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高考考场作文构思立意五模式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考场作文巧妙、新颖的构思(附技法提炼与精选佳作)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考场作文巧妙、新颖的构思平常考试中发现很多同学作文时都不太注重构思,特别是考场作文中,为了节省时间,往往是粗略地看一下题目,然后提笔就写。
写着写着,才发现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有误,而再想改正已经来不及了。
结果可想而知。
还有人则是提起笔想一句、写一句,“脚踩西瓜皮。
滑到哪儿就哪儿”。
这是凑足字数。
哪是写文章?明知不对。
为了赶时间,不得不这样做,这几乎成了考场文章的“常见病”、“多发病”。
这样的作文显然是不能得高分的。
学生作文中这种现象的存在也提醒我们作文之前必须要注重构思。
写作之前几分钟应该把要写的内容大略想好,古人说“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谚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都是这个道理。
考场上时间有限,我们也不可能抽出大量的时间来对作文精细地构思。
不过下面一些历年高考中巧妙、新颖的构思思路则可供我们参考。
只要我们多读多思。
写作时即可把这些新颖的构思化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去。
技巧提炼一是逆向思维,反弹琵琶。
很多同学作文时钟情于反弹琵琶、逆向思维的构思方法,因为这种构思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另辟蹊径。
熠熠生辉。
比如有一考场作文题是:“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
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范围,总是从正面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
有位考生别出心裁,由众人对一个百日小孩子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具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
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话题“关心”更深广的内容,发人思考,夺人耳目。
请看满分作文:熟悉一考生生活如美人的脸,总是半遮半掩。
没有人生来就对生活熟悉。
我们在生活的小路上对事物总是由不熟悉继而变为熟悉。
人们常说,熟能生巧,我们就应该只掌握熟悉的,放弃一切新的事物而止步不前?答案是否定的,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新鲜的,熟悉的事物只会让生活变得单调乏味。
怎样在高考考场构思出好作文
怎样在高考考场构思出好作文在高考考场上构思好作文是每个高中生都希望达成的目标,而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则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就从中心思想、例证、语言表达、思考角度、篇章结构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详细阐述,以期能够帮助广大高中生在高考中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一、清晰明了的中心思想在写作文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灵魂所在,是贯穿全文的主题,也是考生在考试中需要表达的重点。
因此,要想确立中心思想,必须要仔细分析题目要求,深入剖析语境,考虑自己的观点与陈述方式,并通过多方面的思考来确立中心思想。
同时,在明确中心思想时,一定要把握好角度和深度,要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见解,不要简单地套用别人的观点,更不要只是浅层次的叙述,而应该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加深阐述内容的深度,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二、适当引用的例证或事实在写作文时,如果能够适当引用相关的例证或事实,能够更有说服力地支持自己的观点,提高文章的质量。
引用的例证或事实应该和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相关,同时需要有针对性和实证性。
比如,在论述道德问题时,可以引用一些经典案例,如刻舟求剑、秦始皇焚书坑儒等,这些例子既能突出道德问题的重要性,又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作为支撑。
在引用时,应该注意语言精准,避免例子与实质内容的自相矛盾。
三、流畅的语言表达优秀的文章不仅要有中心思想和例证,还要有流畅自然的语言表达。
在写文章之前,要细心琢磨每一个字,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组合,尽量使语言表达简洁清晰、通俗易懂,以便读者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同时,写作时应该注意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尽量借助一些修辞手法来丰富语言表达。
比如,夸张、反问、并列、比喻等,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加强文章的感染力,提高文章的品质。
四、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在写作文时,如果能够有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考生的思维深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知,寻找到别人视野之外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并以自己的思考角度和见解来表达观点,这样可以让文章更具思辨性和探究性。
作文立意五法
作文立意五法
一、小中见大,立意显真情:我们要透过表面去观察事情的本质。
有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可能就是一个典型。
透过一声轻语、一次微笑,表达蕴涵在其中的丰富情感,这样可以让文章变得更生动、更吸引人。
