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系统故障分析

合集下载

干熄焦电气系统组成及常见故障处理

干熄焦电气系统组成及常见故障处理

干熄焦电气系统组成及常见故障处理干熄焦法主要指的是利用惰性气体将红焦进行有效降温冷却的一种焦熄方法,和传统的湿法熄焦相比较,其在各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低污染、低排放量、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清洁的工艺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应用。

干熄焦的正常运用主要得益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但是在一般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干熄焦电气系统经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其会导致整个干熄焦处理过程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一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针对干熄焦电力系统组成以及常见的故障处理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对相关的焦化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标签:干熄焦;电力系统;故障处理;探究处理;引言:就目前大气污染治理集中、倡导绿色环保的社会背景下,焦化企业不仅仅存在着十分激烈的行业竞争,同时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导致其各个方面得不到高效的发展,因此,如何高效的能源和实现清洁生产是目前的发展思路。

就以往的炼焦生产企业一般采用的是湿法熄焦方法,其的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其次还会消耗很多的水资源和热力资源。

另外,利用湿法熄焦的方法会产生很多的酚类、硫化物等一些污染物,其会随着空气流进入到大气中,能够造成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说利用湿法熄焦工艺不能够很好的满足社会环保的要求,而利用干法熄焦工艺能够避免湿法熄焦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能够有效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有效保障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焦炭质量,促进了焦化企业的高速发展。

总的来说,我们积极的探究干熄焦电气系统的组成以及一些常见的故障,并且根据故障的特性来改善故障问题。

一、干熄焦主要设备组成(一)红焦运输设备红焦的主要运输设备是由干熄焦电机车、焦罐、旋转装置、APS系统等组成的,电机车主要是为了运输焦罐,焦罐主要用于盛放红焦物质,因此其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焦罐台车能够有效的帮助焦罐承载红焦,而旋转装置可以促进焦罐的旋转,保障装料均匀;APS系统有助于确定机车、焦罐与提升机挂钩的位置,保证焦罐与提升机准确对位,安全生产。

焦化干熄焦设备常见电气故障分析及其排除方法

焦化干熄焦设备常见电气故障分析及其排除方法

焦化干熄焦设备常见电气故障分析及其排除方法焦化干熄焦设备是焦化厂生产焦炭的重要设备,其工作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焦化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在焦化干熄焦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电气故障是常见的问题,如果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焦化干熄焦设备常见的电气故障进行分析,以及排除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焦化干熄焦设备常见的电气故障1. 电机过载故障焦化干熄焦设备中使用的电机是比较关键的设备,其过载故障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当电机长时间运行超负荷或者在启动瞬间超负荷,就会导致电机过载,造成设备停机。

造成电机过载的原因主要有转子堵塞、转子内部短路、转矩不足等。

2. 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焦化干熄焦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是整个设备的大脑,如果出现故障,会导致整个设备的停机。

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的原因有线路短路、接触不良、元件老化等。

3. 传感器故障传感器在焦化干熄焦设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于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参数。

如果传感器故障,就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传感器故障的原因有接线不良、传感器老化等。

4. 接触器故障接触器在焦化干熄焦设备中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停,如果接触器故障,就会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启停。

接触器故障的原因有触点烧毁、线圈短路等。

二、焦化干熄焦设备电气故障的排除方法1. 电机过载故障的排除方法电机过载故障的排除方法主要有:(1)定期检查电机运行状况,避免长时间超负荷运行;(2)检查电机转子是否堵塞,及时清理;(3)检查电机转子内部是否有短路现象,进行绝缘测试;(4)根据电机的额定转矩选择合适的电机。

2. 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主要有:(1)定期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松动,及时紧固连接;(2)定期对电气元件进行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3)定期检查控制系统的接触器、断路器等元件的使用情况。

5. 变频器故障的排除方法变频器故障的排除方法主要有:(1)定期清理变频器的散热风扇,避免温度过高;(2)确保变频器的供电电压稳定;(3)关注变频器的报警信息,及时处理故障。

干熄焦常见的故障有哪些,如何预防?

干熄焦常见的故障有哪些,如何预防?

干熄焦常见的故障有哪些,如何预防?
答:干熄焦常见的故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干熄焦在接焦、提升和装焦过程中因操作或设备的原因发生红焦落地;
(2)铁器、杂物造成排焦系统不畅;
(3)干熄焦炉斜道口支撑因结构和耐火砖、火泥材质原因造成损坏;
(4)锅炉换热管炸裂;
(5)循环风机等关键设备故障;
(6)干熄焦排焦区域循环气体泄漏。

为了防止以上故障发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干熄焦的各种联锁必须可靠,不许任意解除联锁;
(2)严格控制焦炉操作,严禁铁器、杂物进入焦罐;
(3)干熄焦斜道结构和耐火砖、火泥材质必须符合要求;
(4)锅炉炉管质量和锅炉制造厂家要进行充分认定,在操作过程中要保证锅炉用水水质达到标准要求;
(5)循环风机等关键设备要确保质量;
(6)干熄焦安全监测设施要达到规定要求。

干熄焦常见故障与处理

干熄焦常见故障与处理

一.影响预存室压力的因素有哪些1.预存室压力调节阀动作不良.2.循环风量的增减.3.排焦闸门泄漏.4.装入壶盖炉盖的严密性不够.5.常用放散的开度.6.排出装置与干熄炉接口及循环系统的严密程度.7.环境除尘的吸力.8.导入空气量的增减9.气体旁通流量的增减10.装入与排焦二.可燃气体浓度超标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1.生产能力的增减2.循环系统泄漏3.锅炉泄漏、氢气含量增加.(风机壳体和膨胀解泄漏)4.装入生焦.可燃气体急剧上升.通常采取增加空气导入量和循环系统冲氮气两种方法来控制可燃气体浓度。

三.排焦过程中出现红焦是什么原因?应如何处理?干熄炉出现排焦局部有红焦的现象是由于排焦文档不均匀.影响干熄炉圆周方向焦炭温度分布不均的因素主要有:1.干熄炉内内焦炭粒度大小的分布发生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有2个。

