方式,不断降低利用强度,有效推动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全旗放养牲畜总数由XX年的168万头只压减到146.6万头只,牛和马分别增加58%和52%,山羊和绵羊分别减少54%和15%;通过治理和合理利用,全旗林草植被盖度增加了30%—50%,其中:森林覆盖率由0.74%提高到2.67%。

生态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生态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生态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年月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党团资料、写作公文、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experience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planning program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writing offici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生态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你们知道有关于生态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应该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生态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一、取得的成绩(一)省级生态县创建扎实推进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20xx年我县要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县”。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调研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城市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引擎,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

本调研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二、调研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调研目的和方法1. 调研目的:(1) 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和影响;(2) 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中的具体实践和经验。

2. 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采访相关部门和人员,了解他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做法和成果;(2) 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相关的统计数据,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四、调研结果和分析1. 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1) 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2)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城市经济发展更加环保、节能、低碳;(3) 保护生态资源: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保护城市周边的自然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态安全性;(4) 塑造城市软实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将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有利于吸引投资和人才。

2. 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中的实践和经验:(1) 建设生态园区:许多城市都在建设生态园区,如广州的黄埔江生态园区、北京的亦庄生态园区等,通过生态修复、绿化景观打造和生态产业培育,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2) 推广可再生能源:一些城市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如深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电等,从根本上解决了能源问题;(3) 进行生态保护修复:一些城市对湿地、森林等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如杭州的西湖保护区、沈阳的森林公园等,恢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服务功能。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精选7篇)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精选7篇)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一、报告的特点1、内容的汇报性:一切报告都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让上级机关掌握基本情况并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所以,汇报性是“报告”的一个大特点。

2、语言的陈述性:因为报告具有汇报性,是向上级讲述做了什么工作,或工作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情况、经验、体会,存在什么问题,今后有什么打算,对领导有什么意见、建议,所以行文上一般都使用叙述方法,即陈述其事,而不是像请示那样采用祈使、请求等法。

3、行文的单向性: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是为上级机关进行宏观领导提供依据, 一般不需要受文机关的批复, 属于单向行文。

4、成文的事后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 向上级机关作出汇报, 是事后或事中行文。

5、双向的沟通性:报告虽不需批复,却是下级机关以此取得上级机关的支持指导的桥梁;同时上级机关也能通过报告获得信息, 了解下情, 报告成为上级机关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依据。

二、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精选7篇)报告的用途逐步扩大,用于新产品开发、投融资、公司发展规划、年度发展等方面。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1调查目的及意义:了解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垃圾处理问题,在此基础上了解居民对环保意识的深浅,以便进一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共建美丽家乡。

调查过程:这段时间里,我实地考察过家乡的垃圾处理情况,也去了村委会询问。

在与村委会领导的交谈中,我得知近几年,县里加大对乡村的经济建设,修建了垃圾处理中心,村委会也努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村里的垃圾处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居民点分散、环保意识差等原因,垃圾问题依然严峻。

基本情况与分析:1、经济发展。

在我们的祖辈,乡村里几乎没有什么可称之为垃圾: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九年过后还能当抹布;剩菜剩饭可以喂猪,猪粪可以肥田,秸秆用来取暖,烧成灰又可以肥田!所以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几乎是没有什么可以归于“垃圾”行列的,换言之,垃圾是“富贵病”。

成都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成都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成都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成都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情况,分析成都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就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本次调研,旨在推动成都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的进展。

2. 调研背景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

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成都市长期以来重视的工作。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成都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为其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成都市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

然后,组织调研团队对成都市的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走访,了解成都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4. 调研结果经过调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4.1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成都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成都市注重城市绿化建设,大量的植被覆盖为城市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其次,成都市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加强污染治理、推广绿色出行方式等,有效减少了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最后,成都市注重生态保护,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保护了成都市的丰富生物多样性。

4.2 生态文明建设仍存在问题尽管成都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成都市的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需要加强污染治理和资源节约利用。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着理念转变、制度创新和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和政策支持。

5. 建议与措施为推进成都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5.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

成都市应加大对污染治理的力度,提高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和水平。

同时,加大对生态修复和保护的投入,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和监管。

5.2 推动绿色发展成都市应推动绿色发展,加大对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总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的重要战略部署和省委“五个湖北”建设的具体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关系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

鄂州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综改示范区,如何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要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分发挥良好的区位、资源优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走出一条独具鄂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是当前亟需研究的课题。

市政协高度关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立专题调研组进行调研。

几个月来,调研组深入三区实地调研,召开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座谈研讨,到省直相关部门征询专家意见,并赴广东惠州市、福建三明市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形成调研报告。

