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 走进细胞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1.1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4年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1.1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4. 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待科学问题的严谨态度,勇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生命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他们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够进行观察和实验。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生物学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尤其是对生物的奥秘和生命现象。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在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倾向于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 结合讲授法,教师将系统的向学生介绍细胞的概念、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过程。
- 利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展开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 应用案例研究法,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细胞研究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细胞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他们的作业展示出对细胞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在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
5. 教师评价与反馈:
- 积极方面: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认真听讲并参与讨论。他们在小组活动中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在课后拓展应用环节,我布置了适量的课后作业,并提供了拓展学习资源,希望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并通过拓展学习进一步拓宽了知识视野。
对于今后的工作,我打算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在讲解知识点时,我要更加注重逻辑性和清晰度,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第一章走近细胞教案教学

第一章走近细胞教案教学

第一章走近细胞(说课)一、本章教材分析:知识方面:1举例说出生命系统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能力方面: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一)、教学内容的结构本章共分2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其内容结构如下。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r组织外生物圈到细胞器官系统I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个体走近细胞彳种群群落(观察细胞生态系统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原核和真核细胞(生物圈I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二)、教学内容的特点:1、与义务教育相连接,注重知识的连接性和发展性。

2、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从宏观到微观,统领本模块的学习。

4、注重从不同的视角认识细胞及其他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5、设置开放性问题,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三、与学生经验的联系:1、与学生学习经验的联系:关于细胞的一些基本知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教材中有所涉及。

例如,关于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化学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人的生殖和发育,缩手反射和艾滋病的有关知识,等等,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2、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非典型性肺炎是学生比较熟悉而且经历过的事例;学生对缩手反射有感性认识;艾滋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细胞的知识,很容易从来自社会的信息中获取。

教材选择这些与学生经验相联系的资料,一方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迁移;另一方面拉近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生物学知识可以造福于社会。

四、与其他章的联系:1、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的基础。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走进细胞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走进细胞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走进细胞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3. 能够描述细胞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

4.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难点: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显微镜
3. 实验用玻片和载玻片
4. 浦板
5. 染色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5分钟)
老师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细胞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对生命的重要性,为今天的学习做铺垫。

二、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5分钟)
1. 老师讲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介绍细胞的功能,如新陈代谢、遗传信息的传递等。

三、实验操作 (30分钟)
1.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演示。

2. 学生自行观察干酵母细胞、植物细胞等样本,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

3. 学生利用浦板和染色片,在玻片上制作细胞标本,并观察细胞的剖面结构。

四、总结 (10分钟)
1. 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发言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
布置综合练习题,以巩固今天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结合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还可以加入更
多的案例和应用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的重要性。

高中教案模板生物走进细胞

高中教案模板生物走进细胞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认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生命活动。

教学难点: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2. 细胞的生命活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命吗?2.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3. 引出课题:走进细胞。

二、新课教学1. 细胞的结构(1)展示细胞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

(3)分析细胞结构的功能。

2. 细胞的功能(1)讲解细胞的生命活动:代谢、生长、分化、繁殖等。

(2)举例说明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细胞结构图。

2. 让学生分析细胞在生物体中的具体作用。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细胞的结构、功能、生命活动。

2.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细胞的结构、功能、生命活动。

2. 提问:细胞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二、新课教学1. 细胞的代谢(1)讲解细胞的代谢过程: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2)举例说明细胞代谢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2. 细胞的生长与分化(1)讲解细胞的生长与分化过程。

(2)举例说明细胞生长与分化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细胞代谢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2. 让学生讨论细胞生长与分化对生物体的影响。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细胞的代谢、生长与分化。

2.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五、布置作业1.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细胞在生物体中的具体作用。

2.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细胞的生命活动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使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功能、生命活动。

走近细胞 教学设计

走近细胞 教学设计

走近细胞教学设计主题:走进细胞目标:1. 了解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2. 了解细胞的基本功能。

3. 掌握细胞的繁殖和分化过程。

教学步骤:第一节:细胞的组成和结构(30分钟)1. 引入主题:通过引入细胞对身体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细胞的基本组成: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模型,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 细胞的结构:学生通过观察光镜下的细胞图像,了解细胞的结构,包括质膜、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4. 讲解细胞器的功能:通过示意图和动画,讲解各个细胞器的功能,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细胞的基本功能(40分钟)1. 细胞的营养摄取:学生通过观察渗透实验和透明膜实验,了解细胞如何通过细胞膜摄取营养物质。

2. 细胞的代谢反应: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了解细胞的代谢反应,包括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3. 细胞的物质转运: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图像,了解细胞内物质的转运方式,包括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