1)料钟极端磨损。

分布红焦的功能下降。

2)焦炉操作条件的改变会影响焦炭粒度径的分布.如配煤比的改变、焦炉热工条件的改变、结焦时间的改变。

2.干熄炉内焦炭下降速度的分布发生变化.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1)调节棒的调节不够或头部磨损.2)中央风帽严重变形或者磨损、堵死.3.干熄炉内冷却气体流速的分布发生变化,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焦炭粒度分布及焦炭下降速度分布发生变化。

排焦温度的均匀性,主要根据干熄炉冷却室上部及下部圆周方向温度的分布情况进行判断,若圆周方向温度分布较为一致,则基本可以判断排焦温度较均匀,若温度分布相差较大,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主要是在干熄炉下部温度高的的方向及焦炭下降速度快的方向设置调节棒进行调节,以使干熄炉内焦炭按圆周方向下降的速度均匀,调节棒的安装点按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多少是12-16个。

可根据需要选择调节棒的安装位置,安装时要保证密封。

四.如何判断干熄炉料位已排至下料位?1.在未装焦时,排焦而锅炉入口温度不升高。

2.循环气体中氧气含量升高。

3.在装焦而不排焦时,锅炉入口温度急剧上升。

干熄焦系统故障分析

干熄焦系统故障分析

干熄焦系统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1.1、提升机事故处理1.1.1、中央自动提升中提升电机故障处理干熄焦提升机有2台提升机电机,正常时是双电机运行,当运行中出现提升电机提升中断故障时,大体应急操作步骤如下:(1)提升机司机迅速赶到司机室做好手动的准备,包括司机室操作台画面检查、开关位置检查、有无报警检查,并和中控密切沟通检查提升机的其它信号状态。

(2)安排巡检人员迅速赶到提升机机械室检查电机、抱闸等有无异常,并和司机密切沟通,为手动操作作准备。

(3)向调度和点检员通报现场故障现象、采取的措施及下步工作安排。

(4)进行手动操作,如操作失败,选择3M1或3M2进行提升操作。

在开始进行操作时必须低速提升,并密切关注提升机的运行情况,有无异常声响。

(5)红焦装入以后,将提升机手动运行到待机位,等待检修人员的检查结果,等到检修人员的试车通知后,司机通知相关巡检人员准备用空焦罐试车上自动两个循环,并在得到回复后切换到车上自动,按车上自动程序操作。

(6)车上自动两个循环正常后,通知相关巡检人员准备投入中央自动运行,巡检在投入。

注:提升机两台电机,理论上同时出现故障的几率很小,如一旦出现,立即联系调度,倒用湿熄焦。

如故障时,正有装满红焦的焦罐处于提升状态,到提升机机械室用钢丝绳操作盘将焦罐放到运载车上,采用消防水管将红焦就地扑灭,然后等电源恢复,再根据情况判断是否进行停炉。

1.2、提升机常见故障处理1.2.1、提升机运行状态异常现象:提升机自动运行时,运行状态异常。

原因:原开关限位受灰尘、油污的影响产生误信号、检测元件损坏、DC24V电源故障。

对策:更改限位选型,加强维护。

1.2.2、提升机在待机位不停现象:提升机自动下降时至待机位没有停下来,继续下降。

原因:待机位限位损坏或检测片偏离限位槽口。

对策:出现此现象时,中控室应按下紧急应急按钮,更换限位或检测片,并进行调试和试车”。

1.2.3、提升机不能提升现象:提升机在收到送满罐信号或接空罐后,无法进行提升或下降工作。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APS(Automatic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自动定位系统,主要用于车辆的定位和导航。

APS夹紧装置是APS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在车辆停车时夹紧车轮,防止车辆滑动。

有时候APS夹紧装置会出现故障,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停放或解除停车状态。

本文将对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进行分析,探讨可能的原因、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对APS夹紧装置故障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和管理车辆的停车系统,确保车辆安全停放,同时提升APS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正文2.1 故障现象在使用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时,可能会出现夹紧装置失灵的情况。

这种故障表现为夹紧装置无法将烟丝夹持住,导致烟丝无法正常干燥。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夹紧装置的夹持力不足,夹持松动或者无法夹持烟丝等现象。

这会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烟丝质量下降,甚至可能造成生产线停机等严重后果。

出现这种故障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夹紧装置内部零部件损坏、受损或松动,夹紧装置控制系统失效,夹紧装置与其他设备配合不当等。

这些原因会导致夹紧装置无法正常工作,无法稳固夹持烟丝。

若出现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可以通过检查夹紧装置内部零部件,修复或更换受损部件,重新调整控制系统,进行设备配合优化等方法进行解决。

为了预防这种故障的再次发生,还可以加强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等措施也十分重要。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的发生,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2.2 可能原因1. APS夹紧装置存在设计缺陷:APS夹紧装置在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其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故障。

设计缺陷可能包括材料选择不当、结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2. APS夹紧装置零部件磨损或老化: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APS夹紧装置中的零部件磨损或老化,使其性能下降,从而引发故障。

干法熄焦提升控制系统电气故障分析与处理

干法熄焦提升控制系统电气故障分析与处理
器 采 用 A 公 Dgv 组 行 电 机 采 上 显 示 , 而 且 能 转 换 B 用 i i is 走 机
变点制 速 控
提升电机采用美 用 A 采 B公司 套 干 熄 焦 每 提升机 的低 ,高 ,低速 国 美恒 ( 期 的 17 提 升 电 机 采 MH)早 71 变速 点采 用接 近开 关, 公 司设 计生 产 L - P C 5系列和 用2台 I0 w 直接将开关量信 号送给 6k
措 施
2 1 7 t 法熄 焦 1 . 0 干 #提 升 机 井 下降 速 中 出现 的超
速故 障 故障现象 :1 #提升机在井下高速变低速( 三档变 二档) 时,有时会出现超速,这种情况经常连续出现 , 不仅影响电源总开关 的使用寿命 ,而且增 加生产人员
的劳 动强 度 ( 产工 连续 送 电 ) 生 。

