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心理学记忆理论知识点整理
![心理学记忆理论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188eb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1.png)
心理学记忆理论知识点整理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记住亲朋好友的生日,到学习复杂的科学知识,记忆无处不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心理学中关于记忆的一些重要理论和知识点。
一、记忆的定义与分类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它可以让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回想起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情感和想法。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记忆通常被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通常以毫秒计)保存大量的感觉信息,比如视觉、听觉等。
但这些信息如果不被注意,很快就会消失。
短时记忆则能保持信息的时间稍长一些,一般在 5 秒到 1 分钟之间。
它的容量有限,大约为 7±2 个组块。
比如,我们临时记住的一个电话号码,就属于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
其容量几乎是无限的,保存时间也很长,可以从几分钟到一辈子。
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Atkinson 和 Shiffrin 提出的记忆信息加工模型认为,记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编码、存储和提取。
编码是将外界输入的信息转换为记忆中的形式。
例如,当我们学习一个新单词时,会尝试理解它的含义、发音和拼写,这就是编码的过程。
存储是将编码后的信息保存在记忆中。
不同类型的记忆在大脑中的存储方式和位置可能有所不同。
提取则是从记忆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某些信息明明存在于记忆中,却难以提取出来,这可能是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干扰。
三、遗忘理论遗忘是指记忆中的信息不能被提取或者错误提取。
关于遗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主要的理论:1、衰退说这种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
就好像在沙滩上写字,如果不经常去维护,字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海浪和风沙抹平。
2、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干扰可以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感官记忆、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原理介绍
![感官记忆、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原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e08ce3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0.png)
感官记忆、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原理介绍记忆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着的。
记忆联结着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感官记忆、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原理介绍,希望大家喜欢!感官记忆、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让我们来了解“记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一般我们所谓的“记忆”,其实是神经细胞(即神经元)之间的连结形态,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高登博士描述,记忆是由大脑的三个功能组合而成的:一、感官记忆(workingmemory):感官记忆的保留时间由数秒至3到5分钟,信息使用过后,很快就会被遗忘。
我想任何人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当我们翻开电话簿中记住某个电话号码,至少到按完所有数字后才会忘掉它;但有时按完号码,对方电话恰好占线,或是铃声响了太久让你以为打错而想重拨一次,此时不懂得记忆诀窍的你,往往只好再查一次电话簿上的那个电话号码了。
最常见到的是别人请你代拨电话时,你的“忘性”更是表现得比“记性”好。
假设我待会请你帮我拨个电话,电话号码是87719292。
在你帮我拨了这个电话后,我又对你说:“嗨!可不可以麻烦你再帮我拨一次刚才那个电话号码?”你会怎么回答我呢?是不是要我把电话号码再告诉你一次呢?为什么你会忘记几分钟前(甚至几秒钟前)才拨出的号码呢?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快速遗忘这么简单的信息?请不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小时候睡觉从床上摔下来把脑袋摔坏了,或是认为自己年事已高,记性不听使唤了。
绝对不是!一般人都会把我刚才讲的像电话号码这样的信息,储存在感官记忆中。
而感官记忆在人脑的维持时间最长只有3到5分钟而已。
过了这个时间,不记得这个电话号码相当正常。
另外再提一点。
你是否注意到感官记忆的容量在5到9之间,也就是说最多可以记住5个到9个数字或词汇。
如果我们将20个东西(如字母或数字)分成有意义的7个组块(chunk),我们就可以记住它们;如果没有将它们分组,很难一口气记住这20个东西。
记忆模型
![记忆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03ebdc1ecc7931b765ce15a4.png)
一、记忆模型1、多重存储模型的特点、内容多重存储模型,记忆由三种记忆存储构成,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由于特别强调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分开存储,所以,该模型有时也称作双重记忆模型。
外部环境中的刺激,首先进入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是一个大容量存储系统,它记录个体所感觉到的所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视觉感觉记忆和听觉感觉记忆研究较多。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很快被传递到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只包含一小部分信息。
短时记忆中的记忆很脆弱。
除非得到重复否则大约30秒之内便会从记忆中丢失。
长时记忆有一个非常大的容量。
除了几分钟以上的记忆之外,长时记忆好包含几十年以前的记忆。
长时记忆中的记忆相对永久,丢失的可能性相对要小。
按照Atkinson和Shiffrin的假设,短时记忆中的材料按听觉或声音特性编码,而长时记忆中的材料按语义和意义特性编码。
