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实验步骤

合集下载

电泳的正确操作方法

电泳的正确操作方法

电泳的正确操作方法
电泳是一种实验方法,用于分离和定量DNA、RNA或蛋白质的分子根据其大小和电荷的不同。

以下是电泳的正确操作方法:
1. 准备电泳仪和电泳槽:先确认电泳仪和电源正常工作。

将电泳槽插入电泳仪中,并加入足够的电泳缓冲液,注意不要漏电。

2. 准备样品:将待分离的DNA、RNA或蛋白质样品与适当的加载缓冲液混合,使其浓度适合电泳分离。

3. 加载样品:将混合好的样品缓冲液注入电泳槽的样品孔中,同时注意记录每个孔中的样品。

4. 设置电场:将电泳槽连接到电源上,并设置合适的电场强度和时间。

在DNA 或RNA的分离中,通常使用直流电场,而在蛋白质的分离中,则使用交流电场。

5. 开始电泳:打开电源,开始电泳过程。

根据样品的预期分离时间,进行所需的电泳时间。

6. 分析结果:电泳结束后,关闭电源,将电泳槽取下。

将凝胶置于透明平台上,使用紫外线照射仪或其他合适的方法来观察分离结果。

根据带有标记的参考标准来确定目标分子的位置。

7. 数据处理:根据分离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和数据处理工作,比如测量分子大小或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电泳操作中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避免电源和设备的误操作或短路。

此外,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样品特点,还可能需要进行染色、转移或其他进一步的处理步骤。

因此,在进行电泳实验前,最好参考相关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手册,以确保正确操作。

蛋白质电泳操作步骤

蛋白质电泳操作步骤

SDS-PAGE电泳操作步骤:试剂配制:(实验中采用均为分析纯)(1)丙烯酰胺贮液(4℃下棕色瓶中储存,试剂尽量勿存储过久)丙烯酰胺贮液(T=30%,C=3%)称取29.1 g丙烯酰胺和0.9 g甲叉双丙烯酰胺,用双蒸水溶解,定容至100 ml,过滤备用。

(试剂有毒,操作中注意防护)(2)浓缩胶缓冲液(1 mol/L Tris-HCl,pH 6.8)(4℃下棕色瓶中储存,试剂尽量勿存储过久)6.06 g Tris溶解于35 ml双蒸水中,用浓盐酸调节pH至6.8,再用双蒸水定容至50 ml。

(3)分离胶缓冲液(1.5 mol/L Tris-HCl,pH 8.8)(4℃下棕色瓶中储存,试剂尽量勿存储过久)18.16 g Tris溶解于75 ml双蒸水中,用浓盐酸调节pH至8.8,再用双蒸水定容至100 ml。

(4)10% SDS(5)10% 过硫酸铵(APS):使用前新鲜配制,低浓度APS一般当天用当天配制,勿过夜使用。

(6)尿素(7)TEMED(N,N,N’,N’-四甲基乙二胺)(8)电极缓冲液(1×) (棕色瓶中4℃储存,一般使用3-4次)0.025 mol/L Tris,0.192 mol/L甘氨酸,0.1% SDS,pH 8.3(9)电极缓冲液(2×) (棕色瓶中4℃储存,一般使用3-4次)0.050 mol/L Tris,0.384 mol/L甘氨酸,0.1% SDS,pH 8.3(10)样品缓冲液(pH 6.8)(4℃下棕色瓶中储存,试剂尽量勿存储过久)1.6 ml浓缩胶缓冲液(pH 6.8)+ 4 ml 10% SDS + 0.6 g二硫苏糖醇(DTT) +2.5 ml 87%甘油+0.1 mg溴酚蓝,用双蒸水稀释到20 ml.(11)考玛斯亮蓝R-250染色方法:a.固定液20%三氯乙酸b.脱色液250 ml乙醇,80 ml冰醋酸,加水稀释至1000 ml。

c.染色液称取0.29 g考玛斯亮蓝R-250溶于250 ml上述脱色液中样品处理:处理完样品应尽快使用,若存储,须于-20℃下。

SDS-PAGE电泳实验步骤

SDS-PAGE电泳实验步骤

SDS-PAGE电泳实验步骤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质⼀、实验⽬的学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测定蛋⽩质的分⼦量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蛋⽩质是两性电解质,在⼀定的pH条件下解离⽽带电荷。

当溶液的pH⼤于蛋⽩质的等电点(pI)时,蛋⽩质本⾝带负电,在电场中将向正极移动;当溶液的pH⼩于蛋⽩质的等电点时,蛋⽩质带正电,在电场中将向负极移动;蛋⽩质在特定电场中移动的速度取决于其本⾝所带的净电荷的多少、蛋⽩质颗粒的⼤⼩和分⼦形状、电场强度等。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定量的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合⽽成的三维⽹状孔结构。

本实验采⽤不连续凝胶系统,调整双丙烯酰胺⽤量的多少,可制成不同孔径的两层凝胶;这样,当含有不同分⼦量的蛋⽩质溶液通过这两层凝胶时,受阻滞的程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

由于上层胶的孔径较⼤,不同⼤⼩的蛋⽩质分⼦在通过⼤孔胶时,受到的阻滞基本相同,因此以相同的速率移动;当进⼊⼩孔胶时,分⼦量⼤的蛋⽩质移动速度减慢,因⽽在两层凝胶的界⾯处,样品被压缩成很窄的区带。

