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探索.doc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题(3篇)
第1篇一、题目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了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为了探究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究。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 探索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研究内容1.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繁杂。
(2)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1)优化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
(2)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新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加强数学思维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和有效策略。
2. 观察法:观察课堂教学,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实验法:通过教学实践,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4. 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策略的满意度。
五、实践探究过程1. 优化教学目标(1)明确教学重点,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
(2)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丰富教学方法(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2)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创新评价方式(1)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等。
(2)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进步过程。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加强数学思维训练,如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类比联想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实践的重要性。
在数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观察、思考、探索数学问题,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我将结合初中数学实验教学,谈谈我的探索与实践。
一、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亲身参与实验,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实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变化,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教学的实施1. 制定实验计划在实施实验教学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
实验计划应该包括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时间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
2. 准备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是实验教学的基础,需要根据实验计划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
例如,在几何教学中,需要准备各种形状的纸片、绳子等;在代数教学中,需要准备各种数字卡片、计算器等。
3. 开展实验教学在开展实验教学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原则。
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教师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反思与改进在实验教学结束后,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需要总结实验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其次,需要根据反思结果对实验教学进行改进和完善。
浅谈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概要: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
七年级学生一翻开新学期的数学课本,扑面而来的是感觉的新奇、有趣,由此而产生的求知欲望异常迫切。
因此,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起步教学的优劣决定着将来教学的走向例如在进行第一章节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感知所学知识。
在本章节学习结束后,我又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了一次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开展:七年级数学学习起来难吗?你觉得学习后有没有用处?你感觉学习数学有没有趣味?你对学好初中数学有没有信心?通过这种讨论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提升,学习数学的劲头特别高涨。
又如我在进行第一章节“展开与折叠”教学时,让学生两人一组协作制作,相互磋商,共同完成。
再如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教学时,我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教材教学目标中,对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有如下要求:侧重消除学生害怕心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感染学生,使其像磁铁上的铁鞋离不开磁铁一样,心系老师,神往数学。
