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读书笔记
马克思的股份制思想
马克思的股份制思想杨长汉1在西方证券投资基本分析流派中,股份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股份制思想是证券思想的理论前提。
没有股份制,证券尤其是股票就失去了前提。
在西方学者中,对股份制思想的研究最早而且透彻和全面的就是马克思。
马克思的股份制思想2是在19世纪60年代形成的,这一思想是他在深入分析和考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股份制经济中逐渐形成的。
马克思的股份制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巨著《资本论》中。
一、马克思关于股份公司组织特征的论述股份公司是指根据特定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设立的、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会法人。
一般认为,股份公司这种社会法人是由多数人组成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该社会法人以赢利为目的,拥有独立的财产并承担有限责任。
股份公司的组织机构包括股东大会(意志机关)、董事会(决策机关)、监事会(监督机关)以及总经理(执行机关)等。
股份公司的组织特征如下:1 股份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具有独立于其组成人员的生命。
这就是说组成股份公司自然人的死亡和转移并不影响股份公司的生存。
股份公司作为法人,它具有与自然人同样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它可以拥有独立的财产和收入,也必须承当独立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可以诉讼和被诉讼。
2 股份公司的股份可以被自由转让,也就是说,股份公司财产的所有人是开放的、动态的和流动的。
把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当做一种可以流动的、可以交换的商品是股份公司得以成功的关键,这使得资源的流动更加便利,同时也更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3 股份公司的所有人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这种有限责任制度使股份公司的所有人在该公司的投资和他的其他财产分割开来,这些财产之间没有连带责任。
在有限责任制度下,所有人可以大胆的对股份公司进行投资,公司也比较容易的积聚大量的资本以满足扩大再生产的要求。
4 股份公司的诸多产权发生了制度性的分解。
这意味着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把公司的经1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杨长汉著杨长汉,笔名杨老金。
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内容总结1作者背景介绍钱德勒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60天,也就是1918年的9月18日。
这一时期,正是美国公司走出国门、进军欧亚的时期,钱德勒后来立志研究美国企业的发展与扩张史,正迎合了时代大潮。
1940年钱德勒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参加了美国海军,服役于大西洋舰队摄影特遣队。
在军队里,钱德勒的具体工作是分析判读航空照片,这种工作既需要对整个航拍区域进行宏观把握,又需要不遗漏每个局部,并敏锐地观察具体细节。
这种工作方法上的训练,对他后来的企业史研究不无裨益。
另外,在服役于军队的这一段时间内,钱德勒深刻感受到了政府科层制体系的效率,使他对大型组织的运作有了切身的认识。
二战结束后,钱德勒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重返哈佛研究生院。
哈佛的学术氛围和治学传统,铸就了钱德勒独特的学术品质和深厚的史学修养。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师从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在帕森斯的指导下,钱德勒攻读了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也译为涂尔干)的著作,从而产生了对社会学的强烈兴趣。
尤其是帕森斯提出的“角色理论”和“结构功能理论”对他的影响最大,这为他后来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企业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他还参加了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建立的企业家历史研究中心,成为一名年轻的研究助理,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尤其是“创新”理论,也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天赋、家庭背景、经历、名师等,铺垫着钱德勒的学术道路。
在哈佛攻读博士期间,他住在曾外祖父普尔的家中,普尔留下的许多当年铁路建设的一手资料,促使钱德勒把博士论文的选题确定为普尔的传记。
于是,一部以自己的曾外祖父为题材的论著《亨利-V-普尔:商业编辑、分析家和改革家》诞生了。
表面上看,这是一部人物传记,实际上其内容则远远超出了人物传记的范畴,是美国早期企业发展史的一部力作。
《看得见的手》读书笔记
《看得见的手》读书笔记《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是钱德勒的主要著作,本书对美国十九、二十世纪的经济发展和公司管理演变历史做了简明而深刻的记述研究。
作者开篇明义,为读者明确书中主题:现代工商企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已取代了亚当··斯密的所谓市场力量的无形的手。
具体来说,即现代工商企业接管了原属于市场的协调流经现有生产和分配过程的产品流量以及为未来的生产和分配分派资金和人员的功能。
这些变化与工商企业内部管理的协调相互影响,本书所述“管理革命”由此而生,形成了所谓经理式的现代美国资本主义。
钱德勒在前言中提出八个主要论点,很好的帮助了作为初学者的我尝试了解美国公司发展的复杂历史过程。
八个论点如下:一、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时,现代多单位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小公司。
二、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以后才能实现。
