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

合集下载

涎腺腺样囊性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及与预后关系分析

涎腺腺样囊性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及与预后关系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40.3%)。参照 Szanto 标准[3]将病理类型分为 3 级:第一 级,肿瘤只有筛孔状或(和)小管型,无实体型成分;第二
1.1 对象 选取 2000 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月浙江省 级,肿瘤只有筛孔状或筛孔状为主,混有<30%的实体
肿瘤医院收治的病历资料完整的涎腺 ACC 患者 129 型区域;第三级,肿瘤以实体型为主。本组患者第一级
【 关键词 】 涎腺 腺样囊性癌 淋巴结转移 颈部淋巴结清扫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约占头 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涎腺(包括口腔、口咽、鼻腔鼻
颈恶性肿瘤的 3%~5%,是涎腺较常见的恶性肿瘤。ACC 窦)。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病理切片
部 淋 巴 结 清 扫 术 。 最 终 行 颈 部 淋 巴 结 清 扫 61 例 (均 P<0.05),详见表 1。
(47.3%),其中治疗性颈部淋巴结清扫 12 例,预防性颈 部淋巴结清扫 49 例;主要对分期较晚(芋期或郁期)、有
表 1 涎腺 ACC 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周围神经侵犯、切缘阳性患者建议放疗,其中 79 例 因素
后影响的研究不多。ACC 的颈部治疗策略存在争议,较 例,舌下腺 7 例;小涎腺来源 78 例(60.5%),其中鼻腔
多研究指出 ACC 淋巴结转移率低于 10%,不建议行预 鼻窦 40 例,口腔 33 例,口咽 较大样本的研究结果显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原发灶部位及颈部 CT 或 MRI
栓 95 例(73.6%);切缘阳性或切缘不够(<5mm)27 例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18.40.14.2018-558 作者单位:310053 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朱子

涎腺腺样囊性癌增殖、侵袭及转移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涎腺腺样囊性癌增殖、侵袭及转移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胞 的正 常凋亡 机制 受损 , 从 而 导致 有 恶 变潜 能 的 细
关重要。生存素基因( S u r v i v i n ) 是迄今为止发现最
强 的抑制 细胞 凋亡 的蛋 白 , 属 于凋 亡抑 制 蛋 白家族
( I A P s ) 中成 员 , 半胱氨酸酶 ( C a s p a s e ) 是 控 制 细 胞 凋 亡 的 终 末 效 应 酶 ,S u r v i v i n 主 要 通 过 抑 制 C a s p a s e 一 3 以及 C a s p a s e - 7的活 性 来 阻 断细 胞 的 凋亡
文 章 编 号 : 1 6 7 1 . 3 8 2 6 ( 2 0 1 6 ) 1 2 . 1 3 1 0 4 9 4
二者 在促进 肿 瘤 血 管 生 成 和 转 移 方 面 具有 协 同作 用 。史建 洁等 研 究 发现 , 在S A C C组 织 中 S u r v i v i n 和转 移 抑 制 基 因 n m 2 3蛋 白表 达 二 者 呈 负 相 关 , n m 2 3表 达 越低 、 S u r v i v i n阳性 表 达 越 高 , 则 肿 瘤 远
抗 凋亡作 用 。刘 敏等 通 过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方 法 检
钙粘 素 ( c a d h e n n , C D H) 是 一 类 作 用 依 赖 于 钙 离 子 的细 胞 粘 附分 子 , 介 导 同 种 上 皮 细 胞 间 的 粘
附, 并参与和影响细胞 的分化 、 增殖等过程。 目 前,
胞积 累 , 进 为 , S u r v i v i n与 l i v i n在 S A C C组 织 中表 达 上调 ,
与S A C C的预后 相 关 , 但二者在 S A C C 中 的表 达 不 相关 , 可能 与基 因 的调 节 因 素或 传 导通 路 有 关 , 还 有待 研究 。

涎腺腺样囊性癌66例临床分析

涎腺腺样囊性癌66例临床分析

涎腺腺样囊性癌66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討涎腺腺样囊性癌部位、分期、治疗方法与复发及转移关系。

方法对6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临床分析。

结果腮腺23例,舌下腺14例,颌下腺6例,腭部12例,颊部8例,舌根3例。

治疗方法,腮腺腺腺样囊性癌行全腮腺摘除13例,腮腺浅叶+部分深叶摘除9例,腮腺浅叶摘除1例;保留面神经18例,面神经切除5例;行肩胛舌骨上淋巴清扫15例。

颌下腺、舌下腺、颊部、舌根腺样囊性癌均行腺体及局部扩大切除+同侧肩胛舌骨上淋巴清扫术;腭部腺腺样囊性癌行局部扩大切除+同侧肩胛舌骨上淋巴清扫术6例,单纯行局部扩大切除2例;术后放疗60例,同时行术后放化疗3例。

术后复查3~10年,局部复发8例,远处转移9例。

临床分期,Ⅰ期10例、Ⅱ42期例、Ⅲ期8例、Ⅳ期6例。

结论颌下腺、舌下腺、颊部、舌根、腭部腺样囊性癌应同期行局部扩大切除+同侧肩胛舌骨上淋巴清扫术;腮腺腺腺样囊性癌如无神经受损症状及术中肿物与神经无明显粘连可保留面神经,术前检查如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可不作颈淋巴清扫术。

