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案

合集下载

关于生物的特征的教案

关于生物的特征的教案

关于生物的特征的教案【篇一:教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教师准备:实物(珊瑚)、挂图(美丽的大自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出示挂图:美丽的大自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请举出挂图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2、教室里有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3、你是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要想准确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物体,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见p2。

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学生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画面,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

观察常见的物体,如盆栽花卉、西红柿、黄瓜、蝴蝶、课桌、讲台等,来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三、讲授新课(一)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耐心、及时记录;积极思考并与他人交流看法。

(二)什么是生物?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呢?(三)生物的特征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根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自养;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细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遗体和粪便获取营养,营养方式为异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是小叶片下垂,这是长期自然选择中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有利于它的生存;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还有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需要营养、能够呼吸、能够生长和繁殖等。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

3、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对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

3、生物的基本特征对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病毒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2、新课学习(1)需要营养: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需要营养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养料,用于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

(2)能够呼吸: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能够呼吸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不断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3)能够生长和繁殖: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不断长大、繁殖下一代的过程。

(4)应激性: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具有应激性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

3、探索与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或者观察,探索生物的基本特征,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呼吸过程等。

4、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物的基本特征对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评估1、课堂提问: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情况。

2、练习题: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掌握情况。

3、观察报告:学生完成观察报告,展示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例如学生参与度高、实验操作顺利等。

2、不足之处:针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例如学生对某些生物特征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3、改进措施:提出针对本节课的改进措施,例如加强学生对生物特征的对比理解、增加实验探索环节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生物的概念,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生物的特征,形成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分组活动相结合等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收集、整理并熟悉本课教学目标知识体系。

学生准备:阅读教材,收集相关信息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他们都在运动,可运动方式不一样。

那么他们是生物吗?生活都有哪些基本特征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开启寻找答案之旅吧!通过呈现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快速进入本次学习过程。

二、新知导学教师结合图片,提问: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怎样来区分多彩的生物世界呢?1.观察教师提问:你能说出图片中的器材的名字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说明。

进一步明确这些器材就是我们生物学中常用的观察工具。

教师提问:如果生活中特别微小的生物我们要借助什么来观察呢?出示显微镜图片,播放视频,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学的神奇。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明确观察要点,最后师生共同归纳观察要点。

2.生物的特征采用问题式过渡:请用观察的方法说出教室里的生物,说明你是如何判断的?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师生共同分析,进一步提问:生活中我们是依据是否有生命来说出是否是生物,其实在生物中我们是依据生物的特征来作出判断的,那么生物的特征又是什么呢?师生共同结合图片来分析,明确概念。

教师提问:胎儿的发育、种子的萌发直至长成植株,体现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得出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即生长的特征。

教师提问:种子萌发到植株生长体现的是生物的什么特征呢?学生分组讨论明确生物繁殖的特征,总结生物的特征:生长和繁殖。

人教版-1.1.1 生物的特征 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1.1.1 生物的特征  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在小组讨论的活动中,观察不同生物和非生物图片的特征,归纳概括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并能结合生活事例进行说明。

(科学思维)2.在观察不同植物、动物、微生物形态的活动中,能利用观察进行分析、比较,掌握科学观察的特征和要求,理解其作为科学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发挥的作用。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作为初中生物学的第一个学习内容,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即让学生理解生物的特征,能够辨别生物与非生物,同时掌握观察法的科学方法,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丰富的资料与案例让其观察比较,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2.教学难点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地球、海洋、草原、森林、云彩的图片,分析地球家园的容貌,阐明生物与环境构成了美丽的地球家园,从而引入本单元的学习,然后提问:“同学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生物吗?你是运用什么方法判断的呢?设计意图:以地球与学生身边的生物导入,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自主判断生物与非生物,对观察法形成初步感知。

(二)以法布尔《昆虫记》为例阐明观察法师:向学生呈现法布尔撰写《昆虫记》时的科学史资料:法布尔不局限于传统的解剖和分类方法,直接在野外实地对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种类繁多的昆虫进行观察,或者将昆虫带回自己家中饲养,生动详尽地记录下这些小生命的体貌特征、习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然后将观察记录结合思考所得,写成详细确切的笔记。

