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簿
四上第二单元活动记录
![四上第二单元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54246e5c8d376eeaeaa318a.png)
栾东梅:指导学生多次诵读,体会母亲的教诲以及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本单元主题。
单秀香:本单元教学应紧紧扣紧诚信是宝贵财富这一主题,课外拓展阅读课文应充分让学生自己感悟,加深体会。
年级
四年级
地点
四年级办公室
主备教师
栾东梅
科目
语文
时间
9.19
主持人
单秀香
元
单
第二单元
参加人员
孙香凤、李丽、秦娜、杨淑波、单秀香、栾东梅
活动流程
1、主持人发言:
今天我们进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是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在此基础上发现人性之美,得到情感熏陶。
下面请主备人于鹏老师具体介绍。
2、主备人说课: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过渡导入学习课文
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了课文有什么初步的感受。
三、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为什么说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四、小组讨论。
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抓住重点句深入探究,在师生共同读书学习辩论的过程中,渗透"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思想。
三、想象写话:当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和爸爸、妈妈是怎样的心情,可能有些什么对话,说一说,再写下来。
四.总结
五、拓展阅读,、课堂小结: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cdb6bfb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1.png)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一、活动基本信息。
活动时间:[具体时间]活动地点:[详细地点]参与人员:四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
二、备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1. 单元主题与目标。
- 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奇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观察和描写自然景观的能力。
- 单元教学目标包括: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方法;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能够仿照课文进行写景作文的创作等。
2. 重点课文解读。
-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字词如“横贯”“浩浩荡荡”等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准。
例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一描写,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潮的汹涌澎湃。
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类似的句子进行分析和朗读,体会这种描写手法的妙处。
(二)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
-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如字词的掌握、简单的阅读理解能力等。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描写手法和文章结构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 在写景类文章的学习方面,学生能够初步感知景色的美,但对于如何细致地描写景色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例如,在描写顺序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条理不清晰的情况。
2. 学习能力与习惯。
- 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但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上还不够完善。
在预习环节,部分学生能够主动查阅生字词,但对于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和问题的思考还不够深入。
-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情境教学法。
2. 朗读法。
四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c67d0d3eb4daa58da0114a6a.png)
元
作
业
设
计
目标Leabharlann 1、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
2、正确掌握本单元的形近字,多音字。
3、明白每篇课文给人的启示,暗含的道理。
4、掌握日积月累。
5、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6、掌握作者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的叙事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如
何
体
现
层
次
性
1、前面的题重基础,立足于课本。
于文娟: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
讨
论
发
言
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程丽娜: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如《中彩那天》全文事情的经过写的具体,并给人留下思索的空间。
2、阅读题由易到难,由字词到段落,由原文查找到用自己的话回答。
3、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4、小练笔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4、2、27
地点
四年级办公室
中心发言人
参加人
单元学
习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29个词语,会读会认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cb410a379563c1ec5da71bc.png)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
.
.
