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起源

合集下载

小学趣味数学故事:代数的由来

小学趣味数学故事:代数的由来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关于⼩学趣味数学故事:代数的由来的⽂章,希望⼤家能够喜欢!“代数学”这个词,是从拉丁⽂来的,不过它最早的源头是阿拉伯⽂。

因为发明这个词的⼈是阿拉伯数学家——花拉⼦模。

花拉⼦模⼤约⽣活在1400年前,出⽣在波斯北边的城市花拉⼦模,所以他的名字也叫这个。

据说他出⽣于⼀个商⼈的家庭,所以有机会跟着⽗亲的商队到处游历。

他到过阿富汗、印度……好多国家,后来定居在巴格达,所以,他对这些国家的科学都⾮常了解。

后来,他担任了阿拉伯王朝的官员,对天⽂、地理、数学都很精通。

花拉⼦模⽣活在阿拉伯王国⼤的时代。

那个时候,阿拉伯正在不断对外扩张,它的版图横跨欧、亚、⾮三个⼤洲。

中国的史书上把它叫做“⼤⾷国”。

⼤⾷国吸收外国的⽂化,把希腊、波斯和印度的书籍都翻译成阿拉伯⽂。

所以,阿拉伯科学家就有很多可以研究的资料。

花拉⼦模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代数学”的。

花拉⼦模写了⼀本书,叫做《代数学》。

他在这本书⾥讨论了⽅程的解法,第⼀次给出了⼆次⽅程的⼀般解法,还把⽅程的解叫做“根”。

这个说法⼀直⽤到现在。

后来,这本书传到欧洲。

有个叫罗伯特的科学家把它翻译为“还原于对消的科学”,也叫做“⽅程的科学”。

这就是拉丁⽂⾥⾯的“代数学”。

这样,欧洲的数学家们也了解了代数的知识,后来还有许多⼈不断地去研究它。

在中国,“代数学”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1859年,那个时候还是清朝。

中国数学家李善兰和⼀个英国数学家⼀起,翻译了⼀本英国的代数学⽅⾯的书,当时就定名为《代数学》。

李善兰还指出了,所谓代数学,就是⽤符号来代表数字的⼀种⽅法。

花拉⼦模的《代数学》这部伟⼤的作品是全世界⼈民共同的财富。

数学的起源

数学的起源

数学大世界数学史话数学的起源相传,在非常遥远的古代,有一天,从黄河中忽然跳出一匹“龙马”,马背上驮着一幅图,图上画着许多神秘的数学符号;后来,从奔腾的洛水中又爬出一只“神龟”来,龟背上驮着一卷书,书中写的是数的排列方法。

出现了“河图洛书”之后,数学也就诞生了。

小朋友,这个神奇的传说有趣吗?不过,它只是个传说而已。

那么,数学是怎样产生的呢?远古时代人类以打猎、采野果为生。

在狩猎中,他们发现只有人比兽多,才有可能对付那些猛兽;采果时,他们发现只有当野果堆得老高时,才有可能帮助他们度过漫长的冬天,这样的实践中,他们才逐步领悟了“多”与“少”的概念。

分配食物时,由于人们通常用一只手拿一件物品,这样就把“一”从“多”的概念中分离出来。

有了“一”,人们又逐渐形成了“二”的概念,这可能是因为人的双手各拿一件物品吧!那怎样表示“三”呢?人们并没有三只手呀!后来人们用“巧妙”的办法:把第三件物品放在自己的脚边,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从一些出土的原始社会的文物中也可以看到一些与数目有关的内容,如陶器上有两只耳朵,三只脚等。

形成“一”、“二”、“三”这些数的概念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但那时人类还没有表示数的名称,他们表示数时,是靠手势和相应的身体动作。

小朋友,你看这多不方便呀!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看看下节“最美妙的数学发明”。

最美妙的数学发明远古的人类用手建立了“一”、“二”、“三”等数的概念。

但是因为要用手去干别的活,不能老拿着物品记数呀,于是人们就变着法用别的物体来代替要记的事物,绳结呀,石子呀,都成了他们记数的工具。

例如,打了两只羊,结两个绳结;采两堆野果摆两个小石子,等等。

在他们打绳结,摆石子的时候,数学就发生了第一次抽象!可以说这是最美妙的数学发明。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感觉到摆石子,打绳结太麻烦,就去寻找更方便的方法来记数。

