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 短时记忆 PPT

合集下载

认知心理学 第5章 短时记忆PPT共49页

认知心理学 第5章 短时记忆PPT共49页
认知心理学 第5章 短时记忆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第五章短时记忆

第五章短时记忆
知觉代码和概念代码共同构成一个概念结。每个概 念结有不同的激活水平(activity level)或熟悉值 (famillarity value)。
2019/5/30
23
双重模型示意图
2019/5/30
24
五、加工速率与记忆容量
短时记忆的研究还发现,信息的加工速率 与材料性质或信息类型有一定关系,即加工 速率随着记忆容量的增大而提高,容量愈大 的材料,扫描也愈快。
典型实验:字母匹配实验和名称匹配实验
2019/5/30
10
三 语义编码
除了听觉代码和视觉代码这些感觉代码 以外,短时记忆还有语义代码。语义代 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抽象代码,不带 有任何一种感觉道特性。
2019/5/30
11
小结
1. 实验证明,短时记忆中也含在视觉编码,而且它出现 在听觉代码之 前。
2019/5/30
28
短时记忆中的遗忘进程
Murdock(1961) 实验材料: 3个辅音字母 1个单词 3个单词 识记材料性质的改变对
短时记忆的遗忘进程没 有什么大的改变
2019/5/30
29
1个单词的回忆率并没有随着回忆的延缓而发 生大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如何解释?
一个槽道只能贮存一个组块,如果组块数超 过槽道数,超出的部分信息就不能被短时记 忆所容纳
2.Baddeley等(1975)认为短时记忆的 容量取决于人在2秒钟内能够复述的 信息的数量。
短时记忆容量没有什么限制,取决于一个项 目复述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2019/5/30
5
3.Klatzky(1975)木匠工作台原理。木匠工作 台既要放原料又要工作,二者必然存在一个 权衡关系,短时记忆也是如此,它既要贮存, 又要加工,实际上是一个工作记忆。

《认知心理学记忆》课件

《认知心理学记忆》课件

记忆训练方法和技巧
分块记忆法
学习如何将大量的信息分成小块来记忆,提高记 忆的处理效率。
空间记忆技巧
掌握空间记忆技巧,例如方法定位系统,以提高 记忆的空间布局和组织。
联想记忆法
了解如何利用联想和想象来帮助记忆,提升记忆 的效果和持久性。
复习和回顾策略
学会有效的复习和回顾策略,使记忆持续有效和 稳定。
记忆的容量和保持
1
记忆容量限制
我们将探索人类记忆的容量限制,了解记忆容量与遗忘之间的关系。
2
记忆的保持时间
我们将讨论记忆的保持时间,以及长期记忆对信息保存的重要性。
3
记忆保持的技巧与方法
我们将分享一些提高记忆保持的常用技巧和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记忆。
பைடு நூலகம்
记忆的遗忘和失忆症
我们将探索关于记忆遗忘和失忆症的现象和原因,以及与认知功能和大脑疾 病相关的记忆问题。
记忆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展望
我们将介绍当前记忆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热点话题,探索未来记忆研究发展的 可能方向和应用前景。
《认知心理学记忆》PPT 课件
通过这份PPT课件,我们将带您进入认知心理学记忆的世界,详细探讨记忆的 类型、过程、特征以及记忆训练和研究的热点话题。
认知心理学记忆:概述
认知心理学记忆的研究是关于人类记忆系统的认知过程和运作机制。了解记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对于个人发展 和学习有着重要影响。
记忆的类型和过程
1 视觉记忆
我们如何通过感觉信息形成视觉记忆,如何提高视觉记忆的准确性。
2 听觉记忆
我们是如何通过听觉信息来存储和回忆记忆内容的,影响听觉记忆的因素有哪些。
3 语义记忆
语义记忆是指我们对于意义和知识的存储和回忆,探索语义记忆的组织结构和影响因素。

