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1溶解与乳化优质PPT课件(2)
合集下载
化学九年级下科粤版7.1溶解与乳化课件
3.有些物质具有特殊性,比如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温 强能增大气体的溶解。 度越高,它溶解的量反而减少。
[例 2]学完溶液的知识后,小松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
油、洗涤剂、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
(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碳酸钙 不能溶于水,也不能溶于植物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2.乳化作用与去污原理 层,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 (1)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其实质就是乳化油污,使油污分
散成无数细小的油滴,随水漂走。
(2)加入洗涤剂(乳化剂)后,植物油并没有溶解在水中形成
溶液,只是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聚 (3)洗涤剂中的双亲性分子遇到衣物上的油污时,分子的亲
A.酒精
B.水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C.汽油 A.盐水的沸点比水低 D.植物油 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 C.只有固体能作溶质 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5.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 乳化 ...
的是( A )。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集。
油端溶于油污中,另一亲水端仍留在水里,因而在油和水的界
面整齐地排列成一圈单分子层,把油污团团围住,经振荡、搓
放出
量。
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要________热
2.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溶解过程 热量变化 扩散过程
吸收热量(用 Q吸表示)
水合过程
放出热量(用 Q放表示)
升高,如氢氧化钠溶 ①若 Q 吸<Q 放,则溶液温度______
于水; 溶液温度 的变化 ②若 Q 吸>Q 放,则溶液温度______ ,如硝酸铵溶于 降低 水;
粤教初中化学九下《7.1 溶解与乳化》PPT课件 (7篇供参考)
碾碎实验
碾碎能加快溶解
改变的条件
不变的条件
颗粒大小
水量相同 水温相同
水果糖量相同
同时加水果糖
观察时间相同
• 实验现象: • 硫酸铜晶体(块状)在水中的溶解要比硫酸铜粉末慢
• 实验结论: • 固体溶质的形状影响溶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粉末状溶质比块状溶质在水中溶
解快
假设三验证实验
• 实验操作: • 在2个相同大小烧杯中,分别注入100ml自来水,再同时向烧杯中各加入一药匙
4.向试管里滴加洗涤剂,振荡,静置,细小的油滴 和水 不会 分层
乳浊液
•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 ( ) 如牛奶和豆浆 •乳浊液不稳定,易分成两层 。但当 加入洗涤剂并振荡后,就不再分层了。 •像洗涤剂这样的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 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 为乳化作用
用湿布擦拭电器很容易触电。 •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什么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 • 这是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因为烧碱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阳离子)和
氢氧根离子(阴离子),硫酸能解离出氢离子(阳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阴离子),从而大大提 高水的导电能力,提高实验的速率和演示效果。
乳液检验化妆品
探究活动一:
• N吸a热Cl?、NH4NO3、NaOH三种固体溶解于水时是放热还是
• 实验结论: • 氯化钠溶解后溶液的温度不变,说明溶解的过程无吸热 也无放热;硝酸铵溶解后溶液的温度下降,说明溶解的 过程是吸热的;氢氧化钠溶解后溶解温度升高,说明溶 解的过程是放热的。
• 拓展与应用 利用硝酸铵溶解时的吸热现象,可制成“化学冰袋”,
这种冰袋特别适合在野外应用。
实验现象纪录
粤教版化学九下7.1《溶解与乳化》(第1课时)ppt课件
水的温度高低影响:在两个烧杯中,一 个加入20℃的水50mL,另一个加入80℃ 的水50mL,分别同时加入3g颗粒大小相 同的蔗糖,都不搅拌,观察记录两个烧 饼中蔗糖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
07:36:27
二、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完成【观察活动】及【检查站】
通 过 对 比 实 验 可 知 : _ _ _ _温度升高 _________、
减小溶质颗粒 搅拌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能
加快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
07:36:27
小试牛刀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溶液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
一、溶解
概念 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夜。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讨论与交流】 1 、观察活动中,溶质分别是什 么?溶剂是什么? 2 、你怎么理解溶液具有透明、统一、稳定的特 点?
