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毛色遗传共35页
狗狗遗传心-狗狗毛色遗传规律
狗狗遗传心-狗狗毛色遗传规律犬的品种与遗传病一直以来,遗传病都威胁着犬的健康,其造成的病痛令爱犬者痛心不已。
养犬日益普及的今天,望每一位养犬者在选购心仪的犬种时,除了要熟悉犬种的习性,也应适当了解此品种的遗传相关性疾病,以免爱犬出现某些异常表现时一无所知,延误病情。
现就一些常见犬种的遗传性疾病介绍如下:狗狗毛色遗传规律狗狗毛色遗传规律与基因有关,和豌豆的基因遗传规律类似,涉及到遗传学领域。
狗毛色的表现算性状遗传,毛色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
具体毛色表现取决于基因表现。
这是由于狗狗体内存在黄色毛色的基因,只是它是隐性基因,所以在上一代没有表现出来;而表现出来的是白色和黑色,因为白色和黑色的基因是它的显性基因。
但是繁育后隐性基因是可能会显现的,这就导致后代可能有黄色毛发。
想要再深入了解可以参照“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金毛常见5种遗传疾病金毛是现在狗界中也是很受欢迎的一种狗狗,它的智商以及听话的性格也是很多人选择它们的理由,不过不管是什么品种的狗狗都避免不了疾病的困扰,金毛犬同样也有着比较易发的遗传性疾病,对于遗传性疾病我们不能阻止,只能尽量预防,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金毛的遗传疾病。
髋关节发育不全症此病虽然是遗传所致,后天也会影响,幼犬补钙过多,生长过快,导致骨骼负担过重,生长期由于过度运动等原因造成的髋关节受损。
都会加重遗传因素所致的病情。
CHD一旦发作,一切药物都不能根治,只能手术,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患于未然,尤其在4到9个月的时候,正处在快速生长期,要注意运动和饮食营养控制。
2.遗传性病该病也是金毛犬较为常见的一种遗传性疾病,对于老年的金毛犬来说该病有着一定的影响,患有该病的狗狗不适宜记性剧烈的活动,否则很容易造成呼吸困难等情况,3.血友病4.癫痫病以前见过一只金毛,突然躺在地上抽搐,把主人吓坏了,一会自己又好了,主人带它检查后确定为癫痫病,以后一直用药物控制,目前狗狗生活状态还很好。
5.甲状腺机能不足。
猪的毛色遗传
猪 的毛色 遗传 是猪 的遗传 特性 之一, 一般 认为 毛色 与经济 性状 关系 不大, 不具 有直接 经济 价值 , 上研 究手 段和 方法 的限制 , 而很 长一 段时 间研 究较 加 因 少, 仅有 少量研究 , 且其 研究对象 仅分 布于数 量有 限的欧 洲和北美 品种 , 未发 现 研 究对 象有 亚洲 品种 。在二 十 世纪 5 0年代 前, 对猪 的毛 色遗 传 有 定 的研 一 究, p l m n 9 6 【首 次描述 了猪 的毛色遗 传, 后 的研 究主 要是在 1 4  ̄ S i l a (1 0 ) i j 此 95 1 5 年 发表 的 8篇系 列文 章 中 】 94 : 。近 年来 , 一些研 究 发现 毛色 与 猪的 生长速 度 、瘦 肉率及 对 疫病 的抵抗 力 等生 产 性 能也 有 直接 关 系。 。研 究毛 色 遗传 有利 于保持 品种 内各个 体 问的毛 色统 一 : 另外 , 色变 异还 可鉴 定某些 特 定的 毛 杂交育 种方案 成分, 在进行杂 交育 种时, 若能弄清 各种 毛色 的遗传规 律, 有利 于 获得育 种 目标所 确定 的或市场 所要 求的毛色 类型 : 同时又 发现毛 色是 种 可 利 用 的遗传 标记 , 在确 定杂 交 组合 、 品种纯 度 和 亲缘 关系 以及 评 价产 品质量 等 方 面均 有 一 定 用 途 。 1猪毛 色形 成 的生物 学 基础 猪 的毛色 是 由于黑 色素 的种类 和分 布情 况不 同而 造成 。在 哺乳动 物 的被 毛 中, 色素 有两 种,~ 种 为 以黑色 和 褐色 两种 形 式存 在 的 “ 黑 色素 ” 另 黑 . 真 : 种 是 以 黄色 和 红 色 两种 形 式 存在 的 “ 黑 色素 ” 褐 。黑 色素 是 一 种 结合 蛋 白质, 由酪氨 酸 酶 以及 与 之密 切相 关 的化学 物质 氧化 后 形成 的, 推测 黄色 和 红色可 能 是形 成黑色 素 过程 的提 前终 止而 产 生 。另外 , 素颗 粒 的浓 度和 分 色 布对 着 色 的变 化 也起 了很 大 的作 用 。 2猪 的毛 色类 型 猪 的毛色 类型很 多, 前面 已述, 主要 是 由于黑 色素 的种类 和分 布情 况不 同
