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案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卧薪尝胆》。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卧薪尝胆”的意思。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越王勾践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坚韧、向上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越王勾践的故事。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文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对课文背景和人物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背景、人物关系、关键词语和句子。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越王勾践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3. 讲解课文:讲解课文背景、人物关系、关键词语和句子。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提升:总结课文的主旨,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背诵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的朗读和背诵作业,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相关故事:介绍与《卧薪尝胆》相关的其他历史故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 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文化遗址,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同。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课文《卧薪尝胆》的教案

课文《卧薪尝胆》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卧薪尝胆》的主要内容,了解越王勾践的故事。
(2)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领悟到“卧薪尝胆”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心。
(2)学生能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2.1 课文《卧薪尝胆》的主要内容,越王勾践的故事。
2.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3.1 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2 对“卧薪尝胆”精神的领悟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越王勾践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卧薪尝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4.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4.5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造句练习。
(2)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6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5.1 学生回家后,阅读课文《卧薪尝胆》,巩固学习内容。
5.2 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故事情节,进行详细描述,提高写作能力。
5.3 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反思6.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学习反馈。
6.2 教师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
卧薪尝胆 教案

卧薪尝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卧薪尝胆”的成语来源和含义,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讲解“卧薪尝胆”这一成语的由来和含义。
2.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成语的实际应用。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和应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源起和用法,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卧薪尝胆”成语的由来和含义,引导学生理解。
2.阅读理解法:通过阅读相关文本,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实际应用。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化对成语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将“卧薪尝胆”这一成语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然后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 讲解“卧薪尝胆”成语的由来和含义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猜测,尝试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由来。
然后逐步向学生讲解成语的正确含义和源起。
3. 阅读理解和讨论让学生阅读一篇与“卧薪尝胆”成语相关的短文,然后进行讨论。
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成语的实际应用,并发掘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4.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场景,并在其中运用“卧薪尝胆”这一成语。
最后让每组进行展示,并进行班内评选。
5. 总结评价通过学生的展示,引导学生总结和评价今天学到的知识。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了“卧薪尝胆”这一成语的正确含义和源起,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实际应用。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6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
(读题)2、这个精彩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呢?请同学们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______和___都想征服_________ ,___________强大起来。
过渡:出示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谁?(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1 、学习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
(2)出示自然段。
(3)齐读,思量:画出写“卧薪”和“尝胆”的句子。
谁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卧薪尝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 (板书:卧薪尝胆)。
(4)勾践作为越国的大王,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5)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试试看?2、学习 2、3 自然段。
激发思量: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学习第 2 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
读了课文后,你宛然看到了什么?板书:兵败求和(2)那你知道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启示:会稽是越国的国都,越国打了败仗,越国人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办法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的?(万般无奈只好)(3)你能把“万般无奈”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评 议)(4)那吴国有什么反应呢?想象当时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 说些什么?(小组练说)指名扮演众大臣,向吴王提出建议。
理解:后患指什么? 一位扮演吴王回答听了大臣们的话以后说的话。
(5)多么骄傲的吴王啊!指导读出傲气。
(6)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事态的学习第 3 自然段。
(1) 指名读、 思量: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 受到了哪些屈辱?(2)交流 出示: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 ____________;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 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 ,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 在越国生活上___________,在吴国却还要____________发展吗? 。