二、角度标新,立意求新颖:我们要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打开思路。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来展开话题,才能让人眼前一亮,达到推陈出新,高人一筹的效果
三、欲扬先仰,立意求波澜:我们要将文章写得波澜起伏。
要赞扬一个人或者事物,不直接赞扬,一开始反而从对它的不良印象写起,先“抑”,再“扬”。
这样的曲折的写法,既避免了枯燥的平铺直叙,又使情节有波折,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以实写虚,立意求具体:爸爸妈妈无言的爱,我们突然从中得到了感悟,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传达给读者呢?要化抽象为具体,使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等,从身边细节人手,以实写虚,这样文章才会更有感染力,更加触动人心。
五、画龙点睛,立意显深刻:在文章关键处,以简要的句子点明写作主旨,突出文章中心思想,这种手法,称作“画龙点睛”。
运用“画龙点睛”,不仅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更能增加文章深度,增添文章意蕴,提升文章层次。
高考作文指导:考场作文的构思方法份
高考作文指导:考场作文的构思方法(1)份高考作文指导:考场作文的构思方法 1【考场作文的构思方法】平时作文,有些学生喜欢写些含蓄的文字,但是高考场上这样做是不够明智的、甚至是比较危险的。
假如文章含蓄得来短时间内难以让人读懂,需要反复推敲,甚至几个老师讨论一番才能确定,其后果可想而知。
在平时作文训练中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容易操作的模式,基本上可以让学生的作文“入格成型”,在基本“入格”之后再求变化,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写法。
一、蒙太奇式即由各个有内在联系的画面或场景直接组合而成,操作简单,运用也比较广泛。
如2005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不能忘记的过去—反__战争胜利60周年》。
该文将60年前后对比鲜明的三组画面组合在一起,具体如下:A、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六十年后的今天,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B、六十年前,苏联,__格勒,__←→六十年后的今天,__,__C、六十年前,中国,东北,某个村庄←→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东北,某个小镇画面之间,用简短的议论点睛扣题,巧妙过渡,跨越时空限制,将欧亚两大战场汇于一处,前后六十年历史凝聚瞬间,给读者带来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
二、反复式能够体现作者重要观点的语句在文中关键位置反复出现,以显示行文的脉络,能产生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妙。
2003年吉林高考满分作文《怎一个“情”字了得》就是如此。
作者巧妙化用名句,改一“愁”字为“情”字,赋标题以新意。
并以此作为全文的议论中心和行文的线素。
主体部分用“怎一个“‘情’字了得”领起。
以祁贺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的典型例子,证明“认知之‘理’是‘情’外之物,它因人而异,并非总受‘情’的束缚”;以战国时齐国的邹忌他在“纯然淡漠”的心态下所表现的自知之明的事例,有力的证明了“‘认知’”高于‘感情’“的观点;以汉代历史学家陈寿抛开个人的爱恶,歌颂“仇人”孔明,大讲实事求是的例子,再次证明观点。
全文结构清晰严谨,一句“怎一个‘情’字了得”出现六次,或拟做标题,树旗明旨,亮出观点;或置于段首,概括要义,领起下文;或用于结尾,总括全文,点睛扣题。
考场作文结构创新五法
考场作文结构创新五法
考场作文结构创新五法
考场作文结构创新五法
文章的结构与审题、构思是密不可分的。
考试时在初步弄清题目要求后,在题目所限定的范围内,通过联想和想象,尽可能使意念反应迅速而众多,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和鉴别,选取某一个角度恰当立意;再进一步考虑安排结构,即把写作的内容划分出层次,并且有秩序地加以排列和组合;进而考虑各层次之间的衔接、过渡与照应,这样,一篇文章的结构就算完成了。
结构文章的原则是:
(1)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
如要写一件事,最好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要写一个人,则宜从多角度来安排材料。
在学过的课文中有大量优秀的范例,如《雨中登泰山》《琐忆》《荷塘月色》等。
(2)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人们认识事物与事物发展有时是一致的,可从事情的发生、发展到结果来安排结构;有时却并不一致,则可从印象最深处着手。
文章的结构要选择最利于读者的认识方面去安排。
(3)服从中心的需要。
要选择那些对表达中心有用的材料;有些材料虽然很生动,但对表达中心无用或用处不大,则应坚决舍弃。
(4)符合文体特点。
各类文体对文章结构的要求是不同的,必须找到一种最适合的结构来安排材料。
总之,文章的结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思维的条理性,一个是篇章组织的`技巧。
前者是指把应表达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出来,后者则更多地体现在段落之间的衔接与呼应等技巧上。
①思维的条理性
主要体现在如何把文章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使之完全符合生活的逻辑。
2024高考考场作文的构思技巧
2024高考考场作文的构思技巧在高考考场上,作文通常是占有一定比重的一道题目,而作文的构思对于命题作文来说尤为重要。
良好的构思不仅能够使文章内容充实丰富,而且还能够使文章结构合理,逻辑清晰,表达得当。
2024年高考考场作文的构思技巧是高考作文备考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将来探讨一下构思作文的一些技巧。
1. 充分理解题目构思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要充分理解题目。
高考作文的题目通常要求考生就某一个话题进行阐述,因此对于作文题目的理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在审题的时候,要认真阅读题目,了解题目的所表达的意思,梳理出关键词、要点,明确自己所要写的内容。