4. 细胞的排泄功能:通过观察实验和示意图,讲解细胞的排泄功能,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如何排除代谢废物。

第三节:细胞的繁殖和分化过程(50分钟)1. 细胞的繁殖方式: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了解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繁殖方式,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2. 细胞的分化过程:通过示意图和动画,讲解细胞分化的概念,以及干细胞的重要性。

3. 观察细胞分化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观察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了解细胞分化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资源:1. 图片和实物模型: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 光镜下的细胞图像。

3. 示意图和动画:细胞器的功能、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等。

4. 渗透实验和透明膜实验。

5. 实验及观察显微镜图像。

评估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测试学生对细胞的组成、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或观察记录:学生根据观察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或观察记录,评估学生对细胞繁殖和分化过程的理解程度。

走进细胞教案—修改

走进细胞教案—修改

走进细胞教案—修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细胞模型,了解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3. 帮助学生认识细胞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 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

3. 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细胞膜的保护和物质交换、细胞核的遗传信息存储、细胞质的代谢活动、细胞器的特定功能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利用细胞模型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结构。

3. 分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细胞模型和图片。

2. 分组讨论的准备。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细胞,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2. 讲解:介绍细胞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组成部分,讲解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3. 观察:让学生观察细胞模型,了解细胞结构。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和作用,并汇报讨论结果。

5. 总结:概括细胞的重要性和作用,强调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6. 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介绍细胞的发现历史,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对细胞的研究过程。

2. 介绍细胞学说的建立,使学生了解细胞学说的意义和影响。

七、案例分析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细胞在疾病治疗和生物科技方面的应用。

2. 讨论细胞治疗技术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和挑战。

八、实验操作1. 安排细胞观察实验,让学生亲手制作细胞模型,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观察细胞切片,了解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九、课堂互动1. 开展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细胞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高中生物 第1课 走进细胞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1课 走进细胞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课走进细胞【复习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的异同点。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基础回顾】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即使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只有依赖才能生活。

(2) 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能、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的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共分9级层次,依次为:细胞、、器官、系统、个体、、、生态系统、。

(2)__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__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3) 多细胞植物没有层次。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既是层次,又是层次。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不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分类依据:有无。

(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二者都具有、、等。

5.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1)细胞学说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和。

(2)其要点为: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发育而来,并由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又对与其他细胞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中产生。

(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和的过程。

6.显微镜使用的四步分为、、、。

取镜安放对光观察7.对光时要“三点一线”即:、、为一直线,直到有一个____的视野。

对光后,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观察,此时调节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物象后,再将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转动换上高倍镜,再调节直至物象清晰。

【重点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①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真核生物,又不属于原核生物,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每种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 )构成②病毒营寄生生活只有在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现象。

根据宿主不同,可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细菌病毒(如T4噬菌体)。

高中生物教案《走近细胞》

高中生物教案《走近细胞》

《走近细胞》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o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o掌握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观察并描述细胞的结构和形态。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实验操作和显微镜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认识到细胞研究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难点: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准备•细胞结构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及细胞样本(如洋葱表皮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等)。

•实验操作指导手册。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通过展示一些细胞结构的图片,引出细胞的概念和重要性。

o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细胞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新课讲解o介绍细胞作为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强调细胞的重要性。

o讲解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o介绍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如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物质交流等。

3.实验操作与观察o教师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亲自操作显微镜观察细胞样本。

o学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等样本,记录并描述细胞的结构和形态。

o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小组讨论与分享o学生分组讨论他们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形态,以及细胞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o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5.总结与提升o总结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o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研究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6.作业布置o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第一章走进细胞的引入,让他们体会一下学习细胞的好处。

〖板书〗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边思考边回答。

〖生答师提示〗1. 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问题〗以“本节聚焦”引起学生的注意思考。

〖板书及问题〗一、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列表说明(板书)〗选列出问题空表,学生一边阅读课本一边填写,教师总结。

表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
〖思考与讨论〗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

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
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小结〗让学生思考之后看第四页第一二段。

(第一课时完)
〖复习引入〗略。

〖板书〗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问〗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可以分为那些层次?为什么说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列表说明(板书)〗选列出问题空表,学生一边阅读课本一边填写,教师总结。

表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思考与讨论〗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

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

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

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
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
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小结〗略
〖作业〗课后练习一二题。

〖答案〗1.(1)活细胞:A、D、G、I;(2)死细胞:B、E;(3)细胞的产物:C、F、H。

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2)种群层次;
(3)群落层次。

拓展题1.提示:不是。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尽管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但不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全面的。

从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病毒,例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从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或者被某些人用做生物武器,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