后来人们用刻画符号来代替结绳,如在青海发现的带有刻口的骨片。

我国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在没有文字以前也都是采用结绳和刻划记数法。

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101109

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101109

古代巴比伦的数学
泥版楔形文
普林顿322
普林顿322实际上是一张表格,由4列15行六十进制数字组 成:第二、三列是具有整数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 长(互素),第四列是直角边所对的角的正割平方,角度以约1 度的间距从45度减至31度。(2,9,13,15行有笔误)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一是逢十进一;二是每个数码既有其自身的绝对值,
又有其所在位数的十进制值。
意义:与世界其他古老民族的记数法比较:古埃及的数字
系统没有位值制,但如要记稍大一点的数目就相当繁难。古 美洲玛雅人虽然懂得位值制,但用的是20进位;古巴比伦人 也知道位值制,但用的是60进位。20进位至少需要19个数 码,60进位则需要59个数码,这就使记数和运算变得十分繁 复,远不如只用9个数码便可表示任意自然数的十进位值制 来得简捷方便。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十进位值制在数学发展过程中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记数法的奇妙在于用有限的符号 可以表示无穷无尽的数,简捷、明快,方便运算。没有它, 算术上的任何进步都是不可能的。
• 算具计数阶段 为不丢失零散的匹配工具(小石子、 果核、贝壳),人们把它们串在细绳或 小树枝上或放在罐里,或绳结、书契, 这样计算工具得到升级。 拉丁文calculi(计算)原意是石 子,汉字“算”指细木枝。
• 数码计数阶段
– 时间:公元前5000年左右 – 原因:书契推广,记帐需要 – 意义:记数系统的出现使数与数之间的计 算成为可能 – 几种古老文明的早期记数系统
古代巴比伦的数学
苏美尔计数泥版(文达, 1982)
其年代当在公元前1600年以前
• 楔形文字 • 在发掘出 来的50万 块泥板中, 约有300多 块是数学泥 板,其中记 载有数字表 和数学问题。

数学的起源介绍

数学的起源介绍

数学最初是从结绳记事开始的。

大约在三百万年前,人类还处于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以采集野果、围猎野兽为生。

这种活动常常是集体进行的,所得的“产品”也平均分配。

这样,古人便渐渐产生了数量的概念。

他们学会了在捕获一头野兽后用一块石子、一根木条来代表;或者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记事、记数。

这样,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眼光中,一个绳结就代表一头野兽,两个结代表两头……,或者一个大结代表一头大兽,一个小结代表一头小兽……。

数量的观念就是在这些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随着捕获手段的提高,所获的野兽越多,绳子的结越多,需要的数目也越大。

了解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历史与数学家

了解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历史与数学家

了解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历史与数学家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又重要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了解数学历史和数学家的贡献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了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同时,了解伟大的数学家们的故事,可以启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热爱。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历史和数学家,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奥妙。

1. 古老的数学历史数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古希腊的几何学,数学一直与人类的文明发展紧密相连。

数学在古代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土地测量、商业交易等。

古代的数学家通过观察和实践,逐渐积累了许多数学知识和技巧。

古代数学的发展对现代数学的形成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2. 历史上的伟大数学家2.1 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一位伟大数学家,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数学理论,如毕氏定理和毕氏数列。

他还建立了数学学派,强调数学在宇宙中的重要性和神圣性。

毕达哥拉斯的研究对几何学和代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2 埃拉托斯特尼埃拉托斯特尼是古希腊的著名数学家和科学家,他提出了诸多重要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他发现了一个著名的素数定理,即任何一个大于1的整数都可以分解成素数的乘积。

埃拉托斯特尼的贡献不仅对数论有深远影响,而且对于今天的密码学和计算机科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2.3 帕斯卡帕斯卡是17世纪法国的一位杰出数学家,他在概率论和几何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提出了帕斯卡三角形,并运用它来解决概率问题。

帕斯卡的研究为后来的概率统计和组合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数学历史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和任务,引导他们了解数学历史和数学家。

例如,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制作关于数学历史的海报、写数学家的传记、进行数学实验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学到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三篇)
【数学的起源】
数学,源自于古希腊语的μθημα(máthēma),其有学习、学问、科学之意。

古希腊学者视其为哲学之起点,“学问的基础”。

另外,还有个较狭隘且技术性的意义——“数学研究”。

即使在其语源内,其形容词意义凡与学习有关的,亦会被用来指数学的。

在中国古代,数学叫作算术,又称算学,最后才改为数学。

中国古代的算术是六艺之一(六艺中称为“数”)。

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古巴比伦人从远古时代开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

从数学本身看,他们的数学知识也只是观察和经验所得,没有综合结论和证明。

但也要充分肯定他们对数学所做出的贡献。

【数学谜语】
1、两牛打架(数学名词)——对顶角
2、三十分(数学名词)——三角
3、再见吧,妈妈(数学名词)———分母
4、大同小异(数学名词)——近似值
5、1、2、3、4、5(成语)——屈指可数
6、1000×10=10000(成语)——成千上万
7、周而复始(数学名词)———循环小数.
8、考试不作弊(数学名词)——真分数
9、五四三二一(数学名词)——倒数
10、一元钱.(数学名词)——百分数。

