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案
【教学设计】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例1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策略价值并运用有关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条件提出合理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 谈话导入:在收获的季节,小猴每天都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第二天摘了35个,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求出什么问题?学生交流。
小结:可以算出小猴两天一共摘了多少个桃,也可以算出小猴第一天比第二天少摘多少个,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多少个?2.将“第二天摘了35个”换成“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了5个”提问:现在你能求出什么问题?学生交流。
3.小结导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根据两个相关联的条件求出不同的问题。
如果题目中告诉你这样的条件,你能求出什么问题?[设计意图:在创设情境时,让学生根据相关联的两个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感受条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初步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策略的思维过程,体验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形成从条件出发思考的思维习惯。
]二、体验策略1.出示主题图中的条件。
交流:现在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这两个条件各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
追问:你是怎样理解“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的?指名汇报。
小结: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个条件说明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也就是第一天摘的个数+5=第二天摘的个数,第二天摘的个数+5=第三天摘的个数。
2.出示“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讨论:根据“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个条件,要求“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先要算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要先算:第二天摘了多少个。
(教案)第五单元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能正确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策略,包括观察条件、分析条件、运用条件三个方面。
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条件,并将条件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
2. 新课讲解:结合例题,讲解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包括观察条件、分析条件、运用条件。
3.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共同解决问题。
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五单元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2. 重点内容: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观察条件、分析条件、运用条件3. 例题及解答过程4. 练习题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题目。
2. 提高题: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要求运用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反思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从条件从出发思考的策略(第1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从条件从出发思考的策略(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从条件从出发思考的策略(第1课时)》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课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即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过程,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思路不清晰、分析问题不够深入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学会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策略,能够自主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勇于尝试、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究欲望。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策略。
2.实例准备: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让学生实践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策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若干个物品,要求学生数一数图片中一共有多少个物品。
通过这个简单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解决此问题。
教学设计: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
教学设计: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3页例1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听过下面几个故事吗?师:司马光是如何救掉进大水缸里的同伴的?曹冲是如何称大象的体重的?乌鸦又是如何河道瓶中的水的?组织学生交流。
师:对,他们都是运用了好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在数学中我们把这种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称为“策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策略。
【设计思路:“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用他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引进“策略”,拉近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也为学新的知识打下铺垫。
】二、呈现例题,探索策略。
(学策略)1、谈话导入:果园丰收了,小猴每天都到果园帮妈妈摘桃子,看。
2、出示例题,(出示题目后稍等半分钟,让学生默看完题目)(1)提问:同学们看的真认真,现在谁来告诉大家题目有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指名说,一起看。
(2)理解题意。
师:题目里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什么叫“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5个”?和同桌说说你的理解、集体交流师:“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就是说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第()天比第()天多摘5个”?(板书)组织学生交流。
师:原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竟然包含这么多的意思。
看来,得好好读读条件哦。
3、交流算法师:同学们已经弄清了题目里条件之间的关系,要求第三天摘了多少个,可以怎样想呢?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交流:怎样求出第三天的摘的个数,能说说你的想法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再出示:根据()和()。
先求出(),再……师: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完整的来说一说如何求第三天摘了多少个?师:这样一直往下想,怎样求出第五天摘了多少个桃?(手势往下比划)师追问:不管是求第三天还是第五天,我们都是从哪里开始想起的?师:我们都是从第一天摘了30个和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两个条件开始想起的。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学设计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学设计(二)一、备课教材内容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第74~75页例2及"想想做做"。
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用线段图整理已知的条件和问题,并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策略"的价值,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三、课时易错易混重难点梳理1.重点:学会借助线段图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易错易混点:没有弄清楚每个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
例:三年级的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分成4组,每组有6人,现在要分成3人一组,能分成多少组?错解:4x6x3=72(组)答:能分成72组。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把总人数与每组人数相乘了,首先应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除以每组的人数3,得出能分成多少组。