2、工作记忆是我们完成认知任务时,对信息进行暂存储和操作的一个记忆系统。
工作记忆不单单是一个被动的存储器。
相反,对信息操作的强调意味着,工作记忆更象是一个工作台。
在这个工作台上,材料持续地得到处理、结合和转化3、产生效应是指被试在产生条件下的回忆成绩更好。
许多实验都观察到这种效应。
实验以英文单词为材料,并且使用了两组被试。
一组被试完成产生任务,另一组被试完成大声朗读任务。
结果发现,产生任务条件下,被试后来的回忆成绩更好,即出现了产生效应。
4、自我参照效应是指当人们尽力将信息和自己相联系时,回忆出的信息更多。
实验要求被试从词的物理特性、听觉特性、语义特性或自我参照等四个角度,对词表进行加工。
当人们联系自身加工或考虑一个词时,该词的记忆效果最好。
在自我参照研究中,同不能用到自己身上的词相比,人们更可能回忆出能用到自己身上的词。
5、Tulving的记忆模型则把注意力集中在记忆中所存储的材料的性质上。
Tulving(1972)认为,情节记忆中存储着关于事件发生时间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信息。
情节记忆不仅储存着过去发生的事件,还储存着将来发生的事件以及记忆测验上的项目表。
记忆的类型——根据记忆保持时间
![记忆的类型——根据记忆保持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a49c4574680203d8cf2f247c.png)
记忆的类型——根据记忆保持时间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考试时非常重要的考点,需要特别注意。
主要由以下几个容易混淆的点。
1、瞬时记忆还可以叫做感觉记忆、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
2、瞬时记忆时间极短,短时记忆时间较短,长时记忆保存时间长甚至终身不忘。
3、瞬时记忆容量是较大,而不是小。
4、瞬时记忆是图像编码为主,而短时记忆是听觉编码为主。
5、短时记忆里面的觉醒状态强调的是大脑皮层是否兴奋,而长时记忆的意识状态是强
调是自动还是有意识去做这件事。
大家在做题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以上的易混淆点。
除了易混淆点以外,本部分知识点还有一些经常考查的重点也需要注意。
1、形象鲜明、信息原始是瞬时记忆的特点;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是工作记
忆的特点。
2、意义编码不是仅仅指语言,表象的东西我们也可以记忆时间非常长。
3、短时记忆容量7±2个组块,这个是定下来的,但是我们依然
可以通过提高每个组块
的容量,来提升记忆的效率和容量。
一般来说,知识经验越丰富,组块的容量越大。
4、长时记忆的编码时的意识状态,有意编码大于自动编码。
感官记忆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原理介绍
![感官记忆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原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b1682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7.png)
感官记忆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原理介绍感官记忆是指我们对外部刺激的短暂记忆。
当我们接收到外部刺激时,这些信息首先进入感官器官,如眼睛和耳朵等,然后转化为感官记忆。
感官记忆能存储大量的信息,但只有非常短暂的时间。
一般认为,视觉感官记忆大约持续100-200毫秒,而听觉感官记忆持续更短,只有几秒钟左右。
感官记忆的目的是为了给大脑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外界的信息,决定是否要将其进一步存储为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是指我们对信息的暂时存储和处理。
当感官记忆中的信息被注意到并经过加工后,它们就会进入短期记忆。
与感官记忆不同,短期记忆可以存储信息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大约在几秒钟到一分钟不等。
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只能同时处理7个左右的项目,这被称为“米勒的法则”。
短期记忆的保持和处理主要依赖于前额叶皮质和丘脑核心结构。
长期记忆是指我们对信息的持久存储和回忆。
如果短期记忆中的信息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工和重复,它们就有可能被转化为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它可以存储从个人经历到知识和技能等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
长期记忆又分为两个主要类型:显式记忆和隐式记忆。
显式记忆是指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回忆和表达的记忆,例如回忆个人的生日或学习的知识。
隐式记忆是指我们无法有意识地回忆和表达的记忆,但它们对我们的行为和技能有影响,例如骑自行车或弹钢琴。
大脑中的海马体和髓带皮质等结构起着关键的作用,帮助存储和检索长期记忆。
感官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关系密切,它们互相作用并协同工作。
感官记忆提供了输入信息的最初快速存储,确保大脑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这些信息。
短期记忆则起着“工作记忆”的作用,帮助我们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和处理信息。
如果短期记忆中的信息被重复和加工,它们就可以转化为长期记忆,进而能够长期储存和回忆。
这三种记忆类型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记忆系统。
总而言之,感官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是人类的三种主要记忆类型。
感官记忆能够短暂地存储大量的信息;短期记忆可以暂时存储和处理信息,但容量有限;长期记忆能够持久存储各种类型的信息。
记忆三级模式名词解释
![记忆三级模式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f6bc7b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e.png)
记忆三级模式名词解释
三级记忆模式是指对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方式,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层次。
1. 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感觉记忆是短暂的,对外界
刺激的感觉进行暂时存储,以便进一步处理。
感觉记忆的容量很大,但持续时间很短,通常只有几百毫秒。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张照片时,感觉记忆会暂时存储这张照片的视觉信息,以便判断是否要将其进一步存储到更长久的记忆中。
2.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短时记忆是对信息进行临
时存储和处理的能力,具有较小的容量和较短的持续时间,通常只能保持几秒到几十秒。
短时记忆允许我们有意识地处理信息,例如暂时记住一个电话号码、临时记住一个人的名字等。
但是,如果不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复习,它会很快被遗忘。
3. 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长时记忆是指相对较持久