小学数学文化史_数

小学数学文化史_数

的数”。
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在
《算盘书》中提出“除非承认 负数”才可克服认识上的矛盾
的双重性认识观。
意大利数学家帮别利在《代 数学》一书中正式给出了负数的
明确定义。
荷兰数学家吉拉尔在1629年
《代数新发现》中用有线线段解 释方程的负根。他旗帜鲜明地承 认了负数和虚数,并且第一个提 出用减号“-”表示负数。
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数学文化史
• 实物计数
• 数字的由来 • 十进制与其他进制
• 分数的产生 • 奇异数世界
• 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 • 数学符号
• 应用 • 负数 • 质数
计数历程 (一)实物计数 (二)数字的出现
(一)实物计数
有和无 剩余 多和少
摆石子计数
刻道计数
结绳计数
用石子计数
用石子计数
(二)数字出现
1.古巴比伦的楔形数字
不知道经过多 少年,人类才 发现一对铜鸡 和两天都是数 字2的例子。 ——英国数学 家罗素
2.古埃及的象形数字 3.中国甲骨文中的数字 4..中国的算筹
5.古罗马数字
6.玛雅数字 7. 阿拉伯数字
古巴比伦 楔形文字
公元前三四千年
古巴比伦的数字和几何图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古巴比伦楔形文字
阿拉伯数字
公元8世纪印度: 1 2 3 4 5 6 7 8 9
公元12世纪, 这套数字由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 花拉米子《印度的计算术》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 14世纪
20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
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
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 100余年的历史
最美妙的发明。 ——恩格斯
世界上最早发明十进制计数法的国家

小学数学数学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小学数学数学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数学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数学与其他科学分支一样,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生产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智力积累.其主要内容反映了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结构.这可以从数学的起源得到印证.古代非洲的尼罗河、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以及东亚的黄河和长江,是数学的发源地.这些地区的先民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需要,从控制洪水和灌溉,测量田地的面积、计算仓库的容积、推算适合农业生产的历法以及相关的财富计算、产品交换等等长期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有关的数学知识.
1、数论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

2、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

3、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

4、一个数学家越超脱越好。

5、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6、数学是锻炼思想的体操。

7、整数的简单构成,若干世纪以来一直是使数学获得新生的源泉。

8、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理论。

9、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10、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

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三篇【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为什么说数学起源于结绳记数和土地丈量?大约在300万年前,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记数,并以绳结的大小来表示野兽的大小。

数的概念就是这样逐渐发展起来的。

在距今约五六千年前,古埃及人较早地学会了农业生产。

尼罗河每年7月定期泛滥,11月洪水逐渐减退。

当时古埃及的农业制度,是国王分配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土地给每一个人,耕种的人每年提取收获的一部分交租。

如果洪水冲垮了他们所耕种的土地,他们可以报告国王,国王就派人前来调查并将损失的那一部分测量出来,这样,他们可以相应地少交一些租。

这种对于土地的测量,最终产生了几何学。

实际上,几何学本来就是”土地测量”的意思。

数学就是从”结绳记数”和”土地测量”开始的。

距今两千多年前,在欧洲东南部生活的古希腊人,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数学知识,并将数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古希腊文明毁灭后,阿拉伯人将他们的文化保存下来并加以发展,后来又传回欧洲,数学重新得到繁荣,并最终导致了近代数学的创立。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关于数学的幽默笑话:1、无理算术算术老师道:“这里有梨10只,吃去了6只,还剩多少?”一个贪食的学生答道:“我看把剩下的也一起吃掉吧。

”2、四舍五入仔仔兴高采烈地从学校里回来,问妈妈:“爸爸呢?”妈妈看到仔仔兴奋的样子,奇怪地问:“爸爸在家,你找爸爸做什么?”“我向爸爸要5角钱。

”“为什么?”妈妈问道。

“在考数学以前,爸爸对我说‘如果考了100分,就给我1元钱,考80分给8角。

’今天,我数学考了45分。

“仔仔回答说。

妈妈吃惊地问:“什么!数学才考45分?”仔仔得意地说:“是呀,数学上要4舍5入,因此,爸爸必须付5角钱。

”3、大写一位衣着时尚的女郎走进邮局汇款处,把汇款单填好后交给了营业员,营业员一看,把单退回说:“数字要大写。

”女郎头一歪说:“大写?格子这么小,叫我怎么写得大?”4、不算错敏敏:“7+3=10,你怎么写成7+3=1呢?”宝宝:“只是末尾的0没有写而已嘛!”敏敏:“那就错了!”宝宝说:“0不就是没有的意思吗。

