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完善
黑龙江省粮食物流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李维刚 王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佳 木斯 大学经 济管理 学院 1 4 0 00 5
基 金项 目: 1 基 于国 家粮 食安 全 战略视 角下完善 我 国现 代粮 食物 流体 系的研 究 ,黑龙 江省 哲 学社会科 学研 究规 划项 目,编 .
号 : 1 ]0 9; 30 1
2 基 于 国 家粮 食 安 全 战 略 视 角 下 我 国粮 食 物 流 体 系完 善 的 研 究 ,佳 木 斯 大 学重 点 项 目培 育 基 金 项 目 , 编 号 : .
WZ P20¨ -002。
摘 要 : 龙 江省 是 我 国重 要 的 粮 食 产 地 之 一 ,但 长期 以来 缺 乏 对 粮 食 物 流 的 研 究 , 这 阻碍 了黑 龙 江省 粮 食 物 流 业 黑
一
秩序。
2 .粮食物流的渠道、流程不规范 , 粮食物流资源浪费严重。黑 龙江省粮食经营竞争格局多元化 。这些年来我省的运输能力加强 与宏观调控的不足 , 粮食物流渠道不规范 , 组织粮食运输的经营者过 分注重 自己的经济利益, 不合理运输现象普遍存在。如铁路对公 、 流路对流和重复装卸 、迂回、空返 、产销 区供求脱节等不合理运 输现象经常发生, 粮食运力资源的浪费, 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大。 3 .粮食物流基础设施落后。黑龙江省粮食物流行业基础设施 水平不高, 许多陈旧的仓库仍在使用 , 这些仓库大多是老楼, 新的装 备和技术较少 , 很多企业在物流这方面, 装备和技术水平都很低。粮 食的运输中, 散装、散卸、散存、散运的现象都存在 , 而且仓库的保 管技术落后 , 机械化程度低。储存的仓库分布也不科学 。 4 .粮食流通方式落后。黑龙江省粮以前的食物流体系重视粮 食的保存 , 忽略了粮食 的流通, 物流信息 的管理网络不健全 , 商务系 统, 粮 市场监测系统不完善 。这样就缺乏了对粮食动态, 无 法及时了解市场动态需求 , 难以实现订单农业和粮食食品的连锁经 营。资金缺 口大 , 银企联 网实施不足。使得粮食在农 民仓库大量屯 积, 企业支付货款不及时 , 这些使粮食的交易率很低 , 流通变漫, 增加 了物流成本 , 许多企业 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现象。
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者:张宝利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年第21期摘要: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构建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是保障粮食安全、加强国家对粮食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
文章从介绍现代粮食物流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必要性,指出了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粮食物流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粮食物流;“四散”化;粮食安全一、现代粮食物流的内涵粮食物流是指粮食在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以及销售服务整个过程中的实体运动。
现代粮食物流就是采用现代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将粮食收购、中转、储存、运输、加工、配送、进出口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通过计划、控制和系统化管理,实现用户要求的全过程。
现代粮食物流的重要标志是粮食流通过程系统化、流程合理化、设施网络化、储运装卸“四散化”(即散装、散卸、散存、散运)、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化和技术标准化。
二、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必要性(一)发展粮食现代物流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粮食从产区到销区的物流成本占粮食销售价格的20%~30%,比发达国家高出1 倍左右;东北地区的粮食运往南方销区一般需要20 天到30 天,为发达国家同等运距所需时间的2 倍以上。
由于运输装卸方式落后,每年损失粮食800万吨(160 亿斤)左右。
实现由麻袋包装、人工搬运向粮食“四散化”的转变,是世界粮食物流领域的一场革命。
美国、加拿大自上世纪30 年代开始,历经三、四十年的努力,发展以圆筒仓自动装卸、散粮汽车、散粮火车、散粮专用船舶为标志的散粮运输系统。
到上个世纪80 年代,各主要发达国家已全部实现粮食“四散化”运输。
我国东北地区发展粮食“四散化”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实现“四散化”运输变革的优越性。
推进粮食“四散化”运输的变革,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流通效率、减少粮食流通损耗、增加粮食有效供给。
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质量问题与对策探讨
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质量问题与对策探讨【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质量问题展开探讨。
首先对粮食收储环节和粮食运输环节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包括仓储管理不规范、运输过程损耗严重等。
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包括加强仓储设施投入、完善仓储管理制度、优化运输路线等。
在物流运输环节的优化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根据实际情况优化物流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等建议。
通过对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提高粮食保鲜、减少损耗,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为粮食流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粮食收储、物流运输、质量问题、对策探讨、优化、粮食运输、环节、总结分析、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粮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确保粮食的安全收储和有效运输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在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中,存在着许多质量问题,如粮食损耗、变质、虫害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粮食的品质和数量,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在我国,由于粮食生产大幅增加,粮食收储工作变得更加关键。
传统的粮食收储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包括仓储设施老化、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导致粮食质量下降和损失增加。