的记忆存储,可以保持几分钟到几十年之久。
长时记忆对于存储和检索经验、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
它可以分为显性记忆(explicit memory)和隐性记忆(implicit memory)两种形式。
显性记忆包括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和表达。
隐性记忆则是无意识地形成和回忆的记忆,例如一些习惯、技能和条件反射。
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但需要通过加工和复习才能够更好地保持和提取。
教育心理学记忆2
![教育心理学记忆2](https://img.taocdn.com/s3/m/f7bfc6cc8762caaedd33d487.png)
• 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存时间约为5秒 — 2分钟;信息 的编码方式以言语的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 义编码。
• 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一般约数字,然后按照原来的 顺序,尽可能多地默写出来:
•7 1 8 6 3 9 4 5 2 8 4 9
• HJMROS F L B T W
❖ 18401949183919371945 ❖ 1840,1949,1839,1937,1945 ❖ EARTVIBMFBIBJCNUSA ❖ EAR--TV--IBM—FBI--BJ--CN—USA
二、记忆规律与教学
自从德国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1879-1884)开创 了对遗忘的实验研究以来,心理学界对遗忘现象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许多遗忘规律。
(一)记忆规律
1.遗忘的进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 是由艾宾浩斯首先发现的,他用遗忘曲线来表示 了这种遗忘的进程(见图2-6)。艾宾浩斯是用无 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进行研究的,后来有人 (陆志伟,1922)用有意义材料进行研究,证实 了遗忘进程的这种趋势。
(三)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活动是由感觉记忆、短时 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 这三个记忆系统在信息的贮存时间、信息的编码 方式、记忆的容量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同时,三个系统的信息加工水平是不同的,感觉 记忆的信息加工水平最低,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水平最高。信息的长期保持是在一定的条件下, 将信息由感觉记忆转入短时记忆,再由短时记忆 转入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给学生的启示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给学生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354b25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5.png)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给学生的启示以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给学生的启示为标题,我们将探讨这两种记忆形式,并为学生提供一些建议,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记忆能力。
我们来了解一下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是指通过我们的感官器官接收到的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等,留存在大脑中的短暂记忆。
这种记忆只能保持数秒钟到数分钟不等,如果没有进一步加工和处理,就会逐渐消失。
感觉记忆通常是非意识的,我们并不经常意识到它的存在。
而长时记忆则是指那些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存和检索的记忆。
长时记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
显性记忆是我们主动回忆和意识到的记忆,包括事实、概念和事件等。
而隐性记忆则是我们无意识地获取和运用的知识和技能,如骑自行车、游泳等。
那么,如何利用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来提高学习效果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感觉记忆只是信息的初步接收,它并不足够长久和可靠。
因此,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时,我们需要尽快将其转化为长时记忆。
这可以通过反复复习和加工信息来实现。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不断重复和复习来加深对某个知识点的记忆,同时尝试将其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为了提高长时记忆的效果,我们可以运用一些记忆技巧和策略。
比如,我们可以将要记忆的内容进行分类和组织,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我们还可以运用联想和图像化的方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象的形象,更容易记忆和理解。
此外,我们可以利用记忆宫殿法或故事法等记忆技巧,将要记忆的内容编排成故事或场景,以增强记忆效果。
注意力和集中精力也是提高记忆效果的重要因素。
当我们学习的时候,我们需要尽量减少干扰和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远离噪音和干扰源,避免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等,以提高学习效果和记忆能力。
及时休息和睡眠也对记忆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睡眠可以巩固和加强记忆。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提高记忆效果和学习效率。
瞬间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区别
![瞬间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ea2eb7ef46527d3240ce05f.png)
• 特点:
1、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 和语义编码。 2、保存时间不长,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 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 3、容量有限,一般以7+2组块的信息容量为标准。 4、容易受到干扰。必须在复述的条件(保持性复述和精确 复述)下进入长时记忆
记忆的模型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 忆的区别
感觉记忆
• 定义: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又称瞬时记忆,