2. 找准立意点在明确了题目后,就要开始考虑如何构思文章了。
这时候,就要找准文章的立意点,确定自己要从哪些方面来展开文章的论述。
可以通过分析题目要求,找到一个核心点,或者是找到几个相关的点,再展开论述,这样能够帮助文章内容的丰富和深度。
3. 编排思路结构构思作文的过程中,思路结构的编排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构思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立意点逐步展开思路,构成起承转合的完整结构。
可以通过列出提纲、制定思维导图、逐步展开等方式来组织文章结构,确保文章的逻辑严谨,思路清晰。
4. 吸收素材和创新表达高考作文往往需要考生在论述中加入一些事例、引用一些名言或者进行一些比喻,这样可以使论述更加具体生动。
在构思作文的过程中,要将一些相关的素材和文献进行准备,包括名人名言、历史事件、科学实验等等,这样可以丰富作文的内容。
也要考虑自己的表达方式,可以尝试一些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的表达方式,这样也能够使作文更有特色。
5. 总结归纳在构思作文的过程中,要时刻总结归纳,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构思是否合理,是否有逻辑,是否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样可以及时地调整作文的思路,避免在文章写作过程中迷失方向。
也可以让自己的构思更加完善,保证文章的质量。
以上几点就是2024年高考考场作文的构思技巧,考生们在备考高考作文的时候可以参考这些技巧,以期更好地应对高考作文的命题。
高考新材料作文五种模式结构及典型范文
高考新材料作文五种模式结构及典型范文一、横向并列式结构横向并列式结构是指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在本论部分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结构。
【原题】(2016年课标卷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教学、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例文】跳脱固囿,心驰神往身为中国人,语文是我们享有的宝贵精神财富。
语文素养不仅是文化素养,更是道德素养;不仅是个人素养,更是国家素养。
在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三条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中,我们中学生应如何选择?我认为:以课堂为辅助,操练技艺;以阅读为平台,沉淀智慧;以实践为羽翼,升华个性。
以课堂为辅助,操练技艺。
虽然中学生接触语文最多的机会应是在课堂上,但我始终认为课堂并不是提升语文素养的主体。
沈从文先生只有小学文凭,但他依旧有深厚的语文素养,可见,课堂的语文教学并不在提升语文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
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学生可以轻视课堂有效教学的作用,我们在校接受的系统的语文教育,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我们应抓住课堂,打好基础,操练技艺。
与师长共同研读一本本编辑优良的课本,理解语文经典的行文脉络;与同学共同讨论一道道精巧的阅读题,掌握理解文章的必备技巧。
课堂上有师长的帮助,为我们的语文学习指点迷津,老师的指点往往能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季羡林先生正是听了陈寅恪先生讲解佛经的课堂,才对印度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最终成为一代国学大师。
以阅读为平台,沉淀智慧。
高考作文要把握五度思维方式体现立意深远思想深刻行文有法
目前高考作文“假、空、浮”现象严重,堆砌材料、照搬照抄、先背后抄、掐头去尾、辞藻陈列、欠缺逻辑、思维混乱、肤浅片面等毛病突出,这表现出学生思维的系统性缺失、思维能力不足、认识水平低、思想肤浅、独立思考能力差。
高考来临,猜题现象严重,但若不掌握写好作文的核心技战术和思维方式,即使猜到题你也写不好,因为思路都没有,思路来自思维,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平时我们都教知识去了,忽视了思维培养,如何能写好作文。
思路决定出路,因此,掌握一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具体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的文章,是一个需要给与他们帮助的问题。
高考作文尽管纳入语文科目考试,但实质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考试内容,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涵盖多学科以及时政热点、拓展点,其根本目的就是考察学生的情怀、思想和信仰。
如何写,审题是关键,立意是重点。
立意即中心思想。
意是文章的灵魂,意胜则文胜,需要把作文命题置于情怀、思想、信仰和信念、信心、担当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之中进行思考谋划,既立足命题,又跳出命题审视命题,做到准(切题不跑题),深(深刻不肤浅)、稳(稳妥不走险)、新(新颖不俗套),要通过多向思维、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维来把握,把握大题小做,小题大做的原则,切忌就事论事,见子打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优秀的作文一般都是立意深远、思想深刻,命题作文无论涉及人和事,都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必须是体现新时代,融会新思想,突出新主题,必须突出时代精神,涵养家国情怀,贴近现实营造青春色彩和时代风采,深刻阐述中国青年与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创造青春中国、实现民族复兴新征程中展现历史定位和主流价值。
李晓波“五度”思维方式(五度思维法),这是我20多年来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种集多向思维、多角度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理论思维创新成果,融高度、广度、深度、力度和厚度为一体。