在粮食运输环节,缺乏高效的物流运输系统也导致了粮食损失和浪费。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也对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探讨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质量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分析问题的根源,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可以提升粮食收储和运输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是粮食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粮食质量和供应链的稳定性。
粮食是人类的生命线,保障粮食质量和安全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
研究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质量问题,探讨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粮食收储环节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粮食的质量和储存时间,如果收储环节存在问题,会导致粮食霉变、虫害等现象,降低粮食的营养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粮食运输增强措施方案
粮食运输增强措施方案粮食运输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为了提高粮食运输的效益和安全性,需要加强措施。
下面是我制定的粮食运输增强措施方案:一、优化运输设施建设1. 提高物流设施的质量和效率,加大对运输车辆、船舶、仓储设施等进行维修和更新的投入力度。
2. 完善运输线路布局,合理规划运输通道,缩短物流环节,提高运输效率。
二、加强运输安全管理1. 增加对运输车辆和船舶的安全监管力度,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
2. 建立健全粮食运输安全监测系统,在整个运输环节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推行粮食运输信息化管理1. 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粮食运输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可视化管理,提高运输效率和透明度。
2. 引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运输车辆和船舶的实时监控和信息管理,提高运输安全性和可控性。
四、加强运输能力建设1. 增加对运输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提高其运输管理和操作能力。
2.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运输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
五、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投入1. 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公路的基础设施和通行条件。
2. 提高农村公路的管理和维护水平,确保粮食运输的顺畅进行。
六、加强对粮食运输企业的监管1. 增加对粮食运输企业的准入门槛,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规范经营。
2. 加强对粮食运输企业的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通过以上增强措施,可以提高粮食运输的效益和安全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案只是一些思路和建议,具体的实施过程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粮食的运输路线规划方案
粮食的运输路线规划方案引言粮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而粮食的运输是保障粮食供应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粮食运输的重要性出发,探讨粮食运输的现状,提出粮食的运输路线规划方案,以优化粮食运输效率,确保粮食的安全供应。
粮食运输的重要性粮食运输是粮食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直接关系到粮食的质量和数量能否及时、安全地送达市场和消费者手中。
粮食运输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
因此,合理规划粮食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至关重要。
粮食运输现状目前,我国粮食运输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运输能力不足,造成了粮食滞销和浪费。
其次,运输成本较高,影响了粮食市场价格的稳定。
此外,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质量降低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粮食运输路线规划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需要在粮食运输路线规划上进行优化,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确保粮食的安全供应。
1. 多式联运多式联运是指采用多种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运等)相互衔接运输粮食。
通过多式联运,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
例如,在运输距离较长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铁路运输,以提高运输速度和降低运输成本。
2. 建设粮食专用物流园区为了提高粮食运输效率,可以建设粮食专用物流园区。
粮食专用物流园区可以集中整合运输资源,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同时,在物流园区内建设仓储设施,可以保证粮食的质量和安全。
3. 优化运输路线规划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对粮食运输路线进行优化规划。
通过分析和比对各种运输路径的距离、道路状况、交通拥堵等情况,选择最优的运输路径,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4. 加强运输管理加强对粮食运输的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
同时,加强对运输企业和驾驶员的培训,提高运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运输技能,确保粮食运输的安全和质量。
论我国粮食物流的现状与对策
论我国粮食物流的现状与对策前言粮食是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粮食物流是保障粮食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粮食市场需求不断上升,粮食物流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然而,我国粮食物流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现状分析在我国粮食物流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我国粮食物流的管理体制比较分散,多数企业属于地方管理,缺乏集中的统一管理。
另外,机制创新不足,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物流方式,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