三年级下册《卧薪尝胆》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卧薪尝胆》,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明白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历史、热爱祖国的情感。
(2)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明白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道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背后历史故事的理解。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勾践要卧薪尝胆?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书写。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故事。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讲解与辅导。
(2)讲解生字词的含义与运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从勾践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
四、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勾践卧薪尝胆的小故事。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融入现代教育:《卧薪尝胆》的课堂教案设计2

融入现代教育:《卧薪尝胆》的课堂教案设计2。
一、课堂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堂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伍子胥的事迹,掌握“卧薪尝胆”寓意,并且把这个寓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了解在学习和生活中,必须要面对挑战才能够取得成功的道理。
二、课堂教学重点难点1、《卧薪尝胆》故事的理解2、学生如何运用“卧薪尝胆”这个典故寓意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去三、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1、互动讲述法在课堂上,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讲述的方式,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到这个典故和寓意。
2、小组研究法通过小组研究的方式,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在团队合作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这个典故和寓意的理解。
3、思维导图法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有条理地弄清这门课程的知识内容,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法来整理和总结课程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卧薪尝胆这个丰富的典故。
四、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1、课堂开场,教师通过互动的方式来介绍伍子胥的故事,并讲述他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下才能够完成他的雄心壮志。
2、教师介绍“卧薪尝胆”的寓意,并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了解到在生活中必须要克服困难和面对挑战,才能够取得成功。
3、通过小组研究的方式来深入了解伍子胥的故事。
每个小组分别介绍他们所阐述的内容,实现团队协作,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法来整理和总结课堂内容,增加课堂的思维导向,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理解力和分析思辨能力。
五、课堂教学步骤1、教师通过互动的方式来介绍伍子胥的故事,并讲述他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下才能够完成他的雄心壮志。
2、教师介绍“卧薪尝胆”的寓意,并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了解到在生活中必须要克服困难和面对挑战,才能够取得成功。
3、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内容,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讲述自己的理解以及发现其中的问题。
4、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康而构筑自己的知识体系。
5、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法来整理和总结课堂内容,或直接通过口头表述来检查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高思维力。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案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卧薪尝胆》,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越王勾践的故事,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越王勾践的故事,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资料(如越王勾践的历史背景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景:讲述越王勾践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吗?谁来说说。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卧薪尝胆”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2)分享讨论成果: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卧薪尝胆”的精神去面对困难。
5.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和“卧薪尝胆”的精神。
如有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卧薪尝胆》教案教学设计

《卧薪尝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卧薪尝胆》这篇文章。
(2)了解越王勾践的故事,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学会如何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卧薪尝胆》这篇文章。
(2)了解越王勾践的故事,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
(2)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越王勾践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越王勾践的故事。
(2)简要介绍文章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查找生字词,并互相交流学习。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文章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启发学生思考。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卧薪尝胆”精神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勇敢面对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
三年级语文《卧薪尝胆》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卧薪尝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卧薪尝胆》,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问答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分享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对卧薪尝胆故事背景的理解。
3.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卧薪尝胆》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PPT或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4.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讲解卧薪尝胆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卧薪尝胆的理解和看法。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品质。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分析。
