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互动探究“六步曲”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六环节教学法”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六环节教学法”作者:刘玉娟张敬言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4年第10期初中思想品德课“六环节教学法”是以新课改理论为指导结合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导学案模式对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
“六环教学法”包括: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展示对碰、精讲点拨、拓展小结、课后反思。
通过实践,此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大胆质疑的探究精神。
课堂教学六环节教学法思想品德课近年来,我区各个学科的课堂都陆续开始运用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导学案模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这种模式在思想品德课上存在着弊端,光让学生学,老师不教,学生学到的知识既不全面又很浅显。
因此,我们在总结导学案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实施“六环节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六环节教学法”的内容“六环教学法”分为以下六个环节: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展示对碰——精讲点拨——拓展小结——课后反思。
(1)导入新课。
对上一节课的复习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明确学习目标(3~5分钟左右)。
(2)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进行自学,自学时教师巡视、督查,重点指导中、差生。
学生准备两支笔和一个笔记本,笔记本整理本节课需要识记知识,黑色笔标记自学教材的问题,红色笔标记重点或疑问等(约10分钟左右)。
(3)展示对碰。
在课中,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或小组成果,以板书、登台讲解、质疑对抗,小组点将释疑等形式进行。
(10分钟左右)(4)精讲点拨。
教师对学生展示情况进行精讲和指导,适时介入,个别问题随机点拨,重点难点、主干知识和问题整合点拨,归纳小结进行知识点拨、方法点拨和能力点拨。
(约5分钟)(5)拓展小结。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一定层次的问题和练习题,当堂检测,进行巩固、拓展、反馈所学知识,并注意模块知识的链接和深化。
探讨道德与法治教学“六步法”以及辨析题“三步曲”
探讨道德与法治教学“六步法”以及辨析题“三步曲”作者:吴雁清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28期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与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深度钻研教材、完善教学设计、注重课上互动、遵循个性教学、布置课后作业以及教后反思巩固等层面探讨道德与法治教学“六步法”,并针对辨析题“三步曲”进行了基本分析,为教学水平的提高贡献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六步法;辨析题伴随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思想品德课程在教材改革的要求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其教材内容也在以往强化道德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法律素养与法制意识教育,在初中课程体系中的学科地位得到了显著的突出。
教师应当积极正视教学现存问题,加强对于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将理论知识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得以深化。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六步法”的具体实施(一)深度钻研教材要想切实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成效,教师应当牢固树立以教材为出发点、以教学大纲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切实将教材内容经过反复阅读、理解与巩固做到牢记于心,这样才能够真正为教学寻求到有效的文本依据,明确掌握教学内容与大体方向。
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始前首先针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细化、全面解读,力求“读懂”、“研透”、“转化”。
首先是“读懂”,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教师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专有词汇的定义、政治原理等内容进行通读把握,但要想做到“读懂”还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既定内容框架中,还应当广泛涉猎、博览群众,能够寻求到各项概念与原理的出处,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结果与成效,寻求到与教材内容之间的深度联系,进而依照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立的核心目标要求,完成教材的精细化解读[1]。
同时,鉴于教材中的不同概念、定义都有其精准严密的表达方式,因此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细心完成每一个字眼的校对、分析,从而避免因忽略关键字词而致使整个概念或定义产生错误问题。
初中思想政治课五步教学法
初中思想政治课五步教学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六项具体目标之一。
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
因此,如何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理应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研究课题。
围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目标,2008年秋季新学期开始,笔者开始对初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和探索。
经过2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思想政治课五步教学法,即:教师导学——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互助学习——师生互动——课堂训练与评价。
初三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教师普遍感觉课讲起来单调、枯燥,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讲的少,怕学生听不懂;教师讲的多了,很可能变成“一言堂”,变成空洞的说教。
要改变这一窘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初三第三课第二节第二框“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理论性非常强,在连续几年的教学中,我一直采用“讲述法”组织教学,学生听不懂,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这学期,我采用“政治课五步教学法”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结合这一课例来分析“政治课五步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步:教师导学。
