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解析版)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ppt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5345e079563c1ec4da71d6.png)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 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 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手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 基本居民。他们怎样生活的?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 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 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 ,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 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 们聚集的地区。城市规 模较小,人口较少。
13世纪,英格兰最大的城
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右,
像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
的米兰和威尼斯等人口超
过5万的城市屈指可数。
米兰
14世纪中西城市人口对比 英国伦敦:4万 法国巴黎:6万
中国开封:100万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之间的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城市规模较小,人口较少。 (2)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4)大学的教育自主权表现在什么哪里?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 城市居民和领主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14世纪中西城市人口对比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城市规模较小,人口较少。 国王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 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人的袭击
B.琅城市民反侵略斗争 (2)法国琅城市民起义是怎么回事?反映了什么?
国王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
11世纪前后,随着生产力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
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人的袭击 ①②③
D.
提升训练——《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提升训练——《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https://img.taocdn.com/s3/m/a07b6a0e1eb91a37f1115c9e.png)
提升训练——《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一、选择题1.9世纪以后,西欧的教堂、城堡周围或渡口、桥梁、要隘等交通路口上,一些手工业者生产和出售他们的产品,逐渐形成贸易集市。
这些集市后来发展为()A. 庄园B. 城市C. 租地农场D. 手工工场2.“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这一时期的“城市”()A.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B. 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C.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 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3.“中世纪城市之新政治形式,乃一种代议政治,至属显然;市参议会乃由大多数之城市教区居民代表所组织。
”材料中体现了中世纪城市拥有的政治权利是()A. 男女平等权B. 人身自由权C. 特许经营权D. 城市自治权4.当时西欧的人身控制,其强度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有力。
在一定条件下,农奴可以获得自由。
在这种情况下,便有成批的手艺人出走,到适合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居住。
他们把生产的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回粮食和原料。
社会分工逐渐加强并得以深化,城市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得到发展。
为寻求自由的人聚居而形成集市,由集市而扩大为城。
这段话意在强调()A. 西欧封建王权和神权开始衰落B. 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都是自由的C. 资产阶级的出现推动城市产生D. 西欧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结果5.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
”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A. 农民阶级B. 市民阶层C. 手工业者D. 商人6.布罗代尔在其巨著《文明史纲》中指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
”其“活力”表现为()A. 城市复兴和市民阶层产生B. 教权削弱和王权开始加强C. 经济发展和大众教育普及D. 人口增长和工厂制度出现7.欧洲国王与城市联盟发端于10世纪,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在市民阶层的大力支持下,1202年,借口英国约翰不履行封臣义务,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领地。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https://img.taocdn.com/s3/m/fa5cc5df02768e9951e738f8.png)
中世纪城市
三、城市居民
自主阅读教材43-44页回答:
4、介绍市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生活?
5、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____逐渐形成。
6、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 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____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市民阶层的分化
城市上层:大手工作坊主、富商、银行家 资产阶级 贫民阶层:帮工、学徒及破产手工业者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也逐渐形成。但是 在商业生产的发展中,竞争不可避免。在竞争中取胜的成为城市的 上层,竞争失败的变成雇佣劳动者。市民阶层出现了分化。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天文
文法
修辞
几何 算术
逻辑 音乐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大学的兴起
阅读材料,归纳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特征
材料一: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大学,成立的基础是学生组成的社团,
社团得到教会的支持,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负责任免教师,监督教学计
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 思想上:大学的产生,为后来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基础。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
2.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惯。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cf9d84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6.png)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中世纪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和大学逐渐兴起,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科学奠定了基础。