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粮食物流的基础设施包括港口、公路、铁路等,但这方面的投资相对滞后。
例如,很多缺乏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仓储工程、港口散装设备、码头、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等,导致小规模的粮食企业不得不采用传统的粮食储存、运输方式,而且无法进行信息化管理。
3. 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我国粮食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很多企业只是简单地采用电话、传真等传统通讯方式进行企业管理和信息交流。
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缺乏信息的完整性和实时性。
4. 监管不足我国粮食物流监管责任分散,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于粮食质量的监管工作存在潜在的漏洞和不严格现象,导致粮食的质量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
对策建议为解决上述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完善粮食物流的管理体制,建立具有强大执行力的专业管理机构。
强化市场竞争,加强企业间管理的切换、协同和运营;同时推进企业管理体系创新,整合资源,加强市场调研,提高企业识别、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等。
2.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政府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提高港口、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提高粮食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广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如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
同时,加强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规划,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服务体系。
3.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粮食物流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和管理平台,实现粮食物流生产、物流和质量监管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准确率。
粮食物流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粮食储运安全管理论文-V1
粮食物流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粮食储运安全管理论文-V1粮食储运安全管理论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粮食供应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而粮食物流在粮食供应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关系到粮食的安全性、品质和成本。
因此,粮食企业应该重视粮食储运安全管理,加强对粮食物流过程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粮食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粮食物流和粮食安全的关系粮食物流是将粮食从生产地运输到消费地的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粮食面临许多风险,如污染、腐败、破损等等。
这些风险直接影响到粮食的品质和安全性。
因此,粮食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粮食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粮食储运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保障粮食的品质和安全性粮食储运管理能够及时发现粮食的变质和污染问题,以便采取措施防止粮食品质下降和安全问题的出现。
例如:在粮食运输中可以使用监测设备,及时发现粮食所在环境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情况,及时采取反应措施,保护粮食的安全和品质。
2.减少粮食损失在粮食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粮食容易因为各种因素而损失,比如贮存不当、渗漏、虫害、机械损伤等。
而严格的粮食储运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损失。
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粮食储运管理也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降低粮食损失、保护粮食品质和安全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利润。
三、粮食储运安全的管理措施1.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粮食储运管理体系,确保所有的关键环节都被纳入其中。
由于粮食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企业还应该配备专业的团队和设备,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2.加强现场监测对于在储存和装卸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损失的粮食,企业应该加强现场监测。
在运输车辆和集装箱内要加装传感器,用于监测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因素,以及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合理地储存和运输粮食对于不同的粮食类型和环境条件,企业应该采用不同的储存和运输方法。
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粮食应该被正确地装载,避免溢出、碎屑和损坏等问题的出现。
粮食运输保障工作措施
粮食运输保障工作措施
粮食运输保障工作是指为了确保农产品安全运输及时到达目的地,保障粮食供应的工作措施。
以下是粮食运输保障工作的一些具体措施:
1. 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完善的物流网络,包括公路、铁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确保粮食运输畅通无阻。
同时,完善物流配套设施,提高物流效率。
2. 加强质量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粮食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采取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防止粮食受到污染和变质。
3. 加强运输安全管理:加强对粮食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对运输车辆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车辆符合运输标准和安全规定。