这一步,教师首先要把握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教师要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要达到的目标;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采取什么方法来达到学习目标。
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应是向导,是学生的领路人。
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要做科学的预测;教师要明确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在教学“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时,通过测评发现学生对“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很清楚,学生难于理解的是“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于是,我在设计导学达标题时,就紧紧围绕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设计了六个小问题,并明确告诉学生:如果弄懂了这六个小问题,这节课的难点也就突破了。
谈谈思品课教学过程的六个环节
谈谈思品课教学过程的六个环节依据中学思想品德教材可教性、可读性较强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着眼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经过实验与探索,逐步形成“六环节链式”课堂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包括六个教学环节:设疑、自学、引发、点拨、归纳、评价,这六个教学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结构。
一、设疑即课时教学目标的问题化,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课时教学目标是当堂教学活动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
为了实现课时当堂达标,首先要将单元目标分解到每一节课。
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刻苦钻研教材,熟读精思,对教材的把握要经历一个“薄—厚—薄”的飞跃,独运匠心,形成基本成熟的课时目标,然后再将课时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并转化为相应的问题。
课时教学目标的问题化,要以吃透教材及教学大纲为前提,以掌握学生的学情为条件,教师要善于质疑,善于在不疑之处设疑。
设疑既要首先集中在那些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上,又要照顾其它知识,注意辐射面,要在重难点、关键点知识的理解和拓展上,在重难点与其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上,在重难点与整体知识之间形成体系上下功夫。
提出的问题,要紧扣课时目标,能对整个课堂起统摄作用,要立足课本,巧设悬念,但不能超越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要富有针对性、挑战性。
提出问题的形式要明确简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设疑是唤起学生参与欲望,调动学生及时进入角色的关键步骤,它作为促其思,发其智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一开始,就提出对全堂课起统摄作用的富有感召力的问题,会激起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与当前研究课题的认知冲突,驱使学生去思考,去读书,从而为自学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自学即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并开展尝试活动。
自学是“教会学习”的有力杠杆,是培养能力、开发智能的有效办法。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开展尝试活动,指向性强、效率高。
通过自学,一些问题解决了,一些新问题产生了,学生既有赏心悦目的收获,又有似是而非的疑点,对许多问题的解决常常是跃跃欲试,而又“拿不准”,这就为引发铺平了道路。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六环节教学法”
在这种 浓厚的学习氛 围中, 教 师和学生真正做到 了教 学相 长 , 互相 “ 六环教学法” 分为以下六个环节 : 导入新课—— 自主学 习——展示对 师挑战, 碰—— 精讲点拨——拓展小结——课后反思 。 ( 1 ) 导入新课 。对上 一节课 的复 习或创 设情 境 引导学 生进 入 新课 学
近 年来 , 我区各个学科的课 堂都陆续开始运用洋思 中学 “ 先 学后 教” 的 答 自学探究难 以解决 的问题 , 以及学生在与别 的同学的交流及老 师的点拨 以及教 师根 据学生 自我们探 究理解 的程度 , 设置知 识拓 导学案模式 , 但经过一段时 间的实践发 现 , 这 种模式 在思 想 品德 课 上存在 后还迷惑 的问题 , 思维发散的悬念性问题 , 通过 小组 内生与 生, 小组 间生与 生、 师 与 生 的 着弊端 , 光让学生 学, 老 师不 教 。 学 生学 到 的知识 既不 全面 又很 浅 显。 因 展、
有 益尝试。“ 六环教学法” 包括 : 导入 新课 、 自主 学 习、 展 示对碰 、 精讲 点拨 、 拓展 小结 、 课后 反思 。通过 实践 , 此 方法大 大提 高 了教 学效 率, 改 变了学 生的 学习方式 , 提 高学生的综合 能力, 培养 了学生的问题 意识 、 大胆质疑 的探 究精神 。 【 关键词】课 堂教 学 六环节教 学法 思想品德课
◆ ◆ ◆ ◆
谈初 中思想品德课 的 “ 六环节 教学法’ ’
◆ 刘玉娟 张敬 言
( 北戴河区教师进修学校 ; 北戴河区教育局 )
【 摘要】初 中思想品德课 “ 六环 节教 学法” 是 以新课 改理论 为指 导结合 洋思中学“ 先 学后教” 导 学案模 式对有效课 堂教 学模式进行 的一种
思想品德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浅析
政治·教法探讨91E -m a i l :z x j x c k y y @163.c o m 思想品德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浅析广西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朝阳初级中学(530299) 林 燕一、思想品德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涵义所谓思想品德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质疑教学为平台,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解决质疑,理解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如下图所示。
激趣导入自主质疑,能思善问发现问题,质疑释疑质疑反馈善于引导,启而能发运用评价1.激趣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动力,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课堂质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形式之一。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会质疑。
2.自主质疑,能思善问自主质疑是指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体验、探索生活,培养自己的能力。