错解改正:4x6÷3=8(组)答:能分成8组。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
师:在上节课的教学中,我们解决问题时,应用了什么策略?生:列表。
师:大家体会到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那么,这节课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2))(二)解决问题的策略1.出示教学情境图,提出问题(例2)。
(1)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知道三个已知条件:①绿花有12朵。
②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
③红花比黄花多7朵。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在小组内讨论后指名回答。
2.分析问题。
要求红花有多少朵,首先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求出黄花有多少朵。
求出黄花的朵数,就能求出红花的朵数了。
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先在下面的图中填一填。
根据线段图所示,可以很容易解决"红花有多少朵"这一问题。
3、解决问题。
让学生列式,想一想怎样算,指名板演。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案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并能正确应用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部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借助线段图进一步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发展集合直观,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和内容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是什么策略吗?这种策略在分析问题时是怎么想的?二、自学讨论,交流展示。
(一)导学。
(课件出示导学提纲)下面请导学提纲引领我们自学,请同学们快速地地默读一遍导学提纲。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74页的例2完成下列问题:1. 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已知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2.为了将题中三种花的数量关系表示的更清楚,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这里的条件和问题??3.根据条件和问题,你觉着应该先画表示那种花朵数的线段?然后再画那种花朵数的线段?最后画哪种花的线段?4.你打算怎样求出红花的朵数?准备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二)自学。
现在自学开始,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自学得最认真!学生认真地自学,老师巡视。
(三)交流展示。
1.小组合作。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导学提纲中的内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交流展示。
刚才同学们进行了自学和小组讨论,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学成果。
3.质疑问难。
提问:刚才同学们汇报了自学的成果,非常棒!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需要共同讨论?请同学们大胆提问!追问:你觉得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哪一步计算,是怎样想到的?4.再次感受策略。
引导:那如果把条件改成“红花比黄花少7朵”,(出示条件)求红花有多少朵又该怎样想、怎样算呢?自己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案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案教案标题:条件思考策略的教学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从条件出发进行思考的策略。
2.学生能够运用条件思考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能够将条件思考策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资源:1.条件思考策略的教学PPT。
2.实例分析练习题。
3.条件思考策略应用任务。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引入话题: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如果你想吃一块巧克力,但是妈妈说只有完成作业才可以吃,你会怎么做?”2.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讨论,引出条件思考的概念。
步骤二:理解条件思考策略(15分钟)1.通过PPT介绍条件思考策略的概念和步骤。
2.解释条件思考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时的应用。
3.举例说明条件思考策略的运用,如解决时间管理问题、在线购物选择等。
步骤三:实例分析练习(20分钟)1.分发实例分析练习题。
2.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
3.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并与全班分享。
步骤四:条件思考策略应用任务(25分钟)1.分发条件思考策略应用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具体问题。
2.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记录解决过程和答案。
3.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并与全班分享。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系统总结从条件出发的思考策略,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实用性。
2.回顾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际任务中的应用情况,并评价自己的表现。
3.鼓励学生提出对条件思考策略的疑问或扩展思考。
步骤六:拓展与延伸(自主学习任务)1.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并运用条件思考策略解决。
2.学生将自己的解决过程和答案写成报告或展示方式,并提交给老师。
3.老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评价,并与学生进行进一步探讨和讨论。
教学扩展:1.学生可应用条件思考策略进行更复杂的问题解决,如社会问题研究、科学实验设计等。
2.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情境,加深学生对条件思考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掌握使用条件进行问题分析的方法。
2.能够运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教师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小华有7个苹果,小明有几个苹果比小华多4个?”2.引导学生根据所给条件,建立方程求解,即 x = 7 + 4。
3.继续给出其他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进行求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运用所给条件进行求解。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建立方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导入:1.让学生观察课前准备的物品(如苹果、笔记本等),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
2.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讲解新知1.介绍“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即在解决问题时,要先分析所给条件,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求解。
2.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小华有7个苹果,小明有几个苹果比小华多4个?”3.引导学生根据所给条件,建立方程求解,即 x = 7 + 4。
4.给出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进行解答。
(三)练习与巩固1.让学生自己动手找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求解。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道解题过程,并提醒学生,从条件出发思考非常重要。
3.常考套路分析:从前往后看,这种题型通常要求求出某个未知数,所以要运用建立方程解决。
(四)布置作业1.小学三年级数学提高篇的第5页课后作业中题目1-7、9、10,鼓励学生注重所给条件,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并能够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2.在讲解时尽量简洁易懂,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练习环节可以分组竞赛或者小组展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步: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学习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从条件出发思考;2.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的方法;3.能够应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2.如何从条件出发思考;3.从条件出发思考的例题。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首先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从条件出发思考。
请同学们回忆在数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引导同学们认识到,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之一。