小学数学史

小学数学史

1、七巧板是一种拼板玩具,它是由我国古代的燕几图演变的。

演变历史先是宋朝的燕几图演化成明朝的蝶翅几再者清初到现代的七巧板。

七巧板本来的面目是「燕几图」,燕几的意思是招呼客人宾宴用的案几,引发这个点子的人是北宋进士黄伯思,他先设计了六件长方形案几,於宴会时能视宾客多寡适当调整位置,随后又增加一件小几,七件案几全拼一起,会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分开组合可变化无穷。

已和现代七巧板相差无几了。

后来,明朝戈汕依照「燕几图」的原理,又设计了「蝶翅几」,由十三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而组成的,拼在一起是一只蝴蝶展翅的形状,分开后则可拼成出一百多种图形。

七巧板- 现代的七巧板就是在「燕几图」与「蝶翅几」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出来的。

2、我们学习的乘法口诀,在我国二千多年前就有了。

那时把口诀刻在“竹木简”上,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

所以也叫“九九歌”。

七百多年前才倒过来,从“一一得一”开始。

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广泛地被人们利用着。

在但是的许多著作中,已经引用部分乘法口诀。

最初的九九歌是以“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口诀。

发掘出的汉朝“竹木简”以及敦煌发现的古“九九术残木简”上都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

“九九”之名就是取口诀开头的两个字。

大约公元5~10世纪间,“九九”口诀扩充到“一一如一”。

大约在宋朝(公元11、12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代用的一样,即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元朱世杰著《算学启蒙》一书所载的45句口诀,已是从“一一”到”九九“,并称为九数法。

现在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书中记载,大九九最早见于清陈杰著的《算法大成》。

3、指南针由司南演变而来,S表示南,N表示北。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一种指示方向的工具。

指南针,指南针又称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关于学习数学的有趣历史小故事

关于学习数学的有趣历史小故事

关于学习数学的有趣历史小故事数学(mathematics、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

数学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而产生1、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

他们使用罗马数字。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

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

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

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

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

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

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

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2、有一天,数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最小的一位说起话来了。

0弟弟说:“我们大家伙儿,一起拍几张合影吧,你们觉得怎么样?” 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好啊。

” 8哥哥说:“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错,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应照相机和胶卷,好吧?”老4说话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了一点,到不如用我的数码照相机,就这么定了吧。

”于是,它们变忙了起来,终于+号帮它们拍好了,就立刻把数码照相机送往冲印店,冲是冲好了,电脑姐姐身手想它们要钱,可它们到底谁付钱呢?它们一个个呆呆的望着对方,这是电脑姐姐说:“一共5元钱,你们一共十一个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钱?” 在它们十一个人中,就数老六最聪明,这回它还是第一个算出了结果,你知道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3、“哇!肚子真饿!有没有东西吃啊?”白老鼠彼特喃喃自语道。

数学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

数学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

数学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1.古代数学阶段这一时期又可以认为是"数学起源与早期发展时期",人类建立最基本的数学概念。

古代数学是指17世纪以前,主要是古希腊时期建立的欧几里得几何学,古代中国、古印度和古巴比伦时期建立的算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代数方程等,古代数学也称为初等数学。

一般来说,我们国家中小学数学知识属于初等数学范畴。

相对于以后时期的变量数学,初等数学又称为常量数学。

古希腊时期的数学与古希腊文化繁荣的时代一致,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到公元前3世纪前后,由最伟大的古代几何学家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阿波罗尼奥斯推向顶峰,最辉煌的著作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尽管这部书是两千多年以前写成的,但是它的一般内容和表述的特征,却与近代长期通用的几何教科书非常接近。

古代希腊的数学家不但把当时已有的几何知识总结和表述为一种完整的体系,还发展了许多新的重要的几何结果。

例如,他们研究了圆锥曲线;证明了某些射影几何的定理;以天文学的需要为指南建立了球面几何;建立了初步的三角学,并计算出最初的正弦表;确定了许多复杂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成书年代最迟在公元前1世纪,其中有些内容可以追溯到周代。

书中已给出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同时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使用负数,叙述了对负数进行运算的规则;也给出了求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方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数学有了突出的发展,进入到"论证数学"的阶段,代表人物是刘徽和祖冲之。

公元3世纪的刘徽,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数学家,他大量使用的"出入相补原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特有的推理论证方法。

三国时期的赵爽运用"面积的出入相补方法"证明了勾股定理,是世界数学史上对勾股定理最早的证明之一。

刘徽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发明了割圆术,并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π。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小官,在历法和数学上都有重大贡献。

数学小知识47351

数学小知识47351

数学小知识阿拉伯数字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数字。

那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号。

九九歌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

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

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

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

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

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要学多少,成绩要多好,而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从小学1年级开始,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问题。