一切输入记忆系统的信息,首先必须通过感觉器官的活动 产生感觉知觉。当引起感觉知觉的刺激物不再继续呈现时, 其作用仍能继续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短暂的保持就 是感觉记忆。
• 特点:
学完不能及时回忆的材料,经过一段时间后在记忆中又 呈现出来的现象称为记忆的恢复。因此人们认为长时记 忆的遗忘,可能不是痕迹消退的结果,而主要是由于前 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使信息提取发生了困难。
事例
• 小明在街上漫无目的闲逛,看着远处车水马龙的道路,道路两旁各具 特色的商店以及街上各色各样的行人。(感觉记忆) • 突然,小明看到前面一个女生的钢笔从手中的书本中滑落。小明急忙 捡起地上的钢笔,追了上去。 • “同学,你的钢笔......”小明叫住了前面的女生。 • “哦,谢谢。”当女生回过头时,宛如夏天的一缕轻风,可爱而舒服。 女生清水芙蓉的形象瞬间印刻在小明内心的最深处。(长时记忆) • “那个...我可以知道你的姓名和号码吗?”小明支支吾吾的说道。 • “可以呀,我叫XXX,13.......” • “XXX,13....”小明在心里默念了几遍。(短时记忆) • 后来,小明就结识了那位女生,每天都拨打她的电话号码,渐渐将女 生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存在了记忆的深处......(长时记忆)
普通心理学课后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557042d1f34693dbef3ea1.png)
普通心理学课后答案(总20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六章记忆1 、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有哪些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这个就是记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印象又可以被唤起,参与当前的活动,得到再次应用,这就是忆的过程。
从向脑内存储到再次提取出来应用,这个完整的过程总称为记忆。
(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就是感觉记忆或者瞬时记忆。
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以物理特性的编码和形象编码为主,存储时间大约是0. 25-2秒,容量比较大。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包括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以声音编码为主,同时还有有视觉或语义编码,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叫长时记忆。
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储存,保持时间长,1分钟以上直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以语义编码为主。
(二)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这种记忆是与个人亲身的经历分不开的。
由于情景记忆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储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定也不够确定。
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它表现在记忆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
语义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定。
(三)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五)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五)](https://img.taocdn.com/s3/m/7fd0df27cfc789eb172dc8db.png)
第五章记忆一、名词解释1.记忆:是指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储存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2.感受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受记忆:也叫感觉登记、瞬时记忆,是指感觉刺激停止后记忆保持的瞬间印象。
短时记忆:是指储存信息的时间在2秒到1分钟以内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为一分钟以上直至终生的记忆。
3.前摄干扰、倒摄干扰前摄干扰:当前面所学的东西干扰了后继的记忆任务的干扰作用。
倒摄干扰: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4.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指信息暂时存贮及其与其它更为复杂任务的联合运作。
二、填空1.记忆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环节:编码、储存或再现。
2.记忆从所记内容可以为形象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四种类型。
3.在瞬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物理特性编码,短时记主要以听觉方式编码,长时记忆主要以材料的意义编码。
4.记忆具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准备性四个品质。
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 个组块。
6.遗忘中的干扰主要表现为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
7.著名的遗忘曲线是艾宾浩斯研究的,表明遗忘的规律是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一般先快后慢。
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接着保持量急剧下降,然互保持量渐趋稳定,最后接近稳定。
8.实验表明,过度学习以150%效果最好。
9.联想的方式主要有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
10.复述有两种方式:一是保持性复述;二是精细复述。
三、选择题1.有预定目的的,自觉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的识记称为(A )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2.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D )A、思维B、想象C、注意D、复述3.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C )的影响。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双重抑制D、单一抑制4.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