三、现代工商企业是当经济活动量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即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的协调更有效率和更有利可图时,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的。
四、管理层级制一旦形成并有效地实现了它的协调功能后,层级制本身也就变成了持久性、权力和持续成长的源泉。
五、执导各级工作的支薪经理这一职业,变得越来越技术化和职业化。
六、当多单位工商企业在规模和经营多样化方面发展到一定水平,其经理变得越加职业化时,企业的管理就会和它的所有权分开。
七、在作出管理决策时,职业经理人员宁愿选择能使公司长期稳定和成长的政策,而不贪图眼前的最大利润。
八、随着大企业的成长和对主要经济部门的支配,它们改变了这些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的基本结构。
钱德勒本人将其基本论点分为现代工商企业起源和持续成长两部分,而就我个人而言,我所获得的思考引导是:现代工商企业的产生背景及条件、现代工商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功能、管理层机制和职业经理人、现代工商企业的竞争和成长优势、现代工商企业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
家族企业控制权的变革逻辑:从西方到中国
同: 科斯以交易费用理论来解说企业 的原初起源 , 而钱德勒则是借助于历史史实来考察现代工商企业 是如何从传统的家族企业演变而来 , 尤其是家族企业的控制权是如何一步步 向外让渡的。
钱德勒在考察 中发现 , 的家族企业在功能结构上往往 比较简单 , 传统 大多经营单一产 品系列 , 且往
维普资讯
我 国家族企业控制权 的变革逻辑迥异于西方 。 本文以小艾尔弗雷德 ・ 钱德勒的《 D・ 看得见 的手 : 国企业 美
的管理革命》 一书 中揭示的美 国家族企业控制权 的变革逻辑 作为参照 , 而反思我国家族企业控制权的 进
变革 , 并认为我 国家族企业控制权的封闭实际上受 到“ 结构” “ 和 文化” 的双重制约。 关键词 : 家族企业 ; 控制权结构 ;文化
中图 分 类 号 :1 1 3 F2. 2 文献标识码 : A
பைடு நூலகம்
在家族企业的制度变迁 中, 控制权 的变革无疑是传统家族企业向现代家族企业转型的一项重要议 题。 所谓“ 控制权” 是指家族成员对于企业所有权 、 家族企业关键 岗位以及重大决策 、 企业代际传承等方 面上的掌控和监管。 由于家族企业存在 由“ 家族+ 企业” 二合一带来的殊异性 . 控制权还会制约着家族企 业其他层面的变迁 , 例如经营管理层面的制度化等。 那么 , 中国家族企业控制权的变革是否也遵循着和 西方家族企业一样的逻辑? 下文将主要以小艾尔弗雷德 ・ 钱德勒在他的名著《 D・ 看得见的手一美国企业
的管理革命》 一书所揭示的美 国的家族企业控制权的变革逻辑作为参照 , 进而反思我国家族企业控制 权 的变革
在《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 这本书中 , 钱德勒主要关注的是 : 现代经理式家族企业 是何以出现的?类似的问题罗纳德 ・ 斯在半个世纪 以前也 曾经探讨过 , 科 但科斯 的问题是 : 在市场机制
读《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心得
读《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心得
范伟;何欣
【期刊名称】《致富时代(下半月)》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现在的工商企业的管理已经越来越朝科学化管理的方向转变,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也在其中得到了重视,该文从钱德勒先生的著作《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出发,进而引发对国内现状的一些思考。
【总页数】1页(P184-184)
【作者】范伟;何欣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
【相关文献】
1.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 [J], 莫敏
2.必要条件与重要方式:大学校长与战略规划的双重关系r——读《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有感 [J], 崔亚楠
3.从"看不见的手"到"看得见的手"——读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的启示 [J], 李思寰
4.适应与超越:大学战略规划与办学环境之互动——读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有感 [J], 万圆;
5.“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评《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 [J], 孙耀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高级经济师之工商管理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高级经济师之工商管理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某著名家电集团公司建立医药子公司,进军医药行业,该集团公司采用的是()成长战略。
A.横向一体化B.纵向一体化C.相关多元化D.非相关多元化【答案】 D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制度基本内容的是()。
A.企业产权制度B.企业组织制度C.企业经营制度D.企业管理制度【答案】 C3、关于安全管理定义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A.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B.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三,称为3E原则C.监视和测量是衡量实施效果、考核安全绩效和坚持持续改进的必要过程D.安全生产是安全管理永恒的主题【答案】 D4、企业并购效应中的协同效应不包括()。
A.财务协同B.管理协同C.经营协同D.战略协同【答案】 D5、企业依据员工的岗位、职级、能力和工作结果支付给员工的比较稳定的报酬是()。
A.基本薪酬B.激励薪酬C.间接薪酬D.补偿薪酬【答案】 A6、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为()。
A.生产周期法B.在制品定额法C.累计编号法D.提前期法【答案】 B7、某企业运用提前期法来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
装配车间(最后车间)10月份应生产1000号,产品的平均产量为10台,该产品在机械加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为50天,则机械加工车间10月份出产的累积号是()。
