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认知心理学-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05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应 用
教育领域的应用
促进学习策略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是学习的重要基础,教育者可以通过 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分段学习和分散复习,来帮助学 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个性化教学
了解学生的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能力,可以帮助教育者制 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结构与功能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在大脑中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差异,短 时记忆主要与大脑皮层下的听觉系统有关,而工作记忆则 涉及多个认知系统的协同作用。
联系
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的一 种扩展
工作记忆可以看作是短时记忆 的一种扩展,它不仅包括信息 的暂时存储,还涉及对信息的 操作和处理。
信息在两者之间可以相互 转换
差异
存储时间
短时记忆的存储时间通常在几秒至几分钟之间,而工作记 忆的存储时间则相对较长,可以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信息处理方式
短时记忆主要涉及对信息的暂时存储和简单复述,而工作 记忆则涉及更复杂的信息处理和操作,如分析、组合和推 理等。
信息容量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有限,通常只能存储7±2个信息单元, 而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相对较大,可以同时处理和存储更多 的信息。
影响个体的思维速度、 学习能力、推理能力 等认知能力。
工作记忆的模型与结构
模型
工作记忆的模型通常包括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视觉空间模板和情景缓冲器 等部分。
结构
工作记忆的结构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负责暂时存储信息,长时记 忆负责长期存储和提取信息。
03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差 异与联系
研究发现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 为4个项目,且存在个体差异。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比较研究
心理学长时记忆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长时记忆的名词解释在心理学中,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指的是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它是与短时记忆相对应的一种记忆形式,短时记忆只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保持有限数量的信息,而长时记忆则能够长期保存和检索大量信息。
长时记忆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我们能够记住已经习得的知识、经历和技能,以及从中汲取教训和启示。
首先,长时记忆可以被分为显性记忆(Explicit memory)和隐性记忆(Implicit memory)。
显性记忆又分为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和回忆记忆(Episodic memory)。
语义记忆指的是存储关于世界的事实和概念的记忆,如一些公认的名词的定义、发生的历史事件等。
而回忆记忆则是指我们自己的经历和事件的记忆,如我们记得自己小时候的生日派对的场景等。
隐性记忆则是指在无意识状态下获取和使用的记忆,包括过程记忆(Procedural memory),情绪记忆(Emotional memory)等。
其次,长时记忆的建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重复性是其中之一。
研究表明,通过不断重复学习某个信息,可以增强该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储存和提取能力。
另外,情感体验和关联性也对长时记忆的建立具有影响。
我们更容易记住具有情感共鸣的信息,而将相关的信息串联在一起也有助于记忆的建立。
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时记忆的存储和提取也与神经网络的活动相关。
海马体被认为是长时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了回忆记忆的建立和提取。
与此同时,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也在长时记忆的形成和提取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区域在信息的加工和联结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长时记忆的提取也有一定的方式和技巧。
串联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将记忆的片段串联起来来提取信息。
另外,拼写法、联想法等也是常用的记忆技巧,它们能够通过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进行联系,并将新的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
然而,长时记忆并非完美无缺,也存在一些特点和局限性。
心理学记忆的种类
心理学记忆的种类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人类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关键。
心理学家们根据记忆的特征和其处理方式,将记忆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学记忆的种类。
1. 意象记忆意象记忆是指人们通过感官体验的方式,对事物的形象、声音、味道等进行记忆。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视觉感受记住一个人的相貌,通过听觉感受记住一首歌曲的旋律等。
意象记忆是人类记忆的基础,它是其他记忆形式的基础。
2. 语义记忆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于事物的意义和概念进行记忆。
例如,我们可以记住一些单词的定义、一些公式的含义等。
语义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使我们能够对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3. 过程记忆过程记忆是指人们对于各种技能和操作过程进行记忆。
