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城项目概念性规划报告
健康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
健康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
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快,高度发达的工业和交通业等带来的也是越来越严重的环
境污染问题,这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健康城市规划与建设已成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健康城市的定义
健康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特别考虑居民身体和心理健康,充分利用城
市优势资源,创造健康城市环境和社区,提供适合居住的住房和就业机会等,以增进居民身心健康为目的的城市。
健康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趋势,但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城市环境污染、机动车固定排放等问题。这些问题给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常见的喉咙、皮肤过敏等问题。
健康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以促进居民身心健康为目标,
使城市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良好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的需求,确保城市的持续发展。
特色露天健身设施
健康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在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个方面都需
要有有效的规划与建设。其中,公共健身设施是健康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除了室内健身房和游泳馆等传统的健身场所外,很多城市已开始推广露天健身
设施的建设,如街头健身设施、城市公园健身设施等。这些设施开放时间长、免费使用,不仅可以为广大市民带来方便和乐趣,还有助于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多元化文化活动
健康城市建设不只是建设体育基础设施,还要鼓励城市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市
民在平时工作生活紧张之余,还可以参加各种类型的文艺活动,如音乐会、戏剧表演、展览等活动,从而消解紧张的情绪,提高生活幸福指数。
健康城市规划方案设计研究
健康城市规划方案设计研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城市规划方案设计研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探讨健康城市规划方案的设计与研究,以及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健康城市规划的概念与目标
健康城市规划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的城市环境。其目标是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从而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
二、健康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1. 健康城市规划的原则
(1)人本原则:将人民的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3)社区参与原则: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决策,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参与感。
2. 健康城市规划的方法
(1)综合评估:通过对城市的人口、环境、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确定规划的重点和目标。
(2)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公园绿地等,使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相互衔接,方便居民出行。
(3)交通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减少交通
拥堵和污染。
(4)公共设施建设:鼓励建设优质的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体育馆等,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三、健康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1. 促进居民身心健康
健康城市规划通过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以及便利的
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能够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例如,合理规划的绿地和公园可以提供休闲和锻炼的场所,减轻居民的压力和疲劳;优质的医疗资源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预防疾病的发生。
国寿(廊坊)生态健康城概念规划
国寿(廊坊)生态健康城项目
是中国人寿发展战略规划中的示范区与旗舰店,是集健康养生、总部与商务、运动与旅游和生态农业等为一体的京津冀高端休闲养老养生中心。规划以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将全区分为康体中心区域、养生社区、中心养生公园、回迁区、接待区、商务区、宿舍区。各个功能区以康体中心和中心公园为圆心分布在周边,各功能区相互联系相互协调,通过有机组合共同打造功能复合多元型疗养社区。
规划创新性的提出三大理念:(1)产业形式创新:突破传统单一的养老养生模式,形成复合型的养老养生产品。将生态农业、林业、养殖等产业结合不同客户群对现代休闲、运动、康体、养生、度假、购物、娱乐、商务、居住、办公的不同需求,将福利式、居家式、候鸟式以及修养式的融合,形成复合的养老养生模式。(2)规划采用"5+1"的分级服务与运营管理,即生态城服务中心、休闲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组团服务中心、邻里服务中心以及单元服务中心或服务点。真正做到全方面、全时段、多需求、无盲区的特色养生服务。采用分级服务与灵活运营的模式,凸显项目的示范性与探索性。(3)打破服务中心带动养老养生社区的常规功能结构,以绿色生态为核心,凸显生态健康主题。规划以不同尺度的绿色空间,结合不同层级的功能服务,结合养老养生的行为特征,贯彻步行优先的设计原则。不同层级的绿色生态核心,具有相应级别的功能结构与服务体系。做到生态系统、功能结构、养老养生服务与运营完美结合。
在综合服务系统配套上以老年人活动范围研究,可分为2分钟核心交流圈、5分钟的基本活动圈、10分钟扩大邻里圈、15分钟集团活动圈、30分钟市域活动圈等五个圈层。服务在老年人活动圈层的基础上,突出中心职能,实现5个层级的管理服务:城镇中心、休闲中心、社区中心、组团中心及邻里中心。另结合不同时序的医护需求,在单元内预留单元管理中心的发展可能。从而真正做到"5+1"的无盲区服务,结合慢行系统将该社区打造成舒适方便、环境怡人、服务完善的高档复合社区。
健康城可行性研究报告
健康城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背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产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发展。从医疗、保健、运动、饮食等各个方面,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性增强,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等也对人们健康带来了挑战。因此,建设健康城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本报告旨在对健康城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二、健康城的概念和意义