本课教材通过介绍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使学生了解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历史背景,理解城市和大学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中世纪欧洲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兴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背景、过程及其意义,认识城市和大学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总结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5.课堂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6.总结反馈:学生复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进行点评。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城市经济的繁荣2.手工业的发展3.城市的兴起4.大学的兴起5.为文艺复兴和科学奠定基础6.推动历史的发展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访谈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ppt课件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5aa45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4.png)
在中世纪,基督教会控制精神世界,对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教会通过提供教育和文化服务,促进城市的 发展。
城市特点
地理位置
中世纪的城市通常位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的地区,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法兰西的 巴黎,英格兰的伦敦等。
人口数量
中世纪的城市规模相对较小,人口数量也较少。例如,巴黎在中世纪初期只有几千人口,而到 了中世纪中期才逐渐增加到几万人口。
城市结构
中世纪的城市结构主要包括市中心、商业区、居民区和工业区等。其中,市中心通常是城市的 标志性建筑或场所,商业区则集中了城市的商业活动。
03
城市居民的身份与行会
城市的基本居民
手工工匠和商人
他们是城市的基本居民,通过制作和销售各种商品来谋生。他们往往在城市中拥 有一定的财产和地位,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作用
行会的作用主要包括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技术的传授、促进中世纪西欧早期手工业的发展 、有利于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稳定等。
03
性质
行会的性质是同一行业联合会,包括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它们通过制定行规来约束 成员的行为,保证行业的整体利益。
大学兴起与中世纪社会变迁的关联思考
01 城市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引发社会对大批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使得培养训练 专业人员的教学机构——大学得以兴起。
基督教会控制精神世界是中世纪欧洲的主要思想 特点,它强调信仰和道德伦理。
02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的兴起
背景
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古代欧洲的结束和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开始。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 里,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城市也失去了往日的繁荣。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ppt课件(19张PPT)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ppt课件(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cb21cf700abb68a982fbf8.png)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最终 促成了大学的兴起。
三、大学的兴起
1、大学的兴起背景:
11世纪
经济的发展 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在西
欧传播 阿拉伯文化传入西欧
12世纪
大学兴起
欧洲中世纪教育 “最美好的花朵”
发展
12世纪:教会学校+私人学校
1、下列各项中,与西欧中世纪大学
的产生有关的是(在正确的选项后画
√)。
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
选拔官吏的需要
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
√
2、判断甲乙两个同学谁说得更有道理。
同学甲:我国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 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 得多,所以更为先进。
同学乙: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西欧城市有 自由和自治权,尽管还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 主的控制,但是,这种独立性是我国古代没有 的。我国古代的城市往往都是政治中心,东京 和临安都是首都,市民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阶 级,更不能像西欧那样产生资产阶级。
一、科技名著
•
作者 著作 价值
•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徐光启 《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
学生总结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知
道
西
欧
哪
大学 些
著 名
的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075ce97c1cfad6185fa70a.png)
(重点、难点)
任务一
【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西 欧城市兴起的时间,著名城市名称、城市争取 自由的手段、城市居民身份的构成、大学兴起 的时间、原因、拥有的特权等基本史实。
任务二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说出西欧新的工商业城市兴起的原因 有哪些? 原因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 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 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 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 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 断产生。
自由城市 自治城市
市民是自由人,享 部分城市有权选举 自治城市的自由和 有财产权,领主不 市长、市政官员、 权利大于自由城市 得非法剥夺市民的 设立城市法庭,成 财产,不得向市民 为自治城市。 任意征税。
任务三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说出西欧中世纪城市居民有哪些人构成? 手工工匠 基本居民 富裕的大手工业主、 商人和银行家
【合作探究】2.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分析西欧城市兴起的 意义。
经济
政治
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 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 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 同对付大贵族。城市里的 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 成长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思想文化
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 济上地位的提高,一种新 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新形成 ,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 奠定了基础。
至 利今 城尚 市存 圣的 吉中 米世 纳纪 诺意 大
【合作探究】2.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找出城市开展反领主斗争 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采取斗争常用的手段有哪些?取得自治权 的标志是什么?
