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背后的艺术大众化

——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朱咪咪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杭州)

【摘要】当机械复制技术以它迅猛的方式推领着人类的感性生活方式时,电影也正无孔不入地渗入到大众文化之中。本文以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为基石,探讨当代艺术的大众化与电影之间的联系及意义。

【关键词】艺术大众化;电影;机械复制

正文

在当今电影大量流行的盛世下,它所带来的文化冲击,随之填平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鸿沟。伴随着明星价值与艺术吸引力的存在,电影跨越了生活中公共话语与私人话语的边界,大众的审美趣味得到不断地提升。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传统艺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而这种改变,是在1936年本雅明发表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的“机械复制”理论得来的。“技术复制达到了这样一个水准,它不仅能复制一切传世的艺术品,从而以其影响开始经受最深刻的变化,而且它还在艺术处理方式中为自己获得了一席之地。”在他看来,这种大规模的机械复制技术在艺术生产中的运用,对传统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样,现代艺术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其中之一就是艺术接受方式的转变:由最初的膜拜价值到现在的展览价值。机械复制技术将艺术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上拉了下来,成为与大众面对面的桥梁。机械复制技术的艺术作品中的“灵韵”逐渐消失,作品的本真性和独一无二性受到破坏,大众与艺术品之间的距离不再是遥不可及。

电影作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基于照相摄影技术而产生。人们在电影中谈论的关于“灵韵”的消退、艺术的终结,其实都是源于其接受方式的转变,也就是大众意识兴起的表现。大众对艺术作品的反应也因艺术形式的社会意义的削弱,其批评与欣赏的态度越来越分离开来。以下将大众对电影与绘画、传统戏剧艺术表演的反应作出对比:

大众对绘画与电影之间的反应

针对机械复制产生的艺术绘画,其“灵韵”的消失给大众所带来更多的是消极影响。因为图像的可复制技术,大众在展览上进行观赏时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看绘画作品时的心境也因为作品不是真迹而不能产生代入感和发生共鸣。如卢浮宫中的《蒙娜丽莎》和机械复制出来的其艺术作品,二者所带给大众最直观的印象便有很大的差距。

而电影运用它多种手段丰富观众的感知领域,包括视觉、听觉和统觉冲击人们的意识。它比绘画更精确分析事物的行为对象,视觉也更加多变,这样也就促进了艺术与科学的相融。其次通过电影中特写、聚焦、空间、以及画面的放大缩小等技术,使他们在无意识的视觉领域中产生了本能的感官冲动,从而达到可触性的目的。

我们知道观众是电影的审美主体,观众对电影的注意、喜爱、迷恋虽然是主观的,但无数观众对它都这样注意、喜爱、迷恋,在主体间性发生过程中,主观就会向客观转化。康德认为:“如果这件事对每个人,主要他具有理性,都是有效的,那么它的根据就是客观上充分的。”无数欣赏主体主观的协调一致,就使电影的吸引力产生了客观性,大众在进行批评与欣赏时就往往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二、大众对传统戏剧艺术表演与电影之间的反应

电影与传统的戏剧艺术表演十分不同。首先电影艺术的技术结构手段非常丰富,它拓宽了人类视觉和听觉的感知范围。它以自身的技术手段捕捉到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细节,从而启示人们去关注心灵深处的无意识世界。而传统的戏剧艺术表演是在现场直观展现给予观众信息,

观众和舞台之间还存在着“灵韵”。由于银幕上那些一闪而过的画面,使得大众的联想活动时常被有意无意地打断,从而产生感官震惊。大众的艺术审美趋势从自主品味到被动接受、消遣性接受取代了凝神专注式接受。

其二,观众的话语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很关键。演员面对镜头进行独自表演,这种由镜头而产生的对观众的隔阂,即观众的不可见性、对作品反映的不可预知性,令电影创作者惴惴不安地揣摩要如何迎合观众的口味。于是观众的权威性便开始逐渐地凸现出来。“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式的观赏和体验的乐趣与行家般的鉴赏态度直接紧密结合在一起。”艺术品的受众者们从一个作品意义的接收器变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参与者。电影的题材也在众目的期待下越来越接近生活,满足大众观看自身形象的需要。随着大众意识的不断提高审美趣味的不断提升,受众的主导意识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批评与欣赏也发生了质性的变化。

艺术大众化下的电影,如今已成为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共享的文化资源信息。它具有强烈的实用功利价值和娱乐消遣性质,其强烈的主体参与、感官刺激、精神快餐和文化消费的社会化的审美追求造就了现世的盛行。特别是具有与时代与文化的契合性和呼应性,这里我举出如下两个关于姜文导演的电影做进一步详细的分析: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让子弹飞》,从最开始姜文将青春进行到底,丝毫没有对场面进行刻意地处理。而之后的黑色幽默和众多的暴力场面则是将电影基本的叙事要求和电影内涵掩盖其中,追求的是对观众的眼球和电影手法的运用。少了些许导演情感表达的投入,更多的是对于视觉的美感、场面壮观的追求和对于消费者市场的媚惑。姜文电影表达方式的转变正好应证人们艺术“趣味”的转变。观众作为受众在电影本身的发展中,对蒙太奇电影的接受和对后现代表现手法的电影的追捧,都迫使电影作为艺术作品丧失了本身的膜拜价值,而不断地向消遣价值倾斜。这种艺术的大众化与时代的发展和价值取向有很大的关系。

在机械复制为主潮的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与价值取向如本雅明所阐述的一样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且电影作为艺术作品一旦完成,就成为了消费品,人们通过文化消费的方式对它进行审美分析以及评价。而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观众的评价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也更加的鲜明富有个性。

今天所有这些对艺术追求的愿望已经由观看影像的快感和便捷中得到了解决。人们观看美的方式由亲近并接触它,变为亲密接触它的影像复制品。这个转变消除了横亘在人与物之间的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不难想象一切艺术都在朝着影像的方式记录,人类的审美也将日趋大众化。而艺术的大众化正是机械复制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洪方舟.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艺术的关系——读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J].长沙大学学报,2013.05

[3]王琦.机械复制技术对影像艺术大众化的影响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4]余琪.从机械复制到大众狂欢——读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J].室内设计,2010,2

[5]冯之.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D].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6]龚婷.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的现代启示——论当代大众文艺传媒及大众化[J].南方论刊.200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