猫颜色遗传规律表
猫颜色遗传规律表猫是人们喜爱的宠物之一,它们不仅拥有可爱的外貌,还有丰富多样的毛色。
这些毛色是如何遗传给后代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猫颜色遗传规律表。
猫的毛色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
猫的毛色基因有两个,分别来自于父母。
其中,黑色毛色的基因为B,棕色毛色的基因为b,橙色毛色的基因为O,白色毛色的基因为W。
根据这些基因的组合,猫的毛色可以产生各种变化。
如果猫的母亲和父亲都是黑色毛色的,那么它们的后代也会是黑色毛色的。
这是因为黑色毛色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只要有一个黑色基因,就会表现出黑色的特征。
如果猫的父亲是黑色毛色,母亲是棕色毛色,那么它们的后代将有50%的机会是黑色毛色,50%的机会是棕色毛色。
这是因为黑色毛色的基因是显性基因,而棕色毛色的基因是隐性基因,需要两个基因才能表现出来。
当猫的父亲是黑色毛色,母亲是橙色毛色时,它们的后代将有50%的机会是黑色毛色,50%的机会是橙色毛色。
这是因为黑色毛色的基因是显性基因,而橙色毛色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如果猫的父亲是黑色毛色,母亲是白色毛色,那么它们的后代将有50%的机会是黑色毛色,50%的机会是白色毛色。
这是因为黑色毛色的基因是显性基因,而白色毛色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根据猫颜色遗传规律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黑色毛色是显性基因,橙色毛色和白色毛色是隐性基因。
因此,如果想要获得特定的毛色,就需要了解父母的毛色基因组合,从而预测出后代的毛色。
通过研究猫颜色遗传规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猫的毛色遗传机制。
这不仅是对猫的遗传学研究的一种探索,也为我们在养育猫咪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篇短文,并对猫咪的遗传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
犬的毛色遗传
犬毛色的遗传改良
遗传资源
了解不同品种和毛色的遗传资源,可以帮助繁殖者实现毛色的改良。通过合理的繁殖计划,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 毛色的新品种或品系。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对于犬毛色遗传改良至关重要。通过研究犬毛色基因的分子机制和遗传规律,可以为繁殖者提供更有效 的选择和繁殖策略。
05 犬毛色遗传的常见问题
如何避免毛色遗传疾病
了解疾病与毛色遗传的关系
某些疾病与犬只毛色遗传有关,例如白化病、皮肤色素减退症等。了解这些疾病与毛色 遗传的关系,可以帮助犬主和繁殖者识别携带相关基因的犬只,从而避免繁殖具有遗传
疾病的后代。
科学繁殖
科学繁殖是避免毛色遗传疾病的关键。繁殖者应了解犬只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选择健康 的种犬进行繁殖,避免近亲繁殖,并遵循科学的繁殖计划,以降低遗传疾病的风险。
如何利用毛色遗传改良犬种
定向选择
引入外来血统
通过定向选择具有优良毛色特征的犬只进行 繁殖,可以改良犬种的毛色表现型。在繁殖 过程中,繁殖者应注重选择具有稳定遗传性 状的优良个体,以逐步改善犬种的毛色特征。
引入外来血统是一种有效的改良犬种的方法。 通过引入具有优良毛色特征的外来血统,可 以丰富犬种的基因库,提高改良效果。同时, 应关注外来血统的适应性,以避免引入不良 基因。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犬的毛色遗传
目录
CONTENTS
• 犬毛色遗传的基本知识 • 犬毛色的遗传规律 • 犬毛色遗传的研究进展 • 犬毛色遗传的实际应用 • 犬毛色遗传的常见问题
01 犬毛色遗传的基本知识
犬毛色遗传的原理
01
犬毛色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即基因通过编码 蛋白质来影响毛色表现型。
02