3.思考问题,质疑释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4.质疑反馈学生将在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在课堂上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授讲“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课题时,要求学生先回忆八年级“多元的文化”的内容,由学生自问自答“中华文化特点有哪些?”“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等问题。
通过这个环节,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如果学生提不出类似的问题,教师就要主动提问。
这样的上课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同时也给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展示和表现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善于引导,启而能发善于引导,启而能发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深化。
课堂中教师要预留时间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讲透,对难点进行点拨、总结。
面对学生反映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将问题细化,降低难度,重新展示给学生。
同时积极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暗示,由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只在关键之处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
六步导学教学法
“六步导学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姜艳芳一、实践依据导学案教学法是以“学生中心、教师导学”为特色的新型课堂教学方法,其产生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1、导学案教学法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的基础上的,它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认知和智力开发来说,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从思想品德教育来说,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健康成长的主体。
2、导学案教学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
“兴趣是最好的”,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乐于开动脑筋对它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有意识地穿插结合本地实际的时政要闻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发思辩,课堂气氛会由此变得十分活跃,从而打破“满堂灌”的沉闷的教学格局。
3、导学案教学法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通过所学的内容,在知行方面获得提高和发展。
导学式教学会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在自学、讨论、启发程序中,通过自主学习,自由发表见解,不断增强自我的能力。
二、教学流程(一)编写导学案1、概括标明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教学的出发点、是教学过程的路标和教学检测的标准。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
2、科学设置导学问题。
心理学强调“问题即思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
因此,我们努力把思想品德教学变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改变教师把真理、结论直接“奉献”给学生的做法,努力做到质疑而导其思。
学生对照提纲阅读教材、整理概括,通过预习能在整体上了解所学内容,并对所学内容的有一粗浅的、感性的了解,为进一步的理性学习作好知识上的铺垫。
3、灵活设计练习内容。
学习是为了运用,练习的内容应围绕“导学案”的学习目标、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可能存在的疑点、反映社会热点,然后把不同的知识点转化为形成性的练习思考题。
“题型”的选择应根据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能级要求合理设计、恰当安排,对能级要求低的问题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帮助学生鉴别、识记,对理解运用的知识点可设计辨析题、分析说明题,引导学生在思辩、分析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初中思想品德课互动探究“六部曲”
初中思想品德课互动探究“六部曲”现代教育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如果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
因此,互动探究和交流应该贯穿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全过程。
一、情景引导:激发探究欲望情景的成功创设是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的关键,也是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引路石。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绪区’”。
教育家杜威也指出:“为了激活学生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采用语言描绘、故事讲述、音乐渲染、电影播放、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的探究课题,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以及好奇心。
创设情景需要注意:一是导入要有目的性,即紧扣课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究的动机。
二是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即导入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
三是情景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具有生活性特点。
四是情景的创设要具有学科性,即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
五是情境的创设要有启发性,即创设的情景要引发学生旧知与新知的矛盾冲突。
同时,创设情境要有新颖性,新颖、趣味的情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让学生心里诗的琴弦响起来,起到“云破月来花弄影”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凸显主体地位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树立学习的心向,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独立启动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之旅,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情意结构去主动同化新知识和新内容,使新旧经验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实现主体素质结构的构建与改造,努力优化自己的人格,以达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
