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后颅窝囊性病变鉴别

合集下载

详解后颅窝开颅手术的并发症

详解后颅窝开颅手术的并发症

详解后颅窝开颅手术的并发症后颅窝开颅术作为常见开颅手术的一种,应用于各种颅脑部疾病和脑损伤的治疗。

后颅窝开颅术适应及主要并发症有哪些?后颅窝开颅术适应症1、后颅窝肿瘤:包括小脑、小脑桥脑角、第四脑室和枕骨大孔区等处肿瘤的切除。

2、后颅窝需手术的血管性疾病,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3、后颅窝外伤性或自发性血肿。

4、后颅窝的炎症或寄生虫性占位病变,如小脑脓肿、第四脑室内囊虫、蛛网膜粘连或囊肿等。

5、某些梗阻性脑积水,如导水管阻塞,正中孔粘连,可行粘连分离或脑室-枕大池分流。

6、某些止痛手术,如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神经血管减压和延髓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等。

7、某些先天性疾病,如颅颈交界畸形。

后颅窝开颅术主要并发症1、开颅术后通常较早出现同时较严重的并发症是颅内出血。

常见的原因是术中止血不彻底,也可因颅内压突然降低,搬动病人不适当等原因所引起。

并发颅内出血的病人,或术后迟迟不清醒,或淸醒后出现淡漠、嗜睡、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或再昏迷等。

因此,术后无特殊原因长时间不淸醒或意识好转后又逐渐恶化,或出现新的神经症状者,应引起重视,要高度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淸除血肿。

手术越早,效果愈好;延误处理,预后不佳。

2、脑水肿:任何脑部手术,几乎不可避免地均要发生脑水肿,但其程度和范围有所不同。

术中主刀医生尽量减少损伤是主要的预防方法。

3、室息和呼吸功能障碍:颅内重大或复杂手术后,由于神经功能障碍,或脑水肿和颅内压严重增高,病人呕吐,舌后坠,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等原因,容易发生室息、呼吸道不通畅和肺部感染。

4、切口或颅内感染:加强术前准备及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是防止术后感染的主要措施。

一旦出现术后感染要及时治疗。

5、脑脊液漏:硬脑膜未缝合或缝合不严,术口对合不良均易发生脑脊液漏。

6、后颅窝狭小,术后出血、水肿,其后果更加严重,故术中止血应特别仔细。

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脑干支和基底动脉损伤者,脑干缺血,后果严重。

[要点与提醒] “脉络膜裂囊肿”的诊断要点与特别提醒,附表:颅内常见囊肿性病变的鉴别要点

[要点与提醒] “脉络膜裂囊肿”的诊断要点与特别提醒,附表:颅内常见囊肿性病变的鉴别要点

[要点与提醒] “脉络膜裂囊肿”的诊断要点与特别提醒,附表:颅内常见囊肿性病变的鉴别要点脉络膜裂囊肿脉络膜裂囊肿(choroid fissure cyst, CFC)脉络膜裂囊肿(CFC)为颅内神经上皮囊肿之一,一般无临床症状,多为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

囊壁为上皮,GFAP染色阳性。

【诊断要点】1.特征性部位是脉络膜裂,即大脑脚或环池外侧、海马伞与间脑之间(图1A、B),与其他囊肿不同(表1),脑脊液样密度,边界清楚锐利,呈水滴状、梭形或椭圆形、纺锤形,无水肿。

2.1cm左右,无钙化及强化。

【特别提醒】1.主要需与较大血管周围间隙鉴别,后者常为双侧对称性。

与脑膜型脑囊虫病不同的是后者见头节及强化。

2.疑难病例应行MR检查,包括FLAIR与DWI序列,有助于观察有无水肿及胶质增生。

图1脉络膜裂囊肿A.男,20岁。

左侧大脑脚外侧局限性水滴状低密度(白箭),边界清楚。

B.男,54岁。

右侧大脑脚外侧圆形低密度(白箭)表1颅内常见囊肿性病变的鉴别要点囊肿好发部位临床病理特点CT平扫CT增强MRI特点蛛网膜囊肿颞极前方、鞍上池、颅后窝、大脑凸面脑膜与蛛网膜融合失败,后天因素所致粘连脑外低密度病变,邻近颅骨受压无强化各序列与CSF信号一致,DWI低信号脉络膜裂囊肿大脑脚、海马伞与间脑之间无无症状水滴状、梭形或椭圆形、纺锤形低密度无强化各序列与CSF信号一致,DWI低信号脉络丛囊肿侧脑室脉络丛脉络丛退变,囊性或囊实性低密度或稍高密度,边界钙化无,或环状与结节状强化信号近似或稍高于CSF,FLAIR 可不被抑制室管膜囊肿侧脑室,少见于大脑半球胚胎时期神经上皮异常分离单侧性低密度病变无强化信号同CSF松果体囊肿松果体区松果体退变,影像检查发现率达10% ;低密度,壁可见钙化60%环状或结节状强化信信号近似或高于CSF,FLAIR上不被抑制表皮样囊肿颅内旁中线区,如CPA先天或后天性,填充式生长多为低密度,少数高密度少数边缘强化FLFLAIR为不均匀高信号,DWI扩散受限神经肠源性囊肿颅后窝,脑干前或CPA脊索与前肠分离失败所致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无强化信信号近似CSF,蛋白较高时扩散受限。