猫毛色基因遗传规律
猫毛色基因遗传规律
有的猫是显性基因,所以毛色会遗传给下一代。
不过我们家这只猫咪就属于隐性基因,它生了三窝小猫都没有出现这个问题。
..建议: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猫咪和别人家的猫咪不同,可能是因为染色体异常造成的。
如果确定是这种情况,最好去医院做个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我家也养了两只猫,它们的毛色是由父母双方决定的。
第一胎的时候,父亲是纯白色,母亲是灰色。
但是后来生了三窝小猫,每次都只有两只,其他全部是灰色。
而且小猫出生后,它们的父母身上的颜色还在继续变淡。
可见,猫咪的毛色与它们的遗传基因有关系。
..。
北京黑猪的毛色遗传1)
部电子计算机计算程序。 本程序采用B S AI C语言, 通用 于国产 DS10电子计算机( ) 有操作简单、结 J 3 - 图1,
果完全 、 使用方便 的优点 ,适 合于各农 业科研单位 , 对从事 数值分 类的生物学 工作者亦 可参考使用。
为方便各单位, 我们可提供本程序穿孔带, 按照使用说明书所指的方法,即可在同类型号的电子计算机上进 行计算。如有需要该程序穿孔带的单位, 请即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电子计算机组联系。 ( 北京师大生物系、 数学系数盘遗传研究组)
如畜牧试验站统计出现毛色分 离的 4 8窝 ,4 1 头仔猪中, 黑色仔猪 38头, 8 花斑仔猪 16头, 2 黑与花的比率为30:。 再如霍家营种猪场, . 1 8 17 94年秋季产仔中有毛色分 离现 象的 为 10 3 窝, 其中黑色仔猪 10 09头, 花斑仔猪 39 黑 5 头, 与花的比率为28:。 这两项 资料 经 x测验 . 1 1 2 均符合 31 : 的比率,表明黑猪的黑与花的毛色 是由一对基因所决定的相对性状。 毛色杂合的猪群基础上。 经过 17 和 17 年 96 97 斗北京黑猪的毛色基因频率 和基 因型 频 两个世代的基因型选择,后裔中的花斑仔猪由 . 率。我们知道群体基因型比率为(;;) 在 1 %下降到 。 即消除了花斑猪。 121 , " . 3 , 这里n是基因对子数。 对北京黑猪毛色来说, 通过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北京黑猪的毛色 已知基因对子数 。一 1 于是隐性基因频率用 分离现象是由一对基因所决定的相对性状,对 。
W > = h- W i b
钡 交试验。 口
至于黑对花的显隐关系还不很明确。由多 品种复合杂交形成的北京黑猪, 在育成之初, 参 加杂交的各猪种间不论如何组合,应用什么方
猪毛色的遗传和选择共29页
• 须野猪(Bearded pig Sus barbatus ) • 卷毛野猪(Cebirfons)
现较复杂的互作关系;
的影响,互作较简单;
4.不能对后代进行分析,所以
4.研究方法:可对杂交、自交、
不能完全采用质量性状的研
测交后代群体(分离群体)进
究方法,而要采用数理统计
行表型类型分组,并对各组
方法,根据各世代统计量及
个体数比例进行分析研究。
世代间关系进行研究。
毛色是质量性状
• 毛色是由少数几对基因控制的。 • 毛色的遗传相对稳定,受环境的影响较小。 • 毛色的研究方法,可对杂交、自交、测交后代群
猪毛色的遗传和选择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
(一)、质量性状的特征:
(二)、数量性状的特征:
1.性状表现:不连续性(间断性)
1.性状表现为连续变异;
变异;
2.受多基因(polygenes)控制、
2.遗传基础:受一对或少数几
无明显的主效基因;
对主效(major)基因控制;
3.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并表
3.环境作用:不易受环境条件
–伦德尔(Rendel,1959)对影响毛色的遗传的基因作了如下划分:① 对色素形成起作用的基因;②引起色素分化的基因;③决定色素颗 粒颜色的基因;④对色素颜色不起作用而影响毛色强度的基因:⑤ 决定有色素和无色素在毛皮中分布的基因。
猪毛色形成的生物学基础
• 猪显性白毛色的形成
遗传实验设计----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决定