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六步法模式”
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六步法模式”作者:方圆来源:《华人时刊·校长》2014年第09期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现代教学理论又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选择最优的教学系统结构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关键。
基于此,实践和探索出一种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模式,让学生在较优化的教学系统结构中实现体验式的自主学习,对于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以学生参与为主体而开展的有意义教学至关重要。
本文就立足于此,进行“体验式教学六步法模式”的构建和实施要点的初探。
体验式教学“六步法模式”的内涵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六步法模式”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围绕课堂教学的六个基本流程,设置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环境,让学生在各个流程中通过自主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六步法模式”的基本流程与实例分析体验式教学“六步法模式”的基本流程图体验式教学“六步法模式”的实例分析1.目标引领。
在组织学生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时,教师先用学案进行导学,以目标驱动来使学生展开有意义的学习。
2.趣味导入。
教师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2014春晚黄渤演唱的《我的要求不算高》这首歌导入,由歌词“为了我的中国梦,我必须要有行动,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幸福才能揽入怀中。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者。
同时,让学生进一步回归歌词,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找出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3.情境沉浸。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以及与用人单位发生矛盾冲突时维权意识不强的实际,教师精心设计了“情报组”、“职业培训组”和“维权组”三个生活情境,用一虚拟的大学生“高远”找工作的经历来展开:“情报组”通过调查分析,归纳出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原因;“职业培训组”针对高远看中的某一公司的职务进行有针对性地建议;可正在高远同学踌躇满志去面试时,却被公司告知该职务只招男性,即使她的各项条件都符合,也不会考虑。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六环节教学法
教学篇•教学创新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是我们进行课改的初衷。
我们学习陶行知先生解放学生的教育思想,抛弃传统教学中老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做法,采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小组展示,全班合作探究的做法,同时,我们对课程资源进行适当的开发,制定出思想品德课堂六环节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
首先,把全班进行分组,一般分8个组,每个小组6~7名学生,分组时注意各组整体水平平衡。
接着,按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课时计划制定学习任务并分配给各学习小组,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一学期主持课堂展示的机会是三次。
各学习小组接到任务后,进行小组内部分工,做好准备。
每堂课由一个小组对学习内容进行课堂展示。
课堂展示分六个环节,分别是热点述评、才艺展示、知识点讲解、练习巩固、知识拓展和点评打分。
具体环节如下:一、热点述评学生选取发生在身边(深圳市)或者影响很大(全国或者全世界)的事件(如跟我们学习内容相关的时事更好)进行评述。
要求:课件述要简洁,评要恰当;时间5分钟以内;项目分满分10分。
采用这一环节目的是:1.让学生带喜闻乐见的事件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对身边事、国家事、世界大事“事事关心”,做一个亲社会的公民;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一学年实验下来,光明新区的震惊全国的滑坡事故、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巴黎的恐怖分子袭击事件等这些身边事、国家事、世界大事第一时间出现在课堂,成为比较理想的教育资源。
学生的评述,加深了学生对事件的了解和认识,也开阔了视野。
二、才艺展示才艺可以是唱歌、舞蹈、器乐等个人才艺,或者某方面特长。
可以当堂表演也可录播;要求:时间是5分钟以内;项目分满分10分。
采用这一环节的目的是:1.才艺展示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头脑得到适当的放松休息,有利于接下来的课堂学习;2.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特长,提高自尊自信,通过同学的点评反馈,能更好地了解和完善自我。
初中思想品德课互动探究“五步法”
2013-12教学研究指文章的主题,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文章内容的精髓所在;提高文章立意就是要中心题意新颖、创新、鲜明。
因此文章要想立意新颖,就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式习惯,创设与营造发散性思维条件,例如逆向思维模式,思考人从未思考过,顺其逆转想人所言,彰显新形象、新气象,开发或创造新观点,出其不意,克敌之胜。
什么叫逆向思维呢?指的是一种有悖于常理的思维方式,即把思维逆向发散,向着原材料和思路的对立方向开拓,逆向发挥,得出一种标新立异的结论,从而收到一种新奇的效果,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大家很快就可以了解,有这样一个希腊古典故事:两位青年为了一位富有老夫打闹起来,两位青年都异口同声地说自己是这位老夫的儿子,最后他们被士兵带到亚历山大一世跟前,让他做出公正的裁决,主持人间公道。
许多人都来等着观看亚历山大一世的判决结果是什么。
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亚历山大一世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判决,就是当场下令将该老夫拦腰斩断,截成两大半,两位青年一人一半。
这个命令听起来让人很不理解,而结果,其中一个青年当场断然提出强烈反对,并宣布自己放弃争夺权,让另一个青年把这位老夫带走也不要让老夫这么残忍地死去。
很显然,在这个故事中,亚历山大一世用的就是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结果找出了真正的儿子。
由此可见一斑,最为关键时运用逆向思维,会出现枯木逢春,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
如果我们在写作文时运用这种逆向思维方式,不仅会使文章立意新颖,而且写作水平可以大大提高,会在写作时感到游刃有余,很容易上手。
例如,我们很熟悉“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君子也”(出自宋朝,周敦颐《爱莲说》)。
由此开始,莲花就成了君子的象征和代名词。
如果我们换个新的视角,再想想和思考,如果没有莲花根下淤泥的日益丰富滋养,亭亭玉立的莲花枝干会不会那么好看,有没有碧绿清新的莲花枝叶和娇艳可爱的瓣瓣花朵呢?像莲花吸收完淤泥中的必需营养后,顶出水面,虽是讨人喜欢可爱,却没有顾及淤泥的恩情,反过来却嫌恶淤泥的污浊,这难道不是忘恩负义、知恩不报、自私自利的表现吗?从这个逆向思考的话,莲非君子也,唯为小人者也。