加强对粮食储藏、包装、装卸等环节的安全管理,防止粮食污损和损坏。
4. 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成本。
采取合理的运输计划,确保粮食及时运送到需要的地方,避免堆积和浪费。
5.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粮食运输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掌握粮食运输的数据和信息,及时进行调度和安排。
建立粮食运输监测机制,提前预警运输风险,及时解决问题。
6.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加强和农业部门、交通部门、卫生
部门等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粮食运输保障工作。
7.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对粮食运输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运输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运输人员的奖惩制度,促进其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总之,粮食运输保障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包括建设完善的物流体系、加强质量监管、加强运输安全管理、提高运输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协作和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等。
只有做好这些措施的落实,才能有效保障粮食运输的安全和及时性,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
基于SWOT视角的我国粮食安全分析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基于SWOT视角的我国粮食安全分析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要研究提出国家2022~2022年粮食安全的区域支持方案和粮食作物区域优势布局,并提出相应的实现途径,首先对区域粮食生产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发现发展的机会和可能遇到的障碍,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下面利用SWTO分析方法(即机会一威胁和优势一劣势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我国主要农业区未来粮食发展能力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
1我国主要农业区粮食生产的SWOT分析 1.1优势首先,产量的提高还有很大空间。
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的最高试验田单产的纪录分别为880kg667m2、867kg667m2和1273kg667m2,而实际单产分别为247kg667m2、400kg667m2和327kg667m2,几乎相差3倍。
我国现有耕地的23,即约9000万hm2是中低产田。
通过兴修水利、增施肥料、改良土壤和改进耕作技术,中低产田单产有望提高30%。
其次,复种指数有提高空。
我国复种指数的理论值可198%,2006年复种指数为159.7%。
在过去的40年里我国的复种指数提高了30%,在未来的30年里提高15%应该没有问题。
提高复种指数5个百分点,就等于增加500万hm2耕地面积,而且华北地区可以通过播种饲料作物提高复种面积333万hm2左右。
第三,非耕地资源生产潜力很大。
我国有1.33亿hm2可利用的荒山、荒坡,0.667亿hm2可开发的沙荒地。
我国现有草地3.9亿hm2,其中可利用面积3.2亿hm2。
我国山区占国土面积的70%,增加木本食物的前景十分广阔。
在1747万hm2内陆水面中,可供养殖的水面有675万hm2,目前利用率仅为69%;海水养殖水面260万hm2,实际利用率仅为28%。
第四,科技潜力较大。
目前,我国每年取得大约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但推广率只有35%左右,真正形成大规模推广的不到20%,已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潜力很大。
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质量问题与对策探讨
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质量问题与对策探讨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是粮食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粮食的质量安全和供应稳定,直接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
由于各种原因,这一环节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如粮食保管不善、储存设施老化、运输环节不规范等,这些问题给粮食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我们有必要对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质量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保障粮食质量和安全。
一、粮食收储环节存在的质量问题1. 粮食保管不善。
由于一些农户和粮食收储企业对粮食储存条件的重视不够,导致粮食在收储过程中受到了潮湿、虫害等影响,从而影响了粮食的质量。
2. 储存设施老化。
部分粮食储存设施建设年代久远,设施老化严重,导致粮食储存条件无法达到要求,从而影响了粮食的质量。
3. 储存管理不当。
一些粮食收储企业在粮食储存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储存环境控制不到位、保管措施不科学等,这些都会对粮食质量造成影响。
在粮食物流运输环节,存在以下质量问题:1. 运输工具不符合要求。
部分运输车辆不符合粮食运输要求,如车厢不干净、密封性差等,容易导致粮食受到外界污染。
2. 运输环节不规范。
一些粮食运输企业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超载、交叉污染等情况,这些都会对粮食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以上存在的质量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1. 加强粮食收储环节的管理。
加大对粮食收储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粮食储存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提高储存管理水平,严格执行粮食质量安全标准。
2. 完善粮食储存条件。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粮食储存设施的投入,推动粮食储存设施的更新和改造,提高储存条件,确保粮食质量。
3. 强化粮食运输管理。
加强对粮食运输工具的监管,规范运输过程,严格执行运输规程和标准,确保粮食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4. 完善粮食运输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的粮食运输监管体系,加强对粮食运输企业的日常监管和管理,提高运输管理水平,确保粮食运输质量安全。
(安全生产)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情况及政策建议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情况及政策建议孙梅君近几年,在中央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重大政策措施作用下,我国粮食实现了连续3年稳定增产,供求矛盾得到缓解。