遗传实验设计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决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控制毛色合成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研究小组为研究相关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选择纯合的雌雄黄色个体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得F1后,再让F1中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观察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代表基因的字母按英文字母的先后顺序排列)。
②理论上,若F2中个体的表现型之比为黄色:褐色:黑色=,则说明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
(2)另一研究小组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培育出不含D基因的该动物纯种个体,并利用它们进行上述杂交实验,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发现F2中个体表现型及比例接近黄色:褐色:黑色=4:1:7.①请针对出现该分离比的原因,提出一种合理的假说:。
②利用F2中的个体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说,写出实验步骤并推测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解析】F2中个体的表现型之比为黄色:褐色:黑色=53:3:9。
(53+3+9=64,说明相关3对等位基因之间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该是F1 AaBb产生的AB、Ab、aB、ab的四种配子中某种配子致死,4份黄色不变,说明致死的配子不可能是aB、ab。
若AB♀和♂配子都致死,则后代黑色占2/9,不符合题意;若AB♀或♂配子致死,则后代黑色占5/12,不符合题意;若Ab♀或♂配子致死,则F2中个体表现型及比例黄色:褐色:黑色=4:1:7,符合题意;【答案】(1)①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②53:3:9(2)①基因型为Ab的雌(或雄)配子致死②选择F2中褐色雌(或雄)个体与黄色雄(或雌)个体进行杂交,统计并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子代个体的毛色全为黄色。
羊的遗传育种与
07
根据后代品质——后裔测验成绩选择。
根据个体表型选择
根据系谱进行选择
根据半同胞表型值进行选择
根据后代品质——后裔测验成绩选择
选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性状遗传力的高低
择差的大小
世代间隔的长短
第 三 节 羊的选配方法
选配的意义和作用
选配:
选配作用:
表型选配
近交和远交
选配的类型
亲缘选配
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
近交应用
选配双方要进行严格选择
提供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
对所生后代必须进行仔细的鉴定,选留、淘汰。
选配应遵循的原则
第 四 节 羊的纯种繁育
纯种繁育是指同一品种内公母羊之间的繁殖和选育过程。一般采用下列方法:
01
品系繁育法
02
品系繁育的过程,基本上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选择优秀的种公羊作为系祖。 品系基础群的组建。 按血缘关系组群。 按表型特征组群。
2
1
经济杂交及其应用
远缘杂交及其应用
第 六 节 育种资料的整理与应用
育种记录的意义
羊卡片
用绵羊、山羊个体鉴定记录
公羊精液品质检查及利用记录表
配种记录表
产羔记录表
体重及剪毛(抓绒)量记录表
群补饲饲草饲料消耗记录表
群变动月统计报表
5
(一)表型选配
同质选配
01
“以优配优”原则。
02
异质选配
03
主要性状上不同的公母羊进行交配,不同的优良性状在后代身上得以结合,创造一个新的类型。
04
“公优于母”原则。
05
01
表型选配可分为个体选配和等级选配。
03
猪毛色的遗传和选择PPT.
