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的走向与命名规律

合集下载

1分钟让你记住十二经脉名称,相表里关系,流注顺序

1分钟让你记住十二经脉名称,相表里关系,流注顺序

十二经脉的名称及其相表里对应关系
要学会理解以下十二经脉规律,首先要具备一些中医的基础: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与五脏相表里的六腑之中,唯独“三焦”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脏”,而恰好在十二经脉里,多了一条“心包经”,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腑”,其实这不是巧合。

这就是经络的奥妙所在。

现在我把这五脏六腑按照五行顺序列出来,大家就会发现规律了
五行顺序:脾(土)肺(金)肾(水)心包
对应的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名词解释:厥阴少阴太阴阴气的程度越来越大(厥:将要消失的意思)
少阳太阳阳明阳气的程度越来越大(阳明:阳气最盛的意思)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大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十二经脉流注顺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中医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中医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中医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中医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为:
-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
-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
-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
-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走向与交接规律之间亦有密切联系,两者结合起来,则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经,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径路。

十二经脉的名称及记忆方法

十二经脉的名称及记忆方法

十二经脉的名称及其相表里对应关系要学会理解以下十二经脉规律,首先要具备一些中医的基础。

十二经脉流注顺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 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另外经络走循位置也有规律: 厥阴 少阳 走于中线位置, 少阴 太阳 走于后缘位置, 太阴 阳明 走于前缘位置。

十二经脉走向速记法 --- 手指记忆法一 首 先 记 住 , 十 二 经 脉 为 ; 手 三 阴 经 , 手 三 阳 经 。

足 三 阴 经 , 足 三 阳 经 。

二 伸出左手掌 ,掌心朝面 。

指尖朝上 ;食指 ,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代表 手三阴经。

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三 每个手指的三个指节分别代表三条经脉,从指尖往指根数,食指---手太阴肺经《第一指节》,手少阴心经〈第二指节〉,手厥阴心包经〈第三指节〉; 中指--手阳明大肠经〈第一指节〉,手太阳小肠经〈第二指节〉,手少阳三焦经〈第三指节〉;无名指--- 足阳明胃经〈第一指节〉,足抬阳膀胱经〈第 二 指 节 〉 , 足 少 阳 胆 经 〈 第 三 指 节 〉 ; 小指---足 太 阴 脾 经 〈 第 一 指 节 〉 , 足 少 阴 肾 经 〈 第 二 指 节 〉 , 足 蕨 阴 肝 经 〈第三指节〉肝 经。

四 十二经脉的走向次序为;从食指的第一指节到中指的第一指节到无名指第一指节到小指第一指节;再到食指第二指节---到中指第二指节---到无名指 第二指节- - -到小指第二指节;再到食指第三指 ---中指第三指 - - -无名指第三指 ---小指第三指节,又到食指第一指 五行顺序: 对应的六腑: 肝(木) 心(火) 胆小肠 脾(土) 肺(金) 胃 大肠 肾(水) 膀胱 心包 三焦 名词解释:厥阴 少阴太阴 少阳 太阳阳明 阴气的程度越来越大 (厥:将要消失的意思) 阳气的程度越来越大(阳明:阳气最盛的意思) 十二经脉流注顺序 厥阴 肝 胆 少阳 少阴 心 小肠 太阳 太阴 脾 胃 阳明太阴 肺 大肠 阳明少阴 肾 膀胱 太阳厥阴心包 三焦 少阳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手 阴气程度阳气程度 相表里 足手起始 足 手。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

之阿布丰王创作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是:①相内外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年夜肠经相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足阳明胃经从足背上至年夜趾内端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趾端与足少阴肾经相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背上分出,至年夜趾外端与足厥阴肝经相交接.
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手足太阳经皆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皆通于目外眦.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交接于肺中.十二经脉循环走向与交接规律见下图.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图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第
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细目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①相内外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②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③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图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十二正经:流注次序、表里关系、交接规律、命名的原则