机,控制回路 调速 装置。走行 电机的 设 置 切 电 阻 、高、低速变速 点也 低 接触器,以实 采用接 近开关,直 接将 现调速 功能 。开 关 量信 号 送 给 PE, I 走 行 电 机 采 L P C再 发 出变 速指 令 , 用 变频电机 控制变频器
( 如设定为 3) T常开辅助点闭合 ,下降控制 回路恢 s ,K

司 的 P w r e o e兀 x 10 干法熄焦 7 0 5t 0 S逆 变 器 。
电 机 采 用 变 开 关 量 实 现 低 、 高 、 为 频电机 低 速的变速 控制。走行
提升控制系统 走行电机采用 A P w rl B o eFe x 70 0 S逆变 器 控 制
复接 通 。这 种措 施 可 以不 让 电源 总 开 关 跳 闸 ,提 升 机
自动恢复下降。改进电路 图如图 1 所示。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是燃气发生器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用于控制干熄焦系统中的CO 和烟气排放。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会直接影响燃气发生器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因此需要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

一、故障现象及分析1. 夹紧柱异常。

在进行夹紧操作时,夹紧柱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比如无法转动或无法定位,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夹紧柱表面磨损或油膜压力不足所致。

解决方法是更换夹紧柱或增加油膜压力,确保夹紧柱能够正常运转和定位。

2. 液压系统泄漏。

如果发现液压系统存在泄漏现象,需要立即停机检查并处理。

液压系统泄漏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如密封件磨损、油管接头松动等。

处理方法是更换磨损的密封件,固定油管接头,确保系统密封性良好。

3. 液压油温过高。

液压油温过高会导致夹紧系统工作不稳定,甚至出现失效。

通常情况下,液压油温过高的原因是液压油循环不畅或液压油不足。

解决方法是检查液压管路是否有异物阻塞,调整液压油的循环流量或增加液压油的供应量。

4. 遥控系统失灵。

如果遥控系统出现失灵,需要立即停机排除故障,否则可能会导致夹紧系统的故障和工作失常。

遥控系统失灵的原因可能是遥控控制器电路出现故障或接线不良。

解决方法是检查电路连接是否牢固,修复或更换故障的遥控控制器。

5. 夹紧力不足或过大。

如果夹紧力不足或过大,可能导致夹紧装置无法正常工作。

夹紧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是液压系统故障或夹紧柱表面磨损,解决方法是修复液压系统或更换夹紧柱。

夹紧力过大的原因可能是控制阀调节失误,解决方法是重新调节控制阀。

二、故障预防和维护措施为了避免干熄焦APS夹紧装置出现故障,需要采取一些预防和维护措施,如:1. 定期检查夹紧柱表面状态和夹紧力的大小,及时保养和更换。

2. 定期检查液压油温度和油面高度,及时补充液压油或更换液压油。

3. 定期检查遥控系统电路是否连接紧固,发现故障及时修复或更换遥控控制器。

4. 定期清洗夹紧装置内部的积尘和污垢,确保装置的清洁和卫生。

干熄焦常见故障与处理

干熄焦常见故障与处理

一.影响预存室压力的因素有哪些1.预存室压力调节阀动作不良.2.循环风量的增减.3.排焦闸门泄漏.4.装入壶盖炉盖的严密性不够.5.常用放散的开度.6.排出装置与干熄炉接口及循环系统的严密程度.7.环境除尘的吸力.8.导入空气量的增减9.气体旁通流量的增减10.装入与排焦二.可燃气体浓度超标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1.生产能力的增减2.循环系统泄漏3.锅炉泄漏、氢气含量增加.(风机壳体和膨胀解泄漏)4.装入生焦.可燃气体急剧上升.通常采取增加空气导入量和循环系统冲氮气两种方法来控制可燃气体浓度。

三.排焦过程中出现红焦是什么原因?应如何处理?干熄炉出现排焦局部有红焦的现象是由于排焦文档不均匀.影响干熄炉圆周方向焦炭温度分布不均的因素主要有:1.干熄炉内内焦炭粒度大小的分布发生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有2个。

1)料钟极端磨损。

分布红焦的功能下降。

2)焦炉操作条件的改变会影响焦炭粒度径的分布.如配煤比的改变、焦炉热工条件的改变、结焦时间的改变。

2.干熄炉内焦炭下降速度的分布发生变化.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1)调节棒的调节不够或头部磨损.2)中央风帽严重变形或者磨损、堵死.3.干熄炉内冷却气体流速的分布发生变化,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焦炭粒度分布及焦炭下降速度分布发生变化。

排焦温度的均匀性,主要根据干熄炉冷却室上部及下部圆周方向温度的分布情况进行判断,若圆周方向温度分布较为一致,则基本可以判断排焦温度较均匀,若温度分布相差较大,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主要是在干熄炉下部温度高的的方向及焦炭下降速度快的方向设置调节棒进行调节,以使干熄炉内焦炭按圆周方向下降的速度均匀,调节棒的安装点按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多少是12-16个。

可根据需要选择调节棒的安装位置,安装时要保证密封。

四.如何判断干熄炉料位已排至下料位?1.在未装焦时,排焦而锅炉入口温度不升高。

2.循环气体中氧气含量升高。

3.在装焦而不排焦时,锅炉入口温度急剧上升。

干熄焦常见故障

干熄焦常见故障

一、干熄焦旋转密封阀被卡住时的现象?原因及如何处理?答:现象:1、中控CRT画面出现旋转密封阀过负荷报警;2、运焦系统停止运行。

原因:1、焦炭中有钢板等杂物;2、焦炭块度过大或者排焦速度过快;3、旋转密封阀的减速机损坏。

处理:1、根据干熄炉料位情况决定装焦,干熄炉高料位时,应立即通知焦炉工段采用湿法熄焦;低料位时可合理安排装入的炉数;2、通知相关检修人员;3、将检查情况向值班长和车间相关领导汇报;如电机损坏或长时间处理,需及时向厂调度室汇报;4、操作人员到现场去,带好对讲机、一氧化碳报警器、氧气分析仪;5、在保证主蒸汽品质和作业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循环风量,每次减少3000~5000m3/次,可降到36000m3/h左右。