健康城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将健康作为首要目标,以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为宗旨的城市。健康城的建设意义重大。首先,健康城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其次,健康城可以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增长。此外,健康城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因此,建设健康城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事业。
三、健康城的可行性分析
1. 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健康产业成为了一个朝阳行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据统计,中国健康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数万亿元,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因此,建设健康城可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为健康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2. 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健康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比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健康城市,支持健康产业的发展。此外,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健康城建设的政策,为健康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3. 技术支持分析
健康城建设需要涉及到很多高新技术和专业知识,比如智能医疗设备、健康管理平台、健康食品等。目前,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医疗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具备了支持健康城建设的技术条件。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摘要】
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在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备受关注。本文从健
康城市的定义与特征、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健康城市建设
的挑战与机遇、发展策略以及推动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
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并探讨了健
康城市建设相关的挑战与机遇。最后结合文中所述,指出了健康中国
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性,并得出了相关的启示。这篇
文章对于促进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进程、提升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具
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健康中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定义、特征、现状分析、挑战、机遇、发展策略、推动因素、启示。
1. 引言
1.1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性
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健康城市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健康城市
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注重人的全面健康,通过提供优质的
公共服务、优化的城市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城市居民身心健
康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阶段,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
问题亟待解决,健康城市建设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研究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
分析健康城市的定义、特征以及现状,可以为我国健康城市建设提供
理论支撑。探讨健康城市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可以为政府部
门和社会各界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研究健康城市发展的推
动因素,可以为推动我国健康城市建设提供指导。健康中国背景下我
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和实践意义。
2. 正文
2.1 健康城市的定义与特征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
1. 引言
1.1 健康中国背景
“健康中国”是指中国政府提出的建设健康文明的国家战略,旨
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构建健康中国,实现国民身心健康、社会良好
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人们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慢性病、心
血管疾病、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社会公共卫生系统带
来了挑战。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健康问题,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一概念,将
健康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城
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鼓励城市在规划建设中重视居民的健康需求,改善城市环境、食品安全、医疗资源等方面,助力打造健康城市,促进全国居民身心健康,实现共同富裕。
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探讨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发展研究具有重要
意义,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推动健康城市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
未来健康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我国的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
量。
1.2 健康城市概念
健康城市概念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将人们的健康放在
首要位置,通过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促进身心健康、推动全民健康
等方式,使城市居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健康。健康城市的建设并不仅仅
是指城市环境的优化,更是要通过改善居民的健康意识、提升健康素养、构建健康医疗服务体系等综合手段,实现全民健康目标。在健康
城市中,居民可以享受到清洁的空气、优质的饮用水、丰富的运动设施,以及便利的就医和健康教育服务,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
寿命。健康城市概念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
国际健康城概念规划设计
向南,拓展琴江新区,展示现代风貌;
向北,统筹大坝片区,促进城乡一体; 向东,提升水寨(河东)旧城,挖掘文化魅力; 向西,置换工业园区,实现产城融合。
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梅州国际健康城概念规划
4
1.1 项 目 背 景