这就是常说的浓缩效应和分⼦筛效应。

同时,在制备上层胶(浓缩胶)和下层胶(分离胶)时,采⽤两种缓冲体系;上层胶pH=6.7—6.8,下层胶pH=8.9;Tris —HCI缓冲液中的Tris⽤于维持溶液的电中性及pH,是缓冲配对离⼦;CI-是前导离⼦。

在pH6.8时,缓冲液中的Gly-为尾随离⼦,⽽在pH=8.9时,Gly的解离度增加;这样浓缩胶和分离胶之间pH的不连续性,控制了慢离⼦的解离度,进⽽达到控制其有效迁移率之⽬的。

不同蛋⽩质具有不同的等电点,在进⼊分离胶后,各种蛋⽩质由于所带的静电荷不同,⽽有不同的迁移率。

由于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存在的浓缩效应,分⼦筛效应及电荷效应,使不同的蛋⽩质在同⼀电场中达到有效的分离。

如果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定浓度的⼗⼆烷基硫酸钠(SDS),由于SDS带有⼤量的负电荷,且这种阴离⼦表⾯活性剂能使蛋⽩质变性,特别是在强还原剂如巯基⼄醇存在下,蛋⽩质分⼦内的⼆硫键被还原,肽链完全伸展,使蛋⽩质分⼦与SDS充分结合,形成带负电性的蛋⽩质—SDS复合物;此时,蛋⽩质分⼦上所带的负电荷量远远超过蛋⽩质分⼦原有的电荷量,掩盖了不同蛋⽩质间所带电荷上的差异。

westernblot电泳原理及步骤

westernblot电泳原理及步骤

westernblot电泳原理及步骤一、概述西方印迹(w es te rnb l ot)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中。

它通过将待检蛋白质进行SD S-P AG E电泳分离,再转移到聚合物膜上,利用特异性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原理,检测目标蛋白质的存在与表达水平。

二、原理1.SD S-PA GE电泳分离-准备样品:将待检蛋白质样品加入去离子水、蛋白质缓冲液和还原剂混合,使蛋白质变性和解聚。

-加载样品:将样品加入聚丙烯酰胺凝胶(p ol ya cr yl am id eg e l)孔上。

-电泳分离:将准备好的凝胶置于电泳槽中,通电使蛋白质在凝胶中由负极向正极运动分离。

2.转膜-准备转膜装置:将P V DF或N C膜与吸水性纸张浸泡后,叠放在转膜装置中,并按压缩成一整体。

-预处理转膜:将转膜装置放入转渍缓冲液中浸泡,使其湿润。

-转移:将电泳完的凝胶与转膜装置层叠,加上固定层叠板,施加压力进行转膜。

3.免疫检测-封闭:将转膜后的膜置于封闭液中,阻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减少背景信号。

-孵育:将膜与目标蛋白对应的一抗抗体孵育,使其与目标蛋白特异性结合。

-洗涤:用洗涤缓冲液洗去非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二抗检测:将膜与与一抗相应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孵育,二抗与一抗结合形成复合物。

-显示:加入发色底物,与酶催化反应,生成可视化的蛋白质带谱。

三、操作步骤1.准备样品-将待检蛋白质样品加入适量去离子水、蛋白质缓冲液和还原剂混合。

-完全溶解样品,可加热至95°C处理。

2.SD S-PA GE电泳分离-准备分离凝胶:根据目标蛋白质的分子量选择合适浓度的凝胶。

-加载样品:用自动吸管或微量注射器将样品均匀地加载到聚丙烯酰胺凝胶孔上。

-启动电泳:将准备好的凝胶放入电泳槽中,加入电泳缓冲液,通电进行电泳。

3.转膜-准备转膜装置:按照转膜装置的说明书操作,准备好转膜膜和膜瓶。

-预处理转膜:将PVD F或N C膜与吸水性纸张浸泡,并放入转膜缓冲液中浸泡片刻。

凝胶电泳操作步骤

凝胶电泳操作步骤

凝胶电泳操作步骤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生物大分子(如DNA、RNA、蛋白质)的方法,下面是凝胶电泳的一般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a.确定实验目的和所需分析的生物大分子。

b.准备所需试剂和仪器设备,并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准备样品:a.根据需要提取或制备待测样品,并对其进行初步处理。

b.确定样品浓度,并进行必要的稀释或浓缩。

3.准备电泳缓冲液:a.准备所需的缓冲液,并在适当温度(通常室温)下使其稳定。

b.调整缓冲液的pH值,并确保其适合所需分析的生物大分子。

4.准备凝胶:a.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凝胶类型,如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或琼脂糖凝胶(agarose gel)。

b.准备适当浓度的凝胶溶液,并加入所需添加剂(如硼酸盐)来稳定凝胶。

c.将凝胶溶液倒入凝胶模具,并按需插入电极。

5.运行电泳:a.将凝胶模具放入电泳槽中,确保电极完全浸入凝胶溶液中。

b. 轻轻将样品或质量标准品(Marker)加入凝胶孔中。

c.关闭电泳槽盖,并连接电源。

e.设置合适的电压和运行时间,开始电泳。

6.染色和可视化:a.将凝胶取出,将其浸泡在染色剂中(如乙溴黄溶液或银染液)。

b.根据所需分析的生物大分子类型选择合适的染色剂,并根据说明书进行染色步骤。

c.将染色后的凝胶放置在透明的平板背景下,使用适当的照明设备进行可视化。

7.数据分析:a.根据染色后的凝胶图像,观察样品的分离情况和带状图案,并记录相关数据。

b. 根据已知标准品(Marker)的迁移距离计算未知样品的相对迁移速率。

c.根据实验目的和分析需求,使用适当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

8.实验记录和报告:a.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参数和结果。

b.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和讨论。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步骤是一个一般性的凝胶电泳操作流程,具体的步骤和条件可能会因实验目的、样品类型和设备设置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化学电泳实验报告