然后提问:法布尔采用了什么科学方法?生:法布尔使用了观察法。

师:法布尔是随意进行观察的吗?他主要观察了哪些内容?观察完之后就结束了吗?生:法布尔观察了昆虫的体貌特征、习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然后将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并加以思考整理成笔记。

师:讲授观察法的概念、特征,呈现观察记录表格,引导学生学习法布尔善于观察的精神。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一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5、感悟一切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乐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生物,从而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意义。

6、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分析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学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标。

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准备:①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本节课的导入可这样设计:可让学生观察有山、水、虫、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对照教科书上的描述,进行比较归纳。

但是,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时,应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补充,如生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节教学,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

2、设计思路首先让学生回忆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过的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区分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1.1.1生物的特征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1生物的特征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1章认识生物第1节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辩认具体事例,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举例说明生物的各种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作为生物之一植物的各种基本特征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导语:同学们,生物学是我们初中新接触的一门课程,从字面上来理解,生物学就是来研究生物的门学科,那到底什么是生物呢?我们第一章就先来认识生物。

2、新课讲授展示课件,请学生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教师:可我们需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生物呢?学生:通过看,观察。

教师:对,我们要研究生物的奥秘,经常要用观察的方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那观察一般需要哪些器材,又有什么要求呢?请大家阅读第2页的文字来找出答案。

请学生分组回答问题。

出示课件总结,并说明可借助工具,也可直接用眼睛观察。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用观察,讨论,分析的方法来识生物的特征。

(出示课题:生物的特征)提问:下面这些是不是生物呢?课件展示水母、珊瑚、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图片学生:是提问:依据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它们可以繁殖的特征。

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在我们的教室有哪些生物与非生物?学生:仔细观察环顾四周说出生物有:老师,学生,细菌和真菌;非生物有:黑板,粉笔,书桌子,凳子,空气,笔,电脑等。

教师总结:对,生物实际上就是有生命的物体,而在生物学中把有生命的物体划分为三类:动物、植物、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和真菌;与之相反,没有生命的物体就叫非生物。

提问:刚刚我们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判断是生物还是非生物的呢?学生:能否呼吸、能否长大、能否繁殖、能否运动等。

教室:同学们说的这些都属于生物的特征,但却不是所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

比如有些生物不能运动,哪些是生物共有的特征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教室:下面就以人为例来得出所有生物的特征,请大家仔细想想人有什么特征,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证明人是有生命的?(不说外貌特征)学生小组讨论。

《生物的特征》教案(合集15篇)

《生物的特征》教案(合集15篇)

《生物的特征》教案(合集15篇)《生物的特征》教案(合集15篇)《生物的特征》教案1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的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我想从以下几个局部来进展我今天的说课,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p新教材的生物学,它是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所以把生物圈放在了第一单元,我们知道生物圈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而这个活力勃勃的生物圈主导者是:生物。

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是情理之中的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物,掌握生物的根本特征就显得非常必要,所以“生物的特征”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初中生物学的第一单元第一章中的第一节,可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生物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

因为只有理解了什么是生物,并掌握了生物的根本特征,才能为以后生物学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根底。

本课教材内容的按排也独具特色,首先,通过简单明了而又通俗易懂的文字逐一描绘了生物的根本特点,符合初一新生的认识程度,到达了过目不忘的效果。

其次,每一根本特征都配有学生耳熟能详的相关图片,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各种根本特征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根据课程标准,教参分析^p ,以及教材内容分析^p ,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1〕通过辩认详细事例,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的根本特征。

2、才能目的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语言表达才能,以及分析^p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3、情感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同时进步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认知才能,确定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可以举例说明生物的各种根本特征。

2、教学难点作为生物之一植物的各种根本特征的理解。

二、说教法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察法,同桌讨论,小组合作交流等教学法。

在这些教学法的引导下,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积极考虑,畅所欲言,与同学一起共同理解了什么是生物,也掌握了生物的根本特征。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课题:《1.1.1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生物,能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2.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质疑、反思的科学精神,体会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难点:植物的营养、呼吸、排出废物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新课标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教法上采用了1.情境引入法——开篇,以情境提出问题,并引导分析,感受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为探索生物的基本特征做好铺垫,同时引出课题;2.启发引导法——课中,通过一系列的追问,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补充,突破教学重难点;学法上主要使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贯穿整个课堂。

