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
部编版小学语文优质课件 各具特色的民居(超实用)
傣家竹楼
竹楼是傣家人民因地制 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 民居,具有建材经济,冬暖 夏凉,防潮放水防震的优 点.
傣家竹楼
民居特点 文化内涵
多起竹楼 傍水而居 呈正方形 上下两层 结构简单 宽敞别致
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亲近大自然
说明方法 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
吊角楼
皖南民居
四合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具特色的民居
闽西、南粤、奇葩、骚扰、夯筑 竹篾、布局、均匀、风雨侵蚀、 安然无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 秩序井然、遮天盖地、清风徐来 蜂拥而来、家道兴旺
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 着怎样的特点?
位置 作用 材料 结构 文化特征
温馨提示:
1、找出最能反映民居特点的语句 2、深入阅读这些语句,从中总结出了客家民
居的特点。
3、研究民居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 区的建筑奇葩,他那独特的风 格吸引了众多的中外学者, 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
概括介绍了客家民居的特 点,所在位置和环境,以及在 世界民居中的地位:其样式是 “圆形围屋或土楼”,”点缀” 说明了地处偏僻的山区,”世 界民居奇葩”使用比喻和比 较来说明客家民居在世接民 居中的地位.
蒙古包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学)案
8、各具特色的民居执教:榕教学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8、各具特色的民居》。
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习积累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过程和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小组合作探究,老师作适当指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中化民族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涵。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学生自学、设计表格,引导学生深读探究。
学法:默读、批注、填表、合作探究。
学习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
教学手段关于各地民居的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出示图片:如石库门、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揭示目标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2、这节课,我们就是要通过阅读了解客家民居与傣家民居的特点。
三、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闽西南粤东北奇葩骚扰夯筑竹篾布局均匀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清风徐来蜂拥而来家道兴旺承前祖和俭、启后子读与耕四、了解民居特点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五、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
(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各具特色的民居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_1
各具特色的民居说课稿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篇课文将带我们走进民居的世界。
一、【说教材】《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继《北京的春节》《藏戏》之后又一篇展示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的说明性散文。
本文介绍了客家民居(土楼)和傣族的竹楼。
文章分两部分,有各自的标题,独立成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向人们描述了独具特色的民居。
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文章,因而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上和收集整理信息方面做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终提高其语文能力。
三、【说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教学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进一步学习巩固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小组自主合作了解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的特点。
四、【说策略】本文是一篇非常有趣味的说明性散文,在介绍客家人的住宅时,用了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所以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法,教师点拨引导。
设计合理的表格,让学生在阅读中完成表格,了解民居的特点。
五、【说设计意图】1、从激趣导入着手,出示民居邮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民居版刻作品展示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并主动参与学习。
2、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有机结合,优化教学结构。
3、根据小学语文高段备课组(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小课题,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在拓展延伸这一块采用版刻民居作品展示介绍的形式交流。
六【说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民居。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了56个古老的民族,织就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
陕北
窑洞
北京 四合院
四合院式的住房是我国最为普遍、 历史是为久远的住宅形式。大多坐北朝南, 面南为正房,北面为偏房,两侧为厢房, 阳光充足,四间房由一个院子紧紧地联接 在一起,俗称“四合院”。其布局常为 “一正两厢”,正房(上房)位置在全宅 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开间、进深、高 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院子两侧的厢 房、陪衬着正房。院子是交通、采光、通 风的枢纽,并配以绿化,成为休息与家庭 活动的中心。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 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材料
结构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 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 局均匀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 俭持家;平等互助
文化特征
傣家竹楼
位置 作用 材料 结构 文化特征
傣家竹楼
位置 作用 材料 结构 文化特征 一幢幢竹楼掩映在凤尾竹和油棕林 的浓绿中 防酷热和湿气 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
课后作业:
1.读一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 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 2.读第2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 何处?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 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 4.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 统文化?