化学电泳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电泳实验的操作步骤;3. 分析电泳实验的结果,并得出结论。

二、实验原理电泳是一种利用电场力使带电粒子在溶液中移动的技术。

在电泳实验中,待测物质(如蛋白质、DNA等)被加载到电极之间,在电场的作用下,带正电的粒子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粒子向阳极移动。

根据待测物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可以判断其电荷量和分子量。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器材:电泳仪、电泳槽、电极、样品管、凝胶板、注射器、移液器、剪刀、镊子、滤纸、胶水等;2. 试剂:电泳缓冲液、染色剂、脱色剂、待测样品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电泳槽:将电泳缓冲液加入电泳槽中,确保电极插入缓冲液中;2.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加入样品管中,加入适量电泳缓冲液,混匀;3. 准备凝胶板:将凝胶板放入电泳槽中,用剪刀剪去多余的凝胶板;4. 制备染色剂:根据实验要求,配制适量染色剂;5. 制备脱色剂:根据实验要求,配制适量脱色剂;6. 加样:将样品管插入凝胶板孔中,用注射器吸取样品,滴入凝胶板孔中;7. 上样:将凝胶板插入电泳槽中,确保样品位于电极之间;8. 电泳:打开电泳仪,调整电压和电流,使电泳过程持续进行;9. 取样:电泳结束后,用剪刀剪下含有样品的凝胶板;10. 染色:将染色剂滴入凝胶板孔中,染色5-10分钟;11. 脱色:将脱色剂滴入凝胶板孔中,脱色5-10分钟;12. 观察结果:观察凝胶板上的电泳结果,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待测样品在电泳过程中向阴极移动,说明待测样品带正电;2. 根据待测样品在凝胶板上的迁移速度,可以计算出其分子量;3. 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的电泳结果,可以分析样品之间的差异。

六、讨论与改进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电压和电流,以确保电泳过程的稳定性;2. 样品制备过程中,确保样品浓度和纯度,以减少实验误差;3. 在染色和脱色过程中,注意控制时间,以免影响实验结果;4. 对于不同类型的电泳实验,可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实验参数,以提高实验效果。

DNA提取及电泳步骤

DNA提取及电泳步骤

1、将血样摇匀,吸取150微升(可稍剪短枪头),至1.5毫升离心管,8000转离心1分钟,弃上清。

2、加200微升ACD抗凝剂,8000转离心1分钟,弃上清。

3、再加200微升ACD抗凝剂,8000转离心1分钟,弃上清。

4、加250微升PBS缓冲液,摇匀。

以下试剂盒操作---------5、加500微升Buffer AP1,旋涡振荡10秒。

6、加100微升Buffer AP2,旋涡振荡10秒。

7、12000转离心10分钟。

8、将上清加入制备管中(制备管事先置于2毫升离心管中)。

9、12000转离心1分钟。

10、取出制备管,弃2毫升离心管中滤液,重新放回制备管,加700微升Buffer W1A。

11、室温放置2分钟。

12、12000转离心30秒。

13、取出制备管,弃2毫升离心管中滤液,重新放回制备管,加800微升Buffer W2。

14、12000转离心1分钟。

15、取出制备管,弃2毫升离心管中滤液,重新放回制备管,加500微升Buffer W2。

16、12000转离心1分钟。

17、取出制备管,弃2毫升离心管中滤液,重新放回制备管。

18、12000转离心1分钟。

19、取出制备管,置于洁净的1.5毫升离心管中,加200微升Buffer TE(可预热至65摄氏度)。

20、室温放置1分钟。

21、12000转离心1分钟。

22、取出制备管,DNA提取完成。

以下带防护手套操作-----------1、称取0.4克琼脂糖粉,倒入锥形烧杯。

2、量取40毫升1×TE溶液,加入烧杯。

3、稍摇匀,置微波炉加热煮沸30秒。

4、取出烧杯,用专用移液枪加5微升EB。

5、摇匀,趁热将1%琼脂糖倒入制胶板。

6、静置20分钟,小心拔出梳子。

7、根据样本数量,在洁净表面点上N个1微升Loading Buffer。

8、用移液枪抽吸,使5微升DNA模板(或PCR产物)与1微升Loading Buffer 混匀。

9、小心加N个混匀液于点样孔。

SDS-PAGE电泳实验步骤

SDS-PAGE电泳实验步骤

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学习SDS-聚丙烯跌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的pH条件下解离而带电荷。

当溶液的pH大于蛋白质的等电点(pl)时,蛋白质本身带负电,在电场中将向正极移动;当溶液的pH小于蛋白质的等电点吋,蛋白质带正电,在电场中将向负极移动;蛋白质在特定电场中移动的速度取决于其本身所带的净电荷的多少.蛋白质颗粒的大小和分子形状、电场强度等。

聚丙烯酰胺礙胶是由一定量的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合而成的三维网状孔结构。

本实验釆用不连续凝胶系统,调整双丙烯酰胺用量的多少,可制成不同孔径的两层凝胶;这样,当含有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溶液通过这两层凝胶时,受阻滞的程度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迁移率。

