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土族婚礼中的“哇日瓦”与“纳什信”及其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土族婚礼中的“哇日瓦”与“纳什信”

及其他

导读:本文青海土族婚礼中的“哇日瓦”与“纳什信”及其他,仅供

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青海土族婚礼中的“哇日瓦”与“纳什信”及其他

作者/鲁占奎

在青海高原,祁连山下,河湟谷地,有个彩虹般的民族,这个民

族的妇女们都身着华丽的七彩袖,一种绣花小领斜襟长衫。两袖由红、黄、橙、蓝、白、绿、黑七色彩布圈做成,鲜艳夺目,美观大方,人

称七彩袖,土旗语称作“秀苏”,俗称“花袖衫”。从袖子最底层数

起第一道为黑色,象征土地;第二道绿色,象征青苗青草;第三道黄色,象征麦垛;第四道白色,象征甘露;第五道蓝色,象征蓝天;第

六道橙色,象征金色的光芒;第七道红色,象征太阳,因而被一些文

人学者称之大“彩虹民族”!它是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一土族。

土族是我国世居青每高原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经过近几百年

来的社会变迁和民族融合,土族先祖从一个从事畜牧业为主的草原马

背民族,逐渐演变为以半农半牧到现在以纯农耕为主的民族。在漫长

的历史岁月中,他们慢慢从高山草甸走向平川,走向谷地,走进适于

农耕生活的黄河和湟水流域,并长期定居下来,成为我国56个民族

中的一员,在吸收汉族等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独

具特色的土族文化,土族婚礼文化,堪称是一部反映土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集中体现了土族人民在天文、地理、神话、宗教,文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婚礼自始至终在歌舞中进行,可以说是一部土族远古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歌舞史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严名录,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学术价值。

有趣的是,笔者每次到外地出差或参加国内一些重要文化艺术活动,与会人员(包括一些外地朋友)谈到土族,自然而然将“土族”和“土家族”混为一谈,以为土族就是土家族。在这里,笔者有必要说明的是,“土族”与“土家族”是有着完全不同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的两个少数民族。“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高原河湟流域的互助、大通、民和、同仁和其他一些地方,属阿尔泰语种蒙古语系,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土族学者根据汉语拼音字母创制了新的土文,只在互助县官方的民族语言研究部门(局部地方)使用,可惜没有完全推广开来;而“土家族”则主要聚居在云贯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圆10万余平方公里区域,分布于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汉族人大量迁入后,“土家”作为族称开始出现。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意思是“本地人”。通用语言为土家语和汉语。这两个少数民族虽相距千里之外,但在中华大文化背景下共同受中原汉文化影响,在某些文化方面有着相似共同之处,然而它们作为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和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在各自的婚礼习俗上也完全不同,有着各自不同的约定俗称的婚礼习俗。

近年来,笔者从一些有关研究土族民族文化的书籍,和一些收集、整理、研究出版的有关论述土族的书籍中看到,几乎所有记载土族婚礼的书籍,甚至一些舞台艺术作品,如原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上世纪70年代创作演出的土族舞蹈《迎亲》等,都千篇一律,将土族婚礼中的“纳什信”当作媒人,这是一种错误的提法。过去,也许一些研究土族文化的汉族专家,由于彼此间存在的语言差异性,导致在一些土族语的翻译上有偏离事实和曲解的可能,加之在土族本民族人中因长期缺少这方面的研究人员(过去土族人普遍不太重视学汉文)。新中国成立以后,更确切地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土族人才开始重视起对汉语的学习。如今,虽然在土族本民族中出现了许多在研究本民族文化方面造诣很深的专家学者,但似乎都忽略了这个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因而这种提法在一些文献记载中似乎名正言顺地一直延续下来。作为土族人民中的一员,笔者在此有必要加以纠正,减望引起有关专家学者在研究土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时应注意类似的问题,是为撰写本文的初衷。

其实,在土族婚礼中“纳什信”,意为“玩耍的人”,婚礼中扮演的仅仅是“迎亲使者”的角色,而真正的媒人土族语称为“哇日瓦”,意为“亲戚”,这里可译为“做亲戚的人”。笔者从小出生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乡奎浪村一个叫西米的土族小山村。西米村坐落在被称为“湟水之北诸寺之母的佑宁寺”附近,一座土语叫“赤列山”的海拔约3000米左有的龙王山下,即祁连山、大坂山余脉。长期以来,这个小山村由于深居深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种

种原因,在民族民间文化等诸多方面基本上与外界“老死不相往来”,因而土族的一些传统、原始的民情风俗,在这里有了得以一直一尘不染地保留下来的机缘。以致到现今,村庄里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几乎都不会说汉语。

但与其相反,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一些土族风情园,大都集中在邻近县城的土族聚集的村庄,诸如互助小庄、东沟、姚马等地处处都有土族风情园。如今这些土族风情园的牌子已经在县内外、省内外炒得沸沸扬扬。人们一说起土族风情园,自然就会想到彩虹的故乡——互助土族自治县。这些土族风情园都与县府威远镇相邻。受外界影响较大,在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接受外来文化较快。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家家搞乡村农家乐火了起来。虽然多年来它们为宣传和推介土族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也和其他所有省内外民族风情园一样,几乎都是为了一种纯商业利益或者说是为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商业需求,将原本一些民族的最原始、最传统的东西逐步汉化了,甚至舍弃了,没有更多、更好地将民族传统文化挖掘、保留和弘扬。比如,互助县临近的一些土族民族风情园里,极具土族婚礼象征意义的刺绣和香包等,在风情园刚刚起步时,都由土族妇女亲自一针一线,按传统刺绣方法认真地去做,因而民族色彩浓厚。而今,许是为了一种商业盈利的需要,有的风情园将表演婚礼节目时需要的香包直接用机器代劳或直接到市场去批发,这种香包既廉价又省事,孰不知却失去了原有的民族风格,进而这一理念也直接冲击了民族的其他文化方面,取而代之的

就是更为便捷、更为灵活的“文化创造”——即将现今流行的音乐、舞蹈及其他一些东西,没有选择性地一股脑儿全部引进吸收,将土族真正的传统文化抛弃或拼凑,甚至将有些传统代表性的土族文化用汉族文化歪曲演绎。诚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我们丢弃或改变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些糟粕或民族劣习,是无可厚非的,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异化或舍弃,这不仅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与革新,恰恰相反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糟蹋,是一种对传统文化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因而,在各地以旅游业为日的的风情园里,已基本看不到民族文化的原始痕迹了,也看不到保留完整的民族风情习俗了,只象征性地看到一些穿着民族服饰的经营者与表演者,仅此而已。全国其他各地的民族风情园,也同样如此。他们在推广、宣传民族文化的同时,却在无形中将传统的民族的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埋葬了。

从民俗学、民族学及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土族民情风俗,给外界的印象基本上是:土族的文化似乎很简单、很单纯,更多的是以一种民族文化的兼容性和多元化存在,由于种种原因本民族文化已基本丧失殆尽,土族传统的代表性传统文化除了“轮子秋”和“安召”舞等以外,大多都是接受的外来民族文化,不是现今流行的通俗歌曲,就是蒙古族歌曲,或就是藏族舞蹈……似乎本民族再无其他传统文化可言了……尤其,一些土族风情园里的土族婚礼与纯土族村落相比汉化了不少,甚至已经变异,与土族传统的婚礼习俗出入很大、反差也很大。比如,一些风情园表演的土族婚礼节目,以及有些邻近县城的土族村庄,新娘出嫁时头上都戴上了红盖头。其实,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