教学准备:教师层面:有效备课做好PPT,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评价设计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生物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活中,我们认识很多生物,大家来判断一下,石阶上的苔藓、树干上的蘑菇、小猫、小鱼,它们都是生物吗?你是以什么标准判断的呢?大家可能会说,看它是不是绿的,看它会不会动,看它能不能生长。

可见我们是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我们已知的生物特征进行比对,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判断。

生物的特征很多,因此我们的判断依据也不统一。

那么,生物到底有哪些共同特征呢?人们又是如何来研究的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物引入,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课下探究。

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大胆表达2.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1.如果你在野外看到这样一个物体。

你有什么办法来判断它是不是生物呢?——(试探)用物体、用光、用声音去刺激它,看它是不是能做出反应,如果它做出反应,就有可能是生物。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学历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学历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生物的特征》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生物的特征”。

该主题涉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各种生物体共同特征以及人类作为生物与自然界相互关系和依赖关系的探讨。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了解并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生命世界中的重要性。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生命的奇妙和宝贵,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评价任务1. 课堂互动评价: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就生物特征进行小组讨论并分享观点。

2. 作业评价:完成课后作业,包括对生物特征的描述和举例。

3. 测验或考试评价:通过单元测验或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生物特征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种生物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物的共同特点。

2. 新课讲解:(1)生物定义及分类;(2)生长与发育的概念;(3)新陈代谢的作用及表现;(4)遗传与变异的意义;(5)生物的适应性与环境的关系。

3.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生物进行特征分析,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分享。

4.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生物的共同特征及每种生物特征的重要意义。

5. 拓展延伸: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讨论人类如何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小测验或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生物特征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一种生物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并思考人类如何与这种生物和谐共存。

3. 预习作业:预习下一课内容,准备相关问题,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课效率、参与度、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

2.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求等。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长、发育、代谢、适应、繁殖等;2.理解生物特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掌握通过观察生物特征来认识生物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长:生物体体积、体重的增加;–发育:生物体从胚胎到成体的过程;–代谢:生物体对外界物质的吸收、利用和排泄过程;–适应:生物体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响应;–繁殖:生物体繁殖后代的过程。

2.生物特征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特征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策略;–生物特征的多样性与环境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以下问题,引发学生对生物特征的思考:•你认为生物的特征有哪些?•生物的特征和环境有什么关系?2. 讲解与示范(3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具体的生物例子进行示范。

可以准备一些图片或幻灯片来辅助讲解,但不能展示给学生。

3. 学生实践(40分钟)学生进行以下实践活动:活动一: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1.随机分发给每个学生一颗植物的种子。

2.学生将种子栽种在花盆中,并记录下栽种的日期。

3.学生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每天的观察结果。

活动二:观察昆虫的发育过程1.将一些蚕蛹放在透明容器中。

2.学生每天观察蚕蛹的变化,并记录下每天的观察结果。

4. 学生展示与讨论(20分钟)学生根据实践活动的结果,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5. 小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实践活动观察生物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学生的实践和展示,可以了解学生对生物特征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在评价方面,可以结合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讨论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1.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案 (2)

1.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案 (2)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年级:七年级班级: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说出生物特征4.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5.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品质。

学习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预习案阅读教材《致同学们》和2—7页,完成:1、生物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2、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 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

4.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观察要、和,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和;观察室需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

3、生物的特征:生物生活需要,生物能进行,生物能排除身体产生的,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生物能生长和,生物都有遗传和的特征。

在结构上,除病毒外,其他的生物都是由构成,它也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行课案一、自主学习口述、填充下图,识记生物的六个基本特征。