如果有必要也可停止循环风机的运转;6、如果是焦炭卡住旋转密封阀,一般通过旋转密封阀点动反转,可以解决旋转密封阀卡住的问题;7、如果是铁器、木板卡住旋转密封阀,点动使旋转密封阀反转,使铁器松动;若反转也动不了,禁止频繁点动旋转密封阀,防止其电机热保护起作用或电机烧坏;8、停止旋转密封阀吹扫压缩空气或氮气,打开旋转密封阀的检修人孔,用工具取出杂物。

若卡住的部位在旋转密封阀的内部,则需要停循环风机,进行空气置换,检测气体合格后(O2>18%,CO<50ppm),检修人员进入旋转密封阀取出杂物;9、注意监控主蒸汽压力和主蒸汽温度,如果温度、压力减低幅度较大,不能满足热电并网需求,则需解联;10、处理完毕,应及时恢复生产,根据干熄焦的料位,通知焦炉恢复干法熄焦。

备注:如旋转密封阀的减速机如果损坏,出现的现象与旋转密封阀卡住的现象一致,但是在减速机损坏的情况下,反转一点也动不了,若出现此情况,应检查减速机。

二、干熄焦系统全面停电时,其主要应急处理步骤?答:1、检查N2自动吹入所有调节阀是否动作,向炉内和循环系统充入气体。

现场打开气动控制阀的旁路及N2 吹入阀的旁路,防止循环系统发生爆炸。

干熄焦排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韩云峰

干熄焦排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韩云峰

干熄焦排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韩云峰发布时间:2023-05-11T03:24:32.426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5期作者:韩云峰[导读] 随着焦炉老化,焦炉炉壁出现窜漏,温度难以调节,炉内条件恶化。

同时,煤质波动、高含尘量和粒度减小导致CDQ异常。

本文对排焦异常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振动给料控制的应用改善了干熄焦排焦,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黄陵 727307摘要:随着焦炉老化,焦炉炉壁出现窜漏,温度难以调节,炉内条件恶化。

同时,煤质波动、高含尘量和粒度减小导致CDQ异常。

本文对排焦异常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振动给料控制的应用改善了干熄焦排焦,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关键词:干熄焦;排焦;异常干熄焦排焦温度是干熄炉运行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理想温度控制在180~200℃,温度过高不仅会造成热量损失,还会造成排焦烧毁运输设备,温度过低会增加风机的负荷,降低强度。

同时,排焦温度必须是均匀分布的,排焦温度的均匀性受碳的大小、聚焦速度和干煤粉炉内冷却气体的速度分布的影响。

一、干熄焦1917年,瑞士舒尔查公司在炼焦制气厂采用干熄焦装置。

自1930年以来,许多国家如瑞士、德国、英国、法国、比利时、日本和苏联都引进了不同结构的干熄焦装置。

首先,各种设备的处理能力比较小,蒸汽不稳定,投资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发展时间不长。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在切列波维茨钢铁厂建造了槽式干熄焦带预存室设备,解决了以往干熄焦蒸汽不稳定问题,实现了连续稳定的传热过程,为干熄焦技术在煤炉行业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1963年至1965年,建成了处理能力为52至56吨/小时的生产设备,这种槽式干熄焦系统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

1973年,日本引进苏联技术,在规模化、自动化和环保方面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建造了各种规模的干熄焦设施,单槽处理能力为每小时56-200吨。

干熄焦排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

干熄焦排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

干熄焦排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摘要:随着国家对焦化行业的节能减排要求,干熄焦技术广泛应用于焦化行业,且在焦化行业的节能减排中具有重要作用。

焦炭烧损在干熄焦装置实际运行中是不可避免的,焦炭烧损率是评价干熄焦装置运行的重要指标,可用于指导干熄焦系统生产操作参数的调整。

干熄焦装置焦炭烧损率的理论设计值在1%左右,但在实际生产运行时,焦炭烧损率的实际值往往大于理论设计值。

寻找一种准确又方便的焦炭烧损率计算方法,使焦炭烧损率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一直是干熄焦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干熄焦;排焦;异常引言国内原有焦炉熄焦工段普遍采用湿熄焦方式,由于湿熄焦对水的浪费同时产生大量废水的情况,2015年发布的“水十条”中建议焦炉应采用干熄焦工艺。

同时2019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35号)中对焦化产能环保升级方式中除了脱硫脱硝超低排放系统外,同步提及了将湿熄焦改为干熄焦。

至此,炼焦行业开始进行湿熄焦到干熄焦的转化,新建焦炉均直接采用新建干熄焦方式,已建成焦炉也开展湿熄焦改造为干熄焦方式。

2019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35号)中针对干熄焦烟气排放,排放指标为颗粒物为10mg/m3,二氧化硫为50mg/m3。