因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具有哲学方法论意义,不仅适合各类管理、教学、科研、面试、论文、讲话,还适合包括申论考试等文章撰写,当然高考作文也不例外,在具体写作中要牢牢运用这五个方面的思维方法对作文命题进行思考与行文,方显思考的深度性,思想的深邃性,论述的严密性,行文的生动性,论证的科学性。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五大技巧专题01审题立意方法及训练含解析
专题01 审题立意方法及训练一、审题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是构思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如何审题始终困扰着很多的同学,如今,笔者提炼出几种审题方式,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找对象看看材料社稷的对象有几个,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假如无明显的主次之分,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当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确定要辨析清晰这几个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含意有些材料运用比方或蕴涵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当细致分析,细致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意的依据。
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发觉,虽然很多同学理清了关系,还是提炼不出来重点,对于材料似乎是理解了,但是不知道写什么。
那么,你就用下面的方法进行确认吧。
二、用确定的思维方法解析材料下面我介绍的这种方法——“概括中心法”,是最保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1、概括中心:人物或者主体﹢事务﹢结果2、询问缘由、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也要学会问为什么)3、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说白了,就是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是怎样。
三、立意古人云:“文贵立意。
”“每个人各自的想法”即是指文章的立意。
只有先确立好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才知道要写什么,须要些什么来写,且它的好坏关系着整篇文章的成败。
1.抓关键句法关键句经常有示意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经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原委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确定不能卖。
高考作文:怎样在高考考场构思出好作文
高考作文:怎样在高考考场构思出好作文高考作文:怎样在高考考场构思出好作文有位家长告诉我,他儿子期中考试作文只写了不到300字。
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儿子讲了,看到题目头脑里面闪现出来一个念头,马上动笔去写,结果写到200来字怎么也写不下去了。
我说,知道了,这是没有想好就仓促动笔的结果。
写作需要灵感,需要冲动,但只有冲动与灵感是不行的,完成篇章其实是个理性的工作,需要构思、设计。
梁·萧统在《文选》里说: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首先要沉思,要潜心构思,然后再借助美丽的语言把事义表达出来。
知识点睛构,在这里不仅指结构,而且指整体。
思,是以抽象思维为主导、包括形象思维、潜意识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在内的心理活动。
构思,是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并选择最佳表现方式,以指导写作实践的总体思维过程。
其实,一切人类活动都需要构思这一生命的光华。
只不过,叫法略有差别而已:有的叫意念,有的叫灵感,有的叫创意,有的叫创思,还有的叫主意、点子、计谋等。
方法点拨就考试来说,构思主要包括三件事情,即:(1)文体选择;(2)思路展开(论证结构、论证方法);(3)结构设计(列提纲)。
一、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你是准备叙事呢,还是议论或抒情?写文章的表达工具只有五种:叙事、抒情、议论、说明、描写。
不同的表达方式为主构成的文章就具备了不同的体裁,即我们所熟悉的说法,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或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
所以,审题的时候,我们要考虑选用怎样的表达方式。
决定选用何种表达方式的要素有哪些呢?起码有四种。
即:题目本身的限定、写作方向的限定、写作内容的限定、写作能力的限定。
二、议论文的思路如何展开?记叙文(散文)以画面抒情,所以通常采用折扇式结构——以一条线索串起若干依次展开的画面。
因此,写作记叙文(散文)的基本功是先具备用文字营造画面的能力,写景当然容易一些,人物众多的场面可能就更难一些了。
高考语文作文如何构思和立意
高考语文作文如何构思和立意咱就说,一提到高考语文作文,那可真是让不少同学抓耳挠腮,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其实啊,要想写好高考语文作文,构思和立意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
我记得我当年参加高考的时候,就被作文题目给难住了。
那题目是关于“传承与创新”的,乍一看,好像挺简单,不就是说说传统的东西怎么继承,又怎么去搞创新嘛。
可真要动笔写,才发现没那么容易。
我一开始脑子一片空白,就那么呆呆地看着试卷,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后来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别慌,先冷静下来想想。
我就开始回忆我平时的积累,想到了我们家乡的一个手艺人,是个做木雕的老师傅。
这老师傅的手艺那叫一个绝,雕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
可他的儿子却不愿意学这门手艺,觉得没啥前途,想出去闯荡。