二、活生生的事例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七年级数学知识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趣味性。
它是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
新教材中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波动较大、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等,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对此,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基本上采用了如下具体做法:1.注重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在课堂引入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意识。
例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让学生按照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这些图案有哪些基本图形组成?他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讨论结束后大家总结进而形成统一意见。
“好玩”的数学——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
创设
良 好 的 实验教 学 情 境
让 学 生 能 够 体验 全 新 的 实 验 教 学 过程
。
,
从而 促
深 ? 地理 数 子 重 点 识 : 3 土 5 巧 老 子 地把 握 教 学 的 旨 其中 师 在 采 用 验教 学 方法 的 程 中 = ^ y ^ f 师 引 导 学生 进 行 实 验分涵 猜 想 验 证 以 便学 生 对 冋 题的
1
课例拾粹
”
I
“
好玩
的数 学
慧娟
—
初 中 数学 实 验 教 学 的 实践 探 索
江 苏 省徐 州 市 沛县龙 固 中 学
吕
武 警 江 苏 省 总 队 训 练 基地 黄 永 禄
[
摘
要
丨
随 着 新 课 程 改 革的 不 断 深 化
,
明 确要求 初 中 数学老
,
利 于 教师 快 速引 入
《
有 理 数的 乘 法 与 除 法
胃
》
这节 课
,
传 统的 灌输 式 从 而 促使 学 生 快 鹏 式 鮮 施 日 经 碰 麵 獅 程輝 賴 ? 顿 子 课 程 的 教 子
、
、 _ _ _ _ w
教 学 模 式 教 学 理 念 和 教学 方 法都 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 求
。
所 有 学 生 的 学 习 需求
,
,
从 而 有效提 升 初 中 数学实验教 学 效率
》
。
师 在教 学 过 程 中 应 该 注 重 学 生综 合 能 力 的 培 养
本 文 具 体论 述 初 中 数 例 如
,
在学习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尝试(文定富)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尝试(玉屏县黔东民族寄宿制中学文定富贵州玉屏 554000)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活动和问题研究”为中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弘扬学生人格主动精神,挖掘学生创新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需要。
下面,我就自己多年来在这方面的摸索和实践谈点体会,愿与同行共勉。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探究兴趣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是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特征之一。
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课堂的实际,找准知识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
诱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有:(1)从现实生活或实际需要中诱发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例如:学习“勾股定理”时,我提出:(也可用多媒体演示) ①一电线杆高AB=12米,为稳住它,要在杆顶A处和地面上距杆脚B 点5米的C处牵一条拉线,你能计算拉线的长吗?(还不能),AB的长确定吗?为什么?(确定,根据SAS)…;②为了在一条河的两岸建一座桥,必须测算两岸桥墩之间的距离AB,在河的一边选测点C,使∠ABC=90°,∠ACB=60°,量得BC=50米,你能算出AB的长吗? AB的长确定吗?为什么? 这两个问题可使学生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有一种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什么呢?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探究欲很强。
又如:在“圆”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我曾这样设计问题情境:“有A、B、C三户人家,现要在他们之间挖一口井,使得这三户人家到这口井的距离都相等,此井该挖何处?请你画一画,说一说。
”问题的提出,当引起了学生的讨论和猜测。
接下来很自然得到:此井应挖在过A、B、C三点的圆的圆心上。
但该圆的圆心位置如何确定呢?教师追问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也导出了课题,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画图、思考、讨论,也有些学生仔细去看教材。
初中数学“探索方法”教学尝试及操作要点
=: : 一
个半球的大 圆面上也绕上保 险丝.然后 比较这两段保 险丝 的长 堂教学的高效 ,而探 索法就是在教 师启发 下的 “ 探 索学习” ,它 度 ,由比较可得前者的长度 “ 约是”后 者长度的两倍 . 教师接着 是 学生 自主探 究学 习的一种 方式 ,是指教 师在 指导 学生学习概 点拨 :半球 面积的确是其大 圆面积的两倍 ,今天 我们 就来推导 念和原理 时,只给他们一些 事实和 问题 ,让学生积极思考 ,独 这 个 公 式 . 立钻研 , 自己探 索并掌握相应 的原理和规 则的教 学方法.本文笔 这样做 ,丰富了学生的感知 表象 ,充分调动 了学 生的学 习 者从平 时教 学的实践 出发 ,注重探 讨初 中课 堂数学教 学中 “ 探 积极性 ,既为下面推证过程 中将 半球面割成 圆台 ( 锥)的侧 面 索 方 法 ” 的几 种 形 式 以及 操 作 中的 注 意 点 . 埋下伏笔 ,又 可使 学生深刻地体会 “ 有限”与 “ 无 限”的相互 关键 词 :初 中数 学课 堂 :探 索方 法 ;操作 注 意点 关系 ,还有利 于学生形象生动的记忆公式.