1.1.2
上位规划解读——控规
1.0
背景篇
控规用地性质的变化,原用地调整建议
梅州国际健康城概念规划
2
其 中
梅州国际健康城概念规划
35
CONTENTS
花钱有理
医疗板块
强度控制 地形处理 分期实施 景观体系
1.2 现 状 背 景
1.2.2
高程分析
1.0
背景篇
GIS分析
南部中间高四面低,区内高程在114m—167m之间,山地特征明显,地形肌
理比较丰富。
图例
山顶制高点 161-167 155-161 149-155 143-149 137-143 131-137 125-131 119-125 114-119
2
3 4 5 6
0.5个/100㎡
梅州国际健康城概念规划
17
3.4
3.4.2
规划方案
空间结构
2.0
规划篇
一轴、两核、两片区 一轴:贯穿南北地块的中心轴,串联医疗、 疗养、商业、高尚健康居住等功能。 两核:一核为南部医疗服务中心, 另一核为北部居住区公共服务中心。 两片区:分别为三级综合医院片区、高尚居住片区。
国际健康城项目最终汇报
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负责项 目的日常运营和维护。
服务质量
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确 保客户满意度。
持续发展
关注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市 场变化,不断创新。
03
项目成果与亮点
医疗设施与服务
先进医疗设备
国际健康城配备了世界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高端影像诊断仪器、 手术机器人等,确保诊疗准确性和手术安全。
对国际合作的推动
跨国合作
国际健康城将吸引国际投资者、医疗机构和专家参与合作,共同推 动健康产业的发展。
技术交流
项目将促进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和 经验,提高地区医疗水平。
人才培养
通过与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和高校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 的医疗人才,提升地区医疗行业的整体实力。
05
项目价值与影响
对地区经济的贡献
经济增长
01
国际健康城项目通过吸引国内外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相
关产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产业升级
02
项目将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提升地
区整体产业竞争力。
税收贡献
03
项目运营产生的税收将为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带来收入,支持
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国际健康城项目具有广阔的 市场前景和社会意义。
健康城市建设规划
健康城市建设规划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国发〔X〕66号)、全国爱卫会《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全爱卫发〔X〕5号)、《X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X政发〔X〕30号)、《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市健康城市建设规划(X-X年)的通知》(X政发〔X〕23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健康促进为手段,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提升健康服务、发展健康产业、营造健康文化为重点,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为X转型发展、追赶超越提供坚实的健康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针对群众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制定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将健康相关内容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措施之中,促进健康服务的公平、
可及和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协调、有序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组织优势,促进部门协作,鼓励、组织和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和居民参与健康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使健康福祉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找准困扰不同区域、行业和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定期开展年度和阶段性评估,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国家健康城市
国家健康城市
国家健康城市是在国家卫生城市之上的更高追求,建设健康城市所提出的理念和方法,不仅能够巩固和提高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成果,也丰富和深化了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2007年底,国家爱卫办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了建设健康城市、区(镇)活动,并确定上海市、杭州市、苏州市、大连市、克拉玛依市、张家港市、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市西城区、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十个市(区、镇)为全国第一批建设健康城市试点,拉开了中国建设健康城市的新篇章。
一、健康城市的概念和意义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0)提出健康城市的概念为: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创造和改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区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相互支持的城市。国内专家提出较通俗的理解就是: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
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1995年,在WHO出版的《实用指南》中提出健康城市项目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认识,动员市民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以此形成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从而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和市民的健康状况。
建设健康城市,实质上是政府动员全体市民和社会组织共同致力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健康促进过程,是建立一个最适宜人居住和创业的城市的过程。尽管健康城市的出发点在于公共卫生,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城市管理模式,以及人性化的有利于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健康城市(healthycity)城市发展所追求的一种模式。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发展的整体。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了健康城市的10条标准。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旨在倡导全社会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全
民健康。作为实现健康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健康城市的建设备受到广泛关注。
