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粤教版化学教科书填答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填空题附带答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填空题附带答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填空题附带答案19.氧化反应中,还原剂失去_____________。

20.金属元素通常是_____________的。

1.氯气的化学式是Cl2。

2.电子的质量约为1/1836个质子的质量。

3.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指的是元素的核中所含的质子数。

4.化学方程式中,需要平衡的物质位于方程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

5.共价键的形成涉及到电子的共享。

6.非金属元素通常是化学反应的非金属原子。

7.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

8.酸性溶液中的pH值小于7。

9.氧化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

10.化学反应中,剩余的未反应物质称为过剩物。

11.氮气的化学式是N2。

12.共价键的形成涉及到电子的共享。

13.元素周期表中,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14.非金属元素通常是化学反应的非金属原子。

15.溶液的酸碱性可以通过指示剂的变色来确定。

16.酸性溶液中,pH值小于7。

17.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主能级数。

18.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例通过化学计量定律来确定。

19.氧化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

20.金属元素通常是化学反应的金属原子。

1.粒子具有负电荷的基本单位是____。

2.酸性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比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____。

3.氢气的化学式是____。

4.在电化学反应中,正极受到____,负极受到____。

5.原子核中带有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

6.溶解在水中的盐会____,形成____。

7.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____的物质。

8.化学方程式中,____表示催化剂。

9.电子轨道是描述电子____和____的区域。

10.一种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反复经历相同化学变化的性质称为____。

11.化学键的强度取决于____。

12.水的密度在____时达到最大值。

13.酸性溶液中,pH值____。

14.原子的主要质量集中在其____。

15.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例通过____定律来确定。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填空题附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填空题附带答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填空题附带答案1.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箭头的__________,生成物位于箭头的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是指其原子中__________ 的数量。

3.化学中常用的储存化学物质的容器有玻璃瓶、塑料瓶和__________。

4.pH值用来衡量溶液的酸碱性,pH值小于7的溶液被认为是__________,pH值大于7的溶液被认为是__________。

5.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发生氧化作用时,称其为__________;当反应物发生还原作用时,称其为__________。

6.酸和碱反应生成的产物称为__________。

7.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数表示__________ 的数量。

8.在化学方程式中,实验条件常常用__________ 表示。

9.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增加温度、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加入__________ 来加快。

10.非金属元素通常在化学反应中会与金属元素发生__________。

11.氧化反应中,物质失去电子称为__________。

12.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接受__________。

13.某化合物中氢元素的氧化态为+1,则该化合物是__________。

14.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电子层的排布顺序为2-8-8-2,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

15.酸性溶液中,pH值小于__________。

答案:1.左边,右边2.质子3.金属罐4.酸性,碱性5.氧化剂,还原剂6.盐7.能级8.实验条件9.催化剂10.反应11.氧化12.电子13.氢氧化物14.钙15.7三十题3.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__________。

4.酸性溶液中的pH值小于__________。

5.溶液的酸碱性可以通过检测其__________来确定。

6.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__________。

7.氮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8.非金属元素通常是__________导体。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后选择填空练习题 附加答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后选择填空练习题 附加答案