A.600B.900C.1500D.1800【答案】 C8、制定标准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根据权威机构制定的标准作为自己的控制标准指的是( )。
A.类比法B.分解法C.定额法D.标准化法【答案】 D9、在评估备选方案时,评价各备选方案中企业对分销渠道的控制力的标准为()。
A.经济型标准B.适时性标准C.可控性标准D.适应性标准【答案】 C10、某游乐场规定,购买通票量小于50张,单价是500,;购买通票量大于50张包括50张,单价是400元。
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浅谈企业管理创新陈军鞍钢重型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铸钢厂供应科对于企业来说,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在科技进步日益加快的今天,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驾驭市场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一、管理创新的基本内涵企业管理创新,是指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改革和改造,创建起新的管理模式、方式和方法。
检验的标准首要的是看它在实践中是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是否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管理创新包括:1.提出一种新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
新经营思路如果是可行的,这便是管理方面的一种创新。
但这种创新经营思路并非针对一个企业而言是新的,而应对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新的。
2.创建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
组织机构是企业管理活动及其他活动有序化的支撑体系。
一个新的组织机构的诞生是一种创新,但如果不能有效运转则成为空想,不是实实在在的创新。
3.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
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能提高生产效率,或使人际关系协调,或能更好地激励员工等等,这些都将有助于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以达到企业既定的目标和责任。
4.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所谓管理模式是指企业综合性的管理范式,是指企业总体资源有效配置实施的范式,这么一个范式如果对所有企业的综合管理而言是新的,则自然是一种创新。
5.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
管理制度是企业资源整合行为的规范。
既是企业行为的规范也是员工行为的规范。
制度的变革会给企业行为带来变化,进而有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使企业更上一层楼。
因此,制度创新也是管理创新之一。
二、管理创新的战略意义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配置效率。
这一效率虽然可以在众多指标上得到反映,如资金周转速度加快,资源消耗系数减小,劳动生产率提高等等,但最终还要在经济效益指标上有所体现,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看得见的手 读书笔记
《看得见的手》读书笔记工商管理5班彭斐 2012201629亚当·斯密曾在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使用了“看不见的手”一词,把自由市场的充分竞争原理概括得淋漓尽致。
此后的经济学家一直在围绕“看不见的手”建立学说体系。
可以说,亚当·斯密在经济学领域的地位几乎权威而不可置疑的,他的理论似乎成为了不可逾越的高峰。
然而,钱德勒却对这座“高峰”发起了冲击和超越。
钱德勒的著作《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目的是考察正在变化中的美国生产分配过程,以及生产分配的管理方式。
本书所讨论的主题就是“现代工商企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已取代了亚当·斯密的所谓市场力量的无形的手。
市场依旧是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创造者,然而现代工商企业已接管了协调流经现有生产和分配过程的产品流量的功能,以及为未来的生产和分配分派资金和人员的功能。
由于获得了原先为市场所执行的功能,现代工商企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最强大的机构,经理人员则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决策者集团。
”他在该书前言中列举了为什么管理协调“有形的手”取代市场机制“无形的手”的八个论点。
我将其概括如下:当成立现代商业公司更加有利可图时,现代企业公司就会大量取代传统小公司。
这种公司的主要特点有二:1经营单位内部化,即将几个经营单位的活动交易整合,每个单位由专职的支薪经理所管理。
它有一套自己的会计账簿,账目的检查结算可与总企业分开来进行。
从理论上说每个单位都是作为独立的企业而运转的。
以节约成本提高收益。
2形成管理层级制,是的管理曾更为技术化,职业化,也更为持久,实现了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
管理层改变了传统企业活动由市场决定的局面,改为由中层经理人员协调,高层评估和进行未来预期。
大企业的产生,也改变了整个经济的架构。
市场依然保持了他决定商品生产的职能,而企业负责协调连接过程。
由于现代企业有助于利润的提高,因此得以长期存在发展下去。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可以说,亚当?斯密在经济学领域的地位几乎是无人能及的。尽管经济学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早已比斯密的时代更为丰富多彩,然而,到了今天,依然不断有学者提出要“回到斯密”。斯密及其理论仿佛成为经济学界无法逾越的高峰。然而,钱德勒却对这座“高峰”发起了冲击和超越。
钱德勒在1977年出版了《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The Visible Hand:The Managerial Revolution in American Business),主要讨论美国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革命。在这部著作中,钱德勒明确表示,这本书所讨论的主题就是“现代工商企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已取代了亚当?斯密的所谓市场力量的无形的手。市场依旧是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创造者,然而现代工商企业已接管了协调流经现有生产和分配过程的产品流量的功能,以及为未来的生产和分配分派资金和人员的功能。由于获得了原先为市场所执行的功能,现代工商企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最强大的机构,经理人员则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决策者集团。”