——知识就是力量,学海无涯苦作舟!——
不要担心知识没有用,知识多了,路也好选择,也多选择。
比如高考,高分的同学,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学校的范围大,而在分数线左右的就为难了,分数低的就更加不要说了。
再比如,有了知识,你也可以随时炒老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备课记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备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5538e7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2.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备课记录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包含了精读课文《爬山虎的脚》、《蝙蝠和雷达》、《美丽的小兴安岭》和略读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自然景物和科学知识展开,旨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和对科学知识的探求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自然景物和科学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对科学知识的探求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知识。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以及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课文阅读材料等。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爬山虎、蝙蝠和雷达、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活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293a6a6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3.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活动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提高语文研究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技能;2.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其理解和表达能力;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其书写规范性和创造性;4.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1. 活动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学课件;- 整理学生课本和题本;- 设计学生讨论小组,确定小组成员。
2. 活动步骤:- 步骤一:教师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概述本单元的研究内容。
- 步骤二:学生讨论小组进行预讨论,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和问题,共同解决研究难点。
- 步骤三:学生个人思考和写作时间,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个人写作。
- 步骤四:小组内学生互评交流,共同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 步骤五:教师进行集体讲评,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 步骤六:教师总结本次活动,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展望下一次集体备课教学活动。
三、活动评估:本次集体备课教学活动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学生在集体讨论和互评交流中的活跃程度;2. 学生个人写作的完成情况和质量;3. 教师对学生写作的评价和指导的效果;4. 教师和学生对本次活动的反馈意见。
四、活动效果: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教学活动,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2. 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升;3. 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内容和表达上有所提高;4. 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得到增强,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五、活动后续:根据本次活动的反馈和评估结果,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需求,进行相应的巩固和延伸教学。
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教学活动中,继续探索创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文研究环境和项目。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记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61961f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8.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记录一、教学目的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掌握第二单元中的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掌握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3.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辨别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提升阅读水平。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准备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幻灯片,以便引起学生兴趣;3.活动材料:课堂练习册、笔、橡皮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预设话题,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课文(1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进行逐段讲解,重点讲解生字生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 阅读训练(20分钟)设计阅读训练,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巩固课文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4. 课堂讨论(15分钟)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发表对课文内容的见解,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文内容,提高认知。
六、课堂评价方式1.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2.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思维发散能力。
七、课后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2.调整教学策略,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的备课记录,希望能够为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鲁版四年级上册2单元集体备课
![鲁版四年级上册2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bc870a08650e52ea551898db.png)
1、理解“道德难题”含义。
2、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3、体会文中三处“万年牢”之间的内在关系,学习为人和做事的道理。
4、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写的,课文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比金钱、财富更重要,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想等。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本组4篇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的描写,十分逼真,这些都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好材料。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让学生积累有关诚信方面的古诗文名句和由“信”组成的词语,这不仅能丰富血色很难管的语言积累,而且能使他们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
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名称
第二单元
备课签名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1、会认绿线里的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能够准确地理解新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5、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学
生
分
析
经过一个假期,孩子们的心思还没收回来,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尽快回到学习生活中来。引导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的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4492fa3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4.png)
主题: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内容:一、备课目的和意义1.1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四年级上册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阶段,承上启下,是学生扎实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
