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中
论当代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基督教神学的对话
论当代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基督教神学的对话内容提要: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教神学思想无疑是两种最重要的意识形态。
在共产党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而在欧美,基督教文化则是其文化精神的核心。
在当代“全球化”和“文明对话”的背景下,基督徒和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对话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对话已经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德语神学界的“政治神学”及拉美神学界的“解放神学”之间展开,并且已经开始越过纯理论的层面。
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之间的相似渊源以及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之间的对话,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及其主要思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长期以来,在西方学者那里普遍存在一种将马克思主义“宗教化”理解的倾向。
一些西方学者常常将马克思看成是“弥赛亚先驱”,而将马克思主义学说诠释为人间的宗教,如莱因霍尔德·尼布尔、罗伯特·图克尔、路易斯·哈勒等等,都曾把马克思描绘成一个世俗宗教的缔造者。
[1]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梯利希则认为,马克思从基督教及犹太教那里获得了弥赛亚的前瞻,以革命的方式,在经济基础上建立他的“弥赛亚”国。
在梯利希看来,马克思对人及其历史的看法是两个决定性的基本思想,其中与基督教对人和历史的解释有相当吻合的一面。
[2]坚信无神论的马克思主义反而被理解为一种宗教,这种“反宗教之宗教”的悖论确实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事实上,尽管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神学在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的本质观,特别是切入现实生活的途径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但马克思主义毕竟产生于基督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欧洲,它和基督教思想之间当然绝非是简单的水火不容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早期关于人的理论与基督教人文精神之间,确实存在着诸多相似性和可比性:就其历史运动形态而言,两者都追求被压迫的下层人民的自由、解放;就价值观而言,两者都反对个人主义,强调社团的、非个人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反对把个人作为道德绝对化的基础,强调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就社会理想而言,两者都设想了未来公正、和平、博爱的理想王国。
儒学的新发展范文
儒学的新发展范文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儒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从儒学的当代发展、儒家思想的时代性解读以及新儒学的新思考等方面展开论述。
儒学作为一门哲学学派示人之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伦理。
现代社会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促使儒学在当代的发展中进行调整和更新。
当代儒学倡导“利他主义”、“和谐共生”等理念,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与互联互通,强调人际关系的平等和互动。
这种儒学的发展方向反映了当代社会对道德伦理需求的变化和对个体关怀的重视。
儒家思想的时代性解读是对儒学的一种当代理解和再思考。
过去,儒学多被视为一种封建道德伦理,强调等级和权威。
但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们的价值观的多元化,儒家思想被重新解读。
儒家思想的时代性解读认为,儒家思想不仅强调地位和权威,更强调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儒家思想在当前社会中的价值,是它能够为社会提供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新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新思考和拓展。
它挖掘和激活儒家经典中的智慧,试图找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儒家思想。
新儒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将儒家思想与西方哲学进行对话和融合。
通过与西方哲学的对话,新儒学试图寻找与现代社会和世界对话的儒家哲学资源,为当代社会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这种对话和融合不仅帮助儒学在当代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在新儒学的新思考中,儒家思想追求的是一个和谐共生的社会。
它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在儒家看来,和谐共生的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互相尊重、互相扶持的社会。
而要实现和谐共生,需要注重道德教育和个体的内在修养,发扬儒家“仁”的精神,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不过,儒学的新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新儒学的发展需要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契合,但如何提升其实用性和现实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对话与批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对话与批判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理论体系,构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学问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成立不仅对西方哲学产生了影响,也受到了西方哲学的诸多质疑和批判。
本文将从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入手,探索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对话与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1.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推动的,主张对事物进行全面、历史和发展的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不同于西方哲学中的机械唯物主义,后者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线性、单向的。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制度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从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3. 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阶级斗争,强调社会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规律性现象。
马克思主义主张无产阶级革命,通过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对话1. 哲学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对话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与西方哲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形成了对话。
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世界的存在决定人的意识,而主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人的意识决定物质的存在。
这种对话引发了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论。
2. 自由意志与历史必然性的对话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西方哲学中的自由意志观点形成了对话。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由历史的必然性推动的,而自由意志观点强调个体的选择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这种对话引发了关于人的自由与社会历史必然性的争论。
三、马克思主义对西方哲学的批判1. 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剥削和压迫,强调资本主义制度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
当代西方哲学思潮
国外大学开课情况
• Essex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的专业设置有三个:大陆哲 学、哲学与精神分析、伦理学,政治学与公共政策。 硕士研究生的主干课程有:大陆哲学专题研究、尼采 哲学研究、康德哲学研究、哲学与权利、哲学与精神 分析、伦理学,政治学与公共政策。本科生的课程根 据三个年级而设置不同的主干课程:大学一年级的基 本课程有哲学导论、逻辑学导论;二年级的主干课程 有:理性与经验、哲学与社会批评、形而上学问题、 哲学与文学、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哲学与权利、哲学 与宗教、伦理学。三年级的主干课程有:哲学、社会 学与政治学,哲学与法学、哲学与文学、康德在哲学 中的革命、当代政治哲学、黑格尔、尼采、维特根斯 坦、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哲学。
思考与研讨
• 一、你如何理解人本主义? • 二、你如何看待相对主义? 三、近代思想与现代思想有什么关系? • 四、现代文明与现代 思想又有什么关系?