《科学管理原理》的读后感(精选3篇)
《科学管理原理》的读后感(精选3篇)《科学管理原理》的读后感1管理学是一门复杂而且与时俱进的学科之一。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早已枝繁叶茂,今非昔比。
但是,管理学的本质却一直没有变。
今天,我们回过头去重温经典,看看它最初是如何起步的,而这一回头,自然就得碰上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以及他的.《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
也可以说,他是第一位认真研究劳动的人,也是第一位把管理当作一门科学的人。
泰勒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一片混沌中,用科学的手段去分析管理,提升管理效率,以便达到雇主和雇员的双赢。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泰勒的“科学管理”体系其实很简单,尽管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采取许多科学量化的手段,更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去做一番细致的比较和分析。
但是,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此理论体系,并无畏地致力于其实践推广,却非常人所能及。
他提炼的科学管理核心为:寻求科学的操作方法,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随后,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晋升;同时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而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
此外,他还开创性地提出,要将管理和劳动分离,并要求管理者和劳动者在工作中密切合作,以保证工作按标准的设计程序进行。
上述理论及措施现在虽然已成为管理常识,但在当时却是重大的变革,给世人以极大的震惊。
此后,泰勒的追随者进一步丰富了其科学管理体系。
亨利·甘特用甘特图进行计划和控制的做法,是当时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而亨利·福特在泰勒的单工序动作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如何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进行了研究。
他充分考虑了大量生产的优点,创建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福特汽车流水生产线,使成本明显降低。
拜科学管理体系所赐,美国企业的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度出现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资、高利润的新局面。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一.书籍概述本书通过调查引用食品工业、烟草工业、化学工业、橡胶工业、石油工业、机器制造业和肉类加工业中的大量有代表性的公司实例,展开对工商企业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历史针对性的描述,从而揭示了工商企业管理的演变历程,论证了在市场和技术发展中现代大型联合工商企业的出现的必然性以及现代工商企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即有形的手)已经取代了亚当·斯密的所谓市场力量的无形的手。
二.对书中内容的梳理。
首先作者扼要的列出证明为什么管理协调“有形的手”取代市场机制“无形的手”的八个论点并加以了一定的论述,这八个论点是:第一个论点: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时,现代多单位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小公司。
第二个论点: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以后才能实现。
第三个论点:现代工商企业是当经济活动量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即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的协调更有效率和更有利可图时,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的。
第四个论点:管理层级制一旦形成并有效地实现了它的协调功能后,层级制本身也就变成了持久性、权力和持续成长的源泉。
第五个论点:指导各级工作的支薪经理这一职业,变得越来越技术性和职业化。
第六个论点:当多单位工商企业在规模和经营多样化方面发展到一定水平,其经理变得越加职业化时,企业的管理就会和它的所有权分开。
第七个论点:在作出管理决策时,职业经理人员宁愿选择能促使公司长期稳定和成长的政策,而不贪图眼前的最大利润。
第八个论点:随着大企业的成长和对主要经济部门的支配,它们改变了这些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的基本结构。
其中前三个论点有助于说明现代工商企业的起源,后五个论点说明为什么这种企业一旦建立起来就会不断发展并保持支配地位。
从这几个论点中就使我对工商企业形成原因,管理层级,管理方式的特点及工商企业的优势有了初步认识。
看得见的手 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 读书笔记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读书笔记一、总体把握:几个概念的比较和基本论点该书通过大量史料,论证了现代大型联合工商企业的诞生乃是市场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及高效率的销售组织对于保证企业顺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阐述了管理的变革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即“看得见的手(有形之手)”——管理协调——对技术和生产的有力促进作用。