因此针对焦炉行业,在原有焦炉烟道气需进行脱硫脱硝的同时,干熄焦烟气也需同步进行超低排放改造。

1干熄焦设备所用耐火材料(1)储备室。

考虑到热膨胀和磨损,在加注时采用了A型有钩的摩尔砖,热稳定性高,抗严寒性好。

(2)倾斜区。

考虑到温度的频繁波动和循环烟气的连续清洗,承载负荷高,不易改造;选择了对极端寒冷和热流的良好耐受性,对碳化硅摩利奇的弯曲强度高,同时具有相同材料的耐火锻件。

(3)冷藏室。

考虑到焦炭运动的磨损和温度的大变化,选用了强度高、耐磨性好、耐严寒、热性能高的B型砖。

(4)除尘器。

考虑到循环气体和焦炭粉能够承受较大的双磨损磨损,选择了强度高、耐磨性高、耐严寒、耐热性能高的A型砖。

干熄焦一次除尘排灰系统常见故障及改进

干熄焦一次除尘排灰系统常见故障及改进
内, 受到焦粉 的直接冲刷 , 也是造成内套进 出口管焊缝处 漏水 的
原 因
图 1 改造前叉形溜槽
壁厚度 由 6 m m改 为9 m m,提高 材 料 的耐磨 性 , 减 少 焊管上的焊缝 。 ( 2 ) 焊缝改进 。
如 图 3所 示 , 将 冷 却 套 管 的 内 环 角
干熄焦一次 除尘排灰 系统常见故 障及改进
汪永利 朱振环 刘正乾
山东莱芫 )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 司莱芜分公 司机械动力部
摘要 分析 一次除尘排灰 系统排灰 不畅 、 焦粉 冷却套 管外防锈漆灼 烧脱 落的原 因, 采取 改进焦粉冷却套 管材 料 、 增加管材壁 厚、 优化焊接工 艺等措施 , 延 长设备使 用寿命 , 减 少备件 费用。 关键词 溜槽
在保证冷却套管排灰顺 畅的前提下 ,重新设计制作叉形溜 槽, 每个溜槽 由两组冷却套管改为一组 , 如图 1 、 图 2所示 ( 两图 中下法兰均连接焦粉冷却套管 ) , 既简化设备 , 又减少了密封点 ; 将法兰密 封处盘根改为 耐高温含锆 陶瓷纤 维布 ( 耐高 温 1 1 0 0
图 2 改造后叉形溜槽
I 函 设 置 管 理 与 维 修2 0 1 5 № 9
涂装工艺 中的节能减排技术
常喜 萍 刘 安宁
( 中国一拖集 团有 限公 司 河南洛阳) 摘要 关键词 大型轮 式拖拉 机底盘 自动涂装 线的构成 以及 水 泵变频 、 倒槽 节 药节水 、 小流量清洗 等节 能技 术 , 水性漆 涂装 、 自动除 拖拉机 底盘 涂装 环保 D OI 1 0 . 1 6 6 2 1 / j . c n k i . i s s n l 0 0 1 — 0 5 9 9 . 2 0 1 5 . 0 9 . 4 3

焦化干熄焦设备常见电气故障分析及其排除方法

焦化干熄焦设备常见电气故障分析及其排除方法

焦化干熄焦设备常见电气故障分析及其排除方法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焦化干熄焦设备是焦化工业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它在焦化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焦化行业的迅速增长,焦化干熄焦设备的使用和需求也日益增加。

由于设备长时间运行和操作不当等原因,时常会发生各种电气故障,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

焦化干熄焦设备的电气故障一旦发生,不仅会导致设备停机,还可能造成设备损坏、生产能力下降、安全隐患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及时发现和排除电气故障,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证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焦化干熄焦设备常见电气故障分析及其排除方法的研究,为焦化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设备电气故障问题,确保设备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焦化干熄焦设备常见的电气故障原因,准确分析问题根源,探究有效的排除方法,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通过该研究,可以为工程师提供解决电气故障的实用经验,提升设备的维护保养水平,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总结电气故障的处理经验,可以积累更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不断完善设备维护措施,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本研究,也可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电气设备的安全问题,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预防可能发生的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焦化干熄焦设备的电气系统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2. 正文2.1 焦化干熄焦设备概述焦化干熄焦设备是焦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将湿煤焦进行烘干和熄焦处理,以提高焦炭质量和减少焦炭中的挥发分。

该设备通常由烘干炉、熄焦炉、热气发生器等部分组成。

烘干炉用于对湿煤焦进行加热,去除水分;熄焦炉则通过高温处理来减少焦炭中的挥发分。

焦化干熄焦设备通常采用电气控制系统来对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和监测。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干熄焦APS(Auto Purge System)夹紧装置是煤焦化生产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夹紧焦炭车,确保炼焦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实际运行中,干熄焦APS夹紧装置也可能会出现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针对干熄焦APS夹紧装置的故障进行分析,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故障现象描述在煤焦化生产过程中,干熄焦APS夹紧装置的故障表现为夹紧力不足、夹紧不牢、夹紧不平稳等现象。

这些故障会导致焦炭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晃动,甚至发生脱落,从而影响生产进度和设备的安全性能。

二、可能的故障原因1. 液压系统故障液压系统是干熄焦APS夹紧装置的关键组成部分,若液压泵、液压管路或液压缸出现漏油、堵塞、密封不良等问题,都会导致夹紧力不足或夹紧不牢的现象。

2. 电气系统故障电气系统包括电机、电气控制柜、传感器等,如果这些部件出现故障,会导致夹紧装置的运行不正常,例如夹紧力不足、夹紧不平稳等问题。

3. 机械结构问题夹紧装置的机械结构如果受到损坏、变形或磨损严重,也会影响夹紧装置的正常运行,导致夹紧力不足、夹紧不牢等故障。

4. 润滑系统故障干熄焦APS夹紧装置的润滑系统如果出现故障,会导致摩擦增大、运动不畅等问题,进而影响夹紧装置的正常运行。

三、故障处理方法1. 定期检查和维护针对液压系统、电气系统、机械结构和润滑系统,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例如及时更换液压油、清洗液压管路、检修电气控制柜、修复机械结构损坏部位等。

2. 加强培训和管理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能。

要加强设备的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故障发生。

3. 更新升级设备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技术发展需求,及时更新升级设备,采用先进的液压、电气、机械和润滑技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对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一、概述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是干熄焦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用于夹紧焦炭罐体,确保干熄焦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在实际运行中,夹紧装置可能会出现故障,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对夹紧装置的故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二、故障表现1. 夹紧装置无法正常夹紧焦炭罐体;2. 夹紧装置夹紧力不稳定,出现抖动或泄漏;3. 夹紧装置运行时发出异常声音;4. 夹紧装置运行时有异常振动。