同时,粮食生产、消费、流通、市场等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化,给粮食安全带来一些新问题。
我们应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这些新变化、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对策,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供求形势的新变化一是粮食年度产需缺口大大缩小。
近3年我国粮食连续增产,200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9949亿斤,比2003年增加1336亿斤。
粮食年度产需缺口由2003年的1200亿斤下降到200亿斤左右,加上一部分进口,基本实现了供求的紧平衡。
二是粮食生产快速向主产区集中且重心北移。
粮食生产区域化布局加快,优势产区集中度明显提高。
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已占到全国的3/4,近3年累计增产1250亿斤,占全国粮食增产量的94%。
在13个粮食主产区中,7个北方省区粮食产量所占比重,已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50%上升到目前的60%左右。
近3年7省累计增产847亿斤,占主产区增量的68%,占全国增量的63%。
尤其是稻谷生产重心北移趋势加快,南方传统水稻产区生产下降。
1998年以来,南方13个水稻产区种植面积下降11%,产量下降13%。
其中,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江苏、浙江、广东三省,水稻种植面积下降25%,产量下降24%。
而东北三省水稻生产则呈加快发展趋势,种植面积扩大27.5%,产量增长25.7%。
近3年全国稻谷累计增产438亿斤,其中东北三省就增产123亿斤,占全国增量的28%。
过去盛产稻谷的南方省份如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等,现在外销量很少,有的甚至不能自给。
三是粮食消费进入新一轮较快增长期。
在我国总体实现小康目标以后,居民口粮消费稳中有降,但肉蛋奶消费明显增加;随着农民工大量进城,商品粮需求明显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大幅度提高,对粮食的消费需求明显增加。
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大米加工能力近2500亿斤、面粉加工能力近1600亿斤、玉米加工能力达到1400亿斤。
我国粮食物流的现状分析
我国粮食物流的现状分析一、引言(一)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现代化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贸易及其信息获取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地变革,作为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产物,现代物流业应运而生,并将逐步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不难预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传统粮食流通业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随着“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框架的确立,传统粮食流通业在与现代粮食物流业接轨中所发生的体制性障碍将日益显现,与现代粮食物流业的结构性摩擦将日益升级,当然,由此而带来的必将是粮食流通模式的大改变,现代粮食物流业的大发展。
粮食物流是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由于其物流成本在整个成本构成中占40%以上,因而物流产业被看成是新的可以挖掘的利润源。
尽管粮食物流业比其它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但是由于粮食是一种大宗特殊商品,在其流通过程中数量大、牵涉面广、费用高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奠定了它在现代物流业中的特殊地位。
只有大力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才有助于整个物流业的均衡发展,才能够使整个社会物流总成本降低,总效率及总效益提高。
(二)选题内容与思路现代物流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整合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储存、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综合性物流活动模型。
它是一个全新的系统概念,包含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物理性位移的全过程。
其核心是一体化管理,成本、效率、服务是其宗旨。
物流作为一种直接决定企业生产和效益、商品流通成本和效率、消费者对服务满意度的、融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先进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必然要重视物流现代化。
同样,今天的粮食产业更急切呼唤现代粮食物流。
二、粮食物流概述(一)粮食物流的含义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布局到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中的商品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
粮食安全与粮食物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粮食安全与粮食物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展璐 瑶 李 维 刚 佳 木 斯 大学 经 济 管理 学 院 1 4 0 00 5
【 金 项 目】 基 1 基 于 国 家粮 食 安 全 战 略 视 角 下 完 善 我 国现 代 粮 食 物 流 体 系的研 究 , 龙 江省 哲 学社 会 科 学研 究规 划 项 目 . 黑
编号 :1 0 1 B0 9;
2 我省 城镇化进 程 中粮食安 全与粮食物流体 系完善 的研 究 , . 黑龙 江省 教育厅人 文社会科 学 面上项 目,
编 号 :2 2 2 0 1. 2 9 5
摘要 : 粮食安全不仅 受粮食生产的影响 , 与粮食物流体 系也息息相 关, 粮食物流成 本是影响粮食供求平衡 的重要 因素 。 本文阐述 了粮 食安 全与粮食物流体 系的关 系, 分析 了我 国粮食物流体 系发展 中存在的问题 , 论述 了建立粮食物流体 系的 必 要 性 , 出 了粮 食物 流体 系建 立 与完 善 的对 策。 提 关键 词 : 食 安 全 ; 食物 流 体 系 ; 食物 流 成 本 粮 粮 粮
要的粮食 。 ( ) 二 粮食物流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1粮食物流体系。粮食物流包括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 . 装, 以及流通环节的配送和信息应用等的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 的一切增值活动 , 是粮食从产到销的整个环节链。 粮食 物流体系 , 是指粮食物流各组成部分之 间存在的有机联 系, 并使粮食物流实现合理化、科学化的综合体。 2粮食物流体系的特点。() . 1 粮食物流体系涵盖 了粮食运输 、 仓储 、装卸 、包装、配送、加工和信息应用的一条完整环节链 ; ) ( 2 粮食物流体系是粮食物流顺畅运转的支撑 , 是物流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 ;) ( 粮食物流科学化取决于粮食物流体系的规范建设和功能完善 ; 3