这属于(A )。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5.(D)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A、想象B、思维C、形象思维D、表象6.以下对遗忘理解正确的是(B)A.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遗忘。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 记忆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 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1b1694a9960590c69ec3764a.png)
第六章记忆一、记忆的分类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用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左右的无意识影响。
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内保存下来;短时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为五秒到两分钟之间;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忆,包括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二、记忆是一个过程记忆是一个过程,包括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
信息编码: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过程。
三、记忆的脑学说理论1、整合论: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提出。
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他用实验的方法破坏动物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发现大脑皮层破坏的区域越大,记忆的丧失就越严重。
2、定位论: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脑机能定位论。
认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
3、SPI理论:功能模块。
SPI是串行、并行、独立的缩写。
这种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
信息以串行的加工方式进入记忆系统,在一个记忆模块中能够的编码赖于某些其他功能模块中信息加工是否成功。
也就是说,一个记忆模块的输出提供给另外的输入。
常见的记忆类型
![常见的记忆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704e94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4.png)
常见的记忆类型对记忆最基本的、也是被广泛接受的分类,是根据记忆持续的时间,将其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期记忆短期记忆模型在过去25年里面为工作记忆所取代,有三个系统组成:空间视觉形成的短期视觉印象。
声音回路储存声音信息,这可以通过内在不断重复长时间存在。
中央执行系统管理这两个系统并且将信息与长期记忆的内容建立联系。
长期记忆记忆的内容不但是按主题,而且按时间被组织管理。
一个新的经验,一种通过训练得到的运动模式,首先去到工作记忆作短期记录,在此信息可以被快速读取,但容量有限,这些信息必须作一定清理。
重要的或者通过“关联”作用被联想在一起的信息会被输送到中长期记忆。
不重要的信息会被删除。
记忆内容越是被频繁读取,或是一种运动被频繁重复进行,反馈就越是精细,内容所得的评价会提高,或是运动被优化。
后面一点的意思是,不重要的信息会被删除,或是另存到其他位置。
记忆的深度一方面和该内容与其他内容的连接数目,另一方面与情感对之的评价有关。
根据记忆内容的变化,记忆的类型有:形象记忆型、抽象记忆型、情绪记忆型和动作记忆型。
①形象记忆型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主要的记忆类型。
②抽象记忆型也称逻辑记忆型。
它是以文字、概念、逻辑关系为主要对象的抽象化的记忆类型,如,“哲学”、“市场经济”、“自由主义”等词语文字,整段整篇的理论性文章,一些学科的定义、公式等。
③情绪记忆型,情绪、情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这种体验是深刻的、自发的、情不自禁的。
所以记忆的内容可以深刻的牢固的保持在大脑中。
④动作记忆型动作记忆是以各种动作、姿势、习惯和技能为主的记忆。
动作记忆是培养各种技能的基础。
感知器官①视觉记忆型是指视觉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记忆类型。
视觉记忆中,主要是根据形状印象和颜色印象记忆的。
②听觉记忆型是指听觉感知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记忆类型。
③嗅觉记忆型是指嗅觉感知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记忆类型。
短时瞬间三种记忆之间的联系与特点
![短时瞬间三种记忆之间的联系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8b9211acc7931b765ce15ce.png)
问题一:三种记忆之间的联系与特点?答:三种记忆指的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它们的特点如下:一、感觉记忆的特点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是指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
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
进入各种感觉器官的信息,首先被登记在感觉记忆中。
感觉记忆具有以下特点:(1)感觉记忆在瞬时间能储存大量的信息。
进入感受器的信息几乎都被储存。
(2)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
视觉信息约在1秒钟内衰退,听觉信息约在4 秒钟内衰退。
(3)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加工的,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
(4)感觉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由于模式识别而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并在那里赋予它以意义。
二、短时记忆的特点短时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
短时记忆是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记忆阶段。
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我们意识不到的,这两种记忆中的信息只有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才能被检测、组织和思维,具有以下特点:1.短时记忆的编码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传统的观点认为是语音听觉编码。
这是根据短时记忆中产生的错误与正确信息间存在着语音听觉上的联系而推测出来的。
2.短时记忆的容量短时记忆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它的容量有限。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只是七加减二个组块。