• 须野猪(Bearded pig Sus barbatus ) • 卷毛野猪(Cebirfons)
猪的毛色类型
2.全黑色
– 我国的许多本地猪、越南的 本地猪、英国大黑猪、法国 的Gascon,德国的Cornwall
等,毛色为全黑色。
3.全红色
– 如杜洛克、泰姆华斯、明尼 苏达1号。我国云南大河猪 也大多为红色,另外,曼格里 察和Iberian猪的一些类型, 地中海和非洲本地猪以及源 于Iberian的美洲当地品种, 毛色大多为红色。
猪的毛色类型
1.野猪色
• 特征是背部黑毛末梢有黄 色横纹,而且不同部位的颜 色深度不同。野猪在出生 后有纵向条纹,以后会逐渐 消失。
– 一些家养品种还保留了这种 特征,如曼格里察(Mangalitza) 猪,杜洛克的少数个体。还有 些猪的后代中出现低频率的 纵向条纹分离,如Corsican猪, 加勒比海的Creole猪,以及红 色、黑色、白色猪的杂种和 合成系中。
– 黑色素细胞前体物表达肥大/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此受体对应的配 体为肥大细胞生长因子,当肥大细胞生长因子缺乏时,黑色素细胞前 体物便不能迁移。
• KIT基因编码肥大/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因此,KIT基因发生变异,必 然扰乱肥大细胞生长因子在生皮节和上表皮通道间的扩散,黑色素细 胞将不能成活,最终导致毛根中缺乏黑色素细胞及其前体物,毛色表现 为白色。
–伦德尔(Rendel,1959)对影响毛色的遗传的基因作了如下划分:① 对色素形成起作用的基因;②引起色素分化的基因;③决定色素颗 粒颜色的基因;④对色素颜色不起作用而影响毛色强度的基因:⑤ 决定有色素和无色素在毛皮中分布的基因。
猪毛色形成的生物学基础
• 猪显性白毛色的形成
3-毛色的遗传
鸡 的 羽 色 遗 传
芦花羽
即横斑羽, 即横斑羽,就是在有色 底上有白色带。 底上有白色带。由性连锁 基因B控制, 基因B控制,呈不完全显 性,有加性作用。公鸡为 有加性作用。 BB, BB,故其白带宽度比母鸡 大,因此公鸡的羽色比母 鸡淡。 鸡淡。B还使胫及喙部色 泽变淡, 泽变淡,因此公鸡的胫及 喙部比母鸡淡 纯种芦花鸡可自别雌雄 纯种芦花鸡可自别雌雄
叶黄素
畜禽机体内不合成,直接 从饲料中摄取得来,摄取 后储存在皮肤及体脂里
毛 色 的 遗 传
黑色素存在于黑素细胞 胞质中的黑素体中。黑 素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 中由神经胚转移到身体 的其他部位,从而在这 些部位出现色素沉着。 黑素体在被毛生长过程 中通过细胞的胞吐作用 转移到被毛中,从而出 现色素的沉着。黑色素 贮积在皮肤的真皮层, 毛纤维的皮质层
毛色对产肉率产蛋率等无直接影响毛色是品种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品种外貌的重要标志是最引人注目的品种特征对毛皮用家畜极为重要部分毛色还与致死基因或其他有害基因有关毛色的遗传不同畜种不同品种的毛色变化多端是因为畜禽的毛发和皮肤里含有色素的种类数量颗粒的形状及分布方式不同导致荣昌猪临高猪色素黑色素叶黄素真黑色素褐黑色素形成黑色或棕色为圆形红色颗粒形成黑色棕色褐色或黄色畜禽机体内不合成直接从饲料中摄取得来摄取后储存在皮肤及体脂里黑色素存在于黑素细胞素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神经胚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从而在这些部位出现色素沉着
婆罗门牛
猪 的 毛 色 遗 传
猪的毛色控制基因主要有鼠灰 )、扩散 )、显性白 (A)、扩散(E)、显性白(I) )、扩散( )、显性白( ) 和条带( )等多个系列。 和条带(B)等多个系列。
猪的毛色主要分为白色、黑色、褐色、红色、 猪的毛色主要分为白色、黑色、褐色、红色、花斑等
绵羊、犬、马、兔的毛色遗传
4座位D,基因d具有稀释毛色作用,使黑色变为青色而D则无此作用。 5座位E,该座位有4个复等位基因,E表现为黑色,E(m)为铁灰色,E(br)
为虎斑缟纹,e具有抑制黑色素作用。它们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E > E(m) > E (br) > e.
