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2气温有多高 苏教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有多高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正确地读、写温度。

2、能够较准确地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气温并进行记录。

3、能利用气温变化记录的统计图找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数字温度计。

2、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3、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2、有良好的科学观测意识,能实事求是地反映测量结果。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温度计,并能正确读写温度。

教学难点;

1、了解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温度不同,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温度也不同

教学准备

1.学生测量气温用的数字温度计。2.教学课件。3.实验记录表

4、网站后台管理制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导,设问激疑。

1、学了“今天天气怎么样”后,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关心天气,平时你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天气信息的呢?学生交流

老师昨天晚上看了手机上的天气预报咨询了今天的天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收获了哪些信息?

2、提问:天气预报说今天最低温度~,最高温度~,那你感觉此刻教室里的气温有多高呢?出示课题

学生猜测

3、谈话:同学们都是凭感觉猜测,那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现在教室里的气温呢?

二、了解电子数字温度计

1、课件出示温度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新式的温度计(电子温度计),(课件介绍数字温度计)

2、拿到一个新工具怎么学会使用它呢?

学生交流:可以看说明书,百度。。。。。

师:待会儿你们可以看大屏幕上的说明书,也可以看平板电脑里面的数字温度计使用视频。

学生自学

看懂了吗?你觉得测量时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①(探测头十分敏感,尽量避免接触其他物体,避免呼吸影响到探测头)

②读数是要注意什么(由于探测头非常敏感,空气流动就会有影响,所以我们要等数据相对稳定时读数,相对稳定就是数据变化不大时读数,例如17.7、17.8、17.9,相差0.1就可以记录3个数据)

3、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下面来完成松鼠博士交给我们的任务一(PPT)

学生实验

4、认识常用温度单位——摄氏度

指名一生上台写出数据,读出数据,相机教学读法和写法。

温度单位是什么?(摄氏度),

怎么写?(指导写法:先写数字,在数字右上角画一个空心的小圈,小圈后写一个大写的C,即℃。)

5、前年临近寒假,气温骤降,冻得人不敢出门,××局考虑大家的安全提前放假(出示1月24日溧阳天气预报),谁来读读那天的气温是多少?

课件出示零下的读法和写法。

6、出示科普知识

三、分组使用数字温度计测量

1、谈话:刚才我们测出了教室里的气温,教室外面气温如何呢?想不想测一测?下面完成松鼠博士交给我们的任务二(PPT)

2、学生实验,然后教师操作生成柱状统计图

3、分析统计图表:

从图中你们看出什么?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不同。同样一个地方,地处和高处的温度为也不一样?

4、那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气温是否相同呢?比如从早到晚我们教室走廊的气温相同吗?

5、课件出示:一天中气温变化曲线图

这是从清晨到傍晚每隔1小时所测的白天的温度,请你仔细观察,看看这一白天中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

6、小结: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认识数字温度计。并学会了利用数字温度计来测量气温。其实电子温度计在我们生活中也已广泛使用,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电子温度计?

PPT出示冰箱、汽车等

四、活动拓展、丰富知识。

还想了解更多的气温知识吗?请大家扫二维码登陆网站了解更多的气象科普。也可以跟帖发表你的意见。

教学反思

这节课使我认识到了很多的不足:

1.课前没有准备充分。比如模板表格没有事先清空好;室内空调没有关掉或适当调高温度等等,这些不充分的准备使我再课堂教学时,浪费的很多时间,而且严重影响了我的实验结

果,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产生了很多误解,以及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这次的教训使我充分认识到了课前准备,不光是备个教案和课件。尤其是我们科学课,是以科学探究为主体的课程,有大量的实验和影响这些实验成功与否的各种变量条件,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课前都一一考虑周到的。还有更重要的是要备学情!这节课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都处在起步阶段。而我包括在备课时,设计介绍数字温度计使用、测量温度所需时间以及数据分析这些环节时,都没有考虑到上述内容,因此在教学时,这些环节学生的反馈都不能达到我的预期,同样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积极性。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2.课堂教学时语言表达能力差。这节课我的语言丝毫没有亲和力,也很随意,还有“额”这样的口头禅,当然也有一部分的心理因素,但更多的是因为平时在教学时就不注意这些细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感染力强、有力道的话语,往往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形成高涨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是对于低段的学生而言,富有感染力和激励性的话语,不光能调动

积极性,更能提高他们的自信,使得他们在进行实验时,能够大胆尝试,培养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除了语调的问题外,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时,我习惯性的进行了重复,这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会打乱学生的思考,影响其他学生把握分析重点,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3.在重塑教材时,教学重难点模糊,教学结构性不够明显。本节课引入了数字温度计这样的新型数字化工具,以及E学习平台这样的网络学习工具,目的是使学生对《气温有多高》能有更好的认识,尤其是对温度的变化,并意识到数字化工具对生活学习的便利。但在教学时,从时间分布来看,数据分析这一教学重点却未能得到突出,反而是温度的测量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这就使学生无法清晰的认识到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无法形成知识的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