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及论语简介》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语 及 孔 子 介 绍
论语及孔子介绍
【1】孔子生平简介 【2】论语简介
孔子的生平
【1】 孔丘 (前 551 年 9 月
28 日 < 农历八月廿七 > ~前 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 一 > ),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 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 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 之一
孔子的性格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 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云尔。” ★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 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 放弃道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 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 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 。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 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 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 以直道而行也。”
孔子的思想
★政治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的其核心是“礼”与“仁”。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 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 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 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 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 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 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 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 育原则等。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 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 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 范性也发源于此 ★《论语》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 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论语原本自秦代便已失传。到 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 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 《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 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 论语》21篇。
★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 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 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 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 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 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孔子与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
★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的 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 称赞为“博学好礼”。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 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 具体是196.8cm。臂力过人,远非后世 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 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 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 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 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 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 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 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 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 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 晏婴阻。 ★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 , 孔子仓皇逃回鲁国 。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 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
★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 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 。因 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 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 。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 郑至陈国 。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 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பைடு நூலகம்日,最后 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 于一死。 ★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 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 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亡。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 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 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 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 摆在首要地位。
★教育思想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 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 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 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 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 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不平凡的出身
【1】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 子姓 【2】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 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 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嫡长子排行 称伯,庶出长子排行称孟),但有足疾。在当 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 叔梁纥后来又在外纳颜氏第三女征在为妻,生 孔子,因出生之前曾在尼丘祈祷,故起名为丘
【3】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天生神力,可以 “力举城门”,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 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
【4】据民间传说孔子的出生也很不平凡, 出生之时,头顶向下凹陷,故取名曰 “丘”。这当然是不严谨的说法,先不说 孔子是否因此得名孔丘,单是头顶凹陷就 有点玄乎。因为在现在的观点看这绝对不 是什么异象,而是新生儿严重缺钙的表现。 这样的新生儿一般智力都有点问题。然而 事实上恐怕没人敢说孔子是“脑残”
★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 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 国大治 。但孔子也因此与“三桓” (季孙氏、叔 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 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 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 控制着三桓)结下了仇怨。
★鲁定公13年 ,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 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 一年,孔子55岁。
论语及孔子介绍
【1】孔子生平简介 【2】论语简介
孔子的生平
【1】 孔丘 (前 551 年 9 月
28 日 < 农历八月廿七 > ~前 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 一 > ),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 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 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 之一
孔子的性格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 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云尔。” ★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 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 放弃道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 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 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 。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 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 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 以直道而行也。”
孔子的思想
★政治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的其核心是“礼”与“仁”。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 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 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 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 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 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 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 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 育原则等。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 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 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 范性也发源于此 ★《论语》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 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论语原本自秦代便已失传。到 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 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 《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 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 论语》21篇。
★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 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 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 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 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 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孔子与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
★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的 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 称赞为“博学好礼”。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 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 具体是196.8cm。臂力过人,远非后世 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 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 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 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 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 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 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 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 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 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 晏婴阻。 ★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 , 孔子仓皇逃回鲁国 。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 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
★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 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 。因 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 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 。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 郑至陈国 。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 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பைடு நூலகம்日,最后 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 于一死。 ★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 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 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亡。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 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 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 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 摆在首要地位。
★教育思想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 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 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 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 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 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不平凡的出身
【1】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 子姓 【2】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 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 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嫡长子排行 称伯,庶出长子排行称孟),但有足疾。在当 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 叔梁纥后来又在外纳颜氏第三女征在为妻,生 孔子,因出生之前曾在尼丘祈祷,故起名为丘
【3】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天生神力,可以 “力举城门”,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 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
【4】据民间传说孔子的出生也很不平凡, 出生之时,头顶向下凹陷,故取名曰 “丘”。这当然是不严谨的说法,先不说 孔子是否因此得名孔丘,单是头顶凹陷就 有点玄乎。因为在现在的观点看这绝对不 是什么异象,而是新生儿严重缺钙的表现。 这样的新生儿一般智力都有点问题。然而 事实上恐怕没人敢说孔子是“脑残”
★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 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 国大治 。但孔子也因此与“三桓” (季孙氏、叔 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 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 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 控制着三桓)结下了仇怨。
★鲁定公13年 ,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 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 一年,孔子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