胼胝体发育不良、蛛网膜囊肿、脑裂畸形、 结节性硬化等颅脑先天畸形临床表现、CT诊断特征及鉴别诊断

胼胝体发育不良、蛛网膜囊肿、脑裂畸形、 结节性硬化等颅脑先天畸形临床表现、CT诊断特征及鉴别诊断

胼胝体发育不良、先天性第四脑室中侧孔闭锁、脑灰质异位症、脑穿通畸形、蛛网膜囊肿、脑裂畸形、颅底凹陷症、结节性硬化等颅脑先天畸形临床表现、CT诊断特征及鉴别诊断胼胝体发育不良1、临床概述胼胝体发育不良是胚胎第10~12周时发生的畸形,为较常见的脑发育畸形,包括胼胝体发育缺如或部分缺如;胼胝体发育不良可作为单独畸形存在,但通常伴有脑内中线部位的脂肪瘤、交通性脑积水、脑膨出、Chiari畸形、Dandy-Walker囊肿等;临床症状与伴随的畸形有关。

2、CT表现两侧侧脑室显著分离,枕角相对不对称扩大;胼胝体发育不全时,可见侧脑室前角狭窄、向外侧分离,呈倒八字形,侧脑室体部与前角顶端呈锐角向侧方突起;由于脑组织异位,侧脑室边缘不规则。

由于胼胝体缺如,纵裂池接近第三脑室,有时可见纵裂的蛛网膜囊肿;第四脑室抬高扩大,上移至两侧侧脑室前角之间,前角狭小呈八字形分离。

3、鉴别诊断大脑半球纵裂囊肿:位于中线,边界锐利,呈脑脊液密度,横断位难与扩大上升的第三脑室鉴别;冠状位显示囊肿位于侧脑室上方,而扩大上升的第三脑室介于侧脑室之间。

4、MRI显示本畸形更清楚,正常人胼胝体与脑组织前后径之比≥0.45,胼胝体发育不全者<0.3。

先天性第四脑室中侧孔闭锁(Dandy-Walker综合征)1、临床概述①第四脑室中间孔或侧孔被先天性纤维网、纤维带或囊肿所闭塞;枕大池被先天性脑脊膜膨出、小脑异位或脑膜感染粘连所阻塞;小脑蚓部发育不全或不发育和脑积水。

②多见于婴幼儿,临床体征有颅内压增高表现、脑积水征、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临床表现严重者出现痉挛状态甚至压迫延髓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2、CT表现第四脑室向后囊状扩大,并与颅后窝巨大的枕大池相连,形成脑脊液密度样巨大囊肿;CT显示小脑蚓部变小或缺如,小脑半球发育不良,小脑后部中间隔缺如或变形,小脑上蚓部受压而向上前移位。

脑干受压向前推移,桥池、延髓池、桥小脑角池和第四脑室侧隐窝消失,颅后窝扩大、枕骨变薄、小脑幕上移;横窦及窦汇位于人字缝尖之上。

高频超声对腘窝囊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对腘窝囊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2 0 :2 0 8 4 5
形血管部位及范 围。
高 血 压 是 脑 血 管 病 首 发 因 素 , 中 风 患 者 中 , 血 压 占 在 高
8%, 0 而大 多数 高 血 压 患 者 胆 固 醇 含 量 高 , 重 动 脉 内膜 损 加
[ 稿 1期 ] 2 1 0 2 收 5 1 0 1— 1— 5
2 结 果
胭 窝囊 肿 是 滑 膜 囊 肿 中 最 常见 的 一 种 , 发 病 人 群 较 为 其
广 泛 , 发 于 各 年 龄 段 且 男 性 患 者 多 于 女 性 。 胴 窝 囊 肿 位 于 可
胭 窝 的 内外 侧 , 与 关 节 相 连 通 … 。其 临 床 表 现 为 局 部 囊 性 常
[ ] Hun N, oS L W ,l 1 Vacl s n hns a et 2 agY Ga ,i S e a. sua l i snC ieept ns reo i i
wt t nin i ce i at k[ ] erl y19 ,85 4— 2 i r s t s hmc tcs J .N uo g ,9 74 :2 5 5 h a e a o [ ] 张 武 .现 代 超 声 诊 断 学 [ . 北 京 : 学 技 术 文 献 出 版 社 , 3 M] 科
体 内脂 质 代 谢 紊 乱 , 积 于 动 脉 管 壁 , 起 狭 窄 。 沉 引
综上所述 , 短暂脑缺血患者脑血管病发生率高 , 中大脑 其
中动 脉 占首 位 , 脑 中动 脉 供 应 大 脑 7 % 的 血 流 , 旦 出 现 大 0 一
病 变 , 果 非 常 严 重 。所 以 , 暂 脑 缺 血 患 者 尤 其 高 血 压 、 后 短 糖
软 组 织 包 块 , 压 痛 。近 年 来 由 于 高 频 超 声 探 头 的 出现 及 不 有

胎儿后颅窝池畸形的超声诊断新进展

胎儿后颅窝池畸形的超声诊断新进展

·综述·《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7卷第2期胎儿后颅窝池畸形的超声诊断新进展佟彤 综述 熊奕 审校(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 5180200)【中图分类号】 R714.53 【文献标识码】 A犇犗犐:10.13470/j.cnki.cjpd.2015.02.015 胎儿后颅窝池畸形是胎儿颅脑畸形中最常见的畸形之一,发生率约为1/5000[1]。

常见的后颅窝池畸形主要包括Dandy Walker综合征、小脑发育不良、Blakeporch囊肿、Arnold Chiari异常、后颅窝池蛛网膜囊肿和单纯后颅窝池增宽(cistemamagna,CM)。