由于上层胶的孔径较大,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分子在通过大孔胶时,受到的阻滞基本相同,因此以相同的速率移动;当进入小孔胶时,分子董大的蛋白质移动速度减慢,因而在两层凝胶的界面处,样品被压缩成很窄的区带。

这就是常说的浓缩效应和分子筛效应。

同时,在制备上层胶(浓缩胶)和下层胶(分离胶)时,釆用两种缓冲体系;上层胶pH二一,下层胶pH=; Tris—HCI缓冲液中的Tris 用于维持溶液的电中性及pH,是缓冲配对离子:Cl-是前导离子。

在时,缓冲液中的Gly为尾随离子,而在卩日=吋,Gly的解离度增加:这样浓缩胶和分离胶之间pH的不连续性,控制了慢离子的解离度,进而达到控制其有效迁移率之目的。

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等电点,在进入分离胶后,各种蛋白质由于所带的静电荷不同,而有不同的迁移率。

由于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存在的浓缩效应,分子拜效应及电荷效应,使不同的蛋白质在同一电场中达到有效的分离。

A B如果在聚丙烯酰胺;疑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由于SDS带有大董的负电荷,且这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使蛋白质变性,特别是在强还原剂如疏基乙醇存在下,蛋白质分子內的二硫键被还原,肽链完全伸展,使蛋白质分子与SDS充分结合,形成带负电性的蛋白质一SDS复合物:此时,蛋白质分子上所带的负电荷董远远超过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掩盖了不同蛋白质间所带电荷上的差异。

SDS-PAGE电泳实验步骤

SDS-PAGE电泳实验步骤

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一、实验目得学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测定蛋白质得分子量得原理与基本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就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得pH条件下解离而带电荷。

当溶液得pH大于蛋白质得等电点(pI)时,蛋白质本身带负电,在电场中将向正极移动;当溶液得pH小于蛋白质得等电点时,蛋白质带正电,在电场中将向负极移动;蛋白质在特定电场中移动得速度取决于其本身所带得净电荷得多少、蛋白质颗粒得大小与分子形状、电场强度等。

聚丙烯酰胺凝胶就是由一定量得丙烯酰胺与双丙烯酰胺聚合而成得三维网状孔结构、本实验采用不连续凝胶系统,调整双丙烯酰胺用量得多少,可制成不同孔径得两层凝胶;这样,当含有不同分子量得蛋白质溶液通过这两层凝胶时,受阻滞得程度不同而表现出不同得迁移率。

由于上层胶得孔径较大,不同大小得蛋白质分子在通过大孔胶时,受到得阻滞基本相同,因此以相同得速率移动;当进入小孔胶时,分子量大得蛋白质移动速度减慢,因而在两层凝胶得界面处,样品被压缩成很窄得区带。

这就就是常说得浓缩效应与分子筛效应。

同时,在制备上层胶(浓缩胶)与下层胶(分离胶)时,采用两种缓冲体系;上层胶pH=6、7—6。

8,下层胶pH=8.9;Tris—HCI缓冲液中得Tris用于维持溶液得电中性及pH,就是缓冲配对离子;CI-就是前导离子。

在pH6.8时,缓冲液中得Gly—为尾随离子,而在pH=8、9时,Gly得解离度增加;这样浓缩胶与分离胶之间pH得不连续性,控制了慢离子得解离度,进而达到控制其有效迁移率之目得。

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得等电点,在进入分离胶后,各种蛋白质由于所带得静电荷不同,而有不同得迁移率、由于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存在得浓缩效应,分子筛效应及电荷效应,使不同得蛋白质在同一电场中达到有效得分离。

如果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一定浓度得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由于SDS带有大量得负电荷,且这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使蛋白质变性,特别就是在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存在下,蛋白质分子内得二硫键被还原,肽链完全伸展,使蛋白质分子与SDS充分结合,形成带负电性得蛋白质—SDS复合物;此时,蛋白质分子上所带得负电荷量远远超过蛋白质分子原有得电荷量,掩盖了不同蛋白质间所带电荷上得差异、蛋白质分子量愈小,在电场中移动得愈快;反之,愈慢。

双向电泳的全套实验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双向电泳的全套实验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双向电泳的全套实验步骤及其注意事项本手册向您提供双向电泳实验过程中从样品制备、IEF电泳、胶条平衡、SDS-PAGE、凝胶染色脱色、胶内蛋白质点的切取、胶内胰酶消化以及质谱样品的制备等全部实验步骤,为您的实验提供全流程的帮助。

细胞样品的一般处理步骤1. 吸出培养液,用胰酶消化或细胞刮子收获细胞。

2. 加入PBS溶液,1500g离心10分钟,弃上清。

重复3次。

3. 加入5倍体积裂解液,或按1×106细胞悬于60~100ul裂解液中混匀。

4. 液氮中反复冻融3次。

5. 加50ug/ml RNase及200ug/ml DNase,在4℃放置15分钟。

6. 15,000转,4℃离心15分钟。

7. 收集上清,分装分装后冻存于-70℃。

组织样品的一般处理步骤1. 碾钵碾磨组织,碾至粉末状。

2. 将适量粉末状组织转移至匀浆器,加入适量裂解液,进行匀浆。

3. 加50ug/ml RNase及200ug/ml DNase,在4℃放置15分钟。

4. 15,000转,4℃离心20分钟。

5. 收集上清,分装后冻存于-70℃。

双向电泳中溶液配制水化上样缓冲液(I):尿素8M 4.805gCHAPS 4% 0.4gDTT 65mM 0.098g(现加)Bio-Lyte 0.2%(w/v) 50μl(40%)(现加)溴酚蓝0.001% 10μl(1% 溴酚蓝)MilliQ水定容至10ml;分装成10小管,每小管1ml,-20℃冰箱保存。