2. 正式讲解其次,讲解从条件出发思考的方法。
从条件出发思考,就是在问题和条件之间建立联系,把条件作为思考的启点和依据,条件越多越详细越好,可以从条件中找出规律,形成思路,进而解决问题。
3. 例题演练最后通过例题演练巩固所学知识。
请同学们尝试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问题:有一队运动员参加比赛,男女各占一半。
每个男运动员击中靶子的概率是0.6,每个女运动员击中靶子的概率是0.4。
如果一名运动员击中靶子,那么这名运动员晋级的概率是多少?解题思路:从条件出发思考,首先可以列出男女运动员击中或没击中靶子的四种情况。
假设有100名运动员,其中50名男运动员,50名女运动员,男女运动员各占一半。
那么男运动员中击中靶子的有0.6×50=30名,女运动员中击中靶子的有0.4×50=20名。
因为只要有一名运动员击中靶子,这个队伍就能晋级,所以晋级的情况可以是男运动员中有任何一名击中靶子,或者女运动员中有任何一名击中靶子,或者男女运动员都没有击中靶子。
因此,晋级的概率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出:P(晋级)=1-(1-0.6)^{50} ×(1-0.4)^{50}4. 总结反思让同学们互相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经验,总结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也对自己解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和分析。
四、教学评估课后布置一道与从条件出发思考相关的作业题目,检查同学们掌握情况。
5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1)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5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1)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教案: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教学内容1. 理解问题的条件:让学生能够理解问题中给出的条件,并能将其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2. 分析问题的条件: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条件分析问题的解决思路。
3. 应用条件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条件,并能将其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2. 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思路。
3. 培养学生运用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并将条件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笔记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中的条件,并尝试将其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2. 讲解例题: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并将条件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3.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提高运用条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条件的转化和运用,以及解题思路的引导。
5. 作业设计:布置一道运用条件解决问题的作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2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作业答案:小明有2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2+3=5个苹果。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理解问题的条件,并能将其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学生是否能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并运用条件解决问题?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也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条件出发的思考策略应用到其他学科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苏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的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涵盖了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第64页至第67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从给定的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思维和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些水果,其中有苹果和香蕉,一共买了10个,苹果和香蕉各有多少个?”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2. 新课讲解:我将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向学生介绍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例如,给出一个例题:“有5个苹果和3个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引导学生从给定的条件出发,通过加法运算得出答案。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将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解答。
例如:“有7个橙子和8个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水果?”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4. 练习讲解:在学生解答完随堂练习题后,我将进行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解答他们的疑问。
5. 小组讨论: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利用黑板进行板书设计,将重要的概念和解题步骤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教案)第五单元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条件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3.学会应用条件思考策略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出主题: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2.展示条件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如“小明每天早上步行3公里上学,那么他的学校一定在附近”。
请同学们以自己的方式,讲述“条件”的概念和作用,以此做好铺垫。
二、讲解(25分钟)1.让同学们了解简单数学问题是如何通过条件思考策略解决的:“如何只用两次称称出四个桶中哪个装芝麻最多?”通过对条件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有用的信息,这就是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2.引导同学们了解条件分析和推理的过程,如“我有a元钱,买了一本书,还剩下b元。
那么,这本书的价格是多少钱?”通过循序渐进的分析,同学们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三、练习(25分钟)1.让同学们分组进行互动练习:老师提出数学问题,同学们讨论并写出各自的答案,然后交换检查。
如“秦始皇的兵马俑被分为土俑、木俑、石俑和铜俑四类,其中土俑占全部俑数的40%,而铜俑有2000个,那么兵马俑全部有多少个?”2.课堂上演示提问解题例。
如:“如果一桶水半满,你可以喝掉一半的水,这时候桶子是7/8满,那么以前桶里的水有多少?”四、检查(5分钟)1.老师检查同学们的练习答案,让同学们详细讲解答题的过程。
2.巩固训练:每个同学都要写一道由老师提出的题目,并讲解思考方式和得出的答案。
五、总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通过分析条件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这对日后学习和生活中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六、拓展(15分钟)1.老师展示更加复杂的问题,引导同学们进行条件分析和推理,如“20个硬币中,有5元、1元、5角、1角的硬币,其中,5元的硬币数量比1元的硬币少1个,而5角的硬币数量是1角的硬币的2倍,那么20个硬币有多少元?”2.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同学们在玩中学,利用条件分析和推理解决问题,从而更加深入理解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根据一些条件来解决问题的情形?”比如,我们要决定周末去哪里玩,就需要考虑天气、距离、交通等因素。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奥秘。
另外,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交流。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这让我看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依赖性较强,需要引导他们更加独立地思考和参与。
在讲授重点难点时,我尽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和丰富的例子进行解释。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对他们理解知识点有所帮助。然而,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
-能够运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如基本的行程问题和分配问题。
-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并通过模型求解问题。
-举例: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能否正确识别问题中的条件,例如在行程问题中,能否区分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三个基本要素,并在解题时正确运用这些条件。