6月26日,召开市政协七届十次常委会议,专题议政协商,市政府汪继明副市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听取意见。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效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转方式、调结构、重保护、强监管,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产业结构有所优化。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有关政策措施,生态产业得到一定发展。

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五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使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占比持续下降。

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20xx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75。

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

18个百分点。

通过建设一批大型商贸项目,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以休闲观光为突破口的都市农业发展初见成效,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成为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导方式。

(二)自然生态环境逐步恢复。

全市森林面积达到38万亩,森林覆盖率16。

1%。

全市共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17。

关于本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本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本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202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补短板”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强力推进。

为共同推动这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列为今年的专项监督项目,并决定开展专题询问。

为做好专项监督和专题询问,常委会成立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监督调研组,常委会副主任薛潮任组长,调研组成员由城建环保委成员、报名参加调研的相关委员会成员和市人大代表组成。

调研聚焦两大重点:一是28个市级重点整治地块上的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等“五违”治理,以及整治区域的后续长效管理和转型发展等;二是本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特别是整治地块内的河道水环境、建成区黑臭河道和国考断面水环境治理。

自3月份起,调研组在薛潮副主任带领下深入有关各区逐一开展实地调研,做到16个区28个市级重点整治地块全覆盖,全面了解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河道水环境治理的进展情况与难点问题。

与此同时,11个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联动调研,并提交了调研报告。

调研中,城建环保委对各区反映的难点和需求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及时与市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促进共同研究对策措施推进治理工作。

一、工作进展基本情况(一)关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自2022年7月本市启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各级政府积极作为,攻坚克难,“五违”治理推进有力,2022年启动的首批11个整治地块已全面完成治理任务;今年重点推进的“17+240”个地块,其中17个市级重点地块目前总体整治进度达到80%左右,240个区级重点地块总体整治进度达到85%以上。

治理工作阶段性成效显著,整治地块上的“五违”现象得到全面消除,区域面貌和形态焕然一新,陆域、水域和大气环境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空间得到有效拓展,安全状况得到有力提升,人口调控作用同步显现。

从调研看,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一是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充分形成共识和工作合力。

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建设调研报告生态建设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和地球的生存。

我进行了一次关于生态建设的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以分享我的研究成果和见解。

调研背景在我国,国家重视生态建设,并将其列为促进经济、民生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更好地推进生态建设,了解生态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我进行了调研。

调研目的1.了解当前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并阐述主要问题和瓶颈;2.分析生态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提出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试点建议。

调研方法在调研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调查问卷、个人访谈、实地考察等。

调研结果1.生态建设现状与问题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大气污染在我国各大城市及工业区,大气污染是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因素。

由于不良的空气质量造成了大量的健康问题,工人的工作效率也下降。

(2) 土地退化当今中国,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是严重的问题之一。

城市扩张、工业和农业活动、采矿、建设大坝等都减少了土地的数量和质量,这导致土地的荒漠化。

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对人类整体幸福也是极其不利的,则,必须加强土地保护。

(3) 水污染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存在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许多地区的水资源受到直接的工业、农业和城市化活动等的污染,这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2. 生态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经济的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必须找到平衡点,以确保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

不仅如此,通过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可以进行可持续农业、发展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等可持续发展方式,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3. 试点建议(a) 促进实施生态建设促进实施生态建设,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启动新的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试点,推动城市生态环境整治,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和保护,建设一些生态保护基地等,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报告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报告篇1(约7726字)根据市政协年度计划安排,市政协提案与社会法制委员会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专题调研组,以及各民主党派、界别活动小组、镇政协工作联络组等组成10个子课题调研组,于5月5日至6月10日,分别深入那大和白马井等镇进行调研,并赴省内海口、乐东等市县及贵州、云南两省生态文明建设较好的地区考察学习,先后召开5次座谈会和1次专题协商会议。

谢雄峰主席和王凌融副主席亲自参加调研和座谈,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外地学习等方式,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不断压实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

一是生态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制定并实施了《__市生态市规划》,严格保护生态敏感区域,并将生态保护红线纳入《__市总体规划(空间类—)》,在省级陆域生态红线划定的基础上,划定陆域生态红线平方公里,海洋生态红线平方公里。

二是共抓大环保的格局基本确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纳入“一创两建”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出台了《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行动计划》以及相关考评和奖惩暂行办法。

市政府成立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指挥部,由朱洪武市长亲自担任指挥长。

环保部门牵头制定了《__市深化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计划(—)》和六个专项整治的三年行动方案以及年度工作计划。