其中Dandy Walker综合征又包括典型的Dandy Walker畸形和小脑蚓部发育不良。

各种类型后颅窝池畸形的横切面声像图表现相似,鉴别诊断困难,需要显示胎儿颅脑正中矢状面来鉴别。

1 胎儿后颅窝池畸形的概述1.1 Dandy Walker综合征 Dandy Walk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发育畸形,1989年由Barkovich等[2]提出,包括DandyWalker畸形和小脑蚓部发育不良。

其病因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第四脑室的正中孔(Magendia孔)和侧孔(Lushka孔)的早期闭锁导致第四脑室明显扩张及小脑蚓部前移,但也有学者认为不是这样。

Altman等[3]认为DandyWalker畸形的形成是由于第四脑室顶膜和小脑蚓部发育不良所致。

从18周开始,胎儿小脑蚓部出现9个分叶的雏形,至第28孕周时才发育成熟,因此DeCatte等[4]认为在孕18周前诊断Dandy Walker综合征时需谨慎,若发现小脑蚓部缺失,可进行随访而不下诊断,以防给孕妇带来心理压力。

国外学者[5,6]认为DandyWalker综合征的预后取决于小脑蚓部的完整性及是否合并其他结构、染色体及基因的异常。

Gandolfi等[5]对105例后颅窝池异常的胎儿进行随访,发现约50%的Dandy Walker综合征的患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后颅窝肿瘤CT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

后颅窝肿瘤CT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

后颅窝肿 瘤 C 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 T
广 东省农 垦中心 医 ̄(2 0 2 540 ) 王朝文 黄 小茹 潘海锋 谢 磊
本 文回顾性 收集 了 4 2例后颅窝肿瘤患者 , 并结合手术 和 病理证实 的后颅 窝瘤 的影像学 资料与临床有 关资料 , 进行讨
论分析 , 力求提 高对后颅 窝肿瘤诊 断与鉴别诊断 的准确率 。
3 0mg 0 / mL碘 海 醇 注 射 液 。 M I 是 Se n s n 超 导 R 机 i mesE s z e A
肿 , T值 6 1 。蛛 网膜囊肿 1 , 于左后 小脑 , C ~ 2Hu 例 位 与颅 骨
部分相连 , 局部颅 骨变薄 , 呈类 圆形 , 增强扫 描无强化低 密度
胞瘤 4例 ,Ⅱ~ Ⅲ级 星形 细胞瘤 5 , 例 少支胶质细胞瘤 1 , 例
均位 于小脑半球 。囊性 星形细胞瘤 一般为 I 星形细胞瘤 , 级 边 缘 尚清 , 强扫 描未 见 明显强 化 , 周 围有轻 度水 肿 , 增 灶 第 四脑 室受 压变形 , 实性一 囊 星形细胞瘤有 4例是 Ⅱ Ⅲ级 星形 细胞 瘤 , 增强扫 描实性肿块有 明显强化 , 围水肿 比较明显 。 周 后颅 窝转移 瘤一般都 有原 发恶性 肿瘤 存在 ,可为单 发或 多
医技杂 志 2 1 年 1 月第 1鲞 勇 0 01 0 8
Ju a oPata M d a Tcn us Ot e 21 , o 1, o 1 or lf r i ei l ehi e, c br 0 1 V 1 8 N .0资 料 与 方 法
号 , 2 示实质部分呈略高信号 ,囊变或坏死区呈明显高信 T WI
号。 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 而囊变或坏死 区不强化 。 髓母 细胞瘤 1 例均位于小脑蚓 部 ,平扫 T WI 后颅窝小脑蚓 部 2 见

《请您诊断》答案18:后颅窝皮样囊肿继发感染

《请您诊断》答案18:后颅窝皮样囊肿继发感染

因此 常易引起感染

随着囊肿 不 断增


。 一
t

7

t


J


1. 1
‘ .
一 一
1
'
黎蛟 0
一 。

j
J



y


3





÷^





J
L 争j

i

1
CT
轴面


示 后 颅
窝 中线 区 类 圆


形 肿 块 影 ( 箭 ) 呈 低 密度 边 界 清晰
图 2
a
) M Rl 横轴 面 T

常 发 生 于 中线 或 邻 近 中线 部 位 如 鞍 区 大 脑


颅 窝 中线 区 囊 性 肿 物 呈 长
, ,
T


长 T

!
信号 边 界清

基底面 松果体区 和后 颅窝


0


皮 样 囊 肿 囊 内含 有 脂 肪 性 物 质
、 。
晰 ( 图 2 ) 肿物后 方 紧邻 窦 汇 第 四 脑 室 受 压 幕 上 脑 室 扩 张 积


w I

示 后颅


b )
中线 区 囊 性 肿 块 ( 箭 ) 呈 低 信 号
M R I
横轴 面 T
。w I

示 后 颅

弥散、灌注及波谱成像在后颅窝病变诊断中应用

弥散、灌注及波谱成像在后颅窝病变诊断中应用
维普资讯
医学综述 20 07年 1 第 1 第 2 2月 3卷 4期
Mei l eailt, e dc cptaeD c aR u
, . , . l 丝 v