(2)解答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理解之处。
5. 课堂实践:(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情景模拟,体验主人公的品质。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他们对卧薪尝胆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7.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的生字词卡片。
《卧薪尝胆》教案11篇

《卧薪尝胆》教案11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卧薪尝胆》教案11篇,供大家参阅。
《卧薪尝胆》教案1一、教学要求:1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2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认读词语: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知道他们都想征服对方。
二、精读过渡:老师请你们看看这幅图,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这幅图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1 、理解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2)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板书:卧薪尝胆(4)同学们,这可是越王勾践啊,贵为越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板书:报仇雪恨这句话也是这段的中心句,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交流归纳: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
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两个不忘说明了什么?(仇恨和耻辱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2 、牵动理解2 ——3 自然段师:激发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兵败会稽(补充资料)兵败会稽的耻辱是怎么一回事?(会稽一仗,越国打了败仗以后所受到的耻辱)(1)理解第二自然段越国打了败仗,出现了哪些情况?会稽一战,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越国士兵死伤无数,越国子民家破人亡,后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的越王已经是走投无路了,用书上的词语是:万般无奈。
三年级语文《卧薪尝胆》教案设计2篇

三年级语文《卧薪尝胆》教案设计一、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1.1 课程背景本教案设计适用于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程中的《卧薪尝胆》一文。
《卧薪尝胆》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史记》中的故事之一,通过展示主人公勤奋努力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1.2 教学目标•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掌握《卧薪尝胆》中的生字词和短语;•学习领会主人公的勤奋努力和意志坚定的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内容•《卧薪尝胆》故事情节的理解•生字词和短语的学习与掌握•主人公的品德和人生态度的分析•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2.2 教学重点•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掌握《卧薪尝胆》中的生字词和短语;•分析主人公的勤奋努力和意志坚定的精神。
2.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分析主人公的品德和人生态度。
三、教学过程设计3.1 导入(5分钟)•创设情境,与学生互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相关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思考。
3.2 新课呈现(15分钟)•以课件或黑板为媒介,讲解《卧薪尝胆》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梳理故事的主要事件。
3.3 课文理解(20分钟)•分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详细内容;•针对重点句子进行解释,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3.4 生字词和短语学习(15分钟)•教师介绍生字词和短语的意思,并给出示例;•学生进行词语分类和造句训练。
3.5 人物品德和人生态度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勤奋努力和意志坚定的精神;•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的品德特点和人生态度。
3.6 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25分钟)•教师出示相关阅读理解题目,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引导学生根据阅读理解内容,写一篇关于《卧薪尝胆》的读后感。
3.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三年级语文《卧薪尝胆》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卧薪尝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增强词汇量。
(3)了解“卧薪尝胆”的成语故事背景,理解其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成语故事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3)学会通过故事寓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主人公勾践的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2)学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3. 了解“卧薪尝胆”的成语故事背景,理解其寓意。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故事寓意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卧薪尝胆”的成语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成语的出处和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确保发音准确。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5. 感悟故事寓意(1)引导学生思考:勾践为什么卧薪尝胆?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卧薪尝胆”的寓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卧薪尝胆”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文寓意的理解。
《卧薪尝胆 》 教学设计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卧薪尝胆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 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谁来说说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吴、越两国都想成为霸主, 可主只能有一个, 战争的导火线在此, 从此战事纷飞, 你们能快速浏览课文, 找出描写吴越两国战争胜负的句子吗?板书:越国转弱为强, 出奇兵灭了吴国。
会稽一战, 越国打了败仗。
读了这样的两句话, 你有什么疑问吗?“小疑……”同学们你们会读书, 会思考, 真了不起,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 到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烽烟四起的战场去看一看, 体验那曲折的过程, 画线二、研读第二自然段1.越国败了, 身为国王该怎么办呢?轻声读第二自然段, 画出有关语句(指名略)出示小黑板:板书:兵败求和, 除了求和之外, 想过其他办法吗?(想过)你们能想想他还想了哪些办法呢?这些办法行得通吗?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万般无奈)你能读出此时越王的心情吗?要么灭国, 要么求和, 为了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勾践问吴王求和, 为了不让吴王起疑, 甘愿和夫人一起去吴国为奴(奴仆是干什么的人?)是啊, 从一人个高高在上的国王到一个任人欺凌的奴仆, 地位实在悬殊太大, 而为了一国国民, 勾践宁可自己受辱, 此时报仇恨的种子已埋在勾践心中, 勾践此时的心思没有瞒得过吴国的谋臣们, 他们纷纷……“后患”指什么?此时吴王听吗?让我们一起来模拟当时的场景。
吴王已被胜利冲昏头脑, 听得进大家的建议吗?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建议”吗?有两种用法, 动词、名词, 指导用“建议”说话建议建议吴王把大家的建议放在一边,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吴王?骄傲自满的吴王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吗?他认为杀掉勾践, 倒不如留下羞辱一番, 指导读出吴王的骄傲、轻敌。