例如,我们可以记住如何骑自行车、打乒乓球等。
过程记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记忆形式,它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技能的操作和执行。
4.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人们对于信息的暂时存储。
例如,我们可以暂时记住一个电话号码,但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
短时记忆通常只能记住较短时间的信息,在信息没有被转化为长时记忆之前,信息会很快地被遗忘。
5.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人们对于信息的长期存储。
例如,我们可以记住自己的生日、家庭地址等。
长时记忆是人类记忆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使我们能够长期保存和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和经验。
6. 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指人们在进行任务时需要暂时记住的信息。
例如,我们可以记住一个计算公式的中间结果,以便下一步的计算。
工作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任务的执行和控制。
7. 自传式记忆自传式记忆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的记忆。
例如,我们可以记住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情。
自传式记忆是人类记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我们能够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回顾和总结。
不同的记忆形式在人类认知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互相联系、互相支持,共同构成了人类记忆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认知心理学——短时记忆
认知⼼理学——短时记忆认知⼼理学第七讲短时记忆(3课时)⼀、教学⽬标在已经掌握记忆类型和记忆三级加⼯模型的基础上,进⼀步学习短时记忆的概念、特点,掌握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的⼏种⽅式和信息提取的⼏种模型,从⽽深⼊了解我们对于信息的贮存、提取等加⼯过程。
⼆、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的⼏种⽅式,了解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三种模型。
2、难点对于短时记忆信息编码⽅式的理解和信息提取模型的学习有⼀定难度。
三、教学⽅法采⽤讲授与学⽣⾃我讨论相结合的⽅式进⾏课堂教学,适当组织学⽣阅读相关认知⼼理学书⽬并进⾏交流讨论。
注重引导⾃学,启发学⽣思维,通过⽣动的⼼理语⾔学的实例,带领同学们进⾏合作学习,组织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导⼊让学⽣回答问题进⾏知识回顾复习:三级加⼯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1、三级加⼯模型(浅记忆)(深记忆)2、记忆类型记忆类型:(1)按内容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词—逻辑记忆,动作记忆等。
(2)按编码⽅式、贮存时间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
(3)按记忆时意识参与程度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4)据信息加⼯与存贮的⽅式分: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介绍短时记忆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短时记忆:指将信息在意识中⼤约保持20-30秒,然后要么进⼊长时记忆,要么被遗忘。
短时记忆【⼈们有时也把短时记忆称为⼯作记忆⼯作记忆,因为它的作⽤就象⼼理的简单记事本,通过它⼈们某个瞬间在意识中保持有关的信息,记录和解决问题。
关于⼯作记忆我们接下来也会讲到。
】2、特点→容量有限容量有限:与感觉记忆、长时记忆相⽐较,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它储存的信息要少得多。
⼀般⼈短时记忆的⼴度平均值为7±2个,近年的研究表明,记忆⼴度和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
如果呈现的材料是⽆关联的数字、字母、单词或⽆意义⾳节,短时记忆⼴度为7±2个,超过这⼀范围记忆就会发⽣错误。
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有意义、有联系的并为⼈所熟悉的材料,记忆⼴度则可增加。
如何学习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
如何学习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认知主义心理学作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流派,其关于记忆的论述是其蓬勃生命力的重要来源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按记忆保持的时间长短来划分的记忆的类型: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这个知识点在考试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也可能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对它的理解对于我们掌握知识的遗忘、识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掌握知识的保持、学习策略记忆术部分的内容,也有启后的作用,他是记忆分类中最重要的知识点,也是最常考点!一、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又称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用来说明人的感觉作用和记忆形成的术语。
刺激物体的信息接触到人的感觉器官,使得到暂时的存贮,这种存贮形式便叫做感觉登记。
感觉登记有不同的类型,如视觉登记、听觉登记等。
凡接触到感觉器官的信息,都成了登记的内容。