术后均应行放疗。

术后化疗效果如何本组病例不明确。

Ⅲ、Ⅳ期较Ⅰ、Ⅱ期复发、转移为高。

Abstract:Objective Find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umor site,stage,strategy and the recurrence,metastasis of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Methods 66 cases of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were researched in the retrospective way,including 23 cases in parotid,14 cases in sublingual gland,6 cases in submandibular gland,12 cases in pallet gland,8 cases in cheek mucosa and 3 cases in back-lingual.13 of 23 cases of parotid glan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were treated by total resection of parotid,9 cases of it were treated by partially resection with reservation of partial deep lope,while 1 case with all deep lope.in all these 23 cases,facial nerve was successfully reserved in 18 cases,while other 5 cases had to be sacrificed.15 of 23 cases had regional neck dissect at the same time.6 cases of pallet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were totally dissect with regional neck dissection at the same time while 2 cases without;Other 35 cases of 66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were operated by enlarging resection and regional neck dissection.60 cases of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undergo radiation therapy after surgery while 3 cases at the same time.Clinical staging were 10 cases of stage I,42 cases of stage II,8 cases of stage III,6 cases of stage IV. Results All patients represent in following 3~10 years,8 cases recurrent,9 cases metastasis.Higher recurrent and metastasis rate were observed in stage III and IV cases. Conclusion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in sublingual gland,submandibular gland,pallet gland,cheek mucosa and back-lingual should be totally dissected with regional neck dissection at the same time;Facial nerve could be reserved if not be compressed and not adhesive to tumor.Regional neck dissection is not necessary if lymph node is clinically negative.Radiation therapy is recommended in all cases,but necessity of post surgery chemical therapy is not sure.Key words:Silvery land;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urgery;Radiation therapy;Chemical therapy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adenoidcysticcarcino2a,SACC)占涎腺肿瘤的10%,是发生于涎腺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生长缓慢,具有广泛的侵袭性,特别是肿瘤嗜好侵犯神经并顺其扩展,且可通过血行远处转移[1]。

涎腺腺样囊性癌40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涎腺腺样囊性癌40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网络出版时间:2021-4-2216:03 网络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4.1073.R.20210422.1104.010.html涎腺腺样囊性癌40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邱明珠1,徐宝卿2,汤晓晖3,郑智勇2,谢艳梅4,余英豪2,曲利娟2摘要:目的 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adenoidcysticcarcinoma,SA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SACC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Ki 67、CD117、CK19、p63、SMA、S 100、β catenin、LEF 1及D2 40的表达;FISH法检测MYB NFIB融合基因。

采用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预后因子。

结果 40例SACC中36例(90%)SACC镜下可见肿瘤周围收缩裂隙(peritumoralretractioncleft,PRC),D2 40显示PRC非脉管内瘤栓。

14例SACC中8例(57 1%)MYB NFIB融合基因阳性。

39例SACC随访3~114个月,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为78个月,5、8、10年生存率为77 8%、26 4%及0;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51个月,2、5及8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 5%、40 8%及0。

预后分析显示,Ki 67增殖指数>15%(HR=3 943,P=0 037)、PRC(HR=2 469,P=0 040)与未根治性切除(HR=2 526,P=0 043)为独立影响变量。

结论 PRC见于90%的SACC,可作为病理诊断参数。

Ki 67增殖指数>15%、PRC与未根治性切除为SACC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肿瘤周围收缩裂隙;免疫组织化学;FISH中图分类号:R738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399(2021)04-0428-06doi:10.13315/j.cnki.cjcep.2021.04.011接受日期:2020-12-10作者单位: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病理科、4病案室,龙岩 364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253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病理科,龙岩 364000作者简介:邱明珠,女,硕士,主治医师。

涎腺腺样囊性癌130例疗效分析

涎腺腺样囊性癌130例疗效分析

涎腺腺样囊性癌130例疗效分析
高太虎;王旭红;米玉录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与临床》
【年(卷),期】2004(4)12
【摘要】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是较为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之一。