认知心理学-5-短时记忆精品PPT课件

认知心理学-5-短时记忆精品PPT课件
平均组块数分别----- 7.7, 5.7 和 5.3, 每个组块中棋子的平均数----- 2.5, 2.1 和 1.9, 这说明棋艺水平愈高, 棋手应用的组块也愈多 , 并且 每个组块所包含的成分也多。
24
Miller&Selfridge(1950):语义和句法信息对组 块的影响
• 人可以利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语义知识和 句法规则来组块,从而来促进短时记忆
7
Hamilton,弹子实验
主试念 被试写
1 , 7 , 6, 4 , 5, 8 …… 1 , , 6, 4 , , ……
1887年,Jacobs
8
被试平均能回忆出 7 个数字
被试先阅读一次 被试回忆记住的
被试一般可回忆大约 7 个无意义音节
9
一、有限容量:7+2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 Miller明确提出, 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单音节词、双音节词(7个) 三音节词(6个) 两个词组成的短语(4个),如criminal lawyer, milk way 更长的短语(3个),如four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如果增加每个组块本身的信息,那么短时记忆的容量 就随之变小。
27
不同性质材料的容量不同(Cavanaugh,1972)
13
– 不同组块包含的信息数量是不同的
请 记 住 棋 盘 中 各 子 的 位 置
14
请 在 棋 盘 中 写 下 相 应 的 棋 子
15
你的正确复位率是多少?
16
象棋实验1(de Groot,1965)
给象棋大师和新手看一个真实的棋局,5s; 然后将棋子移开,要他们复盘(恢复最初的棋盘); 结果:象棋大师能将90%的棋子正确复位

认知心理学 第五章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PPT

认知心理学 第五章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PPT
×6 258
第二节 工作记忆
☺定义:完成认知任务时,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 操作的一个记忆系统。工作记忆不单单是一个被 动的存储器。相反,对信息操作的强调意味着, 工作记忆更像是一个工作台,在这个工作台上, 材料持续地得到处理、结合和转化。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Baddeley,A. D., & Hitch,G.J.(1974) Short memory --------- working memory • 工作记忆模型由三个独立的成分构成: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是声音代码或听觉代码, 即使刺激材料是视觉形式呈现的,也必须转换成 声音形式,才能在记忆中保存下来
(2)视觉编码 减法反应时(Posner的实验)
3、语义编码: 前摄抑制释放实验Wickens(1970,1972)
☺实验中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整个实验由四次试验组成。 ☺试验一:给被试呈现3个字母,然后进行20s心算任务,
之后回忆3个字母。实验组与控制组接受同样的任务。 ☺试验二、三同试验一,连续完成。 ☺试验四:同前,实验组呈现三个数字。 ☺记录:每次被试的回忆成绩。
自前摄抑制释放实验Wickens(1970,1972)
☺发生自前摄抑制释放:实验组回忆成绩上升 ☺结果表明:短时记忆中存在语义代码,可表征
范畴意义,使得前面记忆的同一范畴内容干扰后 面的识记。当前后识记内容属于不同范畴时,出 现自前摄抑制释放。
☺ 语音相似效应:在即时系列回忆实验中,发音相似的项目 容易出错。说明语音回路中的信息是按语音编码的。
☺ 词长效应:中国人的数字记忆广度平均为9.9,英国人为 6.6,威尔士人为5.8 (Hoosain和Salili, 1988)。原因就在于汉 语数字的发音相对较短(分别为265、321、385ms)。

认知心理学5章.ppt

认知心理学5章.ppt

一、Sternberg的 搜索/扫描模型
(一)平行/系列 扫描;
从头至尾/自我停止 扫描
(二)研究
实验假设:
实验程序:
实验结果:系列扫描
从头至尾扫描
(三)批评
最多只用6个识记项目
“从头至尾”无法合理解释系列位置效应
从加工容量有限的观点也可解释----平行扫描
2019/10/24
9
二、直通模型 Direct Access Model
11
2019/10/24
12
第四节 遗忘
一、遗忘进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遗忘进程
2019/10/24
14
二、遗忘的原因
衰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
以致消退
干扰说: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刺激干扰
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Waugh等(1965) 探测法 → 干扰 压抑说: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 提取失败:
4
二、容量有限的性质
• 贮存空间 • 时间 2秒钟内能够复述的信息量 • 贮存空间; 但容量可变
2019/10/24
5
第二节 信息编码
编码(Encoding):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
适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
代码(Code):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信息形式
2019/10/24
6
一、听觉代码与AVL
《认知心理学》
第五章 短时记忆
本章主要内容
短时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 短时记忆中的遗忘
2019/10/24
2
第一节 短时记忆容量
一、有限容量 7±2个组块
• 组块(Chunk) • 分组(Grouping) • 知识经验与组块