1、“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即市场协调,具体是指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力图追求个人满足,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但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社会利益,并且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的效果更大。
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人们自觉地按照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发调节着自己的行为,并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看得见的手”即管理协调,是指支薪经理根据生产及技术的发展,依照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的客观实际及规律来调节生产、销售和分配等过程,以实现综合利益的最大化。
2、传统公司与现代企业(1)传统公司:由一个或者少数所有者在一个办事处内经营的商店、工厂、银行或从事运输业等的公司。
特点是结构上专业化,且靠市场和价格机制来协调和控制。
现代企业: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即可适当地被称为现代企业。
其特点是包含许多不同的营业单位,且由支薪的行政人员所管理。
(2)两者的比较a)传统公司是单一单位的企业,通常只掌管一种经济职能,经营单一的产品系列,且仅在一个地区经营;而现代企业由多个单位组成,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管理办事处,每个单位都由专门的支薪经理所管理,理论上每个单位都是作为独立的企业而运转的。
b)传统的公司往往是合伙生意,比较短命,代际移交常常导致重新结伙或解散;而现代企业采用层级制,具有持久性,人员虽有进出,其机构和职能却保持不变。
c)传统公司管理人员的选拔和晋升多依赖于家族关系和金钱;而现代企业经理人员的选拔依赖培训、工作经验以及表现。
对经济学的“手”的理论的述评
“ 得 见 的 右 手 ” 企 业 ) “ 不 见 的 左 手 ” 权 力 及 利 益 集 团 ) 功 能 、 约 看 ( 和 看 ( 的 缺 手 的
束条件 。认 为, 要达到资源 的优化 配置、 经济增 长和 社会 和谐 , 各只“ 必须 各 司其 职 , 手” 发挥 其 长处 、 规避 其 缺
陷, 其有效边界 内运作 而不能畸形发 育 , 在 并处理好“ 四只手” 之间的 比例 、 结构和均衡状态 。
关键词 : 经济 学 “ 的理论 手”
中图分类号 :0 1 F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0— 09(0 8 0 0 4 0 10 5 9 2 0 )3— 0 3— 9
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 消费者依据效 用最 大化 的原则做 购买决策 , 使 使生产者依据利 润最大化 的原则做销
售决策 。市场在供给和需 求之间 , 根据价格 的 自然 变动 , 引导资源 向着最有效 率的方面 配置。依靠这 只 “ 看不 见的右手” 自动调节 , 使每种商品 的供 给 自然地 与其有效需 求相适 应 , 会 形成 自发 的市 场秩序 。“ 看不 见 的右 手” 能够使利 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 个人利益和社会 利益统一起来 。 斯密之后 , 许多经济学家进一步 系统 的研究和论述了市 场经济在 资源配置上 的功能 。其 中 , 可与斯 密“ 看 不见的手 ” 的伟大理论相提并论 的是哈耶克 (9 2 的“自发秩序” 理。哈耶克认 为人类 具有两种秩序 。一种 18 ) 原
收稿 日期 :08—0 20 3—2 4 作者简 介 : 志军 , 怀化学院经济 系教 师, 唐 男, 东北财 经大 学经 济 学博 士, 究方 向为转轨 经济学 、 研 制度 经 济学、 宏观经 济 学、 产业经济学等。 王玉霞 , 东北财经 大学 富虹经济 学院教授 , 士 , 女, 博 西方 经济 学、 业 经济学博 士生 导师; 产 主要研 究方 向为 西方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我国家族企业发展问题探析
我国家族企业发展问题探析摘要:家族企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企业继承、管理、拓展等多方面出现问题,家族企业如何健康可持续发展下去成为一大难题。
本文将着重分析当下家族企业遇到的具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家族企业发展困境可持续发展继承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1—0151—01我国家族企业数量巨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家族式企业经营比重占非公有制企业比重的八成以上。
在当代经济建设中,家族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解决就业问题、税收问题等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但是家族企业特殊的性质导致了家族企业常常后劲不足,传承过程中应了那句“富不过三代”的老话,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务之急。
钱德勒将家族企业定义为“企业创始人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起掌握着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着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层管理的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决策,资源分配和高层人员的选拔方面。
”尽管对于家族企业的定义还有很多争议,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家族企业的本质特征:一是企业所有权家族所有,二是财务支配人力资源设置家族决定。
家族企业的本质成为一把双刃剑,利弊兼有。
一、家族企业优势1、管理结构简练、人力成本较低家族企业的决策者是家族企业的产权拥有者,亲情在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利益共同体,他们目标一致,更容易达成内部共识。
和谐的氛围为员工带来的是心灵的归属感和福利的提升,从而在短时间内提高效率,获得竞争优势。
企业人力资源设置相对精简,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距离缩短,易于决策执行,信息传递速度快,反应灵敏。
与此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也大大增强,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也游刃有余。
而节省的中间管理层也为企业节省了不少成本。
