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人肉搜索_的伦理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正辉
: “人肉搜索
”的伦理思考传播文化
“人肉搜索
”的伦理思考
3
■陈正辉
【内容摘要】本文从网络传播伦理的角度对近年来在网络上泛滥的
“人肉搜索
”进行了剖析
,认为
由于在现实中信息不畅通,民众对道德事件的敏感,网络的匿名性以及缺乏有效界定和追究责任的法
律依据,造成了“人肉搜索”的过热和偏轨,以致网络侵权行为屡屡出现。作者从保护个人隐私权、
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加强对网站的监管,以及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人肉搜索”的
伦理规范,以期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充分发挥“人肉搜索”网络互助工具和社会监督公器的积
极作用。
【关键词】人肉搜索;网络传播;隐私权;伦理
在过去的一年中
,因搭上了
“人肉搜索
”的快车而得
到深度关注的事件层出不穷。从一句无心插柳红遍网络的
“很黄很暴力
”到为演艺界带来冰雪之灾的
“艳照门
”,从
“周老虎
”到
“范跑跑
”,从四川地震中借助网络披露的感
人至深的故事到林嘉祥事件的曝光
, “人肉搜索
”似乎一
时间成了道德裁判者手中的尚方宝剑和还原假、恶、丑的照妖镜。个人隐私在
“人肉搜索
”下无处遁形
,凡遭搜索
之人
,不论受到的是鲜花掌声还是攻击谩骂
,他们的正常
生活均受到了严重侵扰。
一、“人肉搜索
”的产生机制
2001年
,有网民在猫扑网贴出一张美女照片
,并声称
该女子是自己的女朋友。可是
,立时就有明眼人指出
,此
照片女主人的真实身份是微软公司的女代言人陈自瑶
,并
贴出了她的大部分个人资料。这个事件为该网站赚取了极高的人气和点击量
,并且网民们自己也在过程中发掘了之
前没有注意过的潜力
—
———搜索。从此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
被人称为
“人肉搜索
”的互联网搜索行动诞生了。
(一
) “人肉搜索
”的受众基础
“人肉搜索
”从受众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主要有以下
两点
:
11受众的窥私欲。这是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接受者双方
共有的心理特征。据调查
,相当一部分人打探他人的隐私
,
既满足了自己的窥私欲
,又在满足其他网民窥私欲的过程
中为自己确立了在网民中的地位。因而
,对他人隐私的打
探成为一部分网民竞相追逐的目标。窥私欲是人肉搜索的受众心理基础。即使是出于道德审判目的的人肉搜索
,它
所依赖的心理基础仍旧是窥私欲。在人肉搜索的过程中,
会面对大量的搜索信息
,参与的人员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
提纯和筛选。通过种种信息来找到确切相关的真实
资料
,
这过程即是对他人隐私的挖掘、组织、分析。人们在人肉搜索的过程中
,通过对陌生人信息的检索
,满足了自己的
好奇心和窥私欲。
21 “虚拟我
”的消解。生活在现实世界的每个人都有
自己的确切身份
,都有自己的
“自我感受
”,这就是
“主
我
”的身份。同时
,我们生活在一个客观的世界里
,在与
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
,他人会对
“我
”产生印象和评价
,
这就是大概的
“客我
”。“客我
”因
“我
”的言行举止而差
别
,也因
“客体
”不同而感受不同。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着
自尊和虚荣
,都希望
“主我
”和
“客我
”统一
,这也像一
只无形的手控制着我们的言行。互联网的出现,给我们营
造了一个虚拟世界。虚拟性是网络的显著特征,网络的虚
拟性为网民提供了
“主我
”、“客我
”之外的第三重身份
—
———“虚拟我
”。“虚拟我
”使网民在网上可以随意发布信
息
,而不需要对信息负责
,这满足了许多人逃避现实责任
的愿望。但也使得人们置身于信息的汪洋中,却因无法验
证信息的真假而无所适从
,从而导致人们陷入信息的极大
丰富与无从选择的矛盾怪圈。因此
,当网络发展到一定阶
段时
,人们迫切希望能有一种
“化虚拟为现实
”的神奇妙
方
, “人肉搜索
”便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在众多网民
的合力搜索下
,一些隐身网络的符号化人物显现真身
,一
些本属于隐私的东西也公布于众
, “人肉搜索
”导致
“虚
拟我
”的消解。这一方面带给网民们网络回归现实的快慰
,
另一方面
,也让不少人感受到难以承受的现实之痛。
(二
) “人肉搜索
”的传播基础
网络媒介的传播控制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拉斯韦尔提
出的
“5W传播模式
”①
,传播者与受众角色的高比率重合
,
人际传播随时可以转化并扩大为大众传播。任何一个网民
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发布者和传播者
,互联网成为
人们思想交汇、争锋、最后汇聚的领域。人们在日常生活
3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和伦理规范研究”(项目编号
: 06BXW014)的研究成果。
现代传播双月刊
2009年第
5期
(总第
160期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