具有局部侵袭性强和沿神经血管束扩展的特性,临床上常见多次复发及远处转移。

本研究根据我院1971-2001年收治的130例涎腺ACC病例。

对单纯手术和术后放疗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966-967)
【作者】高太虎;王旭红;米玉录
【作者单位】山西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030013;山西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030013;山西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03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
【相关文献】
1.涎腺腺样囊性癌40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J], 邱明珠;徐宝卿;汤晓晖;郑智勇;谢艳梅;余英豪;曲利娟
2.超声造影鉴别诊断涎腺腺样囊性癌与多形性腺瘤的应用价值 [J], 彭柳清;罗渝昆;李楠;李秋洋;费翔;梁舒媛
3.涎腺腺样囊性癌过继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γlFN与TNFα对LAK细胞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及可能机制 [J], 李笑梅;彭玉田;周中华;杨振群
4.手术联合^(125)I粒子治疗口腔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可能作用机制分析 [J], 李立恒;周军;张敏;王芹;安峰;张丽娟;汪佳;张凡
5.PCNP和β-caten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王佳俐;闫庆涵;陈李鑫;车银富;杨轹文;何等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研究进展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研究进展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研究进展
曹明国;陈关福
【期刊名称】《口腔医学》
【年(卷),期】2007(27)6
【摘要】涎腺腺样囊性癌是生长缓慢但恶性度高的涎腺上皮性肿瘤,好发于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以及腭腺等小涎腺,其具有局部侵袭性强、血行性转移率高、长期预后较差等典型生物学特征,是近年来口腔颌面部肿瘤研究的热点,该文对国内外涎腺腺样囊性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总页数】3页(P320-322)
【作者】曹明国;陈关福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学院口腔教研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杭州,3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87
【相关文献】
1.TGF-β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J], 王新宦;宫惠敏;王晓峰
2.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张美;梁新华;汤亚玲
3.神经生长因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研究进展 [J], 应重华
4.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相关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进展 [J], 房欢欢;钟旖;万林忠
5.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调控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上皮间充质转换(EMT)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孙靖淳; 韩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肺外为首次转移部位的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预后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以肺外为首次转移部位的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预后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以肺外为首次转移部位的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预后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张姝晶;马廷耀;杨国梁;王雪莲;陈晓红【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年(卷),期】2024(31)5【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以肺外为首次远处转移部位的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并探寻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收集2002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病理明确诊断为腺样囊性癌患者126例,其中首次远处转移部位为肺外的患者21例,首次远处转移部位为肺的患者105例。

此外,自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2019年病理明确诊断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预后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N 分级、是否伴随神经症状、病理组织学分型、分级、Ki67、神经侵犯、p63情况与肺外转移相关(χ²=5.385、9.888、20.485、15.579、8.711、5.476、5.280,P 均<0.05)。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分级、病理分级、神经症状与肺外转移风险增高存在相关性。

生存分析显示首发肺外转移组的累积生存率、累积无进展生存率更低(P均<0.05)。

结论腺样囊性癌首次转移部位与N分级、病理分级、神经症状多因素综合作用有关,实性型及伴高级别转化患者更易发生肺外转移。

首次转移部位为肺外的患者远期预后较差。

【总页数】5页(P273-277)【作者】张姝晶;马廷耀;杨国梁;王雪莲;陈晓红【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甲状腺头颈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基于SEER数据库2.子宫颈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3.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4.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3例腮腺癌的治疗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103例腮腺癌的治疗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103例腮腺癌的治疗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陈少卿;刘钰;黎军和;郭银芳;孙哲;游震宇;汪小浪【摘要】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carcinoma of parotid gland (CPG). Methods: Data on 103 CPG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simple surgery group (Group One) and post-operative radio-chemotherapy group (Group Two). Kaplan-Meier survival analysis, Log-rank test, and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five-year overall survival. Chi-square test was applied to compare the local control rate and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ll factors and the local control rate. Results:For all patients, the five-year local control rate, five-year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ate, and five-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were71.49%, 69.61%, and 76.10%respectively. The five-year local control ratio (81.96%vs. 61.90%), five-year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78.69%vs. 59.52%), and five-year overall survival (88.12%vs. 68.50%)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Group Two compared with Group One.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herapeutic method, T staging, as well as pN(+) neck and tumor differenti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the five-year local control rate and five-year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P<0.01).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apeutic method, T stage, as well as pN(+) neck and tumor differenti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the five-year overall survival (P<0.01). Conclusion:Post-operative radio-chemotherapy can improve the local control and overall survival rates. This therapeutic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patients with T3-4 tumors, as well as pN(+) neck and middle-low differentiation.%目的:分析术后辅助治疗对腮腺癌的疗效,探讨腮腺癌的预后因素。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因素分析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因素分析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因素分析热孜亚·艾尼;迪丽努尔·阿西木;孙振柱;努尔艾拉;木合塔尔·霍加【期刊名称】《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27)5【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病变部位、治疗方法、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病理分级、神经及周围组织侵犯、手术切缘等临床资料,通过随访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入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各临床病理因素与患者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总复发率为46.9%,远处转移率为30.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型、病理分级、周围组织侵犯、手术切缘是否干净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变部位、病理分型、周围组织侵犯是影响术后复发,手术切缘是影响术后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病理分型、手术切缘是术后局部复发或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因此对有高危险复发或转移因素的患者尽量做到手术切缘干净并定期追踪随访.%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actors related to local recurrence and distant melastases of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 of salivary gland. Methods; 49 patients with ACC of salivary glands were treated with definitive surgery. Clinical records of the patients including age, gender, race, the location of the lesion, treatment method, tumor stage, perineural invasion, histologica! Subtype, surgical margin, local invasion and distant metastasis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Univariale and mut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applied for the datamanagement. Results: The overall local recurrence rate was 46. 9% and distant metastases rate was 30.6%. Un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factors impacting the local recurrences and distant metastasis were histological subtypes, surgical margin and local invasion. Mullivarial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hislological subtype, the location of the lesion, local invasion and age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to prognosis. Conclusion; Histological subtype and positive or negative surgical margin are the independent factors related to the local recurrences and distant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ACC of salivary glands.【总页数】4页(P649-652)【作者】热孜亚·艾尼;迪丽努尔·阿西木;孙振柱;努尔艾拉;木合塔尔·霍加【作者单位】830001 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830001 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830001 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830001 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830001 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8【相关文献】1.涎腺腺样囊性癌中P16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的关系 [J], 刘锋;马敏;张佐;张建中2.细胞外基质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远处转移 [J], 俞光岩;李凤和;孙开华;彭歆;李盛琳3.微血管密度和涎腺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J], 俞峰;姜晓钟;陈万涛;赵云富;周晓健4.泰素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的机制研究 [J], 刘浩;俞光岩5.WAVE3基因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的关系 [J], 姜琳;王佳峰;王可敬;陈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导读: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又称圆柱瘤(cylindroma)或圆柱瘤型腺癌(adeno-carcinomaofcylindromatype)。