2、凝聚力强、利益共同家族企业通常会有一名领导核心,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和他的著作
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和他的著作小艾尔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战略与结构》,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艾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Chandler)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Jr.1918—2007):伟大的企业史学家、战略管理领域的奠基者之一西方学术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企业史领域的钱德勒之前。
”这生动地表达了小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D. Chandler,Jr.)对企业史研究的巨大开创性贡献。
在他之前,企业史研究大多是关于个别企业和个别企业家的故事。
而钱德勒在众多案例的基础上,提炼出具有一般性理论意义的主题,“将企业史建立成了一个独立且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对经济学、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编辑]钱德勒生平简介钱德勒1918年生于美国特拉华州。
“二战”期间,他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后,到海军服役五年。
他于1952年在哈佛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随后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和霍普金斯大学。
自1971年被哈佛商学院聘为企业史教授后,他一直在那里工作,直至近80岁退休。
2007年5月9日,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逝世,享年88岁。
钱德勒在哈佛求学期间,曾经直接受到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影响。
熊彼特以强调“企业的创新是经济发展动力”而著称,钱德勒则比任何学者都更多地为这个主题提供了实质内容。
[编辑]钱德勒的主要贡献1962年,钱德勒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主要著作《战略与结构:美国工业企业史的若干篇章》。
他以杜邦、通用等四家企业为主要案例,详细考察了20世纪前期美国大企业从直线职能结构向多部门结构转变的过程,并提出“结构跟随战略”的主题,即企业扩张战略必须有相应的结构变化跟随。
经济学经典著作选读
最近编写了一个文献选读,包括一些经典教科书,把初稿贴上来,希望能激发大家的阅读热情。
如果还能激发一部分人的学术热情,就更好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为学之道与此相若。
不能要求每个学术工作者都写出经典作品,但至少应该知道什么是好作品。
换句话说,就是要确立正确的评判标准,我们才能辨别文章的好坏、学问的真假。
而这只能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学习来达到。
研读大师作品的同时,仰慕与敬畏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选择在大师的影子下退却。
相反,我辈学人应该奋起直追,锲而不舍,力争超越。
经典,意味着前进的方向和超越的目标,而不是道路的终点。
除了有助于建立正确的学术评判标准以外,模仿经典作品也是学术成功的必经之路。
即便最后没有成功,至少也处于正确的方向。
我们应该学习大师们如何寻找问题,以及如何把一个特定问题放在经济学的标准框架里进行缜密分析。
一个形式上的要求则是:严格遵循学术规范。
这篇经济学经典文献导读选取了经济学进入20世纪以后最具影响力学者的代表性作品中较为适合高年级本科生和低年级硕士生阅读和学习的部分,旨在引导大家深入了解新古典经济学日渐成熟后的基本分析框架以及在社会科学多个领域的应用。
受个人学识和自身偏好所限,这篇导读难免挂一漏万,只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激发大家对于经济学理论学习乃至学术研究的兴趣。
最后,还选取了一些当今在全世界广为采用的被誉为经典的初级和中级教科书,以供参考。
1、詹姆斯·布坎南:《成本与选择》,中译本,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布坎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公共选择理论创始人之一,曾任美国经济协会副会长,1986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其把经济方法运用于政治过程的研究,填补经济学研究领域空缺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成本与选择》虽然从篇幅来看是一本小书,在布坎南的著作体系中却占据了一个关键的地位。
因为“(机会)成本”这个基本概念与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视角密切相关,该视角对于理解布坎南的学术思想至关重要。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读书笔记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读书笔记一、总体把握:几个概念的比较和基本论点该书通过大量史料,论证了现代大型联合工商企业的诞生乃是市场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及高效率的销售组织对于保证企业顺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阐述了管理的变革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即“看得见的手(有形之手)”——管理协调——对技术和生产的有力促进作用。
1、“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即市场协调,具体是指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力图追求个人满足,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但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社会利益,并且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的效果更大。