一
摘 要 :新课 改 强调 学 生 的 “ 自主合 作 探 究性 学 习” ,强调 课
“ 数学课程标准” 中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 的 二、类比探索法 认 知 发 展 水 平 和 已有 的 知识 经 验 基 础 之上 . 教 师 应 激发 学 生 的学 所谓 “ 类 比探索” ,即由研 究对象 A联想到与它类似 的某个 习积极性 ,向学生 提供充分从事数 学活动 的机 会 ,帮助他们在 对象 B ,根据 B具 有 ( 或 不具有)某种性质 的事 实 ,推断研究 自主探索和合作 交流的过程 中真 正理 解和掌握基本 的数学知识 对象 A也 具有 ( 或不 具有)某种 相 同或类似 的性质 .“ 类 比探 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数 索”也称之为 “ 由此及彼的探索” . 学课 堂教学 中,教 师要充分调动 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 比如 ,例 l甲 、乙两人分 别在 A、B两地 ,甲从 A到 B需 主动 参 与数 学 活 动 的探 究 ,从 而 提 高 学生 的思 维 能 力 . 2小时 ,乙从 B到 A需 3小时;若 甲乙两人分别从 A、B两地 同 数 学课堂 的有效 教学基点就在 于激发学生 的思 维 ,新课 改 向而 行 ,问 甲需 几 小 时 可 以追 上 乙? 强 调的 “ 自主 、合作 、探究 ”的学 习方式 ,其要 旨就在于引领 例 2 甲 ,乙两个班参 加 “ 绿化 家乡 ,植 树造林 ”活动 ,已 学生 自学与探索. 学生 的 自主探 究就 成为当下数学课 堂教学有效 知 甲班 同学单 独完成分配给学 校的植树任务需 7小时 ,乙班 同 的形式 , 为基 于问题的数学探 索是能够 引发 学生思维并 由此 学单独完 成该 任务需 5小 时 ,现由 甲、乙两班 同学共 同完成此 促进 思维 “ 深度化 ”的手段 ,学生 的思维能力 和创 新能力在此 项任 务 ,并在活动 中开展竞赛 ,甲班提 高了 T作效率 4 0 %,乙 基础上可 以得NS J t l 练与提升.学生是数学学习 的主人 ,但 是教 师 班提高 了工作效率 5 0 %. 求两班同学合作需多少小时就实验 ,数 学也有 实验.美 国盛行 “ 数 学实验教 学 法” ,对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培养学 习能力都 十分 有利.将实验
关于初中数学实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关于初中数学实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初中数学实验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践、探究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来探讨初中数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理论研究初中数学实验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数学教育学理论和数学课程理论。
1. 教育学理论:教育学认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心理学理论:心理学认为,学生通过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情感、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数学教育学理论:数学教育学认为,数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 数学课程理论:数学课程理论认为,数学实验是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践探索初中数学实验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施步骤和实验评价。
1. 实验内容:初中数学实验的内容应当与学科课程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利用圆形物体制作图形进行面积计算实验、用简易仪器实验验证勾股定理等。
2. 实验方法:初中数学实验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示范引导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亲身参与,通过探究问题、验证结论来深入理解知识。
3. 实施步骤:初中数学实验的实施步骤包括准备实验器材、组织学生开展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等。
4. 实验评价:初中数学实验的评价应当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可以采用书面报告、实验记录、实验报告等形式进行评价。
三、实践效果经过实践探索,初中数学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来探究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初中数学探究式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探究式实践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探究式实践教学的定义、实施策略、优势与挑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探究式实践教学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宠。
探究式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探究式实践教学的定义探究式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操作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探究式实践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三、探究式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问题情境应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启发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应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实践操作可以包括实验、游戏、制作等活动。
5. 强化评价与反思,促进教学相长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评价与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相长。
四、探究式实践教学的优点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式实践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探究式实践教学强调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数学实践应用探索(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实践应用探索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实践应用探索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初中数学教学正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数学不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而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实用工具。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实践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应用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应用,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应用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实践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1. 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授几何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计算教室的面积、体积等。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应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例如,在教授概率知识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概率的魅力。
3. 加强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数学实验是一种将数学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数学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动手能力。
例如,在教授函数知识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函数的图像特点。