1.3走进化学实验室1.用托盘天平称量5g食盐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该()A增加适量食盐固体B加砝码C减少适量食盐固体D减砝码2.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包未知质量的白糖时,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该()A增加适量白糖固体B加砝码C减少适量白糖固体D减砝码3.某学生使用游码托盘天平称食盐时,错误地把食盐放在右托盘里,把砝码放在左托盘里,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g(1g以下只能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放法,食盐的质量应为()A.15.5gB.14.5gC.15.0gD.14.0g4.某同学在称量物体质量时,把物体和砝码放倒了,最后读数为13.4克,则该同学所称物体的实际质量是()A、13.4克B、13.8克C、13克D、12.6克5.下列实验做法正确的是()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区闻气体药品的气味B.把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中C.剩余药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D.未指明液体用量,应取5m L6.用天平称量10g某物质时,如果指针偏右,则需要的操作是()A.加砝码B.减砝码C.减少称量物D.增加称量物7.某学生使用游码托盘天平称蔗糖时,把蔗糖放在右托盘里,把砝码放在左托盘里,称得食盐的质量为65.5g(1g以下只能用游码),食盐的实际质量为()A.65.5gB.64.0gC.65.0gD.64.5g8.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学生倒出的液体体积时()A、8mLB、大于8mLC、小于8mLD、无法确定9.某学生要称量16.8克固体药品的质量,称量后,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此时,正确的操作应该是()A、调节平衡螺母B、增加砝码或调节游码C、减少药品D、增加药品10.现要量取47.5ml的盐酸溶液,最好选取下列哪一种规格的量筒()A、10mLB、25mLC、50mLD、100mL11.一同学要量取18mL的液体,在读数时,他用俯视的方法,则实际所得的液体体积与18mL相比()A、大B、小C、相等D、无法确定12.一同学在称量某固体物质质量时,把物体和砝码放倒了,最后所得质量为M 克,其中游码为m克,则该物体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_.13.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①实验室的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所以,使用药品时要做到“三不”:不能,不要,不得。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2、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A.B.C.D.3、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4、《吕氏春秋》记载“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

这句话说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组分低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大C.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分强 D.合金的耐磨性一般比其组分好5、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A.SO2B.NO2C.NH3D.N26、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7、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用石块修筑长城8、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e B.N2C.H D.2O29、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10、苏州盛产杨梅。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填空答案2024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填空答案2024

第一单元化学实验操作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宏观上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3. 选择下列适当内容的字母填空。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1)酒精能在空气中被点燃D .(2)敞口放置在烧杯中的酒精,逐渐挥发 A(3)酒精极易溶于水 C 。

(4)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B(5)铜具有光亮的红色金属光泽 C 。

(6)铜受强热,逐渐熔化成液态 A(7)铜能与潮湿的空气作用,生成铜绿 D (8)铜在潮湿的空气中逐渐生成了铜绿 B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 探究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的装置来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量.在A瓶和B瓶中盛的无色溶液是澄清石灰水.(1)在进行实验时,吸入空气时应关闭活塞 1 ,打开活塞2,使空气由 b (填“a”或“b”,下同)进入,呼气时应关闭活塞 2 ,打开活塞 1 ,使呼出的气体由 a 排出.(2)在实验结束时,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的现象是A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瓶中无变化.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为: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形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结论为: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2)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蜡烛能(“能”或“不能”)重新被点燃结论:白烟是固态(“液态”、“气态”、“固态”)石蜡三、走进化学实验室1.试管:如需加热:液体则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2.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且外部擦干;3.酒精灯:酒精灯不慎打翻在桌面上燃烧时,应使用湿抹布盖灭4.托盘天平:腐蚀性药品如氢氧化钠——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5.①量筒、②集气瓶、③烧杯、④圆底烧瓶、⑤锥形瓶、⑥试管、⑦燃烧匙、⑧蒸发皿(1)上述仪器中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⑥⑦⑧。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2、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3、“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做法违背该理念的是()A.多植树造林 B.开发绿色能源C.焚烧废旧塑料 D.减少煤的燃烧4、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5、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6、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7、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8、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9、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10、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11、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A.稀有气体 B.氧气C.二氧化碳 D.氮气12、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13、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14、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H2O B.NaHCO3C.Ca(OH)2D.H3BO315、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16、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反应为:,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九年级粤教版化学教科书填答参考答案