一个刺激的出现,从反射弧理论上来说总会作用到一个感受器上,它先刺激到器官形成感觉,这是记忆的第一步,感觉登记!感觉登记就像公司招聘收到的简历一样,它起的作用就是是否抓取这个简历进入下一个流程,他受刺激物的外在特征、自己的知识经验、器官的阈限等的影响!瞬时记忆限度的容量很大,最大能达到0.25秒20个bit,那么是几个字呢?请看下面的计算:每8个bit是一个字节——20个bit 就是2.5个字节——2个字节就是一个汉字——20个bit就是1.25汉字——0.25秒就能记住1.25汉字——1秒就是5个汉字!结论就是瞬时记忆1s最多能记住5个汉字,我们即使是我们的常用汉字1s也不一定能说出5个,容量大显而易见!当然如果简历筛选过一遍后,我们会马上把内容忘了进入下一份简历的内容因此瞬时记忆的保存时间很短!二、短时记忆当我们接受到的刺激想要再更进一步时,我们就要把简单的听觉、视觉刺激编码成电信号或化学信号,好方便在我们的大脑中进行传输!那么这个就是记忆的第二歩——工作记忆或者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处于瞬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之间,它是它们的桥梁!它就像是在看简历的HR,对已经面试帅选过的员工进行入职培训进入试用期!它每次能接受的培训的人员是有限,因此短时记忆的容量也是有限的是7±2个组块!组块为何物,一个组块可能是一个字,也可能是2个字,它根据你知识经验的不同而变化!唐诗是在学习中我们最好记忆的知识点也是记忆得最牢固的部分,唐诗有绝句(4个字),5言7言律诗,你背背10个字的小学散文来听听,还记得吗?大家大部分都忘记了!唐诗在我们听着老师念的时候突然就觉得自己会背了,但等一会你就会发现,怎么又不会了,因为短时记忆的时间就只有1min。
心理学《认知学习的过程》归纳总结
第二节认知学习的过程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将学习的过程概念化,探讨信息是如何接收、组织、贮存和提取的,并探讨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性质以及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以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习过程(learning process)可看作是信息的收集、加工、贮存和在需要时提取出来加以运用的过程.学习过程涉及:刺激-> 感觉记忆-〉注意-> 知觉-〉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认知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认知学习过程一、早期加工二、短时记忆三、长时记忆四、元认知早期加工一)感觉记忆•进入视线的=知觉的?•进入视线的>知觉的?感觉记忆的性质★感觉记忆也称瞬时记忆、感觉登记,是感觉刺激停止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信息保存时间非常短暂,大约0.25—2s,大部分迅速消退。
如果延迟回忆,成绩迅速下降。
★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
★容量较大,但只有一部分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二)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特点:指向性集中性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的稳定性(持续性注意)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注意的选择性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注意的转移•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把注意指向于其他的对象上。
•注意的分散(分心)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引起的,使人发生兴趣的或强烈地影响情绪的刺激也会引起注意分散。
注意的类型:•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有目的,但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详解
3.分组:是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 成一组。它与组块相似,但它不是意义分组,
各成分之间不存在意义联系。分组确实有利于短 时记忆。 举例:电话号码
身份证号码 银行帐号
4.组块大小与短时记忆容量的关系
二、容量有限的性质
1.Waugh、Norman和Atkinson等倾向于从贮存 空间及其有限的槽道来说明。(贮存有限说)
3 感觉代码与感觉记忆信息的区别
▪ 感觉记忆按感觉信息的原有形式来加以保 持,即按刺激的物理特性进行直接的编码。
▪ 短时记忆的感觉代码带有各自感觉道的特 性,但比感觉信息要抽象,它已经排除刺 激的某些物理特性或细节。
二、语义代码
除了听觉代码和视觉代码这些感觉代码以外,短时 记忆还有语义代码。语义代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 抽象代码,不带有任何一种感觉道特性。
➢ 编码有不同层次或水平,有不同形式。 ➢ 编码是一个展开的过程,包括对信息的反复感知、思考、体验和
操作。
▪ 储存(storage)是把信息以一定形式保持在人脑中。
➢ 知识的存储也叫知识的表征(representation)。 ➢ 这种表征可以是事物的图象,也可以是一系列概念或命题。 ➢ 存储是记忆过程的中间环节。
1.组块(Chunk):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 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 组块既是过程,也是单位。组块受到材料性质的影 响。
2. 知识经验与组块
组块的作用在于减少适时记忆中的刺激单 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人的 知识经验越丰富,组块中所包含的信息越 多。
Smith(1954) 二进制数字实验
▪ 提取(retrieval)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 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记忆原理知识点总结
记忆原理知识点总结一、记忆的基本过程记忆是一种心理过程,是经验的再现和保存。
它是指人对已经接触、体验过的事物或情境的了解、回忆和认知。
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 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是对感官所接受信息的短时存贮。
它通过感官器官对外部环境的刺激,产生对外界事物特征和性质的感知和认识。
感觉记忆的保留时间非常短暂,一般只能保持几秒钟到一分钟。
2.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对信息进行较短时间保存和复述的能力,一般保持时间为几秒到几分钟。
短时记忆是在对感觉信息进行编码和加工后得到的,其容量有限,一般只能存储7±2个单位的信息。
3.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对信息进行较长时间保存和再现的能力,其保持时间可以长达数小时、数天、数月或数年。
长时记忆具有容量大、持续时间长、稳定性强的特点。
长时记忆可以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两种形式。
显性记忆是指能够主动回忆的记忆,包括事实性记忆和过程性记忆;隐性记忆是指不需要有意识的回忆,如条件反射和习惯等。
二、记忆的加工过程记忆的加工过程包括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四个阶段。
