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 25、伯牙绝铉 教案 学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伯牙绝弦》教案、习题及答案

《伯牙绝弦》教案、习题及答案

《伯牙绝弦》教案、习题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了解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

1.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1.3 引导学生领悟友谊的真谛,培养学生的友谊观。

二、教学重点2.1 故事情节的理解。

2.2 古代文学的语言特点。

2.3 友谊价值观的引导。

三、教学难点3.1 古代文学的语言理解。

3.2 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准备4.1 教材:《伯牙绝弦》。

4.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播放《高山流水》的古琴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5.2 新课导入:介绍《伯牙绝弦》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5.3 故事讲解:分段讲解故事,解释古代文学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5.4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真谛。

5.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价值观的重要性。

5.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教案习题及答案:习题1:《伯牙绝弦》的作者是谁?答案:未知。

习题2: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给你什么启示?答案:友谊需要真诚、信任和理解。

习题3:请简述《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

答案: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

伯牙弹琴,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意境。

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毁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因为没有知音的痛苦。

习题4:请解释“高山流水”在故事中的意义。

答案:“高山流水”是伯牙弹琴时所表达的意境,代表着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习题5:《伯牙绝弦》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是什么?答案: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是友谊的真谛,即真诚、信任和理解。

六、教学拓展6.1 附加故事:介绍其他有关友谊的古代故事,如“管鲍之交”、“荀巨伯访友”等,以丰富学生的友谊观。

6.2 文化讲解:讲解古代音乐文化,如古琴的历史、地位和演奏方式等,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七、课堂活动7.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友谊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友谊故事。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5伯牙绝弦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5伯牙绝弦教案新人教版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5伯牙绝弦教课设计新人教版伯牙绝弦编写教师:单位:教课目的:二次备课1.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能依据说明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累积中华经典诗文,感觉朋友间诚挚的友谊。

要点、难点:1.学生能依靠说明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2.朋友间互相理解、互相赏识的单纯友谊。

教课准备:《高峰流水》的乐曲课件教课过程:一、预习研究,读懂粗心齐读课题,回想一放学文言文的方法。

小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好多,比方频频朗读加推测;联系上下文;比方参看书下说明;借助工具书等等。

今日,我们就持续用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也是最卓有成效的方法——多读来品析文言文。

出示预习内容:(1)朗诵课文,试试适合停留,感觉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究竟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一样。

2)联合说明、工具书理解课文的意思。

3)将说明中要点词语的解说再次标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合作沟通,理解文意1.指名朗诵课文。

(1)侧重重申以下字的读音:弦、哉、兮。

(2)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峰,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己,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学生试试读文,依据读文状况教师可示范读文,指导学生适合停留。

2.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

以下字词或许比较陌生或许古今差别较大,学生可能提出:1)伯牙绝弦:绝,隔离。

伯牙由于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不再抚琴。

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喜好,表示哀悼。

2)知己:理解自己情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3)“善哉”,太好了。

哉,表示叹息的语气。

“若”,仿佛。

(4)“破琴”,把琴摔碎。

(5)“复”,再,从头。

(6)兮:相当于“啊”。

7)四个“善”字不一样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能够理解为“善于、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美之意。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优质课教案_3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优质课教案_3

高山流水觅知音千古绝唱悟真情——《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学情分析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

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强行灌输。

三、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根据注释、工具书等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体会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五、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教学流程课前谈话:同学们,中央电视台有一档综艺节目《开门大吉》,你们看过吗?今天我们也来玩玩这个游戏,他们是根据声音猜歌曲,我们就根据画面来猜诗句,有没有信心挑战?我们先来热热身,跟着老师一起做:(加上动作说:开门大吉)我们发现这些诗句都是和什么有关呢?的确,古有云:知音难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喜欢用诗句来歌颂友情,赞美知音。

而追根溯源,“知音”文化起始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出自于《伯牙绝弦》,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古文,上课!(一)了解人物,初识知音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对知音是?俞伯牙和钟子期。

小学语文_第25课《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语文_第25课《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课题】25伯牙绝弦【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材分析】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

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

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

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

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志向,以及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而钟子期的志向、胸怀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

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

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

”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从此高山流水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成了知音的代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伯牙绝弦》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

它讲述了春秋时期,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

全文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伯牙和子期的相交正是如此的自然恬淡,顺理成章。

它所折射的艺术美感一一那种含蓄深沉、清雅自然的风骨,直达“大音希声” “大璞不雕” “大美无言”的境界,满足了我们对于这个千古绝唱在感官和心理上的所有期待。

六年级语文上册《25.伯牙绝弦》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25.伯牙绝弦》教案

25.伯牙绝弦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音乐导入播放《高山流水》刚才听到的这首乐曲是什么?《高山流水》从这委婉动人的旋律里,我们似乎倾听到了一段委婉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在这段音乐的引领下走进《伯牙绝弦》的故事。

板书《伯牙绝弦》。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峨峨兮/ 若/ 泰山洋洋兮/ 若/ 江河伯牙谓/ 世/ 再无知音三、读懂课文内容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继续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引导理解知己: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