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人们自觉地按照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发调节着自己的行为,并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看得见的手”即管理协调,是指支薪经理根据生产及技术的发展,依照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的客观实际及规律来调节生产、销售和分配等过程,以实现综合利益的最大化。
2、传统公司与现代企业(1)传统公司:由一个或者少数所有者在一个办事处内经营的商店、工厂、银行或从事运输业等的公司。
特点是结构上专业化,且靠市场和价格机制来协调和控制。
现代企业: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即可适当地被称为现代企业。
其特点是包含许多不同的营业单位,且由支薪的行政人员所管理。
(2)两者的比较a)传统公司是单一单位的企业,通常只掌管一种经济职能,经营单一的产品系列,且仅在一个地区经营;而现代企业由多个单位组成,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管理办事处,每个单位都由专门的支薪经理所管理,理论上每个单位都是作为独立的企业而运转的。
b)传统的公司往往是合伙生意,比较短命,代际移交常常导致重新结伙或解散;而现代企业采用层级制,具有持久性,人员虽有进出,其机构和职能却保持不变。
c)传统公司管理人员的选拔和晋升多依赖于家族关系和金钱;而现代企业经理人员的选拔依赖培训、工作经验以及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之海浩瀚,思考之路无限——《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读书笔记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教授是美国着名的企业史学家。
粗读《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我的直观感觉是,钱德勒作为史学家严谨治学、旁征博引的风格十分明显。
本书含有大量的史料,而且作者十分重视对个案的研究。
通过翔实的资料和大量的个案研究,作者对美国现代工业管理的内容以及早期的演变进行详细的介绍。
对于管理来说,历史有什么用?“不了解历史,就等于不了解人类自身。
同样,不了解企业史,就等于不了解管理学。
”企业史不可能给经营管理“催肥”,但却能够使经营管理得到“镜像”。
历史使人深沉,使人稳健,使人清醒。
对于浮躁的现实来说,钱德勒可以使人平心静气地思考。
我也希望我能再读这本书的时候,跟随作者多去思考“为什么”而不是就理论而学理论。
以下是读书过程中所做笔记。
第一部分——传统的生产和分配过程钱德勒认为,要研究历史事件,往往需要追溯到事件发生以前。
要研究现代工商企业的历史,就必须研究这种企业出现以前的生产和分配过程的方式。
第一部分首先考察了1790到1840年之间不断改变的生产和分配过程。
这一时期的美国经济迅速增长,但是规模和内容却没有什么变化,单一单位的传统企业大量增加,遵循传统的的商业习惯,以传统的的方式经营企业,企业界很少出现组织上的创新。
第一章的主题是传统的商业企业。
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日渐专业化,商业活动越来越依赖市场机制来协调。
经济的扩展和生产的专业化使从事经济活动的商业企业数量激增。
十八世纪九十年代,殖民地时代的一般商人买卖各种产品,执行所有的基本商业功能。
家庭农场是最常见的经营单位,小工场的手工业者操作者少数制造业。
殖民的的商人从家族里物色货品销售与采购的代理人。
随着政治独立的来临,这种个人的家族商业世界也开始发生变化。
棉花和纺织品的繁荣推动了商业活动的系统化和专业化,这种影响自1815年以后完全显现出来。
棉花的商业化种植扩展到南方的广大地区,南方商业化农业的发展又加速了东部商业走向专业化。
大量的棉花贸易使纽约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棉花的交易渐由专业的公司来经营,新兴的商人从事这种交易,他们不采取买进的方式,而是收取佣金。
棉花代理人为种植园主执行推销/采购工作,并且为他们提供信用贷款,复杂的信贷制度依据期票和汇票运行。
在重要的港口,专业形态的经纪公司和专业化的中间商人“包商”出现了,大陆商业网络迅速完成并且几乎只受市场机制的协调。
农业区不是为当地消费而生产食物,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市场交易和有形转运面流通于国内、国际的经济领域。
第二章的主题是传统的的生产企业。
由于生产技术上的限制,生产企业与商业企业一样保留着传统的企业形式。
农业中的大规模企业数量要比工业中的大规模企业多。
大农场是典型的老式大规模生产形式。
纺织联合工厂是新式的大规模生产形式。
与众不同的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它被称为现代工厂的另一种原型。
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具有广泛的内部分工,其组织和经营方式是独一无二的,主管罗斯韦尔·李把权力集中到主管办公室并改组了工厂的行政系统,创立了当时最复杂的会计核算和监督检查方法。
作者认为现代的工厂管理起源于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由李上校发展出来的管理方法和程序被现代科学化的工厂管理实践者们广泛吸收并加以改善。
有市场保证并能支付高昂成本的兵工厂以及能利用水动力维持生产的纺织联合工厂毕竟是少数,经营这些企业的经理阶层人数也相当有限。
在美国,工厂扩大的限制主要是技术上的,特别是缺煤的限制。
到19世纪中叶,煤炭充分供应和煤炭利用技术传入造成了生产过程的基本变化。
铁路和电报开始改变分配过程。
铁路运送新工厂的产品,在批发商和销售商之间分配,业主们将经营活动进一步分工,同时雇佣支薪经理监督和协调企业经营活动。
新形式的丰富能源和革命性的交通通讯手段几乎同时出现,导致了美国商业和工业上现代企业的兴起。
第二部分——运输与通讯中的革命铁路与电报提供了迅速、定期、可靠地交通与通讯方式,对大量生产、分配来讲是必不可少的。
而铁路和电报公司本身也是美国最早出现的现代工商企业,他们最早雇用专职经理人员来管理营业单位的工作,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明确分开。
这些现代工商企业不但在二十世纪初期完全支配了美国的运输与交通网络,而且为其他经济部门的兴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美国新运输网的形成以及美国第一个现代工商企业和第一个现代管理阶层的演变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经济萧条时期,铁路运输网在不断扩张,组织上也出现引人注目的创新改革;第二阶段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期,铁路修筑仍在进行,铁路公司彼此竞争、合并。
第三章的主题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铁路——第一个现代工商企业。
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开始,随着技术的进步,铁路修筑进入高潮。
由于修筑铁路需要巨额资本,管理工作相当繁多且复杂,因此需要大量受过特殊技能训练的经理监督、评估和协调日常经营活动,这也意味着各种崭新的内部管理程序和会计统计监督的形成。