1. 感知感知是指对外部环境的刺激进行获取和处理的过程。
它通过感官器官获取外界的信息,进而引起大脑的神经兴奋和活动。
感知的质量对后续的记忆有重要影响,良好的感知可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记忆的深度。
2. 编码编码是将感知到的信息进行符号化和加工的过程。
它是通过大脑对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组织,使信息得到有意义的表示和储存。
编码的方式有多种,包括语言编码、图像编码、情感编码等。
3. 存储存储是将编码后的信息保存在大脑的神经元网络中的过程。
存储的过程包括初级存储和稳定存储两个阶段。
初级存储是指对信息的短时间保留,其容量有限,一般只能存储7±2个单位的信息;稳定存储是指将信息转化为长时记忆的过程,其容量大,持续时间长。
4. 检索检索是从存储系统中寻找和回忆信息的过程。
它是通过感知记忆、情景记忆和情感记忆等不同形式的记忆系统来实现的。
认知心理学第四章记忆
第一节 记忆概述
对感觉记忆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视觉和听觉这两方面,视觉和听 觉的感觉记忆被分别称为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和声像记忆 (echoic memory)。
美国心理学家斯珀林(Sperling)证明了视觉感觉记忆 的存在。
整体报告法(whole report)和部分报告法(partial report) 达尔文(Darwin)等人用类似于斯珀林(Sperling)的
第一节 记忆概述
沃和诺尔曼(Waugh & Norman)的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模型
第一节 记忆概述
彼得森(Peterson,1959)等人的实验结果
第一节 记忆概述
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短时记忆存在的另一个实验证据:
沃和诺尔曼 (Waugh & Norman)也开展了短时记忆的研 究,他们用由16个数字组成的序列探索初级记忆中项目的记忆 特点。这些项目以每秒钟1个数字的速度呈现给被试。最后,给 出探测数字,它是序列中某一位置上曾出现过的数字。探测数 字出现时伴随有一个声音,此声音提示被试回忆数字序列中紧 跟在探测数字之后第一个出现的数字(目标数字)。例如,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二)情节记忆与语义记忆
1.情节记忆 是指接收和存储发生于个体特定时间的情节或事件, 以及有关该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
2.语义记忆 是指运用语言进行的记忆,是一个人所掌握的相关字 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隐含的意义和所指的事物、它们彼此之间的联 系,以及有关公式、法则和操作这些符号、概念和关系的算法等有组 织的知识。
CONTEXT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第二节 记忆障碍及其解剖定位
第三节 临床应用——遗忘症的评定与康复
心理学人类记忆的分类与特点
心理学人类记忆的分类与特点人类记忆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它涉及到我们对过去事件和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回忆。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人类记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并且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按记忆存储的时间跨度分类1. 感知记忆:感知记忆是人们对外界刺激的简单感知和处理,它是一种瞬间的、短暂的记忆形式。
例如,我们触摸到一个烫手的物体时,会立即感受到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记忆也会迅速消失。
2.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是人们在经历某项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储存系统。
它具有有限的容量和短暂的持续时间,大约只能保持几秒钟到一分钟不等。
例如,我们在读一本书时,可以临时储存一些需要记住的关键词或句子。
3.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相对持久的记忆形式,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并且在需要时可以从中提取出来。
人们的个人经验、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所学到的技能都保存在长时记忆中。
长时记忆的持续时间可以从几天到整个生命的时间。
二、按记忆性质的分类1. 事实记忆:事实记忆又称陈述性记忆,指的是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知识。
事实记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语义记忆和词汇记忆。
语义记忆是人们对事物的概念、定义和常识的储存,而词汇记忆则是对单词、词组的储存。
例如,我们记住的历史事件、数学公式和生物知识都属于事实记忆的范畴。
2. 过程记忆:过程记忆也被称为程序性记忆,主要指的是人们学会的技能和行动动作。
这种记忆形式是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得到的,可以在大脑中形成固定的神经连接。
例如,骑自行车、弹钢琴、打字等技能都属于过程记忆的一部分。
三、按记忆加工方式的分类1. 自动加工记忆:自动加工记忆指的是我们无意识地处理和储存的信息。
这种记忆形式是相对容易获取和回忆的,常常与个人的经验和常规活动相关。
例如,我们对于自己的姓名、家庭地址和常用电话号码的记忆就属于自动加工记忆。
2. 有意识加工记忆:有意识加工记忆又称为深层加工记忆,指的是我们有意识地处理和储存的信息。
瞬时记忆保存的时间
瞬时记忆保存的时间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一)瞬时记忆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
(二)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2.5秒到20秒。
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直接记忆;工作记忆。
(三)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
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第一个记忆周期是5分钟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个小时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期记忆的范畴,非常重要。
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周期。