• 从法国哲学会所总结的内容来看,当代 法国哲学所开展的思想革命,仍然环绕 着:(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二)人 的思想心灵的内在逻辑;(三)人的政 治、经济、文化创造以及伦理道德行动; (四)宗教与科学的问题。这些论题, 大致与西方各国哲学界在最近十年的理 论探讨主题相符合。
当代西方哲学特点
• • • •
哲学是一种方法论
• 哲学是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 方法论。 • 正如普特南指出的,实用主义是“一个开 放的问题”。我们对实用主义的评价也应当采 用一种开放的态度,就是说,不是仅仅抓住实 用主义者的某个说法或结论就给出断然的评判, 而应考察产生这个说法或结论的整个语境或背 景,把握由此提出的哲学问题和基本思路。这 样,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从实用主义的思想中 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这也是我们研究当代美 国实用主义哲学的目的所在。
浅析现代西方哲学的特征
浅析现代西方哲学的特征现代西方哲学是指从17世纪以来在西方世界出现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其特征在于对传统哲学观念的批判和超越,对现实世界的理性分析,以及对人类存在和价值的思考。
现代西方哲学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学术成果,对当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现代西方哲学的特征进行浅析,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思想体系的本质和内涵。
第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特征之二是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统一。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哲学思想相互交织、相互补充。
理性主义强调理性和思维的重要性,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是通过理性分析和推理而得到的;而经验主义则强调经验和实证,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是通过感觉和经验而得到的。
现代西方哲学试图通过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统一,建立一个既能充分尊重理性思考又能充分重视实践经验的哲学体系。
康德的“合乎经验的先验概念”和黑格尔的“理性的辩证法”,都试图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对立中寻求一种统一和统合。
现代西方哲学的特征之三是价值取向。
现代西方哲学不仅在理论上对现实世界进行精细的分析和思考,而且对人类存在和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哲学家们通过对人类的自由、平等、正义、爱、善、美等价值观念的思考,试图建立一个更加合理和更加美好的世界。
康德的“人格尊严”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超人”理念,都是现代西方哲学对人类价值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第四,现代西方哲学的特征之四是多元文化的交融和整合。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更加频繁,现代西方哲学也更加注重多元文化之间的对话和整合。
从20世纪初的存在主义哲学到当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现代西方哲学对不同文化和不同思想的接受和整合,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包容。
现代西方哲学在批判性思维、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统一、价值取向和多元文化交融等方面,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特征。
这些特征不仅体现了现代西方哲学在理论上的深刻思考,也为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文明进步提供了深远的哲学思考与理论支持。
浅谈教育交往实践的特性及其价值实现
贝玛斯 。不 同于既往 的 “ 卡儿式” 的 “ 向理解 ”的研 笛 单
究模 式 ,哈贝玛斯 认为 ,人类 的存在并非 以一个独立 的个
分别是训 练 、教育 和纪律 、存 在之交流 。在他 看来 ,训 练 是一种 心灵 隔离 的活动 ;教 育是一 种人 与人精 神相契 合 、
文化得 以传 递的活动 ;而人与人 之问 的交往则 是双方 ( 我 与你) 的对话 和敞亮 ,这 种我与你 的关系是人类 历史文 化 的核心 。 I l l 维果 茨基则 主要 探讨 了交往对 于人 的心理发展 尤其是 高级 心理机能发展 的决定 性作用。他认 为 , “ 在儿 童的发 展 中 ,所 有 的高级 心理机 能都两次登 台 :第 一次是 作为集
义 和价 值 。
关 键 词 :交往 ;交往 实践 :教 育 交往 实践 中 图 分 类 号 :G 0 4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 8 3 (0 8 0 - 0 7 0 0 5 54 2 0 ) 3 0 0 - 2
一
、
教 育 交往 的概 念 溯 源 与 阐 释
维普资讯
普; 敖研究
M D R D c O CE C O E N E U IN S I E N
现 代教 育科 学
20 0 8年第 3 期
浅谈教育 交往实践 的特性及 其价值 实现
王 莹
( 宁 渤 海 大 学教 育 学院 ,辽 宁 辽 锦 州 1 10 ) 2 0 0
摘
要 :交往是人 的最基 本的精神 需要 ,对 于个体 的生存 与发展 至关重要。在教育 中,交往很早 就被 赋予 了
重要 意 义 ,被 视 为 达 成教 育 目的 的 重要 手段 。 从 某种 意 义上 可 以说 ,教 育 就 是 一 种 交 往 实践 活 动 。近 年 来 ,交 往
“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国内哲学界围绕教科书体系的改革开展了一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讨论,争论的焦点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
至90年代后期,上述争论渐趋平息,随之而起的是生存本体论或存在论的说法。
如果说,80年代关于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争论还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的对话,那么90年代以后关于生存本体论问题的讨论则已经逾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解释,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
一些论者由于片面夸张西方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变的‚革命性‛意义,十分热心于用当代西方哲学的流行观念来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关键就在于融入当代西方哲学的主流思潮。