浅谈完善我国粮食储备管理机制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浅谈完善我国粮食储备管理机制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者:王秀意来源:《粮食问题研究》2022年第05期摘要:近年以来内外部环境变化使得粮食安全问题受到更高的关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话题不断被提及。
粮食生产始终要绷紧保障粮食安全这根永恒的弦,在任何时候,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因此,做好粮食储备管理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剖析我国储备粮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试求探索通过建立高效的储备粮管理机制来提升我国粮食安全的把控能力。
关键词:储备粮管理管理机制粮食安全一、引言粮食安全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保障,是国家安全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做好粮食储备工作。
粮食储备对维护市场供需和价格稳定、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粮食减产、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两国均是全球小麥的主要出口国,占全球小麦出口额的四分之一,出口额的降低以及战争导致的粮食减产直接导致全球市场小麦价格上涨55%,创出近14年以来的价格新高。
从国内来看,我国是粮食消费大国,国内产出不足以完全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存在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2021年粮食进口量分别达到1.4亿吨、1.6亿吨,同比上涨28%和18%。
内外部环境对维护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以来,中央及各省份均不断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共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与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粮食储备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一项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也就是说没有人能阻止这项公共产品同时被其他人消费,任何人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这项公共产品的消费。
公共产品的两个特性就导致了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每个人都希望由别人提供公共产品而自己不愿意提供,从而导致公共用品的供给减少。
粮食储备的公共产品属性导致了它只能成为政府的一项公共职能,通过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来维持这项公共产品的供给。
国家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种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国家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种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思路:一、构建多元化的保障机制,加强粮食加工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作物和牲畜产品的利用率。
1.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及安全监管体系,实行全过程质量及安全控制,控制风险。
2.促进农作物和牲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粮食加工产品利用率,淘汰过剩农业产品。
3.振兴乡村,改善农民经济状况,提高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改善粮食安全。
二、加强农作物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推动种业科技进步、综合经营改革和农业结构转变。
1.加大农作物技术攻关力度,开发耐病、高产、高品质的优良品种,促进种业科技进步,提升种植业整体生产能力。
2.推进综合经营改革,创新经营机制,调整农业市场格局,提升农村经济效益。
3.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转变,调整优势农作物的种植布局,实施粮油政策,加强国家粮食安全监测,促进种业健康发展。
政策建议:一、改革农业政策,完善生产条件,打造现代特色农业。
1.采取财政、税收优惠及利息补贴等政策,为种植者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制定有序的收购价位政策,为企业和农民提供安全可靠的收入保障。
3.加大产业扶持,推动种植加工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二、完善农作物栽培科技,提升种植业产品质量。
1.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提高种理抗性水平,提高农作物产量。
2.加强农作物育种技术,改良农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价值。
3.加大农用技术示范、信息服务力度,把握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促进农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三、强化农业监管,保护农业生态,确保粮食安全。
1.实施严格的种子安全生产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2.完善反垄断法、政府采购法和粮食登记制度,确保粮食供给安全。
3.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良好的农田水利管理,确保粮食安全。
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基于新粮食安全观的我国粮食安全警情指标研究
数 量增长 的发展 模式 、以牺牲 未来生存条件和 资源来确保粮 食数量安全 的做 法 已不符合我 国现阶段需要 ,有必要从新 的 粮食安全视 角完善我 国粮 食安全预警系统 ,在此背景下构建
粮 食 安 全 警 情 指 标 就 成 为 当 前 摆 在 我 国粮 食 安 全 科 研 工 作 者 面前的紧迫任务。
食 供 求 总 量 平 衡 为 出发 点 , 对 未 来 粮 食 安 全 状 况 做 出评 估 和
预 测 。基 于 此 , 粮 食 安 全 警 情 指 标 的 选 取 和 确 定 大 多 集 中
食 安全 问题涉及 经济、社会与政 治等诸 多因素 ,危 及粮食安