这就是知音。

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表面的。

肤浅的。

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说话练习:如果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失望、寂寞、忧虑、渴望……)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样的?(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优质课教学设计_1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优质课教学设计_1

26伯牙绝弦一、导入揭题板书课题:25 伯牙绝弦。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是篇古文,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故事,谁来读课题?生读课题。

师:读得真准,特别是“弦”的读音。

请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绝弦”是什么意思?指名生回答。

师:“伯牙绝弦”呢?指名生回答(生:伯牙把琴弦弄断,从此再也不弹了。

)师:你说的一点儿也没错。

被人誉为“琴仙”的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1、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一篇古文《杨氏之子》,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习古文的方法?(看注释理解词意、读懂句子意思、背诵课文……)教师小结: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不仅能用以上方法,还能通过联想、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2、出示自学提示:(1)读课文,读准音,读通句子。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3、师:学习从读书开始,谁给大家读读课文!学生自学。

三、朗读感悟(一)朗读指导1、指名生读,学生评价。

(声音响亮,但缺少点古文的味道)2、出示课文停顿部分,学生再读,请学生评价。

(注重课文的停顿,读的更好了。

)3、老师范读。

(请大家一起再来读读课文吧!)4、齐读。

(二)理解感悟人心齐,泰山移。

1、结合注释,小组内理解课文大意。

2、由词入句由句入文师:大家讨论的这么热烈,老师也来加入你们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

请看大屏幕。

(出示“善哉”“峨峨兮”,生齐读。

)师:读得真准!“哉”和“兮”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语气词,都是表达感情的,相当于“啊”)师:表示感叹的语气该怎么读呢?(生读)感谢你为我们作出的示范。

在“哉”和“兮”的后面一延长,这感叹的语气就出来了,同学们来试一试(生齐读,读得很有味道。

)把他们放在句子中来试试看。

(出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指名生读,齐读)师:孺子可教也!那么这两句中“善”字如何理解呢?(两个“善”是“好”的意思。

)在文中还有两个“善”字,同学们发现了吗?(这里的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

《伯牙绝弦》教案、习题及答案

《伯牙绝弦》教案、习题及答案

《伯牙绝弦》教案、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情节及寓意。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经典故事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讲解介绍《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寓意。

2.2 字词解析讲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2.3 句子翻译练习句子的翻译,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寓意。

3.2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3 实践法学生翻译句子,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介绍《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4.2 讲解课文分析故事情节,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子。

4.3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分享感悟,教师解答和引导。

4.4 翻译练习学生翻译句子,教师点评和指导。

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五章:课后习题及答案5.1 习题一:选择题A. 孔子游历列国B. 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C. 伯牙绝弦谢知音D. 孟子游说诸侯答案:D5.2 习题二:填空题(2)"_,绝弦于世,不复鼓。

"答案:伯牙5.3 习题三:简答题(3)请简述《伯牙绝弦》故事的主题思想。

答案:《伯牙绝弦》故事主题思想是赞美知音难觅,强调友谊的珍贵。

通过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表达了对真挚感情的向往和珍视。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文化背景拓展介绍古代音乐文化,如琴棋书画等,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艺术修养。

6.2 故事寓意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如何寻找知音,培养人际关系中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第七章:课堂活动7.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伯牙和钟子期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7.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寻找知音,分享彼此的体会和感悟。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25 伯牙绝弦 (含答案)-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25 伯牙绝弦   (含答案)-人教新课标

25《伯牙绝弦》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习重点】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背诵积累。

【自主学习】一、新知预习1.初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1)读题目,“伯牙绝弦”中的“绝”的意思是(),“伯牙绝弦”的意思是()。

(2)读3—5遍课文,我能把带拼音的字读正确,然后给下列字注音:弦()哉()兮()峨()(3)我能把文中难写的字写得既正确又美观:2.对照注释,查字典、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把句子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阅读,加点字的意思分别是:善.鼓琴善.哉二、课堂探究1.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找出文中原句,说说你的感受。

2.再读课文,想一想:伯牙和钟子期为什么互称知音?找出文中原句,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3.伯牙为何破琴绝弦?对此你有何感受?4.自我挑战:我能根据“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句话,想象出伯牙“志在明月、志在春雨、志在秋风、志在冬雪……时,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钟子期曰: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钟子期曰:三、拓展延伸根据括号里的注释,读懂下面文言文小故事,再完成练习。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5伯牙绝弦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5伯牙绝弦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伯牙绝弦》,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增强语文实践能力。
3.理解“知音难觅”的主题,领悟友谊的珍贵,提高人文素养。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同时,通过设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生字词,巩固学习成果。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学生回答后,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阐述伯牙绝弦的背景和意义。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4.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绝弦、知音、默契”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3.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友谊的珍贵,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如:“友谊是一种珍贵的财富,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朋友。”
3.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友谊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践行。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2.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为后续课程做好铺垫。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 25、伯牙绝铉 教案 学案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 25、伯牙绝铉  教案 学案及答案