生物生活需要生物能生物的特征生物能生物能生物能生物都能二、合作探究1.我认识很多的生物。

教室里有哪些生物?阳台上有哪些生物?操场上有哪些生物?家里有哪些生物?我身上有有哪些生物?各小组讨论后归纳观察的结果。

2.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哪个是生物并说明原因?3.马、牛、驴三种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4.鱼是不是生物?死鱼是不是鱼?死鱼是不是生物吗?为什么?什么样的的物体才是生物?检测案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弹钢琴的机器人 B.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C.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D.馒头上长出“白毛”2.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5.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6.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生物的特征》教案

《生物的特征》教案

《生物的特征》教案《生物的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活动、繁殖、生长以及应激性等方面。

2、学生能够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形成对生命的初步认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生命活动:介绍生物体具有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基本生命活动。

2、繁殖:阐述生物体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等方式繁衍后代的过程。

3、生长:讲解生物体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经过代谢转化为自身组织,实现生长的过程。

4、应激性:阐述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包括趋利避害等行为。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活动、繁殖、生长以及应激性等方面。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形成对生命的初步认识。

四、教学方法1、实物展示:利用动植物标本等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生物的基本特征。

2、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和结构特征。

3、讲解讨论: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生物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步骤1、导课: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基本特征。

2、新课学习:依次介绍生命活动、繁殖、生长以及应激性等生物特征,结合图片和实物进行讲解。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围绕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生物的基本特征等进行讨论。

4、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并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反馈。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繁殖、生长、应激性。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与非生物有着本质区别。

3、生物的特征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生物的特征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也是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依据。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示和讲解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优秀7篇)

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优秀7篇)

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优秀7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一第一章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一、重点难点:1.认识显微镜的部分名称;2.如何在低倍镜下调焦并找到要看的物体;3.细胞各结构的功能;4.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二、知识点1.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2.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3.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4.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5.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一手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玻片的边缘,另一只手拿纱布将玻片放在两层纱布之间,用食指和拇指夹住轻轻擦拭,用力要均匀。

6.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影响观察,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7.细胞壁只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是不具有生命活动的,而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则是生活着的。

8.植物体是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植物体从小到大是体内细胞增多和增大的结果,而不是水和养料堆积增多使植物体长大的。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一、重点难点:1.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2.植物体、动物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3.细胞的分化。

4.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知识点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篇一:初一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些自己熟悉的生物,从而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学情分析《生物的特征》是本书的开篇之作,教学的对象是刚刚步人中学的七年级学生,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为进一步学习生物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讨论,理解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

2.理解生物和非生物,学会比较、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3.在观察、讨论和分析的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分析综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或教师提供的物体),了解什么是生物。

2.通过观察教材中展示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尝试说明生物的共同特征包括哪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资料,了解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养成爱护植物的习惯,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方法讨论、探索实验式与讲解。

重点难点重点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每名学生说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

(不能重复)2.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特征?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3.自然界有生物和非生物,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将不同的生物区分开来?从今天开始,我们来进一步学习《生物学》。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分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模式,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用观察和对比的方法,分析图片上的各种生物或者非生物的特点,总结出生物的共同基本特征。

2.难点:不同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纳。

三、课前准备: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四、教学主要环节:(一)问题引入:引入:展示下面12张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出现的内容,并提出问题:“画面中展示的对象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二)问题解决:分组研讨:学生以4人为一个小组,先选出组长和记录员,然后各组员讨论,记录员记录,最后推举出小组的发言人。

期间,教师巡回指导各小组,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

汇报、交流: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人后不同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

再引导、再反思:教师可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引导其再思考: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何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相同吗?获取营养的方式相同吗?排出废物的方式相同吗等等)。

生物死亡(灭活)后还是生物吗?教师总结:生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有生命现象。

如: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尿液,汗液和呼出的气体等】【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补充拓展: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3.生物体能遗传变异;4.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三)课堂练习:(1)分析图片上在餐厅服务的机器人、月亮、珊瑚、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详细说明。

1.1.1 生物的特征 教案设计七年级上册

1.1.1  生物的特征  教案设计七年级上册

《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生物以及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生物的八个基本特征。

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观察结果的技巧。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讨论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生物的八个基本特征的理解与描述。

观察方法的掌握与实践。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生活实例解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特性。