他认为……, 就这样勾践来到了吴国当奴, 他们夫妇在吴国过的是什么呢?三、研读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用笔画出描写他们生活的句子, 并读一读, 指名回答, 板书(受尽了屈辱)为什么这些对他们来说是耻辱吗?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他们受到了屈辱?根据搜集的资料, 勾践夫妇还受到了什么苦, 什么辱?为师补充: 尝大便, 这是何等的耻辱, 像这样的耻辱还有很多很多, 说也说不完。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卧薪尝胆》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以下练习:
a.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b.用“卧薪尝胆”造句;
c.写一篇关于“卧薪尝胆”的小故事。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成语“卧薪尝胆”的来源、含义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互动探究,培养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探讨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4.情境体验,深化理解
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的角色,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巩固练习,提高素养
课后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
(2)撰写一篇关于“卧薪尝胆”的感悟,要求不少于300字,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卧薪尝胆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3)查找并阅读一篇与卧薪尝胆相关的历史故事,了解其他具有卧薪尝胆精神的人物,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2.小组作业:
(1)各小组共同完成一份关于“卧薪尝胆”的成语手抄报,要求设计美观,内容丰富,包括成语来源、故事、例句等。
6.评价反思,促进成长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此外,针对学生的反馈,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7.情感教育,全面发展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8.创设展示平台,激发潜能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9篇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9篇《卧薪尝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故事内容。
2、学会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请求、建议”造句。
3、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复述故事,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看老师写课题,注意“卧”的笔顺。
齐读课题。
这里面有两个字老师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
“吴”字是上下结构,写的时候,上边要让着下边。
“免”字,长撇贯穿“口”字部件,要写得舒展,最后一笔“竖弯钩”,“弯钩”部分要向外延伸。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词,生读。
指名读,齐读。
2、字词都会读了,课文也就能读得更通顺了。
下面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思考:《卧薪尝胆》这个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3、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①谁来读第一段?(指名读)你读得很流畅!从第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呢?对了,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板书: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②那么,起初,谁先征服了谁呢?谁来读读第二段。
故事的第二段告诉我们什么了呢?是啊,勾践刚开始的时候打了败仗,只好求和,到吴国做奴仆了。
(板书:勾践战败求和)③到吴国做奴仆的勾践,又有怎样的经历呢?谁来读读第三段。
勾践夫妇在吴国的三年生活过得怎样呢?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是,这三年,勾践夫妇受尽了屈辱。
(板书:受尽屈辱)④三年以屈辱的生活结束了,骄傲的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夫妇,他们回国后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四段话。
同学们,勾践回国后的作为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是哪个词呢?想一想。
是的,就是课题“卧薪尝胆”。
开始有同学问,什么是“卧薪尝胆”,那么,第四段话中,哪个几个句子解释了这个问题呢?用笔画一画你找到的句子。
《卧薪尝胆》教案教学设计

《卧薪尝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把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翻译并理解故事内容。
(3)能够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品质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卧薪尝胆》。
(2)学会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义。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分享,培养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翻译并理解文言文内容。
(3)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品质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翻译。
(2)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
2. 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3)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卧薪尝胆》,了解故事情节。
(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卧薪尝胆》的插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简要介绍《卧薪尝胆》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卧薪尝胆》,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工具书和注释,翻译并理解文言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卧薪尝胆》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品质和寓意。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卧薪尝胆》实践课教案(精选13篇)

《卧薪尝胆》实践课教案(精选13篇)《卧薪尝胆》实践课教案篇1一、故事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卧薪尝胆》,谁来说说上堂课我们所学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生讲述。
3、师补充:有一次,他们在会稽打起了仗,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吴国大获全胜,越国掺败,可二十多年后,越国转弱为强,反败为胜,把吴国给灭掉了。
听到这,你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呢?4、学生提问过渡:你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课文《卧薪尝胆》给小朋友准备了想知道的答案。
请你用读故事的语气,读一读课文,找一找,会稽一战,越国被打败后,越王作了一个什么决定?二、教学二、三、四自然段。
(一)、理解第二自然段自由读,交流:(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
)思考: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会稽一战,越国士兵死伤无数,越国子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办法吗?从哪些词中可看出?(万般无奈只好)师:就是吗,有哪个国君不想做主人,倒想当奴仆的?这里的“万般无奈、只好”就表示越王是被逼无奈的。
看来,读书还是要用心读!指导朗读:请你试着读一读,看谁能读出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求和的样子。
生读,评,齐读对此,吴王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师:(出示图片:谋臣们向吴王进见)看图想象当时的情景,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些什么?(小组练说)师:假如你们都是吴王的谋臣,你们会向吴王提出怎样的建议呢?生自由发言师:听了谋臣们的进言,吴王又是怎么说的??生……师:多么骄傲的吴王啊!能把他的傲气读出来吗?生读。