十二正经:流注次序、表里关系、交接规律、命名的原则

十二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行部位的不同;具体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四组。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分布于上肢的称手经,循行分布于下肢的称足经。分布于四肢内侧的(上肢是指屈侧)称为阴经,属脏;分布于四肢外侧(上肢是指伸侧)的称阳经,属腑。
总之,十二经的循行,凡属六脏(五脏加心包)的经脉称为“阴经”,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上肢内侧者为手三阴经,由胸走手;下肢内侧者为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胸)。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及头面、躯干。上肢外侧者为手三阳经,由手走头;卞肢外侧者为足三阳经,由头走足:阳经行于外侧,阴经行于内侧。
阳经与阳经交接:即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在头面相交接。如手足阳明经都通于鼻,手足太阳经皆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皆通于目外眦。
阴经与阴经交接:即阴经在胸腹相交接。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交接于肺中等。
走向与交接规律之间亦有密切联系,两者结合起来,则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经,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径路,这就是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相为表里的两经,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侧的相对位置,并在四肢末端交接;又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从而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相合关系。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不仅由于相互表里的两经的衔接而加强了联系,而且由于相互络属于同一脏腑,因而使互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可相互影响。在治疗上,相互表里的两经的腧穴经常交叉。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经脉的⾛向和交接规律⼗⼆经脉的⾛向和交接规律⼗⼆经脉的⾛向和交接规律(⼀)⼗⼆经脉的⾛向规律⼿三阴经循⾏的起点是从胸部始,经脯(上臂内侧肌⾁)臂⾛向⼿指端;⼿三阳经从⼿指端循臂指(经⽳名)⽽上⾏于头⾯部;⾜三阳经,从头⾯部下⾏,经躯⼲和下肢⽽⽌于⾜趾间;⾜三阴经脉,从⾜趾间上⾏⽽⽌于胸腹部。

“⼿之三阴,从胸⾛⼿;⼿之三阳,从⼿⾛头;⾜之三阳,从头⾛⾜;⾜之三阴,从⾜⾛腹。

”这是对⼗⼆经脉⾛向规律的⾼度概括。

(⼆)⼗⼆经脉的交接规律阴经与阳经交接:即阻经与阳经在四肢部衔接。

如⼿太阴肺经在⾷指端与⼿阳明⼤肠经相交接;⼿少阴⼼经在⼩指与⼿太阳⼩肠经相交接;⼿厥阴⼼包经由掌中⾄⽆名指端与⼿少阳三焦经相交接;⾜阳明胃经从跗(即⾜背部)上⾄⼤趾与⾜太阴脾经相交接;⾜太阳膀胱经从⾜⼩趾斜⾛⾜⼼与⾜少阴肾经相交接;⾜少阳胆经从跗上分出,⾄⼤趾与⾜厥阴肝经相交接。

阳经与阳经交接:即同名的⼿⾜三阳经在头⾯相交接。

如⼿⾜阳明经都通于⿐,⼿⾜太阳经皆通于⽬内眦,⼿⾜少阳经皆通于⽬外眦。

阴经与阴经交接:即阴经在胸腹相交接。

如⾜太阴经与⼿少阴经交接于⼼中,⾜少阴经与⼿厥阴经交接于胸中,⾜厥阴经与⼿太阴经交接于肺中等。

⾛向与交接规律之间亦有密切联系,两者结合起来,则是:⼿三阴经,从胸⾛⼿,交⼿三阳经;⼿三阳经,从⼿⾛头,交⾜三阳经;⾜三阳经,从头⾛⾜,交⾜三阴经;⾜三阴经,从⾜⾛腹(胸),交⼿三阴经,构成⼀个“阴阳相贯,如环⽆端”的循⾏径路,这就是⼗⼆经脉的⾛向和交接规律。