2 9 ・ 00
弥 散 、 注 及 波 谱成 像 在 后 颅 窝病 变 诊 断 中应 用 灌
郭 丽君 ( 综述)刘娜 嘉( , 审校)
( 宁夏 医学 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 I 700 ) 银JI 50 4 中图分类号 :4 52 6 11 R 5 .;R 5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628 (07 2.090 10.04 20 )42 0 —3
摘 要 : 颅 窝颅 腔 相 对 狭 窄 , 剖 结 构 拥 挤 , 及 的病 种较 多 , 乎 所 有 幕 上 发 生 的 病 瘤分级 、 后 解 涉 几 评估 瘤周 水肿 区肿 瘤细 胞浸 润程
wh c o ny e p d d t ed p n i g n t d b tas e ie e se o d b t e d sa ed — ih n t l x a e e t i ma ig su y, u o r a z t tp t e a e t ie s i o n h h l l d h h
两大肿瘤 。发生在小脑 的星形 细胞瘤主要 为毛细胞型 星形 细 胞瘤 , 界卫 生组 织 分 世 级为 1 , 良性 星形 细胞 瘤 。其 肿瘤 生 级 即
na os i ae G t L- n ilF s Ds s U iu , a e j
大体境界多较 清楚 , 内常 有黏液 瘤 N - . Dp r eto a ioy H si f lt o 长缓慢 , aj ( eat n f R d l , o  ̄lA ie t a i m og p i fad

颅脑各病变MI表现及诊断描述

颅脑各病变MI表现及诊断描述

颅内及脊髓各病变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A VM(属脑血管畸形):平扫:见毛线团状(或蜂窝状血管流空影),(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无明显占位征象,与血管(大脑前或中或后动脉)关系密切,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团块状边缘于FLAIR呈高信号。

MRA:见供血动脉、异常血管团、引流静脉及静脉窦。

椎管内血管畸形:平扫:双侧上颈段脊髓增粗,内部可见排列紊乱异常流空血管团。

由双侧椎动脉颅内、颅外分支供血。

增强扫描:畸形血管团明显强化,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星形细胞瘤Ⅰ、Ⅱ级:平扫:见片状(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Ⅰ级周边见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Ⅱ级周边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Ⅰ级未见明显占位征象;Ⅱ级轻度占位征象,周围组织见稍受压)。

诊断要点:1)肿瘤直接造成的信号强度及占位征象。

2)Ⅰ、Ⅱ级坏死囊变少,占位效应轻,强化程度低。

3)Ⅲ、Ⅳ级信号多不均匀,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4)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肿有瘤,瘤中有囊,坏死囊变多见,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分级主要依据累及范围,形态,钙化、坏死程度,占位效应,主要根据DWI扩散程度)。

少突胶质细胞瘤:平扫:见片状异常信号灶,于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周边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轻度占位效应(Ⅰ级)、占位征象重(Ⅱ级)。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诊断要点:1)多发于幕上半球。

2)钙化少,水肿重,囊变,出血,强化明显。

3)多见于成年人。

鉴别:星形、钙化性脑膜瘤、室管膜瘤、钙化性A VM、海绵状血管瘤、结核球。

室管膜肿瘤:第四脑室多见。

平扫:于第几…..脑室(侧脑室、或脑池、或脑实质)见斑片状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T2WI呈高信号(为主),内见多个片状长T1长T2信号区(囊变)。

颅内囊性病变概述

颅内囊性病变概述
颅内囊性占位性病变
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刘圣哲
颅内囊性病变总览
1
1、囊肿类:
• 蛛网膜囊肿、脉络膜裂囊肿、 Rathke囊肿、胶样囊肿、表 皮样囊肿等
2
3
2、囊性成分为主的肿瘤:
• 血管母细胞瘤、(毛细胞)星 形细胞瘤、颅咽管瘤、少见为 囊性虫病、脑囊虫病 等。
四、胶样囊肿
胶样囊肿是内含年夜的汉奸囊性肿 物,由于胚胎期异位内胚层迁移所 致。绝大多数发生在孟氏孔处。囊 肿呈球形,表面光滑,平均直径约 1.5cm。
发生部位(孟氏孔)是诊断胶样囊 肿的重要依据。
CT平扫为界限清晰的高密度肿物。
MRI平扫多数T1WI呈高信号、T2WI 呈孟氏等孔信:号即,室部间分孔病,是例左可右有侧环脑形室强与化三。 脑室之间的通道,脑脊液由此孔流入三 脑室。
谢谢观看!
二、脉络膜裂囊肿
脉络膜裂囊肿主要由于胎儿发育 时期沿脉络膜形成原始脉络丛时 发生障碍而形成的神经上皮囊肿。
脉络膜裂囊肿常体积较小,常沿 脉络膜裂分布(颞叶内测海马与 间脑之间的脑脊液间隙内)
CT及MRI表现为脉络膜裂处类圆 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清楚的脑 脊液灶,增强扫无强化,周围脑 组织无异常信号。
五、表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也称胆脂瘤,为外 胚层的异位残留形成,以桥小脑 角区最常见,多见于20-50岁男性, 多数呈囊性,少数为实质性,密 度主要取决于其内胆固醇与角化 物质含量及出血、钙化情况。
CT平扫多为低密度,少数可呈等 或低等混合密度,甚至是高密度。
MRI: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 信号,增强后多数囊壁和囊内容 物不强化,少数囊壁呈轻度强化。 DWI和FLAIR呈高信号,有助于同 蛛网膜囊肿鉴别。

颅脑各病变MRI表现和诊断描述

颅脑各病变MRI表现和诊断描述

颅内及脊髓各病变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A VM(属脑血管畸形):平扫:见毛线团状(或蜂窝状血管流空影),(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无明显占位征象,与血管(大脑前或中或后动脉)关系密切,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团块状边缘于FLAIR呈高信号。

MRA:见供血动脉、异常血管团、引流静脉及静脉窦。

椎管内血管畸形:平扫:双侧上颈段脊髓增粗,内部可见排列紊乱异常流空血管团。

由双侧椎动脉颅内、颅外分支供血。

增强扫描:畸形血管团明显强化,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星形细胞瘤Ⅰ、Ⅱ级:平扫:见片状(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Ⅰ级周边见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Ⅱ级周边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Ⅰ级未见明显占位征象;Ⅱ级轻度占位征象,周围组织见稍受压)。