一旦发现有不良的学习习惯,立即给予纠正。

只要小学阶段做到这点就可以了。

如果过分注重学习成绩,往往会收效不好。

下面是专家的具体分析:~~~~~~~~~~~~~~~~~~~~~~~~~~~~~~~~~~不良学习习惯有哪些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浪费时间;4、不准备工具书,需要查辞典字典时,还嫌麻烦,马马虎虎地应付学习;5、爱面子,不东不会也不问;6、学习时沉迷于空想;7、快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早早把书包收拾好,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8、下课马上放松自己,从来不想想这堂课都学了些什么9、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10、作业本、作文本、考试卷发到手,看看分数,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11、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12、遇到好电视,就忘记做作业;13、边做作业,边听收音机;14、学习时常说闲话;15、学习完把书本胡乱一扔,再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16、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17、考得不好却不愿听批评;18、喜欢哪科学哪科,偏科;19、情绪波动大,因喜怒哀乐的情绪而影响学习;20、基础没打好,变得灰心,自暴自弃。

小学数学史演讲稿范文

小学数学史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小学数学史的演讲。

数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它不仅是科学的基础,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的殿堂,探寻数学发展的足迹。

一、数学的起源数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我国,数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那时的数学主要用于农业、天文和历法等方面。

在西方,数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数学家们对几何、算术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我国数学的发展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我国数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如《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发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勾股定理记载。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数学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数学公式和算法。

2. 汉代汉代是我国数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当时的数学家们对《九章算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

如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对《九章算术》进行了注释和补充,使得这部著作更加完善。

3.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我国数学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

如李淳风、一行等数学家对天文、历法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数学方法。

此外,隋唐时期还出现了《孙子算经》、《海岛算经》等数学著作。

4.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我国数学进入了鼎盛时期。

当时的数学家们对数学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世界领先的成果。

如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李冶的《测圆海镜》等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我国数学逐渐走向衰落。

虽然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数学家,如吴敬恒、梅文鼎等,但整体上数学发展较为缓慢。

三、西方数学的发展1. 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时期,数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的巅峰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阿基米德、阿波罗尼奥斯等数学家也对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中世纪中世纪时期,西方数学受到了阿拉伯数学的影响。

阿拉伯数学家们对古希腊数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

数学文化之“数学”名称的由来

数学文化之“数学”名称的由来

数学文化之“数学”名称的由来数学文化之“数学”名称的由来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数学名称的由来,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古希腊人在数学中引进了名称,概念和自我思考,他们很早就开始猜测数学是如何产生的。

虽然他们的猜测仅是匆匆记下,但他们几乎先占有了猜想这一思考领域。

古希腊人随意记下的东西在19世纪变成了大堆文章,而在20世纪却变成了令人讨厌的陈辞滥调。

在现存的资料中,希罗多德(Herodotus,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个开始猜想的人。

他只谈论了几何学,他对一般的数学概念也许不熟悉,但对土地测量的准确意思很敏感。

作为一个人类学家和一个社会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指出,古希腊的几何来自古埃及,在古埃及,由于一年一度的洪水淹没土地,为了租税的目的,人们经常需要重新丈量土地;他还说:希腊人从巴比伦人那里学会了日晷仪的使用,以及将一天分成12个时辰。

希罗多德的这一发现,受到了肯定和赞扬。

认为普通几何学有一个辉煌开端的推测是肤浅的。

柏拉图关心数学的各个方面,在他那充满奇妙幻想的神话故事《费德洛斯篇》中,他说:故事发生在古埃及的洛克拉丁(区域),在那里住着一位老神仙,他的名字叫赛斯(Theuth),对于赛斯来说,朱鹭是神鸟,他在朱鹭的帮助下发明了数,计算、几何学和天文学,还有棋类游戏等。

柏拉图常常充满了奇怪的幻想,原因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正亚里士多德最后终于用完全概念化的语言谈论数学了,即谈论统一的、有着自己发展目的的数学。

在他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第1卷第1章中,亚里士多德说:数学科学或数学艺术源于古埃及,因为在古埃及有一批祭司有空闲自觉地致力于数学研究。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是否是事实还值得怀疑,但这并不影响亚里士多德聪慧和敏锐的观察力。

在亚里士多德的书中,提到古埃及仅仅只是为了解决关于以下问题的争论:1.存在为知识服务的知识,纯数学就是一个最佳的例子:2.知识的发展不是由于消费者购物和奢华的需要而产生的。

探索小学数学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探索小学数学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探索小学数学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仅是一种运算工具,更是一门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科。

而小学数学作为基础阶段的数学教育,其历史与文化背景同样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背景】数学起源于古代的人类文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最早的数学活动出现在古埃及、巴比伦等古代文明中。