水化上样缓冲液(II):尿素7M 4.2g硫脲2M 1.52gCHAPS 4% 0.4gDTT 65mM 0.098g(现加)Bio-Lyte 0.2%(w/v) 50μl(40%)(现加)溴酚蓝0.001% 10μl(1% 溴酚蓝)MilliQ水定容至10ml;分装成10小管,每小管1ml,-20℃冰箱保存。

水化上样缓冲液(III):尿素5M 3.0g硫脲2M 1.52gCHAPS 2% 0.2gSB 3-10 2% 0.2gDTT 65mM 0.098g(现加)Bio-Lyte 0.2%(w/v) 50μl(40%)(现加)溴酚蓝0.001% 10μl(1% 溴酚蓝)MilliQ水定容至10ml;分装成10小管,每小管1ml,-20℃冰箱保存。

电泳

电泳

实验十四电泳一、目的要求1. 学会制备Fe(OH)3溶胶;2. 观察胶体的电泳现象,了解宏观电泳法测ζ电势的技术;3. 掌握测定胶粒的运动速度和电荷符号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胶体溶液(溶胶)是分散相线度为1nm-100nm(1nm=10-9m)的高分散多相体系。

在胶体的分散体系中,由于胶粒本身电离,或胶粒向分散介质选择地吸附一定量的离子,以及胶粒与分散质之间相互摩擦生电,使得几乎所有的胶体颗粒都带一定量的电荷。

由于整个胶体分散系统呈电中性,因而在胶粒四周的分散介质中,必定具有电量相同而符号相反的对应离子存在。

因此胶粒表面和介质间就形成一定的电势差。

紧密层与扩散层间交界处称为滑移面(或stern面),显然称为溶剂化层,它与胶粒一起运动,由溶剂化层界面到均匀液相内部的那一微观段为滑动面,从滑动面到本体间存在的电势差叫做ζ电势。

ζ电势越大,胶体体系越稳定,因此ζ电势大小是衡量胶体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溶胶示意图图14-1 Fe(OH)3ζ电势的大小与胶粒的大小、浓度、介质的性质、pH值及温度等因素有关,是表征胶粒特性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在研究胶体性质及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荷电胶粒与分散介质间会发生相对运动,胶粒向正极或负极(视胶粒所带电荷为负或正电而定)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同一胶粒在同一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与ζ电势的大小有关,所以ζ电势也称为流动电势或电动电势。

测定ζ电势,对解决胶体体系的稳定性具有很大的意义。

在一般溶胶中,ζ电势数值愈小,则其稳定性亦愈差,此时可观察到聚沉的现象。

因此,无论是制备胶体或者是破坏胶体,都需要了解所研究胶体的ζ电势。

原则上,任何一种胶体的电动现象(如电渗、电泳、流动电势、沉降电势)都可用来测定ζ电势,但最方便的则是用电泳现象来进行测定。

电泳法又分为两类,即宏观法和微观法。

宏观法原理是观察溶胶与另一不含胶粒的导电液体的界面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

微观法是直接观察单个胶粒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

电泳实验的操作步骤与分析方法

电泳实验的操作步骤与分析方法

电泳实验的操作步骤与分析方法引言:在现代生物学和分子医学领域,电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分离、纯化和分析生物大分子。

本文将介绍电泳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分析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背景知识在开始电泳实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

电泳是基于分子在电场中的迁移行为来进行分离的技术。

其中,核酸电泳用于分离DNA和RNA,蛋白质电泳用于分离蛋白质。

二、DNA电泳实验操作步骤1. 提取DNA样品首先,我们需要从细胞的裂解物或其他样品中提取目标DNA。

这可以通过常见的DNA提取方法,如酚/氯仿法或盐酸法来实现。

提取的DNA样品应该具备一定的纯度和浓度。

2. 制备琼脂糖凝胶接下来,我们需要制备琼脂糖凝胶。

首先,将适量的琼脂糖(通常为0.7-1.2%)溶解在缓冲液中,再添加一定量的琼脂糖染料(如溴化乙啶)。

将溶液倒入电泳槽中,并插入电极。

3. 加载DNA样品将提取好的DNA样品与DNA提取缓冲液混合,并将混合物加入凝胶齿孔中。

为了确定各样品带位置,可以在其中一些样品中加入DNA分子量标准物。

4. 进行电泳将电泳槽连接到电源,设置合适的电压和电流条件。

DNA分子在电场中会迁移,较小的DNA分子迁移较快,较大的DNA分子迁移较慢。

5. 可视化和记录结果当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并进行染色,如乙溴橙染色。

使用紫外光箱或相应的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和记录结果。

DNA带的长度和强度可以被定量分析,以获取更精确的数据。

三、蛋白质电泳实验操作步骤1. 提取蛋白质样品首先,从细胞裂解液或其他样品中提取目标蛋白质。

这可以通过研磨、超声处理或其它细胞破碎方法来实现。

提取的样品应具有一定的纯度和浓度。

2. 准备凝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类型的凝胶,如SDS-PAGE凝胶或IEF凝胶。

