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劳动法律法规知识

合集下载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点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点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点一、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劳动合同是雇佣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用于确立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1. 劳动合同的名称:合同应明确标明为劳动合同,以表明合同双方的立场与关系。

2. 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合同应包括雇主和劳动者的名称(或单位名称),住所地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

3. 劳动合同的期限:合同应明确规定劳动关系的持续时间,可以是固定期限制或无固定期限制。

4. 工作内容和地点:合同应详细列出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工作地点的具体地址。

5. 工作时间和休假:合同应规定劳动者每天、每周的工作时间,以及休假的安排和制度。

6. 劳动报酬:合同应明确规定劳动者的工资、提成、奖励、津贴等报酬项目及支付方式。

7. 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合同应包括雇主提供的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福利待遇(如年终奖、职工福利)的具体内容。

8. 劳动纪律和劳动保护:合同应明确规定劳动者在工作中应遵守的纪律以及雇主提供的劳动保护措施。

9. 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合同应规定一方未履行义务的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的方式和途径。

以上是劳动合同中的基本要素,雇主和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阅读并确保合同内容的准确与完整。

二、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1. 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但建议采用书面形式以确保证据,劳动合同应由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

2. 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可以按照约定期限自动解除,也可以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解除。

此外,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还有以下情况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 双方一致解除:由雇主和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b. 解除通知期:劳动合同约定了解除通知期,任何一方在通知期内提前通知对方即可解除合同。

c. 解除赔偿:一方在不履行劳动合同或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情况下,另一方可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或赔偿。

d. 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如遭遇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情况,劳动合同可以由双方协商解除。

劳动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概要

劳动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概要

劳动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概要一、引言劳动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关系进行规范的法律与行政法规,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平等协商关系。

本文将简要概述劳动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

二、劳动合同法1. 劳动合同的定义与要素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的合同,包括用工方式、工作内容与条件、薪酬标准等要素。

2.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变更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双方有权通过协商变更劳动合同。

3.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可以通过解除、终止或合同期满等方式终止。

三、劳动用工制度1.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保障其合法权益,并应履行相应的劳动义务。

2. 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并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工资与福利等。

3. 劳动保护与安全劳动保护与安全是用人单位应当重视的问题,包括提供符合法律要求的劳动保护设施、定期进行劳动环境检查等。

四、劳动报酬制度1. 工资支付制度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降低或拖欠工资。

2. 薪酬计算与调整用人单位的薪酬计算与调整应当公平合理,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劳动争议解决机制1. 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双方自愿参与,达成调解协议后具有法律效力。

2. 劳动仲裁劳动争议无法通过调解解决时,双方可以依法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具有法律强制力。

3. 劳动争议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将争议提交劳动争议解决人民法院进行诉讼,由法院作出判决。

六、劳动保险与社会保障1. 劳动保险劳动保险是国家对劳动者提供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遭受伤害或患病时的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

2.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对公民提供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七、劳动法律法规宣讲与学习劳动法律法规的宣讲与学习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增进双方对劳动法律法规的理解与意识,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问答劳动法律法规知识问答劳动法律法规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它涉及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工作压力大、法律意识薄弱,很多人并不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因此需要在平时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以便维护自己的权益。

下面是一些劳动法律法规常见问题的解答:Q1: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多少天通知?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至少30日通知劳动者,但双方协商一致的除外。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而如果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则应提前15日告知用人单位。

Q2: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怎么办?A: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是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办法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如果工资支付逾期,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要求支付延迟履行期间的工资报酬,每逾期一天,支付工资报酬的数额不低于应支付数额的百分之二。

如果用人单位长期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Q3:工伤是指什么?A: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遭受的意外伤害或疾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投保工伤保险,对在工作中发生的工伤给予赔偿。

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贴等。

如果劳动者发生工伤,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由用人单位协助劳动者进行伤情鉴定,并按照规定向工伤保险基金申报。

Q4:劳动者加班需要额外报酬吗?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工作的,应当按照约定的工资报酬支付;在延长工作时间上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工资报酬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加班工资报酬。