初中思品课自主探究教学要走好“六步-”
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探究教学要走好“六步”“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必须突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发展的主动性、主体性、差异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高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自主探究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积极的意义。
结合了思想政治课学科的特点,借助网络技术工具、信息时代的力量,形成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崭新的教学模式。
因此,称为思想政治课“新六步”教学模式。
一、定向,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任务,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这是搞好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与基础。
教师在备课中,要熟知新课的教学重、难点,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密切联系时政,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着力寻找与挖掘同教学内容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进行加工、创设出特定的情境。
向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领域,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
情景的创制,案例的选编,要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探究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不得领先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因此,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有趣味性的材料来创制情景,选编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内驱力。
问题的设计要针对教学目标,且有启发性。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通过启发性的设疑,启发性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性、发展性的学习的能力。
二、自探,学生自主研读教材,通过网络等收集、查阅、整理所需的知识与信息。
这是搞好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并为学生的自学自研提供一些材料或提示查找范围。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个体的自主学习过程,自学自研教材的基本知识。
一部分条件好的城镇中学已经装置网络教室,在教学《我国的人口问题》,可让学生上“中国人口信息网”查阅资料。
要给学生充足自主学习的时间。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勤于在学生中巡回检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或点拨,引导学生自己挖掘、收集、分析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的资料,从而形成完整、正确的认识,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综合、归类,推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打印在屏幕上,作为下一步重点讨论的问题。
解析中学政治课_时适_六步教学模式
解析中学政治课 时适 六步教学模式秦显法(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中山东曲阜273165)[摘要] 时适 教学思想是顺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提出的一种有效教学理念,要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作业教学和教学反馈等方面都要符合及时、适合的原则。
中学政治课 时适 六步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符合新课程实施理念。
这一教学模式包括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学生展示、释疑解惑和落实达标六个环节。
实践证明基于 时适 教学思想的政治课六步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政治课堂效率,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时适 教学思想;政治课;六步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33 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0)08-0140-02时适 教学思想是顺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提出的一种有效教学理念,要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作业教学和教学反馈等方面都要符合及时、适合的原则。
时适 教学思想的基本要义是: 时 就是要及时。
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课堂生成资源及时调整教学,对学生的反馈及时引导、点拨,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和检测要及时批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下一节课的调整提前做好准备等。
教师只有及时对学生的各种情况详细了解,才能把问题解决在 萌芽 状态,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适 是指 合适 。
包括教学的内容要合适并体现差异性,教师要探索既符合自身特点又切合当今青年学生成长与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
一、六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基于 时适 教学思想的政治课六步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符合新课程实施理念。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反对知识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观点,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六步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