老师傅那个愁啊,天天念叨着这手艺要断了根。
我一下子就觉得这是个特别好的例子,可以用来阐述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但是怎么把这个例子写好,怎么通过它来表达我的观点,这又让我琢磨了好一会儿。
我先想好了我的立意,那就是传承不是一味地守旧,创新也不是完全抛弃传统,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
有了这个立意,我心里就有底了。
然后我开始构思怎么把这个例子融入到作文里。
我打算先描述一下老师傅精湛的技艺,比如说他雕刻的那些花鸟鱼虫,细节之处简直让人惊叹,每一片羽毛、每一片鱼鳞都像是真的一样。
再讲讲他对这门手艺的热爱和执着,为了找到一块合适的木料,他能跑遍好几个山头;为了完成一件作品,他能几天几夜不睡觉。
接着呢,我就写他儿子的想法和做法,突出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他儿子觉得木雕这玩意儿太老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赚不到大钱。
然后我再写老师傅的无奈和困惑,他不明白为什么儿子就看不到这门手艺的价值。
到这里,可不能就这么结束了。
我还得写后来发生的事情,来体现我的立意。
比如说,老师傅的儿子在外面闯荡了一番,碰了不少壁,终于明白了传统技艺的珍贵。
他回到家乡,跟老师傅学习木雕,但是他也不是完全照搬老师傅的方法,而是结合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营销手段,把木雕作品放到网上去卖,结果大受欢迎。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思辨作文五种结构模式
归纳:○思○辨作文五种结构○模○式一、模式与模板我讨厌模板,但我喜欢模式(建模)。
通常情况下,模板是指作图或设计方案的固定格式。
在工业上,它指生产、合成重复产物的模子。
我们的学习当然要有一些“固定格式”,1但,学习的本质绝不是生产“重复产物”,所以,教育(作文)不该有“模子”。
而模式是指事物的标准样式。
任何事物都有标准样式,或是一个,或是多个。
但是,模式的目的不是创造“重复产物”,而是一个结构化的“程序”。
我们的教育教学需要结构化的“程序”,但是不需要“重复产物”。
就好像,遇到一首诗歌、一篇文章、一部小说,我们要教给学生分析的思路,品鉴的方法,但是,我们并不想让所有2学生得到一个共同的答案。
思维方式是共性的,可教;思想内容是个性的,不可教。
文体的格式是另一回事,它既不是模板,也不是模式。
在“思辨作文”训练中,我们可归纳五种模式:A+B+AB式; A+A+B式; B+B+A式;非A+非B+AB式;AB+AB+AB式(基本模式)(比较选择模式)(进阶思维模式)3二、何谓“思辨”?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
所谓思考,就是对于话题要有深入挖掘的能力,做到由浅入深,深入思深考从而达到思维的深度。
所谓辨析,就是对于话题要多角度辨析,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辨析,有此及彼,推陈出新,达到思维的广度。
4高考思辨类话题从2020年正式起步。
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山东)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二元关系思辩:“距离与联系”,标准的关系型作文,以疫情为背景,思考“距离”“联系”两者间深层关联。
2021年全线开花。
2021年全国高考,有8套试题,其中有7套作文呈现出关系型思辨性作文。
全国甲试卷“有为与可为”,全国乙卷的“修身、矫思、立义”,全国新高考1卷“强与弱”,全国新高考Ⅱ卷“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5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北京卷“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上海卷“时间沉淀与价值认可”,浙江卷“取与舍”,大多为二元思辨类作文。
高考考场作文的“思维运作”——“五路三部曲”法则运用
作文的“思维运作”——“五路三部曲”法则运用关于如何写好高考作文,在高三一年里老师们的确讲了不少。
但为什么还是有不少同学的作文成绩很不理想呢?我看,关键是因为缺乏考场作文的“思维运作”,面对高考作文题目时而“路茫茫”。
那么,何为考场作文的“思维运作”呢?其实,考场作文的“思维运作”就是在高考场上看到作文试题时因思路清晰而胸有成竹。
这里的思路就是“构思五路径”,作文“三部曲”。
首先,梳理出清晰有效的作文构思五路径。
也就是说,看到作文试题时,头脑中有一条清晰的构思途径。
一般而言,最有效的作文路径为:一是阅读素材找关键(可用于立意的关键词);二是确定立意定中心(正面、逆向立意等);三是选择文体定框架(记叙文、议论文等);四是拟定题目找素材(简短、直接、具体);五是文章书写要美观(文字、结构、卷面)。
其次,大道至简,掌握好作文的写作三部曲。
第一曲:用眼识货五类型。
即要认真识别近年来高考作文出现的五种作文题型: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漫画型材料作文、材料+命题作文、材料+话题作文。
今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一般由素材和要求两部分组成。
凡是在试题所给素材后面只有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 字”的,就是“新材料作文”;如果其中多了一句“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则属于 2015 年开始出现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了;如果其中有“请以‘成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的要求,那就是“材料+命题作文”;如果其中有“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的要求,那就是前些年高考经常出现的“材料+话题作文”。
当然,另外一种漫画作文是很容易识别的。
可见,虽然作文素材相同,但如果要求不同,作文类型就不一样,其作文写法就有很大区别了。
因此,要善于识别题目要求中的“标志语”。
例如,凡是题目中有“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之类的要求,就马上要判别为“任务驱动型作文”。
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专题10: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训练目的】学习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