07:36:27
小试牛刀
1 、烧杯中有 100 毫升 NaCl 溶液,请比较 A 处和 B 处 密度的大小( )
碘 (4)碘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0g硫酸(液态)与10g水配成的溶液
酒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7:36:27
小试牛刀
4、小丽同学喜欢和糖水,发现很多方法都能使糖 块尽快溶解在水中,请说出你知道的三种方法: 将大粒糖块碾碎 、_____________ 用热水溶解 、______ 搅拌 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选取一种方法,设计实验证明实验方案:
溶质
溶剂
氢氧化钠 氯化钠 硫酸铜
粤教版化学九下7.1《溶解与乳化》(乳化)ppt-课件
3.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有__肥__皂__、__洗__洁__精______等。
精品模板
学习就要掌握技巧,也不是死学要与世界上的万物联系在一起, 古人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多观察、多吃苦、 多研究学识是不断深化人的精神,三字经说过“自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看来我国在很久以前就非常注意教育,教育是 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标准,人是在失败中长大,每 一个名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寒窗苦的读圣贤书,既然我 们没在哪社会而感到高兴,既然古人为我们创造知识何必不去 珍惜古人的汗水。
干__净_____
第七章 溶 液
[结论] (1)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我们 就叫作__乳__浊__液_____。如将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后所得到的 混合物。(2)乳浊液的特点:_不__均__一____,_不__稳__定___,易分层。
[提示] 日常生活中的牛奶和豆浆等都是乳浊液。
2.像洗涤剂这样能使___乳__浊__液__稳__定____的物质称为乳化 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__乳__化__作__用__。
4.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和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变化 相差不大,那么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例如:_氯__化__钠___溶于 水使得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
第七章 溶 液
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 乳浊液、乳化剂、乳化作用 [情景展示]认识溶解现象
第七章 溶 液
[问题探究]如何区别溶解和乳化? [思考交流]
第七章 溶 液
第七章 溶 液
探究点二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情景展示]分别向装有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的密闭装 置内滴加水,并振荡,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向左和向右移动。
第七章 溶 液
[问题探究]物质的溶解为什么会引起注射器活塞的向左 或向右移动?物质在溶解时为什么会有吸热或放热现象?
精品模板
学习就要掌握技巧,也不是死学要与世界上的万物联系在一起, 古人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多观察、多吃苦、 多研究学识是不断深化人的精神,三字经说过“自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看来我国在很久以前就非常注意教育,教育是 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标准,人是在失败中长大,每 一个名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寒窗苦的读圣贤书,既然我 们没在哪社会而感到高兴,既然古人为我们创造知识何必不去 珍惜古人的汗水。
干__净_____
第七章 溶 液
[结论] (1)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我们 就叫作__乳__浊__液_____。如将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后所得到的 混合物。(2)乳浊液的特点:_不__均__一____,_不__稳__定___,易分层。
[提示] 日常生活中的牛奶和豆浆等都是乳浊液。
2.像洗涤剂这样能使___乳__浊__液__稳__定____的物质称为乳化 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__乳__化__作__用__。
4.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和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变化 相差不大,那么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例如:_氯__化__钠___溶于 水使得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
第七章 溶 液
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 乳浊液、乳化剂、乳化作用 [情景展示]认识溶解现象
第七章 溶 液
[问题探究]如何区别溶解和乳化? [思考交流]
第七章 溶 液
第七章 溶 液
探究点二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情景展示]分别向装有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的密闭装 置内滴加水,并振荡,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向左和向右移动。
第七章 溶 液
[问题探究]物质的溶解为什么会引起注射器活塞的向左 或向右移动?物质在溶解时为什么会有吸热或放热现象?