九年级粤教版化学教科书填答参考答案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页码 101 104 109
111
112
113
116 117
课文项目或问题 “检查站” 【实验 4-1】 【实验 4-2】 【实验 4-3】 【实验 4-6】
“探究活动”
“讨论与交流”
“讨论与交流”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 练习 “检查站”
参考答案
(1) 极度缺水的有河北、河南;重度缺水的有辽宁
观察:有无色无味的气泡逸出 判断:石灰石和稀盐酸作用,生成新物质 观察:黑色粉末逐渐消失,生成蓝色液体 判断:氧化铜和稀盐酸作用,生成新物质 观察:可乐瓶内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澄清石灰水逐渐出现白
色浑浊 判断:可乐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作用,生成新物质 现象:隔绝空气受热的铜片没有变黑 预测 1 错误,预测 2 正确 现象:黑色物质逐渐溶解在稀盐酸里,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反色评价:黑色物质是氧化铜;“解释与结论”正确
1. 需要有可燃物 2. 可燃物必须接触空气等支持燃烧的气体 3. 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各物质的着火点不相同 a. 喷水使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b. 降温并隔绝空气 c. 隔绝空气 d. 形成隔离带,使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开
1.(1)煤的着火点比较高,为使煤炉温度升高,故用着火点 较低的木条先燃烧产生热量,引燃炉火
【实验 3-4】
“讨论与交流”
【实验 3-5】
参考答案
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冷凝成淡蓝色液体和固体;密度比空 气稍大,不易溶于水。
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
反应前的 物质
产生亮黄色光, 【实验 3-1】
发热
发出强烈白光,产生 碳和氧气
强热
加热发红,不能 【实验 3-2】
引燃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科粤版(粤教版)九年级上第1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科粤版(粤教版)九年级上第1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科粤版(粤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对比法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课本中的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D.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答案】A【解析】解: A.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没有对比实验,故选;B.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择了两组做对比,是对照实验,故不选;C.铁钉锈蚀实验,课本中选择了几组做对比,是对照实验,故不选;D.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选择了几组做对比,是对照实验,故不选;故选 A.2.通过学习,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 物质的运动状态C.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D. 物质的用途与制取【答案】B【解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物质的运动状态属于物理学科研究的内容。

3. 2016年的巴西里约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绿色”的含义包括“绿化城市,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绿色奥运”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A. 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B. 人走不忘关灯,洗手不忘关水龙头C.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 废酸液直接排入下水道【答案】D【解析】解: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正确;B、人走不忘关灯,洗手不忘关水龙头,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正确;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正确;D、废酸液直接排入下水道会腐蚀管道,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错误故选 D.4.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几大化学工艺是()A. 烧陶瓷、指南针、造纸B. 烧陶瓷、冶铁、印刷、酿酒C. 烧陶瓷、造纸、冶铁、制火药D. 制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答案】C【解析】解:烧制陶瓷的原理:瓷器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工艺.指南针的应用原理: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所以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不属于化学工艺.造纸,其中应用了将打碎的纤维浆漂白这一环节,有新物质生成,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冶铁,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火药的主要成分有硫磺、木炭、硝酸钾等物质,其中的木炭是由木材隔绝空气加热制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工艺.印刷术只涉及到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工艺.A、指南针不是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几大化学工艺,故选项错误.B、印刷不属于化学工艺,故选项错误.C、烧陶瓷、造纸、冶铁、制火药均属于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几大化学工艺,故选项正确.D、指南针不是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几大化学工艺,故选项错误.故选 C.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药品C.给液体药品加热D.读液体体积【答案】D【解析】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防止酒精洒出着火,故 A错误;B.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要将胶头滴管垂直悬挂于试管口上方进行滴加,故 B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 C错误;D.量取液体时应平视读数,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 D正确;故选 D。