他们认为,当代西方哲学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实现了自笛卡尔以来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范式向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范式的转变。
这个转变是从尼采开始,经过克尔凯廓尔至海德格尔而宣告完成的。
如果这里谈到的仅仅是指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条发展路线,那丝毫不会让人惊奇;令人惊奇的是,据说这条发展路线也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变革的实质与意义。
据说,是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一起共同推动了从近代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哲学向主客融合的生存论哲学的转变。
因此,对存在哲学或生存本体论的领悟就成为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意蕴的必由之路。
按照这个思路,就必然导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质及一系列基本观点与方法的根本改观。
譬如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命名的那样是一种‚新唯物主义‛或‚现代唯物主义‛,而是超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之上,因而也扬弃了主体与客体之对立关系的存在主义或生存本体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根本就不应该有认识论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的二元分割。
为了使这种说法获得文本上的支持,他们不得不把马克思的著作和恩格斯、列宁等人的著作区别开来,认为只有马克思才是现代哲学(生存本体论)的创始者,而恩格斯等人由于受到维多利亚时代科学实证主义的熏染,始终未能走出西方近代哲学传统,即知性形而上学的阴影;然而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获得马克思全部文本的支持,于是他们或者求助于解释学,认为若拘泥于文本是不可能‚读出‛马克思的‚原始语境‛的,只有按照解释学的理解与体悟才能领略到马克思哲学的旨趣,或者干脆把马克思的后期著作臵之不理,只是从他1845年以前的早期著作中寻求支持。
哲学对话形式的历史检讨
哲学对话形式的历史检讨贾红莲毋庸置疑,自19世纪中期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以来,哲学理论界在中西马三大哲学思想体系的对话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当代,哲学理论界则把哲学对话作为在进行哲学创造、创建当代形态的中国哲学的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层面深化了哲学对话研究的层次,提高了哲学对话的境界。
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表现在:(1)把对话等同于论争。
对话者没有充分树立通过对话加深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意识,而是试图借助于对话说服对方,让对方放弃自己的观点转向本方的立场,使对话演变为一种冲突。
( 2)把对话作为自我辩护。
对话者虽然充分认识到可以通过对话为自己所从事的学科研究进行呼吁,但在实际的哲学对话中,则囿于专业背景,以某一门类甚至某一学派的观点对哲学做单一、狭隘的理解,从而在对话中重树学科壁泉,使各自的学科特点和优势流为自我辩护的论据。
( 3)把对话局限于观念的陈述。
没有正确认识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缺乏直面现实、解决问题的理论责任,从而使对话更多地放在概念和观点的区分和陈述上,缺乏必要的哲学创造。
这些问题的存在有观念和现实方面的原因,也有对话机制方面的原因,它们彼此纠缠在一起,最终通过对话形式体现出来。
这单试图通过对哲学对话形式的历史检讨,疏理出通过哲学对话为哲学创造提供思想资源的脉络。
一、独白式的哲学对话中国思想界在进行中西马之间的哲学比较与对话研究的历史进程中,种经历过一个独白式的对话阶段。
独白式的对话作为早期形式,还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深层次的、理论化的对话形式。
在独白式的对话阶段,中西马及其中的各个流派首先预设自己的哲学已经包含了部分的真理或全部的真理,各个哲学传统在对话中秉持一种绝对化的态度,扬己抑他,甚至主张排他主义,以致各自均按既有的脉络独自发展。
由此可见,独白式的对话形式比较近乎“发言”而非真正的对话,各方只注重宣讲自己的哲学理念,他方则只是作为听众聆听与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对话就基本上成为一种宣扬本身某种哲学立场、排斥其他哲学理念的独白。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知识哲学:探讨认知的局限与可能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知识哲学:探讨认知的局限与可能
一、引言
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其作品《对话录》系列影响了整个西
方哲学的发展。
在这些对话中,柏拉图探讨了许多哲学问题,尤其是关于知识和认知的讨论特别引人深思。
二、认知的局限
1. 感知与观念
在《理论》一书中,柏拉图认为感知是有局限的,我们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不
够可靠,因为感官容易受到干扰。
他主张真正的知识不是通过感官得到的,而是通过思维和理性实现的。
### 2. 知识的层次柏拉图将认识划分为四个层次:幻觉、
信念、理智和智慧。
他认为只有通过智慧才能达到真正的知识,而其他层次都存在局限性和误导性。
三、认知的可能
1. 理性的力量
柏拉图强调了理性的力量,认为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探讨,人类可以超越感觉和
观念,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
### 2. 理念的世界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理念”理论,认为真正的现实存在于理念的世界中,而我们所感知的只是理念的影子。
通过不断追求和思考,人们可以接近理念的真实本质。
结语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知识哲学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其对认知的局限
与可能性的探讨引领我们重新审视知识的本质和获得方式。
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追求,我们或许能超越认知的局限,探索认知的更广阔可能性。
以上是对柏拉图对话录中知识哲学的探讨,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辨。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_作文3000字_读后感作文_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西方的哲学有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3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5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西方哲学读后感(一)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