这些早期数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土地测量、农业生产和贸易等实际领域。

而小学数学则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基本技能为目标,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高中、大学等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历史】小学数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数学家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发展了许多著名的数学理论,如毕达哥拉斯定理和欧几里德几何学。

这些理论对后来的数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形成了小学数学的基础。

在中国,小学数学的教育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中国的教育非常重视基本数学技能的培养,如算术和几何学。

记载在《尚书》等古文献中的九章算术,是我国最早的数学教材之一。

这些传统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为中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小学数学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更涉及到数学与文化的交融。

数学是一门普世的学科,它具有超越国界和文化差异的特性。

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并探索不同文化中数学与社会的联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学与哲学、文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周髀算经》中包含了许多数学问题,而这些问题常以寓言、诗歌的形式呈现,使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西方文化中,数学的应用被广泛地推广于各个领域。

如在文艺复兴时期,数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透视和比例的研究,使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更加逼真和精确。

这些文化背景不断地丰富和拓宽着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数学的应用和美妙之处。

【重要性】对小学生来说,了解数学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趣味故事:加减乘除的由来

小学数学趣味故事:加减乘除的由来

小学数学趣味故事:加减乘除的由来加号的由来运算符号并不是随着运算的产生而立即出现的。

我国在商代就已经有加法、减法运算,但同埃及、希腊和印度等文明古国一样,都还没有加法符号,只是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来表示相加。

公元6世纪,印度人开始把单词的缩当成运算符号。

后来欧洲人承袭印度人的做法,如16世纪,意大利科学家N·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先使用“+”当加号,“+”是在橫线上加一竖来表示增加的意思。

1514年,荷兰数学家V·赫克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之一,后来又经过法数数学家F·韦达的宣传和提倡,“+”开始普及,但直到1630年才得到公认。

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先使用了加号“+”减号的由来最初减号由拉丁文"minus"缩写成“m-”,意为“减去”,后来又被略去字母m,表示为“-”。

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创造出来“+”后不久,经过多次分析和研究,又创造了减号,即“-”。

在加号上减去一竖,表示减少。

也有人说,“-”出现于中世纪。

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用橫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

于是就出现了用以表示减少的“-”和用以表示增加的“+”。

中世纪酒商用横线或竖线标示存酒量的变化乘号的由来人类很早就掌握了乘法运算。

在我国,早在2000多年之前就已出现了“九九”乘法表,在西方也出现了格子乘法。

1540年,德国数学家史提非用拉丁字母"m“表示乘法,它是拉丁语乘法”multiplicntio"一词的第一个字母。

1631年英国数学家W·奥特雷德提出用“×”表示相乘,但是由于“×”号易与拉丁文"x"相混,17世纪末,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提出改用“·”表示相乘。

在我国,这两种符号都采用,数字的乘法用“×”,而数字和字母相乘,或字母之间相乘则用“·”或者省略不写。

小学数学发展史

小学数学发展史

小学数学发展史数学作为一门学科,自古以来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

它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更深远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

本文将带你回顾小学数学发展的历程,从古代到现代,带你领略数学的辉煌与进步。

一、古代数学的起源数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发展阶段。

首先,古埃及人在建筑和农业领域的实际需求中,开始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

他们开发了一套基于几何形状和比例关系的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建筑设计和土地测量中。

同样,古巴比伦人也在商业交易和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学。

他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计数系统,称为巴比伦计数法。

这种计数法基于60进制,可以追溯到现在我们使用的60分钟一小时和360度一圆。

此外,古希腊人的哲学思想和几何学的发展对数学的演进产生了重要影响。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毕氏定理,欧几里德写下了《几何原本》,这些都成为了数学发展的里程碑。

二、中世纪的数学冲击中世纪是欧洲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虽然这个时期受到了宗教和政治的压迫,但依然有数学家们默默地推动着数学的发展。

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拉比和阿尔哈麦斯在中世纪的西方世界取得了重要突破。

他们对古希腊几何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引入了阿拉伯数字系统和零的概念,这些开创性的发明对整个数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在中国,数学家杨辉和秦九韶等人在数论和代数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数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三、近代数学的革新近代数学的革新源于数学家们对于推理和证明的要求,以及对更广阔应用领域的追求。

在18世纪,欧拉提出了无穷级数概念,并开创了解析几何的发展。

这为微积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随后,高斯、拉格朗日和泊松等数学家的贡献进一步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他们对代数学、数论和微积分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近代数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20世纪,数学的发展气势更加强劲。

如希尔伯特提出的数学基础论,为整个数学体系奠定了公理化的基础。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 【数学文化】代数、方程的起源gjP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 【数学文化】代数、方程的起源gjP