科粤化学下册第7章1 溶解和乳化(共14张PPT)
(4)名称:溶质名称+溶剂名称+溶液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
溶质
固+液 固体
气+液 气体
液 无水 量少 + 液 有水 非水物
溶剂
举例
液体 硫酸铜溶液
液体
盐酸
量多
乙醇汽油中,酒精 和汽油两种液体的
体积比为 3:7
水 75%医用酒精
溶剂 酒精 汽油
香蕉水
氯仿
常见的有机溶剂
用途质、溶剂的概念, 并能判断出溶质与溶剂
3、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稳定
4、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5、溶解过程中伴随热现象 6、悬浊液、乳浊液
Thyoaunk
End
结束
注意事项 不可接近火源
去除油污 易燃
不可接近火源
配制油漆 易燃
不可接近火源
有机玻璃的溶 有害 解与粘接
不可接触眼睛
第七章 溶 液
(5)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溶解速率:A1____B1, A2____B2,
A3____B3
温度 溶质颗粒大小
是否搅拌
(6)溶解时的热现象
二、悬浊液 三、乳浊液
1、认识溶解现象
全相同。 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剂
中分离 出来
食盐放入水中
蔗糖放入水中
你懂了?
1、判断 (1)溶液都是无色的。 (2)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3)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
蔗糖溶液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4)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组成: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7.1 溶解与乳化
【实验】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
溶质
固+液 固体
气+液 气体
液 无水 量少 + 液 有水 非水物
溶剂
举例
液体 硫酸铜溶液
液体
盐酸
量多
乙醇汽油中,酒精 和汽油两种液体的
体积比为 3:7
水 75%医用酒精
溶剂 酒精 汽油
香蕉水
氯仿
常见的有机溶剂
用途质、溶剂的概念, 并能判断出溶质与溶剂
3、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稳定
4、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5、溶解过程中伴随热现象 6、悬浊液、乳浊液
Thyoaunk
End
结束
注意事项 不可接近火源
去除油污 易燃
不可接近火源
配制油漆 易燃
不可接近火源
有机玻璃的溶 有害 解与粘接
不可接触眼睛
第七章 溶 液
(5)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溶解速率:A1____B1, A2____B2,
A3____B3
温度 溶质颗粒大小
是否搅拌
(6)溶解时的热现象
二、悬浊液 三、乳浊液
1、认识溶解现象
全相同。 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剂
中分离 出来
食盐放入水中
蔗糖放入水中
你懂了?
1、判断 (1)溶液都是无色的。 (2)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3)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
蔗糖溶液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4)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组成: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7.1 溶解与乳化
【实验】
粤教版九下化学 7.1溶解与乳化 课件 (共29张PPT)
想一想:
1、溶液都是无色的吗?
不是,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铁溶液是
黄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一定溶液吗? 不一定,如:水、酒精 3、溶液里溶质只能是一种物质吗?溶剂呢?
不是,如:氯化钠和蔗糖同时和水溶解,形成溶
液,溶质是氯化钠和蔗糖两种,所以溶质可以是 一种也可以是几种,但溶剂只能是一种。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铜与硝酸银溶液恰好反应后得到的溶液是 硝酸铜溶液
B.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石灰水后得到的混合物 不是溶液
C.溶剂的质量加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的质量 D.溶剂的体积加溶质的体积等于溶液的体积
课堂小结: 1、深刻理解溶解现象的内涵; 2、明确溶液、溶质、溶剂的含义及它们之
点击本质:
1、硫酸铜晶体、酒精溶于水后,肉眼不能
看到它们的粒子,形成的是混合物。
2、浓稀程度一样,也不会分层,因为溶液
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3、形成的物质是透明的。
溶
液
的
组
H2O
成
NaCl
溶剂 溶液(混合物) 溶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如:水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如:蔗 糖、高锰酸钾、食盐
水
四、影响溶解的因素
• 实验探究: • 假设:有可能影响等量硫酸铜在水中溶解
的快慢的因素是: • 1.温度 • 2.溶质颗粒的大小 • 3.是否搅拌
假设1:实验操作: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注
入100ml的冷水和热水,同时用药匙分别向烧杯中加入 等量的硫酸铜粉末后,(必要时用玻璃棒可做相同程 度的搅拌)观察,看那个烧杯中的溶解的快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1节 溶解和乳化 第二课时 14张PPT
D C
A
溶质溶解时为什么会放热或吸热呢?