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
平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着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
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
非常深刻的话。
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中国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
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
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历史之思中相遇——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境域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历史之思中相遇——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境域一海德格尔与马克思,两个哲学史上的革命家,一个在20世纪通过对‚忘在状态‛的揭示追根究底地批判了西方千年之久的形而上学传统,一个在19世纪以人在感性活动中的异化揭露了一切既往的‚哲学真理‛和其他‚意识形态‛都是这种异化的观念的回声。
在这两位思想大师之间虽有时间上的百年之隔,虽在哲学的述说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别,但他们各自所发动的革命,是同一性质的思想大事变,并且都是对人类当代状况及其根本问题的击中要害的阐明。
因而,他们之间在思想上的相遇本是题中应有之义。
他们的哲学革命都是对形而上学藩篱的挣脱,所以必然导致对人类历史之意义的新的存在论阐释。
事实也正是如此:他们在历史之思中相遇。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上世纪所实行的哲学革命的真实成果。
这一成果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震动,成为诋毁或颂扬、歪曲或尊奉的对象。
一句话,不管怎么说,它成了任何思想者、学派或思潮都无法忽视的学说,直到今天仍是如此。
萨特赞扬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他所指的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而哈贝马斯则提出了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
凡此种种理论现象都表明:经过了现象学运动、而后开出了一条存在论上的新路的当代西方思想(主要表现在欧陆哲学中),仍然在历史唯物主义面前觉察到了自身的某种空缺。
因此,产生于19世纪的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当代西方思想中的强有力的对话者和参与者。
历史唯物主义的这种重要性和地位,是由当代状况所引起的当代问题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洞见超出了近代哲学的思想范畴,它对人、自然和历史的看法,对于人类的当代状况及其问题的根由具有深刻的揭示作用。
如果对当代问题采取在近代哲学视野范围内的理解,那么,就不能理解这些问题本身真正的当代性,因此也就不需要重返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或者只需要坚持被近代化了的历史唯物主义,更毋庸提什么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
论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与教育管理观的重建
2 0世纪末 以来, 针对教育管理者权威至上 、 忽视人 的价值属性和过分追求科技理性等弊端 , 后 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对此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其主要思想是, 教育管理过程 中强调管理者之间以及 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的互动, 强调对话 、 理解、 交流在管理 中的作用 , 提倡 民主、 平等。这一管理 思潮更加重视管理对象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 , 这一思想蕴涵于当代西方 对话哲学 的中心话语 : 本体论 “ 关系” “ 间” “ 、之 、 相遇” 内。因而 , 之 对话哲学所 主张 的“ 交互 主 体” “ 、视界整合” “ 、平等与互惠” 等思想为探讨教育管理观提供了新 的视角。 关系、 间、 遇 : 之 相 对话哲 学 的 中心 话语
9
至此 ,我—— 你 ” “ 蕴含 的“ 在 ” 此 代替 了“ 我—— 他 ” 意指 的 “ 我思 ” 突 出了教 育管理 中 自我 ( 体 ) , 主 的非 主体性 、 构成性 和非 占有 性 以及开放 性 、 非 现实 性 与具 体性 , 最终 化 解 了 主体 教 育 管理 哲 学 的 基础 “ 我思 故我 在 ” 从而确 立 了“ 系” 我—— 你 ” , 关 的“ 世界 。 ( ) 间: 二 之 主体 性 哲 学转 向的桥 梁 在“ 我—— 他 ” 系世界 中 主体 理性 的扩 张 必 然造 成 唯 我 论 的 困境 , “ 者 ” 向度 几 近 消 关 使 他 的 失 。“ —— 你 ” 系 的确立 , 护 了人 与 对象 之 间 的非 人 为 的 天 然联 系 , 我 关 维 建构 了在 教 育 管理 中一 种全新 的 审视人 的观 念 , 即合 理对 待 对 话 者—— 他 者 的 地位 。在 “ 我— —你 ” 系 世 界 中 , 关 教育 管 理者不 是把 出于 自我之外 的一 切 当成是被 经验 、 分析 、 利 用 的东 西 , 是把 二 者 看作 我 与你 的 被 被 而 关系, 彼此 相 呼应答 , 相互 作用 , 互依 赖 。这 种 关 系本 身 直 接 指 涉 管理 活动 本 身 的 对话 性 是 “ 相 平 等 的 、 互尊 重 的” 也 即是基 于管 理者 相互之 间 的直接 的体认 。 相 , 当然 直接 性并 不是 两者 的完 全融 合 , 间永远 存在 着一 个距 离 , 伯 称之 为 “ 间 ” 其 布 之 。这 个 “ 之 间”不 能在 “ ” 中发现 , 我 之 不能 在我 的意 向性 中发 现 , 不 能 在主 体 的 内在性 中发现 , 不 可能 在 也 也 我理解 的世 界 的对象性 中发现 , 只能 在 “ ” 而 我 与他 者 所建 立 的关 系 中得 到确 立 。 正 如 哈 贝 马斯 曾指 出 , 主体在 世界 中的存 在 , 不是一 种 孤立 的存在 , 是与他 者 共存 (h o D si ftes , 而 tec— aeno hr) 即 o 自我 与他 人在 共享 的交互 主体 的世 界 。 “ 间” 之 的概念 克服 了教育 管理 中主 客 二分 的难 题 , 凸显 出 教育 管 理 活动 中 由以往 的 单一 “ 主 体” 变成 了多 级“ 主体 ” 即交互 主体 。教 育管 理 中“ , 交互 主体 ” 是 “ 正 我— —你 ” 间 的原初 亲密关 之 系的直接 反 映 , 互 主体 之 间 的关 系就 是 “ 交 我—— 你 ” 系 。“ 互 主 体 ” 的“ 间” 为 主体 间 关 交 间 之 作 关 系 的规定 , 呈现 出 主体 与 主体 之 间的相关性 、 一性 , 本 质建 立 在个 人 主体 性 基础 之 上 。5‘ 统 其 【‘ 之 J 间” “ 是 我—— 你 ” 关系存 在 的见证 , 教育 管理单 向主体转 向多极主 体 的现 实存 在 , 主体 性哲 学 是 是 向 主体 间性 哲学 转变 的桥 梁 。