诊断要点:1)肿瘤直接造成的信号强度及占位征象。

2)Ⅰ、Ⅱ级坏死囊变少,占位效应轻,强化程度低。

3)Ⅲ、Ⅳ级信号多不均匀,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4)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肿有瘤,瘤中有囊,坏死囊变多见,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分级主要依据累及范围,形态,钙化、坏死程度,占位效应,主要根据DWI扩散程度)。

少突胶质细胞瘤:平扫:见片状异常信号灶,于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周边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轻度占位效应(Ⅰ级)、占位征象重(Ⅱ级)。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诊断要点:1)多发于幕上半球。

2)钙化少,水肿重,囊变,出血,强化明显。

3)多见于成年人。

鉴别:星形、钙化性脑膜瘤、室管膜瘤、钙化性A VM、海绵状血管瘤、结核球。

室管膜肿瘤:第四脑室多见。

平扫:于第几…..脑室(侧脑室、或脑池、或脑实质)见斑片状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T2WI呈高信号(为主),内见多个片状长T1长T2信号区(囊变)。

后颅窝囊实性病变MRI诊断价值

后颅窝囊实性病变MRI诊断价值

16 ・ 70
J unlfCii l n xeietl dc eV11 , o 2 No.0 1 ora o l c dE pr na in o. 0 N .2 na a m Me i v2 1

后 颅 窝 囊 实 性 病 变 MR 诊 断 价值 I
唐 广山 ( 淮安 市第二人 民 医院影像 科 江 苏 淮安 2 30 ) 202
【 摘要 】 目的 探讨后颅 窝囊实性病变的磁 共振 成像 ( R) M I影像学特征及 M I R 对后颅 窝囊 实 病变的诊 断价值 。 性 方法 回顾分析 3 0例经病理或临床确诊后 颅窝囊实性病 变的 MR 资料 , 据病 灶部 位和解剖 结构进行 分组研 究。结 I 根 果 MI R 对后颅 窝囊 实性病变能基本明确诊 断, 液体 衰减反 转恢复 ( 2L I ) 弥散加 权成像 ( WI也应作 为常规扫 TF AR 、 D ) 描序列 。结论 M I R 对后颅窝囊实性病变有很 高的确诊 率。 【 关键词 】 磁 共振 成像 后颅 窝囊实性病 变 诊 断
s ld lso n p se ir c a i o s t I i ef ci e a d h g l c u ae o i e insi o t r r n a f s a wi MR s f t n i h y a c r t . o l h e v
【 e od】 M gecroac iai ; yiad od eos Dans K yw rs a t s ne mg g Csc n l sn; i os n ie n n t s il i g i
T es nf a c f h i icn eo ig oio si a dsl sosi otr rca ilos .A GG a g—sa .Dp r e tfR do g .h g i MRInda n s f yt n i l in p s i na s T N u n hn eat n a ioy T e i s c c o de n eo r f a m o l

颅底与后颅窝专业介绍

颅底与后颅窝专业介绍

先天性畸形
颅底凹陷症
是以枕骨大孔为中心的颅底骨组织陷入颅腔的疾病。其内陷程度不一,使颅腔容积变小,引起一系列 的临床表现;少与脊柱裂和脊柱轴性畸形并存。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又称Chiari畸形或Arnold-Chiari畸形。指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骨大孔平面以下。按向下疝入程度可分 为3度:Ⅰ度,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骨大孔平面以下;Ⅱ度,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骨大孔平面以下0.5 ~1cm;Ⅲ度,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骨大孔平面以下超过1cm或进入颈椎管内。
颅底与后颅窝功能作用
颅底功能作用
颅底为颅内血管、神经等提供通道,同时起到支撑和保护大 脑的作用。颅底的孔洞保证了颅内血管、神经的正常通行和 功能。
后颅窝功能作用
后颅窝是容纳小脑、脑干等重要结构的地方,这些结构在人 体运动协调、平衡感觉、呼吸、心跳等生命活动中起到关键 作用。后颅窝的空间和结构保证了这些重要结构的正常功能 。
肿瘤切除术
针对颅底及后颅窝的肿瘤 ,采用显微手术技术,尽 可能完全切除肿瘤,减少 并发症和复发率。
减压手术
对于颅底及后颅窝的良性 病变或外伤引起的颅内压 增高,采用减压手术降低 颅内压,缓解症状。
非手术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颅底及后颅窝病变引起的疼 痛、炎症等症状,采用药物治疗
进行缓解和控制。
放射治疗
血管性疾病
动脉瘤
是指动脉壁上的脆弱部分向外膨出、扩张而形成的薄壁球状物。动脉瘤多为发生在动脉壁上的局限性膨出,也可 延伸为长段的梭形或囊状扩张。
血管畸形
是一种具有正常内皮细胞的组织结构和生物特性的毛细血管、静脉和动脉或淋巴管的异常扩张和沟通。其血管内 皮细胞无异常增殖,周围有正常网状结缔组织包绕,内可见平滑肌组织。绝大多数(89.3%)出生后即发现,继后 随年龄增长而缓慢生长,从不消退。

颅脑先天性畸形的影像学表现

颅脑先天性畸形的影像学表现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袁新宇写在课前的话颅脑先天性畸形包括胎儿期或生后神经组织或器官形成、成熟异常,出生时损伤,即发育成长中产生的异常,表现为器官形成障碍、组织发生障碍、细胞或分子水平功能异常。

先天畸形主要发生于妊娠5个月以前。

随着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阶段不同,所表现的畸形形式也各不相同,这些病变大多可应用CT、MRI 及超声做出正确诊断。