1.分子或离子从溶质中分散开并向水中扩散需吸收热量。
2.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 离子会放出热量。
结论:溶质溶解时,吸热和放热同时发生,只 是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同,从而使溶液的温 度发生不同的变化。
三、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扩散过程: 吸收热量 1、溶解过程的两种变化:
植物油与水分又重新分成上下两层 不会
乳化剂:
像洗涤剂这样的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
乳化作用:
1、定义: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2、洗涤剂去污原理:
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能将油滴分散成无数细 小的液滴后随水流走。
洗涤剂和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的区别
植物油 大油滴
洗涤剂 (乳化)
分散成 水冲洗 小油滴(乳浊液)
随水流走
植物油 大油滴
汽油 植物油的 (溶解) 汽油溶液
水冲洗
随水流走
生活中还 有这样的 例子吗?
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用肥皂、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污渍
小试牛刀
1.乳浊液:小液滴 分散到 液体里形成
的 混合物。它 不是(是/不是)溶液。
2.乳化现象:洗涤剂有 乳化功能,它
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 细小的液滴, 而不聚集成为 油珠 。这些细小的液滴能 随着水流走,因此试管的内壁很干净。
H2O H2O C2H5OH H2O H2O 植物油
H2O
想一想
将铁投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直 到没有气泡产生,且铁有剩余, 所得溶液中溶质为_F_e_S__O_4_溶剂为 ___H_2_O__;若铁完全溶解,则溶液 中的溶质一定含有F__e_S_O__4 _,可能 含有_H__2_S_O_4_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 7.1溶解与乳化(课件)
化学发热袋
化学加热——自动加热方便面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观察活动】
溶质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解情况
NaCl
NH4NO3
NaOH
完全溶解 完全溶解 完全溶解
溶质完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
溶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温度不变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氯化钠的溶解
扩散过程 (吸热)
溶 解 过 程
水合过程 (放热)
量、压强),溶质 不会从溶剂分离 出来。
练习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 和B处密度的大小( C )
A.A > B
B. A < B
C.A= B
D. 不能确定
练习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
A 放置一年时间后,KNO3将(B ) B A.会沉降下来 B.不会分离出来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降低) 例如:NH4NO3固体溶于水
吸热 = 放热 (溶液温度不变) 例如:NaCl固体溶于水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升高) 例如:NaOH 固体、浓硫酸
(H2SO4)溶于水
小结
一般情况下: 放热:浓硫酸溶于水、NaOH固体溶于水
CaO、 K2O与水反应 吸热:铵盐溶于水,如NH4NO3 温度变化较小:NaCl、蔗糖
(4)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蔗糖溶液
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 (5)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课堂练习:
溶液
硫酸铜溶液 碘酒
0.9%的生理盐水
75%的酒精 80mL酒精和20mL水 形成的溶液 稀盐酸
溶质
硫酸铜 碘 氯化钠 酒精 酒精
氯化氢
溶剂
水 酒精 水 水 水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上课PPT课件 第七章 溶液 7.1 溶解与乳化
检查站
1. 牛奶或豆浆属于 ( D ) A. 纯净物 B. 溶剂 C. 溶液 D. 乳浊液 2. 要使乳浊液由易分层变得不易分层,应加 入( C ) A. 溶剂 B. 水 C. 乳化剂 D. 溶质
3. 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 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 )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油污溶于汽油 B.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 用肥皂液洗衣 D. 用沐浴露洗澡
②有些物质溶于水放出热量,表现为溶液 的温度升高,如 NaOH 的溶解是放热的。
③ 多数物质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如 NaCl 的溶解。
微观解释
溶 扩散过程 ——分子或离子从溶质中分
解
散开并向水中扩散需吸收热
过
量
程 水合过程 ——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
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
离子会放出热量
1 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 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溶剂 酒精
常用的有机溶剂
用途
危险性
配制碘酒 易燃
汽油 去除油渍 易燃
香蕉水 配制油漆 易燃
氯仿
有机玻璃的 溶解与粘接
有害
注意事项 不可接近火源 不可接近火源 不可接近火源 不可接触眼睛