健康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充分考虑到居民健康的需要和好处,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便捷的交通、充足的绿化等,从而使居民健康、快乐地生活。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尤其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健康城市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为了了解我国健康城市的发展状况,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的方法,深
入剖析了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
施。
一、我国健康城市的发展现状
我国健康城市的发展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城市规划方
面来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居民健康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加强了城市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例如,北京市规定城市绿地覆盖率应达到45%以上,空气质量应
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上海市则通过建设“绿篱带”、“水网带”等,改善城市景观,提高
空气质量。
在城市建设方面,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推广健康建筑、无
废城市等概念,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例如,深圳市在推广无废城市、推
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我国还在推进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在城市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例如,上海市推出了“健康+”计划,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提高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能力;广
健康城市(综述)
我国健康城市的建设
建设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面对21世纪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而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建设健康城市起源于1985年WHO欧洲地区专署组织的“健康促进项目”(后被称为健康城市项目),该项目指出城市化是当今全球发展总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尤其是工业化城市所面临的社会、卫生、生态等诸多问题,正逐步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当今世界对的城市的要求不仅仅是发展经济的实体,同时应该是能够改善人类健康的理想环境。1986年WHO首次提出了健康城市行动战略,加拿大多伦多市首先响应,制定规划和相应的法规,随后国际性健康城市建设活动迅速发展。1992年,WHO向我国卫生部提议:通过被选城市制定健康城市规划,并组织实施,再总结推广,逐步建立国家级健康城市网络。1993年8月,WHO西太区在马尼拉召开“城市健康发展WHO双边地区会议”,中国卫生部组团参加,正式介入健康城市规划活动。
1.开展健康城市的必要性
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逐渐进入城市化时期,从欧洲蔓延到世界各地,成为全球过程。1950~2009年,世界人口从25亿增到65亿,其中城市人口从7.24亿人增到30亿人以上,城市化水平由29.0%上升到56%,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在较长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仍将保持较高增速1。1990年~2000年,我国城市数由467增至666个,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至29%。到2009年城市数稳定在680个,城市人口比重达46%2。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公布资料显示:截至到2008年,我国100万城市人口的城市已达到119个。根据联合国预测,中国城乡人口到2015年将各占一半,到2030年,中国都
健康城市规划策略与实践研究
健康城市规划策略与实践研究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居民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手段和方法,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健康城市规划的策略与实践,并分析其对城市居民健康的影响。
一、健康城市规划的概念与原则
健康城市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将居民的健康需求与城市发展相结合,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创造一个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的城市环境。健康城市规划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参与原则:健康城市规划需要广泛的参与,包括政府、社区居民、学术界、医疗机构等各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制定规划目标和策略。
2.综合性原则:健康城市规划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因素,以实现整体的健康目标。
3.可持续性原则:健康城市规划要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考虑城市的发展趋势和未来需求,避免短视和片面性的规划。
二、健康城市规划的策略
1.提升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
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对于居民的健康至关重要。健康城市规划应该注重增加城市的绿地覆盖率,建设更多的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休闲、运动和社交的场所。
2.改善交通环境
交通拥堵和污染是城市居民健康的一大威胁。健康城市规划应该注重改善交通环境,推广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交通方式,减少汽车使用量,降低空气污染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3.优化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的质量对于居民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健康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优化居住环境,提高住宅的采光、通风和隔音条件,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
4.促进健康饮食和运动
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康城市规划应该注重提供健康的饮食选择和运动设施,鼓励居民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健康城市的建设是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深入研究健康城市发展对于促进人民健康和全面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健康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存在问题以及加强健康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健康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城市病、各种慢性病等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快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城市建设路径,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