集体备课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形成。
1.2 集体备课的意义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们共同研讨教学内容和方法,互相汲取经验,提高专业水平,使教学更加有效和有针对性。
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备课内容2.1 教学内容本次备课的主要内容为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课文、诗词、文言文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
需要对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分析。
2.2 教学方法针对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需要综合考虑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分组活动、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教学手段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教学辅助工具等,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三、备课步骤和流程3.1 教材解读首先对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进行详细解读,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把握教学要点。
3.2 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教材内容,明确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确保备课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 教学内容分解按照教材内容,逐课分解教学内容,明确每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教学准备提供详细的参考和依据。
3.4 教学方法选择根据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5 教学资源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具、多媒体资料等,为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四、备课总结和展望4.1 备课总结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需要充分交流、协作,共同制定备课方案,解决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记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ab1a15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f.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记录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包含了《麻雀》、《爬山虎的脚》、《杠杆》等课文,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自然”,通过学习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同时,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理解不够深入,写作表达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生字词的掌握。
2.教学难点: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写作训练法: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写作素材:准备一些与自然相关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有所依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然后,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生字词的学习和巩固,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进行。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理解训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2单元)集体备课记载表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2单元)集体备课记载表](https://img.taocdn.com/s3/m/a18411f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5.png)
容
分
析及主要教法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预测”之后出现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核心内容是“提问”。单元语文要素一个指向阅读——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另一个指向习作——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本单元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整体把握、梯度落实;二、尊重学生,重视合作;三、梳理总结,用好支架(导读提示、课后练习、学习伙伴、对话泡泡);四、思维纵深,实践体验。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2单元)集体备课记载表
年级:四科目:语文时间:9月16日
进
度
第3周——第4周(第二单元)
上一单元教学得失
1、教学时注重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2、忽视了词语教学,学生作业中错别字非常多。
本
单元
教
学
二、教法设计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例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边读边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有助于我们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我们能在阅读中,依据文章的顺序,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按问题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比如我们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第五粒豌豆为什么像“一个囚犯”?为什么它长得却很好?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把这些问题解答出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3276a1168884868662d601.png)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二)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项目负责人填写)工作单位:鳌江实验小学项目名称活动时间活动主题参加对象集体备课项目负责人陈姜维2021年11月23日活动地点校六楼会议室走在搭石上,美在读中寻主讲人陈金隆四年级语文教研组申请学时2学时一、确定本次集体备课的课题为《搭石》以“走在搭石上,美在读中寻”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
二、认真阅读教材,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学习《搭石》部分优秀教学设计,取其精华。
活动内容及进程三、陈金隆老师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组内教师补充,再创作,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的修改和定稿。
四、记录修改后的教案。
五、陈金隆老师上课。
六、吴老师评课,组内老师交流听后感。
活动反思与建议过程确认科研处负责人签字:任鲁鲁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考勤表附后。
整节课学生们在自读、自悟中,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21《搭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搭石》一课是现行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美文。
该文质朴纯真又简约蕴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全文描写了家乡的人们在上工、下工、赶集、访友时都必须脱鞋绾裤经过小溪,于是,纯朴的家乡人找来石头搭好,形成了方便大家过河的搭石。
人们在过河的时候的所作所为,体现了家乡人的心灵美。
文中的景美、人更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和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本模板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3b6fa125901020207409ca3.png)
3.上课铃响起的时候,作者在想些什么呢?
4.你也有和作者相似的经历吗?说一说。一字组多词
……呢!
……哪!
……呀!
……吗?
不过,……
4.四个太阳在、片、黄、送、尝尝(轻声)、暖、什么(轻声)、彩我会写:校、为、阳
我会认:甜、暖、颜
理解:清凉、邀请、冻僵1.我画了哪些不同颜色的太阳?我把这些太阳分别送给了哪些季节?
阳光光、洒、锦缎1.阳光像什么?
2.为什么说,阳光比金子更宝贵?……像……
……就像……
……比……更……
2.我为什么要画绿色的太阳送给夏天?
3.我为什么要画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
4.我为什么要画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
5.为为什么要画彩色的太阳送给春天?……,到处……
……呢?
因为……,所以……
语文园地二辆、册、铅、算、列、姿、尊、觉(多音字)
我会认:匹、册
理解:(量词)音序字母表,大小写对照
一字组多词
和大人一起读
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地点
参加
人员
(签到)
请假
缺席
中心
议题
中音生字、词语问答教学(理解与说话训练)形式运用训练
1.吃水不忘挖井人瑞、井、们我会写:吃、没
我会认:忘、席
理解:吃水、石碑、时刻1.故事发生在哪个地方?
2.毛主席为什么要带领大家挖井?一字组多词
2.我多想去看看告诉(轻声)、远、雄、壮观、看看(轻声)、宽、疆我会写:北、走
我会认:路
理解:弯弯的、宽宽的、雄伟、壮观1.遥远的北京城有什么?
2.遥远的新疆有什么?