第四个记忆周期是1天第五个记忆周期是2天第六个记忆周期是4天第七个记忆周期是7天第八个记忆周期是15天比较科学的是德国著名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他发现,熟记之后仅过一个小时,就忘记了56%,两天后又忘记了16%,此后遗忘的速度就大幅度放慢,6天后虽然还有遗忘,但仅继续遗忘3%。
可见第一次复习应该及时,新学习的内容最好在12小时之内复习一下,抓住记忆还比较清楚、脑子中记忆的信息量还多的时候进行强化。
第二次复习时间间隔可以稍长,比如两天。
再往后,间隔可以更长,比如依次为一周、半月、一月、半年、一年、几年。
复习所用的时间也会依次缩短,甚至只要用眼或耳过一遍就行。
这样先重后轻、先密后疏地安排复习,效果极佳。
如此说来,巧用记忆周期,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地进行复习,可以让瞬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你也可以过目不忘呢。
拓展: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认知心理学 第四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概述
阿特金森和希夫林(Atkinson & Shiffrin,1968)的记忆存储库理论 示意图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修订的记忆系统模型
第一节 记忆概述
典型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补充)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二)记忆的加工水平模型
克雷克和洛克哈特(Craik & Lockhart)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二)情节记忆与语义记忆
1.情节记忆 是指接收和存储发生于个体特定时间的情节或事件, 以及有关该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
2.语义记忆 是指运用语言进行的记忆,是一个人所掌握的相关字 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隐含的意义和所指的事物、它们彼此之间的联 系,以及有关公式、法则和操作这些符号、概念和关系的算法等有组 织的知识。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三)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按记忆的意识维度,长时记忆还可分为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和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
内隐记忆:又称非陈述性记忆,是指人们不能回忆其本身却能 在特定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换言之,内隐记忆是指人们既 没有觉察到自身拥有,也不需要有意识地提取,但在特定的任务操作 中能自然地表现出来的记忆,是一种无意识获得的经验对当前任务的 顺利完成产生易化的作用。
部分报告法证实了声像记忆的存在。
第一节 记忆概述
2.短时记忆 是指人脑对刺激信息保持在1分钟左右的加工处理 和编码,是信息的感觉接受器和长时记忆之间的中间环节。
詹姆斯(James)提出记忆的二元理论,将记忆分为 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两类。 沃和诺尔曼(Waugh & Norman)提出两种记忆系统模型。 彼得森(Peterson)等人通过实验证明了短时记忆的存在。 支持短时记忆存在的另一个证据,是源自自由回忆实验的系列 位置效应。
短时记忆的心理学名词解释
短时记忆的心理学名词解释短时记忆,也被称为工作记忆,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人们在面对信息输入的短暂时间内,将其保留并加工处理的能力。
相较于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主要依赖于大脑的活跃程度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短时记忆的定义、特征和影响因素。
首先,短时记忆的定义非常简单明了。
短时记忆是大脑在面对信息输入时的临时存储系统。
它意味着当我们接收到信息时,我们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将其保留,并且在需要的时候提取出来使用。
这一过程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信息、取得更好的认知效果。
其次,短时记忆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首先是容量有限。
短时记忆只能暂时地保留有限的信息,通常被认为是在7加减2个项目之间。
这意味着当我们同时接收到超过该容量限制的信息时,我们可能会开始遗忘之前的一部分信息。
其次是持续时间短暂。
短时记忆在没有被其他输入干扰的情况下,持续时间通常只有几秒钟到一分钟左右。
超过这个时间范围,信息很容易从短时记忆中消失。
不过,虽然短时记忆的容量和持续时间有限,但它在认知过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我们进行思维、决策和问题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短时记忆的容量和持续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当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某个任务上时,我们的短时存储容量可能会增加。
另外,长期记忆对短时记忆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们对某个信息的长期记忆程度越深刻,我们在短时记忆中对其的处理效果就越好。
还有,情绪因素也能影响短时记忆。
当我们处于情绪激动或焦虑的状态下,我们的短时记忆容量和持续时间可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经验也会对短时记忆产生影响。
那些具有较高认知能力和更丰富经验的个体,可能在短时记忆的处理方面更为出色。
这与他们对信息加工和编码的能力相关。
总的来说,短时记忆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作为一个临时的信息加工和存储系统,帮助我们处理和理解来自外界的信息。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 短时记忆
支持实验: Theios等(1970)发现,常见词的反应时快于 非常见词. Baddeley和Ecob(1973)也发现,如果识记项 目表中有重复出现的项目,即同一项目几次 出现,则该项目的反应时少于非重复项目. 四,双重模型 Atkinson和Joula认为,短时记忆过程中信息 的提取既包含扫描方式,也存在在直通方式, 简言之就是两头直通,中间扫描.
二,容量有限的性质
1.Waugh,Norman和Atkinson等倾向于从贮 存空间及其有限的槽道来说明 2.Baddeley等(1975)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 取决于人在2秒钟内能够复述的信息的数 量. 3.Klatzky(1975)木匠工作台原理.木匠工 作台既要放料又要工作,二者必然存在一 个权衡关系,短时记也是如此,它既要贮 存,又要加工,实际上是一个工作记忆.