25、《伯牙绝弦》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的真挚的友情。

【资料袋】古今交友的名言。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3)“君子之交淡如水”(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6)“酒逢知己千杯少”(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一课时活动一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个人通读,小组内交流互读,互相纠正)。

2、学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在小组长的督导下,小组内尝试试读文言文的停顿)。

3、我能独立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出韵味和节奏,并能完成下列各题。

一、给下列字注音。

()()()()()哉兮弦琴峨二、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A、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B、善哉,洋洋/兮若/江河!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D、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第二课时活动一1、理解文章题目:初解绝弦,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2、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活动二1、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2、既然伯牙善于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3、伯牙当时已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会独独把钟子期看作知音?他渴望什么?4、当伯牙遇到钟子期,他的心情会怎样?达标测评一、辨字组词饿()载()俄()哉( )峨()栽()二、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把句子的意思写下来。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峨峨兮若.泰山()(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4)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三.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伯牙鼓琴,(),钟子期曰:“善哉()”(2)子期死,伯牙(),乃()()。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25伯牙绝弦》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25伯牙绝弦》优秀教学案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表达的主题,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同时,通过感悟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故事情节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课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3.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25伯牙绝弦》,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停顿、轻重音等,使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伯牙与子期的友谊、知音难觅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3.针对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互相评价和自我反思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丰富多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对伯牙与子期的友谊、知音难觅的主题的深入探讨,引导学生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珍惜友谊的品质,以及坚持信念的重要性。
2.利用图片、音频等教学资源,展示古代琴师的服饰、道具等,让学生了解古代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伯牙与子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培养学生同理心。
4.设计相关活动,如音乐欣赏、琴艺展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问题导向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伯牙绝弦》教案、习题及答案

《伯牙绝弦》教案、习题及答案

课程解读一、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又是如何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3、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二、重点、难点:《伯牙绝弦》1、学习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2、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月光曲》1、在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字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2、体会作者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联想,使文章的表达更充实、感情更深刻的写作方法。

三、重点解读分析《伯牙绝弦》1伯牙绝弦:绝,断绝。

因为子期死了,伯牙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

比喻知己丧亡后,自己弃绝某种专长爱好,以示悼念。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

2、课文特色:①恰当停顿,读出韵味: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②借助注释,读通读懂:3、理解重点句子,感悟含义:重点句子理解品读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善哉”,太好了。

“若”,好像。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听得(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读了这个句子,我们对“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有了更真切、更形象的了解。

伯牙琴技出神入化,钟子期欣赏水平同样高超。

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伯牙弹奏的精妙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钟子期能真正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伯牙绝弦》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的真挚的友情。

【资料袋】
古今交友的名言。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君子之交淡如水”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6)“酒逢知己千杯少”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个人通读,小组内交流互读,互相纠正)。

2、学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在小组长的督导下,小组内尝试试读文言文的停顿)。

3、我能独立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出韵味和节奏,并能完成下列各题。

一、给下列字注音。

哉兮弦琴峨
二、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B、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D、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第二课时
活动一
1、理解文章题目:初解绝弦,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2、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活动二
1、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既然伯牙善于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3、伯牙当时已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会独独把钟子期看作知音?他渴望什么?
4、当伯牙遇到钟子期,他的心情会怎样?
达标测评
一、辨字组词
饿()载()
俄()哉( )
峨()栽()
二、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把句子的意思写下来。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
(2)峨峨兮若泰山()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4)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三.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伯牙鼓琴,(),钟子期曰:“善哉()”
(2)子期死,伯牙(),乃()()。

(3)文中形容山势高的词语是(),形容江河奔腾的词语是()
四、我会填空。

1、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等读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

2、由于《伯牙绝弦》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

五、联系文言文,品析句子,完成习题。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解释词语的意思。

乃()复()
(2)这里指()把()当做他的知音。

(3)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

可见对钟子期的死,伯牙()表达了()。

(4)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六、语言拓展。

伯牙的琴声除了表现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之外,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请补充。

(1)志在( )钟子期曰:()。

(2)志在()钟子期曰:()。

(3)志在()钟子期曰:()。

七、细读课文深感悟: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道出了情投意合才是知音,判断下面的两种人能不能成为知音,在括号里打对号。

(1)认为“要多为别人着想,心中要有他人”的小明和相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小亮。

()
(2)李芳拾到一个钱包交给了老师,王娟认为李芳太傻。

()(3)李天的心事王明总能猜出来。

()
八、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朋友,你能搜集一些交友的名言吗?
【参考答案】
达标测评
二、(1)善:擅长.善于. 伯牙擅长于弹琴,钟子期善长于倾听。

(2)若:像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面前。

(3)念:心中所想(心意) 不管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的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来他的心意。

(4)复:再于是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三、(1)、(2)略(3)峨峨. 洋洋.
四、(1)春秋、《列子》《吕氏春秋》
(2)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五、(1)乃:于是复:再
(2)俞伯牙钟子期
(3)子期死了,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了解他的知音。

悲痛欲绝,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或朋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六、(1)志在(明月),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2)志在(清风),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3)志在(春雨),善哉,潇潇兮若春雨。

七、(1)×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