三是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成效明显。

持续开展打击违法建筑“三年攻坚行动”,累计拆除各类违建万平方米,提前完成省下达的拆除任务。

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完善城乡环卫设施,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2%,城乡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实施“河长制”,对全市23条主要河流进行分级管理;投入3191万元进行南茶河水污染治理,实现了南茶河水质优于省下达的Ⅳ类水质目标;启动472个自然村污水治理,动工建设2个镇墟污水处理厂。

呼和浩特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呼和浩特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呼和浩特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一、我市生态建设的主要成效呼和浩特地处西北内陆、土地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

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雨量由南向北递减,全区86%的地域年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下,干旱少雨,风沙灾hai频繁发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多年来,按照分类指导,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把生态建设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明确了生态建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建设山川秀美新景观的目标,实行封山禁牧,积极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生态建设,草原植被开始恢复,土地沙漠化得到遏制,林草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全区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水土流失治理使生产得到改善。

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注重效益”的方针,以大支流为骨干,以基本农田建设为突破口,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765平方公里,建设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513万亩,极大地改善了生产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粮食总产由5.6亿公斤提高到9.8亿公斤。

(二)生态林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采取封、飞、造结合,加大退耕还林、治沙造林和防护林建设力度,基本建成了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城乡绿化林为主的林业支撑体系。

全区造林达1583.6万亩,占林地总面积2949.7万亩的54%。

(三)草原保护与建设步入良性循环。

目前全区3665万亩草原全面禁牧,1810万亩草场实行围栏,190万亩草原实施补播改良,天然草场植被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的植被盖度分别增加了50%、20%、25%。

草原沙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次数减少,强度减弱。

(四)土地荒漠化趋势得到整体逆转。

采用人工造林、划管封育、飞播造林及在沙漠边缘引水建设绿洲等措施,遏制了沙漠扩展,实现了人进沙退,成为全国唯一的沙化逆转市。

城市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城市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城市生态环境调研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

本次调研旨在揭示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一、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1、空气质量城市空气质量是居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时常受到污染,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PM25 和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工业排放、交通运输以及能源消耗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尤其是在冬季采暖期,空气质量往往会明显下降。

2、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是城市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方面,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城市周边的河流、湖泊等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部分地区的地下水也存在过度开采和污染的情况。

3、固体废弃物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垃圾围城现象时有发生。

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的不完善导致大量垃圾未经有效处理就被填埋或焚烧,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4、绿化与生态空间城市绿化面积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比例仍然较低。

一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空间的保护和规划不足,导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下降。

二、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1、人口增长与城市扩张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开发利用,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2、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城市的产业结构仍以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3、交通拥堵城市交通拥堵严重,机动车数量持续增长,尾气排放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4、环保意识淡薄部分居民和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和行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措施和建议1、加强环境监管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

武汉生态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武汉生态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武汉生态发展调研报告范文武汉市生态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生态文明建设是总书记在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大发展理念之一。

在当前全球环境变化不断加剧、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武汉市作为中国内陆大城市,其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武汉市生态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武汉市生态发展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改进和提升的建议。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全面了解武汉市的生态发展状况。

三、调研结果分析1. 生态保护与修复:武汉市积极推行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建立了一系列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补偿机制。

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面临严峻挑战,部分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

2. 污染治理:武汉市在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控制、土壤污染整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但是,由于前期积累的环境问题较多,治理工作仍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水环境污染仍然相对严重。

3. 绿色发展:武汉市致力于绿色发展,推进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等领域的发展。

但是,绿色发展的进程还不够顺利,仍然存在资源浪费、能源消耗高等问题。

4. 生态教育和意识提升:武汉市加强了生态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了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但是,在具体实施方面仍然存在局限,人们的环保行为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改进和提升建议1.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禁违建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加强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加大对生态修复工程的投入和支持。

2. 深入污染治理:加强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和监管措施,加强执法力度。

加大对生态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确保武汉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3. 推动绿色发展:加强能源和资源的节约利用,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提出具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措施。

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

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也在逐步推进中。

然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经过多方面的调研和分析,本文撰写了一份关于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总体情况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各种类型的污染排放以及资源的浪费,长期以来已经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从2013年开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此期间,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并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据调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大气污染物排放等指标来看,我国的环境状况在一些方面有所改善。

同时,在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19年,我国制定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高度生态化的国家试验区的要求,并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中。

总体来看,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二、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部分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污染治理仍然不到位虽然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用于污染治理,但仍然存在一些地区治理不彻底的问题。