一、脑胚胎学与畸形发生在脑发育过程的不同阶段,若发育受到干扰,则会产生不同畸形。

1 .妊娠3-4 周:无脑畸形、脑膨出、Chiari 畸形、脊髓裂;2 .妊娠5-10 周:前脑无裂畸形、视隔发育不良、Dandy-Walker 畸形;3 .妊娠2-5 月:巨脑或小脑、血管畸形、神经- 皮肤综合征,脑裂畸形、无脑回、巨脑回、多小脑回、灰质异位、胼胝体发育不良;4 .妊娠6 月- 出生:髓鞘形成障碍、代谢障碍、感染等;常见的颅脑先天性畸形有哪些,可分为哪几类类,典型病变是什么?二、分类先天性颅脑畸形可分为器官形成障碍、组织发生异常和细胞发育异常。

(一)器官起源异常器官起源异常主要包括神经管闭合障碍、脑憩室/ 脑分裂障碍以及脑沟形成/ 细胞移行异常,此外还有头颅大小异常及破坏性病变。

1 .神经管闭合障碍:主要包括Chiari 畸形、脑膨出、胼胝体发育不良、Dandy-Walker 综合征和颅裂畸形(脑膜膨出和脑膨出)。

(1 )CHIARI 畸形①CHIARI 畸形(Ⅰ型)I 型CHIARI 畸形主要包括先天性扁桃体下疝,是指小脑扁桃体疝至上颈部椎管内,一般而言3 -4mm 临床意义不确定,> 5mm 时常具备临床症状。

大部分脑组织正常,约20-25% 病例可出现轻/ 中度脑积水,常见合并畸形包括脊髓积水空洞症(3-60% )、颅底内陷(25-50% )、Klippel-Feil综合征(5-10% )及寰枕融合(1-5% )。

②CHIARI 畸形(Ⅱ型)特点:a .脊柱、颅骨硬膜和菱脑受累;b .幕上畸形发生率高;c .伴随畸形发生率高:包括神经管闭合不全、脑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和脑积水。

后颅凹囊性肿瘤MRI特征分析

后颅凹囊性肿瘤MRI特征分析

例, 走 路不 稳 1 5例 , 听力 下 降 或单 侧 耳 聋 1 2例 , 面 部麻木 2例 , 1例无 症 状 。病 变 发 生 于 桥 小 脑 角 区
l 9例 , 小脑 1 6例 。
内听道 , 呈哑铃状生长 , 瘤体大小约 2 4 c m, 呈囊实 性。肿瘤信号与听神经瘤信号极为相似 , 增强后亦
核磁 共振 扫描 仪 , 头颅 表 面线 圈 , 常规 扫 描行 s E序
2 . 2 . 3 表皮样囊肿 5 例。均发生于桥小脑角区脑
外, 沿 蛛 网膜 下 隙呈 塑 型生 长 。 瘤 体呈 囊 性 病 变 ,
( T R 4 0 0 0 m s / T E 1 2 0 m s ) 及 F L A 1 R —T 2 WI( T R 8 5 0 0 m s /
T E 1 2 0 瞄/ I 1 2 1 0 0 r n s ) 扫描 , 层 厚 5—8 m m。增 强 检 查 采用 G d—D T P A按 0 . 1 m o L / k g静 脉 手 推 给 药 , 注 射 完毕 立 即行横 断位 、 矢 状位 及冠 状位 T 1 WI 。
2 结 果
浙 江实用 医学 2 0 1 3年 4月第 l 8 卷第 2 期 Z h e j i a n gP r a c t i c a l Me d i c i n eA p r i l , 2 0 1 3 , V 0 j . 1 8 , №. 2
・ l 1 7 ・
后颅 凹囊性肿瘤 M R I 特征分析
M R / 诊 断后颅 凹囊性肿瘤
例, 星形细胞瘤 3 例( 毛细胞 型星形细胞瘤 2 例、 纤维型星形细胞瘤 1 例) , 三叉神经瘤 2例。结论 其影像学上 的特征性表 现 , 小部分缺乏特征性表现 的病例 , 需结合临床病史作 出诊断 。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超声诊断分析方法--李胜利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超声诊断分析方法--李胜利

n 总的原则1、超声检查一旦发现脑内结构异常声像,则应确定那个结构出现异常,有多少结构异常,解剖结构确定后,再进一步确定是哪种类型的畸形。

2、脑内结构异常,常常是多处结构异常而不是单一的结构异常,应多切面,多角度显示可能出现的畸形,做出准确的判断3、检出脑内畸形后,应对脑外结构进行仔细的检查,尽可能明确胎儿是否合并脑外其他器官或系统畸形。

4、强调某些结构消失或增大,与某些具体畸形有关,常常是这些畸形的最初线索。

如:1)后颅窝池的消失----脊柱裂的线索2)后颅窝池的增大----小脑蚓部异常的线索3)透明膈腔的消失----胼胝体发育不全或消失4)脑中线消失,第三脑室消失,透明膈消失----全前脑的可能5)侧脑室的增大----脑积水可能,但不能一概诊断为脑积水6)不能把大脑误认为脑积水5、明确脑内畸形的种类:脑中线结构畸形小脑幕上脑室系统异常大脑皮质的异常后颅窝结构的异常头颅大小与形态的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超声诊断分析方法n 脑中线结构畸形:主要有胼胝体发育不全,全前脑,蛛网膜囊肿,galen静脉瘤,dandy_walker畸形等。