竹楼呈正方形;横梁穿柱;结构简单, 但宽敞且别致美观 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习俗,体现了 傣家人团结和睦、乐于助人的传统
客家围屋
窑洞是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 少雨地带的民居。窑洞一般宽3米、深5-20米, 在3-5米深的黄土覆盖下,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 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温温度比较稳定, 可谓冬暖夏凉。窑洞有单独的沿崖式窑洞(土 窑)、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复土窑洞以及天井地 院落式窑洞三种。窑洞门面装有较大面积的门 窗,其采光好、受外界噪音和其他污染的影响 少。
人教版小学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原文及赏析《各具特色的民居》原文:在中国的大地上,各种各样的民居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北方的四合院,以其方正严谨的布局,展现了中国人讲究和谐、平衡的传统理念。
四面环合的房屋,中间是一个宽敞的庭院,既保证了居住的私密性,又提供了家人交流的空间。
屋顶的瓦片层叠有序,寓意着家庭的繁荣昌盛。
南方的徽派建筑,以其白墙黛瓦、飞檐翘角的特点,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婉约之美。
马头墙高高耸立,既有防火的功能,又有装饰的效果。
天井的设计使得室内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而西部的窑洞,则是古人利用地形地貌,创造出的一种独特民居形式。
窑洞冬暖夏凉,节约能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这些各具特色的民居,不仅是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更是我们文化的瑰宝。
它们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内涵,讲述着中国人的生活故事,传承着我们的文化血脉。
赏析:这篇课文通过描述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徽派建筑和西部的窑洞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展示了中国各地民居的丰富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文章首先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中国大地上的民居如画卷一般,引人入胜。
然后,通过对北方四合院的描述,揭示了中国人追求和谐、平衡的生活哲学。
接着,对南方徽派建筑的介绍,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婉约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对西部窑洞的阐述,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整篇文章语言简洁明快,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作者通过对不同地区民居的描绘,引导读者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度。
同时,也强调了这些民居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文化的瑰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自信。
这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课文,有助于小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六年级下册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导语:《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继《北京的春节》《藏戏》之后又一篇展示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的说明性散文。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课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文原文】客家民居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
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土中掺石灰,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
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①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
比如,承启楼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
各层房屋的用途惊人地统一,底层是厨房兼饭堂,二层当贮仓,三层以上作卧室,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井然,毫不混乱。
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傣家竹楼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
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绿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
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
傣族人民居住区地处亚热带,地温高,据说竹楼有利于防止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的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
学会观察、分析民居建筑的风格和结构,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对民居的兴趣。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民居的特点。
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居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增强学生保护古建筑、传承民间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民居建筑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结构。
如何激发学生对民居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展示我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如福建土楼、安徽宏村、山西平遥等。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民居有什么特点吗?它们为什么各具特色?2.课文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如:“黄土高原的窑洞,冬暖夏凉,既能防风沙,又能节省土地。
”3.民居欣赏展示各地民居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从建筑风格、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欣赏。
4.民居探究学生分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民居进行深入研究。
各组展示研究成果,如:窑洞的建造过程、福建土楼的历史背景等。
5.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6.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收集一篇关于自己家乡民居的文章,介绍其特点和历史文化。
以“我心中的民居”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四、板书设计课题:各具特色的民居一、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福建土楼、安徽宏村、山西平遥等民居。
2.提问:民居特点。
二、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
2.分析关键句。
3.分组讨论:民居特点。
三、民居欣赏1.展示图片。
2.发表看法。
四、民居探究1.分组研究。
2.展示研究成果。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
• 贮仓:贮:储存,积存;仓:库房,仓库。
•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
“──”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
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
的事物。
• 酷热:形容非常热。