3.短时记忆的加工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主要加工方式是组块化和复述,从而使其有限的容量增加,保持时间延长,并使更多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4.短时记忆的提取快捷三、长时记忆的特点1.长时记忆的容量大,保持的时间长,一般被认为是无限的。
但记忆并不是对信息的被动接收与保存,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的储存是一个对信息的建构过程2.编码方式以意义编码为主(1)语义代码(2)表象编码(3)它们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
问题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答: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受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有些因素能促进思维活动对问题的解决,有些因素则妨碍思维活动对问题的解决。
记忆: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记忆: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e9367fc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b.png)
记忆: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记忆: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记忆: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记忆的分类是心理学经常考察的知识点,其中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三种记忆是经常考察的题点。
心理学了解人类记忆的分类与特点
![心理学了解人类记忆的分类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5195b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9.png)
心理学了解人类记忆的分类与特点人类的记忆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信息的收集、储存和回忆的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记忆对于个体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心理学中,人类记忆可被分类为感性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记忆类型的分类和特点。
一、感性记忆感性记忆也被称为感觉记忆或知觉记忆,是人类记忆的最基本形式之一。
感性记忆在人类的感觉器官接收到外界刺激后产生,并在大脑中暂时储存。
感性记忆的特点如下:1.1 短暂性感性记忆是一种短暂的记忆形式,仅能维持几毫秒到几秒钟。
当感觉器官不再接收到刺激时,感性记忆会迅速消失。
1.2 单一感觉感性记忆只包含一个感官通道的信息,比如通过听觉所得到的声音、通过视觉所接收到的视觉信息等。
在感性记忆中,各种感觉信息被彼此隔离,不同感觉之间没有联系。
1.3 无意识感性记忆是一种无意识的记忆形式,意味着人们不需要特意去注意或努力去记忆感觉信息。
感性记忆在大脑中形成的同时,个体并不自觉。
二、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也被称为工作记忆或即时记忆,是介于感性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记忆形式。
短时记忆具有以下特点:2.1 有限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通常被认为能够储存7个加减2个信息单元。
这意味着,在短时记忆中,人们只能同时处理有限数量的信息。
2.2 短暂维持短时记忆的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几秒到一分钟。
它通过持续的重复维持来延长信息的存储时间。
2.3 容易受干扰短时记忆容易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一旦新的信息输入,原有的信息就会被替代或忘记。
这种现象被称为记忆干扰。
三、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人类记忆的最重要形式,具有以下特点:3.1 无限容量与短时记忆不同,长时记忆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
长时记忆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并且可以持久地保留。
3.2 持久保存长时记忆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从数分钟到若干年甚至一生。
个体可以将信息存储在大脑中,以备以后的回忆和使用。
3.3 意识控制长时记忆的存取通常需要个体的有意识控制,人们可以通过回忆和回顾等方式来激活并使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
记忆分类
![记忆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600696b7c1cfad6185fa783.png)
记忆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将记忆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划分根据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及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通俗地说,刺激停止后,感觉印象并不会立即消失,而是仍有一个极短的感觉信息保持过程,但如果不进一步加工,感觉印象就会消失。
例如,人们在观看电影时,电影中的人虽然呈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但人们却能将这些静止的画面看成是连续的动作,这就是瞬时记忆的存在而产生的结果。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从信息保持时间而言,是指信息保持在1 min以内的记忆。
例如,人们通过114查询某个电话号码,查到需要的电话号码后,马上就能根据记忆拨出这个号码,但打完电话后就忘了刚才拨打过的电话号码,这就是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记忆系统中的中间环节,即信息从瞬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有5~9个组块。
组块是记忆的单位,是指在过去经验中已变为相当熟悉的一个刺激独立体。
究竟多大的范围和数量为一个组块,目前没有固定的说法,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数字,一个或几个汉字,一个或几个英文字母,也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
例如,记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成立。
”这段话,可分为四个组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成立”。
对短时记忆的材料适当加以组织,人们可在短时间内记住更多的内容。