由Billroth首次报道。

并称为圆柱瘤。

多数人认为肿瘤来自涎腺导管,也可能来自口腔粘膜的基底细胞……【一】肿瘤易沿神经扩散常出现神经症状,如疼痛、面瘫、舌麻木或舌下神经麻痹。

腭部肿瘤可沿腭大神经扩散到颅底,因此,手术时应将翼腭管连同肿瘤一并切除。

颌下腺肿瘤可沿舌神经扩散,手术中也应追踪性切除舌神经。

上颌肿瘤切除术后,如出现颌面部明显疼痛,常提示肿瘤复发。

【二】肿瘤浸润性极强肿瘤与周围组织无界限.肉眼看来似正常的组织,在显微镜下却能常见瘤细胞浸润,有时甚至可以是跳跃性的。

手术中很难确定正常周界,除手术设计时应常规扩大手术正常周界外,术中宜行冰冻切片检查,以确定周局界是否正常。

【三】肿瘤易侵入血管是造成血行性转移的主要原因,转移率高达40%,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转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

转移部位以肺为最多见。

可在病员就诊时即有转移,但多数在原发灶手术切除以后。

可在原发灶有复发的情况下出现转移,也可在原发灶无复发时出现转移。

出现转移时间可早可晚,最晚者可在原发灶治疗后3—5年,甚至更长时间。

出现肺转移者,除非侵犯胸膜,出现胸水,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

因此,应常规定期作胸片检查,以确定有无肺转移。

术后可选用化疗,以预防血行性转移。

【四】颈淋巴结转移率很低肿瘤可直接侵犯周围淋巴结而非瘤栓进入淋巴管造成真正的转移。

因此一般不必作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但位于舌根部的腺样囊性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以考虑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五】肿瘤细胞可沿着骨髓腔浸润沿髓腔浸润时,常为散在的瘤细胞团。

脱钙不明显时,在X线片上常无明显的骨质破坏。

因此,不能依据有无骨质破坏来判断有无肿瘤侵犯。

【六】单纯放疗不能达到根治腺样囊性癌放疗不敏感,但配合术后放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进展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进展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treatment about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in salivary glands YA N Bing,LI Long-jiang.’(Dept.of Neck and Head Tumor Surgery,West China Hospital of Stomatology,Sichuan Univers畸. Chengdu 610041,China) [Abstracq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O)is one of the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alivary glands.Nowadays,the main treatment of ACC is radical surgery combined with post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However,there is an incomplete control of local recurrence and distant metastasi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80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treatment of ACC in chemotherapy,radiotherapy and gene- tic and molecular therapy through reviewing the lately corrective literatures,in order to improv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CC.

口腔小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分析33例

口腔小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分析33例
别 为 8 . % 、 2 1 、 4 2 。T分 期 、 97 6.% 5. % N
按照 A C J C分 期 ,I /Ⅱ期 6 % ,l 4 l/ I
Ⅳ期 3 % 。其 中 7 % 的 女 性 I 6 6 /Ⅱ期 , 男
期 较高 , 导致淋 巴结转移率较高 。在我们 看来 , 口腔下方 的 N O期 肿瘤 患者 也应按 照文献 推荐 的方法 , 进行预防性颈清扫。 其他 研究 也 发 现 , 缘 阳性 是 一 切
可考虑放疗 。 参 考 文 献
1 Yi h WY 。 . aoh i J Se r. nroa F J Krte vl C. twatI tarl
mi o ai a y g a d n o ls : e iw f 2 3 n rs l r ln e p a ms r v e o 1 v
可 能是 因 为 就 诊 时 的 肿 瘤 分 期 、 J C分 AC
430 7 30河 南社 旗 县 第二 人 民 医 院

要 目的 : 旨在 分 析 复 发 性 腺样 囊 性
析, 对影响总体生存率 的临床病理 因素进 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分析 。采用 K pa al n
M ir 绘 制 生 存 曲 线 。认 为 双 尾 P < ee 法 00 统计学意 义。 .5有
分析收治 口腔小涎 腺腺 样囊性 癌患 者 的
临床 病 理 因 素 。现 报 告 如下 。 资 料 与方 法 19 9 5年 1 0月 ~2 1 0 1年 9月 收 治 口 腔腺样囊性癌 患者 3 3例 , 1 男 8例 , 1 女 5 例; 龄 4 年 2—8 5岁 , 均 6 . 941.9 平 36 -3 9 岁 。在 对 患 者 进 行 确 定 性 治 疗 之 前 , 切 行 除 活 检 。为 达 到根 治 性 切 除 , 除 标 本 均 切 行 病 理 学 检 查 , 确 定 镜 下 切 缘 无 癌 残 以 留 。 同时 , 声 或 C 发 现 >l m 的 可 疑 超 T c