新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全册教材习题答案课件

新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全册教材习题答案课件
铝比铁容易氧化,铝的表面一经暴露,很快就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Al2O3)。铁一旦生锈,铁锈就像红色的海绵(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涨 大7~8倍),海绵状的铁锈又容易吸收水分和空气,使里面的铁锈蚀得更快。
教材习题
①铁钉露出水面处更易生锈,呈红褐色;②U形 管中红墨水液面不相平,a管液面高过b管液面。
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
教材习题——练习与应用
教材习题
答案:C
教材习题
答案:C
教材习题
答案:D
教材习题
答案:C
教材习题
答案:(1)除铁锈 (2)与铁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或Fe2O3+6H2SO4===Fe2(SO4)3+3H2O (3)涂上防锈漆、涂油
教材习题
第六章 金属
6.4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教材习题——练习与应用
教材习题
B B
D
教材习题
氧化铁 涂油
隔绝空气
喷漆 制成不锈钢等合金
acdg
教材习题
铁锅底部留有水分,使铁锅与空气和水分同时接触,导致 铁锅生锈。
实验室中铁架台等用品会常接触酸、盐类等可以加速金属 生锈的物品,因此更易生锈
南方沿海地区气候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多,而北方气候干 燥、水分少,所以锈蚀速度慢。
教材习题
铜或铝 延展性好 导电性好
铁、 锰、 碳
硬度大 韧性好
不锈钢 导热性好 延展性好
第六章 金属
6.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材习题——练习与应用
教材习题
A B
D
教材习题
B B
教材习题
能,Cu+2AgNO3== Cu(NO3)2+2Ag 能,Zn+CuCl2== ZnCl2+Cu 不能反应,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汞排 在氢之后,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能,Cu+Hg(NO3)2 == Cu(NO3)2+Hg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课后答案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课后答案

化学九年级全一册配粤教科学版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身边的化学【达标训练】1.D2.A解析:煤炭是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不是化工产品。

3.D解析:干燥剂一般不能食用,不是食品的添加剂。

4.D 5.C 6.D7.C8.C9.B10.(1)C(2)A(3)D(4)D(5)B(6)C11.(1)苯酚有毒,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2)BC12.(1)衣:合成纤维的发明,使人们的服装丰富多彩(2)食:先进的化学检测手段避免有毒物质进入食品,保护了人体健康(3)住:钢铁、水泥等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的使用,让人们住进了高楼大厦(4)医:青霉素的合成和使用,使人们摆脱了许多疾病的折磨(合理即可)1.2化学实验室之旅第1课时实验室规则、实验常用仪器【达标训练】1.D 2.B 3.C 4.B 5.C 6.A7.D8.D9.C10.①②③①③①③②11.C12.(1)①H②E③C④F⑤I⑥B(或H,或B、H)(2)C解析:(2)实验结束后,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待冷却后再盖上灯帽;托盘天平的砝码应放回砝码盒;滴管不能平放或倒放,用后应立即洗净,与滴瓶配套的滴管不能清洗。

第2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达标训练】1.C 2.A 3.C 4.D 5.A 6.D7.A解析:150 mL液体的体积较大,应用烧杯盛放,给烧杯加热必须垫上石棉网。