齐读,这一节懂了吗?把你的理解通过你的朗读给表达出来。
(二)、理解第三自然段。
师: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子民,勾践夫妇只好给吴王当起了奴仆。
小朋友,见过“奴仆”吗?生:自由发言。
师:补充说明。
师:勾践夫妇到吴国当“奴仆”,他们又会遭到怎样的磨难呢?生:自由读课文。
师:(等学生读完后)谁愿意来读一读勾践夫妇在吴国当奴仆的内容?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卧薪尝胆》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卧薪尝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2. 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
2. 词语的运用。
教学难点:1. 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2. 学会合作学习。
二、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讲练结合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图片导入:展示勾践卧薪尝胆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b. 学生分享对勾践的了解,教师总结。
2. 学习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c.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语气、情感。
d.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学生跟读。
3. 讨论交流a.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b.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4. 拓展练习a.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造句。
b.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5. 总结课堂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
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写一篇小作文。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学习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评价:在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故事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开展以“卧薪尝胆”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设计版面、书写文字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案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卧薪尝胆》。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卧薪尝胆”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他人,了解课文背景和历史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卧薪尝胆》。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卧薪尝胆”的意思。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课文《卧薪尝胆》,了解课文内容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卧薪尝胆》,了解课文内容和背景。
(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和做笔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2)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课文《卧薪尝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让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并解答问题。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卧薪尝胆”的意思。
(2)讲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卧薪尝胆”的精神。
《卧薪尝胆》教案教学设计

《卧薪尝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卧薪尝胆》这篇文章。
(2)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背景、经过和意义。
(3)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文章主旨。
(3)学会对比分析,了解越王勾践与其他历史人物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等。
3. 学会对比分析,了解越王勾践与其他历史人物的异同。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内涵。
2. 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文章主旨。
3. 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卧薪尝胆》课文及相关资料。
2.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3. 课前准备: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讲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越王勾践要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越王勾践的精神品质。
(2)分享成果: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越王勾践与其他历史人物的异同。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详细讲解课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分析越王勾践的精神:阐述“卧薪尝胆”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5. 实践与应用(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卧薪尝胆”精神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陕西省洛南县石门镇刘家小学陈霞徐会军联系电话:邮编:726102【教材简析】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
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
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过灭掉。
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
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建议”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三、四自然段是重点。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准备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
(读题)2、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呢?学习第一段。
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_________想征服_________,___________就强大起来,成为霸主。
3、齐读。
二、精读感悟。
过渡:出示投影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1 、学习第四自然段(1 )、指名读(2 )、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 )、齐读,思考: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卧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尝胆”懂吗?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象尝苦药一样)板书:卧薪尝胆(4 )、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出示:回国以后。
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板书:报仇雪恨(5)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第一句)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交流归纳: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为中心句,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
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