总之,⼗⼆经的循⾏,凡属六脏(五脏加⼼包)的经脉称为“阴经”,多循⾏于四肢内侧及胸腹。

上肢内侧者为⼿三阴经,由胸⾛⼿;下肢内侧者为⾜三阴经,由⾜⾛腹(胸)。

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多循⾏于四肢外侧及头⾯、躯⼲。

上肢外侧者为⼿三阳经,由⼿⾛头;卞肢外侧者为⾜三阳经,由头⾛⾜:阳经⾏于外侧,阴经⾏于内侧。

⼀、⼗⼆经脉的名称(⼀)命名原则内为阴,外为阳:阴阳理论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经络系统亦以阴、阳来命名。

十二经络的命名规律

十二经络的命名规律

前两天,我们一同学习了十二经络的循行部位和表里的关系,有同学说,这十二条经络,一会儿手、一会儿足、一会儿阴、一会儿阳,太容易混,好难记,这该咋办呢?我刚看到这些的时候也很懵,但是知道了命名规律再记,真的就又快又准。

十二经络的名称和含义十二经络的名称,由手足、阴阳和脏腑三部分组成。

手足,表示经脉在上、下肢的分布不同——手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上肢,足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下肢。

脏腑,表示经脉的脏腑属性,比如肺经,表示该经脉属肺脏,胃经表示该经脉属胃腑。

阴阳,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寡。

一阴一阳,转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气有多少异用也”“阳明何谓也?” “两阳合明也”“厥阴何也”?“两阴交尽也”——————《素问.至真大要论》阴阳的区分: 四肢的内侧面为阴,外侧面为阳。

手足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手足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

十二经络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侧),少阴、太阳在后。

在小腿下半部及足部,足厥阴有例外的曲折、交叉情况,即排列于足太阴之前,至内踝上8寸处在交叉到足太阴之后而循行于足太阴和足少阴之间。

十二经络在头部和躯干部的分布规律: 大致是手三阴联系胸;足三阴联系腹及胸;手三阳联系头。

阳经在头和躯干部的分布比较广泛,大致情况是阳明行于身前,少阳行于身侧,太阳行于身后,在头部也是如此。

内行部分: 十二经络“内属于府藏”,即指其内行部分。

脏腑中,脏为阴,腑为阳。

手三阴联系于胸部,其内属于肺、心包、心;足三阴联系于腹部,其内属于脾、肝、肾,这就是所谓的“阴脉营其藏”。

阳经属于腑,足三阳内属于胃、胆、膀胱;手三阳内属于大肠、三焦、小肠,这就是所谓的“阳脉营其腑”。

中医学关于“十二经脉”的简述

中医学关于“十二经脉”的简述

中医学关于“十二经脉”的简述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组成。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

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直行主干,为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脉,为十二脏腑所属络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核心部分,故又称“十二正经”,包括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十二正经有一定的起止,有一定的循行路径和分布规律,有一定的走向及交接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相互之间有表里关系,各有专属的穴位。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规律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而组成,命名原则如下。

上为手,下为足: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

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

内为阴,外为阳:分布循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称“阴经”;分布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称“阳经”。

按照阴阳三分法,阴分为三阴:太阴、阴、少阴;阳分为三阳:太阳、阳明、少阳。

手足各有三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手足各有三阳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

脏属阴,腑属:十二经脉与六脏六腑各有特定的配属关系,六阴经属于脏,并冠以所属脏之名,如内属于肺则称“肺经”;六阳经属于腑,并冠以所属腑之名,如内属于胃则称“胃经”。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注: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

在内踩尖上8寸处交又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十二经脉走行方向的规律,《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

”手三阴经起于胸中,循上肢内侧走向手指端;手三阳经起于手指端,循上肢外侧,走向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下行经躯干循下肢外侧,走向足趾端;足三阴经起于足趾端,经下肢内侧走向腹部、胸部。

三、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1.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交接,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在小指端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在无名指端交接;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端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端交接,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爪甲后交接。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

之宇文皓月创作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是:①相内外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足阳明胃经从足背上至大趾内端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趾端与足少阴肾经相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背上分出,至大趾外端与足厥阴肝经相交接。