2 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观察活动 【实验 7 – 2】比较等量硫酸铜在水中溶解的快慢
溶解速率 A1_<__B1 溶剂温度越高,溶 质的溶解速率越快。
透明:即指溶液清澈、澄清,但不一定是无 色的,如 CuSO4 溶液是蓝色的。
均一: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 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密度、 颜色等完全一样。
稳定: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 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粤教版化学九下7.1《溶解与乳化》(第1课时)ppt-课件
11:59:47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 课件:/k 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加快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
11:59:47
小试牛刀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溶液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 C.只有固体能做溶质 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2、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 A.沙土加入水中 B.冰加入水中 C.碘加入酒精中 D.花生油加入水中
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 (5)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11:59:47
二、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完成【观察活动】及【检查站】
通 过 对 比 实 验 可 知 : _温___度__升__高_____ 、 __减__小__溶___质__颗__粒________、 __搅__拌________能
第七章 溶液
溶解与乳化
---
11:59:46
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11:59:47
一、溶解
【观察活动】
目的:认识溶解现象
物质加到水中
实验现象
硫酸铜 固体消失,液体蓝色澄清透明
蔗 糖 固体消失,液体无色澄清透明
细沙石 固体在水中难溶解
11:59:47
---
3、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食盐水 硫酸铜溶液
溶质
氢氧化钠 氯化钠 硫酸铜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 课件:/k 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加快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
11:59:47
小试牛刀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溶液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 C.只有固体能做溶质 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2、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 A.沙土加入水中 B.冰加入水中 C.碘加入酒精中 D.花生油加入水中
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 (5)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11:59:47
二、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完成【观察活动】及【检查站】
通 过 对 比 实 验 可 知 : _温___度__升__高_____ 、 __减__小__溶___质__颗__粒________、 __搅__拌________能
第七章 溶液
溶解与乳化
---
11:59:46
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11:59:47
一、溶解
【观察活动】
目的:认识溶解现象
物质加到水中
实验现象
硫酸铜 固体消失,液体蓝色澄清透明
蔗 糖 固体消失,液体无色澄清透明
细沙石 固体在水中难溶解
11:59:47
---
3、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食盐水 硫酸铜溶液
溶质
氢氧化钠 氯化钠 硫酸铜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解与乳化(第一课时)课件
溶解和乳化就是常见的物质分散现象。
01 溶解
视察活 动
认识溶解现象
【实验7-1】在4个试管中杯中各放入少量硫酸铜、酒精、泥
沙和食用油,各加入约10mL水,充分振荡,视察现象。
物质名 称
溶 外观 解 透明
实验现象
均 稳 不溶 外观 一 定 解 混浊
不均 不稳 一定
硫酸铜 酒精 泥沙 食用油
结论H2O 酒精
H2O H2O 植物油
水
注意: 1.对于任何一种溶液,溶质可以有多种,但溶剂只有一种。 2.溶液命名:XX(溶质)的XX(溶剂)溶液
溶质
蔗糖 食盐
碘
溶剂
水 水
酒精
溶液名称
蔗糖的水溶液或蔗糖溶液 食盐的水溶液或食盐溶液
碘的酒精溶液
注意: 溶剂为水时,可以简称为某溶液,如氯化钠溶液。
√ √ √√ √√
√√
√√
√√
硫酸铜、酒精能溶解于水中 泥沙、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中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硫酸铜、食盐加水后,它们 逐渐溶解分散,好像消失了一样,最后形成一种透明、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硫酸铜和食盐可以在水中溶解,称为 “能溶物质”,而泥沙在水中难溶解,称为“不溶物质”。
其中,像泥沙一样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里形成 的混浊液,称为悬浊液。
体系
气+液
固+液
液+液
无水
有水
溶质
气体 固体 量少 非水物
溶剂
液体 液体 量多 水