认知心理学课程感觉记忆及短时记忆PPT教案

认知心理学课程感觉记忆及短时记忆PPT教案
认知心理学课程感觉记忆及短时记忆
会计学
1
不同类型的记忆
记忆研究的模式之一就是将记忆分为不 同的类型:感觉记忆能够将某种通道的信 息保持一秒以内;STM(短时记忆)可以 将有限的信息保持几秒钟到几分钟;LTM (长时记忆)则可以将信息保持更长时间。
不同类型的记忆
实验性分离现象(1)
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 的情形称为实验性分离。
巴德利提出了关于短时记忆的一个新概念, 就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就是一个“工作空 间”包括一个中央执行机构,其作用是协调 和控制输入的信息;还包括一个语音环路, 作为“内部耳”;相应的还有一个“视觉空 间展板”,作为“内部眼”,后两者负责存 储信息。
工作记忆示意图
记忆的神经心理学
研究者考察特定脑结构在记忆形成中发 挥的作用,例如海马等;同时也试图找到 涉及信息提取的脑区。记忆过程能否定位 于一个或多个特定皮层区以及怎样定位, 这些都尚待揭晓。
脑结构在记忆形成中的作用
PET研究:言语与空间
以听觉为主要形式
短时记忆
保持时间与遗忘 遗忘理论:消褪论和干扰论
Waugh & Norman 探测数字任务
1596234789024815----9
前摄抑制及其释放
短时记忆
关于信息的遗忘的原因,存在一些争论。 问题集中在记忆中的信息是消褪了还是分 解了--是否所有“遗忘”的信息由于其 他信息的干扰而压抑。上述两种针锋相对 的可能性都有可能存在,但是很难设计出 严格的实验来做出取舍。
短时记忆
信息提取(Retrieval of Information) 斯滕伯格的研究说明从短时记忆中提
取信息是一个系列加工和终竭扫描的过 程。以后的研究则提示这种过程也可能 取决于刺激本身的性质。