8.C9.平凹液面的最低处10.细口瓶倒放向着手心紧挨缓慢11.(1)胶头滴管试管刷(2)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3)液体量超过了试管容积的1/3,并且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人12.(1)10 mL量筒、胶头滴管、试管(体积至少为20 mL)、试管夹、酒精灯(2)先用量筒量取6 mL水,倒入试管中,夹上试管夹,擦干试管外壁,用酒精灯给液体加热(3)①试管外壁有水;②没有对试管进行预热;③试管底部接触到了灯芯;④加热完后骤冷等(任写两点即可)(4)D1.3物质的变化【达标训练】1.B2.A解析:A中的烟火礼花是某些物质燃烧发出的火焰,伴随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中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只是能量的转化;C中也是能量的转化;D中茅台酒挥发出酒精,这些现象均无新物质生成,都不是化学变化。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后选择填空练习题附加答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后选择填空练习题附加答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进化学实验室》课后选择填空练习题附加答案1.3⾛进化学实验室1.⽤托盘天平称量5g⾷盐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该()A增加适量⾷盐固体B加砝码C减少适量⾷盐固体D减砝码2.⽤托盘天平称量⼀包未知质量的⽩糖时,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该()A增加适量⽩糖固体B加砝码C减少适量⽩糖固体D减砝码3.某学⽣使⽤游码托盘天平称⾷盐时,错误地把⾷盐放在右托盘⾥,把砝码放在左托盘⾥,称得⾷盐的质量为15.5g(1g以下只能⽤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放法,⾷盐的质量应为()A.15.5gB.14.5gC.15.0gD.14.0g4.某同学在称量物体质量时,把物体和砝码放倒了,最后读数为13.4克,则该同学所称物体的实际质量是()A、13.4克B、13.8克C、13克D、12.6克5.下列实验做法正确的是()A.把⿐⼦凑到容器⼝区闻⽓体药品的⽓味B.把实验后的废液倒⼊下⽔道中C.剩余药品放⼊指定的容器中D.未指明液体⽤量,应取5m L6.⽤天平称量10g某物质时,如果指针偏右,则需要的操作是()A.加砝码B.减砝码C.减少称量物D.增加称量物7.某学⽣使⽤游码托盘天平称蔗糖时,把蔗糖放在右托盘⾥,把砝码放在左托盘⾥,称得⾷盐的质量为65.5g(1g以下只能⽤游码),⾷盐的实际质量为()A.65.5gB.64.0gC.65.0gD.64.5g8.某学⽣⽤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倒⼊液体,⾯对刻度线,第⼀次仰视凹液⾯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学⽣倒出的液体体积时()A、8mLB、⼤于8mLC、⼩于8mLD、⽆法确定9.某学⽣要称量16.8克固体药品的质量,称量后,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此时,正确的操作应该是()A、调节平衡螺母B、增加砝码或调节游码C、减少药品D、增加药品10.现要量取47.5ml的盐酸溶液,最好选取下列哪⼀种规格的量筒()A、10mLB、25mLC、50mLD、100mL11.⼀同学要量取18mL的液体,在读数时,他⽤俯视的⽅法,则实际所得的液体体积与18mL相⽐()A、⼤B、⼩C、相等D、⽆法确定12.⼀同学在称量某固体物质质量时,把物体和砝码放倒了,最后所得质量为M 克,其中游码为m克,则该物体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_.13.实验室药品取⽤规则:①实验室的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所以,使⽤药品时要做到“三不”:不能,不要,不得。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C.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D.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2、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3、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A.食盐B.味精C.食醋D.香油4、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5、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A.B.C.D.6、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

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

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B.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另加其他试剂才能区别的是()A.BaCl2、CuSO4、NaOH、NaCl B.Na2SO4、BaCl2、K2CO3、NaNO3C.FeC13、NaOH、H2SO4、Ba(NO3)2D.MgCl2、NaOH、HCl、Na2SO48、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闭合电源开关后利用电阻丝放热引燃白磷。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C.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D.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氢分子: 2H B.三个氮原子: 3NC.一个镁离子: Mg+2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Na O23、下列试剂瓶应有标志的是()A.氯化钠B.蒸馏水C.浓硫酸D.葡萄糖4、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A.Z一定是化合物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6、向ZnSO4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A.Zn、Fe B.Zn、Cu C.Fe、Cu D.Zn、Fe、Cu 7、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NaOH(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B.CO(CO2):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MgSO4(Na2SO4):溶解,过滤8、某同学欲从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他先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4ml,则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A.等于16ml B.大于16ml C.小于16ml D.不能确定9、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A.B.C.D.10、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11、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2、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CO、CO2B.H2O2、H2O、O2C.KOH、K2CO3、KNO3D.Fe2O3、FeCl3、Fe(OH)33、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4、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A.CO2 B.O2C.NaCl D.NaOH5、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A.熟石灰B.烧碱C.食盐D.大理石6、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①Ne ②Mg ③Mg2+④H2O 2A.①②④都表示一个分子B.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C.④表示H2O2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7、在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A.溶液甲是饱和溶液B.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C.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4gD.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8、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10、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H2O B.NaHCO3C.Ca(OH)2D.H3BO311、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A.稀有气体 B.氧气C.二氧化碳 D.氮气12、化学方程式aC2H2 +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A.15 B.14 C.13 D.1013、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14、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15、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2、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3、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1.1g B.2.2 C.4.4g D.5g4、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火烧赤壁B.刻舟求剑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5、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7、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 n的值为10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8、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9、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A.B.C.D.10、张亮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张亮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A.不变B.偏低C.偏高D.无法判断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Si B.Fe C.Al D.O12、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完整答案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完整答案