一,Sternberg的经典研究
Sternberg的研究表明,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是 通过系列扫描以从头至尾扫描方式来实现的. 可以将之理解为扫描模型(Scanning Model). Saul Sternberg的实验可以说是一个经典的研究范 式.其实验假设为,如果被试要对短时记忆集 中所有识记项目进行全部扫描后才能进行测试 项目进行"是"或"否"判断的话,那么,被 试进行正确判断需的反应时不应随记忆集的大 小而变化(图1所示).而实验结果却如图2所 示,被试的反应时会随短时记忆集的增大而延 长.这说明,短时记忆是的扫描不是进行全部 的扫描,而是进行有序的系列扫描.
第三节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 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都是短时记忆 的信息提取.由于短时记忆只贮存少数几个 项目,而且立即可被提取出来.因而使人感 到,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机制是很简单的. 但是,后来的研究表明,情况远非如此.实 际上,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是相当复杂的. 它涉及许多问题,并且引出不同的假说,迄 今没有一致的看法.
认知心理学第5章-短时记忆..
第二节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引言 感觉代码 语义代码
引言
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以什么形式保持或 贮存是短时记忆信息编码问题。 编码: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 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 (Encoding),而经过编码所产生的 具体的信息形式则称作代码(Code)。
一、感觉代码
听觉代码与AVL单元 视觉代码 感觉代码与感觉信息的区别
第六章 短时记忆
引言
短时记忆的刺激呈现范式
◦ 在关于短时记忆容量、编码等的实验中, 刺激一般只短暂地呈现一次,持续时间通 常约1s。 ◦ 所以,短时记忆也可称作一次呈现的刺激 记忆,或电话号码记忆。
第一节 短时记忆容量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小 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性质
短时记忆容量大小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Miller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题为 “神奇数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的能 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容 量为7士2,即一般为7并可在5-9之间 波动。 但一些人认为并没有那么多。Mandler 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可能是4或5。 Simon也认为是4-5。
特点
◦ 语义代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抽象的代码, 不带有任何一个感觉道的特性。
实验
◦ Wickens(1970,1972)的实验 ◦ Shulman(1970,1971,1972)的实验
Wickens的前摄抑制实验
实验设计
◦ 2×4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组别(控制 组、实验组);实验次数(共4次)。
◦ 实验结果
任何一组被试在运用所学到的组块方式后,比以 前可以记住更多的二进制数字。 组块比率高的方式并没有充分显示出优越性。
心理学第五章记忆
第五章记忆〖导学提示〗现代心理学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本章着重介绍认知心理学对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研究,分析从记到忆的心理过程。
第一节记忆概述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和行动过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个体的经验。
例如,从前见过的人,现在不在面前,我们能想得起他的姿态相貌;见到他时能认得出来,这就是记忆。
不仅感知过的事物能保持于头脑中,而且思考过的问题、理论,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练习做过的动作都能保持于头脑中。
在生活实践中见过、学过、做过的事情以及体验过的情绪,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经验而保持在我们的头脑中,在以后生活的适当时候回想得起,或当他们再度出现时能认得出来。
这些都是记忆。
识记、保持和再现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识记是记忆的开初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
识记具有选择性。
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只有被个体注意才能识记住。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识记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过程。
在编码时,人试图将当前经验同某一名称相联系。
这一过程通常是自动的迅速的,因而未被意识到。
进一步的编码过程是使新输入的信息同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广泛的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脑中的巩固过程。
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
储存也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储存的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
再现包括回忆和再认。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经验的过程。
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称为回忆。
例如学过的诗歌,我们不看书而把它背出来,就是回忆。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的过程,称为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回忆和再认是提取信息的过程。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识记,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没有识记和保持,也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回忆或再认。