三、故障原因分析1. 设计问题夹紧装置的设计不合理或者存在缺陷可能会导致故障。

夹紧装置的结构设计不当、选用不合适的材料或者工艺不良等都可能导致夹紧装置的故障。

2. 零部件老化夹紧装置中的各个零部件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出现老化。

密封件、弹簧等零部件的老化都可能导致夹紧装置的失效。

3. 润滑问题夹紧装置的运行需要良好的润滑,如果润滑不良或者润滑油污染,可能会导致夹紧装置的故障。

4. 操作不当不正确的操作方式可能导致夹紧装置的故障。

过大的夹紧力或者频繁的夹紧操作都可能造成夹紧装置的损坏。

5. 外部环境因素工作环境的恶劣条件、气候变化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导致夹紧装置的故障。

四、解决方法1. 设计优化针对夹紧装置存在的设计问题,可以进行优化和改进。

采用优质材料、改进结构设计、优化工艺等方式来提高夹紧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零部件更换对于老化或者损坏的零部件,及时进行更换是解决夹紧装置故障的有效方法。

尤其是对于密封件、弹簧等易损件,建议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

3. 润滑维护对夹紧装置的润滑系统进行定期维护,确保润滑油的清洁和更换,以保证夹紧装置的正常工作。

4. 规范操作通过培训和制定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方式,减少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的夹紧装置故障。

5. 环境保护对于外部环境因素如恶劣气候,可以考虑在夹紧装置周围增加防护措施,以减少外部环境对夹紧装置的影响。

五、预防措施1. 定期保养对夹紧装置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检查,检查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APS夹紧装置是一种用于铝电解槽稳定生产的设备,其作用是夹紧电解槽端板使其稳固地固定在槽体上。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APS夹紧装置干熄焦的故障,影响了电解槽的正常生产。

本文将对这种故障进行分析。

1. 故障现象APS夹紧装置在夹紧端板时,会对端板进行压实,以确保其固定牢固。

然而,当夹紧力超过端板承受的极限时,端板上的焦渣将被挤压,导致焦渣内部的水分被压出,而导致APS夹紧装置干熄焦的故障。

2. 故障原因① APS夹紧装置压力超过端板承受极限。

② 端板表面凹凸不平、颗粒分布不均。

如果电解槽端板表面存在凹凸不平或颗粒分布不均的情况,就会使得APS夹紧装置在夹紧时无法平均施力,从而导致某些区域的夹力过大,进而引发干熄焦的故障。

③ 关键部件损坏。

APS夹紧装置由许多不同零部件组成,如果其中的关键部件损坏或失效,就可能导致夹紧力不稳定,从而引发干熄焦的故障。

3. 故障处理方法在使用APS夹紧装置前,需要检查夹力是否符合端板承受范围,并且端板表面是否光滑平整。

如果端板表面存在凹凸不平或颗粒分布不均,需要进行磨平或更换。

同时,还需要检查APS夹紧装置的关键部件是否损坏。

② 合理调整夹力。

在使用APS夹紧装置时,需要根据电解槽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夹紧力,以确保夹紧力不会超过端板承受的极限,从而避免干熄焦的故障。

③ 定期检查和维护。

对于APS夹紧装置,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包括检查夹紧力、检查关键部件是否正常运转等。

综上所述,APS夹紧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干熄焦的故障,主要是由于夹紧力超过端板承受的极限,端板表面凹凸不平或关键部件损坏等原因引起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合理调整夹紧力,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装置。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

干熄焦APS夹紧装置故障分析引言:熄焦APS(Automatic Pipe Support,自动管道支撑系统)在工业生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确保管道系统的稳定运行。

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磨损,熄焦APS夹紧装置可能会出现故障。

本文将对熄焦APS夹紧装置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故障现象:1. 夹紧力不足:夹紧装置无法提供足够的夹紧力,导致管道无法稳定固定在支撑装置上。

2. 夹紧力过大:夹紧装置提供过大的夹紧力,导致管道受力过大,可能会出现变形或损坏的情况。

3. 夹紧装置失效:夹紧装置无法正常工作,无法提供夹紧力,导致管道脱离支撑装置。

4. 夹紧装置松动:夹紧装置固定不牢,容易松动,无法稳定地夹紧管道。

二、故障原因:1. 磨损: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夹紧装置的摩擦面磨损,降低夹紧力的提供能力。

2. 腐蚀:介质的腐蚀会导致夹紧装置的零部件受损,使其失效。

3. 部件松动:由于振动等原因,夹紧装置的螺栓、螺母等固定部件容易松动。

4. 调整不当:夹紧装置的调整不当,夹紧力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5. 制造问题:夹紧装置的制造质量问题,零部件缺陷,导致夹紧装置无法正常工作。

三、故障分析:1. 对于夹紧力不足的情况,首先需要检查夹紧装置的零部件是否出现磨损或损坏,如果有需要更换或修复。

检查夹紧装置的调整是否正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管道系统是否有异常,如变形、脱位等,可能会导致夹紧装置无法提供足够的夹紧力。

2. 对于夹紧力过大的情况,可以先检查夹紧装置的调整是否正确,是否超过了设计要求。

如果调整正确,需要检查管道系统是否有异常,如堵塞、阻塞等情况,可能会引起过大的夹紧力。

还需要检查夹紧装置的零部件是否有损坏,是否需要更换。

3. 对于夹紧装置失效的情况,需要检查夹紧装置的各个零部件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有磨损、腐蚀等情况。

如果有需要更换或修复。

还需要检查夹紧装置的安装是否正确,是否牢固。

4. 对于夹紧装置松动的情况,需要检查夹紧装置的固定部件是否松动,如果有需要重新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熄焦系统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1.1、提升机事故处理1.1.1、中央自动提升中提升电机故障处理干熄焦提升机有2台提升机电机,正常时是双电机运行,当运行中出现提升电机提升中断故障时,大体应急操作步骤如下:(1)提升机司机迅速赶到司机室做好手动的准备,包括司机室操作台画面检查、开关位置检查、有无报警检查,并和中控密切沟通检查提升机的其它信号状态。