4. 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立体几何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制作几何模型,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将实践应用融入初中数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习兴趣、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初探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初探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g·波利亚曾精辟地论述:“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来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使学生通过背景材料,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归纳,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并拓宽自己的知识。
”一、数学实验教学的意义1.在导入新课时,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导入新课时创设一种实验情境,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激发兴趣,产生求知欲。
这是良好的开端,更是成功的起步。
2.在学习新知时,促进对概念的理解。
列夫·托尔斯泰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出发,提供大量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推理、交流与反思等过程,进而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3.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可以启发思维,激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学习的方法。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忽略了教学原理的来龙去脉,压缩了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往往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既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不可能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新理念提倡重视过程教学,在揭示知识生成规律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去发现数学原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学习方法。
5.在数学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的形式不但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还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有些实际操作不可避免地让学生遇到困难,通过教师的指导,让理论的数学成为实践的教学,从而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设计策略探讨
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设计策略探讨作者:宗静来源:《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1年第09期课题简介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高度重视加强与改进实验教学。
“基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初中数学实验开发研究”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立项课题;“初中物理实验资源开发和教学应用拓展的研究”是江苏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2014年立项课题;“初中创新实验课程的开发研究”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立项课题;“初中创新实验课程基地”立项为2016年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初中创新实验课程建设”立项为2020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多年的课题研究与基地建设、课程建构相互联动,从实验器材、教学方式创新促进各科实验与教学相融合入手,到综合实践与学科的融合创新,再到多学科融合的创新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先后经历了三次迭代升级。
在与实验教学相关的教师观念与实施能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课程实施与教学评价、课程环境与教学资源等四个方面,完成了系统的优化与重构,更全面地发挥了实验教学的育人效能,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全面提升,成果在全省推广并多途径辐射到全国。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课的融入使得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理性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做”数学。
而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并非仅限于实验操作,还要注重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过程的合理优化,将数学理论融入实验中,让学生从“做”数学中,学会观察、对比、推断、归纳,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创新精神和理性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设计长期以来,传统数学教学以“讲概念、解例题、做练习”为主,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参与体验,导致教学成效偏低。
数学知识抽象性强,教法的变革要关注学生的动手实验。
数学实验课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从中启思明理,发展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数学实验课,目标在于“做”数学,从数学探究中理解和掌握数学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探索性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你 发 现表 格 中两 个解 的和与 积 和原 来 的方 程有 什 么联
系? 学生通过猜 想结论, 引起 学生 自己探 究验证结 论的欲望。
情 感 目 探求 知识的欲望、 究数学 问题 的兴趣、 标: 研 热情。
( 教学内 容 设计: 二)
2 确 定探索 专题、 定探 究 的方法、 . 制 开题 探究: 一 般性) (
有什么关系?您能用求根公式验证您的猜想吗?
试用 求根 公式求 出它 的两 个解 抓 勋 算 一算 X+ X ,
2号” 月卫 星来创设 引入 新课的情景, 环 经过这 样的创设情景, 让学 生感觉到这 不是在做 题 目,而是在 一个科 学情景 的实验 中如何 来解 决一个实 际 问题。
N 初 中数学 “ 索性 活 动” 的教 学 设 计 与反 思 探 磁照 叶航 青
2
壳
厦 门市五显中学,福建
厦 门 3 10 6 00
() + 3 2 x一 4= O :
( )。 3 x 一
方 程
论 ”一 教材 : ( 第 2 章 实践 与探 索: 系数 的关系 , 初三 上) 2 根与
以丰 富的感情 来激励学 生,要有 自由驾驭感情 的能力和 恰当 运用 感情 的艺 术, 于捕捉适 当 的时机 表达 自己的情 感, 从 善 “ 感情上 扣击学 生的心弦” 。在 教学 中, 分表现 出发 自内心的 充 热情, 自己对 学生 的爱护 和期望, 工作 的热爱, 将 对 在课 堂上
和引 导学生 的思维,让 学生迅速 溶入课 堂教学 中去。物 理课
堂教学艺术的优化, 可以从日常生活有趣的物理实验, 物理学
与社会发 展, 理学 与 自然规律, 物 尖端 的高科 技等来优化 课堂 教学 艺术。 例如在《 时间的描述》 堂课 中, 神舟 ” 号 飞船 这 以“ 5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探索(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探索。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实物、图片等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可以展示一个三角形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勾股定理的应用。
