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 短时记忆 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变量: • 不同组块方式(1:1, 2:1, 3:1, 4:1, 5:1)
•因变量: • 短时记忆记住二进制数字的数量
•实验结果: • 任何一组被试在运用所学到的组块方式后,比以前可以记住更多的数字。 • 但组块比率高的组块方式并没有充分显示优越性。
大家有疑问的பைடு நூலகம்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Smith实验一 •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
预实验,先测二进制和八进制数 字?的短时记忆容量,然后让被 试习得组块记忆。
将18个二进制数字序列,进行不 同的方式组块,再讲新组块编码 为十进制。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Smith实验一
•结论: •短时记忆容量不是以比特或刺激的物理单位如字母、字词等来计算的,而是以 组块来计算的。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组块:一种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 • 人们利用于贮存于长时记忆的知识对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构 成人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的单位。 • 组块的作用:
减少短时记忆中的刺激单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
人可利用长时记忆中贮存的语 义知识和句法规则来组块,从 而促进其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分组)
• 分组 • 组块相似化的操作为分组,它是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成几组来记。
举例: 我的电话号码: 分组:157-0015-1932
这些组内部,各成分之间并不存在意义联系,也不形成一个熟悉的单位,但分组 确实可以利于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Chase和Smion实验 • 他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组块计算!
• 方法: • 通过对被试复盘时,一个个地摆棋子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组块来。他们发现 两类时间间隔:一类是2s;另一类是少于1s。将2s看出组块间的间隔,少于1s的 看作组块内各成分的间隔。
•实验结果: 象棋大师在第一尝试时,就能将90%的棋子正确复位,而新手只能正确恢复
40%棋子。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象棋实验
•实验操作: 给不同的人看一个不真实的棋局5s,然后将棋子移开,要求他们进行复盘,即
按照刚才看到的棋局放回原位。 •实验结果: • 象棋大师和新手能正确复位的棋子数目都很少,而且没有什么差别。
认知心理学 短时记忆
1、短时记忆容量 2、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3、短时记忆信息提取 4、短时记忆中的遗忘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
• 长时记忆容量——无限(理论上) • 感觉记忆容量——20个项目以上(图像记忆) •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7±2)
证据: • William 撒一把子弹在地上,人很难一下子看到超过6~7个子弹。 • Jacobs 被试大声念出一系列无特定顺序的数字,结果回忆出的数字的最大数 量约为7个。 • Ebbingbaus 在阅读一次后,可记住约7个无意义音节。
• Put forward • Miller 提出组块——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 • 他认为短时记忆不是以信息论中所说的比特(bit)为单位,而是以组块为 单位。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组块)
•举例: •认知心理学 • 对于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五个组块 • 对略懂心理学的人来说——两个组块“认知”和“心理学” • 对心理学家来说——一个组块
• 1956年,George A.Miller 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题为“神奇数7加减2:我们 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2。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组块)
• 如果呈现互不关连的字母,人大约可以记住7个;如果呈现一串无甚联系的 字词,人也可以记住约7个。
• But • 一个词由几个字母构成,这样短时记忆可容纳的字母就远超过7个!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Smith实验二(自测) • 由于实验一是学习不足导致,他耐心学习了各种组块方式记忆。
• 结果: • 1)在1:1的模式下,能记住12个二进制数字。 • 2)在2:1的组块模式下,相当于能记住24个二进制数字。 • 3)在3:1的组块模式下,相当于能记住36个二进制数字。 • 4)在更高比例的组块模式下,相对于能记住40多个二进制数字。
• 自变量: • 不同级别的句子(0-7),级别越高,越接近正常句子。 • 句子中含有的词量(10、20、30、40、50)
• 因变量: • 字词回忆率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Miller和Selfridge实验——语义和句法信息对组块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词的回忆百分数是句子接近度 的函数,句子愈接近正常的句 法结构,其字词回忆的成绩也 愈好。
• 计算结果 • 平均组块数:象棋大师 7.7 一级棋手 5.7 新手 5.3 • 每个组块中的棋子的平均数:象棋大师 2.5 一级棋手 2.1 新手 1.9 • 结果表明: • 棋艺水平愈高的棋手,应用的组块也愈多,而且每个组块的成分也越多。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Miller和Selfridge实验——语义和句法信息对组块的影响
• 结论: • 不仅说明组块的巨大作用,而且说明,不同的组块包含的信息数量是不同的。 组块的方式依赖于人的知觉经验。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象棋实验
•自变量:不同的人(象棋大师和新手)
•实验操作: 给不同的人看一个真实的棋局5s,然后将棋子移开,要求他们进行复盘,即按
照刚才看到的棋局放回原位。
虽然分组可增加短时记忆能容纳的项目,但其作用远小于组块。也称为时空组块 。
•结果表明: •象棋大师在真实棋局的复盘之所以成绩好,是由于他们比新手具有更丰富的弈棋 知识和经验,熟悉许多棋局,可以有效进行组块,而新手则差得多。然而,象棋 大师对任意放置的棋子却无法应用其丰富的知识经验,复盘成绩降到新手水平。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Chase和Smion实验 • 自变量: • 被试类型(象棋大师、一级棋手、新手)增加一个水平 • 实验结果类似
•因变量: • 短时记忆记住二进制数字的数量
•实验结果: • 任何一组被试在运用所学到的组块方式后,比以前可以记住更多的数字。 • 但组块比率高的组块方式并没有充分显示优越性。
大家有疑问的பைடு நூலகம்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Smith实验一 •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
预实验,先测二进制和八进制数 字?的短时记忆容量,然后让被 试习得组块记忆。
将18个二进制数字序列,进行不 同的方式组块,再讲新组块编码 为十进制。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Smith实验一
•结论: •短时记忆容量不是以比特或刺激的物理单位如字母、字词等来计算的,而是以 组块来计算的。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组块:一种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 • 人们利用于贮存于长时记忆的知识对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构 成人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的单位。 • 组块的作用:
减少短时记忆中的刺激单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
人可利用长时记忆中贮存的语 义知识和句法规则来组块,从 而促进其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分组)
• 分组 • 组块相似化的操作为分组,它是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成几组来记。
举例: 我的电话号码: 分组:157-0015-1932
这些组内部,各成分之间并不存在意义联系,也不形成一个熟悉的单位,但分组 确实可以利于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Chase和Smion实验 • 他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组块计算!