6座位S,该座位有4个复等位基因,S为有色毛;S(i)出现爱尔兰或小白斑,
① 被毛,主要红色的有:枣骝、红栗(赤马)、红兔褐、红斑马、红青马等, 当母马被毛含有红毛时.其后代出红色被毛的机率就高.而且虽母马毛色 名称有别.但后代差异不大.也说明被毛遗传率要大于长毛。 ② 对于黑枣骝、黑克粟、绣黑马、深铁青马.被毛中部含有黑毛者.虽毛 色叫法上有区别.但其后代毛色上却互为衍生,没有明显的区别,进而说 明毛色遗传仍被毛为主。 所以在马匹育种固定毛色时.应以被毛颜色为基础.不应以人们毛分类 的叫法为依据。
的栗色。
(5)P座位,白斑基因P作用于背部出现白蹄, 显性基因则无此作用。 设特兰矮马
(7)其他座位,如si 、T、Bio、O等。
兔的毛色遗传
兔的毛色遗传与家兔育种,兔的毛色是一种重要的遗传标记,长期以来
人们对兔毛色遗传的研究非常重视,通过多种杂交试验,揭示了决定家兔毛色遗传 的一些基因座位及其遗传规律,并在家兔的育种和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S(p)为不规则白斑;S(w)使白斑面积扩大至全身,它们基因的显性等级为S> S(i)> S(p)> S(w)。
7座位R,该座位等位基因的关系为不完全显性,基因型Rr为沙毛,显性或隐
性纯合时(RR 、rr)表现为其他毛色。
8座位M,显性基因M可使犬的白色被毛上出现斑纹,而隐性基因m无此作用。 9座位G,显性基因G存在时,可是出生的黑毛变为灰毛,而隐性基因g无此作
猪毛色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猪毛色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张 建1,2,陈 伟1,王 慧1,曾勇庆*,1(1.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2. 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农牧局,西藏 林芝 860200)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家畜的毛色与生长速度、瘦肉率及抗病力等重要经济性状有关[1]。
猪的毛色是重要品种特征之一,在养猪生产中具有多种作用,例如,毛色可以作为一种遗传标记,应用于评判品种的纯度、遗传稳定性、亲缘关系及在配套系培育中确定亲本的杂交组合类型[2]。
随着猪的杂种优势的广泛应用,为使商品猪具有理想的毛色,选择亲本品种的毛色也成为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性状。
因而,揭示猪毛色的遗传机制及其影响毛色的相关基因的遗传规律,对于猪的育种具有重要意义[3]。
为了尽快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许多国家都由过去封闭式的纯种选育改为采取开放式育种,导入某些优良基因,搞配套系生产,以最大限度地集中优良性状,但是,对毛色性状则未作严格的标准规定。
我国新引进的部分种猪,在纯繁中会出现少量毛色分离现象;其杂交后代,尤其与毛色不同的品种或品系的杂交后代会出现毛色分离,应属正常现象。
但是,作为育种场,在保持种猪高性能的同时,也应注意选择毛色一致性强的种猪,淘汰毛色分离严重的个体,提高品种的整齐度。
哺乳动物毛色的形成和遗传机制较复杂[4-8],是由一系列与黑色素细胞的种类与形成有关的生理、生化反应的最终结果。
猪的毛色虽然属于质量性状,由少数几对基因决定,但是,由于基因之间有上位效应等遗传互作效应,还有一些调控毛色的基因的最终作用尚未完全搞清楚,因而,猪的毛色的遗传十分复杂。
研究猪的毛色遗传的方法一般是采用杂交、自交和测交等方法,对后代群体(分离群体)进行毛色表型类型分组,并对各组个体数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和遗传分析[10-12]。
1 猪的毛色类型及其形成机制1.1 猪的毛色类型猪的毛色有多种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野生型:特征是背部黑毛末梢有黄色横纹,且不同部位的颜色深度不同,野猪出生时有纵向条纹,以后会逐渐消失,如须野猪(bearded pig sus barbatus)、卷毛野猪(cebirfons)等。
哺乳动物毛色遗传
• 研究表明,微量元素在各种色素合成、代谢的调控网络中 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Waterland et al.,2003) 。