2.教学难点
-难点一:学生往往难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不明确如何将文字描述的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解决方法:通过示例演示,将实际问题的条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强调每个条件对应数学模型中的哪个部分。
-难点二:分析数量关系时,学生可能无法理清各个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解决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将条件之间的关系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互影响。
-难点三: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可能只会运用一种解题方法,缺乏灵活性。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案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的概念。
培养学生运用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定义。
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的应用场景。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的概念和应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
第二章: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的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的应用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的应用步骤。
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实例。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的应用方法和步骤。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的应用方法和实例的理解。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
第三章: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在数学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方法。
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实例分析。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
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的理解和实例分析。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数学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
第四章: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在科学探究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精)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学会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的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情境 :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吗?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讲一讲“营救小鸭”的故事。
(多媒体播放一、导入1、谈话:大象伯伯非常地勇敢机智,在大家用尽各种方法,一筹莫展的时候, 想到了灌水救鸭的好方法,这是一个很好的计策、方法,也就是策略。
(板书:策略2、我们平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用过一些方法,谁能举个例子说说?(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在大米里放大蒜不生虫子…… 这些方法都是很好的策略。
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二、初用策略,探寻思路1、谈话:同学们在家里都是乖孩子,能帮妈妈做一些事,小猴也很棒,它每天都帮妈妈摘桃子, 可它在摘桃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大家愿意帮它解决吗?2、出示例 1情境图。
指名一人读题,其他学生思考条件有哪些,问题是什么? 提问:题中告诉我们哪些已知条件, 要我们求什么? (课件对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标记。
3、分析条件:题中有一个已知条件“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 5个”可以想到什么?(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 5个…… 教师小结:这个条件可以具体地理解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 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 这个条件还可以这样理解——第(天摘的个数 +5=第(天摘的个数。
4、启发:刚才我们已经弄清了已知条件的含义,那么请大家想一想,根据“第一天摘了 30个,以后第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 5个”这两个条件可以分别算出什么?(第二天摘了多少个?第三天摘了多少个? 再想一想:最先算出的是哪一天摘的桃,接下来再算出哪一天摘的桃,再接下来呢?5、质疑:怎样才能让题中的信息更清晰地表达出来呢?(列表学生完成练习纸:可以选择填表算出答案,也可列式算出答案,算好之后,如果你有其他的想法可以写在练习纸空白的地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苏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二节内容,即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来自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五章第二节,这一节主要讲述了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问题的答案。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PPT和一些实际的问题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让学生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2. 讲解:我将通过PPT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详细讲解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3. 练习:我将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我将在黑板上写出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步骤,并配合相关的例子,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题目: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答案:小明现在有5个苹果。
题目:小红有5个橘子,她吃掉了2个橘子,请问小红现在有几个橘子?答案:小红现在有3个橘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特别关注了如何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选择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例如,引入部分的小明和小华的苹果问题,以及小红吃橘子的问题,都是基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使得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第五单元第1课时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五单元第1课时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从看图讲故事入手,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1.看图讲故事。
2.提问:图中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交流:解决问题要有策略。
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习“方法”学习任务一:合作探究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比较各种解答方法的特点,初步感知列表解决的优势。
】1.出示例题1: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 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 5 个。
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2.提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3.提炼数学信息。
4.“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交流:表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5.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交流:方法一:填表。
方法二:列式。
6.说一说: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交流:(1)要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求的问题。
(2)可以从条件开始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7. 归纳小结。
易错警示:解决这类问题时,应从条件开始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1.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2)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买的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