再例如,一名准备面试的乘务员在介绍自己时,可以将自我介绍分为姓名、家乡、年龄、身高、体重五个方面记忆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记忆中的存储时间超过1 min,直至数日、数周、数年乃至一生的记忆。
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没有限制的,它储存信息的时间长,可随时提取使用,与短时记忆相比,受干扰小。
心理学第五章记忆
![心理学第五章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c1fc062b55270722182ef733.png)
第五章记忆〖导学提示〗现代心理学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本章着重介绍认知心理学对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研究,分析从记到忆的心理过程。
第一节记忆概述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和行动过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个体的经验。
例如,从前见过的人,现在不在面前,我们能想得起他的姿态相貌;见到他时能认得出来,这就是记忆。
不仅感知过的事物能保持于头脑中,而且思考过的问题、理论,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练习做过的动作都能保持于头脑中。
在生活实践中见过、学过、做过的事情以及体验过的情绪,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经验而保持在我们的头脑中,在以后生活的适当时候回想得起,或当他们再度出现时能认得出来。
这些都是记忆。
识记、保持和再现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识记是记忆的开初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
识记具有选择性。
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只有被个体注意才能识记住。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识记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过程。
在编码时,人试图将当前经验同某一名称相联系。
这一过程通常是自动的迅速的,因而未被意识到。
进一步的编码过程是使新输入的信息同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广泛的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脑中的巩固过程。
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
储存也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储存的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
再现包括回忆和再认。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经验的过程。
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称为回忆。
例如学过的诗歌,我们不看书而把它背出来,就是回忆。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的过程,称为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回忆和再认是提取信息的过程。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识记,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没有识记和保持,也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回忆或再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记忆:持续时间仅约为0.25~2秒。
又称瞬时记忆。
一切输入记忆系统的信息,首先必须通过感觉器官的活动产生感觉知觉。
当引起感觉知觉的刺激物不再继续呈现时,其作用仍能继续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
这种短暂的保持就是感觉记忆。
这种记忆以图像编码为主,记忆容量大。
由于它就像登记一样把输入的信息记录下来,故又称感觉登记。
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以感觉痕迹的形式被登记下来,其特点是:
①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性编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②作用时间短。
视感觉记忆约为0.25~1秒;听感觉记忆虽可超过1秒,但也不长于4秒。
③一般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为9~20个字母或物体,有时更多些。
④感觉记忆痕迹很容易衰退,只有受到特别注意的材料,才转入短时记忆,否则就会很快消失。
短时记忆:是保持信息在5秒至2分钟的记忆。
它包括两个成分: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
直接记忆中输入的信息没有得到进一步加工。
直接记忆的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容量很小,大约为7±2个单位。
工作记忆,即对信息进行编码操作。
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
工作记忆的信息如果得到复述,会进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时间很长的记忆。
长时记忆的信息可以保持一分钟以上乃至终生,容量几乎是无限的。
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是以语义编码为主,其大部分信息来源于对短时记忆的内容的加工,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
区别:综上所诉,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在记忆持续时间,记忆容量,信息加工水平,信息编码方式上均有差别。
联系:
如何应用和扩展自己的学科知识?以记忆为例
1.组织有效的复习:“温故而知新”,但是复习不是机械地重复,复习欲有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复习要及时。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对新学习的材料必须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连续进行的复习称为集中复习,复习之间间隔一定时间称为分散复习。
一般说来,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
(3)阅读和尝试回忆交替进行。
阅读和尝试回忆交替进行,可提高复习效率。
(4)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复习不仅仅是重复诵读,应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如复习时将学过的知识写出提纲,画出图表,就可以使知识系统化。
刺激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遗忘 提取 遗忘 注意 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