具有专业经验的支薪阶层的现代管理先驱如麦卡勒姆、拉特罗布、汤姆森、芬克等人在企业机构创新、会计统计创新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至美国内战前,现代企业的雏形已在美国铁路公司中出现。
第四章的主题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铁路的联营与竞争。
为了解决转运费用昂贵的问题,铁路公司之间开始相互合作。
铁路经理们采取了扩大直达运输的合作方式,这项合作计划实施后证明极为成功。
捷运公司几乎承运了美国所有的运输。
但铁路公司联营的成功也加剧了彼此的竞争,铁路经理们订立联盟,建立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且最复杂的卡特尔之一,但是为控制竞争而组成的卡特尔实际上是失败的。
为了达成全国铁路网所必需的组织程序设计及技术标准化的开展,是中高层经理们经常商量并协力应付各种复杂的问题,这使得这些经理们具有了一种从事专门职业的意识。
中层经理们用管理的协调代替了市场的协调,他们是组织上和技术上无数创新的设计者和改良者。
同时作者也指出,在通过合作控制竞争这方面,中层经理的成就就逊色一些。
芬克的失败也表明即使是最周密设计出来的卡特尔也无法控制竞争。
第五章的主题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头十年建立庞大的自给系统。
十九世纪五十十年代是修建铁路和铁路成为第一批现代工商企业的时代,十九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是协调和竞争直达运输的年代,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则是建立庞大自给系统的年代。
完善内部组织以及协调直达运输主要是中层管理人员的事务,而建立庞大的自给系统则主要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
高层经理决定着企业的长远目标,并分配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资源。
他们既包括以铁路为终身职业的经理人员,也包括投资铁路的企业家和金融家。
投机商古尔德对美国铁路发展战略具有重大影响。
他迫使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建立第一个跨领域铁路王国,使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转变为一个庞大的系统,促使西部个大铁路公司的高层经理采取扩充与合并战略。
随着庞大系统的完成,价格制定、战略规划和投资决策已经相当惯例化,铁路也因此也一直保持着独具形式的高阶层管理形态,铁路的管理日益官僚化。
管理层次的晋升愈来愈重资历而不是才能,接近退休年龄的人才能晋升到部门的最高职位。
由于铁路需要庞大的外来资本,因而大多数公司董事会的金融家超过了经理人员,但经营事务、制定战略规划主要由经理人员完成,所以美国铁路企业仍然是经历是资本主义而不是纯粹的金融资本主义。
第六章的主题是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在美国,铁路是基本的、成长迅速的运输和通讯基础设施的中心。
铁路是架设电报和电话线的现成通道,导致了现代邮政系统的形成,铁路公司也经营了几乎全部的国内轮船航线,铁路车站成了新兴城市运输系统的中心点。
其他形式的运输和通讯系统提高了产品、旅客和信息流的速度和量,它们的经营也需要现代工商企业的形式。
由于相比铁路而言它们的交易量少而单一,因此其他运输和通讯行业的经理人员通常采用铁路的管理程序而不再另创新的一套。
采用新技术的运输业和通讯业均以现代工商企业的形式经营,由职业的中层经理人员协调流量,而高层经理人员则负责分配资源。
在铁路企业、城市运输企业以及电报电话公司中,高层经理在有关财源的筹措与开销问题上,与投资银行家共同作出决策。
第三部分——分配和生产中的革命分配和生产过程中的革命主要是建立在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上。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基本的基础设施得以形成,现代方式的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以及管理他们的现代工商企业也随之出现,。
由于每个加工单位每天的生产量和每个分配单位每天处理的交易量都大为增加。
因而经营企业能够将他们的进一步分工有几个营业部门来完成。
同时,前所未有的生产和流通速度,促成了几个单位一体化于一家企业之内。
这些新的、多单位企业的经理,能比市场机制更有效地监督生产和分配过程,并协调流动于其间的快速且庞大的货物量。
第七章的主题是大量分配。
分配领域中商业企业规模和活动的转变发生的十分突然。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传统的商业公司仍然在执行全国货物的市场交易和分配功能;到十九世纪武士和六十年代,现代商品经销商接管了农产品的营销和分配。
同时,经营全系列产品的批发商开始买卖最规格化的消费品。
到十九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现代的大零售业百货公司,邮政公司和连锁商店开始进入批发业者的市场。
所有这些大型营销企业都有相同的内部管理结构,它们协调农作物和各种成品的流通,把货物从生产者手中送到消费者那里。
这种管理协调的办法提高了美分配系统的效率。
现代的商品经销始于农作物的营销。
铁路承担了谷物与面粉的运输,随着贮藏设备的建立和交易所的成立,谷物运送和营销的革命才算完成。
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经营全系列产品的批发商已掌握了传统消费品的分配,这些批发商比任何早期的中间商经营更多数量的庞大业务。
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批发商对美国销售业的支配达到了顶峰,但此时大的零售商也开始取代批发商的地位。
他们直接从制造厂购买商品,并发展成与批发商同样庞大的销售量和更快的库存周。
由于他们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减少了市场交易次数,所以他们的管理网络具有更高的效率。
第八章的主题是大量生产。
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的出现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分,基本原因是技术。
大量分配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组织的革新和改善,以及新型的运输和通讯方法。
但大量生产除了组织上的革新外,通常还需要技术上的突破。
这类大量生产技术首先出现在流体和半流体的加工处理中,在金属生产和加工业中在较为缓慢,不过一旦出现了这种突破,产量就会以惊人的数量增长。
在这些制造厂里,为了协调生产出的巨大流量需要雇佣支薪的经理人员并发展出现代工厂的流程与组织。
依靠技术创新,组织设计的改进和人员技能的趋于完善,生产一定产品所需的工人数减少,高产量工业很快就成了资本密集型的、能源密集型的和经理密集型的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