• 和睦相处:睦,和好。彼此友好地相处。
• 安然无恙:安然:平安;恙:病。原指人平安没 有病。现泛指事物未遭损害。
①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 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 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 的客家民居。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和比较的方法, 概括地说明了客家圆形围屋在世界建筑史 上的地位。与“世界民居”比较,是一朵 特殊的、罕见的花。“点缀”一词用得很 妙,说明客家居住地在人烟稀少的边远山 区,为下文介绍营垒式的住宅埋下伏笔。
②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 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 均匀,宏伟壮观。
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 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 局特点。难怪外国友人远远望见圆形围 屋,禁不住发出惊叹──“天上掉下的飞 碟,地下冒出的蘑菇”。
③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 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 整齐划一。
客家围屋
傣家竹楼
一( 1 ):概括介绍了傣家竹楼的建筑环境:一幢 幢竹楼掩映在凤尾竹和油棕林的浓绿中。 二( 2 ):介绍了傣族人家“多起竹楼,傍水而 居”的传统习俗及其缘由:傣族地处亚热带,竹 楼具有防酷热和湿气的功能。 三( 3 ):傣族村寨“树满寨,花满园”的景致 以及竹楼的外观特点。 四( 4 ):竹楼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等特 点。 五( 5 ):傣家建造竹楼时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 涵。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 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客家民居的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 体现了客家人的祖先崇尚圆形,期盼吉 祥、幸福和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各具特色的民居(第1课时)课件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7.课文结构 8.课文主旨 9.课堂拓展 10.当堂(dānɡ tánɡ)检测 11.课后作业布置
第二页,共四十页。
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勤俭持家、清风徐来”等词语。 (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领略各
族民情风采,感受祖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民俗特
点。(重点)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shuōmíng)和生动形象的叙述方法。(难点)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 思考核心问题。 同时认准字音, 理解词语意思。
12/3/2021
第十二页,共四十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傣族竹楼的建筑环境。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傣族人家“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
及缘由(yuányóu)。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傣族村寨的别致及竹楼的外观特点。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写竹楼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等特点。 第五部分(第5自然段)写傣家建造竹楼时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
12/3/2021
第十五页,共四十页。
阅读方法解密:品析列数字(shùzì)的说明方法
概念:列数字也叫列数据,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 方法。 效果: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kēxué),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判断方法:往往列举一些数字来说明。
答题模式: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运用: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一、 4(2)和第二、 3题。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页。
2.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反映了怎样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
客家民居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吉祥、幸福、安宁,以及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平等互助的文化特征。傣家竹楼反映了中华民族盼望 吉祥、平安,家道兴旺,以及团结(tuánjié)和睦的文化特征。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5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5篇课件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新课的开始阶段,从确定的目的出发,用很短的时间,并实行确定的方法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心理心情的重要教学环节。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希望对你们有关怀。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1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了解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2.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表达特点。
3.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并能较精确地加以表达。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表达的说明方法。
教学预备:1.教师预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做民居资料的收集。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 导语:今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感受我国民居的独特魅力。
2.齐读课题。
3.课文由几篇短文组成?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民居?4.朗读课前导读,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和学习方向。
二、学习第一篇短文《客家民居》1.学生默读课文,思索:客家民居有什么特点?2.学生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教师做适当引导。
以学定教。
从地理位置、独特作用、特殊材料、惊奇结构和文化特征五个方面对客家民居的特点加以分析、理解。
(表格、重点句子见后)重点语句:a.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见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的特点,让读者感到它的壮观。
b.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美妙、清静的象征。
土楼围成圆形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客家民居按八卦布局排列,表达了客家先祖崇尚圆形,期盼吉祥、美妙、清静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三、学习第二篇短文《傣家竹楼》1.过渡语:我们去云南看看清秀的傣家竹楼。
各具特色的民居_教学互联网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搜集与民居相关的资料【教学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材简析】《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