琅城是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为了摆脱高德 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 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 他又要重新统治琅城。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 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路易六世和法国北部的封建领主派 军队进占琅城,强行取消了公社。琅城居民坚持斗争,直到1128年路易六 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解析版)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4e3ba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9.png)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中世纪西欧大学生的生活既艰苦又愉快。
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余,还有唱歌、跳舞、击剑和打球等活动。
据此可知,中世纪西欧大学()A.推动城市兴起B.关注人的发展C.摆脱教会控制D.强化国王权力【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世纪西欧大学生的生活既艰苦又愉快。
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余,还有唱歌、跳舞、击剑和打球等活动。
”可知,中世纪西欧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余,还有唱歌、跳舞、击剑和打球等活动。
由此可见中世纪西欧大学既关注学科的实用性,又关注人的自身发展,B 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中世纪大学课程关注人的发展,未涉及城市兴起,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中世纪大学课程关注人的发展,未体现摆脱教会控制,排除C项;题干主要强调中世纪大学课程关注人的发展,未阐述强化国王权力,排除D项。
故选B项。
2.(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A.城市的自治B.大学的兴起C.物理学的出现D.生物学的革命【答案】B【详解】根据“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西欧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B项正确;城市的自治与“欧洲中世纪教育”不符,排除A项;物理学的出现、生物学的革命都与“最美好的花朵”称号不符,排除CD项。
故选B项3.(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13世纪中叶,牛津大学校长罗伯特·哥罗塞特斯特曾对亚里士多德著作提出质疑,并用数学和实验证明自己的哲学观点,其学生也曾进行科学实验和讲学,批评神学。
这可用以说明英国早期大学()A.引领文艺复兴的潮流B.摆脱了教会的思想束缚C.鼓励质疑的科学精神D.推动了自治城市的出现【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3世纪中叶”“对亚里士多德著作提出质疑”“其学生也曾进行科学实验和讲学,批评神学”可知,中世纪大学鼓励质疑的科学精神,C项正确;文艺复兴兴起在14世纪中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世纪大学仍然受到基督教会和国王的影响,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城市居民常用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手段取得城市的一定的自治权,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解析版)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819d83f01dc281e43af02e.png)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2020·河南镇平�初三二模)如图是英王亨利二世(1154年-1189年)在位期间颁布的一系列特许状的节录,下列选项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中世纪城市通过武力争取自治B.市民阶层发展为新兴资产阶级C.国王将获得自治城市的拥护D.自治城市完全摆脱领主的控制【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英王亨利二世颁布的一系列特许状,让沃灵福德市民获得自己管理行会的权力,维护了自治城市的利益,城市有了很多自治权。
他的这种行为获得了自治城市的拥护。
C正确;材料中涉及到的是国王赋予自治城市权力,没有涉及到新兴资产阶级、没有提到领主。
ABD排除;故选C。
2.(2020·广东初三一模)下列关于古代欧洲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组织是教会,教皇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②西欧封建庄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盛行农奴制,是当时社会的基础③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④罗马帝国前期呈现过欧洲奴隶社会的最辉煌状态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③D.①②③【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组织是教会,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故A表述错误,含有①的ACD不合题意;西欧封建庄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盛行农奴制,是当时社会的基础、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罗马帝国前期呈现过欧洲奴隶社会的最辉煌状态,仔细审查B. 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B。
3.(2020年湖南益阳)“农业、采矿业、渔业和林业产量的提高,相应地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
”材料反映欧洲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大学的兴起B.市民阶层发展壮大C.庄园的出现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答案】D【解析】考察点: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农业、采矿业、渔业和林业产量的提高,相应地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城市……开始慢慢地出现”等信息可知,农业、商业等经济领域的发展,促进城市慢慢出现。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PPT课件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2eec1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9.png)
城市的发展 工商业的繁荣
市民阶级形成
• 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大手工业生产作坊主, • 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三)行会的出现
材料:“行会经济政策的最大特征就是反竞争,一方面进制外地手工业者 或其他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参加竞争,另方面压制行会内部的竞争。行会通 过市政当局阻挠外来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活动,又严格规定本行业的制造工 艺、产品价格、原料的质地和用量,各作坊人手的多寡,目的是防止有人 上升或沦落。”
旧城市复兴 新城市形成
一、自由城市和自治的城市
阅读相关史事,思考:西欧城市复兴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 区,如道路的交会处、港口、海湾、主教驻地等。当商人、手工业者、 农民不断被吸引到这些地方以后,市场和居民区逐渐扩大,最后形成了 城市。欧洲中世纪城市的规模很小,人口一般在5000以下。13世纪时, 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右,像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 兰和威尼斯等人口超过5万的城市屈指可数。
威尼斯
一、自由城市和自治的城市
(一)城市的重新兴起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从1000年开始,到14世纪中期,欧洲的总人口从约3500万增加到约8000万。…… 重型犁、马颈轭的发明和改善……农业上从两田制种植到三田制种植的变化。
——《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农业技术提高
人口增长 剩余产品增加
商业贸易发展
同样是在领主的土地上,为什么佃户不反抗呢?