尤其是在重工业产业园区、化工企业、农业污染等方面,污染治理情况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随着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情况也日益严峻。

据估计,我国有40%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退化,并且人类的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仍在加剧。

3.环境治理财政预算不足环境治理需要巨额资金支持。

然而,我国政府对环境治理的财政预算仍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政府在环境治理上的投入仍然不够,在环境治理中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生态市建设情况报告表

生态市建设情况报告表

生态市建设情况报告表按照要求,以下是生态市建设情况报告表的内容:一、生态环境质量1. 大气环境:2019年,生态市大气质量良好,年平均浓度为XX,优良天数占比为XX%。

2. 水环境:水系水质断面达到或超过国家Ⅳ类水质标准的比例为XX%,水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

二、生态保护和修复1. 生态保护地建设:生态市共建设X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XX平方千米,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2. 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达到XX%,森林资源得到合理管理和保护。

三、生态城市建设1. 生态市规划: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制定并实施了生态市建设规划,明确了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等目标和措施。

2. 生态建设项目:实施了一批生态建设项目,包括城市绿化、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四、生态文明建设1. 生态教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境法律意识。

2. 生态产业发展: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鼓励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性。

五、环境监测和治理1. 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指标,及时预警和处理环境问题。

2. 环境治理措施:采取一系列环境治理措施,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废气排放标准的执行等,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

六、问题与对策1. 面临的问题:生态市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污染排放、资源浪费等。

2. 对策建议: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推动企业降低污染物排放,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环境投入,提高环保意识。

七、下一阶段工作计划1. 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

2. 加强生态城市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城市生态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以上是生态市建设情况的报告内容。

中新天津生态城调研报告

中新天津生态城调研报告

中新天津生态城调研报告一、中新天津生态城基本情况为充分借鉴新加坡经验,深化中新两国在城市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合作, 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国家建设部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补充协议》,决定在中国建设一座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城。

为此中新两国政府联合成立了副总理级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部长级的“中新联合工作委员会”。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成立了天津生态城办事处。

天津市政府于2008年1月成立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出台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规定》和《中新天津生态城市政公用设施大配套费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继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后又一个中新两国合作项目,其合作模式、开发模式等都与新加坡工业园基本相同。

项目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总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约25平方公里。

规划有国家动漫园、国家影视园、生态科技园、生态产业园、生态信息园等高端产业园区,注重产业的高端化、高质化和高新化,重点发展科技研发、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等产业。

目前生态城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一)关于建设管理主体。

天津生态城建设管理主体主要包括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国有独资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中新合资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三个实体单位。

借鉴新加坡政府经验,生态城管委会组织架构简单,主要职责是行使行政许可、社会化管理等职能。

国有独资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股东包括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35%)、国家开发银行(20%)及其他投资者(45%),主要职责是依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规定》第二十一、二十二条规定,负责对生态城内的土地进行收购、整理和储备,对生态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进行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并享有相应的投资权、经营权和收益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市建设规划情况的调研报告导读:本文生态市建设规划情况的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7月下旬以来,我们社会事业工委在**副主任的带领下,对**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调研,先后召开了两次共有二十一家单位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市各相关部门和部分乡镇对生态市建设规划的意见和建议,还学习了其他县市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

8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又组织全体委员视察了我市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

现将我们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市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市建设,做了大量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最终形成的生态市建设规划理念较新、体系科学、主题突出、措施实在,充分体现了地域特色,对我市的生态市建设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1、规划编制有一定基础。

**是宁、扬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经济上既受南京都市圈的有力带动,又受上海经济圈的强劲辐射,目前已逐步成为全省沿江开发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我市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城市竞争力、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均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实施了一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项目,全市已有1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6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为生态市创建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001年我市被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以来,积极开展创模、创卫等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了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为生态市创建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同时,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群众对人居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样的前提和背景下,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作为,采取院地合作的形式,聘请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和扬州大学的专家学者参与规划编制,既吸收借鉴了国内外生态建设的新理念,又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发挥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为生态市创建提供了有力保障。

2、规划指导思想明确。

规划立足于把**建设成为中等规模的、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江工业城市的发展定位,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市建设指导思想,主旨鲜明,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又符合**构筑五大经济板块、培育四大产业集群、建设三大园区的发展战略。

同时,规划既紧扣人与自然和谐这一主题,又围绕这一主题,从生态功能区划、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生态文化和能力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凸现了区域特色,展现了**特点。

3、规划体系比较合理。

规划编制部门注重对生态市建设内涵的把握,在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市生态建设的现状和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市将来生态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