是写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地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与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
【设计理念】本课是引导学生运用百度搜索的很好的范文。
在没有学习本课时学生会对文中的民居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百度上搜索相关的材料,课上结合文本与教师的课件理解课文。
在学习本课之后学生还会对其他的民居感兴趣,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在百度搜索,从而了解其他特色民居。
【教学方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法、小组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百度百科、百度图片、百度视频的搜索中、从教师制作的课件中、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了解客家民居与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同学们,大家用课余时间,搜集了有关民居的信息,谁来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和大家分享?百度百科/view/7289419.htm百度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C3%F1%BE%D3% CD%BC%C6%AC2.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原文及赏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原文及赏析《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原文客家土楼虽无文字记载,却是流传上千年的建筑活化石。
它们的样式各有不同,有圆形的、方形的,甚至五角形的、八角形的和椭圆形的。
然而,无论样式怎样,其选址大多遵循坐北朝南、左高右低的原则。
它们错落有致,布局均匀。
与主人朝夕相伴、息息相关的是那些平凡普通的民情和悠悠乡土气息。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
他们的居住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的土楼。
土楼的建筑材料除了黄土、石灰、细沙、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外,就是用竹片、木条作筋骨。
客家人夯筑起墙厚一米高十五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到六层楼。
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呈桔瓣状排列。
外观看土楼,其形状有方形、扇形、交椅形和椭圆形等。
土楼之间有防火墙相隔。
它高大坚固,极好的防止了盗匪和猛兽的袭击。
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在闽南和台湾的乡村,乡村建筑以闽南话干栏式建筑为主。
它们基本材料是竹子和木材。
房子分为两层,楼下养牲畜,楼上住人。
这种建筑特别适合那些雨水较多、气候湿润的地区。
干栏式建筑的优点是材料易得,非常轻便,而且防风防潮性能良好。
房屋内设有火塘,供人们取暖和做饭使用。
由于屋顶为两面斜坡状,能有效地排泄雨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建筑的建造完全不用钉子,显示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总的来说,中国各地的民居各有特色,它们既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又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无论是高大坚固的土楼,还是轻巧防潮的干栏式建筑,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赏析这篇《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介绍中国传统民居的文章。
通过描绘客家土楼和闽南台湾的干栏式建筑,展现了中华各地民居的独特魅力。
文章不仅介绍了民居的外形和结构,还揭示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作者通过对客家土楼的详细描述,让我们看到了客家人智慧和坚韧的精神。
小学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 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 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 的民居?
北 京 胡 同
上 海 石 库 门
陕西窑洞
江南水乡民居
无锡民居
四川羌寨民居
云南版纳傣族民居
云 南 瑞 丽 傣 族 民 居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 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圆形,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 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 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按八卦布局排列
结 构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 平等互助
客家民居特点
• • • • • • 地处偏远山区 安全 用料奇特 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 均匀,宏伟壮观。
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 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 局特点。
说明方法
• 3、比如,许多房屋大门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 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 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 用到了引用的说明方法, 充实具体地说明了客家民居明 显的文化特征。
词语认读: 闽西南 竹篾 布局
粤东北 均匀
奇葩
骚扰
夯筑
风雨侵蚀 勤俭持家 清风徐来
安然无恙 和睦相处 秩序井然 遮天盖地 蜂拥而来 家道兴旺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客家围屋
客家围屋
按表格要求在文中标注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
位 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 用 材 料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傣族竹楼
傣家竹楼
位置 作用 材料 结构(外 部和内部) 文化特征
傣家竹楼的特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ppt教学课件
傣家竹楼
承启楼”是永定县最大的圆形土楼,俗称“圆寨”。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全楼内外四间房屋,外高内低、外大内小、一圈比一圈小。外圈楼房:周长 229.34米、高12.4米、底层墙厚1.5米。有四层,每层有72间房。全楼总面积为5376.2平 方米,共有400间房。楼中心为方形的祖宗祠堂。外圆内方,体现了古代祖先的天地观。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 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 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 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 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 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 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土 家族,全国现有人口5704266人,主要聚居在 湖南湘西,湖北恩施。此外,四川省的石柱、 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 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 “毡帐”。”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庐或 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 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00-15尺,围墙高约5尺左 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 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 分大小,通常分为4000个、60个、80个、100个和120个哈那。 12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多平方米, 远看如同一座城堡。过去几十个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 壮观。