土地是其生活来源, 被束缚在土地上
一、自由城市和自治的城市
(二)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
2、斗争方式:
• 琅城是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 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 久,他又要重新统治琅城。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 理等人。路易六世和法国北部的封建领主派军队进占琅城,强行取消了公社。琅城居民坚持斗争,直到1128 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
初中历史《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说课稿
![初中历史《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acb351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f.png)
初中历史《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说课稿(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初中历史《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说课稿一、说教材过渡语: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教育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教育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e8e29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6.png)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历史意义
知识中心
大学作为知识中心,推动了科学、文化和 思想的传播,为欧洲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
经济繁荣
城市发展带动了贸易、手工业的繁荣,促 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并为大学提供了经 济基础。
社会进步
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崛 起,促进了欧洲社会结构的转型,为民主 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由贸易
1
城市自治权的获得为商人提供了贸易自由,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商业协会 2
商人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组建了行会,例如著名的德国汉萨同盟。
财富积累 3
通过贸易获得的利润让商人阶层不断壮大,成为城市的重要力量。
商人的崛起改变了中世纪的社会结构,他们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并对城市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业发展
贸易的兴起刺激了城市的发展,商业中心逐渐 形成,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商人。
人口增长
城市提供了更多工作机会和生活便利,吸引了 大量农民和工匠迁移,人口迅速增长。
城市自治
城市逐渐获得自治权,拥有自己的议会和法律 ,在经济和政治上逐渐独立。
城市经济的发展
中世纪城市经济以贸易和手工业为主,商品交易活跃,市场繁荣。城市居民通过贸易和手工业创造财富,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思想影响
大学是思想和学术自由的殿堂,对中世纪的思 想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与大学的互动
人才流动 1
城市为大学提供人力资源,大学培养人才供城市发展。
思想交流 2
大学的思想和文化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也为大学发展提供实践基础。
经济互动
3
大学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为大学发展提供资金和物质保障
。
中世纪城市与大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中世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讲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习目标】2011版课标: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基础知识】考点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了废墟。
2.兴起: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特别是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3.发展(1)原因: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引起城市居民的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2)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典型:法国琅城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4.结果: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但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考点二城市居民的身份5.城市居民的形成:(1)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享有一定的自由权利。
(2)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便获得市民的身份,享有自由。
(3)随着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
6.结果: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后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考点三大学的兴起7.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8.表现:(1)12世纪,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那里得到授课许可证。
(2)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3)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9.大学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考点剖析】考点一:自由和自治城市例1.下列组图反映的探究主题是A.法兰克王国的兴衰B.西欧庄园制度C.西欧大学兴起D.西欧城市的兴起【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组图反映的探究主题是西欧城市的兴起。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如法国的巴黎。
城市为了争取自治和自由,同国王或封建主不断进行斗争,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所以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与题干图片没有关系,排除,故选D。
考点二:城市居民的身份例2.13、14世纪,欧洲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市民阶层(城市居民)兴起。
其主要来源于①奴隶、佃户②骑士、地主③手工业者④商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属于城市居民的主要来源的是商人与手工业者。
11世纪前后,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
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生产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
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所以城市居民的主要来源是③④,B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考点三:大学的兴起例3.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许多教师私人办的大学,巴黎的教师们自发组织了教师行会,开创“教授治校”的先河,这一时期大学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学校实行自治制度,完全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束缚B.社会经济日益复杂,增强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C.封建统治者和教会对教育的支持D.西欧城市复兴,工商业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西欧古老大学拥有许多特权,欧洲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本国的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西欧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这一时期大学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学校实行自治制度,完全摆脱了基督教会束缚,所以A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真题演练】1.(2020年山东烟台)13世纪,欧洲的许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