1、显示平面:丘脑平面与小脑平面2、中线结构的畸形多为对称性畸形3、主要观察透明膈腔,第三脑室,第四脑室,丘脑,小脑及小脑蚓部,以上结构正常可以排除中线结构异常。

n 小脑幕上脑室系统异常:主要有单纯脑室扩大(对称或不对称),前脑无裂畸形,胼胝体发育不全,神经管缺陷,脑穿通畸形,脉络丛囊肿等。

n 大脑皮质的异常:主要有无脑畸形、露脑畸形,前脑无裂记性,先天性感染,脑内出血,脑穿通畸形,无脑回畸形,脑裂畸形,脑内肿瘤等。

n 后颅窝结构异常:主要有神经观畸形,后颅窝池增大,Dandy-walker畸形,小脑发育不良等。

后颅窝池的消失后颅窝池的增大小脑发育不良n 头颅大小与形态异常:主要包括小头,大头,短头,长头,三叶草头,草莓头,柠檬头,脑膨出等。

正常胎儿脊柱超声检查n 脊柱:脊柱是胎儿超声检查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结构,于12周即可显示n 正常时可采用横、矢、冠状切面联合应用来观察脊柱的完整性以及其外侧的皮肤及皮下组织。

颅内囊肿性病变分类及脉络丛囊肿、蛛网膜囊肿、皮样囊肿、拉克氏囊肿等颅内正常变异囊肿、各种病因囊肿、肿

颅内囊肿性病变分类及脉络丛囊肿、蛛网膜囊肿、皮样囊肿、拉克氏囊肿等颅内正常变异囊肿、各种病因囊肿、肿

颅内囊肿性病变分类及脉络丛囊肿、蛛网膜囊肿、皮样囊肿、拉克氏囊肿等颅内正常变异囊肿、各种病因囊肿、肿瘤囊性变部分疾病临床病理、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颅内囊肿性病变分类第一类为正常或变异,多无临床表现,经常在体检或因其它疾病就诊时发现,认识此类疾病的作用在于避免过度或者不恰当的治疗。

第二类为各种病因引起的单纯囊肿,包括先天性、外伤性、血管性、感染性等,此类疾病临床症状从轻到重,轻者仅表现为头痛,重者甚至可以引发猝死。

第三类为颅内原发或继发肿瘤的囊性变部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感染类囊肿与普通意义上的囊肿有一些不同之处,亦不在讨论之列。

前两类囊肿的影像表现第一类:颅内正常变异囊肿1、脉络丛囊肿又名黄色肉芽肿。

临床与病理:最常见的神经上皮囊肿,占尸检约50%;侧脑室三角区多见,常双侧发生;体积较小,2~8mm,超过2cm罕见;绝大部分无症状,少数使脑室扩张;脉络丛球内土黄色结节;囊状、结节状或囊实性;被覆脉络丛上皮细胞;内含脂质和脉络丛上皮脱落细胞碎片。

影像表现:CT表现为与脑脊液相等或稍高密度,钙化常见;T1WI等或稍高信号(相比脑脊液),T2WI高信号,F1air序列高信号;羽弥散受限;增强扫描从无强化到明显环形强化、结节状强化。

鉴别诊断:室管膜囊肿:单侧、脑脊液信号、无强化;脉络丛绒毛样增生。

2、室管膜囊肿临床与病理:神经上皮囊肿,较少见;最常见于侧脑室或侧脑室周围(额叶或颍顶叶交界区)脑实质,也可发生于蛛网膜下腔、脑干或小脑;囊壁薄,为室管膜细胞,分泌清亮的液体。

影像表现:侧脑室或脑实质内脑脊液样信号/密度;薄壁;无强化。

鉴别诊断:脉络丛囊肿:双侧;信号与脑脊液不同;强化。

蛛网膜囊肿:蛛网膜下腔;压迫周围结构。

脑室发育不对称:形态。

3、神经胶质囊肿临床与病理:来自神经管上皮细胞,罕见,可发生于任何部位;脑实质内较脑实质外多见;额叶最常见;壁薄,为脉络丛上皮细胞(立方上皮)或室管膜上皮(柱状上皮);囊液为清亮液体,似脑脊液。

脑内囊性病变大汇总-一文带你了解脑内17种囊性病变

脑内囊性病变大汇总-一文带你了解脑内17种囊性病变

脑内囊性病变大汇总-一文带你了解脑内17种囊性病变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我们常可以遇到多种多样不同的脑内囊性病变。

对于不同类型的脑内囊性占位,小编为大家整理脑内17种囊性病变,一网打尽脑内囊性病变。

颅内囊性病变分类病因/机制囊性病变生长发育变异/退变脉络丛囊肿、室管膜囊肿、脉络膜裂囊肿、神经胶质囊肿、松果体囊肿、血管周围间隙扩张先天/外伤/血管/感染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Rathke囊肿、胶样囊肿、穿通囊肿、脓肿、寄生虫囊肿肿瘤相关星形细胞瘤、颅咽管瘤、血管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神经鞘瘤、垂体腺瘤、转移瘤01蛛网膜囊肿最常见的颅内囊肿。