2. 突破难点,激发兴趣对于数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变式、举例、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广泛应用。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例如,在讲解“函数”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函数图像,通过实践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三、注重教学方法改革1.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2. 问题引导法问题引导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3.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究,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1.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采取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降低难度,给予更多的辅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增加难度,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教研组课程探究(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开展课程探究活动,旨在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探究。
二、课程探究目标1.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改进数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
4. 优化课程设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课程探究内容1. 课程设置与调整(1)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优化课程内容,降低难度,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2)增加实践性、趣味性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教学方法改革(1)倡导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解决问题。
(2)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施分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水平。
(3)开展教师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4. 评价体系改革(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四、课程探究实施策略1. 组织教师开展课程研讨,共同探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2.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 开展教学观摩、示范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建立学生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成长。
5. 定期开展教学质量检查,确保课程探究活动的有效实施。
五、课程探究预期效果1. 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2. 教学方法得到改进,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3. 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教师成长得到促进。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和分析发现,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学者对于核心素养和数学教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实践案例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有必要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实践探究,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从而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核心素养与初中数学教学的关系、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培养方法、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策略以及实践案例的分析,探究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水平。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如何应对教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挑战,进一步完善并优化数学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通过深入研究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试图为未来的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1.3 研究意义研究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以核心素养为引领,重新审视数学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价值。
通过深入探究和实践,可以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核心素养与数学教学的关系核心素养与数学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全面的素养,包括认知素养、情感素养、技能素养和学习方法素养。
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能力正是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
初中数学实验活动课有效教学探索
发点 是什 么?设 计教 学 时 就 要 紧紧 围绕该 目标 , 心 设计 : 精 怎
样开 头 ?怎 样指 导 学 生 探究 ?怎样 启 发 ?怎 样 设 计 练 习 ?怎
样 有 效评 价 ?要适 时 进 行 质疑 , 问题 引 向 深入 , 把 问题 要 击 中 思 维 的燃 点 . 设计 活动 内容 力 求 灵 活 多样 , 于 变 化 : 动地 富 活 点 也 可多 变 ,可 以 让 学生 走 出课 堂 走 向 社 会 . 学生 通 过 亲 身 体验 , 知识 的 掌 握及 问 题 的 解 决 应 该 会 轻 松 得 多 , 实 地 测 如 量 、 店服 务 、 观访 问 、 学 墙 报 等. 商 参 数
趣 , 课 程在 数 学 教 学 中引 入 了新 的 教 学 形 式— — 数 学 活 动 新 课 . 学 活 动课 作 为一 种 新 的课 型 。 数 不仅 能 发 展 学 生 智 能 , 培
养思 维 能力 , 而且 能 优 化学 生 思 维 品质 , 高 数 学修 养 . 提
师 生 关 系 , 营造 一 个 宽松 和谐 的学 习氛 围. 只有 教 师 充 满 激 情 、 满 活力 , 能把 学 生 引 入 思 考 、 索 之 中 ; 次 要 善 于 充 才 探 其
改 变 活动 形 式 . 中学 生 好 奇 心强 . 有 新 意 、 争 性 和 游 戏 初 对 竞 性 的 东 西 很 感 兴 趣 ,让 活 动 课 内容 以 游 戏 或 竞 赛 的形 式 出
现 , 大 大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拓 学 生 的视 野 : 后要 让 能 开 最 学 生 本 人成 为评 价主 体 ,并 积 极 参 与 到评 价 中来 . 生相 互 学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不断更新是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展示和追求的亮点,他们自觉反思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内涵,更加关注数学课堂中教的行为和学的方式的有效性。
如何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内化数学精神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呢?以下结合本人几年来实践新课程的经历,谈谈自己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高教学有效性进行的探索实践与反思。
有效的数学教学更应体现数学的本质,以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揭示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提炼数学的思想方法、体验数学的理性精神为核心,强调对更多学生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的关注,数学课堂的学习活动应充分体现数学味道,以智力活动反对形式主义,已有经验的简单再现和低水平重复很难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一、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教学数学如此抽象,人们在小学时或许还感受得到数学之美,但接触到更加抽象复杂的领域后,往往望而却步,所以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其数学学习在很长一个时段需要相对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撑。
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不应只在新课发生前起作用,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在很多课堂上,教师只在课前运用故事、问题、图片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后引入课题,之后则致之不顾而忽视情境的全程性。