“六步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积极落实“六步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避免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把教学活动的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学”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关键字:自主、合作、探究、六步、教学模式就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而言,很长一段时期,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被动的“静听”状态,一些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地死板教学,学生学习思品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他们的学习灵性都被扼杀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临沂市教研室在此理念指导下,提出了“三五X”教学策略,我依据以上理念和策略构建了初中思品课“六步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图示如下:“六步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下面我以《家,温馨的港湾》一课时为例,简单谈谈在新授课教学中是如何落实“六步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
第一步:导入定向(5分钟)。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采取多种形式导入新课,或激趣导入,或生活导入,或问题导入,或故事导入,或视听导入等等。
比如在学习《家,温馨的港湾》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歌曲《天亮了》,并介绍了这首歌的由来:在一个愉快的假日里,幸福的三口之家在高高的缆车上放飞他们的欢笑,突然间缆车离开了缆索,急速地坠落。
就在缆车坠地的一刹那,父母用双手奋力托起了年仅2岁的孩子。
父母双双遇难了,而他们却用双手托起了孩子的重生。
这个孩子叫潘子浩。
韩红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并创作演唱了《天亮了》这首歌。
然后向学生提出“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从而导入新课。
第二步:自主探究(5分钟)。
这是一个自主学习探究的环节,就是学生依据目标和学习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教学内容。
思想品德探究式教学的一般流程
思想品德探究式教学的一般流程第一,提出问题:学生应该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
探究式教学开展的前提是提出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
问题既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
不管怎样,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必须是“问题”,必须具有探究意义,且具有可操作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既要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问题,问题既要有挑战性,又要符合学生能力。
第二,收集材料:学生注重实证在解释与评价问题中的作用。
学生要对问题有明确的解释,需要数据、材料、事实、理论对其观点的证实。
学生积累材料、搜集论据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
第三,形成解释:学生根据实证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解释,指的是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将新的观察、搜集到的材料结果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超越已有知识和当前观察结果的新理解。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逻辑关系和推理,找到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其他解释。
第四,评价结果:学生根据其他解释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
学生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和观点后,需要对他的解释进行评价,进而对解释进行修正,甚至是抛弃。
核查不同的解释要学生参与讨论,比较各自的结果,或者与教师、教材提供的结论相比较以检查学生自己提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这一特征的一个根本要素是保证学生在他自己的结论与学科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也就是说,学生的解释最后应与当前广泛为人们所承认的学科知识相一致。
第五,检验结果:学生交流和验证他们提出的解释。
课堂上,学生公布他们的解释,使别的学生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
学生间相互讨论各自对问题的解释,能够引发新的问题。
最终,学生能解决彼此观点中的矛盾,巩固以实证为基础的论证方法。
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docx
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较为流行的学习方式之一,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资料搜集”与“自主讨论”两个方面为切入点,围绕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资料搜集;自主讨论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
相较于传统由教师占据主体地位的“灌输式”“注入式”教育模式,探究性学习方式最本质的特征在于能使学牛充分经历一个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过程,这对于学生深刻认知所学的知识点、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思维方式及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大有裨益。
一、实施探究性学习离不开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充分表明了前提准备之于后续活动的重要影响。
也正因为如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想确保课堂上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序、正常地进行,就必须在具体展开知识教学之前,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如此,既能保证学生获得大量的一手资料,又能促使他们以此为基础提炼、归纳出某些初步观点,而这些很显然都将为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真正的探究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笔者就对这一理念进行了积极的落实与实践,教学反响异常良好。
例如,在教学“感受法律的尊严”这一内容之前,笔者就提前一周向学生布置了一项资料搜集任务: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存在哪些规矩呢?(并举例子进行详细说明)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规则之间究竟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呢?法律有哪些显著特征呢?法律会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由于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学生搜集相关信息、资料的积极性格外高涨。