3.你还知道北京城里有些什么景物?……的……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e02d2a6beefdc8d376ee3263.png)
教学反思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1. 导入。
师:同学们.您们喜欢儿歌吗?谁会背?指名学生背儿歌。
师:同学们背得真不钳,老师也学会了一首新儿歌.想听吗?2 •老师背儿歌。
"正月梅花香又香。
・・・・・・"师:好听吗?想不想学?咱们就一起学一学。
3. 学儿歌。
学生初读儿歌。
注意读准字音。
(1)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
(2)了解儿歌中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师:你从儿歌中了解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重点讲解正月是抬一月。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二、''成语故事"教学(一)引入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爭?1 •指名学生说一说。
(二)学习啲有成竹"这个成语。
1 •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抬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3 •了解寓意。
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老师相机加以说明: ''胸有成竹"这一个成语出自文与可的故爭,是说他在画竹子之前,心中先有一个他要画的竹子的大概形飲,比喻我们做事前心里已有全盘的考虑及妥善的安排.因此才有成功的把握。
4. 作业:背诵儿歌:把这个成语故爭讲给家长听。
三、习作教学1. 读习作婆求.明确习作内容。
2. 学生分小组自由谈感兴趣的爭物,然后在全班交流.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3. 引导学生体会本单元描写植物的课文的写作方法,注总表达的顺序。
并举一反三. 体悟描写其他爭物的方法。
4. 生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四、习作讲评1.回忆作文要求。
2示较好的习作,欣赏评价,说说好在哪里。
3.出示中、差两种层次的作文,评讲.集体帮助修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1b9350bfb4daa58da1114a45.png)
2.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其他要点内容。
(1)豆荚里的五粒豆各有怎样的愿望和理想?从中可见它们怎样不同的性格特点?
3.情感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习作二:《习作:小小“动物园”》
1.回忆清楚地写下来。
2.尝试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体现“家”的温暖。
3.根据他人的意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做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塘沟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90916
地点
四年级办公室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参加人
四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主持人
姜磊
中心发言人
刘艳
备课
内容
第二单元
单元
课时
划分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2课时。
6.《蝙蝠和雷达》2课时。
7.《呼风唤雨的世纪》2课时。
8.《蝴蝶的家》2课时。
习作二:《习作:小小“动物园”》2课时。
《语文园地二》2课时
单元
教学
目标
1.认识49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1个字,会写46个词语。
2.阅读时,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3.能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
4.能自主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每课
教学
目标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1.认识本课“荚、僵、苔”等8个生字,会写“豌、按、适”等12个生字。
每课
教学
重点
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____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____](https://img.taocdn.com/s3/m/a45f34d150e2524de5187e48.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主备课:李春华副备课马仕贵一、单元教材简说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会背的地方。
3、理解古诗两首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6、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7、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9、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
10、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1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12、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13、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生仿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重难点:1、借助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理解诗句意思。
2.体会诗人的心境,能与他人交流读诗的感受。
3、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4、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倡导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激励交际信心,加强实践、突出互动,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5、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6、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四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讨论阅读技巧记录表
![四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讨论阅读技巧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fa31c32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d.png)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四)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积累常用词汇,常见的有:
正面: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惋惜、思念故乡和亲人
反面: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四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四年级
学科语文时间来自地点备课组长主讲人
参加人员
中语组语文教师
备课主题
阅读题答题技巧讨论
备课摘要
一、梳理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
(一)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二)浏览考项,细读答题。
(三)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二、常见题型解析
(一)概括文章主旨。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二)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
1.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句话
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五)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活动照片(2-3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环节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
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腊、浑、豚;会写4个生字:莫、腊、浑、疑。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小组互查互教
1、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
2、重点赏析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请你找出描写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几个字,诗人在不同角度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B、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我可以运用简笔画描述。
3、重点赏析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第二单元
课题
5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孙银焕
备课时间
9日13日
第1、2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腊、浑、豚;会写4个生字:莫、腊、浑、疑。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难点
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2、体会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包含什么哲理?
实施导学诊断
1、看拼音写词语。
mò xiào là jiǔ hún shēn huái yí
( ) ( ) ( ) ( )
2、你知道下面这些字的意思吗?
缘:_____________;横:_____________;豚_____________;
3、写出每首诗的后两句诗。
3、《游山西村》中诗人的心情有何变化?在生活中你的心情有否这种变化呢?