健康城市的建设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目前,我国已经有一大批城市开展了健康城市建设,一些城市也各自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健康城市建设将会成为未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
未来,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全面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健康城市建设将倡导人人关注健康、共建健康的理念,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城市规划和建设更加注重健康。未来城市规划和建设将更加注重人居环境、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出行、绿色生态等方面与健康的关联,注重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3.健康科技的广泛应用。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城市将会广泛应用健康科技,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和智能的健康服务。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健康城市的发展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作为我国健康中国战略的一部分,健康
城市的发展不仅是对城市居民健康的保障,也是对城市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将就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进行研究探讨。
第一部分:健康城市的内涵及意义
健康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中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进行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城市。它以人
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为目标,通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促
进社会资源的平衡分配,实现城市居民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综合发展。健康
城市不仅包括人口健康、医疗服务和卫生设施,还涉及城市基础设施、空气质量、居住环境、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它的建设既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规划,也需要企业、社会组织和
个人的参与。
健康城市的建设不仅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与城市的整体竞争
力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一个健康的城市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提升城市的形象
和声誉,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健康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部分:健康中国战略与健康城市的关系
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促进健康促进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健康城市建设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成为了国家政策的重点之
一。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要求各地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
健康持续改善。健康城市的建设必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摘要】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旨在探讨在健康中国建设
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挑战以及对策。文章首
先介绍了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健康城市的概念和特征。接着分析了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
提出了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的对策,包括加强城市规划、推动健康产业
发展等措施。结论部分展望了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的未来,并总结了研究的结论。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指导我国健康城市
建设与发展,推动我国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全民健康。
【关键词】
健康中国,健康城市,健康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国健康城市
发展,健康中国建设,健康城市概念,健康城市特征,健康城市现状,健康城市问题与挑战,健康城市对策,健康城市展望,研究背景,研
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结论,研究展望。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是指对研究主题进行必要的资料搜集和阐述,以确立研
究的基础和动机。在当前时代,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健康成
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健
康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带来的环境
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许多挑战。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倡议,健康城市建设成为
了我国城市管理和规划的重要内容。健康城市建设不仅仅关乎个体的
健康水平,更是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对
我国健康城市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现状、问题和对策,对于实
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和建设美丽幸福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健康城项目概念性规划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中国健康城位于海南省西北部泊潮港湾,儋州市新盈农场(地理坐标东经109º28΄12´´~109º38΄00´´,北纬19º43΄08´´~19º51΄048´´)界内,大致东起新盈二十一队西至革新农场,南起兰文水库,北接东场红树林,总面积约57000亩。中国健康城四周交通便捷,至儋州市那大镇41公里,至洋浦开发区42公里,至海口市91公里,东西有海南西线高速公路经过,具有很强的可进入性。1983年,红树林湿地被劈为儋州市市级自然保护区,使红树林和其他资源得到了良好的保护。
2009年底,国务院适时批复了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提议,提出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海南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将海南岛战略定位在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要求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