“代数”(algebra)一词最初文学家阿尔·花拉子米一本著作的名称,书名的阿拉伯文译为《还原与对消计算概要》,这本书传到欧洲后,书名简译为algebra.
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形成,巴比伦人、希腊人、阿拉伯人、中国人、印度人和西欧人都先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法国数学家韦达(1540-1603)在他的《分析方法入门》著作中,首次系统地使用了符号表示未知量的值进行运算。

韦达开创的符号代数,经笛卡儿改进后成为现代的形式。

笛卡儿用字母表前面的字母a,b,c等表示已知量,而用排在字母表后面的字母x,y,z,代表未知量。

这种用法已经成为当今的标准用法。

方程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数学书籍《九章算术》的第八章。

“方”是指把一个算题用算筹列成方阵的形式,“程”是度量的总称,也含有计量、考核、程式的意思。

现在数学中的方程,含义已经与原义有较大出人,它是借用来翻译“equation”的中文名词,就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我国的《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1世纪前后,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书中收集了246个数学问题,被分为九大类,组成“九章”。

其中第八章“方程”,共计18题,都是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问题。

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印度最早出现于公元7世纪,欧洲则更晚。

可见《九章算术》的方程术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发展史此书记录了世界初等数学的发展与变迁。

可大体分为“数的出现”、“数字与符号的起源与发展”、“分数”、“代数与方程”、“几何”、“数论”与“名著录”七大项,跨度千万年。

可让读者了解数学的光辉历史与发展。

是将历史与数学结合出的趣味百科读物。

数的出现一、数的概念出现人对于“数”的概念是与身俱来的。

从原始人开始,人就能分出一与二与三的区别,从而,就有了对数的认识。

而为了表示数,原始人就创造并使用了一种古老却笨拙且不太实用的方法——结绳计数。

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表示所指物体的数量,而为了辨认数量,也就出现了数数这一重要的方法。

这一方法如今看来十分笨拙,但却是人对数学的认识由零到一的关键一步。

从这笨拙的一步人们也意识到:对数学的阐述必须要尽量得简洁清楚。

这是一个从那时开始便影响至今的人类第一个数学方面的认识,这也是人类为了解数学而迈出的关键性一步。

数字与符号的起源与发展一、数的出现很快,人类就又迈出了一大步。

随着文字的出现,最原始的数字就出现了。

且更令人高兴的是,人们将自己的认识代入了设计之中,他们想到了“以一个大的代替多个小的”这种方法来设计,而在字符表示之中,就是“进位制”。

在众多的数码之中,有古巴比仑的二十进制数码、古罗马字符,但一直流传至今的,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它们告诉了我们:简洁的,就是最好的。

而现在,又出现了“二进制数”、“三进制数”等低位进制数,有时人们会认为它们有些过度的“简洁”,使数据会过多得长,而不便书写,且熟悉了十进制的阿拉伯数字后,改变进制的换算也十分麻烦。

其实,人是高等动物,理解能力强,从古至今都以十为整,所以习惯了十进制。

可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智商,而且不可能智商高到能明显区分1-10,却能通过明显相反的方式表达两个数码。

于是,人类创造了“二进制数”,不过它们不便书写,只适用于计算机和某些智能机器。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又创造了一种新的数码表示方法。

二、符号的出现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符号,因为不光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它们,几乎每天的日常的生活也离不开它们。

别看它们这么简单,直到17世纪中叶才全部形成。

法国数学家许凯在1484年写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如用D表示加法,用M表示减法。

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过,用“-”表示不足。

1、加号(+)和减号(-)加减号“+”,“-”,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这两个符号,但正式为大家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

到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

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广泛采用。

2、乘号(×、·)乘号“×”,英国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

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于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

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

另一乘号“·”是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X”相混淆,建议用“·”表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

3、除号(÷)除法除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

瑞士的数学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为除号。

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

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

至此,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

4、等号(=)等号“=”,最初是1540年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瑞柯德开始使用。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其著作中大量使用后,才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分数一、分数的产生与定义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数是自然数(正整数),以后在度量和均分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都可看作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叫做分母,表示有这样多少份的叫做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一般包括: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带分数大于1而又是最简分数.带分数是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组成的。

注意:①分母和分子中不能有0,否则无意义。

②分数中的分子或分母不能出现无理数(如2的平方根),否则就不是分数。

③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有2和5两个质因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就能化成纯循环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中既含有2或5两个质因数也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就能化成混循环小数。

(注:如果不是一个最简分数就要先化成最简分数再判断;分母是2或5的最简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是其他质数的最简分数一定能化成纯循环小数)二、分数的历史与演变分数在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跟现在不一样。