根据凝胶配方,准备凝胶缓冲液,并在电泳槽中制备凝胶。

3. 加载蛋白质样品将提取的蛋白样品与载体缓冲液或其他加载缓冲液混合,并将混合液加载到凝胶孔中。

根据需要,也可以添加蛋白质分子量标准物。

电泳实验报告

电泳实验报告

电泳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电泳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电泳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3.实践电泳方法在DNA分离中的应用;
实验仪器和材料:
1.电泳装置;
2.电泳槽、电源;
3.琼脂糖凝胶;
4.DNA样品;
5.DNA标准品;
6.负电极和正电极;
7.电泳缓冲液;
实验步骤:
1.准备琼脂糖凝胶:按照包装说明将琼脂糖加入缓冲液中,搅拌至溶解;
2.制备DNA样品:将待测DNA样品加入管式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负电荷染料;
3.装载样品:将琼脂糖凝胶倒入电泳槽中,用吸管将样品一点点滴入凝胶槽中;
4.运行电泳:将负电极和正电极各连接一端,将电泳装置连接电源,设定合适的电流和运行时间;
5.观察结果:在运行电泳的过程中观察电泳槽中的凝胶发生的
变化和DNA分离的情况;
6.测量结果:根据凝胶中DNA条带的位置和长度,使用标准品确定待测样品中DNA的分子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观察和测量,我们可以得到不同DNA样品在凝胶中的分离结果。

通过对比DNA标准品和待测样品的分子量,可以确定待测样品中DNA的分子量。

同时,观察DNA分离结果可以推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DNA序列。

实验结论:
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测量DNA分子的方法。

通过电泳实验,我们可以得到DNA样品的分离结果,同时推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目标DNA序列。

电泳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直观等优点,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手段。

电泳步骤

电泳步骤

SDS电泳具体步骤一、清洗玻璃板 1、洗洁精轻轻擦洗 2、自来水冲 3、蒸馏水冲 4、筐里晾干 5、梳子用水洗二、配胶材料:玻璃板、梳子、架子、枪(100-1000、20-200、2-20)、DDW、30%Arc-Bis、Tris(pH8.8)、Tris(pH6.8)、10%SDS、10%AP、TEMED。

1、玻璃板对齐后放入夹中卡紧2、配分离胶3、加入玻璃板中4、加入乙醇1ml 等待0.5小时5、用注射器吸出乙醇,6、用水冲洗分离胶3次,第4次最后(加入AP、TEMED前)再用注射器吸出7、配浓缩胶8、将玻璃板加满9、放入小梳子等待0.5小时三、上样材料:蛋白、marker、针筒、电泳槽、电泳液、枪(2-20ul)1、把玻璃板取下,放入小架子,固定于电泳槽(大玻璃板朝外),拔梳子,(若只有一块胶,对面用塑料板)2、将小架子加满电泳液,标记位置,用针筒抽电泳液通膜3、根据要求上样蛋白(如海马),最外侧加马克,用2-20ul枪四、电泳1、放入电泳盒中,盒中加少量电泳液,放上盖子2、开电泳机电压先60V,马克到达分离胶后调制110V,等待约2小时五、转膜材料:6张滤纸、1张PVDF膜(根据分离胶剪,无水甲醇中浸泡1min~2min)、转膜夹、转膜缓冲液1、取胶,将浓缩胶轻轻刮去,去掉多余的分离胶,2、将裁好的胶、浸过甲醇的PVDF膜和滤纸放入转膜缓冲液中,10min左右,3、黑色板在下面,纸—胶—膜—纸(注意赶走气泡)4、转膜夹放入电泳槽,放满转膜缓冲液,外面放冰块,加满水等待120分钟,电压100V六、免疫反应材料:丽春红、TBST、5%牛奶、一抗、二抗 1、取出一小盒,加入少量丽春红,(用完回收)2、把膜取出,扔掉胶,依次放丽春红——TBST,(摇床上)3、膜剪成小条带,放入方格盒,放入TBST(摇床),几分钟后放入5%牛奶中封闭抗原(摇床)等待1小时4、配一抗:配5%的牛奶(5g牛奶,加TBST至100ml),将抗体放入牛奶中。

电泳实验步骤

电泳实验步骤

电泳实验细节实验步骤操作要点:① 每组将2只50 mL 、2只100 mL 容量瓶,3只200ml 烧杯洗净待用。

② 用100ml 的容量瓶准确配制0.10 mol/L 的KI 、AgNO 3各100 mL 待用,并配置0.010 mol/L 两种溶液各50 mL 备用。

③ 用0.010 mol/L 的KI 和AgNO 3分别配制0.005mol/L 的KI 和AgNO 3新鲜溶液100 mL 待用。

④ 在洗净的200 mL 烧杯中准确移入0.005 mol/L 的KI 26.0 mL ,在搅拌条件缓缓滴入22.0 ml 左右的0.005 mol/L 的AgNO 3,直至形成透明晶莹的AgI 溶胶。

⑤ 将制备好的溶胶沿洗净的电泳管中央细管缓缓加入,使溶胶高度与电极管口插入的电极头部同高(图二中刻度6)。

⑥ 沿电泳管的管壁(图中2)滴入0.005mol/L 的KNO 3辅助液,并且使辅助液要高出铂片约2 cm (图中刻度5),将滴加完KNO 3的溶液静置8-10分钟,观察辅助液与胶体间有无界面,无界面则重做。

⑦ 打开电源之前,检查电源粗调旋钮是否在零位,若不在:一定要调至零点,然后再打开电源;再分别调节粗调 、细调两个旋钮,使电压稳定在160伏,电泳一段时间,使负极一端界面下降2.0 cm (即图中刻度5到刻度6),记下移动所用时间(s ).注意:关闭电源时, 电压粗调旋钮也必须调至零点,方可关掉电泳电源开关。