【写作指导】给材料作文除了能考查考生的语言功底、表达能力之外,还可以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思想认识能力等。
总之,是全方位的考查。
因此,这种作文形式审题立意的难度比较大,成为作文过程中的难点所在。
一、审题立意五步法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又说:“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也,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
古代先贤以“帅”、“主脑”为喻,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
作文立意不准,则文不扣材,离题万里,满盘皆输。
因此,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乃是此种作文形式的关键一环。
那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该如何进行呢?具体说来,给材料作文(就议论文而言)的审题立意可分五步走。
(一)读材料给材料作文的依据是材料,因此对所给材料必须认真研读,准确把握内涵、中心。
因为所给材料的类型不同,把握材料中心的根据、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如果材料是单一型(一则材料),可以根据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来把握中心。
例⑴:“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
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
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
如果伯乐这样做,他付给伯乐一天的工钱。
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马很快卖掉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文中的人物有卖马人、伯乐和买马人(未点明),但主要人物是卖马人。
中心事件是卖马人请伯乐帮忙,以好价钱卖掉了一匹劣马。
据此可以确定材料的中心是谴责那种不择手段欺骗别人,从而谋取私利的人。
有的材料属正反对比型,则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概括;但中心往往侧重表现在正面材料上,反面材料只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
例⑵:“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个和尚没水吃是因为不团结、不齐心;三个皮匠能顶诸葛亮是因为齐心协力。
正反对比,中心明显: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五种写作意识构思考场作文
五种写作意识构思考场作文作者:梁世杰来源:《中学语文·下旬》2023年第10期摘要将五种意识应用在考场作文的构思过程中,既能增强作文的立意深度,还能提升学生的考场作文水平。
围绕“材料意识”“思辨意识”“角色意识”“论证意识”和“点题意识”五个层面,探索考场作文构思中五种写作意识的应用对策,帮助学生构思立意,提升学生考场作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考场作文写作意识构思应用近几年,高考作文的考查内容、命题思路等渐趋稳定,“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等理念成为了考场作文的灵魂和核心。
在作文形式上,新材料作文占据了主要地位,这类作文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提炼信息以及巧妙构思的能力。
但在实际写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出现了审题不清、偏离主题、构思不妙、泛泛而谈等不同类型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影响学生作文质量、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
为了提升学生考场作文的构思和写作能力,教师可将五种写作意识应用在作文教学中,利用材料意识、思辨意识等,改变学生思考深度不足、角色定位模糊等问题,增强学生考场作文构思、谋篇能力。
一、材料意识的应用在新高考背景下,新材料作文成为了高中作文的主要形式。
此种类型的作文,材料是立意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篇作文都要以材料为中心进行立意和构思。
如果学生脱离材料或者错读材料,极易产生跑题、偏题等情况。
在新材料作文的写作中,学生务必重视材料,明确材料的作用、功能和价值,巧妙地应用材料,树立起正确的材料意识。
首先,要有运用材料的意识。
新材料作文要求学生依据作文题目中所给的材料,展开构思、立意。
所以说,作文材料是学生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学生要有运用材料的意识。
其次,要有分析材料的意识。
作文中的论点不是学生凭空想象和猜测得出的,而是源于材料、对材料进行系统分析和解读后,方可得出精准的结论,进而衍生出作文的立意。
可见,要想提升作文质量,学生要深度分析作文题目中的材料。
最后,要有结合材料的意识。
材料既为作文的立意打造了广阔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立意的界限,一旦越过这个界限,就很可能出现错读和误读的现象,使得作文的立意超出材料的主旨。
写作文如何立意作文立意的五种方式
写作文如何立意作文立意的五种方式一、化大为小,以小见大近年来,中考作文和我们的日常写作练习大都是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要求大都是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所写内容都是很宽泛的,想要使文章的立意新颖,只从大的方面泛泛而谈是不够的,必须选择好的角度,即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将材料和立意聚焦到一个小的颇具代表性的方面去思考,通过颇具代表性的小事件,来反映大的深刻的道理,即“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所谓“化大为小”就是对于一个很宽泛的话题,选取一个自己有话可说、有思考、有感悟的具体角度作为切入口,把一个大的话题转变成一个形象化的好把握的点进行立意。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借助一个局部的“点”,来反映整体的“面”,对于一些写作范围很大的话题,采用“缩小范围,以点写面”的写法,比较容易操作和写成功。