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时间,自主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技术、图书查询等手段搜集到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这样,既大大增强了学生知识积累、信息归纳的学习能力,同时,乂为他们在“感受法律的尊严”的课堂上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探究性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前提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思想品德课互动探究“六步曲”我们临沭县第二初级中学是临沂市初中思想品德课三五X教学策略的课改实验基地,也是临沭县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基地。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我们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自2006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县教研室的总体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研究活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首先着力解决长期存在的教师上课包办、学生消极被动、课堂效率低下等问题。
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借鉴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我县的互动探究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环节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阶段。
教研组全员认真学习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探究教学论;学习我县的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与临沂市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同时借鉴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二阶段,根据市里的教学策略和县里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外地优秀的做法,我们教研组全员参与,同心同德,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初步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六环节”课堂教学策略。
也就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置的六个教学环节,以保障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实效性;第三阶段,逐步完善成型“六环节”课堂教学策略。
第一步:情景引导:激发探究欲望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望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但是并非所有的情景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推动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究因素的情景,才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情景的成功创设,是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的关键,也是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引路石。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绪区’”。
教育家杜威指出:“为了激活学生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采用语言描绘、故事讲述、音乐渲染、电影播放、角色扮演、实验演示、巧设疑问、多媒体展示、图画借助或复习温故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的探究课题,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以及好奇心。
创设情景需要注意:一是导入要有目的性,即紧扣课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究的动机。
二是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即导入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
三是情景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具有生活性特点。
四是情景创设要体现两个价值,即要突出新课题研究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和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五是情景的创设要具有学科性,即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
六是情境的创设要有启发性,即创设的情景要引发学生旧知与新知的矛盾冲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创设情境要有新颖性,新颖、趣味的情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学起来兴趣昂然,让学生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内涵丰富、新颖的情景必然激发学生的思维,起到“云破月来花弄影”的作用。
第二步:自主学习:凸显主体地位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的对象,又是学的主体,在他们身上蕴含着丰富的学习、发展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孩子的素质和天资只有当他们每天都有时间从事自行选择的喜爱的劳动时才能得到发挥。
”学生只有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进行思考,树立学习的心向,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独立启动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之旅,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情意结构去主动同化新知识新内容,使新旧经验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实现主体素质结构的构建与改造,努力优化自己的人格,以达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
自主学习是主体性教育的要求和体现。
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积累知识和方法的过程。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愿望和能力,是学生获得良好学习习惯的需要,也是终身发展的需要。
为使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应注意一下几点:一是目标引领。
教学目标是教与学的活动起点和终点。
学生的探究活动要始终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目标的呈现方式和出示时机可灵活掌握,不一定当堂展示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生成学习目标和问题。
二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主学习应体现出自立性、自为性、自律性和创造性。
三是妥善安排自主探究的时间和范围。
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完成自主探究的内容。
四是自主学习强调个性独立、开放,即学生依靠自主观察、自主选择、自主思考、自主提问、自主领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主动学习和发展。