腺样囊性癌的治疗观察

腺样囊性癌的治疗观察

腺样囊性癌的治疗观察关键词腺样囊性癌治疗观察腺样囊性癌是涎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内5校的统计,在涎腺上皮涎腺肿瘤中约10%,在涎腺恶性肿瘤中约2.4%,是涎腺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并辅以术后放化疗,术后放疗是预防转移延长生命的有效方案,而化疗效果不明显,且给患者带来化疗的痛苦,方案存在争议。

对于那些已经发生远端转移的患者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尚存在一些这争议,现将部分此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1994~1998年收治腺样囊性癌患者9例,男3例,女6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2.7岁,其中4例患者为术后复发。

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9例患者中3例发生于腭部,6例发生于腮腺,其中有5例患者为双肺转移,3患者发生单肺转移,1例脑转移。

9例患者均以发病部位痛痛为就诊主诉,脑转移者主诉头痛及视物障碍,均未诉呼吸系统。

治疗及预后;对此组患者说明情况后,有4例患者要求原发灶手术治疗,余均放弃手术治疗。

对此组患者均制定放射治疗及部分患者制定化療方案,制定放疗方案为病灶范围8cm×8cm,总剂量6000cGY,治疗后对此组患者跟踪随访。

结果1年随访:1例死亡(脑转移者),余无明显临床症状。

2年随访:1例死亡,1例有明显肺部症状,余无明显临床症状。

3年随访:2例死亡,包括1例手术者,2例肺部症状。

5年随访:3例死亡,包括2例手术者,余无明显临床症状。

10年随访:2例全部死亡。

讨论腺样囊性癌是颌面部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多以局部庝痛为就诊主诉,庝痛可为触发或自发,也可放射到其他部位对于术后复发的患者多局部反应并不明显,但可主诉头痛,或伴有部分器官的变形,如开口受限或眼球突出等,其次还可出现患侧神经功能障碍,如腮腺区可出现面瘫或面部的麻木不适,颌下腺区的腺样囊性癌往往无名显肿块,而是出现舌下神经受损的症状,因此,当出现单侧舌下神经或舌神经受损症状时应高度警惕。

口腔腺样囊性癌的线粒体功能研究

口腔腺样囊性癌的线粒体功能研究
▪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活性氧水平升高
1.线粒体是细胞内ROS的主要来源,其功能障碍可能导致ROS 水平升高,引发氧化应激反应。 2.ROS水平的升高可能对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造成损伤,导致 基因突变、蛋白质变性等,进一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结合自身研究和文献综述进行 归纳和整理。
口腔腺样囊性癌的线粒体功能研究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癌症发展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癌症发展
▪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能量代谢重塑
1.癌症细胞常常经历代谢重编程,以满足其快速增殖的需求。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其 中扮演重要角色,导致能量生成和利用的异常。 2.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导致ATP生成减少,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推动癌 症的发展。 3.研究发现,一些关键的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表达和活性改变,与线粒体功能障碍 和癌症的发展密切相关。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癌症发展
▪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癌症转移
1.癌症转移是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与其密切相关。 2.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影响癌症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进而促进癌症转移。 3.研究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癌症转移的关系,可能为抑制癌症转移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 线粒体功能的调控与癌症治疗
▪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活性氧(ROS)的产生
1.线粒体是细胞内ROS的主要来源,其功能障碍可能导致ROS的过度产生,引发氧 化应激。 2.氧化应激可能损伤DNA、蛋白质和脂质,进而促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3.一些抗氧化酶的表达和活性改变,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的调控相关 。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癌症发展
▪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口腔腺样囊性癌中的 作用
1.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口腔腺样囊性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 一。 2.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能量代谢异常、活性氧产生过多等,进 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3.针对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治疗策略可能成为口腔腺样囊性癌治 疗的新方向。

涎腺腺样囊性癌52例报告

涎腺腺样囊性癌52例报告
P > O 0 5
6 6 0 2 0 1
80 0 87 5 33 3
4
. .
.
考 虑 是 否 有 囊性 癌 的 可能 (

`
,
2
)
,

腺样 囊性 癌
。 ,
.
还有 一 些 独 特 的 生 物 学 特 征 如 侵 袭 性 强
’ , 。
.
它 可 以 在 无 任何 自觉症 状 下 存在 多 年 有 时

0 0
病 灶 扩大 切 除与手 术
+
8 例 其它 例 愕部 1
8
, ,

发生 例 骨
, ,
颈清 间 无 显 著 性差 异 但 与 手 术 + 颈清 疗 间有 显 著性 差异 ( P
3
,
.