如果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支付加班工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进行支付,并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采取其他合法手段进行维权。

以上是一些劳动法律法规的常见问题解答,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维权意识要越来越强,坚定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律法规常用知识

劳动法律法规常用知识

劳动法律法规常用知识劳动法律法规是保障员工权益和推动劳动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基础。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了解和运用劳动法律法规知识对于员工自身的权益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劳动法律法规中常用的知识,以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一、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雇主和员工之间约定和确认双方权益义务关系的重要文件。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明确约定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关键条款,以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护。

此外,劳动合同还规定了劳动关系终止的各种情形,如双方协商解除、到期终止、解雇等。

二、劳动标准劳动标准是国家对于劳动者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时间等方面的规定,旨在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

劳动标准涉及到最低工资、加班工资、年假、法定休假等内容,雇主必须依法履行义务,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三、工资支付工资支付是雇主与员工劳动关系中最重要的义务之一。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雇主应当及时足额支付员工工资,并确保不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此外,员工应当了解劳动法规对于工资支付的相关规定,如加班工资、福利补贴等。

四、工时和休假工时和休假是劳动者合法休息、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十小时。

同时,员工享有带薪年休假、法定休假、婚丧假、产假等权益,雇主应当保证员工合法休假权益的享受。

五、劳动关系终止劳动关系终止是雇主和员工之间工作关系结束的情况。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关系终止可以包括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双方协商解除、辞职和解雇等。

无论终止原因如何,双方都应当依法履行相应的程序和义务,保护员工的权益。

六、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解决是保障员工权益的重要环节。

在劳动关系中,可能会发生工资纠纷、劳动合同纠纷等问题,此时员工需要了解劳动法律法规中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的程序和规定。

一般而言,劳动争议应当首先通过协商解决,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劳动诉讼。

常见劳动法律法规知识详解

常见劳动法律法规知识详解

常见劳动法律法规知识详解劳动法律法规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工具,对于雇主和雇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了解常见劳动法律法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雇主合法经营,也可以帮助雇员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将详细解析常见劳动法律法规,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法以及劳动争议解决法等。

一、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法规,对于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权益保护以及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有详细规定。

1. 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休假和福利待遇等。

雇主与雇员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需明确约定这些要素,并在合同中写明具体条款。

2. 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并签署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

雇主应当履行提供工作条件和保障劳动安全等义务,而雇员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劳动。

3. 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变更必须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

劳动合同的解除应当符合法定条件,如双方协商一致、一方提前通知等。

二、劳动保障法劳动保障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法规,其中包括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工时、休假、社会保险以及劳动条件等方面的规定。

1. 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障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雇主不能以任何方式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同时,最低工资标准还会定期调整,雇主需要及时调整员工的工资待遇。

2. 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根据劳动保障法,雇主需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通常为每周40小时。

同时,员工也享有法定的带薪休假,如年假、病假、婚假等。

3. 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保障法规定了雇主应当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员工也需要按照规定缴纳一定比例的个人社会保险费。

三、劳动争议解决法劳动争议解决法是为了解决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而设立的法律法规,包括劳动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等方式。

1. 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一种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

当劳动争议发生时,双方可以选择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仲裁委员会进行调解或裁决。

劳动与劳动法律法规知识分享

劳动与劳动法律法规知识分享

劳动与劳动法律法规知识分享在当代社会,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每个人都要通过劳动来获取收入和改善生活。

劳动法律法规则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法律依据。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劳动和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

一、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劳动是人类创造财富的一种基本方式,也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发展的途径之一。

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提供了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使得社会得以繁荣发展。

劳动不仅是个人获得经济收入和改善生活的途径,同时也是个人能力培养、社会地位提升和人生价值实现的手段。

二、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劳动法律法规主要体现在《劳动法》和相关的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法律中。

这些法律法规通过规定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劳动关系的基本规范、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等方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保护原则、公平原则和协商原则。