⑧ 用导线测量两电极铂片间溶胶的长度。

相关公式:)]/(/[t /h 43002L V E )(πηζ⨯=h :2cm ,E=81 ,V=160V , η:在试验温度下水的黏度80,L :胶体的长度 ,t :上升所用时间。

1:中央细管2:电泳管管壁3:活塞4:电极。

cdna凝胶电泳过程

cdna凝胶电泳过程

cdna凝胶电泳过程CDNA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主要用于分析cDNA 文库中基因的表达水平。

以下是CDNA凝胶电泳的实验步骤、结果分析及应用意义的详细介绍。

一、CDNA凝胶电泳简介CDNA凝胶电泳是基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通过分析扩增后的cDNA片段大小和数量,了解基因在特定条件下的表达情况。

实验中,样品经过逆转录酶催化合成cDNA,然后利用PCR技术对cDNA进行扩增,最后将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析。

二、CDNA凝胶电泳实验步骤1.提取总RNA:首先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总RNA,去除DNA和蛋白质污染。

2.逆转录:将提取的总RNA经过逆转录酶催化合成cDNA。

3.PCR扩增:利用特定引物对c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为特定基因的表达产物。

4.凝胶电泳:将扩增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DNA片段大小分离出不同基因的表达产物。

5.染色和拍照:对凝胶进行染色,常用的是银染或荧光染色,然后拍照记录实验结果。

三、CDNA凝胶电泳结果分析1.凝胶分析:通过观察凝胶上的条带,可以了解不同基因的表达水平。

条带亮度与基因表达量成正比,亮度越高,基因表达量越高。

2.数据分析: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凝胶条带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各基因的表达量。

3.统计分析: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基因在特定条件下的表达差异。

四、应用CDNA凝胶电泳的意义1.研究基因表达:CDNA凝胶电泳可用于研究不同条件下基因的表达水平,揭示基因在生物过程中的作用。

2.疾病诊断:通过分析特定基因在疾病状态下的表达差异,有助于发现疾病相关基因,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3.药物筛选:CDNA凝胶电泳可用于筛选药物作用靶点,为药物研发提供线索。

4.基因表达调控研究:CDNA凝胶电泳可应用于研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为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总之,CDNA凝胶电泳作为一种有效的基因表达分析方法,在生物学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核酸电泳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核酸电泳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核酸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 DNA 或 RNA 的大小、纯度和浓度等信息。

以下是核酸电泳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 准备样品:将待检测的 DNA 或 RNA 样品加入 DNA 或 RNA Load Buffer 中,并彻底混合
2. 加载样品:取一个空的凝胶孔,用微量移液器等工具将混合好的 DNA 或 RNA 样品加载到凝胶孔中。

注意不要将样品液体超过凝胶孔的容积。

3. 运行凝胶:将凝胶盒放入电泳槽中,并加入足够的 TBE 或 TAE 缓冲液,直到凝胶完全浸泡。

连接电源,设置适当的电压和时间,运行电泳。

4. 取出凝胶:电泳结束后,断开电源,小心地取出凝胶,放入凝胶成像仪或紫外线透射仪中进行可视化。

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要戴手套,避免接触到有害物质,如致癌物质乙酰胺。

2. 加载样品时要注意不要将液体超过凝胶孔的容积,否则会影响电泳效果。

3. 在电泳前要检查电泳槽和电极是否清洁,避免样品受到杂质污染。

4. 运行电泳时要根据样品的大小和预期分离效果来选择适当的电压和运行时间。

5. 在运行电泳时要注意缓冲液的 pH 值和浓度,以及电泳槽内的温度,这些因素会影响电泳效果。

6. 取出凝胶时要小心,避免损坏凝胶。

7. 在凝胶成像时,应注意避免暴露在紫外线下,以保护自己的健康。

电泳实验步骤

电泳实验步骤

电泳实验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电泳实验那些事儿。

电泳实验啊,就像是一场微观世界的赛跑。

首先呢,得准备好你的赛道,也就是电泳槽啦。

这电泳槽就好比是运动员们的跑道,得平平整整、干干净净的,可不能有啥杂质来捣乱。

然后呢,就是配胶啦。

这就像是给运动员们准备合适的鞋子,不同的胶就像是不同性能的鞋子,得根据你的需求来选择哟。

配胶的时候可得仔细着点,各种成分的比例要把握好,要不然这胶可就不结实啦。

接着,就是上样啦。

这就像是让运动员们各就各位,把样品小心翼翼地加到孔里,可别手抖把样品洒出来咯。

等上样完成,就可以通电啦。

这通电就像是发令枪响,让那些小分子啊、大分子啊开始在跑道上奔跑起来。

它们跑得有快有慢,根据各自的特性,在跑道上留下不同的轨迹。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得瞪大了眼睛观察着。

就像看比赛一样,你得时刻关注着选手们的表现。

看看那些条带跑得怎么样,有没有跑偏啦,有没有分得清楚啦。

跑完之后,就是染色啦。

这染色就像是给运动员们颁奖,让那些表现突出的条带更加显眼,让你能清楚地看到它们的成果。

最后一步,就是观察和分析啦。

你得像个专业的裁判一样,仔细分析那些条带代表着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这可需要你有一双慧眼和一个聪明的脑袋瓜哟。

你说这电泳实验是不是很有趣?就像一场微观世界的精彩比赛!它能让我们看到那些平时看不到的分子们的表现,让我们对生命的奥秘有更深入的了解。

所以啊,朋友们,好好去体验一下电泳实验吧,说不定你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呢!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这个神奇的实验的!。