远处转 移 1 4 例 其 中肺 部 例
,
例 颅脑
:
4
< 0
.
05 )


2 例 筛状 型 1 8 病理分型 实 体型 1
,
.
3%
;
者均 予 手术 治疗
22
8
+
例行 局 部病 灶 扩 大 颈 淋 巴 结 清扫 术
术后

5 年 生 存 率为 6 1 4 讨 论
1 7
%
` ,
切除 22 例 行病 灶 切 除
例行手 术 切 除

颈 淋 巴 结 清 扫 和 术后放

诞 腺腺 样囊性 癌 多发 生在 4 0
附表
不 同类 型 患者的 生 存率 比 较
1 刘 本立
. .
参考 文 献

大涎腺腺样囊性癌治疗及预后探讨

大涎腺腺样囊性癌治疗及预后探讨

大涎腺腺样囊性癌治疗及预后探讨
郭朱明;曾宗渊;赖国强;陈福进
【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年(卷),期】1995(000)0S1
【摘要】本文收集我院1962-1994年住院治疗的大涎腺腺样囊性癌73例。

其中43例施行单纯手术治疗,30例手术后辅助放疗,39例术后局部复发,单纯手术占其中的的79.1%。

15例远处转移,6例区域淋巴结转移。

面神经受累占腮腺病例的38.3%。

术后全组3、5、10、1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1.7%、51.3%、23.5%、19.4%。

手术后辅助放疗组局部复发率及各期生存率均优于单纯手术组。

作者对其治疗与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后认为,首次手术切除范围应尽可能广泛,术后辅助放疗应作为本病治疗的常规部分。

化学药物治疗有可能降低远处转移率,提高长期生存率。

【总页数】2页(P69-70)
【作者】郭朱明;曾宗渊;赖国强;陈福进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8
【相关文献】
1.重型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的治疗及预后——附86例报告 [J], 黎国雄;吴江;周育瑾;陈辉清
2.58例大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分析 [J], 万宏坤;谢友群;于丹
3.64例大涎腺腺样囊性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J], 卿菁;张诠;魏茂文;郭朱明
4.双瓣法鼓膜修补术对鼓膜大穿孔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J], 刘述华
5.急性大失血患者的输血治疗及预后分析 [J], 刘绘青;徐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研究

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研究

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研究发布时间:2021-07-01T11:48:14.11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5期作者:何婉彭祖江段莉汪明皓(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何婉彭祖江段莉汪明皓(通讯作者)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泸州646000摘要: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取回顾行的方式分析40例SACC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ion两步法检测Ki-67,CD117,CK19,p63,SMA,S-100,β-catenin,LEF-1和D2-40的表达;用FISH法检测MYB-NFIB融合基因。

Kaplan-Meier方法用于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用于分析预后因素。

结果:在40例SACC病例中,有36例(90%)在SACC显微镜下显示了在肿瘤周围的收缩裂隙。

D2-40显示PRC非脉管肿瘤血栓。

在14例SACC病例中,有8例(57 1%)的MYB-NFIB融合基因呈阳性。

对39例SACC病例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为3到114个月。

手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为78个月。

5年,8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8%,26.4%和0;手术后中位无肿瘤生存时间为51个月,第2、5和8年无肿瘤生存率分别为78.5%,40.8%和0。

预后分析显示Ki-67增殖指数> 15%(HR = 3.943,P = 0.037),PRC(HR = 2.469,P = 0.040)和非根治性切除(HR =2 526,P = 0.043)是独立的影响变量。

结论PRC存在于90%的SACC中,可作为病理诊断参数。

Ki-67增殖指数> 15%,PRC和非根治性切除是SACC的独立危险因素关键词: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肿瘤周围收缩裂隙1.材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分析40例SACC的临床病理资料,临床上的资料相对完整,其中涉及到了患者自身的性别和患者年龄以及患病的部位和肿物实际的大小,在手术过程中消耗的时间以及治疗形式等;病理资料其中涉及到了是否存在包膜和附近的组织侵犯情况以及组织学分级和PRC及其所占据的比例,是否存在坏死和脉管内癌栓等。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综合治疗(附54例临床分析)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综合治疗(附54例临床分析)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综合治疗(附54例临床分析)
张进善
【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
【年(卷),期】1995(3)1
【摘要】本文总结自1969年至1992年收治的5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治疗经验。

着重讨论对这种生长缓慢,具有局部侵润性,易于复发和转移的中等度恶性肿瘤的手术及术后放化疗结果,这种肿瘤应急取早期行局部大块彻底切除,保持足够的手术安全边缘是防止局部复发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由于该肿瘤易于复发和转移,且病人可带瘤生存若干年,故应尽量争取手术,该肿瘤对放射线及化学药物均显示一定程度的敏感性,故主张术后配合放疗及化疗效果更好。