哲学解释学视野下的对话教学_哲学解释学
哲学解释学视野下的对话教学_哲学解释学对话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方式,是人与人沟通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在教育领域,对话方式的教学早已存在,如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对话教学的典范。
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话式教学以它深刻的意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
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的表现。
”目前,对话已经超越了原初语言学的范围,成为一种渗透于人类一切行为意识和理念。
更加重视对话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双方理解沟通,新课改以来,对话式教学一直在追求这一理念。
无独有偶,理解与对话是当代西方哲学解释学的基本问题,解释学所主张的理解观、视界融合、主体间性等思想为探讨对话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理解与对话:解释学的基本问题解释学,又称释义学或诠释学,起源于古希腊。
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形成了一般解释学;海德格尔则把一般解释学提升到现代哲学解释学阶段。
在解释学看来,人与物、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理解和对话的关系,理解与对话问题成为现代解释学的基本问题。
“理解的现象遍及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
因此,理解的过程发生在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理解活动是人存在的基本模式。
”同时,“理解从来不是一种对于某个被给定的“对象”的主观行为,而是属于被理解的东西的效果历史,这就是说,理解属于被理解东西的存在。
”可见,哲学解释学的理解观认为,理解是一种意义创造和不断生成的过程,理解不是一方一定要抛弃自己的观点而去符合对方的观点与意见。
在理解过程中,理解者视界不断与被理解者的视界交流,不断生成发展丰富,以达到不同视界的融合,伽达默尔称之为视界融合”。
视界融合强调各自敞开精神世界,在对话中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这一过程中,两个视界不断交融、沟通,新的意义得以产生和获得。
西方哲学界对庄子的看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西方哲学界对庄子的看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其所撰写的著作《庄子》中,阐述了他对人生、自然、道德等方面的独特见解。
庄子的思想深受后人的推崇,不仅影响了中国哲学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哲学。
在西方哲学界,庄子的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许多西方哲学家通过研究庄子的著作,尝试理解和评价他的思想。
他们认为庄子提出的观点具有独特性和深刻性,对于当代哲学也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
本文将探讨西方哲学界对庄子的看法,并分析其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要探讨的主题——西方哲学界对庄子的看法,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 正文部分包括三个小节:首先会概述庄子的思想,介绍其主要理念和观点;其次探讨西方哲学界对庄子的评价,分析西方哲学家对庄子思想的理解和评价;最后讨论庄子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探究庄子思想在西方哲学领域的影响和意义。
- 结论部分将总结西方哲学界对庄子的看法,总结庄子思想在西方哲学界的影响,并探讨庄子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整个文章的框架和内容安排,使得阅读更加有条理和明了。
1.3 目的本篇文章的目的是探讨西方哲学界对庄子思想的看法和评价。
通过对庄子思想的概述,以及西方哲学界对其的评价和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庄子思想在西方哲学界的地位和价值,探讨其对当代哲学的启示和影响,从而探索庄子思想的当代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中西哲学的交流与对话,丰富哲学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并为当代哲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2.正文2.1 庄子的思想概述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庄子》中,这部著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论语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论语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文章1.1 概述:孔子的《论语》作为中国古代经典之一,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集中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涉及伦理、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
这本著作以其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人文关怀,为西方哲学注入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思维模式。
首先,《论语》在西方哲学的影响方面,强调了个人修养与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它强调了道德的崇高和行为的合乎道德的重要性,提倡人们应该尊重他人、恪守道德规范,这与西方哲学中的德性伦理和伦理智慧有着相似之处。
《论语》中的一些著名语录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之于天下也,无远人之贱也”等,都对个人修养和道德实践提出了深刻的思考。
其次,《论语》对西方政治哲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孔子看来,良好的政治秩序是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基础,他关注了君主的品德和领导能力。
这关注点与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君主理论、权力分立等思想相呼应。
孔子的政治哲学观念从根本上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统治思想和政治制度,尤其是在东亚地区。
最后,《论语》在教育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孔子提倡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与西方教育哲学中的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有着共通之处。