《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垦土地利用管理的意见》(2014年8月13日)提出进一步加强海南农垦土地管理,促进农垦△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实现农垦土地纳入全省土地统一管理和“三融入”的改革目标,全面推进农垦发展改革。海南农垦是中国排行第三的农垦机构,拥有可使用土地面积678.68万亩(不包括海胶集团约400万亩和划归巿、县政府的九个农场约100万亩),占海南全岛面积的五分之一,分布在全岛18个巿、县。重组后保留国有农场47佪、下属企业14家、学校511所、农场医院91家、直属医院(三甲医院)三家,人口约70万,职工人数约8.7万。
在此背景下,2013年新一届领导上任后提出了盘活、重组的新思路,而海南农垦除拥有分布在全岛的678.8万亩土地外无任何优势可言,正因如此也给了有准备的群体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商机。
二、项目意义
(一)生态环保价值
项目周边生态环境优越,位于海南唯一一个海上森林公园,但是,由于目前处于待开发状态,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存在破坏的威胁。
通过本项目开发,合理规划路网结构,处理好保护性开发和开发性保护的关系。建造一个生态环境宽松的、可持续发展的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区、生态农业区。
在生态旅游正日益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的同时,通过企业的开发管理,把无序的、自发的休闲旅游方式变为有序的、有组织的开发,引导人们重视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旅游经济价值
从产业经济角度看,旅游业是与其它产业关联度最大的行业之一,旅游业对区域经济贡献的“乘数效应”十分明显,所以各级政府都把发展旅游业看作是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所站比例越来越大。
本项目的开发将对海南省、儋州市新盈农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会把海南省的生态旅游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创收社会价值
本项目的规划建设,将弥补目前海南省儋州市健康养生、生态农业、休闲游产品的空白,依托海南海上森林公园建设,提升儋州市现有的初级开发的游产品的层次和水平。该项目的启动,不仅与海南省、儋州市政府的意愿一致,更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的需要,并将带起一股投资郊野生态、休闲游的热潮,为海南省及周边亚太地区甚至是欧美地区的游客提供一个养生休闲的海上森林公园度假天堂。
旅游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和增长最快的产业,由于其产业的带动效应,可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属劳动密集行业,本项目的开发运作,可为当地新增约4000人的就业机会,对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有促进作用。
三、项目自然概况
(一)地质地貌
项目南部属雷琼沉降带南端,形成缓坡阶层。主要露出新生代晚期喷出的玄武岩和第四期海相地层。第四纪海相沉积层有褐煤、石英砂、油页岩和重晶石等矿藏。
(二)气候与水文
区域年平均气温22.9℃,月平均气温最高为6、7月份为28℃,最低的一月
为16.9℃。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雨季降水量为全年的89%,8、9月份降水量达300毫米。据1950年-2013年气象资料统计,平均每年影响中国健康城所在儋州市的弱台风有2次,中等台风1~2次,强台风4年一遇,12级以上强台风14年一遇。从5~11月,项目所在地区均受台风影响,7~10月为台风盛期,82%的台风在此间出项,其中8、9月份台风最为频繁,约占全年42%。从儋州市以北登陆的台风多经过农场附近过境出海。
项目区内地下水源丰富,生活用水和部分生产用水靠机井取水供应。农场西部黑墩沟水库,可灌溉农场大部分农田。此外,区内有狗仔沟、钢鼓沟、男蛇沟等数条小溪沟,水流量小,均向北流经泊潮港入海,海水受潮汐影响,落差1.18m。
(三)土壤
土壤以玄武岩风化发育形成的砖红土壤为主,土层深度质地粘重,渗透性差,易旱易涝,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但一般缺钙,有效磷低。
四、生态环境现状
根据2013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告,项目所属儋州市,全市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平,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一级标准,地表水水质维持在二级以上,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优良。
(一)大气环境
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基本保持国家一级水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MP10)、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值均符合国家一级标准,自然降尘年平均水平量均低于8吨/平方公里*月参考标准限值。
(二)水环境
1、近岸海域
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所有监测海域均达到一类海水,符合海水保护管理目标。
2、地下水
水环境总体质量良好,地下水位基本稳定。地下水承压水层水质总体良好,潜水层水质略差,局部段块承压水铁、锰、亚硝酸盐含量超标。
(三)声环境质量
项目区内的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基本达标,属一级区标准。
(四)固体废弃物
目前项目内的生活垃圾基本上能够做到集中收集、统一无害化处理,但无害化处理标准仍然较低。
五、社会概况
(一)经济概况
项目所属海南新盈国营农场以橡胶生产为主导产业,农场种植橡胶43091亩,林木25451亩,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2000亩,年产干胶3000吨以上,干胶品质优良。农场的管理配套、制度严密,职工队伍的素质较高,随着市场经济的拉动,经济效益显著。农场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前景广阔。现有排灌良好的耕地6810亩,水田4140亩,海面滩涂2600亩,还有国家保护的成片红树林和多种经济林木,如:橡胶、小叶桉、木麻黄、台湾相思、柠木桉等,这些资源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建立生态旅游业、海水养殖业、畜牧养殖业,绿色蔬菜,经济林综合利用等综合产业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历史沿革与人口组成
新盈农场原属建于1952年的西泉农场(现西联农场)抱舍地区,于1957年5月扩建而成,因驻地临近临高县新盈港,故称新盈农场。场有土地于1965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审查批准划拨。1969年改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第六团。1970年、1971年和1972年有经海南行政区改革委员会批准划入乾彩、东光、抱舍等地区的部分土地。1974年10月归属农垦,复称新盈农场。1977年、1978年分三批并入原光村公社苏村大队,当时有总人口4247人,土地1.3万亩。现全场有土地面积103402亩,人口18104万人,职工3324人(不含离退休职工2301人)。设作业区6个,生产队39个(橡胶对25个,水稻队14个),以及其他基层单位13个。
农场所在的儋州市共有26个民族,即除汉族外尚有黎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25个,其中黎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6.7%,占全市人口的5.7%,黎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1%,占全市人口的0.2%,壮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7%,占全市人口的0.57%,其他民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5%,占全市人口的0.1%。
(三)基础设施与服务条件
新盈农场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现有一所中学,10所小学,1所幼儿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