• 铜是多酚氧化酶的组成部分,能促进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 ,对黑色素和棕色素形成具催化作用;锰对机体吸收铜有 一定的影响,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动物的毛色形成( 角 根琴等, 2008)。
2.毛色形成的基础
黑色素细胞主要位于表皮和毛囊中黑色素包括真 黑色素( eumelanin ) 和褐黑色素( pheomelanin) 。 褐黑色素为溶于碱的圆形红色颗粒,能使皮肤或 毛发表现为黄色和红色; 真黑色素比褐色素难溶, 能使皮肤或毛发表现为褐色和黑色( 庞有志, 2008) 。
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两种色素分布与比例的不同 造就哺乳动物不同的毛色( Cone et al.,1996; Hartmeyer et al.,1997) 。
– Ay 黄色,纯合时致死
– Aw 背部刺鼠毛,腹部黄白色 – A 刺鼠毛 – at 背部毛为褐色或黑色,腹部毛为淡黄色 – a纯合时为非刺鼠毛,呈全褐色或全黑色
B基因
• B基因:褐色基因。 • 有2个主要的等位基因B和b, B为黑色, b为棕色
C基因
• C基因:白化型基因,控制不同性质的色素氧化酶 的形成,共有5个复等位基因
2.毛色形成的基础
• 哺乳动物毛色是由体内色素决定的。虽然哺乳动 物体内的色素有很多种,但现有研究表明: 决定 哺乳动物毛色的物质基础主要是酪氨酸源性色素 ,即黑色素及其衍生物; 同时,这些色素的空间 分布和时空表达也影响到了哺乳动物毛色的深浅 和花纹组成( 里德等,1989; 张俊珍等,2006; 王 乐等, 2009a; 苗永旺等, 2009) 。
猪毛色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猪毛色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张建1,2王慧1曾勇庆11.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271018;2.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农牧局,西藏林芝860200摘要:毛色是家猪重要的品种特征之一,是一种易观察的表型遗传标记,在育种实践中可用于分析品种的纯度、亲缘关系和确定杂交组合类型等,因而,毛色遗传机制的研究倍受育种学家的关注。
本文综述了猪毛色类型、形成与遗传机制及其毛色相关基因的近期研究进展。
关键词:家猪;毛色;基因;遗传“北京六马”新时代的猪人工授精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七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关键技术研讨会1猪的毛色类型及其形成机制1.1猪的毛色类型猪的毛色有多种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野生型:特征是背部黑毛末梢有黄色横纹,且不同部位的颜色深度不同,野猪出生时有纵向条纹,以后会逐渐消失,如须野猪(BeardedpigSusbarbatus)、卷毛野猪(Cebirfons)等。
现在的一些家养品种还保留了这种特征,如曼格里察(Mangalitza)猪、杜洛克猪的少数个体。
还有些猪的后代中出现低频率的纵向条纹分离,如Corsican猪、加勒比海的Creole猪,以及红色、黑色、白色猪的杂种和合成系等。
全黑色型:我国的许多地方猪种,如莱芜黑猪、东北民猪等都是全黑色型,越南本地猪、英国大黑猪、法国Gascon猪、德国Cornwall猪等的毛色也是全黑的。
全红色型:猪体的毛色全为红色。
如杜洛克猪、泰姆华斯猪、明尼苏达1号猪。
我国的云南大河猪也多为红色毛。
曼格里察猪和Iberian猪的一些类型、地中海和非洲本地猪以及源于Iberian的美洲当地品种等的毛色也大多为红色。
多米诺(Domino)黑斑型:除了在腿、额和尾尖等处有黑斑外,其他部位也有大量中等、不规则的黑斑点,有时红毛以不同的比例与白毛混生,直至形成全红的底色。
一般将白底色上出现黑斑的称为多米诺类型,如皮特兰猪、中欧及俄罗斯的一些本地猪种;而将红毛底色上有大量小黑点的称为“达尔马提亚斑点”,如皮特兰×杜洛克、皮特兰×明尼苏达1号的杂种猪的毛色。
不同品系小鼠的毛色是如何形成的呢?