学生当堂检测
1、填空题。
(1)《题西林壁》这首诗充满哲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重水复疑无路”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心情;“柳暗花明又一村”又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这两句诗可以用_____________(成语)来概括。
小组互查互教
1、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
2、重点赏析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请你找出描写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几个字,诗人在不同角度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B、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我可以运用简笔画描述。
3、重点赏析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前准备
自制PPT课件
基本环节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1、出示猜谜语:青藤弯弯细又长,绿叶密密两相傍,藤上长出卷胡须,轻轻快快爬高墙。(打一植物)(爬山虎)
2、欣赏爬山虎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认识爬山虎的有关特征。
3、教师导语: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教师导练
如果你能在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多读,并背诵。
在默写古诗时,要注意把字写正确,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字,如“壁、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在我们平时生活的情景中可以引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A、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B、 你们也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吗?从那件事中,你明白到了什么道理?
4、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师生引导释疑
1、诗人看到庐山“远近高低”各是什么样儿呢?你可以查找资料去了解了解。
2、你认为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的真面目?如果把“庐山”比作是“人”或是“事”等,我们又该怎样识得“人”或“事”的真面目呢?
(3)你从“莫笑农家腊酒浑”中“莫笑”一词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丰年留客足鸡豚”中“足”字又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丽和同桌小亮经常为了一些小小的事情而闹矛盾,当老师找他们谈话的时候,他们都认为错不在于自己,而在于对方。唉,这真是______啊!
教师导练
如果你能在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多读,并背诵。
在默写古诗时,要注意把字写正确,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字,如“壁、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在我们平时生活的情景中可以引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4、读通、读顺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5、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和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或得到什么启发?
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和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或得到什么启发?
(3)你从“莫笑农家腊酒浑”中“莫笑”一词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丰年留客足鸡豚”中“足”字又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丽和同桌小亮经常为了一些小小的事情而闹矛盾,当老师找他们谈话的时候,他们都认为错不在于自己,而在于对方。唉,这真是______啊!
A、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B、 你们也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吗?从那件事中,你明白到了什么道理?
4、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师生引导释疑
1、诗人看到庐山“远近高低”各是什么样儿呢?你可以查找资料去了解了解。
2、你认为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的真面目?如果把“庐山”比作是“人”或是“事”等,我们又该怎样识得“人”或“事”的真面目呢?
小组互查互教
1、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
2、重点赏析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请你找出描写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几个字,诗人在不同角度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B、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我可以运用简笔画描述。
3、重点赏析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B、 你们也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吗?从那件事中,你明白到了什么道理?
4、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师生引导释疑
1、诗人看到庐山“远近高低”各是什么样儿呢?你可以查找资料去了解了解。
2、你认为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的真面目?如果把“庐山”比作是“人”或是“事”等,我们又该怎样识得“人”或“事”的真面目呢?
3、《游山西村》中诗人的心情有何变化?在生活中你的心情有否这种变化呢?
学生当堂检测
1、填空题。
(1)《题西林壁》这首诗充满哲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重水复疑无路”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心情;“柳暗花明又一村”又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这两句诗可以用_____________(成语)来概括。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字音。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2、借助工具书先试着理解古诗意思,如果遇到疑难问题,请做好标记。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所说明的道理与下面哪句话相近?( )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字音。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2、借助工具书先试着理解古诗意思,如果遇到疑难问题,请做好标记。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所说明的道理与下面哪句话相近?( )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二单元
课题
5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袁晓攀
备课时间
9日20日
第1、2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腊、浑、豚;会写4个生字:莫、腊、浑、疑。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难点
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2、体会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3、《游山西村》中诗人的心情有何变化?在生活中你的心情有否这种变化呢?
学生当堂检测
1、填空题。
(1)《题西林壁》这首诗充满哲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重水复疑无路”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心情;“柳暗花明又一村”又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这两句诗可以用_____________(成语)来概括。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
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腊、浑、豚;会写4个生字:莫、腊、浑、疑。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