认知心理学课件第六章上 短时记忆

认知心理学课件第六章上 短时记忆

• Wickens将实验组的回忆成绩上升称为“自前 摄抑制释放”。
• 这些结果表明,短时记忆可表征范畴意义,存 在某种语义代码,因而其贮存也受到前后材料 的意义联系的影响,否则就不会在应用同一范 畴刺激(字母)时,出现强烈的前摄抑制;
2020年2月10日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心学系
认知心理学
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具有各自显著不 同的机制与功能:
• 第四,在对刺激信息的认知编码方面。
– 按输入信息的物理特性进行加工编码(感觉存 储器)。
– 以言语听觉的形式加工编码(短时记忆)。 – 以语义方式的加工编码(长时记忆)
2020年2月10日
具有结构和过程两种成分建构的系统 • 记忆结构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的要素
与信息存储的位置,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 记忆结构由三个子系统构成:感觉登记(瞬时记
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 相互之间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并构成记忆系统
的有机整体 • 记忆结构与过程见下图
2020年2月10日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学系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学系
认知心理学
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具有各自显著不 同的机制与功能:
• 第五,在遗忘机制方面。
– 个体的选择与注意及刺激信息本身衰退与消失 非常快(感觉存储器信息的丢失)。
– 注意涣散,干扰,新信息取代(短时存储器信 息的丢失)。
– 干扰抑制而不能提取或提取错误所致(长时存 储器信息的丢失)
短时记忆还有语义代码,它是一种与意义有关 的抽象的代码,不带有任何一个感觉道的特性。
实验研究:Wickens 的前摄抑制设计。
2020年2月10日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学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变量: • 不同组块方式(1:1, 2:1, 3:1, 4:1, 5:1)
•因变量: • 短时记忆记住二进制数字的数量
•实验结果: • 任何一组被试在运用所学到的组块方式后,比以前可以记住更多的数字。 • 但组块比率高的组块方式并没有充分显示优越性。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实验结果: 象棋大师在第一尝试时,就能将90%的棋子正确复位,而新手只能正确恢复
40%棋子。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象棋实验
•实验操作: 给不同的人看一个不真实的棋局5s,然后将棋子移开,要求他们进行复盘,即
按照刚才看到的棋局放回原位。 •实验结果: • 象棋大师和新手能正确复位的棋子数目都很少,而且没有什么差别。
认知心理学 短时记忆
1、短时记忆容量 2、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3、短时记忆信息提取 4、短时记忆中的遗忘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
• 长时记忆容量——无限(理论上) • 感觉记忆容量——20个项目以上(图像记忆) •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7±2)
证据: • William 撒一把子弹在地上,人很难一下子看到超过6~7个子弹。 • Jacobs 被试大声念出一系列无特定顺序的数字,结果回忆出的数字的最大数 量约为7个。 • Ebbingbaus 在阅读一次后,可记住约7个无意义音节。
• 计算结果 • 平均组块数:象棋大师 7.7 一级棋手 5.7 新手 5.3 • 每个组块中的棋子的平均数:象棋大师 2.5 一级棋手 2.1 新手 1.9 • 结果表明: • 棋艺水平愈高的棋手,应用的组块也愈多,而且每个组块的成分也越多。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Miller和Selfridge实验——语义和句法信息对组块的影响
• 自变量: • 不同级别的句子(0-7),级别越高,越接近正常句子。 • 句子中含有的词量(10、20、30、40、50)
• 因变量: • 字词回忆率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Miller和Selfridge实验——语义和句法信息对组块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词的回忆百分数是句子接近度 的函数,句子愈接近正常的句 法结构,其字词回忆的成绩也 愈好。
•结果表明: •象棋大师在真实棋局的复盘之所以成绩好,是由于他们比新手具有更丰富的弈棋 知识和经验,熟悉许多棋局,可以有效进行组块,而新手则差得多。然而,象棋 大师对任意放置的棋子却无法应用其丰富的知识经验,复盘成绩降到新手水平。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Chase和Smion实验 • 自变量: • 被试类型(象棋大师、一级棋手、新手)增加一个水平 • 实验结果类似
人可利用长时记忆中贮存的语 义知识和句法规则来组块,从 而促进其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分组)
• 分组 • 组块相似化的操作为分组,它是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成几组来记。
举例: 我的电话号码: 分组:157-0015-1932
这些组内部,各成分之间并不存在意义联系,也不形成一个熟悉的单位,但分组 确实可以利于短时记忆。
•结论: •短时记忆容量不是以比特或刺激的物理单位如字母、字词等来计算的,而是以 组块来计算的。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组块:一种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 • 人们利用于贮存于长时记忆的知识对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构 成人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的单位。 • 组块的作用:
减少短时记忆中的刺激单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
• 1956年,George ler 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题为“神奇数7加减2:我们 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2。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组块)
• 如果呈现互不关连的字母,人大约可以记住7个;如果呈现一串无甚联系的 字词,人也可以记住约7个。
• But • 一个词由几个字母构成,这样短时记忆可容纳的字母就远超过7个!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Chase和Smion实验 • 他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组块计算!
• 方法: • 通过对被试复盘时,一个个地摆棋子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组块来。他们发现 两类时间间隔:一类是2s;另一类是少于1s。将2s看出组块间的间隔,少于1s的 看作组块内各成分的间隔。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Smith实验二(自测) • 由于实验一是学习不足导致,他耐心学习了各种组块方式记忆。
• 结果: • 1)在1:1的模式下,能记住12个二进制数字。 • 2)在2:1的组块模式下,相当于能记住24个二进制数字。 • 3)在3:1的组块模式下,相当于能记住36个二进制数字。 • 4)在更高比例的组块模式下,相对于能记住40多个二进制数字。
虽然分组可增加短时记忆能容纳的项目,但其作用远小于组块。也称为时空组块 。
• 结论: • 不仅说明组块的巨大作用,而且说明,不同的组块包含的信息数量是不同的。 组块的方式依赖于人的知觉经验。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象棋实验
•自变量:不同的人(象棋大师和新手)
•实验操作: 给不同的人看一个真实的棋局5s,然后将棋子移开,要求他们进行复盘,即按
照刚才看到的棋局放回原位。
• Put forward • Miller 提出组块——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 • 他认为短时记忆不是以信息论中所说的比特(bit)为单位,而是以组块为 单位。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组块)
•举例: •认知心理学 • 对于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五个组块 • 对略懂心理学的人来说——两个组块“认知”和“心理学” • 对心理学家来说——一个组块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Smith实验一 • 实验 字?的短时记忆容量,然后让被 试习得组块记忆。
将18个二进制数字序列,进行不 同的方式组块,再讲新组块编码 为十进制。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Smith实验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