(2)安排巡检人员迅速赶到提升机机械室检查电机、抱闸等有无异常,并和司机密切沟通,为手动操作作准备。

(3)向调度和点检员通报现场故障现象、采取的措施及下步工作安排。

(4)进行手动操作,如操作失败,选择3M1或3M2进行提升操作。

在开始进行操作时必须低速提升,并密切关注提升机的运行情况,有无异常声响。

(5)红焦装入以后,将提升机手动运行到待机位,等待检修人员的检查结果,等到检修人员的试车通知后,司机通知相关巡检人员准备用空焦罐试车上自动两个循环,并在得到回复后切换到车上自动,按车上自动程序操作。

(6)车上自动两个循环正常后,通知相关巡检人员准备投入中央自动运行,巡检在投入。

注:提升机两台电机,理论上同时出现故障的几率很小,如一旦出现,立即联系调度,倒用湿熄焦。

如故障时,正有装满红焦的焦罐处于提升状态,到提升机机械室用钢丝绳操作盘将焦罐放到运载车上,采用消防水管将红焦就地扑灭,然后等电源恢复,再根据情况判断是否进行停炉。

1.2、提升机常见故障处理1.2.1、提升机运行状态异常现象:提升机自动运行时,运行状态异常。

原因:原开关限位受灰尘、油污的影响产生误信号、检测元件损坏、DC24V电源故障。

对策:更改限位选型,加强维护。

1.2.2、提升机在待机位不停现象:提升机自动下降时至待机位没有停下来,继续下降。

原因:待机位限位损坏或检测片偏离限位槽口。

对策:出现此现象时,中控室应按下紧急应急按钮,更换限位或检测片,并进行调试和试车”。

1.2.3、提升机不能提升现象:提升机在收到送满罐信号或接空罐后,无法进行提升或下降工作。

原因:1、APS未夹紧;2、提升机动作指令未送出。

对策:提升机先改成车上自动操作维持生产。

针对以上原因分别检查:左右偏开关、焦罐有无检测、APS 动作指令开关、锁车指令、提升机动作指令开关是否正常工作。

1.2.4、提升机速度不平稳现象:提升机在走行过程中速度(高速、低速)不平稳,时走时停。

原因:走行变频电机内速度反馈编码器接手松动。

对策:拆开走行电机风扇端紧固编码器接手螺丝。

1.2.5、挂钩开后钢丝绳松绳现象:提升机下降到位后,焦罐着床后挂钩打开但钢丝绳出现松绳。

原因:(1)挂钩开限位损坏或没有检测到,松绳报警装置动作停机。

(2)偏载报警器动作。

(3)导向杆弯曲。

对策:(1)检查更换限位或调整限位挡片。

(2)检查焦罐内焦炭是否均匀分布,处理余焦。

(3)导向杆校正。

1.2.6、焦罐着床,挂钩没打开现象:提升机下降到位后,焦罐着床,但挂钩没有打开,提升机已经停止动作。

原因:在焦罐着床过程中由于焦罐变形或吊具原因造成偏载或松绳连锁停机。

对策:配合机械调整焦罐或吊具,或调整负重传感器偏载报警值。

1.2.7、提升机报对中心失败现象:提升机装完红焦空焦罐返回到提升塔上限时,报走行故障,对中心失败。

对策:调整走行及对中限位。

1.2.8、APS不工作现象:电机车发出接空罐或送满罐的指令后,APS不动作,中控室手动操作APS也不动作。

原因:APS控制柜主回路开关跳闸或接触器损坏。

对策:检查控制柜主回路并合上开关;更换接触器。

1.2.9、APS无法进行下个动作现象:APS在夹紧或松开后,无法进行下一步动作。

原因:夹紧或松开限位有一边没有检测到信号。

对策:调节油缸的夹紧或松开限位位置,使之与夹紧电机车位。

1.3、电机车系统1.3.1、电机车不能走行现象:电机车在走行的过程中突然停止动作。

原因:a)机械故障。

b)锁车指令没有复位。

c)变频装置报警。

对策:a)检查气动包闸或气路。

b)急停使指令复位。

c)面板进行复位。

1.3.2、焦罐在送满罐时指令发不出去现象;a)焦罐在对位后发出送满罐指令,提升机不工作。

原因:a)焦罐有无信号丢失。

b)焦罐没有对正。

c)提升机EI系统没有收到信号。

d)APS动作信号继电器坏。

e)PAS动作信号电磁铁坏。

f)急停指令置位。

对策:a)检查或更换检测元件。

b)重新旋转使焦罐对正。

c)更换继电器。

d)更换电磁铁。

e)复位及停按钮。

1.3.3、电机车接空罐指令发不出去现象:电机车对位后,发出接空罐,APS无反应。

原因:a)指令发错。

b)接空罐的指令线路故障。

c)焦罐选择有误。

d)CDQ对位信号收不到。

对策:a)重新发出正确指令;(要求电机车司机发指令要清楚、正确)。

b)检查或更换线路。

c)选择正确的焦罐。

d)检查信号可靠或更换检测元件。

1.3.4、电机车走行无法升速现象:电机车在轨道上行走过程中速度无法提速,使电机车始终用低速在行走。

原因:a)主令故障。

b)PLC集成模块输出故障。

c)DC24v电源接地。

第3 页共7 页对策:a)更换主令控制器。

b)更换集成输出模块。

c)检查接地或另取DC24v电源。

1.4、地面除尘系统1.4.1、除尘风机、循环风机不能启动现象:除尘风机在中控和现场都无法启动起来。

原因:a)高压开关未投上。

b)风机入口挡板未关到位。

c)高压变频未运行或故障。

d)风机电机轴承温度高于80℃对策:a)检查高压配电室内手车位置,及控制方式选择开关位置。

b)与中控室联系将风机入口挡板关到位。

c)检查油泵工作情况,调整好油压。

d)如中控显示的轴承温度与现场不符时,更换热电阻。

e)检查高压变频有无故障、报警、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1.4.2、除尘风机、循环风机突然停车现象:除尘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运转。