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个体全面发展,并注重个人的品德、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综上所述,孔子的《论语》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它不仅为西方哲学注入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思维模式,而且对德性伦理、政治哲学和教育哲学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随着全球化和文明交流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期待《论语》以及中国传统哲学对未来西方哲学的进一步影响。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三个主要要点来探讨论语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介绍论语以及其在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地位。
其次,我们将探讨论语对西方哲学的接受与传播过程。
最后,我们将分析论语对西方哲学的实际影响,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笔记-后理论时代:巴赫金对话批评理论研究
历史诗学是在语文学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注重文学整体性和有机性研究的新学科,同时也是一种文学研究法。
巴赫金认为,要阻击形式主义,首先得对它进行正面的细致的批判分析,这一工作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胜任。形式主义的漏洞对方法论的无知。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是巴赫金投注心力最多的一个领域。传统伦理学分物质伦理学和形式伦理学。物质伦理学侧重于寻找并论证一些专门的具有道德内容的准则,要适合每一个人。形式伦理学主张从行为出发而不是从原则或规则出发。不合理在于它关心已实现的行为,而不是正在发生或继续进行的行为。
巴赫金提出:应分。他有感于理论认识、审美观察和伦理规范的抽象与空洞,需要寻找一种具有实感的东西来作为建构世界的材料。这种 材料只能是话语。一个完整的语言行为(或表述)由三部分构成:内容涵义(概念)、直观形象、情感意志(语调)。其中语调是富有事件性的一个因素。社会评价把话语带入社会交往中,这是话语参与性的表现。
这一架构中的世界如何运作?巴赫金未正面回答,从传统的认识理论、传统的审美力量和传统的伦理学理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理论认识致命在于,把认识的内容涵义与实现这种认识的现实的历史的行为(过程)割裂开来,从而隔离出一个抽象的理论世界,类似于人体解剖学将人体从生命世界里隔离出来。理论认识的世界是一个无我的世界。我在其中无法生活,无法负责的进行各种行动。由于我的缺席,理论世界失去了价值中心,一切处于散乱零碎的状态,只能靠脆弱的逻辑关系或机械论来维系。/审美观照赋予人一个旁观的位置,找不到观察者的行为活动,只能站在审美活动的外围,与审美对象保持一段距离。传统美学理论认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关系通过移情来建立。在移情中,起主导的是被移情的对象,不是我。这两者的致命之处在于,这两种活动都没有办法与唯一的事件性存在相沟通,因为它们在确定含义与观察所见时,根本上抛开了作为参与者的我,夺走了我的主体性或自我意识。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社会正义与伦理观念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社会正义与伦理观念简介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许多哲学思想都被集中记录在《对话录》中,包括其对于社会正义与伦理观念的探讨。
本文将从柏拉图对话录中选取几段经典对话,深入探讨柏拉图的社会正义与伦理观念。
对话一:《理想国》中的哲人王理论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哲人王理论”,认为只有哲人才能真正领导社会,实现社会的正义和秩序。
他认为,哲人对于真理和公正有着更高的认知能力,因此应该成为统治者。
这种思想引发了对社会精英统治和民主体制的讨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话二:《理想国》中的义务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守护者阶级”的概念,认为人们应当追求自己的专业,并为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他将社会分为“哲人”、“守护者”和“生产者”三个阶级,强调了各个阶级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补性,以实现整个社会的正义和和谐。
对话三:《斐德罗》中的爱与美在《斐德罗》中,柏拉图探讨了爱的本质和美的意义。
他认为爱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通过对爱的审视,人们可以超越肉体欲望和个人私利,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境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伦理升华。
柏拉图的对话录中充满了深刻的社会正义和伦理观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学习。
通过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对当代社会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为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以上是本文对柏拉图对话录中社会正义与伦理观念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引发读者对哲学思想的思考和探索。
如果你对柏拉图的思想有更多想法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让我们一起探讨哲学的奥秘!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希望以上内容符合您的要求,如有需要,还请指出。
本体论的争论与实践范畴的深化
本体论的争论与实践范畴的深化
张传开;余在海
【期刊名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32)003
【摘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把实践当作认识论范畴来看待.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的争论,提出了物质范畴与实践范畴的关系问题,并由此展开了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地位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学界在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讨论中,通过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讨论,又大大推进了人们对实践范畴的理解和把握.