(板书:总——分)(6)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不同吗?(朗读对比体会: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试试看?2、学习2、3自然段。
激发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读了课文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那你知道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因为会稽一战,越国站败,所以越王才会无可奈何地去吴国当奴仆。
)(3)你能把“万般无奈”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评议)(4)那吴国有什么反应呢?想象当时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写什么?(小组练说)指名扮演众大臣,向吴王提出建议。
一名扮演吴王回答听了大臣们的话以后说的话。
(5)多么骄傲的吴王啊!指导读出傲气。
(6)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局势的发展吗?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画出有关的语句。
(2)交流: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吃:粗茶淡饭(想象)小结:作为一国之君,却这样做,这些就叫——屈辱。
板书:受尽屈辱(3)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在吴国整整干了3年)(4)小结: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了受辱程度之深(穿、住、做、吃)一方面,表现了受辱时间之长(这度日如年的日子,他们整整过了三年)看来他们是受尽屈辱、度日如年啊!(指导朗读)4、理解第五自然段(1 )、讨论: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什么呢?(立志报仇雪恨)(2 )、过渡: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公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3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1 、听课文配乐朗读。
2 、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 、教师小结: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
四、讲讲这个小故事。
五、指导造句。
1、找出句子读一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完成下面的填空;在中队会上,队长李红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造句,教师评议。
六、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1、抄词。
2、多音字组词。
夫、差3、结合课文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课外作业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故事到班里来交流。
板书设计:兵败求和忍辱负重26、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转弱为强《卧薪尝胆》教学反思这一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
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
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
课文着重写勾践命运的变化,由此我确定了教学重点是在品词析句中,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难点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深入理解勾践的“屈辱”,感悟勾践忍辱负重的精神。
在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中,带给了颇多思考,下面就上课的几个环节进行反思:一、由图导入,揭题质疑:我通过春秋列国图,向学生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斗争的激烈与残酷,并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突出“征服”的内涵——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过渡到课题的板书,问学生: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有的说:“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有的说:“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章的初读,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教学字音时针对学生读错的“夫差”“奴仆”及时带领学生读准,在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的基础上分男女生读,进一步巩固字音。
整体感知时本想自己精心设计出示的词语顺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大概意思,学生应该会说。
可学生面对那么多的词语总想把它说具体,反而成了简单复述了。
换一个方式——出示文中的关键词语“兵败会稽万般无奈受尽屈辱卧薪尝胆灭掉吴国”效果应该会好些。
三.直奔画面,理解题意:我出示的是书上的插图,学生能说出图上的情景,在浏览课文划出相关句子时,学生只画了“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找到了描写“卧薪”的句子——“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后来我想这里是我的问题不够明确,我直接让学生划出描写“卧薪尝胆”的句子就行了。
因为插图的上勾践主要的姿势是在饭前。
句子画好后,我采用了提问式导语:“勾践是越国的大王,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美味可口的饭菜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努力做到“以情激情”的效果。
四.深入探究,感悟“耻辱”: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处理时我先让学生带着“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自读2、3小节,划出相关的词句。
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为的是更精彩的交流。
1、合理补白:理解“万般无奈”时,教师语言描述勾践带着五千残兵败将被吴王团团包围的,要逃是逃不掉了.他曾想带着士兵和吴王决一死战,也曾想到了自杀,宁死不屈啊,可是他为什么不这样做?那么要保全性命,唯一的选择是抛下高贵的帝王身份,跪下来求吴王绕他一命,此外别无选择.这就叫万般无奈。
你能读出此时越王的心情吗?要么灭国,要么求和,勾践向吴王求和可不容易,因为勾践是夫差的杀父仇人,为了谢吴王心头之恨,为了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甘愿和夫人一起去给吴王当奴仆,你能读出此时越王的心思吗?2、挖掘文字:板书“奴仆”的象形字,通过对这两个字进行字理分析,让学生理解奴仆就是古代有罪之人,没有自由供人使唤的下等人,从而为后面学生体会越王在吴国所受的侮辱做好铺垫。
3、渗透语言文字训练: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主要是学习语言文字的。
如学习“建议”口头造句是重点,考虑学生实际,设置合理的说话情景——扮演大臣和吴王,用“在朝庭上,谋臣纷纷建议()”吴王不听大家的建议,骄傲地说:“()”。
这里的说话造句是建立在对越王与吴王认识的基础上的——吴王的骄傲和越王的求和这一人文的价值取向上的,是建立在对“建议”肯定的基础上的,是比较适合学生合理想象与“扮演角色”的基础上。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表达,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个性化,不仅学会用“建议”造句,而且对吴王的骄傲与越王的求和作深层次的猜测与预见。
当然“建议”可以做名词用,也可以作动词用,旨在学生的感悟。
又如比较句子:“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他们在吴国才干了三年,就回到自己的国家。
”关键字“才”的位置不一样意思表达完全改变了,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很深。
4、适度拓展:学生在感悟勾践夫妇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后,为进一步感悟“受尽了屈辱”,设计了延伸“问疾尝粪”的典故。
学生对勾践夫妇遭受的屈辱感悟更深刻。
5、创设情境:一个堂堂的国君穿“粗布衣”,住“石头房”而且还要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国王的尊贵身份荡然无存,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屈辱,更是对人格的侮辱啊!男生读——;这是饱含血泪的日子,渗进心灵最深处的屈辱,女生读——;这是更是忍辱负重、度日如年的三年,全班齐读——旨在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再读文本,引发思考:再次回到描写卧薪尝胆的第四自然段,引发思考——勾践回国后的二十多年做了些什么,使原来那么弱小的国家变得如此强大最终灭掉吴国呢?因为课堂把握节奏不当,这个环节效果不是很理想。
纵观今天的这节课,我深深感到语文课还是要简简单单地教语文,不要让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正如郑板桥所说“冗繁削尽留清瘦”,这样的课才会扎实生动,朴实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