不同品系小鼠的毛色是如何形成的呢?不同品系小鼠的毛色是如何形成的呢?这还要从毛囊的结构和毛发的生长说起。
毛囊结构示意图毛发位于毛囊中,毛囊是皮肤的一部分,深植于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中,其最下部的毛球是毛发生长的起始部位,黑色素细胞分布于其中,负责合成各种色素颗粒。
毛囊通过周期性发生来完成毛发的生长和脱落。
在毛发生长的全程或不同时期,黑色素细胞分泌的色素颗粒就如同油漆一样给毛发着以不同颜色,因此,毛发的颜色取决于黑色素细胞合成何种色素颗粒及以何种方式完成对毛发的着色过程。
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的生物合成黑色素细胞合成的色素颗粒分为两大类,由两条不同的生产线来完成。
一条合成真黑色素(Eumelanin),其色素颗粒的颜色从黑色到棕色分布;另一条合成褐黑色素(Pheomelanin),其色素颗粒颜色从黄色到红色分布。
两条生产线的起始合成底物都是酪氨酸(Tyrosine),在酪氨酸激酶(TYR)的作用下转变成为多巴醌(DQ)---黑色素合成的中间体。
Balb/c 小鼠,图片来自Jax实验室网站如果酪氨酸激酶突变并丧失了生物活性,则色素颗粒无法合成,就形成白化小鼠。
常以大写字母C或Tyr来表示有活性的酪氨酸激酶,小写字母c或Tyrc表示无活性的酪氨酸激酶。
C对c为显性,根据孟德尔遗传,所有白化小鼠如Balb/c,FVB和ICR等该位点的两个等位基因均为无活性的酪氨酸激酶,简写为c/c。
C57BL(BLACK)、 C57BR(BROWN)在酪氨酸激酶有活性的前提下,真黑色素生产线上的色素颗粒成分又受酪氨酸相关蛋白(Tyrp1)基因调节。
Tyrp1有活性时,催化真黑色素生产线生产更多偏黑色的色素颗粒,携带该基因的小鼠毛发将被着以黑色,如C57BL小鼠(C57BL/6小鼠的祖系)。
如Tyrp1基因活性丢失,则真黑色素生产线将以合成棕色色素颗粒为主,携带该基因的小鼠毛色将表现为棕色,如C57BR小鼠。
常以大写字母B或Tyrp1代表该基因有活性,小写字母b或Tyrp1b代表该基因活性丢失,B对b为显性。
哺乳动物毛色形成研究进展
哺乳动物毛色形成研究进展
张俊珍;董常生;范瑞文;赫晓燕
【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
【年(卷),期】2006(027)0z1
【摘要】毛色是一种可利用的遗传标记,在确定杂交组合和品种纯度以及评价产品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用途,哺乳动物毛色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素和棕黑素之间的转换而形成的,控制哺乳动物毛色色素的基因很多,目前对哺乳动物毛色色素遗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鼠和猪.文章主要对哺乳动物黑色素和毛色的形成及其几个重要的遗传基因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65-68)
【作者】张俊珍;董常生;范瑞文;赫晓燕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0308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2.21
【相关文献】
1.羊驼毛色形成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J], 李佳晟;孙晓江;白瑞;范瑞文
2.哺乳动物毛色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 [J], 吴宇婷
3.哺乳动物毛色色素Agouti基因位点的研究进展 [J], 范瑞文;董常生;赫晓燕;张俊珍
4.家畜毛色形成分子基础及应用研究进展 [J], 勿都巴拉; 吴铁成; 李玉荣; 丽春; 吴
江鸿; 胡斯乐; 刘斌; 高树新
5.哺乳动物毛色调控机制及其适应性进化研究进展 [J], 章誉兴;吴宏;于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