平等原则意味着雇主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应该平等对待,不得存在任何形式的歧视;保护原则强调雇主应该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给予必要的保护,并且要设立合理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公平原则要求劳动者和雇主在劳动关系中均应遵守合同约定,不得违反合同或者强制劳动者进行不合理的劳动安排;协商原则强调雇主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应该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劳动纠纷,实现共赢。

三、劳动合同的要素与特点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具体表达。

劳动合同的要素包括劳动者、用人单位、劳动内容和劳动报酬等。

劳动合同可以是固定期限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

劳动合同的签订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平等自愿的行为,雇主不得以不合理的方式限制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也不得违约或者逃避合同义务。

劳动合同的特点是保护劳动者权益、明确双方权责、提供稳定的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规定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权责,明确了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工作报酬等,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律案例小常识(3篇)

劳动法律案例小常识(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劳动法律在维护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广大劳动者了解劳动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劳动法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和解答。

二、劳动法律基础知识1.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以下是一些关于劳动合同的基础知识:(1)劳动合同的种类: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的订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3)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违法解除。

协商解除是指双方当事人经协商一致,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法定解除是指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情形下,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解除是指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2. 工资支付工资支付是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一些关于工资支付的基础知识:(1)工资支付的形式:货币支付、实物支付和其他支付形式。

(2)工资支付的时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3)工资支付的项目: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津贴、补贴等。

3.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是劳动者享受劳动权利、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一些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基础知识:(1)工作时间:国家实行标准工作时间制度,即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

(2)休息休假:劳动者享有带薪年休假、探亲假、产假、陪产假、婚假、丧假等休息休假权利。

劳动法律法规相关知识

劳动法律法规相关知识

劳动法律法规相关知识一、劳动法整体概述劳动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分,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规范劳动关系。

劳动法律法规涉及到劳动合同、劳资纠纷处理、劳动时间、工资福利等多个方面。

在职场中,劳动法律法规对雇主和雇员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将就劳动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础,是雇主与雇员约定双方权益和义务的法律文书。

劳动合同应包含以下要素:双方当事人、劳动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防护和安全等。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的形式和期限可能有所不同。

法律规定雇佣劳动关系时,劳动合同应当书面化,否则可能会面临一定法律风险。

三、劳动时间和休假劳动时间和休假是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是国家和企业对劳动者健康和福利的保障。

劳动法律法规通常规定了每天工作时间、每周工作时间和工作日数、法定休假天数以及加班和休息调整等内容。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雇主应当遵守相关的劳动时间和休假制度,并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

四、工资福利工资福利是雇佣劳动关系中重要的方面,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了最低工资、支付方式、加班工资、年假工资等内容。

此外,法律法规还规定了与工资相关的福利待遇,例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年终奖金等。

雇主应当确保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为劳动者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

五、劳动保护与安全劳动保护与安全是劳动法律法规非常重视的一部分,旨在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了工作场所的安全要求、劳动防护设施的配备、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处理程序等内容。

雇主在雇佣劳动者时,有责任提供安全的劳动环境,并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知识和培训,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六、劳资纠纷处理劳资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劳动法律法规对于劳资纠纷的处理有详细规定。

例如,劳动法律法规通常规定了劳动纠纷的解决程序、仲裁和诉讼程序、赔偿标准等。

劳动法律法规相关知识

劳动法律法规相关知识

劳动法律法规相关知识一、劳动法简介劳动法是指国家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进行调整和规范的法律体系。

劳动法律法规是指在劳动关系中,涉及劳动者权益保护、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工时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劳动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中最基本的法律文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在劳动合同中得到明确规定。

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等事项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2.工资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支付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给予报酬的重要方式。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且不能擅自扣减或拖欠工资。

3.工时管理工时管理是指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和监督,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遵守工时限制,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益。

4.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是指对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权益进行保护的措施。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加强职业病预防和职业危害防护。

5.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解决是指解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引起的争议和纠纷的途径和方式。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

三、劳动法律法规的作用劳动法律法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的权益,确保其能够合法获得工资报酬、享有休息休假和劳动保护等权益。