【总页数】5页(P259-263)
【作者】张传开;余在海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16;B023
【相关文献】
1.实践范畴与物质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地位之争——兼论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 [J], 钱亚琴
2.实践本体论与物质本体论争论的实质 [J], 李垂发
3.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特征中的争论 [J], 宋振美;刘翠娥
4.范畴史初探(三)——关于古代本体论范畴史的探讨(上) [J], 谢庆绵
5.论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J], 吴仁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中阐发马克思学说的当代意义□ 王德峰 内容提要 在当代人类状况所提供的历史条件中重新领会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对于正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关键的意义。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对西方哲学的知识论传统的扬弃,而当代哲学诸重要学派的核心论题正是知识的存在论性质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境域开启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基本论域,因此,马克思学说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是当代人类思想努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当代哲学危机 历史唯物主义的论域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西方哲学作者王德峰,男,1956年生,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教授。
(上海 200433)一由于近年来人们对当代哲学与近代哲学之间的区别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在近代哲学的框架内解释马克思学说这一历来的做法,已成为一个不应再被忽视的问题。
尽管人们一直强调马克思完成了一场哲学上的变革,但是对这场变革的解释本身往往正是对变革的遮蔽。
当然,这种情况也符合解释学原理:一切对于思想文本的解释都依存于时代的生存条件本身所形成的境域。
对马克思思想的深入认识,同样需要现实历史进程提供出使之成为可能的境域。
现在,这种境域业已形成。
特别是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之后,西方思想界普遍意识到了近代启蒙思想的抽象理性主义传统与当代文明的根本病症之间的本质关联。
这就从根本上激发了对西方整个哲学传统本身的批判。
正是这种批判成了现今西方主要哲学派别的灵感之源。
我们可以列举当代西方重要的思想家,如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福柯等等,他们无一不是从自己与哲学传统的批判性关系处入手来阐发自己的新见解。
西方哲学传统正在经受深刻的反省。
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已经终结,它终结于当今科学。
其实,不仅是当今科学,而且是当今世界的日常生活原则,都意味着传统的知识论路向上的哲学之完成。
当哲学如此这般地完成自身之后,近代意义上的“真理事业”便随之消失。
我们应当为之感到遗憾还是庆幸?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分歧很大,关涉对当今世界的基本评判,关涉对于“真理”、“人类历史”、以及“社会进步”等的基本认识。
这些根本问题在当代哲学的重要作品中都作为未曾得到过真正解决的问题而重新被追问,这便意味着传统哲学正在其根基处经受着考问。
特别是,一旦谈及真理,是否就必定会陷入所谓已经过时了的“宏大叙事”、“解放话语”?但是,倘若弃绝一切有92004年第3期N o.3,2004浙 江 社 会 科 学ZHEJIANG SOCIAL SCIENCES2004年5月May,2004关真理和解放的叙事与话语,哲学又当何为?哲学是否仅仅应当为今日科学的进展作鞍前马后的效劳?就像哲学曾经是神学的婢女一样,它现在应该是科学的婢女?凡此种种疑惑,都证实了哲学在今天的危机。
在此情境中我们会想起马克思早在1845年说的那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
这句话如今愈益得到关注与思考。
在这句话里,“哲学家”是一个贬义词。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也曾说道:“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
不管我们对这些话的理解如何,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已对西方哲学传统采取了某种根本的批判态度。
至于他的批判的真实结果是什么,以及在其结果中预示的是哲学的一种怎样的命运,这正有待于今人对其学说的境界及其在人类思想史上的意义再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今人之研究不会凭空进行,总是有所依傍。
依傍有二,一是由今天的时代状况本身所表明的人类处境,一是这种处境在哲学中所获得的表达,而这种表达正是“当代西方哲学”。
两种依傍缺一不可。
我们不能把马克思的学说仅仅当做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段来考察,仅仅把它看成是西方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已经逝去了的界标。
这种看法所以错误,其理甚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与对资本主义的存在论批判不可分割,而资本主义始终还是当今人类的基本的生存条件(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之主题正是指明这一点)。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今天所造成的人类处境在哲学层面上所获得的反映,不可避免地以哲学危机的形式出现,或者应当更直截了当地讲,哲学危机本身乃正是当代人类处境之哲学的表达。
以此判断当代西方哲学的基本性质及其历史根由,当不会有错。
二上面的讨论,已从一个基本的方面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正是从马克思思想与当代哲学危机的关系当中,可以确认马克思学说在当代在场。
这一判断根据如下两点。
其一,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及其成果“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即预言了今日哲学的危机,因此,没有任何理由把马克思的学说置入西方哲学近代传统的内部,对之作近代范围内的诠释。
其二,马克思的思想提供了考察和理解整个西方哲学传统之瓦解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视域。
因此,对马克思学说的当代研究必须包含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