54例病人,其5年生存率为70.4%(38/54);10年生存率为44.4%(24.54);15年生存率为18.5%(10/54)。

【总页数】1页(P57)
【作者】张进善
【作者单位】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71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87
【相关文献】
1.糖尿病足内科综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120例临床分析) [J], 宋瑞捧;秦贵军;陈清亮;王利;高红红
2.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痛综合治疗临床分析(附48例报告) [J], 童鲁莎;马林海;张晓芳;柳琳
3.甲状腺癌术后乳糜漏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 [J], 刘军;李新苹;姚永忠
4.中青年女性早期乳腺癌综合治疗附46例临床分析 [J], 张松;药晋成
5.糖尿病足内科综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120例临床分析) [J], 宋瑞捧;秦贵军;陈清亮;王利;高红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涎腺腺样囊性癌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涎腺腺样囊性癌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涎腺腺样囊性癌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董震;毛钊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
【年(卷),期】2009(22)11
【摘要】涎腺腺样囊性癌(ACC)占涎腺恶性肿瘤的21.9%~24.0%,是一种生长缓慢,但具有易复发及远处转移特性并最终引起死亡的一种涎腺肿瘤.现就近年来ACC 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4页(P1225-1228)
【作者】董震;毛钊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口腔科,江苏南
京,210002,;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口腔科,江苏南
京,21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87
【相关文献】
1.内镜逆行性阑尾治疗术在诊断和治疗急性阑尾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J], 程玉;谭诗云;李明
2.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相关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J], 陈丹
3.非结核分枝杆菌疾病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耐药结核病诊断和治疗学习班通知[J],
4.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震颤诊断及脑刺激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马航;白岩;魏巍;李自强;王梅云
5.中枢神经系统血吸虫病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J], 马圣彬(综述);杨飞;吴明灿(审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文章来源: 2006-7-29 10:15:5612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9年第4期第8卷论着作者:李正江唐平章徐国镇徐志坚单位: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李正江、唐平章、徐志坚);放射治疗科(徐国镇)关键词:腺样囊性癌;治疗;涎腺;肿瘤;治疗;预后【摘要】目的总结头颈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效果,评价影响局部复发和生存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资料。

结果总的局部复发率为35%。

放射治疗有效率为80%。

总的5,10及2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及%;无局部复发者5,10及2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及%;总的5,10及20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及%。

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10%,肺转移率为24%。

分析结果表明:治疗方式、病理类型及外科切缘与局部复发有着明显的关系,病理类型、外科切缘及区域淋巴结转移对生存有明显的影响,而肿瘤部位和临床分期对局部复发和累积生存均无影响。

结论涎腺腺样囊性癌发展病程较慢,外科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放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变的发展,对局部病变较晚和外科切缘阳性的患者需手术加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

腺样囊性癌好发于涎腺,以小涎腺为多见。

所有头颈部腺样囊性癌中,28%~42%发生在大涎腺,58%~72%发生在小涎腺,口腔的腺样囊性癌占整个头颈部的35%~51%[1]。

易于局部复发和远地转移为其特点。

作者对12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预后的因素。

1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自1970~1993年收治的大涎腺和口腔小涎腺的腺样囊性癌共133例,其中7例治疗后失随,随访率为%。

7例姑息放射治疗、化疗患者不在分析之中。

男性65例,女性61例;中位年龄47(18~79)岁。

1998年12月31日为终访日期,中位随诊时间为84(3~264)个月。

病变部位:原发于大涎腺59例,小涎腺67例。

小涎腺主要分布于软硬腭、口底、舌及舌根。

临床分期: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7年TNM分期标准(见文献[2]),对126例患者初诊时进行临床分期,T1,T2,T3及T4期分别为21,65,18及10例,其余12例由于病史记载不详无法分期。

病理类型:将可获得的62例(其余病例的肿瘤组织为外院切除)组织切片重新分型,腺管型18例、筛状型19例、实性型14例及混合型11例。

治疗方式:单纯手术51例,手术加放射治疗60例,单纯根治性放射治疗15例。

手术加放射治疗包括外院不规范手术、手术切缘临床不满意及手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的患者;放射治疗剂量达60Gy以上为根治性放射治疗。

统计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卡方检验比较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Kaplan-Meier分析法估计累积生存率及控制率,Log-rank检验生存差异,Cox回归分析影响生存率和控制率的因素。

2结果局部复发:在随诊期间共有44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总的局部复发率为35%(44/126)。

不同因素与局部复发的关系见表1。

经Cox回归分析仅病理类型对局部控制率有着明显的影响(P=),实性型局部控制率明显低于腺管型和筛状型;其余变量均无显着影响。

转移情况:126例患者在初诊时16例淋巴结临床阳性,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其中12例淋巴结病理阳性,淋巴结转移率为10%(12/126)。

在随诊期间共有35例(28%)发生远地转移,其中肺转移30例(占总例数的24%和远地转移的86%),且4例合并骨、肝脏及脑转移,其余5例仅转移至骨、肝脏及脑。

生存情况:126例治疗后,总的5,10及2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及%,无局部复发者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及%;其生存曲线见图2,图3。

由表4和表2看出区域淋巴结转移及外科切缘阳性明显降低患者的生存数量,实性型组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其它组。

放射治疗对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效果:术前放射治疗和根治性放射治疗共24例,其中19例显效(显效定为治疗后3个月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复发后放射治疗6例,其中5例有效,总的有效率为80%(24/30)。

3讨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肿瘤,通过粘膜下和纤维组织向肿瘤周围逐渐而广泛地播散,同时它又沿神经逐渐扩展,因此,局部复发率较高;但该肿瘤生长缓慢,带瘤生存时间较长,因此,多数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

Fordice等[3]对头颈腺样囊性癌的分析结果表明5,7,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及%,治疗失败占%;Sur等[4]总结10年涎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结果显示总生存率为29%,无瘤生存率为26%,局部控制率为30%。