• 方法: • 通过对被试复盘时,一个个地摆棋子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组块来。他们发现 两类时间间隔:一类是2s;另一类是少于1s。将2s看出组块间的间隔,少于1s的 看作组块内各成分的间隔。
•实验结果: 象棋大师在第一尝试时,就能将90%的棋子正确复位,而新手只能正确恢复
40%棋子。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象棋实验
•实验操作: 给不同的人看一个不真实的棋局5s,然后将棋子移开,要求他们进行复盘,即
按照刚才看到的棋局放回原位。 •实验结果: • 象棋大师和新手能正确复位的棋子数目都很少,而且没有什么差别。
认知心理学 短时记忆
1、短时记忆容量 2、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3、短时记忆信息提取 4、短时记忆中的遗忘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
• 长时记忆容量——无限(理论上) • 感觉记忆容量——20个项目以上(图像记忆) •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7±2)
证据: • William 撒一把子弹在地上,人很难一下子看到超过6~7个子弹。 • Jacobs 被试大声念出一系列无特定顺序的数字,结果回忆出的数字的最大数 量约为7个。 • Ebbingbaus 在阅读一次后,可记住约7个无意义音节。
• Put forward • Miller 提出组块——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 • 他认为短时记忆不是以信息论中所说的比特(bit)为单位,而是以组块为 单位。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组块)
•举例: •认知心理学 • 对于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五个组块 • 对略懂心理学的人来说——两个组块“认知”和“心理学” • 对心理学家来说——一个组块
• 1956年,George A.Miller 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题为“神奇数7加减2:我们 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2。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组块)
• 如果呈现互不关连的字母,人大约可以记住7个;如果呈现一串无甚联系的 字词,人也可以记住约7个。
• But • 一个词由几个字母构成,这样短时记忆可容纳的字母就远超过7个!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Smith实验二(自测) • 由于实验一是学习不足导致,他耐心学习了各种组块方式记忆。
• 结果: • 1)在1:1的模式下,能记住12个二进制数字。 • 2)在2:1的组块模式下,相当于能记住24个二进制数字。 • 3)在3:1的组块模式下,相当于能记住36个二进制数字。 • 4)在更高比例的组块模式下,相对于能记住40多个二进制数字。
• 自变量: • 不同级别的句子(0-7),级别越高,越接近正常句子。 • 句子中含有的词量(10、20、30、40、50)
• 因变量: • 字词回忆率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Miller和Selfridge实验——语义和句法信息对组块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词的回忆百分数是句子接近度 的函数,句子愈接近正常的句 法结构,其字词回忆的成绩也 愈好。
• 计算结果 • 平均组块数:象棋大师 7.7 一级棋手 5.7 新手 5.3 • 每个组块中的棋子的平均数:象棋大师 2.5 一级棋手 2.1 新手 1.9 • 结果表明: • 棋艺水平愈高的棋手,应用的组块也愈多,而且每个组块的成分也越多。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Miller和Selfridge实验——语义和句法信息对组块的影响
• 结论: • 不仅说明组块的巨大作用,而且说明,不同的组块包含的信息数量是不同的。 组块的方式依赖于人的知觉经验。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象棋实验
•自变量:不同的人(象棋大师和新手)
•实验操作: 给不同的人看一个真实的棋局5s,然后将棋子移开,要求他们进行复盘,即按
照刚才看到的棋局放回原位。
虽然分组可增加短时记忆能容纳的项目,但其作用远小于组块。也称为时空组块 。
•结果表明: •象棋大师在真实棋局的复盘之所以成绩好,是由于他们比新手具有更丰富的弈棋 知识和经验,熟悉许多棋局,可以有效进行组块,而新手则差得多。然而,象棋 大师对任意放置的棋子却无法应用其丰富的知识经验,复盘成绩降到新手水平。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知识经验与组块)
• Chase和Smion实验 • 自变量: • 被试类型(象棋大师、一级棋手、新手)增加一个水平 • 实验结果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