电泳作业流程

电泳作业流程

电泳作业流程1. 准备电泳凝胶
-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
- 准备浓缩胶和分离胶溶液
-将溶液倒入凝胶夹层板中,使其固化成型
2. 制备样品
- 取适量样品,加入上样缓冲液
- 加热变性蛋白质(如需要)
- 离心,使样品完全溶解
3. 装载样品
- 将凝胶放入电泳仪的缓冲液槽中
- 使用专用器具将样品装载到凝胶的样品孔中
4. 运行电泳
- 将正负极与电源正确连接
- 设定合适的电压和电流,开始电泳分离
5. 显色
- 将凝胶浸入显色液中,使蛋白质带显色
- 必要时用脱色液脱去背景颜色
6. 分析结果
- 观察并记录蛋白质带的迁移位置和样式
- 利用分子量标准曲线估算样品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7. 保存凝胶图像
- 使用适当的方法保存和存档凝胶图像,以便分析和交流
以上是电泳实验的一般流程,具体步骤可根据实验目的和方法作调整。

正确操作和数据分析对于获得可靠结果至关重要。

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操作步骤

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操作步骤

一、实验准备工作,要在实验前一天完成。

1.镀膜:将载片竖直放入盛有1%常熔点琼脂糖的立式染缸中,静置1 min后缓慢取出,并置于立式染缸中,在37 ℃烘箱中烤膜12 h(防尘)。

2.配制细胞裂解储备液:分别按称量146.25 g氯化钠,37.224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1.2114 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肌氨酸钠(10.124 g),上述质量的四种药品于烧杯中依次溶解,溶解时由于肌氨酸钠容易起泡,故最后加入,由于Na2EDTA难溶可适当加热进行溶解,同时可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溶解后用容量瓶定容至1000 mL,将配好的溶液放入冰箱4 ℃保存。

)3.配置磷酸缓冲液(PBS、pH=6.8):KH2PO44.5 g、Na2HPO4·12H2O 11.81 g、H2O 1000 mL,混合后置4 ℃备用。

二、实验工作,要细心操作。

1.构槽:用市售的透明胶带(两层)在镀上正常熔点琼脂糖膜的载玻片中央构建一个长方形小槽,或者在一张载玻片上搭两个槽。

构建好后放回载玻片架并用一次性手套套住(防尘)。

2.取细胞裂解储备液、二甲亚砜、TritonX-100按体积比89:10:1量于锥形瓶中混匀(TritonX-100粘性大,用枪头吸取时手要慢慢放开,将液体打入锥形瓶中,然后要反复吹打,尽量把枪头壁上的液体打入锥形瓶中),然后用NaOH调pH=10!!!4 ℃静置,放入冰箱,进行温度平衡。

3.电泳缓冲液:称取0.3722 gNa2EDTA,12.0000 gNaOH定容至1L,pH=13,室温保存。

4.将水浴锅打开,把温度调到65 ℃。

5.骨髓细胞悬液制备:分离股骨,PBS液清洗,打开骨髓腔,取4 ℃PBS液4 mL反复冲洗骨髓,吸取1.5~2 mL所得混合液,4 ℃、3000 r/min离心1 min弃上清;加4 ℃PBS 液1 mL,轻柔混匀,15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加入4 ℃PBS液500 µL轻柔混匀,置4 ℃待用,若离心后发现骨髓细胞较少可以适当延长3000 r/min离心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泳实验细节
实验步骤操作要点:
① 每组将2只50 mL 、2只100 mL 容量瓶,3只200ml 烧杯洗净待用。

② 用100ml 的容量瓶准确配制0.10 mol/L 的KI 、AgNO 3各100 mL 待用,并配置0.010 mol/L 两种溶液各50 mL 备用。

③ 用0.010 mol/L 的KI 和AgNO 3分别配制0.005mol/L 的KI 和AgNO 3新鲜溶液100 mL 待用。

④ 在洗净的200 mL 烧杯中准确移入0.005 mol/L 的KI 26.0 mL ,在搅拌条件缓缓滴入22.0 ml 左右的0.005 mol/L 的AgNO 3,直至形成透明晶莹的AgI 溶胶。

⑤ 将制备好的溶胶沿洗净的电泳管中央细管缓缓加入,使溶胶高度与电极管口插入的电极头部同高(图二中刻度6)。

⑥ 沿电泳管的管壁(图中2)滴入0.005mol/L 的KNO 3辅助液,并且使辅助液要高出铂片约2 cm (图中刻度5),将滴加完KNO 3的溶液静置8-10分钟,观察辅助液与胶体间有无界面,无界面则重做。

⑦ 打开电源之前,检查电源粗调旋钮是否在零位,若不在:一定要调至零点,然后再打开电源;再分别调节粗调 、细调两个旋钮,使电压稳定在160伏,电泳一段时间,使负极一端界面下降2.0 cm (即图中刻度5到刻度6),记下移动所用时间(s ).注意:关闭电源时, 电压粗调旋钮也必须调至零点,方可关掉电泳电源开关。

⑧ 用导线测量两电极铂片间溶胶的长度。

相关公式:)]/(/[t /h 43002
L V E )(πηζ⨯=
h :2cm ,E=81 ,V=160V , η:在试验温度下水的黏度80,L :胶体的长度 ,t :上升所用时间。

1:中央细管2:电泳管管壁3:活塞4:电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