学生如何在观察中体现细致、全面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准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的特征》PPT课件。

生物实例图片或视频材料。

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教师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生物?”并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生物的理解。

教学意图:通过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同时了解学生的前知水平。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与同学交流对生物的认识。

预期效果:学生能够提出多样化的观点,展示对生物的初步认识。

二、展示课件,明确概念教师活动:展示PPT课件第一页,简要介绍生物的定义,即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并具备一定的特征。

同时概述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生物特征内容。

教学意图:通过课件展示,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概念框架,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学生活动:观看PPT,听讲并记录重要信息。

预期效果: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基本定义,并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期待。

探究学习(25分钟)一、观察方法指导(5分钟)教师讲解:阐明观察在生物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强调观察的目的性,即带着问题去观察。

介绍观察的基本方法:肉眼观察、使用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辅助观察,以及必要时进行测量。

提醒学生观察的注意事项:要细致、全面、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

分发材料:向学生分发观察记录表,表内包含观察对象、目的、工具、步骤、记录及结论等栏目。

指导学生如何填写记录表,特别强调记录要客观、准确。

二、生物特征探究(15分钟)分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或多个生物特征作为讨论重点。

《生物的特征》教案

《生物的特征》教案

《生物的特征》教案《生物的特征》教案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物的特征》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的特征》教案1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逐渐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说明它们的根本不同在哪里?盆栽植物是生物。

说明生物与非生物是有区别的。

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本质特征。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

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下面是讨论的大致内容: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为动物提供了食物;(2)寄生植物获取别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如猪笼草、菟丝子、食人树等;(3)动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如猫抓鼠吃;青蛙抓虫吃;狗吃肉;羊吃草等;(4)细菌、真菌等分解枯枝落叶朽木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物。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

2.生物需要呼吸(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

(2)人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能停止的是呼吸。

成人呼吸频率16-18/每分钟。

(3)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大量滤水从水中摄取氧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生物的图片、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教学课件。

四、教学设计:(一)新课讲授:引入:展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

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补充: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3、生物体能遗传变异;4、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二)课堂作业:书上练习P6(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三)板书设计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尿液,汗液和呼出的气体等。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二、应用:珊瑚机器人钟乳石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备生物的特征。

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下面是几位同学围绕“单细胞衣藻和变形虫异同点”,进行讨论后作出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它们都有繁殖行为 B.衣藻对外界刺激不会做出反应,变形虫可以C.衣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变形虫不能 D.衣藻和变形虫都能进行呼吸作用2.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淡水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3.如图表示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在每一个图中最下面一层都表示生产者.其中,可以表示“草→虫→山雀→食雀鹰”这一条食物链的是()A.B.C.D.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 B.泰山景区C.生物圈 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5.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特征。

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的植物特征不符的是 ( )A.具有发达的根系 B.具有肥厚的肉质茎C.具有厚的角质层 D.叶面积增大6.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恐龙化石 B.机器人 C.宠物狗 D.钟乳石7.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芽能发育成枝条的部位都属于A.营养组织B.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D.输导组织8.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在这里生活着孔雀、柳树、白臀猴等各种各样的生物,下列有关生物生命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能生长和繁殖 B.都能排出体内废物C.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D.都能游泳9.小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上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形态最大,在下列镜头组合中,应选择()A.目镜5X,物镜10X B.目镜10X,物镜5XC.目镜16X,物镜10X D.目镜16X,物镜40X10.请同学们认真读图,据图判断下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A.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B.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C.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D.呼吸作用可以释放能量11.图中①和②为物镜长度,③和④为目镜长度,⑤和⑥为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如想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多,其正确组合应是()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③⑥12.用同样规格的四台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目镜12.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40×C.目镜10×物镜4× D.目镜5×物镜40×13.买回来的萝卜做久了会空心,这是因为存放期间( )A.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B.光合作用预耗了大量的水分C.呼吸作用清耗了大量的有机物D.光合作用活耗了大量的二氧化器14.在家移栽、换盆的时候,往往选择在傍晚时分,培土结束后再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有利于被移栽植物的成活,其主要原因是()A.避免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B.避免蒸腾作用过多失水C.避免大风吹倒新栽的植物D.避免阳光直射损伤须根15.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其丰产的道理是()A.促使激素更多地运送到果实,刺激果实生长B.阻断部分有机物向下运输,使有机物更多地输送到果实中C.刺激树干产生更多的激素,刺激果实的生长D.使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更多地运送到果实中,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16.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原因是()A.白天阳光充足,蒸腾作用旺盛B.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也强C.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D.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弱17.如图表示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二氧化碳B.②是指氧气C.③是水蒸气D.④是有机物18.某同学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添加了一些菠菜汁,几分钟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草履虫体内的某结构成了绿色,这一结构最可能是()A.细胞膜B.伸缩泡C.食物泡D.细胞核二、判断题19.()海带的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20.()石松是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判断对错)21.()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能量转换过程正好相反。