闽西南 粤东北 奇葩 骚扰 夯筑 竹篾 布局均匀 风雨侵蚀 安然无恙 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 秩序井然 遮天盖地 清风徐来 蜂拥而来 家道兴旺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树满寨,花满园
小学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优秀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优秀教学反思《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并抓住事物特点进展表达的说明方法。
教学中我先是让学生观看其他地方民居的幻灯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接着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然后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结果我发现,孩子们对民居和竹楼的特点总结的非常到位,很快就讨论完毕了,而且有哪些说明方法,也是容易之至。
六分钟就完成了我布置的自学任务了。
我让孩子们汇报自学的成果并完成我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发言,表现的很积极,课堂气氛一下子活泼起来,最后我又让同学们欣赏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幻灯片,让同学们再次感受各具特色民居的鲜明特点。
回忆课堂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知识迁移做的不够,没有从课内走到课外,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资源用本节可所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家乡民居的特点。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是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反思自己,多运用多媒体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9年整理】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实录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实录一、整体感知课文,分组侧重研讨一种民居师:我国幅员辽阔,有56个民族,许多地方的民居都特色鲜明。
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些民居?具有什么特色?请同学们把课文默读一遍,想想自己从中了解到了什么?生:我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师:(板书:客家民居傣家竹楼)是的,课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客家和傣族两个民族的民居。
生:我觉得“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特点都非常鲜明,确实像题目写的一样──各具特色。
师:这是我们读了课文的初步感受。
接下来我们分成小组来学习。
每个小组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民居深入地读一读,读完后再讨论讨论:这种民居有什么特点?然后做好汇报的准备。
(学生分组读书、讨论,准备分工汇报。
)二、交流“客家民居”的特点师: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哪一组先来给大家汇报?生1:我们小组重点阅读的是《客家民居》这个部分。
我先来给大家谈谈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首先,我们找出了最能反映客家民居特点的语句;然后,我们深入阅读了这些语句,从中总结出了客家民居的特点;最后,我们还研究了客家民居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下面,我来说说我们勾画的语句。
(1)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2)营垒式住宅。
(3)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4)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5)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6)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
我汇报完了,请我们小组的其他同学接着汇报。
生2:我们小组通过对上面这些语句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客家民居有这些特点:第一点,他们的房屋是“营垒式”的。
我们刚才查了词典,“营垒”就是军营和它四周的围墙。
第二点,他们房屋的排列方式很特别,我们平常见到的房子,是一排排并列在一起的,而客家人的房子,如橘瓣状排列,就是像橘子一样一瓣瓣地排列成一圈,这个形状书上的插图可以看得很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途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它们大多为3至6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雄伟壮观。
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蜍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
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
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客家人那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傣家竹楼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
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色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
在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却看不到村寨、房舍,显然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
傣族人民居住区地处亚热带,地温高,据说竹楼利于防止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
村边都有防护林带。
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
篱内种植各种花木果树。
可谓"树满寨,花满园";。
竹楼下有较大的空地作院子。
整个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一般作关牲口和堆柴禾用。
竹楼由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撑。
屋内横梁穿柱。
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
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蔑,将楼房隔为两层。
屋顶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大都改为用瓦顶。
如果你到傣家作客,走进竹篱,登上木梯,便来到屋外的走廊,进门,是一宽大堂屋,中间铺一大块竹席,这是全家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
两侧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卧室,外人是不能入内的。
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你在室内坐着,只觉清风徐徐,花果飘香。
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
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
中柱一般是八根。
选择中柱是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
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要去迎接,并泼水祝福。
傣族还有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
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
这时候,全寨子的人都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
同时还要请"赞哈";(歌手)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