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绝不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的,不能只注重情境提供的方式是否采用了多媒体技术,采用的内容是否新颖时尚,营造的气氛是否热烈轰动等。
而是应该突出数学学习这样的主题,为了对学生理解新的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公式或数学思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
所以数学情境的创设应以能否引起学生主体的数学思考,能否有利于数学本质的揭示及凸显数学本质之实为基本标准。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索与总结(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索与总结第一篇范文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实践探索与总结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索与总结,为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 教学目标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2. 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3. 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4. 注重实践操作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操作活动,如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应设置更高的目标,引导他们拓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6. 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7. 反思与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查找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索与总结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提高。
只有不断探索和总结,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理解教育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探索实践
理解教育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探索实践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潘伟生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不会在工作中思考教学中的各种困惑,分析它,解决它,是要被时代所淘汰的。
所幸我校在理解教育理论学习和研究上的深入让我有了自我超越的动力。
在专家的指导和关心下,紧密围绕“二期课改”精神与“理解教育”理论,我积极实践,勇于探索教学新手段和课堂教学新方法,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理解教育理论解决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课堂教学模式上实践理解教育理念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层次差异非常显著是困扰我们教师的一个难题。
随着理解教育的学习和逐步实践,我们认识到在课堂上如何才能使得各个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是直接摆在老师面前的现实问题,这也是理解教育的目的所在。
数学学科是自然学科的基础,知识连贯性相当强,如果在某个初始环节有脱漏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产生。
学力较低的学生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下,由于学习能力远低于一般学生,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接受起来就比较吃力。
长此以往,他们的思维得不到很好的训练,思维能力就越低,就会对所学内容越来越不适应,不感兴趣,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就越来越差。
上课不想听,不想认真思考,学力程度低的学生在这个负向循环中和全班大多数同学的差距越来越远。
到了高年级(初二以后)部分学生严重跟不上学业,产生普通中学最容易产生的问题——部分学生厌学,进而产生社会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才能使得各个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是直接摆在老师面前的现实问题。
上海市二期课改的精神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的主角地位还给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合作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
合作学习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进展。
传统分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异质分组形式,但在我们大多数学生差异较大的普通中学实施下来成效还不十分显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莉娜
[摘要] 新课程标准倡导将数学实验带入课堂教学之中,以手、口、脑多感官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借助实践活动形成路径,增强学生的数学理解和应用,尤其是数学思想的合理应用,从而实现“学思创共生”,孕育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与应用能力. 数学实验课设计的要义在于实验起点指向学生兴趣,实验过程体现深度理解,实验过程助力创新思维,实验结果深化应用意识.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实验;创新思维;应用意识
数学实验是在新课程改革后根植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数学学习方法,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该方法属于具身认知活动中的一种,融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操作为一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为学生供给知识能量,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数学实验的恰当引入,可以通过一些感性材料来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自然过渡. 数学实验是促发学生发现、提出、验证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完善和数学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1] . 初中数学实验的设计应关注以下几个要义
实验起点指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切之源. 由于初中生受年龄特征影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数学实验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关注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强化初中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深化理解和认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整体素质的持续提升.
比如,一位教师执教“轴对称图形”,让学生用剪刀和彩纸做实验. 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兴趣盎然地进行剪、折、拼等活动,呈现了多种漂亮的对称图形. 学生在亲历实验中深刻认识到轴对称的基本原则,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而实现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飞跃.
实验案例1 ?摇理解概率
师妈妈买回来一盒蛋糕,小芳和小东都很喜欢吃,但只剩最后一个了,该给谁吃呢?谁能帮妈妈决定给谁吃呢?
(在火热的讨论中,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呈现了多种解决策略. )
生1妈妈可以出一道题,谁做对了给谁吃.
师嗯,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生2我认为可以通过掷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这样更公平.
师很好,那你能具体讲一讲过程吗?
生2我们可以拿出一枚干净且质地均匀的硬币,将其抛起,使其自然落下后待其呈静止状态,若正面朝上就给小芳吃,若反面朝上就给小东吃.
师那么大家再思考一下,这种掷硬币的方法是否对游戏双方都公平呢?