你学会了吗? 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食盐水 石灰水 医用酒精 碘酒 盐酸 稀硫酸 10mL汽油+90mL植物油
90mL酒精+10mL水
01 溶解
视察活 动
认识溶解现象
【实验7-1】在4个试管中杯中各放入少量硫酸铜、酒精、泥
沙和食用油,各加入约10mL水,充分振荡,视察现象。
物质名 称
溶 外观 解 透明
实验现象
均 稳 不溶 外观 一 定 解 混浊
不均 不稳 一定
硫酸铜 酒精 泥沙 食用油
结论H2O 酒精
H2O H2O 植物油
水
注意: 1.对于任何一种溶液,溶质可以有多种,但溶剂只有一种。 2.溶液命名:XX(溶质)的XX(溶剂)溶液
溶质
蔗糖 食盐
碘
溶剂
水 水
酒精
溶液名称
蔗糖的水溶液或蔗糖溶液 食盐的水溶液或食盐溶液
碘的酒精溶液
注意: 溶剂为水时,可以简称为某溶液,如氯化钠溶液。
√ √ √√ √√
√√
√√
√√
硫酸铜、酒精能溶解于水中 泥沙、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中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硫酸铜、食盐加水后,它们 逐渐溶解分散,好像消失了一样,最后形成一种透明、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硫酸铜和食盐可以在水中溶解,称为 “能溶物质”,而泥沙在水中难溶解,称为“不溶物质”。
其中,像泥沙一样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里形成 的混浊液,称为悬浊液。
体系
气+液
固+液
液+液
无水
有水
溶质
气体 固体 量少 非水物
溶剂
液体 液体 量多 水
你学会了吗? 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食盐水 石灰水 医用酒精 碘酒 盐酸 稀硫酸 10mL汽油+90mL植物油
90mL酒精+10mL水
粤教版化学九下7.1《溶解与乳化》ppt复习课件
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气体压强
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知识回顾
[注意] ①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 如水、酒精等。 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氯 化铁溶液呈黄色等。 溶质 、 ________ 溶剂 组成。被溶解的物 3 .组成:由 ________ 溶剂 。 溶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________ 质叫________
知识回顾
知识点3
乳化作用
当在植物油中加入洗涤剂后,植物油就被分散成无数 细小的液滴,而不能聚集成大的油珠,这种现象被称
乳化作用 。肥皂、洗涤剂等都具有乳化作用。 为__________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类型一 溶液的形成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形成溶液的基本条件的掌握情 况。
下列烹饪用的调味品与足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
7.1 溶解与乳化
知识网络
概念 特征——均一、稳定 组成——溶质、溶剂 条件——可溶物与溶剂混合 溶液 形成过程——扩散过程和水合过程 现象——吸热或放热等 应用
概念 乳化常见的乳化剂 应用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知识点1 溶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种或几种 物质分散到_______ 另一种 物质里, 1.概念:指____________
液的是 ( D ) A.食盐 B.黄酒 C.白糖 D.橄榄油 [解析] 橄榄油难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其他几种调 味品均能溶于水,可以形成溶液。
例题解析
变式题 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用途,下列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气体压强
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知识回顾
[注意] ①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 如水、酒精等。 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氯 化铁溶液呈黄色等。 溶质 、 ________ 溶剂 组成。被溶解的物 3 .组成:由 ________ 溶剂 。 溶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________ 质叫________
知识回顾
知识点3
乳化作用
当在植物油中加入洗涤剂后,植物油就被分散成无数 细小的液滴,而不能聚集成大的油珠,这种现象被称
乳化作用 。肥皂、洗涤剂等都具有乳化作用。 为__________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类型一 溶液的形成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形成溶液的基本条件的掌握情 况。
下列烹饪用的调味品与足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
7.1 溶解与乳化
知识网络
概念 特征——均一、稳定 组成——溶质、溶剂 条件——可溶物与溶剂混合 溶液 形成过程——扩散过程和水合过程 现象——吸热或放热等 应用
概念 乳化常见的乳化剂 应用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知识点1 溶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种或几种 物质分散到_______ 另一种 物质里, 1.概念:指____________
液的是 ( D ) A.食盐 B.黄酒 C.白糖 D.橄榄油 [解析] 橄榄油难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其他几种调 味品均能溶于水,可以形成溶液。
例题解析
变式题 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用途,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