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法律法规维权,获得合法权益的保障。

2.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劳动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的行为进行规范,要求其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与劳动者建立和维护合法的劳动关系,履行相应的劳动权益和义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维护社会稳定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防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引起的纠纷和冲突。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一、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概念及意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是指国家为保护劳动者权益和建立公平合理的劳动制度所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

它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最低工资规定》等,广泛适用于劳动用工关系、劳动报酬、职业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劳动争议解决等方面。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能够依法享受到合理的劳动条件和权益保护。

同时,它也规范了用人单位的行为,促使用人单位遵守规章制度,确保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劳动法律,规定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和义务,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工资的支付、工时的安排等。

同时,该法还对女职工、未成年劳动者、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做出了具体规定。

2. 《劳动合同法》该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和解除等方面的规则,明确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双方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对于稳定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规定是确保劳动者获得一定的最低工资保障的法规。

根据不同地区、行业的经济状况以及生活成本等因素,政府会制定相应的最低工资标准,用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4.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包括《劳动保护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则,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安全的劳动环境,预防职业病发生。

5. 劳动保护和劳动争议解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包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确保劳动者在劳动纠纷中能够获得公正的处理和解决。

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为了确保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和落地,我国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制度。

劳动法律法规常用知识(PPT 40页)

劳动法律法规常用知识(PPT 40页)
待遇不同
劳动关系 双方当事人的关系比较稳定
劳务关系 多为一次性的工作,一般以完成特定工作为目的
劳动关系
劳动者除了工资外,还享有社会保险、带薪休假等 待遇
劳务关系 一般只涉及到劳动报酬,无其他待遇
入职– 签订劳动合同
1-2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何时建立?
《劳动合同法》第 7 条、第10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5-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在职 – 试用期
1-1 试用期的期限
《劳动合同法》第19条
合同期限<3个月 3个月≤合同期限<1年 1年≤合同期限<3年
合同期限≥ 3年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 1个月 试用期≤ 2个月
试用期≤ 6个月
➢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在职 – 试用期
1-2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法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内可以解除劳动关系的情 形
提前三天以书面形式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或不胜
任工作;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
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得 其他工作的。
最长280天
2
产期: 通常指产假期间
(基础产假98天+晚 育假30天+难产/剖 腹产15天+多胞胎每 多1胎增加15天)
最长约158天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总期限约804天
3
哺乳期: 产后至小孩满一 周

劳动法知识点教育高中生如何正确维护劳动权益与遵守劳动法规

劳动法知识点教育高中生如何正确维护劳动权益与遵守劳动法规

劳动法知识点教育高中生如何正确维护劳动权益与遵守劳动法规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法规,对于高中生而言,掌握劳动法知识非常重要。

正确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和遵守劳动法规不仅能保护自身权益,还有助于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法治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些劳动法知识点,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高中生正确维护劳动权益以及遵守劳动法规。

一、劳动法知识点1.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雇佣双方确定劳动关系及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

高中生在开始工作前,应与雇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工作内容、工时制度、工资待遇等,防范可能产生的劳动纠纷。

2. 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是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的最低劳动报酬标准。

高中生在选择工作时,应了解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并确保自己的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3. 工时制度工时制度是规定工作时间长度及休息休假的制度。

高中生在工作时,应注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不超过规定的工作时限,同时也要享受到规定的休息休假待遇。

4. 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是指雇主应提供安全、健康的劳动环境,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高中生在工作中,应遵守劳动保护方面的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5. 劳动报酬劳动报酬是劳动者按照约定或劳动合同获得的报酬。

高中生在工作时,应确保自己按时获得劳动报酬,并检查工资条以确保报酬符合法律法规。

6. 劳动纠纷解决劳动纠纷解决是指对于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高中生在面临劳动争议时,应积极寻求法律援助,借助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正确维护劳动权益和遵守劳动法规的建议1. 加强劳动法知识学习高中生可以通过阅读劳动法相关资料、参加劳动法学习班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劳动法知识水平,并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2.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高中生应树立勤劳、诚实守信的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机会,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并通过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