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手足太阳经皆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皆通于目外眦。

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交接于肺中。

十二经脉循环走向与交接规律见下图。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图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细目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①相内外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②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③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图。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三阴经循行的起点是从胸部始,经脯(上臂内侧肌肉)臂走向手指端;手三阳经从手指端循臂指(经穴名)而上行于头面部;足三阳经,从头面部下行,经躯干和下肢而止于足趾间;足三阴经脉,从足趾间上行而止于胸腹部。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这是对十二经脉走向规律的高度概括。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阴经与阳经交接:即阻经与阳经在四肢部衔接。

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手厥阴心包经由掌中至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足阳明胃经从跗(即足背部)上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斜走足心与足少阴肾经相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跗上分出,至大趾与足厥阴肝经相交接。

阳经与阳经交接:即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在头面相交接。

如手足阳明经都通于鼻,手足太阳经皆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皆通于目外眦。

阴经与阴经交接:即阴经在胸腹相交接。

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交接于肺中等。

走向与交接规律之间亦有密切联系,两者结合起来,则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经,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径路,这就是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总之,十二经的循行,凡属六脏(五脏加心包)的经脉称为“阴经”,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

上肢内侧者为手三阴经,由胸走手;下肢内侧者为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胸)。

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及头面、躯干。

上肢外侧者为手三阳经,由手走头;卞肢外侧者为足三阳经,由头走足:阳经行于外侧,阴经行于内侧。

中医宝典微信号zhongyidaxue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简介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奇经八脉-八穴歌奇经八脉的作用奇经八脉的特点奇经八脉的医学应用奇经八脉的养生功能奇经八脉名称经络学说经络简介经脉简介络脉简介别络简介(十五络脉)浮络简介孙络简介十二皮部简介十二经别简介藏象学说藏象学说简介藏象学说理论形成五脏六腑、奇恒之腑藏象五系统脏腑关系运气学说(五运六气)精气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及辨证阴阳学说阴阳简介阴阳特性阴阳变化阴阳属性阴阳关系阴阳临床应用阴阳相倚阴阳渊流五行学说中医五行简介五行归类的方法五行的相乘、相侮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行的制化、胜复五行的母子相及五行指点五行学说用于临床治疗中医五行归类表相关文章中医学简介中医史中医治病的实质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中医的起源中医的历代称呼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中医辨证“辨症”病因辨证:外伤证候病因辨证:饮食、劳逸证候病因辨证:七情证候病因辩证:六淫、疫疠证候脉象分类与主病。

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

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

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经络学说是中医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两千多年一直为保障华夏儿女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那么经络是什么? 起源于哪里?存在于人体何处? 能不能看到?经络有哪些作用? 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今天我们就先从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来了解经络的起源。

十二经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

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其流注次序: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阳经与阳经在头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阴经和阳经在指端或趾端交接。

中府穴取穴:在锁骨外端下窝,下1拇指宽处。

功效:咽喉肿痛,咳嗽,胸痛,哮喘,胸膜炎,肺结核,支气管炎,肩臂痛,肋间神经痛。

手法:双手拇指头分别按住两侧穴位,按揉20下,每天3次。

疗法介绍:宗筋疗法在民间一般秘不相传,无系统文字记载,无完整理论阐述,其民间高手一般都是由师傅口传心授而得其真谛。

周嘉荣教授通过20余年潜心研究探索,将宗筋疗法进行整合完善,创新出一套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法并将之公布于众,它根据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辩证施治,整体调整,独辟蹊径,打通各个经络,达到快速消除病灶,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 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是: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如手太阴肺经在 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 手少阴心经在小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 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足阳明胃经从足背上至大趾内端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接; 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趾端与足少阴肾经相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背上分出,至大趾外端与足厥阴肝经相交接。

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手足太阳经 皆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皆通于目外眦。

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 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胸中, 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交接于肺中。