萨特曾坦率地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当今唯一不可绕开的哲学。
他在其《辩证理性批判》中说:“我常常看到,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论据只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种观念的表面更新。
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所谓的超越,在最坏的情况下是回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时代,在最好的情况下则是重新发现一种已包含在人们自以为超越的哲学中的思想……无需让一种活的哲学去重新适应世界的进程;它会通过千百种首创性的特殊探求,自己去适应世界的进程,因为它和社会的运动是一回事”。
①不能不承认,萨特所言颇为深刻。
至于海德格尔,尽管仍把马克思置回到黑格尔主义的范围之内,却同时也承认马克思对异化的思考是深入到了历史的本质性的一维中去了。
②海德格尔所谓“历史的本质性”,是指人类生存的历史性是形而上的学说或宗教的本质渊源,而不是倒过来。
在他看来,马克思的历史观点是在存在中指认事物的“历史性”,“比其余的历史学优越”。
如何理解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矛盾态度,不是我们这里的话题,但是有一点仍是清楚的,那就是,海德格尔与马克思都有一个关于历史之基础的非知识论立场。
这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
这一事实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它表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本身要求哲学革命。
其二,海德格尔通过对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来解释历史(欧洲历史),对于我们清洗形而上学思维模式对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视域的遮蔽,是一个重要的启发。
人们或许会认为,萨特对马克思学说的高度评价、以及海德格尔对历史唯物主义境界的部分肯定,都只属于个别哲学家的看法,没有普遍的意义和本质的重要性,不能以此为据来说明马克思学说与当代西方哲学有着相同性质的论域。
对于这种怀疑,我们只需指出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知识的本性和根基所作的深刻探讨,也就足够了。
01王德峰:在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中阐发马克思学说的当代意义知识的存在论性质问题,是当代哲学的焦点。
马克思在上述手稿中有一段话虽然是针对黑格尔哲学而说的,但在根本之点上概括了西方哲学传统因其知识论路向而导致的虚无主义病根。
马克思写道:“意识的存在方式和某个东西对意识说来的存在方式,这就是知识。
因此,只要意识知道某个东西,那么某个东西对意识说来就产生了。
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对象性的关系。
———意识知道对象的虚无性,这就是说,意识知道对象同它是没有区别的,对象对它来说是非存在”③。
马克思在这里所揭穿的正是在整个知识论传统中的存在论思想:全部对象世界由于在根本上从属于意识所给予它的知识规定,它因此就在存在论上是虚无的。
但对象世界同时又是意识领域要证实自己的存在就必不可少的。
因此,如果问:这个被虚无化、却又无法对之彻底拒斥的对象世界,究竟是什么呢?回答应当是:它正是胡塞尔晚年所发现的“生活世界”。
在“返回生活世界”的口号中,胡塞尔即使不承认,也因他自己的严谨的现象学原则的贯彻,走向了对意识自身的存在论问题的思考。
由于生活与意识之间的关系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始终不能不是对象世界与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那么,未被知识对象化了的生活,就始终只能处在意识之外,即,生活世界不可能是意识的对象,因为“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对象性的关系”。
这样,就有两个尖锐的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在当代思想中被提出来。
第一个问题是,由于被知识所放逐了的生活无疑同时即是意识自身的界限,那么,意识如何能在这一界限上依旧坚持自己作为“知识”的无限性呢?第二个问题是,这个突破了意识领域的生活世界与意识领域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只要我们认真思量一下全部当代哲学,就能发现,它的各种派别、各种思想路线、以及各种各样的论题,其核心的焦点其实都是由上述疑问所引起的“知识问题”。
这是当代哲学危机中的知识问题,就其问之所问及问之所向而言,都已不再是近代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即主、客体关系问题),而是在根本上关乎存在论,关乎哲学本身的立足点。
它在根本上撼动了西方哲学传统。
三应当从这个动摇了西方哲学传统的当代知识问题出发,考察和领会马克思所发动的哲学革命。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表述这场革命、并进而引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之作。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中,一种新的存在论视域已经打开。
在这种新的存在论境域中,一个具有根本重要性的问题是:“意识”如何面对并且表达那决定了它自身的“生活”,倘若它不想把“生活”在意识的先验结构中虚无化为“对象”的话?这一问题由于历史唯物主义而首次被彰显出来,它同时也正是当代真正的“哲学问题”。
正是在此问题上,应当全面展开马克思学说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
我们先来看一看马克思自己是怎么设想这个问题的解决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费尔巴哈》章中有如下的论述:“前一种观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
符合实际生活的第二种观察方法则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
“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
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
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事实的搜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
“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
关于意识的空话将销声匿迹,它们一定为真正的知识所代替。
”④这里有若干要点具有关键意义。
其一,从存在论上看,“意识”在根本上是有限的,因为它是处在历史过程中的现实个人的意识(“他们的意识”)。
其二,“生活”是人的生活,而“人”不是一种抽象的、与世隔绝的形而上的主体(下转第8页)11 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努力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米、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