3. 保护个人劳动权益高中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认真核对合同内容,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安全员的工作中常见的法律法规知识

安全员的工作中常见的法律法规知识

安全员的工作中常见的法律法规知识安全员是指在各类工作场所负责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的专门从事安全工作的人员。

他们应具备丰富的法律法规知识,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

本文将介绍安全员在工作中常见的法律法规知识。

一、劳动法相关知识1.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对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和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安全员要了解劳动合同法中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加班等方面的规定,确保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合同关系符合法律要求。

2. 劳动保障监察法劳动保障监察法是我国的主要劳动保障立法,它规定了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和权限,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安全员需要了解该法的相关规定,以便在工作中遵循和维护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劳动者的权益。

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关知识1. 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法律,旨在保障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安全员要了解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安全生产组织、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规定,贯彻和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

2. 安全生产责任制条例安全生产责任制条例是我国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具体规范,明确了企业相关主体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

安全员要了解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和实施方法,协助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推动安全工作的开展。

三、消防法律法规相关知识1. 消防法消防法是我国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法律法规,对于预防和控制火灾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员应该了解消防法中有关火灾防范、消防设施设备的规定,组织和指导用人单位进行消防安全工作,确保灭火、疏散和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消防安全管理条例消防安全管理条例是对于各类场所消防工作的基本要求,要求用人单位建立并执行消防安全制度、配备消防设施设备,并保持其正常运转。

安全员要了解消防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用人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劳动法律法规相关知识pptx

劳动法律法规相关知识pptx
推动经济发展
劳动法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 ,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02
劳动法的重点内容
劳动合同的订立
订立原则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 用。
订立时间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时,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合同内容
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 间、薪酬待遇等条款。
劳动合同的履行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企业应按照劳动法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保障员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
劳动安全和保护
企业应遵守劳动法规定,提供合法的劳动安全和保护措施,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劳动法在调解劳动争议方面的应用
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
企业应按照劳动法规定,建立完善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通 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劳动争议。
强化组织建设
加强各级工会组织建设,提高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 作用和影响力。
加强集体协商
鼓励和支持工会代表劳动者与企业进行集体协商,达成有利 于劳动者的协议,维护劳动者权益。
06
学习劳动法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劳动法的意义
01
保障自身权益
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可以帮助劳动者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避
履行原则
全面履行、诚实信用。
合同生效时间
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履行内容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 劳动者提供工作,支付工资报 酬,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
等。
劳动合同的变更
01
02
03
变更原因
如工作内容、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等发生变化。
变更程序
双方协商一致,签订书面 协议,并经双方签字盖章 后生效。

完整版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点

完整版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点

完整版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点1.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应书面化,并包括劳动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工时、薪酬等关键条款。

- 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被解除的情况包括双方协商解除、达到合同期限、经济补偿等。

- 合同违约责任:当一方违反劳动合同时,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赔偿金、承担法律责任等。

2. 劳动保护法- 工作时间和休息:员工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且应享受正常的休息和休假。

- 劳动安全:雇主有责任提供安全工作环境,防止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并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设备。

- 工资待遇:雇主应按时足额支付员工的工资,不得任意扣除或拖欠。

3. 用工制度- 用工形式:员工可以以全职、兼职、临时工等不同形式被雇佣。

- 试用期:雇主可以与员工达成试用期协议,以在一定时间内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 劳动关系调解:劳动者与劳动雇主之间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

4. 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障- 劳动保险:劳动者和雇主应共同参加劳动保险并缴纳相应的保险费用,以获得一定的风险保障。

- 社会保障:员工应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获得相应的福利待遇。

- 生育保险:女性员工应参加生育保险制度,享受产假和其他相关福利。

5. 劳动纠纷处理- 调解:双方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平台进行调解,寻求争议解决的方案。