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

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为现在这样了。

在历史上,分数几乎与自然数一样古老。

早在人类文化发明的初期,由于进行测量和均分的需要,引入并使用了分数。

在许多民族的古代文献中都有关于分数的记载和各种不同的分数制度。

早在公元前2100多年,古代巴比伦人(现处伊拉克一带)就使用了分母是60的分数。

公元前1850年左右的埃及算学文献中,也开始使用分数。

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要想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3/7 米.像3/7 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为什么叫它分数呢?分数这个名称直观而生动地表示这种数的特征.例如,一只西瓜四个人平均分,不把它分成相等的四块行吗?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分数是度量和数学本身的需要——除法运算的需要而产生的.最早使用分数的国家是中国.我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左传》中,规定了诸侯的都城大小:最大不可超过周文王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可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可超过九分之一。

秦始皇时代的历法规定:一年的天数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

这说明:分数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并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

《九章算术》是我国1800多年前的一本数学专著,其中第一章《方田》里就讲了分数四则算法.在古代,中国使用分数比其他国家要早出一千多年.所以说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几何一、公式1、平面图形正方形: S=a? C=4a三角形: S=ah/2 a=2S/h h=2S/a平行四边形:S=ah a=S/h h=S/a梯形: S=(a+b)h/2 h=2S/(a+b) a=2S/h-b b=2S/h-a圆形: S=∏r? C=2r∏=∏d r=d/2=C/∏/2r?=S/∏ d=C/∏半圆: S=∏r?/2 C=∏r+d=5.14r顶点数+面数-块数=12、立体图形正方体: V=a?=S底·a S表=6a? S底=a? S 侧=4a? 棱长和=12a长方体: V=abh=S底·h S表=2(ab+ac+bc) S侧=2(a+b)h 棱长和=4(a+b+h)圆柱: V=∏r?h S表=2∏r?+∏r?h=S底(h+2) S侧=∏r?h S 底=∏r?其它柱体:V=S底h锥体: V=V柱体/3球: V=4/3∏r? S表=4∏r?顶点数+面数-棱数=2数论一、数论概述人类从学会计数开始就一直和自然数打交道了,后来由于实践的需要,数的概念进一步扩充,自然数被叫做正整数,而把它们的相反数叫做负整数,介于正整数和负整数中间的中性数叫做0。

它们合起来叫做整数。

(现在,自然数的概念有了改变,包括正整数和0)对于整数可以施行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叫做四则运算。

其中加法、减法和乘法这三种运算,在整数范围内可以毫无阻碍地进行。

也就是说,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整数相加、相减、相乘的时候,它们的和、差、积仍然是一个整数。

但整数之间的除法在整数范围内并不一定能够无阻碍地进行。

人们在对整数进行运算的应用和研究中,逐步熟悉了整数的特性。

比如,整数可分为两大类—奇数和偶数(通常被称为单数、双数)等。

利用整数的一些基本性质,可以进一步探索许多有趣和复杂的数学规律,正是这些特性的魅力,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的数学家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数论这门学科最初是从研究整数开始的,所以叫做整数论。

后来整数论又进一步发展,就叫做数论了。

确切的说,数论就是一门研究整数性质的学科。

二、数论的发展简况自古以来,数学家对于整数性质的研究一直十分重视,但是直到十九世纪,这些研究成果还只是孤立地记载在各个时期的算术著作中,也就是说还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学科。

自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数学著作中都关于数论内容的论述,比如求最大公约数、勾股数组、某些不定方程整数解的问题等等。

在国外,古希腊时代的数学家对于数论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整除性问题就有系统的研究,关于质数、和数、约数、倍数等一系列概念也已经被提出来应用了。

后来的各个时代的数学家也都对整数性质的研究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使数论的基本理论逐步得到完善。

在整数性质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质数是构成正整数的基本“材料”,要深入研究整数的性质就必须研究质数的性质。

因此关于质数性质的有关问题,一直受到数学家的关注。

到了十八世纪末,历代数学家积累的关于整数性质零散的知识已经十分丰富了,把它们整理加工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了。

德国数学家高斯集中前人的大成,写了一本书叫做《算术探讨》,1800年寄给了法国科学院,但是法国科学院拒绝了高斯的这部杰作,高斯只好在1801年自己发表了这部著作。

这部书开始了现代数论的新纪元。

在《算术探讨》中,高斯把过去研究整数性质所用的符号标准化了,把当时现存的定理系统化并进行了推广,把要研究的问题和意志的方法进行了分类,还引进了新的方法。

由于近代计算机科学和应用数学的发展,数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计算方法、代数编码、组合论等方面都广泛使用了初等数论范围内的许多研究成果;又文献报道,现在有些国家应用“孙子定理”来进行测距,用原根和指数来计算离散傅立叶变换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