三个记忆系统
三个记忆系统从信息加⼯的观点看,记忆是信息输⼊、编码、贮存、提取的过程。
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加⼯⽅式和贮存时间及神经⽣理学关于记忆过程中⽣理活动特点的研究,可将记忆分作若⼲阶段,每个阶段上信息加⼯⽔平和⽣理活动特点都有所不同。
这些记忆阶段即记忆系统。
有些⼼理学家把记忆分为两种记忆系统,即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更多的⼼理学家则把记忆分为三种记忆系统,即瞬时记忆(⼜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称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是认知⼼理学⽤来说明⼈的感觉作⽤和记忆形成的术语。
刺激物体的信息接触到⼈的感觉器管,使得到暂时的存贮,这种存贮形式便叫做感觉登记。
感觉登记有不同的类型,如视觉登记、听觉登记等。
凡接触到感觉器官的信息,都成了登记的内容。
相对短时记忆⽽⾔,感觉登记保持的信息量较⼤,但它们都处于相对地未经加⼯的原始状态。
如果⼈不予注意,感觉登记的信息便很快丧失,所以保持时间相当短。
其重要作⽤在于把环境刺激保持⼀定时间,以便进⾏更精细加⼯。
信息来源与去路:信息接待室——⼏乎进⼊感官的所有信息都能被登记;只有受到特别注意或模式识别的信息,才能转⼊短时记忆,并在那⾥赋予意义。
容量与保持时间图像记忆:保持时间0.25-1秒,容量为9-20个bit(项⽬)声象记忆:保持时间⼤约2秒,不长于4秒,容量为5个bit⼆、短时记忆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亦称操作记忆、⼯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
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次呈现后,保持在⼀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般在0.5-18秒钟,不超过1分钟。
⼀般⼈的短时记忆的⼴度平均值为7±2个项⽬。
短时记忆中被试对项⽬的提取有三种可能的⽅式:平⾏扫描、⾃动停⽌系列、扫描完全系列扫描。
近年的研究表明,记忆⼴度和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
如果呈现的材料是⽆关联的数字、字母、单词或⽆意义⾳节,短时记忆⼴度7±2个,超过这⼀范围记忆就会发⽣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 集理论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
一 、集理论模型(Meyer ,1970)
2.谓语交叉模型 说明集理论模型如何提取信息来对称全称语句和特称语句 进行加工的。
否 否 阶段1 判断S是否与 P交叉 是
否
阶段2 判断S是否为 P的子集
是
“有些S是P” “所有S是P” 伪 伪
“所有S是P” 真
36
《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 集理论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
二、特征比较模型(Smith,Shoben 和 Rips,1974)
2.两阶段加工过程
句子编码、提取主 语和谓语的特征
第一阶段 比较主语和 谓语的全部特征,判 断特征的相似性
低 相 似 性 中等相似性 高 相 似 性
第二阶段 比较主语 和谓语的定义性特征
一、遗忘进程 通过干扰作业法(Peterson-Peterson方法)发现, 1、短时记忆中信息可以保持15——30S。 2、如果得不到复述,那么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将会迅速遗忘。 3、只要短时记忆识记项目的数量不变,识记材料性质的改变对短 时记忆的遗忘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19
《认知心理学》
第四节 短时记忆中的遗忘(2)
这样语义结构尽管不同于层次网络模型,但也不排除概念 的上下逻辑层次关系。然而概念之间有更多的横向联系。
30
《认知心理学》
语义记忆网络(片断)
气球 0.1
狗 0.5 猫 0.4 肉
31
《认知心理学》
32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
二、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
第一节 短时记忆容量(1)
一、有限容量:7±2
George ler(1956) 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1、组块:短时记忆的基本单元。不同的组块方式可以导致不同的 组块数。
3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短时记忆容量(2)
2、知识经验与组块
组快的方式依赖于人的经验。 Chase和Simon(1973)的两个实验表明组快的作用及其对人的知识 经验的依赖在弈棋这类复杂的智力活动中也有明显表现。
阻止复述后的短时记忆的遗忘速率 ( Peterson&Peterson ,1959)
20
《认知心理学》
第四节 短时记忆中的遗忘(3)
二、痕迹消退与干扰 1、关于遗忘,历来有痕迹说与消退说之分。 2、Waugh和Norman(1965)实验发现,短时记忆中的遗忘 的主要原因是干扰而不是记忆痕迹消退。
16
《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6)
四、双通模型
双通模型把扫描或搜索和直通都包括进来。 Atkinson和Joula认为,短时记忆过程中信息的提取既包含扫描方 式,也存在在直通方式,简言之就是两头直通,中间扫描。
17
《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7)
五、加工速率与记忆容量
Cavanaugh(1972)的实验结果表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加工速率 与材料性质或信息类型有一定关系。
在ELIBNOR中,概念、事件和情境都用命题来表征。由 结点和连线所形成的网络也就是命题表征。
40
《认知心理学》
第六章 长时记忆
关键术语: 长时记忆 层次网络模型 激活扩散模型 集理论模型 特征比较模型
(完)
41
2.模型的加工过程 它假定,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或受到刺激,在该概念就产生 激活,然后激活沿该结点的各个连线,同时向四周扩散, 先扩散到与之直接相连的结点,再扩散到其他结点。
3.模型的验证:启动效应 4.激活扩散模型对层次网络模型的修正
前者用语义联系取代了层次结构,比后者更灵活、更全面。
33
《认知心理学》
10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5)
二、语义代码