- 仲裁:如调解无效,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

- 诉讼:如仲裁裁决不能满足一方的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由法院作出判决。

以上只是劳动法律法规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具体的适用范围和细则请参阅相关法律文件。

在劳动关系中,雇主和员工应共同遵守法律法规,维护雇佣双方的合法权益。

拓展知识劳动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拓展知识劳动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劳动法律法规概述•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工资福利法律制度•劳动保护法律制度•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目•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法律责任录劳动法律法规的概念劳动法律法规的特点劳动法律法规的概念与特点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包括等价有偿原则公平公开原则平等自愿原则保护劳动者权益原则协商一致原则劳动法律法规的体系结构包括单行劳动法规劳动规章宪法中的劳动条款国际劳工标准劳动法典010203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终止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可以因期限届满、退休等原因而终止。

劳动合同的解除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其中,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循法律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经济补偿金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工资的概念工资的原则工资的概念与原则工资的构成工资主要由基本工资、加班加点工资、绩效奖金、津贴补贴等组成。

工资的支付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员工,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克扣或者拒付。

工资的构成与支付福利制度与补贴福利制度福利制度是指企业或者单位为改善员工生活或者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而设立的制度,如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补贴制度补贴制度是指企业或者单位为弥补员工因工作造成的身体或者心理损害而设立的制度,如工伤保险、带薪休假等。

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符合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劳动安全卫生制度VS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女职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职业病防治与工伤保险制度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制度劳动争议概念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要点一要点二劳动争议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