原因:a)高压开关跳闸。

b)仪表变送器出现故障,中控室ER画面报警,且报警与除尘风机连锁。

c)EI系统紧急停止。

d)高压变频故障、报警。

e)风机电机轴承温度大于80℃。

f)风机电机振动大于0.075mm/min。

对策:a)检查是否过载。

(高压室的微机保护有无报警显示)b)通知仪表检查更换仪表变送器,并解除连锁。

c)检查是否突发故障并进行处理。

d)检查高压变频是否故障、报警。

e)检查轴承工作是否正常。

f)紧固底部螺丝,调整动平衡。

1.4.3、1#、2#斗提故障现象:除尘运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运转,中控室出现斗提断链的报警和接近开关报警。

原因:a)斗提接近开关上的铁块限位向下滑落,连锁停车。

b)板链的磨损致使链条断裂。

c)电机地脚螺丝松动,造成振晃使链条脱落。

对策:a)固定牢接近开关限位。

b)定期检查板链的磨损情况并进行润滑工作。

c)定期检查各处螺丝松紧情况。

d)加强日常点检、巡检工作,做好防范措施。

1.5、装入及排出系统1.5.1、装入底门信号有时无现象:装入装置开到位后,在焦罐坐落在装入装置上向干熄炉内装红焦时,中控室没有底门打开的信号显示。

原因:磁开关限位检测故障。

对策:检查磁开关限位间距是否合适,螺丝是否松动,开关或磁开关是否损坏。

1.5.2、装入装置开、关限位同时到现象:提升机走行到冷却塔上限时,装入装置其实没动作,但中控室画面上装入装置打开和关闭信号同时出现,造成焦罐下降,焦碳装在干熄炉顶。

原因:a)由于预存室的压力过于负值,造成装入装置打不开;大量的水吸入干熄炉内,H2突然上升;连锁信号失灵;b)仪表PC调节控制卡件失灵,造成变频器报故障,同时出现两个相反的信号。

对策:c)如预存段压力负压增大,应立即停止提升机工作,通知仪表、电气人员进行检修、查找原因。

b)加强对预存室压力的控制,在装入的轨道上加装实际打开到位信号。

1.5.3、装入装置打不开现象:提升机走行到冷却塔上限时,但装入装置打不开,中控室手动也无法将其打开。

原因:a)各机械传动部位损坏,走行轮轴承坏。

b)预存室负压增大。

c)电动缸有无异常,d)电器电动缸变频参数是否正常,电器电路短路。

对策:a)恢复机械传动部位,更换走行轮轴承。

b)调整好预存室压力。

第5 页共7 页c)检查电动缸,排除故障。

d)恢复变频器参数,恢复线路。

1.5.4、红焦溢出干熄炉现象:在装完某炉红焦后,焦碳溢出干熄炉。

原因:a)r射线料位计程序模块烧坏,造成下料位不能检测。

b)电容式料位计不准确,未能检测到上料位。

c)现场目测与实际料位有误差。

对策:a)更换r射线料位计程序模块,各班保证在检修时间内,对下料位进行一次校正,确保料位精确。

b)对电容式料位计探头进行吹扫,检查线路,在安全措施做好的前提下,定期对上料位进行检测。

1.5.5、旋转密封阀故障现象:排焦系统在运行状态下,中控室画面上突然报旋转密封阀故障,排焦系统自动停止运转。

原因:a)旋转密封阀过负荷报警。

b)旋转密封阀内有异物(如.衬板、铁器等),影响旋转。

c)转向器轴承坏,电机热保护动作。

d)两侧密封腔密封条脱落。

对策:a)将电器控制柜内的负荷报警消除。

b)打开旋转密封阀上部检修人孔,取出异物。

(带好CO报警仪和空气呼吸器)c)更换转向器轴承,检查电机,重新合闸。

d)打开两侧观察口,取出密封件。

(带好CO报警仪和空气呼吸器)e)根据现场处理的进度,逐渐降低循环风量,通知电站根据蒸汽压力来控制发电量,情况严重时,请示上级领导,通知电站解链。

1.5.6、自动给脂故障现象:排焦在运行中,中控室报自动给脂故障,现场自动给脂停止工作。

原因:a)油位低于正常油位线。

b)分配器堵塞。

c)换向阀不工作。

d)油泵内进了空气。

对策:a)补充润滑油脂。

b)清洗分配器。

c)修理更换换向阀。

d)打开油泵排出空气。

1.5.7、排焦系统不能启动现象:中控室不能启动排焦系统。

原因:a)平板闸门不在中央位置。

b)某条皮带出现跑偏报警。

c)某设备以过载。

d)PLC无输出。

e)某设备信号丢失。

对策:a)将操作方式切换到中央位置。

b)取消跑偏报警。

c)检查电机绝缘,进行过载复位。

d)检查或更换PLC输出模块。

e)检查线路信号或强制信号。

1.6 系统大停电干熄焦系统供电线路,动力系统、提升系统均设有一用一备两条独立电源,一般不会出现系统全面停电的情况,但由于干熄焦系统电气和自动化设备比较多,如一发生对系统影响很大,此时需很好的处理。

应急操作步骤如下:(1)联系配电工,确认1#10KV有无电源。

(2)如1#10KV无电源则按公司倒闸应急预案进行。

(3)如1#10KV有电源,则让配电工查明158AH或155AH有无跳闸或报警记录,如跳闸需查明原因再送电。

(4)查明3#10KV配电室各微机保护的故障、报警记录,排除故障或切除故障后送电。

(5)查明最终原因并排除后恢复正常生产。

第7 页共7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