2.一个皮球从16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第3次弹起多少米?第4次呢?(算一算,填一填)。
3.1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8;从右往左数,兵兵排在第4。
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多少人?(先在图中标出两人的位置,再解答)4.第1个正方形里画了2个圈,以后每个正方形里画圈的个数都是它前一个正方形里的2倍,并且都和第一个正方形里的圈同样大。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案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案第一章:理解条件思考的概念1.1 引入条件思考的概念,解释其在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中的重要性。
1.2 举例说明条件思考的应用场景,如数学问题解决、逻辑推理等。
1.3 强调条件思考的步骤,包括明确条件、分析条件、推理得出结论等。
第二章:识别和明确条件2.1 教授如何准确识别问题中的条件,包括直接条件和隐含条件。
2.2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识别条件来解决问题。
2.3 讨论如何处理复杂问题中的多个条件,以及如何prioritize 条件。
第三章:分析和分析条件3.1 教授如何分析条件的相互关系,包括因果关系、逻辑关系等。
3.2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条件来解决问题。
3.3 讨论如何处理条件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如何进行假设和推理。
第四章:应用条件思考解决问题4.1 教授如何将条件思考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如数学证明、逻辑推理等。
4.2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应用条件思考来解决问题。
4.3 讨论如何检验和验证条件思考的结论,以及如何进行修正和改进。
第五章:培养条件思考的习惯5.1 强调条件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如购物、决策等。
5.2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条件思考。
5.3 讨论如何培养条件思考的习惯,包括持续练习、反思和改进。
第六章:条件思考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6.1 介绍条件思考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具体应用,如代数问题、几何问题等。
6.2 提供数学问题解决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条件思考来找到解决方案。
6.3 讨论如何将条件思考应用于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以及如何逐步解题。
第七章:条件思考在逻辑推理中的应用7.1 介绍条件思考在逻辑推理中的重要性,如论证、辩论等。
7.2 提供逻辑推理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条件思考来分析论证的有效性。
7.3 讨论如何识别逻辑谬误,以及如何运用条件思考来纠正谬误。
第八章:条件思考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8.1 介绍条件思考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如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我们会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这个概念,然后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来加深理解。
教材中对应的章节是三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难点是如何将这个策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和一些实际问题的图片,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比如一个装满水果的篮子,让学生们思考有多少个水果。
2. 例题讲解:我会给出一个具体的例题,比如“一个篮子里有苹果和橘子,一共有20个水果,苹果有10个,问篮子里有多少个橘子?”我会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一步步推理出答案。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们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4. 学生分享:我会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7个苹果,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和小红一共有12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学生能否对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产生兴趣和共鸣。
我需要确保所选的情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概念。
例题讲解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在这一环节中,我必须清晰地阐述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并示范如何将其应用于具体问题。
讲解时,我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逻辑性,确保学生们能够跟上我的思路,并能够模仿我的解题方法。
随堂练习的设计也是我需要关注的重点。
这些问题应该既能检验学生们对所学策略的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让学生看第2)题的图,想想有哪些条件,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什么意思?
3、想想做做第3题
请学生指出芳芳和兵兵的位置
该怎么列式解答?
4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以后每个正方形里面圈的个数是他前一个正方形2倍是什么意思?
……
生:先求出第二天的,再求第三天的,再求第四天的,依次往后······
四个苹果重500克
一个橘子重量=一个苹果重量+20克
第一次弹起的高度是第二次下落的高度,第二次弹起的高度是第三次下落的高度
……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明确什么是条件,根据条件能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清晰自己的思路。
追问:你还能再往下说吗?
(第六天比第五天多摘了5个……)
过渡:同学们真会思考,那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
接下来怎么算第三天摘的呢?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再根据什么求出第五天摘了多少个?
追问:小朋友的算法是根据什么想到的?
3)列式解答。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选择列表或者算式的计算方法来求。
学生填表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想,怎样填的?
4)回顾概括。
提出: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先明确什么是条件什么是问题,再根据问题跟条件的数量关系来用列表或者算式来解决。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看第1)题的图,想想有哪些条件
请说说:根据什么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接着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出发
1.明确条件问题
2.列表或列式解决
3.单位答句
授课日期11月16日
对,我们把这一好办法称之为“策略”,策略就是计谋,谋略的意思。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用策略来解决一些数学中的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引入新课,学习策略。
1)、
谈话:桃子成熟了,小猴子没闲着,去帮妈妈摘桃子。
出示例1
图中直接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2)交流算法。
交流: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
谈话:在画的时候要注意了,圆圈的大小是一样的,正方形有什么性质?
横着画4个,竖着最多能画几
个?
四、全课总结
你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往瓶子里面扔石子。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读题,找处条件和问题。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五个,第四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
第二天摘的+5=第三天
第三天摘的+5=第四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难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
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思考、交流讨论、多媒体教学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情景导入,感知策略
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开始,引出课题
谈话:在乌鸦一筹莫展的时候,乌鸦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指名回答。
教学课题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型
新 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8日
教学内容:P71-7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回顾反思的过程,了解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能用由条件想问题的策略寻求解题的方法,并正确解答。
2.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件与问题的联系,体会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