2022年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完整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氨水B.汽水C.冰水D.糖水2、下列试剂瓶应有标志的是()A.氯化钠B.蒸馏水C.浓硫酸D.葡萄糖3、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 B.Z>X>Y C.X>Z>Y D.Y>X>Z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密度比空气的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5、“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A.熟石灰B.碳酸钾 C.乙醇D.烧碱6、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另加其他试剂才能区别的是()A.BaCl2、CuSO4、NaOH、NaCl B.Na2SO4、BaCl2、K2CO3、NaNO3C.FeC13、NaOH、H2SO4、Ba(NO3)2D.MgCl2、NaOH、HCl、Na2SO48、与碳元素一样,氢元素也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依次称为氕[piē]、氘[dāo]、氚[chuān],分别用符号H、D、T表示,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氕、氘、氚三种原子核外均只有一个电子B.一个氘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氕原子质量的2倍C.氕、氘、氚三种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D.化学式为HD的物质属于化合物9、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A.对着干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水雾B.寒冷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C.夏天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D.酥脆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10、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H4+、Na+、NO3-、CO32-B.NO3-、Cu2+、SO42-、OH-C.Mg2+、K+、SO42-、Cl-D.Ca2+、Na+、HCO3-、Cl-1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12、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1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C.无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点燃木条
伸入新鲜空气瓶的木条燃
(1)
②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装 有新鲜空气的集气瓶和呼出
烧依旧;伸入呼出气体瓶 的木条火焰熄灭
的气体瓶
①用滴管吸取澄清的石灰水 新鲜空气瓶无明显变化现
(2)
②分别将石灰水滴进新鲜空 气瓶和呼出气体瓶,各振荡
象;呼出气体瓶出现白色 浑浊
现象:玻璃管内出现浓浓白烟
讨论:
【实验 2-3】
【实验 2-4】
1无 2 物理变化
有 化学变化
3 分子本身无改变
分子本性发生改变
【实验 2-5】 【实验 2-6】 42 【实验 2-7】
酚酞溶液滴入氨水出现红色,逐渐扩散至整个溶液 A 杯中液面出现红色,且由蒸馏水表层向下层逐渐扩 散。这是由于氨水里挥发出的氨气中氨分子运动到 A 杯液体里,与酚酞分子结合成红色的物质 吸空气的注射器比吸水的注射器容易推压。这与分 子之间距离大小有关,气态时分子距离大,推压容 易缩短分子间的距离,液态时分子距离小,推压不 容易缩短分子间距离
①不同原子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论与交流” ②同一原子中,其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③同一原子中,其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带 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50 “检查站” 51 相对原子质量
2;1;2 氢原子:1.674×10-27/1.661×10-27=1.008 碳原子:1.993×10-26/1.661×10-27=12 氧原子:2.657×10-26/1.661×10-27=16 铁原子:9.288×10-26/1.661×10-27=55.85
1. D
2.
氮 氧 氩 氦 氖 氪 氙 碳、氧 氢、氧 N O Ar He Ne Kr Xe C、O H、O
单质和化合物不 第一组各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第二组
同点
各物质由多种元素组成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页码 68 69 70
74
7677
课文项目或问题 氧气物理性质摘 要 物质在空气里和 氧气里燃烧现象 【实验 3-2】 【实验 3-3】 “讨论与交流”
2.A.错。应改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93×10−26 1.993×10−26×112
=
12
B.错。应改为:氢原子的质量为 1.67×
53 “检查站”
10-27kg C.错。应改为: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
量与碳-12 原子质量的 1/12 的比