十二经脉循环走向与交接规律见下图。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图»手太阴肺縊煤,手阳明XJR 经需弋阳朋经足當翁・足太阴睥经打申交檢M 册经^£磐1足太阳醪毗呜讐手烟小肠鹽那晳端新阴心经 胸中交接玮阴心包经 書足少阳三騒_^>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里经「名阳经1里经「I_手衣阴f 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I r ---------------- &中 ----------------- 1I 1~~手少阴f 手太阳—足衣阳-*足少阴1 I I ---------------- 中 ------------------ ' I "f 手厥阴一手少阳f 足少阳一足厥阴1 I ------------------ 肺中 ---------------- 1手阳f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手太甲小肠经 —足太占膀胱经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和中广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 9足厥阴肝经—►手少学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无甫娜淀少阳三焦经黔■足少阳昭一»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① 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什扌旨末端「手太阴肺经 ----------- 手阳明大肠经无名指端手厥阴心包经 --------- 手少阳三焦经小扌旨端U 手少阴心经 ---------- 手太阳小肠经足大趾广足阳明胃经 ----------- 足太阴脾经足大趾后彳足少阳胆经 ------------ 足厥阴肝经足小趾匚足太阳膀胱经 ---------- 足少阴肾经② 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 头为诸阳之会”)酣中细目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 走向规律<I 足手三阴从胸走千1匕I 手三阳从手走头r足三阳从头走足1足三阴从足至胸腹手阳明大砒貲『■足太阴脾绘足少阴肾经 珂許足太阳膀脱手太阳小肠经*乎小折轴55T心中 交接手少阴心经交接鼻翼旁(迎香)「手阳明大肠经 ------------- 足阳明胃经目内毗《睛明〉<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目外眦(瞳子器〉J 手少阳三焦经 ------------- 足少阳胆经③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心中厂足太阴脾经 ----------- 少阴心经 W 足少阴肾经 ------------- 手厥阴心包经肺中L 足厥阴肝经 ----------- 手太阴肺经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图手蹶阴心包统瓚零%足少阳空经 鹭•足少阳验竺泸r —“ *手太阴肺絳手阳明走肠经蠶卄阳明的经足當■足农阴睥经手犬阳小肠盤•期时女揍”手少阴心经前中羊阳明犬肠经离f 足阳明軒焯足警严・足太阴脾经足抑阴胃輕斗足會評 足龙阳㈱胱理叫避吨手太阳小肠I 手曲* 交療手少阴心经手蹶阴心包统瓚塑少阳詁範 鹦•足少阳胆经魅1曲1*足.鞍阴丽綾***WMfe 手砂犬肠经畫卞阳鹦宵轻足鴛■■足太阴脾经心中交毬M册经<£翳足太阳㈱毗嗚磐手烟小肠盤那皙端新阴心经胸中交接1 r手赣阴心包经丄孵*足少阳三瘵径瞬虬足少阳麗疑垒遴叫足厥阴秤螳。

经络学说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的走向、分布与交接规律 中医学基础课件

经络学说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的走向、分布与交接规律 中医学基础课件
(一)分布
线。
1.四肢的分布:阳经外侧走,阴经内侧行,表里两经配,可分为前、中、后三条
上肢——手 下肢——足
前——手太阴肺经
内侧—— 手三阴经 中——手厥阴心包经
后——手少阴心经 前——手阳明大肠经
外侧——
内侧——足三阴经 中——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走向和交接规律
手之三阴,胸内手, 手之三阳,手外头, 足之三阳,头外足, 足之三阴,足内腹。
后——足少阴肾经 前——足阳明胃经
外侧——足三阳经 中——足少阳胆经
后——足太阳膀胱经
2、头面
阳明——面、额 太阳——面颊、头顶、头后 少阳——头侧
3.躯干的分布:
足三阳经 阳明经在前(胸腹) 少阳经在侧 太阳经在后(背腰)
3.躯干的分布:
足三阴经,均行于腹,以脐为中心, 从内向外,依次为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至腹侧)