本组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符合。

本研究综合治疗组的局部复发率高于单纯手术组,其生存率相比,也未明显提高,主要是由于综合治疗组包括术后切缘阳性及外院不规范术后的患者,但综合治疗组的中位复发时间较单纯手术组长。

因此,放射治疗推迟了局部复发的时间,综合治疗可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本组资料显示放射治疗有效率达80%。

Vikram等[5]报道96%的腺样囊性癌对放射治疗有效;Sur等[4]报道术后放射治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无瘤生存率,但不能改变总的生存率,中子放射治疗对晚期的腺样囊性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Garden等[6]建议手术后瘤床放射治疗60Gy,切缘阳性加至66Gy,可以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Fordice等[7]认为在多数腺样囊性癌中,综合治疗是获得延长肿瘤控制所必需的,广泛的外科切除是综合治疗的关键。

所以,腺样囊性癌应采取广泛的外科切除,必要时辅以放射治疗,以延迟局部复发,提高生存质量。

大涎腺和小涎腺相比,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均无显着差异,这一结论与Sur 等[4]结果一致,主要是由于小涎腺的肿瘤易于侵及周围的组织结构,多数术前给予放射治疗。

我们常常发现舌及硬腭的肿瘤由于软组织和骨骼广泛受侵,手术根治较为困难。

因此,对小涎腺的腺样囊性癌,应给予术前放射治疗,以保证足够的安全界,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

组织病理类型中实性型的局部复发率明显高于其它组,生存率明显低于其它组,与Fordice等[3]报道结果一致。

这些结果均表明实性型的预后较差,其侵袭性较强。

所以,对实性型患者术后应给予放射治疗,以延长复发和无瘤生存时间。

外科切缘阳性组(不包括单纯根治性放射治疗组15例)的局部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切缘组,累积生存率低于阴性切缘组,但差异不显着。

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3,4]。

因为多数腺样囊性癌放射治疗有效,阳性切缘患者均给予术后放射治疗,从而肯定了放射治疗在腺样囊性癌中的作用。

临床分期无论与局部复发率还是与总的累积生存率均无明显相关性,主要是因为该肿瘤发展缓慢,而晚期的肿瘤给予了综合治疗。

但临床分期对无局部复发的累积生存率有着明显的影响,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无局部复发的累积生存率明显降低。

Sur等[4]报道临床分期对总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无影响。

因此,对病变局限的肿瘤可采用单纯手术治疗,对病变较晚的肿瘤应采用综合治疗。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区域淋巴结转移较少见,Sur等[4]报道其发生率为10%,而本组也为10%,且显示与总的累积生存率明显相关,与Fordice等[3]结论一致。

所以我们主张对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行同期根治性颈清扫,但不主张预防性颈清扫。

涎腺腺样囊性癌远地转移率较高,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其次是肝脏,偶见骨骼和脑。

文献报道的远地转移率为16%~29%,其中肺转移占67%~88%[3,7]。

本组远地转移率为28%,肺转移占86%,且显示肺转移的患者可以长期带瘤生存,肺外转移的患者预后极差。

因此,我们建议对单个或局限的肺转移灶,若局部病灶控制而又无肺外转移,可行手术切除或小野放射治疗。

有关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基础研究文献报道较多,Kim等[7]报道腺样囊性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可预测远地转移;史宏男等[8]发现nm23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且在肺转移的过程中起到抑制转移的作用;Shintani等[9]发现c-erbB2和c-erbB3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分化和侵袭有关;Papadaki等[10]研究表明p53突变发生在肿瘤侵袭的晚期。

以上生物学指标可能是将来判断该肿瘤转移和预后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

总之,腺样囊性癌生长缓慢,易于局部复发和远地转移;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放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发展,延长局部复发时间,因此对高危患者可采用手术加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

治疗方式、病理类型和外科切缘与局部复发明显相关;而病理类型、外科切缘及区域淋巴结的状态与累积生存率明显相关。

参考文献1Tarpley TM,Giansanti cystic carcinoma analysis of fifty oral Surg,1976,41(4):484-497.2Sobin LH, Wittekind :TNM classification of malignant York: Wiley-Liss,.3Fordice J,Kershaw C,El-Naggar A ,et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predictors of morbidity and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9,125(2):149- 152.4Sur RK,Donde B,Levin V,et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salivary glands:a review of10 ,1997,107(9):1276-1280.5Vikram B,Strong EW,Shah J ,et al. Radiation therapy in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84,10(2):221-223.6Garden AS,Weber RS,Morrison WH ,et al.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margins and nerve invasive in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treated with surgery and radiation.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95,32(3):619-626.7Kim KH,Chung PS,Rhee CS, et manifestation of 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 in adenoid cystic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4,120(11):1221-1225.8史宏男,何荣根,邱蔚六,等.nm2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转移的关系.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7,32(1):4-6.9Shintani S,Funayama T,Yoshihama Y,et of c-erbB family gene products in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an immunohistochemical Res,1995,15(6B):2623-2626.10Papadaki H,Finkelstein SD,Kounelis S ,et role of p53 mutation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primary and recurrent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Hum Pathol ,1996,27(6):567-572.收稿:1999-05-25修回:1999-09-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