•良性先天病变,囊壁为单层蛛网膜细胞。

•脑外。

•多为幕上(中颅窝>60%)、偏侧。

•脑脊液密度。

•单房、光滑,可压迫颅骨变薄•增强无强化。

鉴别诊断:•表皮样囊肿(形态密度、DWI+)•穿通囊肿(联通脑室)•慢性硬膜下积液(形态、SWI+)02表皮样囊肿•良性先天性病变,囊壁为鳞状上皮细胞。

•内含角质及胆固醇。

•脑外,中线旁。

•多位于幕下(桥小脑角池约占50%)。

•填充脑池,包绕血管神经。

•团块或扁平状,钻缝样生长。

•近似脑脊液密度,略不均匀。

•增强无强化或边缘轻度强化。

鉴别诊断:•蛛网膜囊肿(形态密度,DWI-)•皮样囊肿(幕上近中线,脂肪密度)03皮样囊肿•良性先天性病变。

•含角质、胆固醇、毛发、脂肪(油脂)。

•脑外,幕上近中线。

•青少年少见。

•可破裂,脂滴外溢致脑膜炎。

•含脂肪密度,可伴钙化灶。

•增强扫描无强化。

鉴别诊断:•表皮样囊肿(无脂肪密度)•脂肪瘤(密度均匀)•颅咽管瘤(多房囊性,强化)04脉络丛囊肿•良性先天性或后天性。

•脑室内,侧脑室三角区。

•通常无症状,偶可致脑积水。

•幕上多见,典型位于额叶脑实质。

•囊内含蛋白成分。

•略高于脑脊液密度,常伴钙化。

•可见血管强化。

•约3/4病例DWI高信号。

鉴别诊断:•室管膜囊肿•脉络丛乳头状瘤(儿童,显著强化) 05胶样囊肿•起源于内胚层。

后颅窝肿瘤

后颅窝肿瘤
2013-8-21
4
1
2
星形细胞瘤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WTO将星形细胞瘤可分为四级:I、II 级呈分化良好,恶性度低;III、IV级 分化不良,恶性程度高;恶性者易发 生坏死、 囊变和出血。
小脑的星形细胞瘤主要为毛细胞型星 形细胞瘤,属于I级。肿瘤生长缓慢 ,境界多清楚,因粘液变性形成大的 囊腔,囊腔内可见典型的壁结节。
2013-8-21
4
1
2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2013-8-21
4
1
2
imaging manifestation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CT
1.表现为等或低密度,也可因坏死表现为 不均匀密度。 2.肿瘤跨越中、后颅窝延伸至鞍旁时,呈 哑铃状。 3.可伴岩骨尖部骨质吸收或破坏。瘤周一 般无水肿。 4.增强扫描均匀或环状、不规则强化。
1
2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2013-8-21
4
1
2
影像学表现(imaging manifestation )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CT
1.圆形或类圆形略不规则等密度或稍高密 度肿块,以内听道为中心。肿块较大时 常有囊变。 2.患侧内听道扩大。 3.相应脑池的改变。 4.增强扫描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2013-8-21
4
1
2
桥小脑角区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巨大枕大池、Dandy-Walker综合征各自的CT表现
1.蛛网膜囊肿为脑外边界清楚、光滑的脑脊液密度区, CT值为 0~20 Hu,无强化表现。

外侧裂池与颅穹窿附近的囊肿,内缘呈直线状为其特征,可成方形。

常引起邻近颅骨的吸收和膨隆。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可使四脑室前移位,伴病变以上脑室扩大。

2.以下特征为巨大枕大池所特有,可资与枕大池蛛网膜囊肿鉴别:
(1)形状多为梯型;
(2)由中线向两侧小脑表面延伸达岩锥;
(3)MRI可见枕大池通过扩大的正中孔与四脑室相通;
(4)四脑室无移位及变形。

以上2、3项均有决定性诊断价值。

而蛛网膜囊肿为椭圆型,常导致四脑室向前移位及变形,且易引起脑积水而致侧脑室及三脑室对称性扩大。

另外,巨大枕大池可在后颅窝中线或中线旁颅骨内板上造成限局性压迹,这与脑回压迹的形成机理相似,是长期形成的适
应性改变,不能认为凡有此种压迹者即为病理性改变。

巨大枕大池属于先天性后脑发育变异,囊肿与第四脑室和蛛网膜下腔自由交通,但第四脑室位置、形态正常,小脑发育基本正常,无受压变形,小脑扁桃体不扩大,即巨大枕大池除了枕大池扩大外,不存在其他脑室和小脑异常。

3.Dandy-Walker综合征以脑积水和颅高压征常见,同时也可见小脑症状、智能低下、运动发育迟缓、癫痫发作等,没有特异性。

CT将其分为两型:
1.典型:第四脑室极度扩张或后颅凹巨大囊肿与第四脑室呈宽口相通,小脑蚓部缺如,合并脑积水。

2.变异型:第四脑室上部相对正常,可见袋状憩室从下髓帆发出,其大小、形态不一,小脑谿加宽,下蚓部发育不全、上蚓部相对正常,一般无脑积水。

大枕大池:
1.
2.
M,8Y,外伤后来院检查发现
结果:大枕大池
分析:大枕大池没有任何的占位效应,说明没有张力,脑组织与此之间所在颅内的空间比例是与生俱来的
1.蛛网膜囊肿为椭圆型,常导致四脑室向前移位及变形,且易引起脑积水而致侧脑室及三脑室对称性扩大。

2.巨大枕大池属于先天性后脑发育变异,囊肿与第四脑室和蛛网膜下腔自由交通,但第四脑室位置、形态正常,小脑发育基本正常,无受压变形,小脑扁桃体不扩大,即巨大枕大池除了枕大池扩大外,不存在其他脑室和小脑异常。

另外,巨大枕大池可在后颅窝中线或中线旁颅
骨内板上造成限局性压迹,这与脑回压迹的形成机理相似,是长期形成的适应性改变,不能认为凡有此种压迹者即为病理性改变。

3.大枕大池由中线向两侧小脑表面延伸达岩锥;MRI可见枕大池通过扩大的正中孔与四脑室相通,此二者具有决定性诊断价值。

患者男性,25 岁。

主诉:头痛数月,无恶心呕吐。

CT诊断为大枕大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