二、反弹琵琶,萌发新意“反弹琵琶”即反其意而用之,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形式和结果。
运用逆向求异思维的方法,立意才会有新的意境,发人深省。
也即同样一个话题,避开一般的构思和立意方式,巧妙地从另一个角度去立意,或借旧事物翻出新意,给人新的启迪和感受。
三、纵向挖掘,平中见奇对于同一文题或事件的分析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如果我们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抓住结果追溯原因,纵向思考深入挖掘,多问几个为什么,开掘事物的深层意蕴,立意自然就会高人一筹。
这就要求同学们善于从叙写的小事中纵向挖掘,去探寻人或人性的最本质的东西或最闪光的精神世界,从平凡的小事挖掘出耐人寻味的感动。
例如在写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时,有位同学写了一位普通中学生在抗震救灾的斗争中所做出的巨大的努力,然后纵向挖掘,以此赞美全国人民在抗震救灾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讴歌了我们民族的伟大,令人耳目一新。
四、聚焦时代,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从熟悉的生活落笔,选择鲜活的材料。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变化,同学们可以从眼前的热门事件、热点生活和社会新风中选取材料,或在作文中巧妙地融入现实生活,或者提出对某类社会现象的见解,或者引入与时俱进的崭新理念,从而写出时代性强的鲜活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高考考场作文构思立意五模式考场作文之难,难在没有思路,因为思路决定出路。
在考场上,如何快速地立意构思,是个难题。
构思是模式化的,其核心是模式思维,掌握模式就是掌握思维,掌握思维就能主导构思。
模式驱动思路,考场永远有路。
逻辑层次清晰,思维含量丰富,是考场作文的不二法则。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现在不少人都喜欢用美颜功能拍照,认为展示了自己更美的一面,给生活添彩;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失去了生活的本真面貌。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要谈一道作文题的写法,必须先谈审题,考场作文审题大致有以下几个环节:概括核心论题(提炼关键词),解析写作指令,归纳作文要旨。
题目所给材料就是一句话,讲“美颜拍照”对“生活面貌”的影响——增添光彩与失去本真。
所以作文题的核心论题(关键词)就是“生活面貌”。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是第一个指令,它对文章的取材范围进行了限定,“此”就是“美颜拍照”对“生活面貌”的影响。
“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是第二个指令,有两层意思:一是“你”,写作的主体,也就是考生“我”;二是“谈谈”“看法”,规定文章体裁,明确写议论文。
前者可体现为“我认为……”“我的看法是……”之类“文中有我”的视角;后者则要求文章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分析和论证为主要写作方法,以让读者信服为主要写作目的。
既然有“我认为……”之“我的看法”,则必有“他认为……”之“他的看法”,题目提供的材料恰好就是两种“他的看法”。
于是,最后审题结果可归结为一句话:“我”要写一篇议论文谈谈“我”对“‘美颜拍照对‘生活面貌的影响”的看法。
快速构思提纲之一(关系面模式思维)材料中的关键词是“生活面貌”,包括“给生活增添光彩”和“保持生活本真面貌”两个方面。
显然,这两个方面不是简单地正反对比,也不是一味地对立,而是有着既对立又统一、并列共存的复杂关系。
如果熟悉“关系面模式思维”,就会自然而然地想:既然“给生活增添光彩”和“保持生活本真面貌”两者是题目材料中既有的“他的看法”,那“‘给生活增添光彩和‘保持生活本真面貌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和谐共存”是不是就可以作为“我的看法”了呢?这样在考场上就可以快速地立意构思。
比如:中心论点:“给生活增添光彩”和“保持生活本真面貌”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和谐共存。
分论点一及论述角度(可分几小段):需要给生活增添光彩。
一是什么叫“给生活增添光彩”;二是为什么要“给生活增添光彩”;三是怎样“给生活增添光彩”。
分论点二及论述角度(可分几小段):需要保持生活本真面貌。
一是什么叫“保持生活本真面貌”;二是为什么要“保持生活本真面貌”;三是怎样“保持生活本真面貌”。
分论点三及论述角度(可分几小段):“给生活增添光彩”和“保持生活本真面貌”是并列共存的。
一是“给生活增添光彩”不是恶意掩盖事实真相,不会损害生活本真面貌;二是“保持生活本真面貌”不等于不修边幅毫无装扮,也需要适当修饰美化。
世间万物,都是或直接或间接相联系而存在的。
如何认识此物与彼物之间的关系?办法是将它们组织在一起,加以辨识,或寻其同,或辨其异,或明确它们相互之间的各种联系,从而揭示出各方的本质,分清是非优劣,决定褒贬弃取,达到肯定与否定之目的。
在作文里,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
如“谦虚与表现”,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对“成人与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才成才”。
再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到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类似的论题有着一个共同的写作思维模式:主体部分分为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是阐释层次,两个分论点横向摆开阐释;后一个层次是分析层次,分析彼此关系。
分析层次具有方向性,即甲乙双方相向而行,一方面阐述甲对乙的关系,一方面阐述乙对甲的关系。
主体部分加上开头结尾,组成全文结构。
对照上面的写作提纲,即可得出结论。
之所以可以如此快速地立意构思,是因为这里有一种相应的模式思维,如果熟悉了这个思维模式,遇到类似的题目,思维就会自然启动,犹如老马识途,丝毫不会白费力气多走弯路。
快速构思提纲之二(内三层模式思维)材料中的关键词是“生活面貌”,其中已包括两种面貌:本真的生活和美化的(审美的)生活。