五是注重自我意识,学生必须有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还要找出疑惑,以便交流。
六是要形成竞争的氛围和环境,学生不仅要有自主探究的成就愿望,而且要有自主评价和相互竞争、比较的要求。
第三步:合作探究:发挥集体优势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相同。
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每个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和解读。
仅靠学生个人的力量往往不能达成预定的学习目标,要完善学习还要靠师生、生生之间的共同合作。
当学生个人探究的问题遇到困难或有失偏颇的时候,就需要借助同伴的智慧或老师的指导。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因此,合作学习由于其在丰富课堂交往方式,扩展信息交流维度,培养沟通协作素养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受到了互动探究教学方式的眷注与青睐。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梳理自主学习情况,通过组内互动交流、质疑答疑,产生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获得新结论,生成知识技能,总结概括本组的疑惑。
具体程序大致为:先由不同层面的学生讲述自主习得和收获,然后相互质疑释疑,对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提交全班研讨。
应注意的问题:一是精选合作内容。
所选内容,可以是内涵空间宽泛的、需要学生在思路交流中逐步感悟的;可以是容易产生歧义的,需要学生在争论思辩中逐步澄清的;可以是具有较大难度的,需要学生在讨论中逐步掌握的。
五是提交讨论的问题难易要适度,即问题的解决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
太容易则使学生失去兴趣,没有足够的动机;太难则使学生产生过多的挫折,失去进一步探究的信心。
二是明确合作分工。
各组学生推选出“小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员”等。
三是细化合作组织。
教师应预设“独立思考——观点碰撞——交流评价”的细化步骤,真正使合作学习朝着稳健有序的方向迈进。
四是重视合作的指导与调研。
教师的学情关注、适度指导、巧妙点化、方法引领,是推动主体合作深层进发的可靠保证。
五是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探究学习的“共同体”,它们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是“合竞”的关系。
六是要维持好纪律,并使同组异质的每个学生始终都有明确的任务,不让合作流于形式。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思维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而教师的适时画龙点睛的启迪、点拨,则使学生的学习起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
第四步:共同交流:弥补探究不足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展示探究的成果,分享感悟体验,暴露学习的问题,丰富、完善探究的成果。
由于个性之间的差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需要在探究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彼此的交流与合作。
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就学生接受的信息而言,用民主讨论、交流的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相当于教师讲授的5倍之多,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因此为提高教学效益,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教学交往的范围,实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各组学生展示交流合作学习的结果,提出本组疑惑;其他组的同学针对展示情况进行补充、矫正、评价,并就提出的疑问和困惑进行争辩答疑,通过“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地交流,学生发现彼此的差异,检查自己的探究结果,把新的信息与以往的认知结构结合起来,彼此的思维发生碰撞,产生出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达到“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的境界。
应注意的问题:一是人人参与。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充分思考、自主学习、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又要适时、适切点拨。
二是平等对话。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关系,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兼顾各个层面的学生。
三是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交流。
教师要把握民主交流的方向,当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婉转地提示讨论已经偏离主题,把学生的心向重新引导到主题上来,帮助学生提起元认知的监控作用。
四是灵活机智地利用好课堂生成资源,注意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拓展有意义学习的时空,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
第五步:学以致用:促进目标达成学以致用的意思是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和实践,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得到检验,才能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升华自己的能力和情感。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不进行练习和检测,学生往往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学习目标,而沾沾自喜,不思进取,也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所以,通过教师指导下的课堂练习,能够促进学生把所学所得与实际结合起来,使它变成科学的全面的认知,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并由此提高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让学生走进生活,活学活用,需要教师做到:一是给学生提供反映课标的练习题,训练的习题既要反映教学目标所涉及的“面”,又要突出“点”(热点、重点、难点、疑点),力求习题少而精,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二是根据题量和难度,限定学生做题的时间;三是检查并反馈学生的做题情况;四是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给予指导。
学生需要做到:一是要认真读题,以思想品德课理论为指导,运用分析方法研究习题,对所给出的练习做出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二是对所提供的案例材料做出理论的说明,即以思想品德课理论为依据,在分析基础上,对特殊实际(案例)的结构、要素、关系以及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和行为要求等做出阐释;三是当不能准确表述的概念、原理时,学生可以查阅教材;四是在教师检查与反馈问题时,学生要集中精力,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