十 二 经 脉 流 注 规 律

十 二 经 脉 流 注 规 律

十二经脉流注规律
手次指端
手太阴肺经(上肢内侧前线)——手阳明大肠(上寅时(3:00-5:00)卯时(5:00-7:00)
鼻孔旁足大指端
肢外侧前线)——足阳明胃(下肢外侧前线)——足太阴脾(下
辰时(7:00-9:00)巳时(9:00—11:00)
手小指端
肢内侧前线)——手少阴心(上肢内侧后线)——手太阳小肠(上
午时(11:00-13:00)未时(13:00-15:00)目内眦足小指端
肢外侧后线)——足太阳膀胱(下肢外侧后)——足少阴肾(下
申时(15:00-17:00)酉时(17:00-19:00)
手无名指端
肢内侧后)——手厥阴心包(上肢内侧中)——手少阳三焦(上
戍时(19:00-21:00)亥时(21:00-23:00)目外眦足大指端
肢外侧中)——足少阳胆(下肢外侧中)——足厥阴肝(下肢内
子时(23:00-1:00)丑时(1:00-3:00)
侧中)。

经络的分布循行规律

经络的分布循行规律

经络的分布循行规律
一、总体规律
左右对称:十二经脉在人体两侧呈左右对称分布。

表里络属:阴阳两经在体内与脏腑相互属络,形成表里关系,并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

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

二、具体分布规律
1. 四肢部位
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面,具体排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面,具体排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但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部位的排列顺序稍有特殊: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2. 头面部位
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

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

3. 躯干部位
手三阴经:均从胸部行于腋下。

手三阳经:行于肩部和肩胛部。

足三阳经: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少阳经行于中(侧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

足三阴经:均行于腹胸面,其中循行于腹部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三、基本走向
十二经脉的基本走向是:
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胸(腹)。

但需注意,足阳明经是一个特例,它从气冲入腹部,循行于腹部,属于阳经走阴位。

中医十二经脉分布规律

中医十二经脉分布规律

中医十二经脉分布规律及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于人体两侧,每条经脉虽有迂回曲折或交叉出入,但基本上为纵行,或自上而下,或由下而上。

一、头面部的分布
手三阳经止于头,足三阳经起于头。

手足六条阳经交会于头面部,故称“头为诸阳之会”(《类经·藏象类》)。

诸阳经分布特点: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少阳经行于头两侧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头后部。

诸阴经不起止于头面部,但部分阴经或其分支可上达头面部,如手少阴心经的分支、足厥阴肝经上达目系,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足少阴肾经和分支上抵舌根,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等。

二、躯干部的分布
手三阴经均从胸部行至腹下,手三阳经行于肩和肩胛部。

足三阳经自上而下走行,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腰面),少阳经行于躯体两侧。

足三阴经自下而上均行于腹胸面。

十二经脉在腹胸部的分布规律,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輣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

三、四肢部的分布
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手上足下,阴内阳外)
四肢部的分布规律: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缘、厥阴在中线、少阴在后缘。

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但足厥阴肝经例外,即内踝尖8寸以下为厥阴行于前,太阴行于中,少阴仍在后。

四、十二经脉表里关系
六经相表里
六脏六腑相表里。

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简述

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简述

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简述一、十二经脉1、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归属于肺脏,从“肺系”(指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于侧胸上部,浅出体表的中府穴,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心经及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天府、侠白),向下直达肘窝中的尺泽穴,沿着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经渠、太渊),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的少商穴。

①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穴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的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径相连接。

2、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末端的商阳穴,沿着食指的桡侧缘,向上经过第一、二掌骨之间合谷穴,进入伸拇长肌腱和伸拇短肌腱之间的凹陷处的阳溪穴,沿前臂外侧前缘(偏历、温留),至肘部外侧的曲池穴,再沿臂外侧前缘(手五里、肩臑nao),上肩部的肩髃yu穴,沿肩峰前沿,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穴(“手足三阳经聚会处”),复折向前下方进入锁骨上窝的缺盆穴,联络肺脏,向下通过横膈,归属于大肠。