如果熟悉“内三层模式思维”,在考场上就可以快速地立意构思,因为可以再加一个层次:精神的生活。
这个“精神的生活”就是“我的看法”。
本真的生活、美化的(审美的)生活和精神的生活不就是生活的三个层次吗?每个层次一个分论点,层层递进,也是一种思路。
比如:中心论点:美化生活是通向精神生活的桥梁。
分论点一及论述角度(可分几小段):需要保持生活的本真面貌。
一是什么叫“保持生活本真面貌”;二是为什么要“保持生活本真面貌”;三是怎样“保持生活本真面貌”。
分论点二及论述角度(可分几小段):也要适当美化自己的生活。
一是什么叫“适当美化自己的生活”;二是为什么要“适当美化自己的生活”;三是怎样“适当美化自己的生活”。
分论点三及论述角度(可分几小段):力争过好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活。
一是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还有诗和远方;二是生活的永恒目的就是获得幸福,而精神意义上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
什么是“内三层”?在这里,“内”的含义就是内涵、内在、内里、内蕴的意思。
“内三层”分析是一种定向性分析,即朝着事物自身内在的因素分析,这种关系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内三层”的层次是内在的,不清晰,不直观,人们一般无法直接判断。
想法,属于初步思路;看法,属于成熟见解;做法,属于行动指南。
三者之间有明显的层次性。
自由,属于思想意识层面;自主,属于事项决策层面;自立,属于社会实践层面;自我,属于个体认知层面;自大,属于自我评价层面;自负,属于待人处世层面等。
这种层次一层一层向内,不露痕迹,不容易看出来。
从思维上看,内涵三层,由浅入深。
表层、里层、深层,三个层次,从外到内,有序排列,层层深入事理的实质。
这是一种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的次序是客观存在的,符合事物发展方向与人类认识规律的思维方式。
类似的论题也有着共同的寫作思维模式:先分析其表层意义,继而分析其里层意义,最后分析其深层意义。
在思考的走向上,作者的“取向”是纵的方向。
表层、里层、深层,各个层次都抽象出一个分论点,显示出思维的层次性。
快速构思提纲之三(三要件模式思维)对于“美颜拍照”对生活影响的看法,材料中已有两种:能给生活增添光彩和会使生活失去本真面貌。
如果熟悉“三要件模式思维”,在考场上就可以快速地立意构思,因为完全可以再加一种看法:恰当运用“美颜拍照”,既能给生活增添光彩,也不会使生活失去本真。
(这也算是“我的看法”了)这就是三个要件,三个要件各一个分论点,并列展开,跟上面“关系面”思路结构十分相似,但它是另一种思路。
比如:中心论点:恰当运用“美颜拍照”,既能给生活增添光彩,也不会使生活失去本真。
分论点一及论述角度(可分几小段):可以给生活增添光彩。
一是对自己,让自己感到美美地,愉悦自己;二是对别人,让别人感到美,愉悦别人。
分论点二及论述角度(可分几小段):可能会使生活失去本真面貌。
一是美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那就太失真了;二是用在了一些庄重正式的场合,变成欺骗,是对别人的不尊重甚至损害。
分论点三及论述角度(可分几小段):恰当运用美颜拍照,既能给生活增添光彩,也不会使生活失去本真。
一是要美颜有度,不过分;二是不乱用场合,掌握分寸。
所谓三要件模式,就是直接从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中,提取三个平行并列的论述对象,并直接从每个论述对象中提炼出分论点,横向摆开,分别展开论述的议论文写作思维模式。
要件是指材料作文题目中可以充当论述对象的重要部分,如人物、事物、物件、话题、看法、观点等。
面对作文题目提供的各种信息,该选用哪些材料来写?材料作文,尤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总会提供几个人、几件事、几个物件、几个观点、几种选择等,“女儿告父”题就有行车使用手机的老陈、举报父亲的女儿小陈、办理案件的警察等要件;又如“十二热词”题提供12个选项,如长城、高铁、共享单车、一带一路等12个要件,需要从中选择一些要件来写,选两个太少,选四个太多,一般选三个刚好。
类似的论题也有着一个共同的写作思维模式:主体部分三大段,平行并列,横向摆开,齐头并进。
每一个要件提炼出一个分论点,然后分开两个或者三个侧面(或层次)展开分析。
当然,三个段落内部可以各有变化,避免雷同。
快速构思提纲之四(三理论模式思维)前面三种都是辩证立意的,还有一种取一面快速立意,比如取“美颜拍照,给生活添彩”。
如果熟悉“三理论模式思维”,而又有一些基本的理论素养,在考场上就可以快速地立意构思。
因为这很容易想到“美是生活”(美学理论)、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理论)和物质变精神(哲学理论)。
三个理论三个分论点,并列展开,也是一种思路。
比如:中心论点:“美颜拍照”不仅给生活添彩,而且给精神添彩。
分论点一及论述角度(可分几小段):从美学视角看,“美是生活”,生活就应该是美的。
一是生活本身就应该是美的;二是美颜拍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美是生活”。
分论点二及论述角度(可分几小段):从心理学视角看,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使人更幸福地生活。
一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使人更幸福地生活;二是经常用美颜拍照会积极地暗示自己年轻美貌、充满活力、自信满满。
分论点三及论述角度(可分几小段):从哲学角度看,物质可以转化成精神,照片的美也可以转化成精神的美。
一是所谓精神都是由物质实践升华而来;二是美颜拍照,对美的追求达到一定的量,量变引起质变,美的照片就升华为美的精神。
三个理论就是三门学科理论,任务是共同面对一个论题,同时从各自理论的角度对该论题展开分析。
医院常常遇见危重病人,常常遇见疑难杂症,单靠一名医生诊治时常吃不准病情。
怎么办?医院的办法是组织多学科会诊,或者中西医会诊,目的就是多学科理论、中西医理论分析,以期寻求共识。
又比如,是否建设三峡水电站,涉及水利、地质、航运、军事、电力、生态等方面,涉及各种专业理论,不能只听一家之言,各门学科的理论,都要做出分析。
纵然只是建设一所小学,也需要户籍分析(其间含有生源因素),交通设施分析(其间含有交通安全因素)、企业设置问题(其间含有污染因素)、四周山峦潭湖分布问题(其间含有安全因素),等等。
这就需要多理论分析。
考场作文,三个理论刚刚好。
三理论的思维模式是面对论题,朝向三种理论。
有一篇高考作文《品味时尚》,作者分析时用的是哲学理论,分别用发展论、一分为二、联系论的理论分析,通过三种理论,从三个侧面分析同一个事物,用以确认同一结论的正确性,十分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