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
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这表明西欧中世纪部分自由城市A.实现了相对的自治B.完全摆脱了国王和贵族的控制C.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D.主要以武力手段取得自治地位【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
十一二世纪,为了获得城市自治权,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
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装赢得了自治权。
琅城市民的琅城起义就是争取自治权斗争的一个典型例子。
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处死主教,打败了国王的军队,迫使法国国王不得不再次给琅城颁发城市自治特许状。
据“13世纪,欧洲的许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
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
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可知,这表明西欧中世纪部分自由城市实现了相对的自治,选项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描述的无关,排除;故选A。
2.(2020年广西北部湾)13至16世纪,曾在巴黎大学执教和攻读的师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法国之外的欧亚国家。
不仅如此,在校长的名单里,也出现不少外国人。
这反映出巴黎大学A.人才培养的实用性B.学校发展的自主性C.课程开设的科学性D.师生来源的国际性【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巴黎大学的师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反映出它的师生来源具有国际性,因此D选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大学的师生来源特征,并未涉及其人才培养、学校发展和课程开设的特征,ABC选项错误。
故选D。
3.(2020年新疆)下列对《封建时代的欧洲》相关内容的表述,连线正确的是A. 中世纪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B. 庄园法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C. 大学的兴起——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D. 《查士丁尼法典》——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C正确;中世纪城市并不能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是国王的支持者,故“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排除A;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不是庄园法庭,排除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不是《查士丁尼法典》,排除D。
故选C。
4.(2020年贵州遵义)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
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A.城市的兴起B.庄园的兴起C.市镇的兴起D.大学的兴起【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所以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5.(2020年湖南益阳)“农业、采矿业、渔业和林业产量的提高,相应地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
”材料反映欧洲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大学的兴起B.市民阶层发展壮大C.庄园的出现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答案】D【解析】考察点: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农业、采矿业、渔业和林业产量的提高,相应地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城市……开始慢慢地出现”等信息可知,农业、商业等经济领域的发展,促进城市慢慢出现。
结合所学知识,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贸发展,人口增加,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生产,D项符合题意;A项是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市民阶层逐渐形成,是城市发展的结果不是原因,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庄园是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体,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6.(2020年广东深圳)中世纪的一个西欧城市从英王亨利二世手里获得“特许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
这种“特许状”的颁发反映了A.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城市的政权B.封建割据势力的增强C.城市要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权利D.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西欧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的发展要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权利,13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
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
故C正确;中世纪西欧还是封建社会,资产阶级不可能掌握城市权利,故排除A项;“特许状”与封建割据势力无关,故排除B项;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是在17世纪,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
故选C。
7.(2020年海南)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是按教会法规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这体现了大学自治地位的A.免赋税特权B.教育自主权C.司法特权D.生命安全权【答案】C【解析】考查点:中世纪的教育。
解题思路:由材料“按教会法规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可见中世纪欧洲大学自治地位突出体现为司法特权,故C符合题意;材料无关A免赋税特权或教育自主权,排除AB;材料无关生命安全权,排除D。
故选C。
8.(2020年四川眉山)在谈到中世纪留给当代的历史遗产时,有学者明确说: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的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大学,充满了现代精神。
此处“现代精神”主要指大学A.建立教师行会B.实行精英教育C.获得教会支持D.具有自治地位【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的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之——大学,充满了现代精神。
”结合所学知识,中世纪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教育自主权。
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本国的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从而得出此处“现代精神”主要指大学具有自治地位。
D符合题意;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