规划建设的五大类重点工程项目涵盖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生态建设、环境基础设施与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人居体系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和生态市建设规划管理等多个方面,覆盖了我市整个行政区划范围,具有较强的导向和支撑作用。

规划既明确了生态市的目标和功能定位,又注重从我市实际出发,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指标考核体系,是指导我市生态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我委建议本次常委会审议通过**生态市建设规划。

二、规划工作存在的不足尽管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作了扎实有效的前期准备工作,生态市规划编制走在扬州各县市的前列,为生态市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从目前来看,随着沿江开发和园区建设的强势推进,经济发展对环境支撑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市创建还面临诸多难题。

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的36项考核指标中,目前还有20项未能达标,创建难度较大;二是全市实施循环经济、开展清洁生产审计的企业数目还不够多,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尚处于起步阶段,生态产业链有待形成;三是农村生态规划编制工作落后,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发展不平衡;四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地表径流污染严重,目前缺乏有效管理机制;五是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尚未开展,生态市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有待建立,等等。

对照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我们认为规划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进:1、规划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要努力将近期建设和长远规划有机结合,把生态市建设任务分解细化到每个部门和乡镇,具体落实到每个时段和项目,尽可能做到工程化、项目化、时限化。

要对部分规划指标做进一步论证。

有些指标,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的比例、森林覆盖率等指标要根据现状作出实事求是地分析,并会同相关部门合理确定,充分体现规划的科学性。

2、规划间的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

生态市建设规划是面向全市的宏观指导性规划,需要各类具体规划的配套与支持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要注意与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相对接,妥善处理沿江开发与生态保护间的矛盾。

同时,进一步做好生态市建设规划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沿江开发规划、园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部门行业规划的衔接,明确生态市建设的近期和中远期建设目标,使生态规划的理念和各项指标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3、规划建设的重点有待进一步突出。

要根据我市实际,选择部分特色鲜明、影响较大,且便于操作实施的重点项目作为整个系统工程的突破口,结合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积极开展环保论证,以实施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总体原则,建设一批废物综合利用项目。

同时,要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市政污水管网系统,加快市区主要河道污水截流管网建设,实施区域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重点废气排放企业中推广执行清洁生产行业标准,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4、农村生态化进程有待进一步重视。

规划要将生态村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特别是在村庄规划、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排出具体项目,确定具体投入。

要对乡镇工业布局作出合理调整,引导村办企业向乡镇工业园或工业集中区转移,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三、实施好规划的几点建议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开创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多、涵盖面广,具有相当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是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正确分析形势,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分步、有序地推进生态市建设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全民共建氛围。

要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的宣传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手段,多层次、广角度、全方位地推进生态市建设宣传工作,使全市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建设生态市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生态市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市建设,通过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等活动,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把生态市建设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大力营造全民共建生态市的浓郁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生态市建设。

市政府要把生态市建设摆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完善生态市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市工作,统筹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层层落实生态市建设目标、任务,努力形成市、乡(镇)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良性工作机制,不断推进生态市建设工作。

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把生态市建设纳入目标管理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生态市建设领导责任制、任期目标制和责任追究制,为生态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同时,各相关部门也要把生态市建设的目标要求,纳入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认真组织,精心实施,从部门职能出发,明确各自分工和责任,搞好相互协调和配合,全面完成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

3、科学统筹安排,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

要严格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牢牢抓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三大重点和产业结构调整、污染防治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近期目标与生态市建设的长远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全面地融合起来,以生态市建设的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生态经济建设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全面实施园区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大力发展企业内部、园区产业链、区域配套体系等多层面的循环经济模式,增强区域产品配套能力,将生态市的理念落实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之中,逐步提升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

4、健全保障机制,强化生态市建设能力。

市政府要将生态市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国内外企业、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生态建设,设立污染防治基金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专项经费,重点保证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的启动。

要将生态市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体系,抓紧制定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市建设的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健全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严肃处理各类环境违法违纪行为。

同时,逐步建立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大企业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在吸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到**创业发展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地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生态科技合作关系,加强本地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队伍。

5、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生态市建设水平。

要围绕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以科技和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态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安全预测、预警和预报系统,设置污水水质水量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和主要大气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在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引导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各类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为节约、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提供新的途径。

要积极促进生态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完善废物资源化、清洁生产、生态产业链、环境工程等“绿色技术”体系,提高重点企业和各类园区建设的科技含量,努力实现园区综合效益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全面提升我市生态市的建设水平。

总之,生态市建设事关我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事关全市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聚全民之才、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从生态企业、生态园区和生态经济三个层面入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