常见劳动法律法规知识ppt课件

常见劳动法律法规知识ppt课件
2.延长员工试用期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呢?
11
解约处理
用人单位同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几种情形:
协商 解约
1.适用于无法胜任工作等状况的员工 2.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合同 期满
严重 违纪
1.适用于劳动合同期满,表现欠佳,公司不再与之续约的员工 2.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1.适用于严重违纪员工 2.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3.违法解约需支付二倍的经济补偿金
常见劳动法律法规知识
1
目录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劳动法律法规知识 基层管理中常见法律法规风险点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
2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劳动法律法规知识
劳动法律法规 日趋完善
员工法律意识 增强
劳动部门在案 件处理中更倾
向于劳动者
3
常见法律法规风险点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管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风险点
试用期 管理
其它
非常见情形
12
解约处理
协商解约的处理程序
员工同意补偿方案
部门内部沟通
反馈沟通结果 至CSBP
1.评估解约的必要性 2.向CSBP反馈信息 3.向员工解释原因, 劝说员工主动离职 4.探寻员工期望
员工不同意补偿方案
办理工作交接 和离职手续
HR再协商沟通
13
解约处理
劳动合同到期处理程序
发布人员名单
人资服务部提前 45日将合同到 期人员名单通知 各部门和综合支 持线CSBP
部门评估
部门经理根据 员工的表现和 工作业绩进行 评估
同意续签
经部门行评为估可 以续签发,生且员
工同意续签
不同意续签
公司提出不续签, 须支付补偿金; 员工提出不续签, 无需支付补偿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资服务部提前 45日将合同到 期人员名单通知 各部门和综合支 持线CSBP
部门评估
部门经理根据 员工的表现和 工作业绩进行 评估
同意续签
经部门行评为估可 以续签发,生且员
常见劳动法律法规知识
人资服务部
目录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劳动法律法规知识 基层管理中常见法律法规风险点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劳动法律法规知识
劳动法律法规 日趋完善
员工法律意识 增强
劳动部门在案 件处理中更倾
向于劳动者
常见法律法规风险点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管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风险点
试用期 管理
延长 试用期 的处理
1.延长试用期属变更劳动合同,针对需延长试用期的员工(试用期合计 不可超过6个月) 2.用人部门需先同HRBP沟通,再与员工协商一致,并要求员工在试用期 满前签订《劳动合同变更协议书》 3.如无法协商一致,则请依据试用期不合格相关规定处理。
员工试用期管理
案例
员工A于2011年6月加入S公司,在员工转正时,其直属主管告知员工A,其工作表现较
不能再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 的工资 规定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 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员工试用期管理
我们的做法
试用期 不合格 的处理
1.用人部门依据试用期管理的相关要求,对试用期员工进行考核,确认 是否符合录用条件,对不合格员工尤其要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留 2.如不符合,则需同员工沟通,让员工主动辞职,并安排员工办理离职 手续; 3.如员工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则请用人部门与HRBP沟通确认,并对所有 证据再次核实,如无异议,再行处理。
Creativity
延长 试用期 的规定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但试用期期限的长短 是可以变更的,变更生效的要素应符合以下要求: •延长的试用期加上之前约定的试用期的总时长要与劳动合同期限匹对; •延长试用期须在原来约定的试用期满前进行操作;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须签订劳动合同变更协议。
Id公e司nt未ity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为由提起劳动仲裁,并要求支付相应赔偿。
Cr问ea题tiv:ity1.员工的诉求合理吗?
2.企业的问题在哪里?
员工试用期管理
法律法规
试用期 不合格
Ide的n规tity定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R动e合al同ity的,应向
劳动者说明理由。用人单位在员工试用期满前未告知其不符合录用条件 ,即认为劳动者符合录用条件。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 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证明”也即要求需明确证据。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
C者re建a立tiv劳ity动关系。(第七条)
2.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 动合同。(第十条) 3.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 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 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 十条)
为规避法律风险,公司须同所有 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 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 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 期限劳动合同。(第十四条) 2.(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 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 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 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Reality
差,不符合岗位要求,但愿意延长其试用期(1个月),给其机会,员工A对此表示认可。 而在员工A延长的试用期结束后,其直属主管表示,其仍不符合岗位要求,认定其试用
Id期e不nt合ity格。而此时,员工表示其已通过试用期,拒绝离开。
Cr问ea题tiv:ity1.该主管对此非常不解,我没有给他转正,他怎么就转正了呢?你能告诉他吗?
其它
非常见情形
解约处理
协商解约的处理程序
员工同意补偿方案
部门内部沟通CSBP反馈信息 3.向员工解释原因, 劝说员工主动离职 4.探寻员工期望
员工不同意补偿方案
办理工作交接 和离职手续
HR再协商沟通
解约处理
劳动合同到期处理程序
发布人员名单
劳动合同管理
劳动合同订立与事实劳动关系-我们的做法
初次订立
Reality
员工与公司确定录用关系,员工入职当日即签订劳动合同;
Identity
Cr续ea订tivity
员工劳动合同期满需续订的:如用人部门不愿意与员工续订劳动合同, 需安排员工在劳动合同期满前办理离职手续,严禁纵容员工拖延办理离 职手续的行为,也禁止以“帮忙再做几天”为理由,安排员工在劳动合 同期满后未签订合同的状态下继续在公司工作。
2.延长员工试用期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呢?
解约处理
用人单位同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几种情形:
协商 解约
1.适用于无法胜任工作等状况的员工 2.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合同 期满
严重 违纪
1.适用于劳动合同期满,表现欠佳,公司不再与之续约的员工 2.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1.适用于严重违纪员工 2.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3.违法解约需支付二倍的经济补偿金
• 试用期不合格处理 • 延长试用期没那么简单
解约处理
• 员工违纪处理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 如何同员工协商解约而无法律风险 • 协商解约的经济补偿金如何核算
劳动合同管理
劳动合同订立与事实劳动关系-法律法规
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自员工 服从用人单位指派之日起,即认为
用Id人en单tit位y 与之建立事实劳动关系。
二次入职员工与公司原劳动关系已经解除,再次入职,务须重新办理入 二次入职
职手续并签订劳动合同,方可安排上岗。
劳动合同管理
劳动合同订立与事实劳动关系
案例 Reality
员工A自2008年3月加入某网络公司,公司以还需考察为由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2009年6月,公司以员工A不胜任岗位为由,提出与A的雇佣关系终止。随后,员工A以
员工试用期管理
法律法规
试用期 的期限 规定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4.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因此二次入职的员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