全 的 原 因 来 源 于 粮 食 产 、 购 、销 、调 、存 、 加 等 多个 环 节 , 当粮 食 出现 危 急 时 , 必 须 及 时 采 取 应 对 措 施 进 行 干 预 , 以 免 造 成 不 必 要 的 损 失 。近 年 来 国 内外 环 境 发 生 了深 刻 变 化 ,全 球 粮 食 危 机 、 自然 灾 害 频 发 更 是 为 我 国 粮 食 安 全 敲 响 了 警 钟 。 为适 应 粮 食 安 全 决 策 科 学 化 的需 要 , 有 必 要 建 立 和 完 善 中 国 的粮 食 安 全 预 警 体 系 , 以防 范 于 未 然 , 避 免 由于 粮 食 短 缺 和 涨 价 产 生 更 深 层 次 的 问题 ,适 时 、 适度 采 取 调控 措施 。 确 定 合 理 的粮 食 安 全 警 情 指 标 是 健 全 粮 食 安 全 预 警 体 系 的 基 础 和 前 提 。尽 管 我 国 政 府 对 粮 食 安全 预 警 和 防 范 粮 食 安 全 风 险 的 作 用 有 足 够 的认 识 和 充 分 的 重视 , 但 是 , 随着 我 国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粮 食 安 全 内涵 也 不 断拓 展 和 延 伸 ,单 纯 以
我们应该如何改善粮食储存和运输系统
我们应该如何改善粮食储存和运输系统粮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之一,而粮食储存和运输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对于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我们面临着诸多粮食储存和运输系统方面的挑战,如仓储设施老化、运输设备不足、储粮损耗等问题。
为了改善粮食储存和运输系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质的基础设施是粮食储存和运输系统的基石。
我们应该逐步完善粮食仓储设施,提升其保温、防潮等性能,确保粮食在储存过程中能够维持良好的质量。
此外,还应加大对运输设备的投入,更新更多的运输车辆和船只,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二、使用先进技术利用先进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粮食储存和运输的效率。
例如,可以采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对仓库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根据粮食的储存状态进行精确的调控。
此外,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运输车辆和船只进行管理和监控,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运输效率。
三、加强管理和监管粮食储存和运输系统的管理和监管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粮食储存和运输企业的监管,加大对不合格企业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强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加强对企业的信用评估和守信激励,提高企业的自律性和规范化程度。
四、改进操作和管理流程优化储存和运输流程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我们应该加强对从粮食生产到运输的整个流程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实施粮食仓储和运输的标准化操作,建立统一的操作规范,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五、加强科研和信息共享科研和信息共享是实现粮食储存和运输系统改善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加大对粮食储存和运输方面的科学研究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各类粮食储存和运输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帮助企业和决策者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六、加强国际合作粮食储存和运输的问题是全球性的,加强国际合作对于改善粮食储存和运输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粮食安全保障的粮食物流
基于粮食安全保障的粮食物流作者:宋继华刘婉冬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3年第1期宋继华刘婉冬(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摘要:粮食是安邦定国、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粮食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一直是我国根本的治国经验。
现阶段,我国粮食总产量紧平衡及产销分布不均,使得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而建立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成为粮食安全的关键,粮食物流体系的低效率和高成本,正成为妨碍我国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
本文以“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粮食生产者物流体系”为切入点,以粮食物流体系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物流体系;粮食物流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2-0053-02一、粮食物流的含义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商品。
粮食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粮食物流则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这一定义,物流是一种客观存在,自从有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有了物流。
我们认为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布局到收购、集并、储存、运输、加工、配送至销售全过程的商品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
它包含了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加工、配送和信息应用的一条完整的“环节链”系统。
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是由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配套化、运作方式高效化、信息服务准确化和管理方法规范化所组成。
现代粮食物流要求粮食生产者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销售全环节相关的运输、仓储、库存、包装、装卸、配送实施一体化高效规范管理,利用现代技术装备的流通基础设施和流通各环节的信息服务等,实现体制多元化,模式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粮食物流体系。
二、我国目前粮食物流体系现状分析自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共经历了四个时期:即计划经济时期(建国初期~1984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1985~1997年)、市场经济时期(1998~2001和加入WTO后的粮食物流时期(2001~至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粮食物流体系的完善
摘要:粮食的产量安全与流通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物流体系的基础和条件是建立在粮食安全之上,而粮食安全又是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的前提。