……
这是执教“概率”而设计的数学实验,意在引导学生建立概念,了解概率的特征. 教师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切入教学,这样“生活化”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抽象出数学概念,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也是数学实验的价值所在.
实验过程体现深度理解
在日常教学中,一些学生表现出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不够深入,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新课程理念倡导关注知识生成性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概念、定义等的解说,还要让学生真正去体验、去感受,在观察、实践、猜测和交流等过程中使所有外在的学习因素发挥作用,实现深度理解,促进数学概念的自然形成.
例如,一位教师执教“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将实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让学生用提前准备好的一大、一小两张圆形纸片,固定好大圆,并在大圆所在平面内移动小圆,让学生通过去数移动过程中兩个圆的交点个数,初步体验它们存在的几种位置关系;第二层次,教师再以多媒体演示大、小两个圆进行相对运动的过程,让学生去看、去量、去比,从而突破大圆、小圆的位置关系与d,R,r之间的关联. 对学生而言,这个环节给人的触动是巨大的,经过交流归纳,学生很快得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于是,学生自然地建构出两圆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想象出移动的画面,抽象出数学定义.
实验案例2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师下面,我们再来思考,若给出两个条件,画出的三角形全等吗?这两个条件存在哪些情况呢?
(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得出了多个结论. )
师那下面给出一些具体数据,组内探究和比较. ①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一条边为6 cm;②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 cm和6 cm;③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为3°和6°.
学生们通过画图及组内进行比较,很快得出了结论,从而进一步巩固理解了数学知识. 这样的数学实验,不仅顺应了学情,让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都用自己的方法自主探究,而且还从学生的视角去教学、去演绎,让实验教学事半功倍.
实验过程助力创新思维
数学实验是孕育创新思维的“孵化器”,学生的“独创”都根植于实验过程之中[2] . 在数学实验的活动中,学生会主动进行观察、学习、思考、推理,主动提出数学猜想并实施于画图、剪拼、测量等实践活动中.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生进行数学实验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例如,在实验操作中引导学生解决“不过河测量河宽”这一问题时,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形成了多种思路. 有学生提出利用全等三角形,有学生提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学生提出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有学生提出利用勾股定理,还有学生提出利用三角函数……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从而从自身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学生从不同视角和不同经验出发所形成的形态各异的探究.
实验案例3 剪纸活动
师下面大家尝试一下,是否可以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个相似三角形?
(学生立刻投入动手操作之中,有的剪,有的量,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
生1我认为可以. 但好像该三角形必须为特殊三角形.
师该如何剪呢?
生2我们可以将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沿着它斜边上的高剪开,则可以得到两个相似三角形.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吗?
生3我们可以将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沿着它底边上的高剪开,则可以得到两个相似三角形.
师还有吗?
生4我认为其他的都不可以.
师大家分析得很到位……
上述便是执教“相似三角形”而设计的数学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这种直面问题本身的数学实验中,學生不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实验结果深化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的深化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标志. 教师需以实验环境为载体,让
学生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实际训练,从而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可见,应用意识的深化在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认知建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实验时,需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应用,尤其是具有思维价值的数学应用.
例如,笔者执教“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整节课由“讨论测量方案”这个数学问题展开,每个操作实践都伴随着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思维经验. 这样层次化的实验设计,深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递进式发展. 又如,在学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后,可以结合校运动会来设计如下数学实验活动在15米长跑比赛中,运动员甲的速度为每分钟12米,运动员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现在乙在甲的前方5米处,几分钟后甲、乙两人相遇?他们会第二次相遇吗?比赛全程他们一共有几次相遇?通过这个实验活动,学生了解到“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上述实验设计不仅指向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更指向学生的应用能力,真正从学生本身出发,让学生在实验中深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数学思想与实践的对接.
总之,数学实验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准确把握数学实验的本质,科学合理地进行实验设计,才能充分发挥数学实验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永清. 提高数学实验教学效率策略[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14(3).
[2]陈福勤. 借助实验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J]. 文理导航(下旬),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