①缺盆部支脉:上行颈部(天鼎),贯穿面颊,进入下齿中,回绕至上唇(会地仓),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行至鼻翼两旁之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承泣穴相接。

3、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的迎香穴,夹鼻上行到鼻根部,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脉交会于睛明穴,向下沿着鼻柱的外侧承泣等穴,进入上齿龈内巨髎liao穴,回出环绕上唇(会人中穴),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任脉经的承浆穴,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穴,上行到耳前下关穴,经过上关穴(足少阳经),沿发际,到达前额头维后与神庭(督脉)相接。

①面部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过人迎穴,沿喉咙,进入缺盆穴,向下通过横膈,归属于胃(会上脘、中脘),联络脾脏。

②缺盆部直行的支脉,由缺盆穴浅出旁开4寸向下,经过气户、乳中等穴,到挟脐旁开2寸的不容、天枢等,进入腹股沟中央处的气冲穴。

③胃腹内支脉:起于胃的下口幽门部位,向下沿腹腔内,浅出腹股沟中央的气冲穴与主干相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髋关节前髀关穴,直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等穴,通过膝部的犊鼻穴,沿胫骨外侧前缘足三里等,下经足跗(背)的解溪、冲阳等穴,到达足第二趾外侧端的厉兑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经脉的走向与命名规律-巧记十二经脉循行
十二经脉的走向与命名规律其实体现了经脉的主要分布部位和所联系的脏腑,了解并灵活运用它们,将很快记住十二经脉循行分布情况,用于指导针灸临床选穴与治疗。

一、十二经脉走向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附:记忆要点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举手直立,阴升阳降”。

二、十二经脉命名规律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手足、阴阳、脏腑而确定的。

现分述如下:
①脏腑
十二经脉与人体六脏六腑有特定的联系,这种特定的联系用“属”、“络”来表示。

其中经脉直接联系的脏或腑,称为“属”,并以此脏或腑来命名该经脉;而属脏或腑的经脉又联络与其相表里的腑或脏,这种联络称为“络”。

如手太阴肺经以“肺”命名,表示该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以“大肠”命名,表示该经属大肠,络肺。

②手足
十二经脉中,主要分布在上肢的经脉,称为“手……经”;主要分布在下肢的经脉,称“足……经”。

如手太阴肺经以“手”命名,表示该经主要分布在上肢;足太阴脾经以“足”命名,表示该经主要分布在下肢。

③阴阳
首先,根据阴阳学说,脏为阴,腑为阳;内为阴,外为阳。

十二经脉中凡属六腑,分布于上肢或下肢外侧的经脉,称为“阳经”;凡属六脏,分布于上肢或下肢内侧的经脉,称为“阴经”。

其次,根据阴阳盛衰、消长情况,阴阳再分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与阳明、少阳、太阳,它们在四肢内侧或外侧的排列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少阴、太阳在后。

另外,由于“头为诸阳之会”,六阳经均分布于头部;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还经过躯干部。

阳经在头部、躯干部的分布仍遵循阳明在前、少阳在中(侧)、太阳在后。

三、实例演示
1、手太阴肺经
首先,手三阴从胸走手。

其次,手,提示分布在上肢;太阴,提示位于(肢体)内侧前缘;肺,提示属肺,络大肠。

因此,根据十二经脉的走向与命名规律可以推断,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大致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属肺,络大肠。

2、足少阳胆经
首先,足三阳从头走足。

其次,足,提示分布在下肢;少阳,提示位于(肢体)外侧中间、侧头部、躯干侧部;胆,提示属胆,络肝。

因此,根据十二经脉的走向与命名规律可以推断,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大致分布在侧头部、躯干侧部、下肢外侧中间,属胆,络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