()2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倒立物像就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

23.()74.()如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请据图回答,根据其作用,②被称作消费者.24.()生物圈II号实验说明人类可以建立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人造环境三、连线题25.生物个体所具有的特征:26.请用直线将相应的名称联系起来.27.将左面的名称和右边的对应项对应起来起来。

① --- ,②--- ,③--- ,④--- ,⑤--- 。

四、综合题28.如图为桃花的结构示意图。

据图分析回答:(1)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⑧_____,⑨_____。

(2)从开花到结果,中间需经历_____和受精两个重要过程。

(3)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_____,胚珠发育成_____。

29.如图所示,是成熟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

(2)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__]_____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3)控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象的物质存在于[__]_____中。

(4)切洋葱时会闻到一种辣味,该物质存在[__]_____中。

(5)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填数字)。

30.居室装修可能导致苯成为室内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

科学家研究苯对四种室内观叶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对苯污染的吸收能力。

取三个密闭的无色透明玻璃箱,进行如表1所示的操作。

24小时后,测定植物净光合速率和玻璃箱内苯含量变化,每种植物进行3次重复取平均值。

表1 实验设计表A箱B箱C箱植物无有有苯通入苯通入苯不通苯表2 四种观叶植物对苯吸收能力比较处理苯初始浓度(mg•L-1)处理后浓度(mg•L-1)苯浓度下降(%)空白(A箱)48.6 47.8 1.6①万年青48.6 31.1 34②吊兰48.6 39.9 16③常春藤48.6 12.2 73④绿萝48.6 25.3 46(1)A箱和B箱对照,研究的问题是______?B箱和C箱对照,变量是______。

(2)为了控制无关变量,A、B箱每次通入苯的量应该______;B、C箱每次应放入长势相近的______种植物。

(3)根据实验设计,图中阴影部分的数据来自______箱,每种植物进行3次重复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四种植物按照吸收苯的能力大小排列为______(填序号);不同植物受苯污染影响程度不同,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大是______。

(5)本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能______生物,生物能______环境。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号答B ACD D C B D D C C B C B B C A C案二、判断题19.错20.错21.F22.对23.对24.错三、连线题25.26.27.B;A;C;E;D四、综合题28.雌蕊雄蕊传粉果实种子29.细胞壁 2 细胞膜 4 细胞核 5 液泡 1、3、530.观叶植物能吸收苯吗苯相同同 C 减小误差③④①②绿萝影响影响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下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按发生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a→b→c→d B.a→d→b→cC.a→c→d→b D.d→a→b→c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 B.电脑病毒C.冬眠的蛇 D.恐龙化石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中主要描写了生物圈中的因素是A.水 B.季节 C.生物 D.人类4.历史上西汉武帝修筑扶荔官,把本来应该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的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并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其施以极刑。

你知道荔枝没被栽活的原因吗?()A.温度不适宜B.水土不适C.人工养护不当D.阳光不充足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常被称为生产者,其原因是()A.能利用自然界现成的有机物B.能利用自然界现成的无机物C.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D.既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又能利用有机物合成有机物6.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蚯蚓能疏松土壤 B.大树底下好乘凉C.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 D.沙漠中生物种类稀少7.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C.液泡中储存遗传物质 D.线粒体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8.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