只有在持续稳定的粮食安全背景下,才能够实现我国粮食物流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粮食物流体系;粮食安全;完善
一、粮食安全的含义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96年第三次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够获得足够营养和安全的食物”。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再一次强调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产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建立了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地方储备粮体系和应急预案。
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增强,我国粮食供应基本稳定,但粮食安全仍存在不少问题,须时刻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防患于未然。
拥有13亿多人的中国,人口总量很大,在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下,粮食安全问题受到历届政府的高度重视。
今年国内极端气候引发作物大面积灾害,入夏以来,东北三省及河北、内蒙古等地遭十年来罕见粘虫灾害,大面积农作物受损,部分地区可能绝收,危害
程度之重为近十年来最重。
受此影响,下个粮食年度玉米供应或将趋紧,新作玉米上市价格有高开之势。
与此同时,水稻种植方面的稻瘟病、黑穗病等病虫灾害程度也重于常年,对秋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总体上,全国由于自然灾害所引发的灾情较去年同期明显偏重。
由此可见,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到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中商品的实体运动,体现了在流通环节中的一切增值活动”。
粮食物流反映了物流各个环节,包括物流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仓储、信息处理等,在物流行业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粮食通过程中,运输成本过高,粮食无形消耗过多
由两大物流巨头合并组成的ceva logistic中国区执行副总裁martinthaysen称,中国贸易中的物流成本占到gdp的18%,约占欧美国家的两倍。
现今,我国物流行业自身管理水平还有着诸多的问题,而国家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对物流体系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并且,高额的过路过桥费、罚款较多及油价不断上涨等原因,都“炙烤”着中国物流,这些成本最后都要转嫁到粮食的价格上。
我国黑龙江农垦区2011年粮食生产取得重大突破,其总产量为407.4亿斤。
据了解,我国粮食每年的损失量就达约五百亿斤,这大约相当于黑龙江农垦区一年的粮食产量,意味着每年1.47亿人的口粮被消耗于无形。
可见解决物流行业中的成本过高问题势在必
行。
2.国内散粮流接受能力较差
国内粮食流通过程中的仓储分布不均且中转能力不足。
我国粮食主要销售区东南沿海的粮食需求约占全国总量的12/25,但中转功能较强的浅圆仓和立筒库在东南部沿海各省区的分布却不均且严
重缺乏,导致我国粮食主要销售区的接收能力与中转能力不足。
而东北地区的接收能力与中转能力较强,这种分布不均的现象导致现有设施利用不充分。
3.我国粮食物流运输方式落后,专业化的运输工具不足
我国运输方式较为落后,粮食储运不当,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部分地区,运输方式单一,其中铁路运输所占粮食运输总比例的1/2;公路运输占总比例的3/10;水路运输量只占了粮食运输总比例的
1/5;航空运输所占比例较少,主要用于粮食紧急短缺的状况。
散装仓储能力占总仓容约92.2%,而平均散运量约占我国粮食物流运输的12%,形成强烈对比。
4.物专业人才不足
中国粮食物流产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专业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长,但是由于我国物流产业的起步较晚,经济发展的步伐远超于物流人才的教育培养速度,导致国内物流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完善我国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议
国际上许多国家一直致力于物流体系的完善,无论在经济还是社
会效益上都取得了可观的效益,并将其成果逐步推广。
面对强大的国际对手,我国的粮食物流体系将如何定位,又将如何完善。
我们必须增强粮食安全意识,在不断变革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完善我国粮食物流体系的对策。
1.降低粮食运输成本,减少粮食无形消耗
大力推广散粮运输及集装箱运输,推广先进实用的仓储、装卸、运输技术和装备,提高粮食运输效率,降低粮食物流损失。
要把种粮、储粮、运输、加工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组织化、科学化,减少储运过程中粮食的无形消耗并完善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大物流技术改造的力度。
2.加强我国散粮物流节点的开发
我国散粮物流的节点的开发不但要确定到主要的粮食集散地和重要的粮食交通枢纽的建设,还要确定到大型中转库的建设与运行。
散粮物流通道的建设要有稳定的粮食来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方式作基础,还得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服务及合理的网点布局作支撑,更好的创新我国散粮物流节点的运行机制。
3.提高物流的技术装备水平,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物流体系需要造就一支高效机动的载体,现在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被运用到物流的活动中,可见科学技术对物流领域的推动作用,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提高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最终降低粮食物流成本。
4.加强物流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所谓技术、制度的创新,最终也取决于人才的创新。
因此,要把着眼点放在强物流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上,进入多元化物流人才培养阶段,完善物流我国物流管理与物流技术的研究开发,从根本上缓解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压力真正造就完善的粮食物流体系。
5.加强物流系统组织建设
完善粮食物流体系,需要建设一个合理高效的组织系统,像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方向转变。
充分利用粮食行业的特点,改变传统小规模,联系松散的粮食物流体系。
参考文献:
[1] 孙鉴齐.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第一食品网,2007(3)
[2] 曾凡慧.我国粮食物流企业的主要问题国际借鉴与对策探究.市长参考,2010(1)
[3] 唐擎天.建设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的初浅认识,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2007(7)
[4] 杨学利,张少杰.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