D.正确
54 【实验 2-8】
“检查站” 59
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出现浓浓 的白烟
参考答案
变化,没有
变化,没有
变化,没有
玻璃碎成小块,形状变了,但没有生成新物质
加水后蔗糖溶化,看不见了;蒸发水分,蔗糖又析
出来,外观变了,没有生成新物质
(不限内容,合理即可)
燃烧前:镁条是银灰色固体 燃烧时:发出白光,并且发热 燃烧后:生成的是白色的粉状的物质
银灰色 白色
条状固体 粉末状
由具有可燃性的金属变成不能燃烧的粉状新物质
观察
(3) 向干净的玻璃片哈气
玻璃片表面出现了湿润雾 状的现象
解释与结论: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比较,前者氧气
含量明显减小,二氧化碳气和水蒸气含量增加。这
是由于人的呼吸作用,是吸入空气中的氧气与体内
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呼出的缘故
40 【实验 2-3】 40-41 【实验 2-4】
现象:教室里到处都能闻到香水气味
18 【实验 1-7】 【实验 1-8】 【实验 1-9】
22 【实验 1-12】
23 【实验 1-13】
观察:有无色无味的气泡逸出 判断:石灰石和稀盐酸作用,生成新物质 观察:黑色粉末逐渐消失,生成蓝色液体 判断:氧化铜和稀盐酸作用,生成新物质 观察:可乐瓶内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澄清石灰水逐
渐出现白色浑浊 判断:可乐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作用,生成新物质 现象:隔绝空气受热的铜片没有变黑 预测 1 错误,预测 2 正确 现象:黑色物质逐渐溶解在稀盐酸里,溶液逐渐变 成蓝色 反色评价:黑色物质是氧化铜;“解释与结论”正 确
(5) 纯净物的分子属于同一种,混合物的分子有
两种或两种以上。
(6) 新装修的房子有许多有毒害的
溶剂分子不断运动布满房间,气味
难闻。
46 解释示意图
2 个氧化汞分子;2 个汞原子;2 个氧原子
47 “检查站”
N2
氮分子
O2
氧分子
CO2
二氧化碳分子
H2O
水分子
氮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氧原子 氢原子、氧原子
九年级粤教版化学教科书 填答参考答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文填答参考答案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
页码 15 16 17
课文项目或问题 【变化 1】 【变化 2】 【变化 3】 【变化 4】 【变化 5】 “检查站”
【实验 1-6】
“讨论与交流”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页码 31
35-36
课文项目或问题 【实验 2-1】
【实验 2-2】
参考答案
1. 空集气瓶里装的是空气
2. 红磷产生黄色的火焰,瓶内出现大量白

消耗氧气
3. 烧杯中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里约占瓶
内容积的 1/5。这是由于瓶内氧气与红
磷反应而消耗,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
将杯内水导入瓶,以保持瓶内外气压平
反应前的 物质
碳和氧气
铁和氧气 石蜡和氧 气
(Fe)(O2)(Fe3O4)
1.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更激烈,放出热 量更大。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1. 不断进行运动
43 分子微粒特性 2. 有距离,且物质在气态时,分子距离
大;液态固态时,分子距离小
(1) 烧菜时,各种成分的分子不断运动到窗外,
刺激味觉神经。
(2) 用打气筒给篮球充气,加大气压,缩短空气
里分子间距离。
(3) 蓝墨水的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水分子之
间,直至全杯。
43 “讨论与交流” (4) 湿衣服上的水分子,在空气流通的地方,离 开衣服运动更顺畅。
【实验 3-4】
“讨论与交流”
【实验 3-5】
参考答案
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冷凝成淡蓝色液
体和固体;密度比空气稍大,不易溶于
水。
【实验 31】
【实验 32】
【实验 33】
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亮黄色光, 发热 加热发红,不能 引燃 产生黄色火焰, 发热
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强烈白光,产 生强热 火光四射,产生强 热,生成黑色固体 发出强烈白色火 焰,产生强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