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90分钟;分数:120分)
(25分)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垂髫
(táo) 霪.雨(yín)
阡陌
(mò) 浩浩汤.汤(shāng)
间
隔(jiàn) 俨.然(yǎn)
谪
守(zhé) 山肴野蔌.(sù)
琅琊
(yá) 晦.明(huì)
蔚
然(wèi) 觥.筹交错(gōng)
滁
州(chú) 伛.偻(yǔ)
林壑
(hè) 雾凇沆.砀(hàng)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欣然规
往(计划,打算)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曾经)
佳木秀
而繁阴(秀美) D.微斯人,吾谁与归.(归附)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伛偻提携 B.阡陌交通
属予作文以记之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醉翁之意不在酒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D.四时之景不同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处处志之
是金陵人,客此 D.军霸上
下面是本单元课文里出现的一些风景名胜的对联辑录,请在每副对联后的括号内写出相关
(3分)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2)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
3) 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
( )
古诗文填空。(7分)
1)道狭草木长, 。
2) ,端居耻圣明。
3)天接云涛连晓雾, 。
4)兴来每独往, 。
5)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既是词人回答天地的问话,又是上下阕的过渡
, 。”
6)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把下面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答案含标点限20
(3分)
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
。
《穆斯林的葬礼》以倒叙的方式组织故事情节,大量采用回忆、闪回蒙太奇的手法。书中
一条是解放前的故事,主要写主人公 ,一条是解放后的故事,
,两条线索相互交织,最终会聚。(2分)
(45分)
7分)
“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渔人甚异
之/或异.二者之为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忠之属.也
初极狭,才
通人/唯才.是举
便扶
向路/出郭相扶.将
下列对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反复数着数走了十来步,忽然就明白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自由自在,逍遥快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源人)问渔人外面现在是什么朝代,他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向外边的人说(这里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第一段景物描写说明桃花林是个好地方。“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是无意中才发现桃花林
桃源中人“设酒杀鸡作食”款待渔人,既表明他们生活富足,又表明他们热情好客。
桃源中人听了渔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是为渔人的颠沛流离而叹息。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可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却“不复得路”,
7分)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百废具
兴/具.言所闻 B.予观夫巴陵胜.状/驴不胜.怒,蹄之
或
异二者之为/或.以钱币乞之 D.锦鳞.游泳/呷浪之鳞.
下列对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它)包含着远处的山峰,容纳下长江,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早晨阳光照耀,傍晚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他们)什么时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一起回去呢?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中的“异”字具体表现在:那些汇聚于岳阳楼上的迁客骚人
,而范仲淹则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
。
“衔远山,吞长江”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洞庭湖以生命、以气势,把“远山”“长江”与
这篇散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文章一开头以叙事为主,第三、第四段文字构
并由此引出下文,由写景抒情自然转入议论,以突出文章的主旨“先天下
之
。
9分)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庐陵欧阳修也。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往来而不绝
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权谓
吕蒙曰/太守谓.谁
山之
僧智仙也/四时之.景不同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杂然而.前陈者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下面对本文写景的作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这间也”这句话作铺垫,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
表现琅琊山的胜景。
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6分)
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
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请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限一处)(1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余拏一
小舟 而或长烟一.空
是日,更
定矣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是
金陵人 问今是.何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明主题,突出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
“余舟一芥”中的“芥”是“小草”的意思,突出表现了天地的苍茫辽远与个人的渺小。
“痴”字与课文第二段“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遥相呼应。
文章以记叙开头,以议论作结,托物言志,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16分)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①,近戎②。与诸侯约,为③高葆祷④于王路⑤,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⑥戎
⑦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⑧
⑨之下,为天下笑。
)
①宅:居住。这里指处于。酆(fēnɡ)、镐(hào):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sì):幽王的宠妃。说:
,快乐,喜悦。⑨丽山:山名,又作“骊山”,在陕西省临潼县西南。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与诸侯约
( )
2)戎寇尝
至( )
3)因数
击鼓( )
4)为天下笑
(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
一项是( )(2分)
为
天下笑
天子为
动
因
数击鼓
未若柳絮因
风起
幽王身之乃死于
丽山之下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
其上
远近相闻
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2)幽王身之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
文中的幽王是一个荒淫、昏庸的君主,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1) 荒淫: 。
2)昏庸: 。
3)下场: 。
文中的周幽王因失信于诸侯而被杀死于骊山之下。读完此文,你有何启示?(3分)
(50分)
阅读下面一则故事,按要求作文。
“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人无法成功?”
“模糊不清的目标。”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在几分钟前,我就问你,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说,希望有一天可以拥有一栋
”
沃克说:“如果真的希望在山上买一栋小屋,你必须先找出那座山,算出小屋的价
每个月要存多少钱。如果真的这么做,你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拥有一栋山上的小
梦想是愉快的,但没有配合实际行动计划
”
600字。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髫”应读“tiáo”。)
(茂盛。)
(“属”通“嘱”,托付。)
(C项中的“之”是代词,指代这件事,其他三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A项中的加点词是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1)岳阳楼 (2)醉翁亭 (3)桃花源
(1)夕露沾我衣 (2)欲济无舟楫 (3)星河欲转千帆舞 (4)胜事空自知 (5)我报
学诗谩有惊人句 (6)醉翁之意不在酒
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韩子奇 韩新月
(A.以……为异/不同;B.均为“类”;C.仅仅/才能;D.沿,沿着/搀扶。)
【(渔人)又走了几十步,(发现一下子就)开阔敞亮了。】
(这是为桃花源外战乱频繁、赋税繁重、民不聊生的现实而叹息。)
(A.都,全/详细;B.优美的/承受,忍受;C.或许/有的人;D.均为“鱼”。)
(应该译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将追随投奔谁呢?)
(“异”专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或以物喜,或以己悲”,而不是指迁客骚人与范仲
)
(A.断绝/隔绝;B.对……说,告诉/是,为;C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D.
/表修饰。)
(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宴会畅饮的乐趣,没有管弦乐
。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A.白色/酒杯;B.数量词,一条/副词,全,都;C.古代夜间记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D.都是判断词。)
(“托物言志”这一说法不对。)
(1)约定(2)曾经(3)屡次,多次(4)嘲笑,取笑
(A.都是介词“被”;B.于是/凭借;C.都是介词“在”; D.都是动词“听见,听到”。)
(1)如果戎寇到了,就以鼓声传达信息,那么诸侯的军队都要来救幽王。(2)幽王被杀
(1)幽王欲褒姒之笑也 (2)因数击鼓 (3)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
丢掉了“诚信”,不仅害人,也会害己,这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牢记:诚
作文略。
(周幽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建造一座土台,
如果戎寇到了,就以鼓声传达信息,那么诸侯的军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