语义代码是与意义有关的代码,也是短时记忆信息的一种编码方 式。 证据:Wickens“自前摄抑制释放”的实验
(W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kens,1972)
11
《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1)
一、Sternberg的经典研究 1、实验范式:相加因素法。
“有些S是P” 35 真
《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 集理论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
二、特征比较模型(Smith,Shoben 和 Rips,1974)
1.两类语义模型 概念是由一集特征或属性来表征的,而这些特征分成两类, 一类是定义性特征,一类是特异性特征。前者为定义一 个概念所必须,后者不是必须,但也有一定的描述功能。 如: 定义性特征 特异性特征 鸟 是动物 会飞 有羽毛 知更鸟 是动物 有羽毛 红胸 会飞 栖息树丛 体小
Chase和Simon(1973)
4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短时记忆容量(3)
3.分组 与组块相似,但它不是意义分组,各成份之间不存在意义联系。 分组是将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成一组。
5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短时记忆容量(4)
二、容量有限的性质
1、Waugh、Norman和Atkinson等倾向于从贮存空间及其有限的槽 道来说明。 2、Baddeley等(1975)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取决于人在2秒钟内能 够复述的信息的数量。
29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
二 、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
1.模型结构 语义记忆的基本结构:语义记忆也是由概念组成的网络结 构,但与层次网络模型不同,概念不是按逻辑层次关系 组织起来,而是以语义联系或语义的相似形将概念组织 起来。
38
《认知心理学》
39
《认知心理学》
第四节 HAM ELINOR
二、 ELINOR模型(Lindsay,Norman,Rumelhart, 1975) 1. 信息类型
ELINOR是一个综合的记忆模型。 这个模型也是网络模型,由结点和连线组成。结点代表概 念、事件等,连线表示两者之间的意义联系。
2. 命题表征
Sternberg认为短时记忆提取是从头至尾的扫描。 所谓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是指将测试项目与记忆集中的所有项目 都比较一次,然后才判定它是否包含在记忆集中。
14
《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4)
二、对Sternberg模型的批评 心理学家对Sternberg的看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也出现 一些新的实验结果。
2、平行扫描与系列扫描
如果是平行扫描,结果如左图;如果是系列扫描,结构如右图。 实验实际结果(中图)证实短时记忆提取是系列扫描方式。
12
《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2)
Sternberg的经典研究
左图
中图
右图
13
《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3)
3、从头至尾的扫描与自我停止的扫描
加工速度 (ms) 数 字 颜 色 字 母 字 词 几何图形 随机图形 无意义音节 33.4 38.0 40.2 47.0 50.0 68.0 73.0 记忆容量 (项目) 7.70 7.10 6.35 5.50 5.30 3.80 3.40
18
不同类别材料的加工速率与记忆容量
《认知心理学》
第四节 短时记忆中的遗忘(1)
15
《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5)
三、直通模型
直通模型认为人可以直接通往索要提取的项目在短时记忆中的位 置,进行直接提取。
支持实验:
1、Theios等(1970):常见词的反应时快于非常见词。 2、 Baddeley和Ecob(1973):如果识记项目表中有重复出现的项 目,即同一项目几次出现,则该项目的反应时少于非重复项目
Tulving(1972)按照所贮存的信息类型把长时记忆分 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二、表象系统与言语系统
Paivio(1975)从信息编码的角度把长时记忆分成两个 系统: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
24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长时记忆的类型
25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
一 、层次网络模型
6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1)
7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2)
一、感觉代码 1、听觉代码与AVL单元
很多研究者认为,听觉编码在短时记忆中占有支配地位。 编码就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 工过程(Encoding)。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叫做代 码(Code)。
第三节 集理论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
一 、集理论模型(Meyer ,1970)
1.模型的内容 基本观点:基本的语义单元为概念,每一个概念都由一集 (set)信息或要素来表征。这样的信息集可以分为样例 集和属性集。样例集是一个概念的一些样例,属性集指 一个概念的属性或特征。这些特征称为语义特征。
这样看来,语义记忆是由无数的这种信息集所构成。然而 这些信息集或概念之间没有现成的联系。当我们从语义 记忆中提取概念间的联系信息时是需要计算或比较的。
27
《认知心理学》
28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
一 、层次网络模型
3.对模型的批评 (1)熟悉效应 Rip等(1973)发现,判断一个包含直接 的上级概念的句子有时要慢于判断一个包含更高的上级 概念的句子。这种对较熟悉句子的判断叫熟悉效应 (Familiarity Effect)。 (2)典型性效应(Typicality Effect)指对一个范畴 或概念的典型成员的判断要快于对非典型成员的判断。 (3)否定判断 实验发现,判断统一范畴的两个词比判断 不同范畴的两个词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这与层次网络 模型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