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 走进细胞
2020届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共68张PPT)

⑴大小: 很小,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⑵结构特点: 没有细胞结构
⑶组成
外:蛋白质 内:DNA或RNA
⑷遗传物质: DNA或RNA ⑸生活方式: 寄生 ⑹增殖: 自我复制
⑺分类: 按寄主分: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噬菌体
病毒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 以纳米(nm)为长度单位,与核孔、核糖体 差不多大小,比一般细胞器还要小很多
细胞 3.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也是一个系统吗? 如果是,它们是不是生命系统?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不能完成诸如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
练一练
①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 生物圈 )。 ②一棵朽木及其上面的所有生物属于( 生态系统) ③一棵松木及其上面的所有生物属于( 生物群落) ④一个池塘里的所有植物( 多个种群 )
4 44
44 4
练一练
对 1. 病毒都是营寄生生活。 错 2. 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错 3.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错 4. 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含有5种碱基。
5. 艾滋病毒、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SARS病毒
对 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个体
1. 形状:杆状(多为植物病毒) 球状(多为动物病毒) 蝌蚪状(细菌病毒称噬菌体)
2. 类病毒、朊病毒
病毒:含有蛋白质和核酸(只含DNA或RNA) 类病毒:只含有核酸,不含蛋白质 朊病毒:只含蛋白质,不含核酸
乙型肝炎病毒HBV:
⑴核病心毒:只DN能A和寄D生NA在聚活合细酶。 ⑵胞里内,壳靠:含自己有的乙遗肝传核物心质抗原 (中H贮Bc存Ag的) 遗和传乙信肝息e抗,原利用 (细H胞Be内Ag的)等物蛋质白,质制造新的 ⑶病外毒壳,:这含就是有病乙毒肝的表生面活抗原 (和H繁Bs殖Ag。)等蛋白质
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节走进细胞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系统: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 由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2.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群落 系统 生态 系统
个体
种群
生物圈
细胞
个体
组织
种群
器官
系统
群落
生态 系统
种群
生物圈
同种生物的集合 一定的自然区域内 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
第一章 走进细胞
§1.1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 细胞结构生物
生物
多细胞生物
非细胞结构生物(病毒)
(1)单细胞生物 如草履虫、变形虫、细菌 运动、分裂、摄食、消化由单个细胞完成
原生生物、雌雄同体、寿命一昼夜
11.与乌龟的心脏所属的肌纤维 C 人的肱二头肌 D 人的循环系统
12.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种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 物 B由于病毒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所以病毒需要寄生生活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菌的 遗传物质只有DNA D获取大量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 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17.某学者正在研究一种鸟类的季节性
迁徙,他的研究对象属于哪一生命层次
A个体 B 种群 C 群落 D 生态系统
18.在一烧杯存放已久的水中,长出 了一些藻类、浮游动物和一些细菌 等生物。烧杯中的一切组成了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9.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A某水库中所有的鱼 B某森林公园内的所有灰喜鹊 C某岛上的所有鸟类 D一块水田中所有的动物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走近细胞

(2)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 各种生命活动
。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 分化的细胞 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
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2.多细胞 生物生命活 动的生理基 础[连线]
[思维
激活
1] 能
用富
含有
机物
第
一 的普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通功培能的基本单位
章 除了病毒之外,一切生养物基都由细胞构成。生物的类群有: 培养
○ 【训练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是( )。 一只青蛙
青蛙的表皮细胞
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
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各种生物
○ 解析 蛋白质虽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但单独存在时不能表现 生命现象,不属于生命系统。
○ 答案 C
组合型选择题的解法 【例1】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
二者都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直接进行 ________。由此也可以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 离不开________。
3.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来看,在一条小河中,所有的衣藻构成________,绿 眼虫和变形虫等各种生物构成一个________,整个小河构成一个________。
○ 解析 (1)观察题图中结构,不难看出二者都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 物;(2)单细胞生物体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由一个分裂为两个,完成繁殖; 也可以体现出繁殖是在细胞这一结构基础上进行的,即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区分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
添加标题
病毒:只能营寄生生活,只有 在寄主的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 活动。当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 借助细胞的物质和结构进行繁 殖,表现出生命特征。
1. 【训练1】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 走进细胞

3.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分为甲、乙、 丙三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甲型。甲型流感病毒又可 分为许多不同的亚型,有的亚型感染人,引起流感, 有的亚型感染鸡、鸭、鸽子等禽类,引起禽流感。 2009年的H1N1高致病流感在全球人群中传播,引起 世界恐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D A.流感病毒的甲、乙、丙三种类型是基因重组产生 B.甲型流感病毒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不 一定含有P元素 C.只能通过高温才能杀灭甲型流感病毒 D.甲型流感病毒与鸭、鹅、鸽子等动物的关系属于 寄生关系
①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②细胞中脂肪的检测;
③线粒体、叶绿体的观察;
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⑤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⑥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⑦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
对位训练
5.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 确的是 (A )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 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调节器调节
6.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 视野中微生物如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 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C)
A.甲
B.乙
C.丙
D.丁
7. 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
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 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 解析 B.4个 C.8个
及影响它们的生态因素,他们研究的内容属于生态系统
种群 层次。 中的__________
(3)草履虫在这个生命系统中不可能有的结构层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 。 器官、组织、系统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显微镜的使用 (1)基本原则:不管物像多么好找,任何情况 下都必须先 低 倍镜后高 倍镜观察。 (2)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 在 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
高中生物必修一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 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二:(略)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一章 走进细胞

支原体(最小的原核生物,无细胞壁)
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1、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乳酸菌 B. 酵母菌 C.大肠杆菌 D.念珠藻
)
凡是“菌”前面有“杆”、“球”、 “弧”、“螺旋”都是细菌。 乳酸菌也是细菌。
酵母菌、霉菌、蕈菌则属于真菌。
蓝藻:颤藻、念珠藻、 蓝球藻、发菜等
水绵、衣藻、红藻、黑藻、褐藻
例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 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要 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例2.“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A: b B: d C: q D: p
你来答:
1.有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 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 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 较多的细胞,宜选用(C ) A.甲/丙 B.甲/乙 C.乙/丙 D.乙/丁 2.甲同学看清高倍镜下物像后,乙同学却看 不清楚物像,乙同学应调节( B)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 D.反光镜
多细胞 生物
酵母菌
草履虫
衣藻
眼虫
变形虫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 个体 组织 种群 生物圈 器官 群落 系统 生态系统
种群: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 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 种群
1、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羊和一片草原上的全部 生物,在生命系统中分别属于( ) A.种群和群落 B. 种群和生态系统 C.群落和种群 D.群落和生态系统 2、下列组合,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依次属于种群、 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 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 有生物 A.①②④ B.③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高中生物必修一章节目录

高中生物必修一章节目录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二节细胞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
第五节细胞中的有机物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
第1.1节酶的作用和本质 ;
第1.2节酶的特性;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4.1节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第4.2节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细胞的增殖;
第二节细胞的分化;
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第四节细胞的癌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生物—走进细胞

构成生态系统
(×)
谢谢观看!
(×)
(3)多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
(4)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
官、系统、个体
(√ )
(5)一个大肠杆菌既可对应细胞层次,又可对应个体层次 (√)
(6)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
(×)
(7)蛋白质或核酸分子既是一个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
(×)
(8)培养基被污染后,大肠杆菌和滋生的其他的细菌、真菌共同
(1)换用高倍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 焦螺旋来调节。 (2)换用高倍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 的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 准焦螺旋。
(3)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则 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移动规律:向偏向相同的方向 移动(或同向移动)。 (4)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 当调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镜 的调节角度不对;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
答案:A
将下面实例按所属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序 ①血液 ②牙齿 ③神经元 ④水塘中的一群鲫鱼 ⑤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⑥一棵树 ⑦心脏、血管和血 液 ⑧一座城市 _③__→__①_→__②_→__⑦__→_⑥__→__④_→__⑤_→__⑧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对点落实
1.(2019·泰安模拟)下列关于“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病毒能够繁殖,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真核细胞的所有膜结构构成生物膜系统 C.生活在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D.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构成免疫系统
3、细胞结构图象的识别方法
①
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走进细胞
1.1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等。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1)生物与环境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2)生物的生长发育是以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为基础的;
(3)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如:神经元、肌肉细胞、叶肉细胞等。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如血液)、肌肉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如筛管)等。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能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
如:各种消化器官、心脏、脑、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系统:由不同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结构。
如: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如:草履虫、细菌。
种群: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总称。
如: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鲫鱼。
群落: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如: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生物圈: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
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2.
单细胞生物即是个体层次,又是细胞层次,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
属于生命系统,但其生命活动依赖于生命系统且属于生物。
4.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细胞。
5.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
物和细胞膜、细胞器等结构都不能独立表现生命特征,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
性
一、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
1.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的步骤
在低倍镜下确定观察目标移动装片,使观察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换用高倍镜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如果视野暗可以调反光镜或调大光圈)。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目镜与物镜的结构及
其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离装片越近。
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离装片越远。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4.高倍镜、低倍镜与视野
大小、明暗的关系
物象大小看到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视野范围高倍镜大少暗近小
低倍镜小多亮远大5.低倍镜换高倍镜后细
胞数目的计算
(1)一行细胞数目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看到的一行细胞的数目成反比的规律来计算。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正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6.判断污点存在的位置
(1)
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
(2)
判断方法:
污物移动
在装片上
移动装片 污物移动 在目镜上 污物不移动 转动目镜
污物不移动 在物镜上
二、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1.
常见原核生物、真核生
物的种类及从属关系
细菌:杆菌、球菌、螺旋菌、弧菌、乳酸菌等 (1)原核生物 蓝藻: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 支原体、衣原体等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等
(2)真核生物 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型食用菌等 植物、动物 2.“菌”类和“藻”类的判断 (1)“菌”类的判断 凡“菌”字前面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为原核生物,为酵母菌、霉菌及食用菌为真核生物。
(2)“藻”类的判断
藻类的种类很多,常见毒的藻类有蓝藻(如念珠藻、颤藻、发菜等)、红藻(如紫菜)、褐藻(如海带)、绿藻(如衣藻、水绵、小球藻、团藻)。
其中蓝藻为原核生物,其他藻类为真核生物。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建立过程
(1)1665年用过的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2)17世纪,荷兰的列文·虎克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3)19世纪,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4)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建立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